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胡疏肝散加减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影响及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姜睿 郭忠伟 +1 位作者 毛稚霞 孙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85-988,共4页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诊断及治疗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42例予以舍曲林治疗,研究组患者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柴胡疏肝...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诊断及治疗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42例予以舍曲林治疗,研究组患者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采血检测血清S100β及BDNF水平、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记录生存状况评分,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1.43%低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0.4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100β水平降低,血清BDNF水平升高,治疗后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降低,治疗后HAMD、NIHSS及ADL评分降低,MMSE评分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患者能够耐受,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疗效确切,降低血清细胞因子,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 脑梗死后抑郁 血清细胞因子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脊髓内NF-κB表达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石秋艳 张瑞彪 田广平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70-73,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脊髓内NF-κB表达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82只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0只为健康对照组,余72只以50%豚鼠全脊髓匀浆诱发建立EAE模型,而后随机分为EAE模型组、大剂量...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脊髓内NF-κB表达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82只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0只为健康对照组,余72只以50%豚鼠全脊髓匀浆诱发建立EAE模型,而后随机分为EAE模型组、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大剂量组)、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小剂量组)各24只,采用量化评分法,比较造模后14d、21 d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EAE大鼠血清白介素-2(IL-2)、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脊髓内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的影响,同时对其发病率及潜伏期进行比较。结果造模后高剂量组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及EAE模型组,14 d及21 d时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低剂量组及EAE模型组(P<0.05),而低剂量组与EAE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14 d及21 d,EAE模型组血清IL-2、Hcy水平及脊髓NF-kB阳性表达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与EAE模型组(P<0.05),而低剂量组与EAE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 d时,高剂量组、低剂量组、EAE模型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14 d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能降低大鼠EAE的发病率及病情严重程度,可能与其抗炎及免疫调节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髓炎 自身免疫性 实验性 NF-ΚB 炎性因子 阿托伐他汀钙 大鼠
下载PDF
溶栓干预犬脑栓塞后血浆u-PA和u-PAR水平变化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郭红梅 胡文立 +2 位作者 杨磊 秦伟 项宁 《疑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472-475,共4页
目的观察尿激酶原(pro-UK)和尿激酶(UK)干预犬脑栓塞后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的变化,及其与溶栓效果的关系。方法自体动脉血凝固制备栓子,使用介入方法建立犬脑栓塞模型。栓塞2h后,分别... 目的观察尿激酶原(pro-UK)和尿激酶(UK)干预犬脑栓塞后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的变化,及其与溶栓效果的关系。方法自体动脉血凝固制备栓子,使用介入方法建立犬脑栓塞模型。栓塞2h后,分别用pro-UK和UK溶栓,分为A、B 2组,造影观察血管开通情况;实验前(0 h)、治疗后2h和3h时u-PA和u-PAR的变化。结果犬脑栓塞后2 h给予不同溶栓药处理,2 h后造影证实:A组6只中血管开通5只,B组6只中血管开通2只;A组溶栓后2h、3h血浆u-PA值比溶栓前(0h)升高(P<0.01),且2 h比3 h时u-PA值高(P<0.01);B组溶栓后2h、3h与0h时比较u-PA值无明显变化(P>0.05)。2组间2h、3h时u-P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和2组内不同时间点血浆u-PA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u-PA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犬脑栓塞溶栓后纤溶系统的变化,血管开通比例较高,血浆u-PA增高明显。血浆u-PAR在pro-UK、UK溶栓后变化不大,与犬血管开通无明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塞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
下载PDF
犬脑栓塞血浆u-PA和u-PAR变化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郭红梅 胡文立 +2 位作者 杨磊 秦伟 项宁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年第6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犬脑栓塞前后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的变化。方法自体动脉血凝固制备栓子,使用介入方... 目的观察犬脑栓塞前后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的变化。方法自体动脉血凝固制备栓子,使用介入方法建立犬脑栓塞模型。观察栓塞前和栓塞后2h、3h血浆u-PA和u-PAR的变化。结果栓塞前和栓塞后2h、3h血浆u-PA和u-PA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犬脑栓塞前和栓塞后3小时内血浆u-PA和u-PAR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塞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