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低分子有机酸耦合水分管理对土壤Cd、As形态的影响
1
作者
尹雪斐
柳赛花
+4 位作者
纪雄辉
陈杰
谢运河
潘淑芳
田发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7-397,共11页
为提高土壤中Cd、As的生物可利用性从而提高植物修复效率,本研究基于不同种类及不同剂量的小分子有机酸,耦合不同水分条件,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Cd、As形态及有效态的影响,获得对Cd、As活化效果的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施加...
为提高土壤中Cd、As的生物可利用性从而提高植物修复效率,本研究基于不同种类及不同剂量的小分子有机酸,耦合不同水分条件,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Cd、As形态及有效态的影响,获得对Cd、As活化效果的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施加5mmol·kg^(-1)柠檬酸配合干湿交替最大程度促进了土壤Cd向生物可利用性高的形态转化,土壤弱酸可溶态Cd含量占比为60.94%,流动性较低的可氧化态Cd含量为所有处理中最低,占比仅为13.18%;施加2.5 mmol·kg^(-1)苹果酸配合长期淹水5~6 cm最大程度促进了土壤As向生物可利用性高的形态转化,该处理土壤中,水结合态与表层吸附态As之和占比为所有处理中最大,为9.05%,铁铝结合态As含量为38.65%;钙结合态As含量为3.37%。理论上,使得土壤中生物有效态Cd含量最高的组合为C2B4A1(干湿交替,10 mmol·kg^(-1)酒石酸);使得土壤生物有效态As含量最高的组合为C3B1A3(淹水2~3 cm,0 mmol·kg^(-1)酒石酸),相较于其他因素,淹水对土壤As有效态的影响为极显著(P<0.01)。研究表明,向土壤中施加较低剂量的柠檬酸并作干湿交替处理利于Cd的释放,对于As污染土壤,低剂量施加苹果酸结合淹水更能达到活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有机酸(LMWOAs)
正交试验
有效态Cd
有效态As
植物修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性质硅肥影响土壤生物有效态镉砷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
6
2
作者
黄蕊
魏维
+4 位作者
谢运河
柳赛花
陈豪宇
彭华
纪雄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91-1002,共12页
为研究硅肥影响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镉(Cd)和砷(As)的主要因素,选择不同性质的3种碱性硅肥[Na_(2)SiO_(3)、 CaSiO_(3)与ASSF (pH 9~11)]和一种弱酸偏中性可溶硅肥(NSSF,pH 5~6)并通过添加不同用量硅肥(25~800 mg·kg^(-1),以Si计)开...
为研究硅肥影响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镉(Cd)和砷(As)的主要因素,选择不同性质的3种碱性硅肥[Na_(2)SiO_(3)、 CaSiO_(3)与ASSF (pH 9~11)]和一种弱酸偏中性可溶硅肥(NSSF,pH 5~6)并通过添加不同用量硅肥(25~800 mg·kg^(-1),以Si计)开展室内土盆试验,淹水共育21 d后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进行检测,同时利用薄膜扩散梯度(DGT)提取土壤生物有效态Cd和As.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硅肥施用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差异显著,具体来说:3种碱性硅肥均显著提升土壤pH值(P<0.05),其中Na_(2)SiO_(3)提升土壤pH能力最强;而NSSF的施用则显著降低土壤pH值但提升了土壤Eh值(P<0.05),每单位质量(mg) Si添加量的NSSF可使土壤pH下降0.001 7个单位;在Si添加量达到400 mg·kg^(-1)后,3种碱性硅肥和NSSF土壤pH和Eh变化都趋于平缓.4种不同性质硅肥提升土壤有效硅含量能力为:NSSF>Na_(2)SiO_(3)>ASSF>CaSiO_(3).3种碱性硅肥可显著降低土壤DGT-Cd浓度而提高土壤DGT-As浓度(P<0.05),但是在CaSiO_(3)添加量为100 mg·kg^(-1)(以Si计)时,可以在显著降土壤DGT-Cd浓度的同时(降低约50.89%)又不引起DGT-As浓度大幅度上升;而NSSF使得土壤DGT-As浓度显著降低,土壤DGT-Cd浓度显著增加(P<0.05),Si添加量为400 mg·kg^(-1)时,土壤DGT-As浓度基本达到稳定状态,降As率达85.87%.对影响DGT-Cd和DGT-As浓度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pH是影响DGT-Cd浓度和DGT-As浓度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土壤Eh;土壤有效硅与土壤有效磷本身对土壤Cd和As生物有效性影响可忽略不计;施用碱性硅肥当土壤pH为6.5~7.0时,土壤DGT-Cd浓度基本达到最低值;而施用NSSF使得土壤pH为5~5.5时,DGT-As浓度基本达到最低值.明确硅肥降低土壤中生物有效态Cd和As主要影响因素对确保农业绿色发展以及促进粮食安全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性质硅肥
土壤镉(Cd)和砷(As)
生物有效态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连续施硅对双季稻镉硅累积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
9
3
作者
彭华
邓凯
+3 位作者
石宇
魏维
柳赛花
纪雄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271-4281,共11页
为研究硅肥对土壤镉生物有效性以及双季稻对镉硅积累的影响,在稻田土壤镉较高[ω(总Cd)为1.03 mg·kg^(-1)]污染条件下,开展双季稻连续基施硅肥180 kg·hm^(-2)(以SiO_(2)计)的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双季稻田连续施用硅肥能够...
为研究硅肥对土壤镉生物有效性以及双季稻对镉硅积累的影响,在稻田土壤镉较高[ω(总Cd)为1.03 mg·kg^(-1)]污染条件下,开展双季稻连续基施硅肥180 kg·hm^(-2)(以SiO_(2)计)的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双季稻田连续施用硅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效硅含量,增幅为108.1%~275.0%,同时提高土壤1.15~1.33个pH单位,施用硅肥早、晚稻土壤DTPA-Cd含量降幅分别为12.3%和15.9%,差异达显著水平;施硅促进了土壤镉向稳定形态的转化,土壤可交换态EXC-Cd含量降幅为2.6%~5.1%,QW处理降低达显著水平;施硅肥处理,碳酸盐结合态CAR-Cd含量降低,降幅为8.6%~24.9%,显著增加了铁锰氧化态FMO-Cd含量,增加了土壤有机结合态OR-Cd含量,增幅为2.3%~12.8%,残渣态RES-Cd含量增幅为2.3%~6.0%;连续施硅肥降低了水稻对镉的积累,早稻根、茎叶和稻米平均降幅分别为38.4%、 49.7%和50.9%,晚稻根、茎叶和稻米平均降幅分别为30.6%、 34.4%和39.2%;硅处理显著降低了水稻根吸收系数(AF_(土/根)),降幅为25.5%~49.6%,同时降低了水稻根向茎叶的转运系数(T_(根/茎叶)),降幅为13.5%~52.6%,差异显著,早、晚稻稻米镉富集系数(BAF)分别平均降低6.0%和8.0%,其中粉末状硅肥对降低水稻镉吸收效果最佳.综上表明硅肥能够降低水稻对镉的吸收积累,然而硅肥持续性降镉效应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硅肥
镉(CD)
生物有效性
迁移转运
原文传递
题名
低分子有机酸耦合水分管理对土壤Cd、As形态的影响
1
作者
尹雪斐
柳赛花
纪雄辉
陈杰
谢运河
潘淑芳
田发祥
机构
湖南省
农业科学院
湖南省
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
农业部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
重点
实验室
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与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7-397,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D1703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21A20291)。
文摘
为提高土壤中Cd、As的生物可利用性从而提高植物修复效率,本研究基于不同种类及不同剂量的小分子有机酸,耦合不同水分条件,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Cd、As形态及有效态的影响,获得对Cd、As活化效果的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施加5mmol·kg^(-1)柠檬酸配合干湿交替最大程度促进了土壤Cd向生物可利用性高的形态转化,土壤弱酸可溶态Cd含量占比为60.94%,流动性较低的可氧化态Cd含量为所有处理中最低,占比仅为13.18%;施加2.5 mmol·kg^(-1)苹果酸配合长期淹水5~6 cm最大程度促进了土壤As向生物可利用性高的形态转化,该处理土壤中,水结合态与表层吸附态As之和占比为所有处理中最大,为9.05%,铁铝结合态As含量为38.65%;钙结合态As含量为3.37%。理论上,使得土壤中生物有效态Cd含量最高的组合为C2B4A1(干湿交替,10 mmol·kg^(-1)酒石酸);使得土壤生物有效态As含量最高的组合为C3B1A3(淹水2~3 cm,0 mmol·kg^(-1)酒石酸),相较于其他因素,淹水对土壤As有效态的影响为极显著(P<0.01)。研究表明,向土壤中施加较低剂量的柠檬酸并作干湿交替处理利于Cd的释放,对于As污染土壤,低剂量施加苹果酸结合淹水更能达到活化效果。
关键词
低分子有机酸(LMWOAs)
正交试验
有效态Cd
有效态As
植物修复
Keywords
low molecular weight organic acids(LMWOAs)
orthogonal experiment
available Cd
available As
phytoremediation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性质硅肥影响土壤生物有效态镉砷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
6
2
作者
黄蕊
魏维
谢运河
柳赛花
陈豪宇
彭华
纪雄辉
机构
湖南
大学研究生院隆平分院
湖南省
农业科学院
湖南省
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
农业部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
重点
实验室
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与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91-1002,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项目(U21A2029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7118)
+1 种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20JJ5297)
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项目(2020CX54)。
文摘
为研究硅肥影响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镉(Cd)和砷(As)的主要因素,选择不同性质的3种碱性硅肥[Na_(2)SiO_(3)、 CaSiO_(3)与ASSF (pH 9~11)]和一种弱酸偏中性可溶硅肥(NSSF,pH 5~6)并通过添加不同用量硅肥(25~800 mg·kg^(-1),以Si计)开展室内土盆试验,淹水共育21 d后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进行检测,同时利用薄膜扩散梯度(DGT)提取土壤生物有效态Cd和As.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硅肥施用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差异显著,具体来说:3种碱性硅肥均显著提升土壤pH值(P<0.05),其中Na_(2)SiO_(3)提升土壤pH能力最强;而NSSF的施用则显著降低土壤pH值但提升了土壤Eh值(P<0.05),每单位质量(mg) Si添加量的NSSF可使土壤pH下降0.001 7个单位;在Si添加量达到400 mg·kg^(-1)后,3种碱性硅肥和NSSF土壤pH和Eh变化都趋于平缓.4种不同性质硅肥提升土壤有效硅含量能力为:NSSF>Na_(2)SiO_(3)>ASSF>CaSiO_(3).3种碱性硅肥可显著降低土壤DGT-Cd浓度而提高土壤DGT-As浓度(P<0.05),但是在CaSiO_(3)添加量为100 mg·kg^(-1)(以Si计)时,可以在显著降土壤DGT-Cd浓度的同时(降低约50.89%)又不引起DGT-As浓度大幅度上升;而NSSF使得土壤DGT-As浓度显著降低,土壤DGT-Cd浓度显著增加(P<0.05),Si添加量为400 mg·kg^(-1)时,土壤DGT-As浓度基本达到稳定状态,降As率达85.87%.对影响DGT-Cd和DGT-As浓度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pH是影响DGT-Cd浓度和DGT-As浓度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土壤Eh;土壤有效硅与土壤有效磷本身对土壤Cd和As生物有效性影响可忽略不计;施用碱性硅肥当土壤pH为6.5~7.0时,土壤DGT-Cd浓度基本达到最低值;而施用NSSF使得土壤pH为5~5.5时,DGT-As浓度基本达到最低值.明确硅肥降低土壤中生物有效态Cd和As主要影响因素对确保农业绿色发展以及促进粮食安全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不同性质硅肥
土壤镉(Cd)和砷(As)
生物有效态
影响因素
Keywords
different properties of silicon fertilizer
soil Cd and As
bioavailable
influence factor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连续施硅对双季稻镉硅累积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
9
3
作者
彭华
邓凯
石宇
魏维
柳赛花
纪雄辉
机构
湖南省
农业科学院
农业农村部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
重点
实验室
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与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
湘西州农业农村局
土壤
肥料工作站
湖南
大学隆平分院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271-4281,共11页
基金
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WK2031)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创新项目(2020CX56)。
文摘
为研究硅肥对土壤镉生物有效性以及双季稻对镉硅积累的影响,在稻田土壤镉较高[ω(总Cd)为1.03 mg·kg^(-1)]污染条件下,开展双季稻连续基施硅肥180 kg·hm^(-2)(以SiO_(2)计)的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双季稻田连续施用硅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效硅含量,增幅为108.1%~275.0%,同时提高土壤1.15~1.33个pH单位,施用硅肥早、晚稻土壤DTPA-Cd含量降幅分别为12.3%和15.9%,差异达显著水平;施硅促进了土壤镉向稳定形态的转化,土壤可交换态EXC-Cd含量降幅为2.6%~5.1%,QW处理降低达显著水平;施硅肥处理,碳酸盐结合态CAR-Cd含量降低,降幅为8.6%~24.9%,显著增加了铁锰氧化态FMO-Cd含量,增加了土壤有机结合态OR-Cd含量,增幅为2.3%~12.8%,残渣态RES-Cd含量增幅为2.3%~6.0%;连续施硅肥降低了水稻对镉的积累,早稻根、茎叶和稻米平均降幅分别为38.4%、 49.7%和50.9%,晚稻根、茎叶和稻米平均降幅分别为30.6%、 34.4%和39.2%;硅处理显著降低了水稻根吸收系数(AF_(土/根)),降幅为25.5%~49.6%,同时降低了水稻根向茎叶的转运系数(T_(根/茎叶)),降幅为13.5%~52.6%,差异显著,早、晚稻稻米镉富集系数(BAF)分别平均降低6.0%和8.0%,其中粉末状硅肥对降低水稻镉吸收效果最佳.综上表明硅肥能够降低水稻对镉的吸收积累,然而硅肥持续性降镉效应不明显.
关键词
双季稻
硅肥
镉(CD)
生物有效性
迁移转运
Keywords
double cropping rice
silicon fertilizers
cadmium(Cd)
bioavailability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低分子有机酸耦合水分管理对土壤Cd、As形态的影响
尹雪斐
柳赛花
纪雄辉
陈杰
谢运河
潘淑芳
田发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性质硅肥影响土壤生物有效态镉砷的主要因素
黄蕊
魏维
谢运河
柳赛花
陈豪宇
彭华
纪雄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原文传递
3
连续施硅对双季稻镉硅累积效应的影响
彭华
邓凯
石宇
魏维
柳赛花
纪雄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