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早期、早期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张亚娟 孟凡涛 +1 位作者 姜飒 郑瑞精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26期1551-1555,共5页
目的比较超早期、早期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患者胃镜检查时间分为超早期组(发病8 h内入院并行胃镜检查, 48例)与早期组(发病8-24 h内入院并行胃镜检查, 62例).比较两组的病变出... 目的比较超早期、早期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患者胃镜检查时间分为超早期组(发病8 h内入院并行胃镜检查, 48例)与早期组(发病8-24 h内入院并行胃镜检查, 62例).比较两组的病变出血Forrest分级、出血检出率、活动性出血检出率、止血成功率、出血量、输血率、住院时间、再出血率.结果两组病变出血的Forrest分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检出率、活动性出血检出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1.67%和93.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输血率分别为174.58 mL±13.14mL、5.71d±1.65d、4.17%,显著低于早期组的184.65mL±16.24mL、7.02d±2.01d、8.06%(P <0.05).两组再出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早期胃镜检查均可高效检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灶并止血,而超早期胃镜检查可减少患者出血量与输血率,住院时间更短,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超早期 早期 胃镜检查 止血效果
下载PDF
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徐伟强 刘淑萍 李潇萌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分析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流行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人群1742例,排除干扰因素后,纳入485例,经超声检查诊断NAFLD者78例,非NAFLD者407例.使用CT扫描仪测量腹腔内脏脂肪面积(VAT... 目的分析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流行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人群1742例,排除干扰因素后,纳入485例,经超声检查诊断NAFLD者78例,非NAFLD者407例.使用CT扫描仪测量腹腔内脏脂肪面积(VAT)和腹壁皮下脂肪面积(SAT).检测空腹血糖(FPG)等生化指标.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NAFLD组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血症患病率分别为29.5%、35.9%和51.3%,显著高于非NAFLD组(分别为18.7%、23.8%和23.6%,P<0.05),BMI、腰围和臀围分别为(25.1±1.)kg/m^(2)、(90.4±6.3)cm和(101.3±8.4)cm,显著高于非NAFLD组[分别为(22.4±1.1)kg/m^(2)、(81.6±5.7)cm和(95.7±6.2)cm,P<0.05];血清TG、LDL-C和VAT分别为(2.9±0.3)mmol/L、(3.7±0.4)mmol/L和(146.3±12.1)cm^(2),显著高于非NAFLD组[分别为(1.6±0.2)mmol/L、(3.1±0.2)mmol/L和(70.5±4.6)cm^(2),P<0.05];血清ALT、FPG和UA水平分别为(56.6±11.7)u/L、(5.8±0.7)mmol/L和(387.8±36.3)μmol/L,均显著高于非NAFLD组[分别为(32.4±3.1)u/L、(5.1±0.4)mmol/L和(313.6±51.4)μmol/L,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增高、VAT增大、合并高血压、血清TG、LDL-C、ALT和UA水平升高是患NAFLD的独立风险因素,而血清HDL-C水平升高则是NAFLD的保护因素.结论体检人群NAFLD检查率较高,而一些体质、血清和影像学检查指标可以提示疾病的存在而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腹腔内脏脂肪面积 危险因素 多因素分析 体检人群
下载PDF
益肝退黄汤联合西药治疗酒精性肝病并发胆汁淤积疗效观察
3
作者 王媛媛 李潇萌 +1 位作者 朱丽 丁秀婷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11期1176-1180,共5页
目的:观察益肝退黄汤联合西药治疗酒精性肝病并发胆汁淤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酒精性肝病并发胆汁淤积患者4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熊去氧胆酸、脂溶性维生素,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益肝退黄汤联合西药治疗酒精性肝病并发胆汁淤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酒精性肝病并发胆汁淤积患者4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熊去氧胆酸、脂溶性维生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肝退黄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和肝纤维化指标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甘胆酸(CG)、胆汁酸(BA)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生化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蛋白(Ⅳ-Col)、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6%、78.6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肝退黄汤联合西药治疗酒精性肝病并发胆汁淤积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胆汁淤积 益肝退黄汤 熊去氧胆酸 脂溶性维生素 肝功能 肝纤维化
下载PDF
幽门螺旋杆菌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及根除Hp对代谢指标的影响
4
作者 王媛媛 李潇萌 丁秀婷 《肝脏》 2023年第7期814-817,822,共5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并观察根除Hp前后代谢指标变化。方法选取秦皇岛军工医院进行体检的490例患者,分为NAFLD组127例及对照组363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血清学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并观察根除Hp前后代谢指标变化。方法选取秦皇岛军工医院进行体检的490例患者,分为NAFLD组127例及对照组363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血清学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的影响因素,同时观察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情况。结果NAFLD组体质指数(25.36±2.97)kg/m^(2),对照组体质指数(21.53±2.62)kg/m^(2)(t=13.685,P<0.001);NAFLD组合并高血压30例(23.62%),对照组合并高血压24例(6.61%)(χ^(2)=27.763,P<0.001);NAFLD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1.03±22.56)U/L,对照组(17.15±12.25)U/L(t=8.641,P<0.001);NAFLD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3.24±11.67)U/L,对照组(17.97±7.52)U/L(t=5.821,P<0.001);NAFLD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84±0.84)mmol/L,对照组(2.52±0.68)mmol/L(t=4.283,P<0.001);NAFL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0±0.27)mmol/L,对照组(1.61±0.39)mmol/L(t=10.960,P<0.001);NAFLD组总胆固醇(5.11±1.02)mmol/L,对照组(4.69±0.93)mmol/L(t=4.270,P<0.001);NAFLD组三酯酰甘油(2.38±1.81)mmol/L,对照组(1.30±0.95)mmol/L(t=8.510,P<0.001);NAFLD组空腹血糖(4.98±1.28)mmol/L,对照组(4.49±0.96)mmol/L(t=4.518,P<0.001);NAFLD组Hp感染54例(42.52%),对照组112例(30.85%)(χ^(2)=5.716,P=0.017)。Logistic分析显示,体质指数(OR=4.125,95%CI:1.792~9.495)、高血压(OR=3.793,95%CI:1.836~7.83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OR=3.412,95%CI:1.625~7.164)、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OR=3.314,95%CI:1.568~7.00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2.506,95%CI:1.307~4.8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2.741,95%CI:1.110~6.769)、总胆固醇(OR=3.644,95%CI:1.194~11.121)、三酯酰甘油(OR=2.815,95%CI:1.246~6.360)、空腹血糖(OR=3.488,95%CI:1.712~7.106)、Hp感染(OR=3.073,95%CI:1.429~6.608)是NAFLD患病的影响因素(P<0.05)。根除Hp治疗后NAFLD合并Hp感染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三酯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6.17±0.69)mmol/L、(7.66±1.34)μIU/mL、(2.11±0.31)、(3.25±0.68)mmol/L、(1.54±0.42)mmol/L、(0.94±0.30)mmol/L,低于治疗前的(6.91±1.04)mmol/L、(11.18±2.83)μIU/mL、(3.62±0.50)、(6.62±1.51)mmol/L、(4.53±1.33)mmol/L、(3.63±0.73)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75±0.62)mmol/L,高于治疗前的(1.39±0.54)mmol/L(P<0.05)。结论Hp与NAFLD具有相关性,积极进行根除Hp治疗具有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相关性 代谢指标
下载PDF
不同取石方法治疗植物性胃结石临床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姜飒 孟凡涛 杨爽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内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内镜下圈套器+异物钳碎石治疗植物性胃结石的临床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16例植物性胃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内镜... 目的对比分析内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内镜下圈套器+异物钳碎石治疗植物性胃结石的临床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16例植物性胃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内镜下圈套器+异物钳碎石治疗,观察组给予内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损耗器械数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和总治疗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回归家庭或工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3、6、24、72h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内镜下圈套器碎石术相比,内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可更加有效地解除植物性胃结石患者的症状,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器械损耗,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性胃结石 钬激光碎石术 圈套器 异物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