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型半胱氨酸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树庚 冯亮飞 +3 位作者 王玉梅 刘桂荣 李丹 张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7期157-158,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健康体检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以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胃癌、乳腺癌患者(57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6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 目的:对比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健康体检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以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胃癌、乳腺癌患者(57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6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结果: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血浆平均浓度为(24.87±8.21)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0.02±2.19)μmol/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与胃癌、乳腺癌相关,定期检测同型半胱氨酸血浆浓度,多摄入或补充富含叶酸的食物,对胃癌、乳腺癌的预防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恶性肿瘤 相关性
下载PDF
妊娠期宫颈癌临床误诊分析
2
作者 张状 姜晓丹 刘鑫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宫颈癌临床误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曾有误诊经过的妊娠期宫颈癌3例临床资料。结果3例均因妊娠期阴道出血、腹痛或阴道分泌物异常就诊。1例考虑为先兆早产,剖宫产术后行MRI检查... 目的探讨妊娠期宫颈癌临床误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曾有误诊经过的妊娠期宫颈癌3例临床资料。结果3例均因妊娠期阴道出血、腹痛或阴道分泌物异常就诊。1例考虑为先兆早产,剖宫产术后行MRI检查发现宫颈明显不规则增厚伴异常信号,经增厚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低分化鳞状细胞癌(鳞癌);1例考虑为先兆流产,妇科检查发现宫颈有一赘生物,经宫颈活检确诊为宫颈中分化鳞癌;1例考虑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宫颈内口触及胎盘样组织,腹部超声示宫颈与宫体结合部占位性病变,病理活检示宫颈鳞癌。误诊时间2 d~4个月。3例确诊后予宫颈癌根治术联合术后放疗,随访半年情况良好。结论妊娠期宫颈癌临床少见,临床对以妊娠期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腹痛及分泌物异常增多就诊者提高警惕,以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妊娠并发症 误诊 先兆早产 先兆流产 前置胎盘 阴道检查 宫颈活检
下载PDF
骨化三醇胶丸联合胰激肽原酶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外周血Hcy、RBP4、SAA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曾秀伟 尚士博 +1 位作者 赵艳荣 杨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胶丸联合胰激肽原酶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04例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胶丸联合胰激肽原酶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04例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52)和骨化三醇组(n=52)。两组均接受利拉鲁肽治疗,常规组加用胰激肽原酶治疗,骨化三醇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骨化三醇胶丸治疗。比较两组糖代谢(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cy、RBP4、SAA、正五聚蛋白3(PTX3)及骨代谢指标[25-羟基维生素D(25(OH)D)、骨碱性磷酸酶(BAP)、骨保护素(OPG)、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CTX)、碱性磷酸酶(ALP)]的水平差异,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化三醇组和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骨化三醇组和常规组的Hcy、RBP4、SAA、PTX3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骨化三醇组Hcy、RBP4、SAA、PTX3水平分别为(10.23±2.06)μmol/L、(32.85±5.15)mg/L、(23.01±3.86)μg/mL、(18.11±3.23)ng/mL,均低于常规组[(11.90±2.14)μmol/L、(37.25±6.58)mg/L、(29.23±3.74)μg/mL、(22.03±4.0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骨化三醇组25(OH)D、BAP、OPG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1NP、β-CTX、AL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骨代谢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化三醇组25(OH)D、BAP、OPG水平分别为(21.89±2.23)ng/mL、(38.98±4.74)μg/L、(312.52±34.41)ng/L,均高于常规组[(18.96±2.41)ng/mL、(31.52±4.06)μg/L、(279.96±31.04)ng/L],骨化三醇组P1NP、β-CTX、ALP水平分别为(41.66±4.26)ng/mL、(0.38±0.11)ng/mL、(5.08±0.89)U/L,均低于常规组[(45.89±5.01)ng/mL、(0.46±0.14)ng/mL、(6.61±1.21)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化三醇组高钙血症、头痛或头晕、胃肠道反应、皮疹、泌尿道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与常规组的7.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胶丸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可改善患者骨代谢指标,降低患者血清Hcy、RBP4、SAA、PTX3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化三醇胶丸 胰激肽原酶 微血管并发症 骨代谢
下载PDF
一次性输血管针头在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盲塞治疗中的新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万晓书 孙利红 +2 位作者 鲁爱芹 王雷 赵紫丹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输血管针头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盲塞治疗中的新应用。方法:选取200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盲塞穿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通过剪断一次性输血管软管端,只保... 目的:探讨一次性输血管针头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盲塞治疗中的新应用。方法:选取200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盲塞穿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通过剪断一次性输血管软管端,只保留针头代替塞丁格穿刺针进行穿刺,然后再植入PICC导管。且两组患者治疗全程均予以相同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穿刺总成功率高达99.00%,且一针穿刺成功率达82.00%;对照组穿刺总成功率为85.00%,一针穿刺成功率为38.00%,两组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x^2=13.32,x^2=40.33;P<0.01)。观察组治疗后静脉炎发生率、疼痛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x^2=13.78,x^2=29.48,x^2=21.40;P<0.01)。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疗效确切。结论:一次性输血管针头代替塞丁格穿刺针进行穿刺植入PICC能明显提高置管成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输血管针头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盲塞穿刺 穿刺针
下载PDF
健脾益气汤联合化疗治疗甲状腺癌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树庚 《陕西中医》 2016年第10期1372-1373,共2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汤联合化疗治疗甲状腺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72例中医辨证为脾气虚证的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益气汤治疗...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汤联合化疗治疗甲状腺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72例中医辨证为脾气虚证的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益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患者免疫功能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2.2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2.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时观察组IgG及C3、C4指标水平均恢复正常,对照组C3、C4及IgG均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2周时除CD3水平逐渐接近正常外其余各指标虽均有所上升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和正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任意癌症分型的甲状腺癌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辨证施治基础上联合健脾益气汤治疗,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中西医结合疗法 补气剂/治疗应用 @健脾益气汤 化疗
下载PDF
25羟维生素D3联合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血糖代谢、VEGF、IGF-1、sTNFR1指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曾秀伟 尚士博 +1 位作者 赵艳荣 杨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9期963-967,共5页
目的探究25羟维生素D3联合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血糖代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可溶性蜕膜组织受体1(sTNFR1)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份秦皇岛市第二医院内... 目的探究25羟维生素D3联合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血糖代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可溶性蜕膜组织受体1(sTNFR1)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份秦皇岛市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5(OH)D缺乏的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接受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施25羟维生素D3。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糖代谢、VEGF、IGF-1、sTNFR1指标水平、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AP)、骨保护素、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水平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EGF、IGF-1、sTNFR1指标水平为(82.36±8.54)ng/L、(93.84±7.86)μg/L、(23.52±4.01)pg/mL,均低于对照组[(118.42±12.04)ng/L、(117.64±12.45)μg/L、(27.88±4.1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P为(4.02±0.81)U/L,低于对照组[(5.44±0.98)U/L],BAP、骨保护素、OC指标水平为(43.28±7.11)μg/L、(323.15±17.40)ng/L、(8.49±0.92)μg/L,均高于较对照组[(37.04±6.02)μg/L、(301.22±14.73)ng/L、(7.50±0.8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骨质疏松症、周围神经病变症、眼底病、糖尿病肾病等发病率为14.00%,较对照组的38.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羟维生素D3联合利拉鲁肽可改善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血糖代谢指标水平,调节VEGF、IGF-1、sTNFR1指标水平及骨代谢指标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25羟维生素D3 利拉鲁肽 血糖代谢 骨代谢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配合一次性微量输液泵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7
7
作者 万晓书 孙利红 鲁爱芹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年第4期461-464,共4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配合一次性微量输液泵的应用和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并确诊为食道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时静脉注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配合一次性微量输液泵的应用和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并确诊为食道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时静脉注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PICC配合一次性微量输液泵,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外周静脉穿刺进行置管同时配备一次性微量输液泵。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注射过程中疼痛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注射后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和白细胞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配合一次性微量输液泵在治疗消化道肿瘤时可以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作用,降低输液过程中患者的不适感及不良反应,其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普通外周静脉输液方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一次性微量输液泵 外周静脉穿刺 消化道肿瘤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康柏西普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曾秀伟 赵艳荣 +1 位作者 尚士博 杨玲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期409-413,共5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6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6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使用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在角膜缘4 mm处进针4 mm,一次性缓慢注入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每眼0.5 m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400 mg/次,1次/d,10 d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两组在治疗30 d后统计疗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视力、眼部体征和血清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BCVA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出血斑面积、视野灰度值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MT、出血斑面积、视野灰度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胱抑素C(Cys-C)、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血清Cys-C、TGF-β_(1)、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视力,减轻眼部体征,降低血清CysC、TGF-β_(1)、Hcy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注射液 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最佳矫正视力 黄斑中心凹厚度 出血斑面积 视野灰度值 血清胱抑素C 转化生长因子-β_(1) 同型半胱氨酸
原文传递
吉西他滨单药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玉梅 刘桂荣 +1 位作者 王树庚 孙艳斌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512-1513,共2页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单药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秦皇岛市第二医院2006-2010年确诊的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4周期标准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治疗病情未进展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单药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秦皇岛市第二医院2006-2010年确诊的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4周期标准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治疗病情未进展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给予吉西他滨单药维持及最佳支持治疗,对照组43例给予最佳支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及药物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4%、95.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8%、79.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毒副作用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单药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高,是最佳的治疗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吉西他滨 维持治疗
原文传递
吉西他滨单药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玉梅 刘桂荣 +1 位作者 王树庚 孙艳斌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302-303,共2页
目的旨在评价一线化疗有效或稳定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维持化疗对疾病进展时间(TTP)的影响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在接受4个周期的一线化疗后,将其中病情控制的102例患者随机分入维持化疗组52例接受吉西他... 目的旨在评价一线化疗有效或稳定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维持化疗对疾病进展时间(TTP)的影响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在接受4个周期的一线化疗后,将其中病情控制的102例患者随机分入维持化疗组52例接受吉西他滨维持化疗,1 000 mg/m2。静脉滴注30 min,第18、d给药,每21 d为1周期,直至病情进展和对照组50例患者只接受最佳支持治疗,定期复查,电话随访。评估疾病进展时间及生存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维持化疗组和对照组的TTP分别为3.9、1.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生存期(OS)分别为13.5、11.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线化疗有效或稳定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吉西他滨维持化疗后可延长疾病进展时间,总生存期有获益优势。药物不良反应可以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非小细胞肺癌 维持化疗
原文传递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对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心肌损伤和近期疗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玉梅 马跃民 王建云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年第8期947-949,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对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心肌损伤以和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秦皇岛市第二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18例Ⅳ期NSCLC,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予以胸...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对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心肌损伤以和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秦皇岛市第二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18例Ⅳ期NSCLC,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予以胸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化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心肌损伤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增加明显,心肌蛋白(c Tn I)、B型氨基端利纳肽原(NT-pro BNP)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晚期血流E峰与A峰比值(E/A)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Ⅳ期NSCLC患者,予以胸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可较好的提高疗效,放化疗联合对心肌损伤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三维适形放疗 药物疗法 心肌损伤
原文传递
单器官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并同步胸部三维放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玉梅 马跃民 王建云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年第5期516-518,共3页
目的探讨单器官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并同步胸部三维放疗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单器官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信封法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和化疗组,各50例,两组化疗方案均采用紫杉醇加顺铂,共化疗4个周期,紫杉醇135~150mg/m^... 目的探讨单器官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并同步胸部三维放疗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单器官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信封法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和化疗组,各50例,两组化疗方案均采用紫杉醇加顺铂,共化疗4个周期,紫杉醇135~150mg/m^2,第1天,顺铂25mg/m^2,第2-4天静滴。同步放化疗组在化疗第1天给予同期放疗60Gy/30次/6周。结果同步放化疗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总控制率分别为90.0%和96.0%,均明显高于化疗组(70.0%和82.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组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5.6个月,与化疗组(3.2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与化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器官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并同步胸部三维放疗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同期化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治疗结果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免疫组织化学HE染片退色方法研究
13
作者 王兴波 王静 +2 位作者 万晓书 王东梅 任仕俊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22期3420-3422,共3页
目的探讨HE染片改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采用不同退色方法对组织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过程中的抗原修复液(EDTA或柠檬酸溶液)对HE染片进行抗原热修复退色,并与盐酸溶液常温退色法进行比较。结果抗原热修复退色完全彻... 目的探讨HE染片改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采用不同退色方法对组织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过程中的抗原修复液(EDTA或柠檬酸溶液)对HE染片进行抗原热修复退色,并与盐酸溶液常温退色法进行比较。结果抗原热修复退色完全彻底,与其它方法相比,退色时间短(1~2min),完全退色率均为9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7.6、23.9,均P〈0.01),且不损伤染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准确,无背景着色和异常着色,抗原表达率及强度高。结论抗原热修复退色不但简化了染色程序,而且能较好地保护组织抗原活性,是目前较好的退色及保护抗原的方法,在病理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与标记 实验室技术与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