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润烧伤膏联合双极电凝止血术治疗鼻出血的疗效及其对疼痛、创面愈合和并发症的影响
1
作者 杨一卿 狄悦 +2 位作者 齐正元 李春娇 付志强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6期1791-1792,F0003,共3页
目的探究湿润烧伤膏联合双极电凝止血术治疗鼻出血的疗效及其对疼痛、创面愈合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鼻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 目的探究湿润烧伤膏联合双极电凝止血术治疗鼻出血的疗效及其对疼痛、创面愈合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鼻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双极电凝止血术治疗,观察组行湿润烧伤膏联合双极电凝止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30 min、2 h、6 h、24 h的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一般情况(术后72 h内鼻腔总出血量、鼻腔恢复通气时间及复发)、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0 min、2 h、6 h、24 h的VAS评分分别为(4.38±1.25)、(3.86±1.13)、(2.89±0.78)、(1.35±0.62)分,均低于对照组[(5.78±1.62)、(4.43±1.04)、(3.63±0.95)、(2.18±0.7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2 h内鼻腔总出血量为(17.58±4.93)mL,少于对照组[(22.31±5.65)mL],鼻腔恢复通气时间为(3.15±0.54)d,短于对照组[(3.40±0.6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6.74±1.02)d,短于对照组[(9.82±0.9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湿润烧伤膏可明显提高双极电凝止血术治疗鼻出血的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出血量,缓解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烧伤膏 双极电凝止血术 鼻出血 疼痛 创面愈合 并发症
下载PDF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致鼻出血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尹紫聪 付志强 张娜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4期266-267,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反复鼻出血19年加重1个月,于2021-10-18收治入院。患者近19年来反复鼻出血,每次10~20 ml。19年前患者曾就诊于我科,给予鼻腔电凝止血等对症治疗,但术后半年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双侧鼻腔持续出血,多于每日夜间发作... 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反复鼻出血19年加重1个月,于2021-10-18收治入院。患者近19年来反复鼻出血,每次10~20 ml。19年前患者曾就诊于我科,给予鼻腔电凝止血等对症治疗,但术后半年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双侧鼻腔持续出血,多于每日夜间发作,交替性,出血量减少约为5~10 ml,均可自行止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 遗传性出血性(Telangiectasia Hereditary Hemorrhagic) 鼻出血(Epistaxis)
下载PDF
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 被引量:9
3
作者 杨长东 田晓斌 +3 位作者 付志强 金德斌 李欣 杨雷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8-298,共1页
我科2004~2006年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术125例,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鼻中隔(Nasal Septum) 鼻成形术(Rhinoplasty)
下载PDF
不置管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 被引量:3
4
作者 付志强 姜子刚 +3 位作者 穆凤平 田晓斌 杨长东 王金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04-605,共2页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Endoscopy) 泪囊鼻腔吻合术(Dacryocystorhinostomy) 鼻腔泪囊造孔术 鼻内镜下 不置管 鼻腔泪囊开放术 慢性泪囊炎 经鼻内镜 瘢痕挛缩 扩张管
下载PDF
鼻中隔手术穿孔的预防 被引量:3
5
作者 姜子刚 付志强 王金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02-503,共2页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仍为目前导致鼻中隔穿孔的最常见原因。手术中黏软骨膜、黏骨膜破损是造成术后穿孔的主要原因之一。受到偏曲形态、部位以及术者操作技巧等诸多因素影响,黏软骨膜、黏骨膜破损仍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对不同偏曲类型穿孔...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仍为目前导致鼻中隔穿孔的最常见原因。手术中黏软骨膜、黏骨膜破损是造成术后穿孔的主要原因之一。受到偏曲形态、部位以及术者操作技巧等诸多因素影响,黏软骨膜、黏骨膜破损仍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对不同偏曲类型穿孔成功修复的总结,探讨鼻中隔手术穿孔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 鼻成形术 穿孔
下载PDF
鼻腔额外牙2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长东 田晓斌 +3 位作者 付志强 李欣 刘汉忠 齐正圆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90-490,共1页
暴露在鼻道内的额外牙较少见,偶见报道。埋伏在上颌骨内上颌窦口更少见。我科曾见1例额外牙位于下鼻道前端,1例位于上颌窦口,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额外 鼻腔
下载PDF
来比林加芬太尼用于鼻内镜术后的患者自控镇痛
7
作者 丁斌 刘汉中 +1 位作者 范雪梅 张炳熙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 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来比林与芬太尼合用于鼻内镜术 (ESS)后患者静脉滴注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 鼻内镜手术 6 0例 ,静吸复合全麻 ,术后 4 8h内患者静脉滴注自控静脉镇痛 (PC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30例 ,芬太尼 0 .8mg ,... 目的 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来比林与芬太尼合用于鼻内镜术 (ESS)后患者静脉滴注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 鼻内镜手术 6 0例 ,静吸复合全麻 ,术后 4 8h内患者静脉滴注自控静脉镇痛 (PC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30例 ,芬太尼 0 .8mg ,来比林 2 .7g ,溶于 1 0 0ml生理盐水中 (芬太尼 8μg/ml,来比林 2 7mg/ml)。对照组30例 ,芬太尼 1 .4mg ,溶于 1 0 0ml生理盐水中 (芬太尼 1 4 μg/ml)。背景速度均为 1ml/h ,PCIA 1ml/次 ,锁定时间4 0min。结果 两组术后 4 8h内均获得了满意的镇痛效果 (VAS <4 ) ,VAS评分和PCIA次数两组相似。实验组、对照组芬太尼用量分别为 (0 .5 1± 0 .0 3)mg和 (0 .91± 0 .0 6 )mg(P <0 .0 1 )。实验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 ,其中镇静深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来比林可有效加强ESS术后芬太尼的镇痛作用 ,明显减少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比林 芬太尼 鼻内镜术 自控镇痛 术后 不良反应 非甾体类抗炎药
原文传递
经鼻内窥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200例分析
8
作者 姜子刚 刘汉忠 +1 位作者 齐正圆 李欣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0年第S1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鼻中隔 经鼻内窥镜 鼻息肉 矫正术 偏曲 嗅觉障碍 鼻出血 慢性鼻窦炎 河北省秦皇岛市 例分析
下载PDF
下鼻道后端出血诊断和治疗
9
作者 杨长东 付志强 +2 位作者 李欣 田晓斌 杨雷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8年第1期56-56,80,共2页
随着鼻内镜临床应用的普及,鼻腔出血点大多能在鼻内镜下找到,而得到有效治疗(电凝、微波、激光、鼻腔填塞等),下鼻道后端出血因其位置隐匿难以发现,而使鼻内镜难以直接观察到,加之该处前后鼻孔填塞难以确切,故该处出血治疗棘手... 随着鼻内镜临床应用的普及,鼻腔出血点大多能在鼻内镜下找到,而得到有效治疗(电凝、微波、激光、鼻腔填塞等),下鼻道后端出血因其位置隐匿难以发现,而使鼻内镜难以直接观察到,加之该处前后鼻孔填塞难以确切,故该处出血治疗棘手。本文就2002年11月-2006年3月来我科收治的46例该处出血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分析,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治疗 出血点 下鼻道 诊断 鼻内镜下 临床应用 鼻腔填塞 后鼻孔填塞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NLRP3炎症小体及其下游炎症因子水平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0
作者 狄悦 杨一卿 +2 位作者 齐正元 李春娇 付志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8期3580-3584,共5页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及其下游炎症因子水平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206例AR患者(AR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107例)和中重度组...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及其下游炎症因子水平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206例AR患者(AR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107例)和中重度组(99例),另选取我院同期体检健康的168例志愿者(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NLRP3炎症小体、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水平。采用过敏性鼻炎评分量表(SFAR)评估AR患者的症状。Pearson法分析AR患者血清NLRP3炎症小体、IL-1β、IL-18与SFAR评分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P3炎症小体、IL-1β、IL-18诊断AR以及预测中重度AR的价值。结果:AR组血清NLRP3炎症小体、IL-1β、IL-1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组血清NLRP3炎症小体、IL-1β、IL-18水平、SFAR评分均高于轻度组(P<0.05)。AR患者血清NLRP3炎症小体、IL-1β、IL-18水平与SFAR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NLRP3炎症小体、IL-1β、IL-18诊断A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6、0.821、0.800,三指标联合诊断的AUC为0.930,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NLRP3炎症小体、IL-1β、IL-18预测中重度AR的AUC为0.793、0.770、0.736,三指标联合预测的AUC为0.893,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AR患者血清NLRP3炎症小体、IL-1β、IL-18均显著升高,且与AR病情加重有关。NLRP3炎症小体及其下游炎症因子联合检测对AR诊断和预测中重度AR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NLRP3炎症小体 IL-1Β IL-18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基于血清IgE水平及嗅功能变化探究奥马珠单抗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狄悦 杨一卿 +2 位作者 齐正元 李春娇 付志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5期966-970,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血清IgE水平及嗅功能变化探究奥马珠单抗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就诊80例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并按照单双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奥马珠单抗治疗,40例)和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 目的:探究基于血清IgE水平及嗅功能变化探究奥马珠单抗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就诊80例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并按照单双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奥马珠单抗治疗,40例)和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鼻出血、口咽干、鼻腔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免疫功能(血清IgE、CD3^(+)、CD4^(+)、CD8^(+))、鼻内镜检查结果(炎性渗出、水肿、囊泡)、嗅功能变化和生活质量[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IgE、CD8^(+)水平、鼻内镜检查结果和RQL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的CD3^(+)、CD4^(+)水平和嗅功能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奥马珠单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免疫功能,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嗅功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IGE 嗅功能 奥马珠单抗 变应性鼻炎
原文传递
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及BNP变化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婷婷 刘丽 +2 位作者 付志强 贾红丹 李敏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0期3120-3122,3126,共4页
目的研究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患者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及B型脑钠肽(BNP)变化。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合并HFPEF患者200例进行该研究,记作病变组。另取同期收治的H型高血压200例作为对照组。对... 目的研究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患者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及B型脑钠肽(BNP)变化。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合并HFPEF患者200例进行该研究,记作病变组。另取同期收治的H型高血压20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均进行心脏超声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并比较上述相关指标水平,同时对比2组各项实验室指标水平。此外,分析病变组不同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患者的血浆BNP以及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指标水平。分析病变组不同NYHA心功能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病变组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变组LAD显著高于对照组,而E/A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病变组QT间期、QTc间期、QT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NYHA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血浆BNP以及LAD、QT间期、QTc间期、QTd均呈逐渐升高趋势,而E/A呈逐渐下降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可得:各级间上述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浆BNP、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均对H型高血压合并HFPEF患者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射血分数保留心衰 心脏超声 动态心电图 B型脑钠肽
下载PDF
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发生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宋婷婷 刘丽 +2 位作者 付志强 贾红丹 李敏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446-448,451,共4页
目的研究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发生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以及住院治疗的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按... 目的研究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发生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以及住院治疗的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是否发生颈动脉硬化分为硬化组(89例)与非硬化组(111例)。分别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并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硬化组年龄≥60岁、病程≥5年、吸烟、血糖控制效果差、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人数占比相比非硬化组较高(均P<0.05)。硬化组与非硬化组在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方面对比,前者更高,而硬化组与非硬化组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方面对比,前者更低(P均<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年龄、病程、吸烟、血糖控制效果差、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TG、TC、LDL-C均是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发生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DL-C为保护性因素(P均<0.05)。结论随着年龄、病程的不断延长,血糖控制效果差、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TG、TC、LDL-C水平逐渐升高,HDL-C水平的逐渐降低,均可能会增加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发生颈动脉硬化的风险。临床工作中应针对上述因素予以相关干预,继而达到降低颈动脉硬化发生风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射血分数保留心衰 颈动脉硬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加阿斯综合征误诊为耳源性眩晕一例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欣 吴子明 +5 位作者 王大勇 熊文萍 陈伟 刘兴健 王秋菊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6-127,共2页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drome)是可以出现眩晕的经典的后循环缺血性疾病,典型病例不易误诊。但该综合征开始可以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等前庭神经核损害的症状,容易误诊。近期,
关键词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耳源性眩晕 阿斯综合征 误诊 前庭神经核损害 缺血性疾病 典型病例 主要表现
下载PDF
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保留心衰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检出情况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婷婷 刘丽 +2 位作者 付志强 贾红丹 李敏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23期3599-3601,3605,共4页
目的研究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保留心衰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检出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保留心衰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及2018年版)中高血压诊断标准及分级标准分成高血... 目的研究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保留心衰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检出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保留心衰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及2018年版)中高血压诊断标准及分级标准分成高血压1级38例、高血压2级61例、高血压3级101例;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所有患者分成心功能Ⅱ级组66例,Ⅲ级组64例,Ⅳ级组70例。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并比较不同H型高血压以及心功能分级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情况,对指标间的关系予以相关性分析。结果高血压分级不同患者年龄、吸烟率、血糖异常率、血脂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1级组、高血压2级组、高血压3级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21.05%、40.98%、57.43%,其中高血压2级组、高血压3级组高于高血压1级组,且高血压3级组高于高血压2级组(P<0.05)。心功能分级不同患者年龄、吸烟率、血糖异常率、血脂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分级为Ⅲ级、Ⅳ级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42.19%、71.43%,高于Ⅱ级组,且Ⅳ级组高于Ⅲ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保留心衰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与高血压分级、心功能分级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H型高血压合并射血保留心衰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与高血压分级、心功能分级可能存在密切相关,即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加重,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可能随之升高,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射血保留心衰 颈动脉斑块 检出情况 相关性
下载PDF
小儿气管探查术术中配合与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立红 赵丽芬 +2 位作者 朱岩 杨长东 金德斌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9期1428-1429,共2页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急诊,一经诊断,应及时行气管探查、异物取出术[1]。小儿呼吸道异物病情凶险,处理不当会危及儿童生命,本文总结了2004年1月至2009年7月我院耳鼻喉科以气管异物收治的135例患者术中配合与护理情况。
关键词 气管异物 儿童 手术 护理
下载PDF
ABR对金纳多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评估和动态监测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欣 杨长东 付志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7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观察金纳多对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患者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VBTIV患者36例,静脉应用金纳多治疗,分别于疗程第7、10、14、21天时,行11次/s的常规ABR测试和51次/s的高刺激率脑干诱发电位ABR测试并进行比较。结果比较51次/s... 目的观察金纳多对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患者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VBTIV患者36例,静脉应用金纳多治疗,分别于疗程第7、10、14、21天时,行11次/s的常规ABR测试和51次/s的高刺激率脑干诱发电位ABR测试并进行比较。结果比较51次/s与11次/s的ABR测试结果,除波Ⅰ潜伏期两者无差异外,其余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于治疗后较治疗前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在发病的早期,ABR波Ⅴ潜伏期和Ⅰ~Ⅴ波间期延长更为明显。结论高刺激率ABR可作为VBTIV疗效评估的一个客观指标,金纳多是治疗VBTIV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金纳多 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
下载PDF
颌下腺肿瘤手术中保留部分腺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芳凝 白文忠 +1 位作者 刘滨伟 刘博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06-607,共2页
目的:探讨颌下腺部分切除术在颌下腺良性肿瘤外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52例颌下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A组和B组。A组接受肿瘤+瘤周部分颌下腺腺体切除术(颌下腺部分切除术),B组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肿瘤+颌下腺切除术。术后观察... 目的:探讨颌下腺部分切除术在颌下腺良性肿瘤外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52例颌下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A组和B组。A组接受肿瘤+瘤周部分颌下腺腺体切除术(颌下腺部分切除术),B组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肿瘤+颌下腺切除术。术后观察两组切口愈合及面神经下颌缘支、舌神经、舌下神经损伤情况,随访评价涎瘘发生率、肿瘤复发率及术区凹陷度,进行两组的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切口均Ⅰ/甲愈合,涎瘘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颌下腺部分切除术保留了部分颌下腺组织,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颌下腺的外分泌及内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下腺 良性肿瘤 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高龄患者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付志强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2-102,共1页
关键词 外耳 软骨膜炎 化脓 绿脓杆菌
下载PDF
颌下腺部分切除术后腺体外分泌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芳凝 白文忠 +2 位作者 邓芳成 刘滨伟 刘博伟 《广东牙病防治》 2011年第7期377-379,共3页
目的研究颌下腺部分切除术后颌下腺外分泌功能的改变。方法 52例颌下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行颌下腺肿瘤和瘤周腺体区域性切除术,即颌下腺部分切除术;B组患者行肿瘤和颌下腺腺体全切除术,即常规颌下腺良性肿瘤手术。... 目的研究颌下腺部分切除术后颌下腺外分泌功能的改变。方法 52例颌下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行颌下腺肿瘤和瘤周腺体区域性切除术,即颌下腺部分切除术;B组患者行肿瘤和颌下腺腺体全切除术,即常规颌下腺良性肿瘤手术。术前及术后1周、2周、1个月及半年,分别检测2组患者5 min内舌下区平均静息唾液分泌量,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术前2组患者5 min内舌下区平均静息唾液分泌量基本相等;术后1周、2周、1个月及半年,5 min内舌下区平均静息唾液分泌量A组明显高于B组,A组患者5 min内舌下区平均静息唾液分泌量于术后1周、2周、1个月及半年的顺序递增,术后半年唾液分泌量比术前稍有减少,而B组患者术后唾液分泌量约为术前一半。结论颌下腺部分切除术充分保留了颌下腺的外分泌功能,保留的颌下腺组织外分泌功能随时间的推移逐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下腺 唾液分泌量 颌下腺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