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喂养方式对高危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1
作者 曹沐琳 杜志云 +2 位作者 邱锐琴 姚文秀 乔木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30-633,共4页
目的探究喂养方式对高危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新生儿高危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23年3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出生且采用人工喂养的60例高危新生儿作为人工喂养组,选取同期在本院出生的60例采用母乳喂养的高危新... 目的探究喂养方式对高危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新生儿高危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23年3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出生且采用人工喂养的60例高危新生儿作为人工喂养组,选取同期在本院出生的60例采用母乳喂养的高危新生儿作为母乳喂养组。分析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及3月龄时的身长、体重、身长别体重Z评分(WLZ)和年龄别体重指数Z评分(BAZ)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3月龄时的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气质类型及免疫水平。另选50名正常新生儿作为正常组,收集其临床资料,探究影响高危新生儿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与出生时比较,人工喂养组与母乳喂养组患儿在3月龄时身长、体重、WLZ评分、BAZ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出生时和3月龄时的身长、体重、WLZ评分、BAZ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龄时,母乳喂养组患儿的MDI评分和PDI评分分别为(108.55±10.98)、(108.16±10.61)分,均高于人工喂养组[(99.12±8.79)、(98.01±9.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气质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CD3^(+)、CD4^(+)、CD8^(+)水平分别为(7.11±0.67)×10^(-6)g/L、(0.77±0.11)×10^(-6)g/L、(0.46±0.08)×10^(-6)g/L、(49.06±6.15)%、(50.33±5.78)%、(36.33±5.16)%,均高于人工喂养组[(6.12±0.78)×10^(-6)g/L、(0.68±0.16)×10^(-6)g/L、(0.33±0.07)×10^(-6)g/L、(46.33±4.56)%、(47.55±6.12)%、(28.55±6.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可知,高危组和正常组在有无生殖道感染、有无人工终止妊娠手术史、有无腹压增高、有无胎位异常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生殖道感染、患儿出生体重低于2500 g为高危新生儿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母乳喂养对于高危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生殖道感染和低出生体重因素与高危新生儿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高危新生儿 影响因素 神经心理发育 免疫水平
下载PDF
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曹沐琳 杜志云 +3 位作者 邱锐琴 乔木 韩雁雁 姚文秀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分析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与炎症因子干扰素-γ(infectious pneumonia-γ,IFN-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目的分析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与炎症因子干扰素-γ(infectious pneumonia-γ,IFN-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感染性肺炎新生儿,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缺乏组(≤15.0μg/L,18例)、不足组(15.1~20.0μg/L,42例)、充足组(>20.0μg/L,40例)。统计3组性别、胎龄、血清25(OH)D水平、出生体重、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比较3组IFN-γ、CRP及IL-2水平,分析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与IFN-γ、CRP、IL-2水平的相关性。结果3组胎龄、性别、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乏组、不足组、充足组新生儿的血清25(OH)D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乏组IFN-γ、CRP及IL-2水平均高于不足组、充足组(P<0.05),不足组IFN-γ、CRP及IL-2水平高于充足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感染性肺炎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与IFN-γ、CRP、IL-2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新生儿血清25(OH)D越低,维生素D越缺乏,IFN-γ、CRP及IL-2水平越高,感染性肺炎的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维生素D 干扰素-Γ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2
下载PDF
基于MRI研究血清GH、8-OHdG、HMGB1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的相关性
3
作者 王裕萍 王洪志 姚文秀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3期70-74,共5页
目的 研究血清生长素(GH)、8-羟基脱氧鸟苷(8-OHdG)、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分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诊断并治疗的120例HIE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 目的 研究血清生长素(GH)、8-羟基脱氧鸟苷(8-OHdG)、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分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诊断并治疗的120例HIE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及对照组、不同临床分度及不同磁共振成像(MRI)评分的血清GH、8-OHdG、HMGB1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对象临床分度、MRI评分与血清GH、8-OHdG、HMGB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血清GH低于对照组,8-OHdG、HMGB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828、48.563、98.440,P<0.05);不同病情患儿的血清GH、8-OHdG、HMGB1水平及MRI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患儿的血清GH、HMGB1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8-OHdG及MRI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重度组、中度组及轻度组(F值分别为13.055、13.150、12.710、14.205,P<0.05);不同MRI评分患儿血清GH、8-OHdG、HMGB1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患儿的血清GH、HMGB1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0~3分组、4~7分及8~10分组,8-OHdG从高到低依次为8~10分组、4~7分组及0~3分组(F值分别为15.432、13.674、19.076,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的临床分度、MRI评分与GH、HMGB1呈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738、-0.666,-0.579、-0.671,P<0.05),与8-OHdG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617、0.690,P<0.05)。结论 血清GH、8-OHdG、HMGB1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呈现显著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 8-羟基脱氧鸟苷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相关性
下载PDF
25-羟维生素D和乳酸脱氢酶检测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新生儿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乔木 韩雁雁 姚文秀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4-47,65,共5页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25-(OH)D]、乳酸脱氢酶(LDH)在新生儿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感染败血症患儿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4例GBS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败血症分为GBS感染组103例和败血症组101例,另选取同期...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25-(OH)D]、乳酸脱氢酶(LDH)在新生儿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感染败血症患儿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4例GBS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败血症分为GBS感染组103例和败血症组101例,另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10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25-(OH)D、LDH水平并分析二者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25-(OH)D、LDH对新生儿GBS感染败血症的预测价值;分析新生儿GBS感染败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GBS感染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LD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低于GBS感染组,LDH水平高于GBS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GBS感染败血症患儿血清25-(OH)D、LDH水平呈负相关(P<0.05);25-(OH)D、LDH联合预估新生儿GBS感染败血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大于25-(OH)D、LDH单独预估(P<0.05)。血清25-(OH)D、LDH是影响新生儿GBS感染败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GBS感染败血症患儿血清25-(OH)D水平异常降低,LDH水平异常升高,检测二者水平对早期预估、防治新生儿GBS感染败血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B族溶血性链球菌 败血症 25-羟维生素D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无创间歇正压通气模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肺换气功能、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杜志云 李书秀 +2 位作者 许海娟 史亦男 王欢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760-762,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间歇正压通气(NIPPV)模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氧合指数(OI)及弥散指数、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轻中度(NRDSⅠ-Ⅲ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9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无创间歇正压通气(NIPPV)模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氧合指数(OI)及弥散指数、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轻中度(NRDSⅠ-Ⅲ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9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NIPPV模式,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模式。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的弥散指数与OI,比较两组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24 h后,两组弥散指数与OI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慢性肺支气管发育不良、鼻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间歇正压通气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成功率高,在改善患儿氧合指数、弥散指数及预后方面具有显著效果,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间歇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氧合指数 弥散指数 预后
下载PDF
复合辅酶联合维生素E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肝肾损害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邱锐琴 杜志云 +1 位作者 乔木 姚文秀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2-604,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应用复合辅酶及维生素E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肝肾功能损害的干预效果。方法150例足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观察组,据胆红素值分为轻、中、重3组,另选取同期出生的健康无黄疸或生理性黄疸的足月新生儿共45例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应用复合辅酶及维生素E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肝肾功能损害的干预效果。方法150例足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观察组,据胆红素值分为轻、中、重3组,另选取同期出生的健康无黄疸或生理性黄疸的足月新生儿共45例作为对照组。入院24 h内检测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总胆红素及胱抑素C(Cys-C)、丙二醛(MDA)等指标。另将观察组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联合组早期给予复合辅酶、维生素E以及常规治疗,常规组仅给予常规干预,治疗1周复查以上指标。结果治疗前轻、中、重度组MDA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而γ-GGT及Cys-C仅在中、重度组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总胆红素与MDA、γ-GGT及Cys-C水平间呈正相关(P<0.05),MDA与Cys-C、γ-GGT间亦呈正相关(P<0.01)。经早期干预治疗后,随着胆红素下降,血γ-GGT及Cys-C、MDA等亦有所降低,其中联合组较常规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时,可能通过胆红素诱导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对新生儿肝肾造成损害,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合辅酶及维生素E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丙二醛 Γ-谷氨酰转移酶 辅酶类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集束化呼吸道护理对新生儿肺炎血气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马金红 李梦娇 +3 位作者 高媛媛 孟丽颖 许海娟 张迪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2936-2940,共5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呼吸道护理对新生儿肺炎血气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220例肺炎新生儿进行随机编号,分为对照组(n=110)与观察组(n=11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集束化呼吸道护理对新生儿肺炎血气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220例肺炎新生儿进行随机编号,分为对照组(n=110)与观察组(n=11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呼吸道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血气指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干预72h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更高,二氧化碳分压更低,氧合指数>400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更早,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更短,肺部感染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呼吸道护理能够加快新生儿肺炎的血气指标改善,缓解呼吸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 呼吸道护理 新生儿肺炎 血气指标 临床症状
下载PDF
B型脑钠肽与N端脑钠肽前体在新生儿心源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杜志云 李晓刚 +4 位作者 姚文秀 邱锐琴 乔木 韩雁雁 曹沐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年第12期1497-149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B型脑钠肽(BNP)、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新生儿呼吸困难病因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36例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最终确诊病因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患儿60例(心源性组)、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儿7... 目的探讨血浆B型脑钠肽(BNP)、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新生儿呼吸困难病因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36例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最终确诊病因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患儿60例(心源性组)、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儿76例(非心源性组),另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60例(对照组);对比三组新生儿的血浆BNP、NT-proBNP水平,并分析血浆BNP、NT-proBNP与心源性组患儿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求取最佳诊断界值对应的诊断指标。结果心源性组患儿的血浆BNP、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心源性组、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非心源性组的血浆BNP、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心源性组患儿的LVEF均值为(48.6±5.2)%,心源性组患儿血浆BNP、NT-proBNP水平与LVEF水平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选取血浆BNP临界值为356.8pg/ml时,其鉴别诊断心源性、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灵敏度为92.57%、特异度为85.40%、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22(P<0.05);当选取血浆NT-proBNP临界值为776.4ng/L时,其鉴别诊断心源性、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灵敏度为95.52%、特异度为90.33%、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20(P<0.05)。结论通过检测呼吸困难新生儿的血浆BNP、NT-proBNP水平,有助于鉴别呼吸困难产生的病因,能够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脑钠肽 N端脑钠肽前体 新生儿 呼吸困难
下载PDF
持续脑功能监测在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邱锐琴 吴小波 +2 位作者 夏明月 姚文秀 苏颖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126-128,共3页
目的分析评价持续脑功能监测在新生儿脑损伤早期中的诊断效果及其在预后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中、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6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足月出生后6、24、48h采用振幅整合脑电图对足月新生儿的脑功能进行持续监测及记录,另外还要... 目的分析评价持续脑功能监测在新生儿脑损伤早期中的诊断效果及其在预后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中、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6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足月出生后6、24、48h采用振幅整合脑电图对足月新生儿的脑功能进行持续监测及记录,另外还要对新生儿出生后3d采用核磁共振(MRI)进行头颅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结果60例窒息足月新生儿中,脑电图结果显示42例异常,新生儿出生6h内振幅整合脑电图对新生儿中重度异常的特异性为53.57%,敏感性为78%,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监测方法的敏感性则显著降低,而特异性则显著提高。脑功能正常患儿的心理神经功能正常率显著优于脑功能异常患儿,与核磁共振结果比较,两种监测方式的一致性达到65%。结论持续脑功能监测能够有效提示新生儿早期脑损伤情况,对于患儿预后的身心恢复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脑功能监测 足月新生儿脑损伤 预后
下载PDF
糖尿病母亲新生儿的皮肤特点及其护理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迪 张艳玲 +1 位作者 张丽静 臧瑜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614-616,共3页
妊娠会造成机体的各个系统尤其是内分泌系统发生巨大变化,使得孕妇的机体内代谢水平发生较大改变,糖尿病合并妊娠或妊娠期首次发现的糖代谢异常称之为妊娠糖尿病([1])。无论是糖尿病合并妊娠还是妊娠期首次发现糖耐量异常,都会对孕妇... 妊娠会造成机体的各个系统尤其是内分泌系统发生巨大变化,使得孕妇的机体内代谢水平发生较大改变,糖尿病合并妊娠或妊娠期首次发现的糖代谢异常称之为妊娠糖尿病([1])。无论是糖尿病合并妊娠还是妊娠期首次发现糖耐量异常,都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可能出现巨大儿、先天畸形、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镁、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多种并发症([2])。其皮肤发育未成熟或肥胖、体质量增加,致使皮肤较正常新生儿表面积增大,皮肤及皮下纤维组织薄,更加娇嫩、敏感且代谢高,易出汗,皮肤屏障保护作用下降,故更易出现臀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母亲 婴儿 新生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延续护理对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出院后皮肤情况的效果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迪 马金红 +1 位作者 张艳玲 赵秀艳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21期3355-3357,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出院后皮肤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新生儿科的糖尿病母亲新生儿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2组新生儿出院时均对其母亲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出院后的...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出院后皮肤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新生儿科的糖尿病母亲新生儿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2组新生儿出院时均对其母亲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出院后的第7天、14天、21天、28天由科室的健康教育护士电话指导糖尿病母亲对新生儿皮肤护理的工作,并于每日利用微信群平台与其分享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比较2组新生儿出院后1个月皮肤情况、家属满意度、因皮肤问题就诊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皮肤出现尿布疹、湿疹、脂溢性皮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新生儿因皮肤问题就诊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院外延续护理模式可减少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出院后皮肤出现问题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降低因皮肤问题的就诊率,减少家庭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糖尿病母亲 延续护理 健康教育
下载PDF
血清miR-210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志云 史亦男 +1 位作者 许海娟 李书秀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277-1281,1310,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210(mircoRNA-210,miR-210)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NRDS患儿104例,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所有新生儿根据首次胸部X线片结果与...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210(mircoRNA-210,miR-210)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NRDS患儿104例,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所有新生儿根据首次胸部X线片结果与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Ⅰ级、Ⅱ级)与重度组(Ⅲ级、Ⅳ级)。比较死亡组与生存组患儿一般资料,轻度组与重度组血清miR-210水平与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生期补充Ⅱ(perinatal supplement of acute physiological score for neonatesⅡ,SNAPPE-Ⅱ)评分。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10水平对NRDS患儿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NRDS发生与血清miR-210的相关性。结果根据预后分组,104例患儿中预后较好81例(77.88%),死亡23例(22.12%)。生存组miR-210水平、SNAPPE-Ⅱ评分低于死亡组(P<0.05);2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母亲年龄、病因、剖宫产、双胎、羊水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胸部X线片表现分组,104例患儿轻度患儿73例,重度患儿31例。轻度组miR-210水平、SNAPPE-Ⅱ评分低于重度组(P<0.05)。NRDS发生与血清miR-210水平呈正相关(r=0.638,P<0.001)。血清miR-210与SNAPPE-Ⅱ评分呈正相关(r=0.513,P<0.05)。血清miR-210的最佳分界值为16.71 ng/L时,曲线下面积为0.763,OR=0.846,95%CI:0.892~1.064,敏感度为82.61%,特异度为86.42%。结论血清miR-210水平升高与NRDS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密切相关,血清miR-210水平与NRDS病情程度呈正相关性,当血清miR-210临界值为16.71 ng/L时对评估NRDS患儿预后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微RNAS 预后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清S100A8、RAGE表达水平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志云 史亦男 +2 位作者 王欢 许海娟 曹沐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2期2076-2081,共6页
目的探讨S100钙结合蛋白A8(S100A8)、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表达水平变化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102例NRDS患儿为NRDS组,同期健康新生儿102例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S100钙结合蛋白A8(S100A8)、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表达水平变化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102例NRDS患儿为NRDS组,同期健康新生儿102例为对照组。收集整理患儿性别、出生日龄、体重及致病原因等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100A8、RAGE水平;NRDS患儿血清S100A8、RAGE水平与SNAPPE-II评分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法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预后的可能因素;S100A8、RAGE对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ROC曲线评估。结果NRDS组患儿血清S100A8、RAGE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RDS患儿病情越严重,血清S100A8、RAGE水平及SNAPPE-II评分就越高,且重度组患儿血清S100A8、RAGE水平及SNAPPE-II评分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Ⅳ级NRDS患儿血清RAGE水平和SNAPPE-II评分显著高于Ⅲ级NRDS患儿(P<0.05);NRDS患儿血清S100A8、RAGE水平与SNAPPE-II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566、0.508,P<0.05);生存组NRDS患儿血清S100A8、RAGE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中S100A8对NRDS患儿预后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3,截断值为192.49pg/mL,其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4.21%、75.90%;RAGE对NRDS患儿预后预测的AUC为0.889,截断值为22.48μg/mL,其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8.95%、87.95%;二者联合对NRDS患儿预后预测的AUC为0.935,其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8.95%、96.39%;SNAPPE-II评分在生存组和死亡组NRDS患儿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100A8、RAGE、SNAPPE-II评分均是影响NRDS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S100A8、RAGE在NRDS患儿中高表达,二者均与疾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且可能用于NRDS患儿的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S100钙结合蛋白A8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疾病严重程度 预后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血清25(OH)D_(3)、胰岛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韩雁雁 邱锐琴 +2 位作者 乔木 姚文秀 杜志云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7期1165-1169,1192,共6页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母亲的新生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胰岛素水平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产科收治的GDM孕妇及其新生儿125例作为研究对象(GDM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分娩...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母亲的新生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胰岛素水平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产科收治的GDM孕妇及其新生儿125例作为研究对象(GDM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分娩的健康孕妇及其足月新生儿12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25(OH)D_(3)、胰岛素、血糖、HOMA-IR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出生24h时GDM母亲的新生儿血清25(OH)D_(3)与胰岛素水平两者间的相关性及分别与血糖、HOMA-IR的相关性。结果出生后6、24h及48h时GDM组新生儿血清25(OH)D_(3)、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胰岛素、HOMA-IR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GDM组新生儿出生后6、24h及48h时血清25(OH)D_(3)、血糖水平依次逐渐显著升高,胰岛素、HOMA-IR水平依次逐渐显著降低(P<0.05)。出生24h时GDM组新生儿血清25(OH)D_(3)与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r=-0.504,P<0.001)。出生24h时GDM组新生儿血清25(OH)D_(3)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447,P<0.001),与HOMA-IR水平呈负相关(r=-0.609,P<0.001);血清胰岛素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r=-0.501,P<0.001),与HOMA-IR水平呈正相关(r=0.549,P<0.001)。结论GDM母亲的新生儿血清25(OH)D_(3)水平明显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检测两者水平可能对临床监控新生儿健康状况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25-羟基维生素D_(3) 胰岛素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血清miR-218-5p、LncRNA OIP5-AS1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表达及临床预后预测效能分析
15
作者 李书秀 闫梦洋 杜志云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706-71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OIP5-AS1(LncRNA OIP5-AS1)、微小RNA-218-5p(miR-218-5p)表达情况及二者在临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ARDS患儿为A...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OIP5-AS1(LncRNA OIP5-AS1)、微小RNA-218-5p(miR-218-5p)表达情况及二者在临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ARDS患儿为ARDS组。根据氧合指数(PaO_(2)/FiO_(2))将ARDS患儿分为重度亚组(PaO_(2)/FiO_(2)≤100 mmHg,n=32)、中度亚组(100 mmHg<PaO_(2)/FiO_(2)≤200 mmHg,n=38)、轻度亚组(200 mmHg<PaO_(2)/FiO_(2)≤300 mmHg,n=34)。根据ARDS患儿28 d院内死亡情况将其分为存活亚组(n=74)和死亡亚组(n=30)。另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8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LncRNA OIP5-AS1、miR-218-5p表达水平;收集患儿性别、年龄、气道峰值压、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入院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入院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平均气道压、潮气量、白蛋白等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RDS死亡患儿中血清LncRNA OIP5-AS1与miR-218-5p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OIP5-AS1、miR-218-5p表达水平对ARDS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RDS患儿死亡的因素。结果ARDS组血清LncRNA OIP5-AS1为2.04±0.38,显著高于对照组(1.01±0.21),miR-218-5p为0.45±0.16,显著低于对照组(1.02±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轻度亚组、中度亚组、重度亚组ARDS患儿血清LncRNA OIP5-AS1表达水平依次升高,miR-218-5p表达水平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亚组血清LncRNA OIP5-AS1表达水平及入院APACHEⅡ评分、入院SOFA、平均气道压、潮气量均高于存活亚组,miR-218-5p表达水平及PaO_(2)、白蛋白均低于存活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DS死亡患儿中血清LncRNA OIP5-AS1与miR-218-5p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03,P<0.05)。血清LncRNA OIP5-AS1、miR-218-5p及二者联合预测ARDS患儿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2、0.812、0.904。LncRNA OIP5-AS1是ARDS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iR-218-5p是ARDS患儿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ARDS患儿血清LncRNA OIP5-AS1>2.04,miR-218-5p<0.39,均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长链非编码RNA OIP5-AS1 微小RNA-218-5p 预后
下载PDF
新生儿GBS感染所致化脓性脑膜炎中血清维生素D和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16
作者 乔木 韩雁雁 姚文秀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96-101,共6页
目的检测新生儿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所致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PM)血清中维生素D、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 目的检测新生儿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所致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PM)血清中维生素D、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出生的59例GBS感染的PM新生儿纳入观察组,同期59例非GBS感染的PM新生儿(晚发败血症)纳入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维生素D、CRP、IL-6、IL-10和TNF-α水平,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维生素D和炎性细胞因子对新生儿GBS感染所致PM的诊断价值。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孕产妇胎膜早破[47.5%(28/59)与5.1%(3/59),χ^(2)=27.345]、产时窒息[52.5%(31/59)与18.6%(11/59),χ^(2)=14.787]和产褥感染[(44.1%(26/59)与(22.0%(13/59)),χ^(2)=6.473]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3.3±2.1)μg/L与(21.1±5.0)μg/L,t=11.345],IL-6[(87.1±14.5)μg/L与(63.9±11.9)μg/L,t=9.507]、IL-10[(49.6±15.2)μg/L与(29.3±10.0)μg/L,t=8.596]、TNF-α[(76.8±19.0)μg/L与(50.0±10.8)μg/L,t=9.410]和CRP[(21.5±5.0)μg/L与(13.7±3.7)μg/L,t=9.70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别与IL-6、IL-10、TNF-α和CRP水平呈负相关(r=-0.662、-0.644、-0.564、-0.643,P<0.05);血清维生素D、IL-6、IL-10、TNF-α和CRP单独诊断GBS感染新生儿PM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31(95%CI:0.757~0.904)、0.887(95%CI:0.830~0.944)、0.859(95%CI:0.793~0.925)、0.888(95%CI:0.821~0.955)、0.879(95%CI:0.820~0.938),5项联合检测的AUC为0.991(95%CI:0.978~1.000)。结论GBS感染所致的PM新生儿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增加,对于GBS感染所致的PM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维生素D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早期不同肠内喂养方式对VLBWI住院期间的发育、营养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沐琳 杜志云 +2 位作者 邱锐琴 乔木 韩雁雁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1197-120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早期肠内喂养方式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I)发育及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25例VLBWI,采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A组(n=63)和B组(n=62)。A组采用医院专用液... 目的探讨不同的早期肠内喂养方式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I)发育及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25例VLBWI,采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A组(n=63)和B组(n=62)。A组采用医院专用液态配方奶粉进行肠内喂养,B组采用母乳+母乳喂养强化剂进行肠内喂养。比较两组VLBWI出生后1、14、28 d时间点的体重、身长、头围、日均体重增长速度、营养学指标(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出生后1 d,A组和B组的体重、身长、头围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4、28 d,A组的体重、身长、日均体重增长速度测定值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 d,A组和B组的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4、28 d,A组的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测定值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28 d,A组和B组的血清ALT、γ-GT、TBIL、DBIL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治疗过程中,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63%(13/63),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8%(14/6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2)。结论医院专用液态配方奶粉进行肠内喂养较母乳+母乳喂养强化剂进行肠内喂养能更有效地促进VLBWI体格发育,同时提高营养水平,有效预防早产儿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喂养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发育 营养
下载PDF
GDM母亲的子代婴儿血清25-羟维生素D、TNF-α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木 韩雁雁 姚文秀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8期1331-1335,共5页
目的 研究GDM母亲的子代婴儿血清25-羟维生素D、TNF-α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2019年3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在我院生产的GDM母亲的子代婴儿12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20例受试者... 目的 研究GDM母亲的子代婴儿血清25-羟维生素D、TNF-α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2019年3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在我院生产的GDM母亲的子代婴儿12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20例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25(OH)D3、TNF-α、胰岛素抵抗以及糖脂代谢之间的相关性,研究25(OH)D3、TNF-α与糖脂代谢以及胰岛素抵抗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25(OH)D3(t=58.886,P<0.001)低于对照组,TNF-α(t=29.224,P<0.001)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TG(t=5.746,P<0.001)、TC(t=6.710,P<0.001)、LDL(t=16.287,P<0.001)、FBG(t=2.128,P=0.034)、HbA1c(t=8.664,P<0.001)显著高于对照组,HDL(t=11.239,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HOMA-IR(t=44.950,P<0.001)以及HOMA-β(t=39.225,P<0.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通过相关性分析,25(OH)D3与TG、TC、LDL、FBG、HbA1c、HOMA-IR、HOMA-β呈现负相关,与HDL呈现正相关,TNF-α与TG、TC、LDL、FBG、HbA1c、HOMA-IR、HOMA-β呈现正相关,与HDL呈现负相关。结论 GDM母亲的子代婴儿血清25-羟维生素D、TNF-α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25-羟维生素D TNF-Α 糖脂代谢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早期微生态干预对早产儿黄疸的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乔木 张丽静 +3 位作者 邱锐琴 姚文秀 李宝琪 顾洪媛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微生态调节剂金双歧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早产儿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0.5 g/次,3次/d,观察2...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微生态调节剂金双歧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早产儿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0.5 g/次,3次/d,观察2组患儿喂养及排便情况,监测胆红素,采集第3、7天肠道粪便标本,通过实时PCR技术对新生儿粪便中的双歧杆菌属进行定量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P<0.01),达全胃肠喂养所需时间提前(P<0.01),温盐水灌肠次数减少(P<0.01),生后第3天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P<0.01),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降低(P<0.01),黄疸持续时间缩短(P<0.01)。第3、7天肠道双歧杆菌的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第3天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肠道双歧杆菌数量的对数值呈明显负相关(r=-0.810,P<0.01),且无益生菌相关性败血症发生。结论早产儿早期应用微生态调节剂金双歧,可以促进肠道益生菌定植,从而改善消化道症状、避免高胆红素血症发生、促进黄疸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新生儿 婴儿 早产 胆红素
下载PDF
早产儿早期微生态干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乔木 张丽静 +3 位作者 邱锐琴 杜志云 李宝琪 姚文秀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532-535,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微生态干预对早产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早产儿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0.5g/次,3次/d,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 目的探讨早期微生态干预对早产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早产儿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0.5g/次,3次/d,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χ2=5.042,P<0.05),达全胃肠喂养所需时间早(t=2.058,P<0.05),腹泻发病率下降(χ2=4.127,P<0.05),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短(t=2.308,P<0.01),体质量增长速度快(t=2.698,P<0.05),院内感染发生率降低(χ2=3.857,P<0.05),住院时间缩短(t=4.469,P<0.05)。效益成本比率为37.55∶1,且无益生菌相关性败血症发生。结论早产儿早期补充微生态制剂金双歧,不但可以改善早产儿喂养、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还可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同时具有较大的经济学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益生菌 费用效益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