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医大学本科生鼻腔定植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可培养菌群的筛查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强 周柯 孙菲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30-935,共6页
目的了解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其他可培养共生菌的定植情况,为鼻腔定植条件致病菌特别是SA的感染预防及其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在某院临床医学课程学习的健康军医大学本科生鼻前庭标本,以微生物自动化系统... 目的了解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其他可培养共生菌的定植情况,为鼻腔定植条件致病菌特别是SA的感染预防及其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在某院临床医学课程学习的健康军医大学本科生鼻前庭标本,以微生物自动化系统接种于各类细菌培养基进行细菌培养和菌落观察,对分离菌株采用质谱鉴定,对SA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共采集鼻前庭标本161份,检出鼻腔定植菌54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93株,革兰阴性菌56株,居前三位的细菌为拥挤棒状杆菌(151株)、表皮葡萄球菌(150株)、假白喉棒状杆菌(54株)。共有72种不同的带菌模式,以同时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拥挤棒状杆菌带菌模式的学员最多,达21名(13.04%)。鼻腔SA定植率为25.46%(41/16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率为4.35%(7/161),SA菌株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为39.02%~78.05%。结论军医大学本科生鼻腔定植菌群以正常菌群为主,需注意定植的SA和其他条件致病菌导致自身感染和引发医院感染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共生菌群 鼻前庭 健康人群 鼻腔定植菌筛查 医院感染
下载PDF
有氧运动治疗慢性痛及情绪障碍共病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黄文烨 孟凡成 +5 位作者 钟建心 崔玥 汪涛 武胜昔 薛茜 徐晖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3-386,共4页
慢性痛与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目前药物治疗慢性痛及情绪障碍效果不佳,且常伴有成瘾、大脑发育改变等副作用。近年来,针对慢性痛和情绪障碍的非药物治疗手段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有氧运动能明显减轻慢性痛感觉,改... 慢性痛与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目前药物治疗慢性痛及情绪障碍效果不佳,且常伴有成瘾、大脑发育改变等副作用。近年来,针对慢性痛和情绪障碍的非药物治疗手段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有氧运动能明显减轻慢性痛感觉,改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但是有氧运动如何减缓慢性痛及其情绪障碍共病的潜在神经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有氧运动是以有氧代谢提供能量的运动,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有氧运动条件下神经营养因子、炎性细胞因子、神经递质、内源性阿片肽等分子可能参与缓解慢性痛及及负性情绪的发生和发展,本文综述了有氧运动治疗慢性痛及其情绪障碍共病潜在神经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慢性痛 情绪障碍 神经机制
原文传递
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7在慢性痛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史云欣 卢俊宇 +4 位作者 李永康 潘坤清 李腊梅 解柔刚 杨亮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2-506,共5页
电压门控钠通道1.7(Nav1.7)是一种钠离子通道蛋白,与多种家族性发作性疼痛综合征相关。Nav1.7已被证明是调节神经元兴奋性的主要因素,在参与疼痛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编码Nav1.7的SCN9A基因发生功能获得性突变会导致严重的神经性... 电压门控钠通道1.7(Nav1.7)是一种钠离子通道蛋白,与多种家族性发作性疼痛综合征相关。Nav1.7已被证明是调节神经元兴奋性的主要因素,在参与疼痛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编码Nav1.7的SCN9A基因发生功能获得性突变会导致严重的神经性疼痛。本文对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总结了常见SCN9A突变引发疾病的研究报道,探讨Nav1.7通道在慢性痛中的作用机制,阐释Nav1.7作为慢性痛疾病治疗新靶点的潜在意义,为慢性痛的机制研究以及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痛 Nav1.7 SCN9A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肝血窦内皮细胞在肝再生和肝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于子越 蔺鑫 +1 位作者 韩英 崔丽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72-2074,共3页
肝血窦内皮细胞是肝脏非实质细胞的主要组成细胞,是覆盖于肝窦的薄层扁平状细胞,表面富含窗孔,是肝窦和窦状间隙之间溶质交换的开放通道。肝血窦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尤其是Wnt信号通路在维持Axin2+源性肝细胞的自我更新、促进肝部分切除... 肝血窦内皮细胞是肝脏非实质细胞的主要组成细胞,是覆盖于肝窦的薄层扁平状细胞,表面富含窗孔,是肝窦和窦状间隙之间溶质交换的开放通道。肝血窦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尤其是Wnt信号通路在维持Axin2+源性肝细胞的自我更新、促进肝部分切除或肝损伤时肝再生中均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肝损伤时,肝血窦内皮细胞结构发生改变,表现为窗孔消失和内皮下基底膜的形成,即肝窦毛细血管化。肝窦毛细血管化既是肝纤维化发生的前奏,也会促进肝纤维化的进展。肝窦内皮细胞在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可通过信号通路的转换实现肝再生和肝纤维化调控作用的转换。肝血窦内皮细胞参与肝再生和肝纤维化机制的深入认识有望为慢性肝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肝硬化 肝再生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穿刺引流术后尿激酶应用剂量和时间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栾百婷 罗涛 +3 位作者 程洪瑜 刘育臣 曾科 李玉骞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399-1402,共4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穿刺引流术后灌注尿激酶剂量和时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30例在穿刺引流术后采用50000 U尿激酶灌注4 h方案为试验组,另外30例穿刺引流术后采用20000 U尿激酶灌注2 h方案为对照组,对比两... 目的:探讨脑出血穿刺引流术后灌注尿激酶剂量和时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30例在穿刺引流术后采用50000 U尿激酶灌注4 h方案为试验组,另外30例穿刺引流术后采用20000 U尿激酶灌注2 h方案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血肿清除率、血肿清除时间、术后再出血、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血肿清除率更高、血肿清除时间更短、灌注次数更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术后7 d GCS、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病死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穿刺引流血肿清除术后采用50000 U尿激酶灌注4 h较20000 U尿激酶灌注2 h对于患者是安全的,治疗效果更佳,更适合在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治疗 穿刺引流术 尿激酶 剂量 预后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抑制剂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动物认知障碍调节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学渊 蔡青 +2 位作者 冯达云 吴勋 罗嘉宁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10-414,419,共6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2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模型小鼠谷氨酸转运体(glutamate transporter,GLT)的调节中的作用,以及HDAC2抑制剂(HDAC2i)对SAH后认知障碍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2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模型小鼠谷氨酸转运体(glutamate transporter,GLT)的调节中的作用,以及HDAC2抑制剂(HDAC2i)对SAH后认知障碍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颈内动脉穿刺法建立小鼠SAH模型,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SAH小鼠海马区各亚型HDAC、GLT1的表达水平及其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定位。用Morris水迷宫和旷场行为学试验检测新型特异性HDAC2i腹腔注射10 d对SAH小鼠学习记忆、抑郁情绪的改善作用。结果与假手术组(Sham)相比,SAH组小鼠各时间点海马组织星形胶质细胞的GLT1表达水平降低( P <0.05-0.01),各亚型HDAC表达水平增高( P <0.05-0.01),HDAC2变化最为显著;HDAC2i治疗后SAH小鼠水迷宫训练逃逸时间显著降低( P <0.05),目标象限活动时间增加( P <0.05)。同时HDAC2i改善SAH小鼠行为学异常的作用又可以被GLT1拮抗剂阻断。结论HDAC2可能通过调控星形胶质细胞的GLT1表达,参与SAH后小鼠认知障碍的调节。特异性HDAC2i可能具有改善SAH后认知障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认知障碍 星形胶质细胞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谷氨酸转运体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