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相关矩阵Toeplitz特性的5G终端基带信道估计算法设计
1
作者 冯雪林 石晶林 +1 位作者 戴曼 刘林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共11页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网络对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移动通信处理需求不断增加,对终端基带信道估计算法的高性能和低复杂度设计、矩阵处理动态范围提出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网络对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移动通信处理需求不断增加,对终端基带信道估计算法的高性能和低复杂度设计、矩阵处理动态范围提出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关矩阵托普利兹(Toeplitz)特性的信道估计算法。依据信道的相干带宽特性计算信道相关矩阵并保留必要的较低矩阵阶数;基于相关矩阵的Toeplitz特性设计低复杂度的递归求逆算法,并针对加权矩阵乘法的元素重复性将矩阵乘法化简为矩阵点乘,简化加权矩阵运算;同时引入跟踪信噪比变化的缩放补偿因子对计算过程和结果分别进行缩放和补偿。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所提算法可在达到优异的信道估计性能条件下,有效降低运算复杂度,并极大降低算法矩阵处理的动态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终端基带 信道估计 均方根 托普利兹 动态范围
下载PDF
移动边缘计算中计算卸载与资源分配的联合优化策略 被引量:8
2
作者 龙隆 刘子辰 +3 位作者 石晶林 周一青 邱大伟 徐顺清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65-773,共9页
针对移动边缘计算(MEC)网络中计算能力不足的移动终端在处理低时延、高可靠应用而产生的高时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博弈论的计算卸载与资源分配的联合优化策略。该策略首先将所有移动终端的卸载决策与资源优化问题构建成非合作博弈模型并... 针对移动边缘计算(MEC)网络中计算能力不足的移动终端在处理低时延、高可靠应用而产生的高时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博弈论的计算卸载与资源分配的联合优化策略。该策略首先将所有移动终端的卸载决策与资源优化问题构建成非合作博弈模型并证明其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其次给定移动终端的卸载决策,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获取最优的上行、下行频谱资源以及计算资源;最后采用迭代法获取纳什均衡解。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能够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最小化移动终端的任务时延,提升终端用户的服务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MEC) 博弈论 资源分配 计算卸载
下载PDF
面向通信与计算融合的5G移动增强/虚拟现实 被引量:17
3
作者 周一青 孙布勒 +7 位作者 齐彦丽 彭燕 刘玲 张志龙 刘奕彤 刘丹谱 李兆歆 田霖 《电信科学》 2018年第8期19-33,共15页
面向通信与计算融合的5G移动通信网络,剖析移动AR/VR信息处理和传输的特征,提出融合通信与计算的能力,在未来5G移动通信网络中采用多级计算,通过协同网络多级计算节点的能力来解决移动终端计算能力有限的问题;采用智能传输机制,通过高... 面向通信与计算融合的5G移动通信网络,剖析移动AR/VR信息处理和传输的特征,提出融合通信与计算的能力,在未来5G移动通信网络中采用多级计算,通过协同网络多级计算节点的能力来解决移动终端计算能力有限的问题;采用智能传输机制,通过高效频谱感知、分层编码、空口自适应传输等来克服移动信道传输能力不稳定的问题;采用时延保障机制,通过通信与计算资源协同管理来确保移动AR/VR服务时延。对移动AR/VR多级计算模型、智能传输机制和服务时延保障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总结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与计算融合 5G 增强/虚拟现实 多级计算
下载PDF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与计算融合 被引量:29
4
作者 周一青 李国杰 《电信科学》 2018年第3期1-7,共7页
旨在从不同层面梳理、总结通信与计算融合,明确其未来发展的重点。首先介绍了早期的通信与计算融合。作为信息科学的核心技术,通信与计算是天然融合的。在目前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从单个设备和单个技术层面而言,通信与计算已有较好的融合... 旨在从不同层面梳理、总结通信与计算融合,明确其未来发展的重点。首先介绍了早期的通信与计算融合。作为信息科学的核心技术,通信与计算是天然融合的。在目前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从单个设备和单个技术层面而言,通信与计算已有较好的融合,但要突破传统移动通信系统的瓶颈,更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开展通信与计算融合的研究与应用。已有研究初步表明,从系统层面融合通信与计算,有望降低对移动通信容量的需求,提升系统支撑业务的能力。面向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可从定义系统服务能力(基础理论),构建可扩展、可重塑、透明化、模块化的系统架构以及研究业务感知的跨层信息交流机制等多方面,深入探讨通信与计算融合,推动移动通信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通信与计算融合 系统思维 信息交流 服务能力
下载PDF
移动边缘计算中基于用户体验的计算卸载方案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天 田霖 +2 位作者 孙茜 张宗帅 王园园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3-40,共8页
现有的移动边缘计算卸载方案多采用预先统一设置的方式确定权重因子,难以满足用户对时延和能耗的差异化需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体验的计算卸载方案。将计算卸载问题定义为效用最大化问题,以任务执行时延和能耗增益率的加权... 现有的移动边缘计算卸载方案多采用预先统一设置的方式确定权重因子,难以满足用户对时延和能耗的差异化需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体验的计算卸载方案。将计算卸载问题定义为效用最大化问题,以任务执行时延和能耗增益率的加权和表示用户效用,同时考虑用户设备的续航能力,构造基于用户需求的自适应权重因子。在此基础上,将原优化问题拆分为资源分配和卸载决策两个子问题分别进行求解,得到最终的计算卸载策略。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固定权重因子的卸载方案,该方案能够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用户体验 计算卸载 资源分配 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
下载PDF
基于业务识别的移动通信网络流量卸载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韩雪 黄亮 +3 位作者 周一青 黄伊 胡金龙 石晶林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814-2822,共9页
移动业务流量在过去几年呈指数型增长,给移动运营商的核心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3GPP提出了LIPA/SIPTO(Local IP Access/Selected IP Traffic Offload)的网络架构来卸载选定核心网络的移动业务流量。然而,如何选择流量并进行卸载没有给... 移动业务流量在过去几年呈指数型增长,给移动运营商的核心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3GPP提出了LIPA/SIPTO(Local IP Access/Selected IP Traffic Offload)的网络架构来卸载选定核心网络的移动业务流量。然而,如何选择流量并进行卸载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业务识别的流量卸载机制,包括无线网络环境中的在线实时业务识别算法METCS及动态流量卸载路径选择算法。仿真结果表明METCS与现有的方法相比,识别准确率提高了5%-8%,复杂度降低了40%。基于METCS的流量卸载机制能使核心网流量减少60%,同时能根据网络负载变化实时动态的选择最优卸载路径以满足不同类型业务的QoS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 业务识别 流量卸载 最大熵
原文传递
基于剪枝的大模型联邦参数高效微调技术
7
作者 曾辉 熊诗雨 +1 位作者 狄永正 史红周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5-724,共10页
随着数据隐私重要性的不断提升,用于下游任务的预训练基础模型(PFM)的微调变得愈发困难,这推动了基于PFM的联邦学习研究。然而,PFM给联邦学习系统带来了显著的挑战,特别是在本地计算和通信方面。因此,针对联邦学习的本地计算和聚合通信... 随着数据隐私重要性的不断提升,用于下游任务的预训练基础模型(PFM)的微调变得愈发困难,这推动了基于PFM的联邦学习研究。然而,PFM给联邦学习系统带来了显著的挑战,特别是在本地计算和通信方面。因此,针对联邦学习的本地计算和聚合通信这两个主要阶段,分别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即本地高效微调模式和环形本地聚合模式。本地高效微调模式采用基于参数高效微调(PEFT)的模型剪枝算法以减轻本地计算和通信开销;环形本地聚合模式采用分布式的本地聚合方法取代中心化的聚合方法以提升聚合阶段的通信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大模型联邦参数高效微调框架在最终性能和效率方面均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大模型 微调 参数高效微调 模型剪枝
下载PDF
基于SIP的Android视频通信终端实现 被引量:9
8
作者 杨鑫 沈燕飞 +1 位作者 王毅 朱珍民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4期220-222,226,共4页
针对NAT问题和无线视频通信质量容忍度问题,研究丢包率的调节方法。运用STUN解决NAT穿越问题,调用Android NDK做视频数据压缩,并由此设计Android手机平台上的会话初始协议视频通信终端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当数据包在5 KB以内,发包频率... 针对NAT问题和无线视频通信质量容忍度问题,研究丢包率的调节方法。运用STUN解决NAT穿越问题,调用Android NDK做视频数据压缩,并由此设计Android手机平台上的会话初始协议视频通信终端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当数据包在5 KB以内,发包频率在每秒25个~40个时,可将丢包率基本控制在3%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设备 视频通信 丢包率 STUN协议 ANDROID操作系统 SIP协议 终端系统
下载PDF
基于Netty的IoT终端通信服务系统设计 被引量:26
9
作者 顾振德 刘子辰 +1 位作者 龙隆 牟林宏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5-139,共5页
IoT终端高并发连接通信服务系统,造成服务器数据交互NIO线程数飙升,导致服务器宕机。对此分析异步非堵塞Netty框架,提出一种通信服务系统的设计方案。方案包含优化Netty设计,提出自定义通信协议,并结合自定义线程池进行数据接收、sessio... IoT终端高并发连接通信服务系统,造成服务器数据交互NIO线程数飙升,导致服务器宕机。对此分析异步非堵塞Netty框架,提出一种通信服务系统的设计方案。方案包含优化Netty设计,提出自定义通信协议,并结合自定义线程池进行数据接收、session管理、异常处理,日志记录,数据发送等主要模块的设计。经大于2 000并发测试表明,该方案的系统平均响应时间较Java NIO和Netty实现方案缩短了97%和95%,吞吐量提高了54%和33.2%。测试证明该设计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高并发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ty 高并发 自定义线程池 JAVA NIO 吞吐量
下载PDF
基于多维尺度分析的自适应室内群终端定位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付先凯 蒋鑫龙 +2 位作者 刘军发 张少博 陈益强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4-110,共7页
室内定位是普适计算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当前,室内定位方法主要分为基于信号传播模型的定位方法和基于无线信号指纹的定位方法。其中,基于指纹的方法由于不需要知道无线信号接入点(Access Point,AP)的位置而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其需要... 室内定位是普适计算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当前,室内定位方法主要分为基于信号传播模型的定位方法和基于无线信号指纹的定位方法。其中,基于指纹的方法由于不需要知道无线信号接入点(Access Point,AP)的位置而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其需要通过离线阶段采集大量数据来构建丰富的指纹库,满足这一条件需要大量的人工标定工作。对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指纹空间关系的定位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指纹定位方法,该方法无需建立指纹库,只需要通过获取多终端的Wi-Fi信号强度,计算所有终端的不相似度并构建不相似矩阵;通过多维尺度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算法,构建出所有终端的位置分布图,进而通过确定其中3个以上终端的位置来定位所有的终端。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机(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计算任意终端间的距离,并将距离矩阵作为不相似矩阵。文中在商场场景下选择了约2500m^2的区域进行实验,所提方法的平均定位误差约为7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指纹定位方法 多维尺度分析(MDS) 支持向量回归机(SVR)
下载PDF
面向B5G和6G的边缘计算与网络切片资源管理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茜 田霖 +3 位作者 周一青 冯晨 王园园 周继华 《电信科学》 2021年第6期55-65,共11页
随着时延敏感的计算密集型任务呈指数级增长,5G以及未来6G的移动蜂窝网络将构建面向边缘计算的网络切片为时延敏感、计算密集型应用提供服务。由于网络切片间共享系统资源,无线与边缘计算资源的高效管理至关重要。对网络切片生命周期中... 随着时延敏感的计算密集型任务呈指数级增长,5G以及未来6G的移动蜂窝网络将构建面向边缘计算的网络切片为时延敏感、计算密集型应用提供服务。由于网络切片间共享系统资源,无线与边缘计算资源的高效管理至关重要。对网络切片生命周期中资源管理的需求进行了研究,针对资源需求归纳了网络切片接入控制技术、网络切片资源分配技术、网络切片终端协作激励技术的研究进展,并给出了这3方面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实现了面向边缘计算的网络切片的资源高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切片 边缘计算 资源管理
下载PDF
未来车辆雾计算网络 被引量:4
12
作者 惠宁 伍杰 +2 位作者 周一青 刘玲 潘振岗 《电信科学》 2020年第6期14-27,共14页
面向安全、可靠的车辆行驶需求,车联网对信息传输和处理的实时性要求高、对数据存储和使用的安全性要求高、对网络架构的灵活性和包容性要求高。未来车辆雾计算网络基于雾计算部署于网络边缘的特点,可降低数据的传输和处理时延;基于雾... 面向安全、可靠的车辆行驶需求,车联网对信息传输和处理的实时性要求高、对数据存储和使用的安全性要求高、对网络架构的灵活性和包容性要求高。未来车辆雾计算网络基于雾计算部署于网络边缘的特点,可降低数据的传输和处理时延;基于雾计算黑盒操作的特点,有利于保障数据安全;基于雾计算分布式架构,可实现异构车辆节点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对未来车辆雾计算网络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车辆雾计算的架构、挑战与关键技术,着重分析移动状态下的通信与计算资源的共享与任务协同处理、车辆雾计算的安全性以及车辆雾计算设施的异构性。最后提出了车辆雾计算网络三级管控架构,推动车联网向网联协同决策与控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雾计算 智能化 移动性 安全性 异构性
下载PDF
基于颜色聚类的计算机桌面图像压缩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毓海 沈燕飞 +1 位作者 王春洁 朱珍民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21期221-225,236,共6页
针对计算机桌面图像压缩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颜色聚类的图像压缩算法。将桌面图像划分成16×16的非重叠块,归为文本/图形块、自然图像块及混合块3类。对色彩丰富文本/图形块进行颜色聚类,以降低块的颜色种类数,并做无损压缩。对自然... 针对计算机桌面图像压缩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颜色聚类的图像压缩算法。将桌面图像划分成16×16的非重叠块,归为文本/图形块、自然图像块及混合块3类。对色彩丰富文本/图形块进行颜色聚类,以降低块的颜色种类数,并做无损压缩。对自然图像块采用H.264帧内预测编码方法,对混合块采用混合编码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所得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均高于传统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桌面图像 混合图像 块分类 颜色聚类 图像压缩 图像编码
下载PDF
基于用户偏好的多内容移动视频传输系统的效益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精策 梁冰 +2 位作者 李梦楠 纪雯 陈益强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3-107,共5页
近年来,4G和5G网络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移动设备数据传输的带宽,同时视频播放设备的性能也不断提高,使得用户对视频流媒体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因此,提升移动视频传输系统的效益变得越来越重要。文中从用户偏好的角度出发,分析多内容移动... 近年来,4G和5G网络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移动设备数据传输的带宽,同时视频播放设备的性能也不断提高,使得用户对视频流媒体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因此,提升移动视频传输系统的效益变得越来越重要。文中从用户偏好的角度出发,分析多内容移动视频传输系统中用户偏好对系统效益的影响,同时考虑流量价格对用户效益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用户偏好的用户效益模型,将多内容移动视频传输系统的效益优化问题转化为加权用户总效益的优化问题。考虑到拥有不同偏好的用户对用户总效益的影响不同,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偏好-码率比的用户权重选择方法,以此来选取当前用户偏好下的最优权重。文中通过求解最优加权用户总效益优化问题,得到了当前用户偏好下的最优视频传输码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现有效益优化方法提升了5%~10%的系统总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偏好 偏好-码率比 效益 视频传输 多内容 流量代价
下载PDF
基于次模优化的边云协同多用户计算任务迁移方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梁冰 纪雯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5-36,共12页
为了提升多用户计算任务卸载时的系统效用,提出了一种基于边云联合计算的多用户任务卸载方案。该方案在提升系统效用的同时,考虑了边云资源的协同优化问题。针对计算任务卸载模式的选择及边云资源分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次模理论的... 为了提升多用户计算任务卸载时的系统效用,提出了一种基于边云联合计算的多用户任务卸载方案。该方案在提升系统效用的同时,考虑了边云资源的协同优化问题。针对计算任务卸载模式的选择及边云资源分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次模理论的贪心算法并充分利用了云端以及边缘端的计算和通信资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有效降低计算任务执行的时延和能耗,且当多用户卸载计算任务时,所提方案在资源受限的条件下仍然能够保持稳定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边缘计算 多用户计算卸载 次模优化 边云联合计算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的卫星移动通信上行功率控制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吉凯 胡金龙 苏泳涛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2-46,53,共6页
为改善卫星通信中长时延信道引起的控制滞后性,以低的卫星接收功率与低的功率控制误差为目标,设计出新的代价函数,以此代价函数提出一种适用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上行功率控制算法,并在算法迭代过程中引入ARIMA链路预测模型结果作为判... 为改善卫星通信中长时延信道引起的控制滞后性,以低的卫星接收功率与低的功率控制误差为目标,设计出新的代价函数,以此代价函数提出一种适用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上行功率控制算法,并在算法迭代过程中引入ARIMA链路预测模型结果作为判决准则之一.文中分析了该代价函数较现有代价函数的优点,并证明了该算法的纳什均衡存在性与收敛性,并最终通过仿真验证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较经典算法有一定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控制 卫星移动通信 纳什均衡 无线资源管理 CDMA
下载PDF
面向5G终端基带处理的高量化信噪比FFT加速器设计
17
作者 陈洋 石晶林 +1 位作者 刘攀 王磊 《高技术通讯》 CAS 2023年第9期905-915,共11页
针对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G)终端基带处理芯片的设计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新型块浮点(BFP)技术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加速器。为了降低FFT计算过程中的量化误差,本文实现了一种逐级迭代、动态调整共享指数的块浮点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引... 针对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G)终端基带处理芯片的设计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新型块浮点(BFP)技术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加速器。为了降低FFT计算过程中的量化误差,本文实现了一种逐级迭代、动态调整共享指数的块浮点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引入“银行家舍入规则”处理BFP尾数缩放过程中的舍入误差,进一步提高该加速器的整体精度。此外,为了实现5G基带连续FFT处理需求,本文还实现了一种无地址冲突的顺序访存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该加速器从128点至4096点FFT处理的量化信噪比(SQNR)都超过75 dB,比未采用块浮点的方案高8~15 dB;与其他较优秀的设计相比,在高点数(2048点、4096点)上也有3 dB的优势。本文FFT加速器在TSMC 28 nm工艺库下综合显示,总面积为0.193 mm^(2),最高支持600 MHz时钟频率,计算4096点FFT平均功耗为16.3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移动通信 终端基带处理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块浮点(BFP)
下载PDF
基于感通算融合和信息年龄优化的车联网多节点协同感知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一青 张浩岳 +3 位作者 齐彦丽 蔡青 刘玲 王江舟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共16页
面向未来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实时性业务需求(如高清地图更新),基于感知-通信-计算融合,引入信息年龄作为实时性度量,设计感通算融合的车联网多节点协同感知机制。在通信-计算资源和车辆能耗约束下,优化调度感知节点信息采集和传输处理,最... 面向未来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实时性业务需求(如高清地图更新),基于感知-通信-计算融合,引入信息年龄作为实时性度量,设计感通算融合的车联网多节点协同感知机制。在通信-计算资源和车辆能耗约束下,优化调度感知节点信息采集和传输处理,最小化感知信息的平均信息年龄;提出基于李雅普诺夫的在线调度算法,将复杂的长期随机优化问题转化为单时隙在线优化问题,并设计低复杂度算法求解。仿真表明,与现有仅考虑通信与计算融合的机制相比,所提机制信息实时性可提高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感知信息实时性 感知-通信-计算融合 信息年龄 李雅普诺夫随机优化
下载PDF
基于可穿戴人工智能的老年衰弱症早期预警与干预技术研究
19
作者 陈益强 杨晓东 +3 位作者 孙嘉壕 曾碧霄 孙睿哲 秦欣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5期1212-1217,共6页
老年衰弱症(senile debilitating syndrome)是指老年人因生理功能减退和多系统失调,导致应激抵抗力下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老年衰弱症的状态是动态可逆的,早期进行及时的预警评估和干预能够延缓甚至逆转病情,从而... 老年衰弱症(senile debilitating syndrome)是指老年人因生理功能减退和多系统失调,导致应激抵抗力下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老年衰弱症的状态是动态可逆的,早期进行及时的预警评估和干预能够延缓甚至逆转病情,从而有效降低患病风险和节省治疗费用,对于健康老龄化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然而,虽然目前老年衰弱症的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2-4],但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诊断和评估方法也缺乏客观量化的“金标准”。近年来,可穿戴设备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发展为人体生理、运动及认知的感知评估提供了一系列解决方案,有望对老年衰弱症的早期预警和干预提供支撑。本文将从可穿戴人工智能角度出发,对老年衰弱症的早期预警与干预技术的研究进行阐述,以期助力老年医学的发展,推动老年衰弱症的规范化诊疗和全周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衰弱症 可穿戴 人工智能 预警 干预
下载PDF
基于差分隐私的联邦大模型微调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辉 熊诗雨 +1 位作者 狄永正 史红周 《信息安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6-623,共8页
随着私有数据可用性的降低,基于联邦学习的大模型参数微调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尽管联邦学习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隐私保护能力,但其中的梯度泄露攻击和针对大模型的嵌入反转攻击等隐私安全问题仍然威胁着参与者的敏感信息.在当前对隐... 随着私有数据可用性的降低,基于联邦学习的大模型参数微调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尽管联邦学习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隐私保护能力,但其中的梯度泄露攻击和针对大模型的嵌入反转攻击等隐私安全问题仍然威胁着参与者的敏感信息.在当前对隐私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这些潜在的隐私风险显著阻碍了基于联邦学习的大模型参数微调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因此,提出一种联邦大模型嵌入差分隐私控制算法,通过全局和本地双重隐私控制机制,在高效参数微调过程中为大模型的嵌入模型添加可控的随机噪声,以增强基于联邦学习的大模型参数微调的隐私保护能力.此外,通过对不同联邦设置的实验比较,展示了该算法在大模型参数微调中的隐私保护效果,并通过中心化和联邦化的性能比较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大模型 高效参数微调 差分隐私 数据隐私泄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