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过程性评价的改革和实践 被引量:9
1
作者 孙夏承 吴菲菲 +8 位作者 李凯峰 刘勃志 蒲雪茵 李泽 季乐乐 田菲 吴有盛 王亚云 张海锋 《基础医学教育》 2023年第9期797-801,共5页
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是医学实验课程改革探索的重要内容。在以往实践过程中,教学评价存在重结果记录、轻过程监督,重总结撰写、轻分析改进的问题。在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建设中,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性引入... 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是医学实验课程改革探索的重要内容。在以往实践过程中,教学评价存在重结果记录、轻过程监督,重总结撰写、轻分析改进的问题。在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建设中,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性引入DOPS(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评价表和Mini-EEX(mini-experimental evaluation exercise)学生自评表,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及学习过程形成有效的评价反馈,初步解决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促进了学员知识和技能内化,提升了教学效果。文章就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过程性评价的改革和实践做系统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 实验教学 教学评价 过程性评价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虚实结合在心脏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季乐乐 王亚云 +4 位作者 蒲雪茵 李泽 张海锋 刘勃志 吴有盛 《心脏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731-734,739,共5页
目的评价虚实结合实验在心脏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秋季学期参与心脏机能学实验的学生,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和实践操作实验教学方法开展实验教学,实验结束后以问卷方式对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调查评估。结果问卷... 目的评价虚实结合实验在心脏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秋季学期参与心脏机能学实验的学生,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和实践操作实验教学方法开展实验教学,实验结束后以问卷方式对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调查评估。结果问卷调查分析显示,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有利于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提升,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提示了教师需要提高自身修养。结论虚实结合实验教学灵活方便,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赋能增效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机能学实验 虚拟仿真实验 虚实结合实验 实践教学 自主学习
原文传递
案例导入结合虚拟仿真操作在哺乳动物血压调节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
3
作者 任婷婷 王亚云 +5 位作者 李泽 蒲雪茵 刘勃志 田菲 刘楠楠 吴有盛 《心脏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04-608,612,共6页
目的探索评价案例导入结合虚拟仿真操作在哺乳动物血压调节实验教学中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方法以2020年和2021年教学年度参加《基础医学综合实验》实验课的五年制和八年制学生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度采用传统教学法,为传统组;2021年度采... 目的探索评价案例导入结合虚拟仿真操作在哺乳动物血压调节实验教学中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方法以2020年和2021年教学年度参加《基础医学综合实验》实验课的五年制和八年制学生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度采用传统教学法,为传统组;2021年度采用案例导入结合虚拟仿真操作法,为试验组。两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评价均采用形成性评价和问卷调查,并对两种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形成性评价项目DOPS和实验报告撰写的评价中,试验组和传统组的成绩等级差异有统计显著性(P<0.05),实验组优秀率高与传统组,但在Mini-EEX学生自评,差异无显著性。调查问卷中,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教师授课满意度3项调查结果均显示,试验组和传统组的差异有统计显著性(P<0.05),试验组优于传统组。结论案例导入结合虚拟仿真操作在本次实验教学中,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学生满意度高。案例选取、教学总体设计、混合式教学、老师的言传身教等做法,非常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 混合式教学 虚拟仿真实验 实验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评估
原文传递
军医大学本科生课外科研管理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策略介绍与运用
4
作者 吴菲菲 刘晓侠 +9 位作者 李改霞 姜晓旭 李凯峰 孙夏承 田菲 吴有盛 王莉 刘楠楠 张海锋 王亚云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2年第6期664-668,共5页
本研究深入分析了3所军医大学在本科生课外科研管理上存在的沟通手段缺乏、线上资源有限、实验室开放落后、设备利用率低等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搭建了一套本科生课外科研云平台管理系统。该系统首先建立包括视频、PPT、文档、图片、电... 本研究深入分析了3所军医大学在本科生课外科研管理上存在的沟通手段缺乏、线上资源有限、实验室开放落后、设备利用率低等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搭建了一套本科生课外科研云平台管理系统。该系统首先建立包括视频、PPT、文档、图片、电子教材、题库等的教学资源存储模块;然后根据角色不同设置学生、导师、实验教学人员和系统管理员等4个子系统;最后通过与用户终端设备的无缝衔接,实现学生自主实验、导师实时评价、仪器共享预约及软硬件高效管理等功能。本研究对该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平台 本科生课外科研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原文传递
肌因子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孙云澍 薛慧敏 +4 位作者 李泽 李凯峰 邢文娟 韩继明 张海锋 《心脏杂志》 2025年第2期188-192,197,共6页
肌因子(myokines)作为骨骼肌分泌的活性物质,在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肌因子作为运动因子,易由于机体运动而发生改变,分泌并介导心血管稳态及全身代谢,如改善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功能、葡萄糖稳态、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等,并进... 肌因子(myokines)作为骨骼肌分泌的活性物质,在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肌因子作为运动因子,易由于机体运动而发生改变,分泌并介导心血管稳态及全身代谢,如改善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功能、葡萄糖稳态、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等,并进一步缓解心血管损伤,但机制尚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就肌因子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因子 心血管疾病 运动
原文传递
多模式融合教学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常虎林 邓纪钊 +4 位作者 贾敏 吴有盛 张海锋 王亚云 李积彬 《心脏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60-462,共3页
目的探讨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基于病例的教学方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和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教学方法多模式融合应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6月至2019年6... 目的探讨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基于病例的教学方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和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教学方法多模式融合应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轮转的60名实习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PBL+CBL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PBL+CBL+CP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员出科考核成绩及教学模式效果评分。结果实验组理论知识、病例分析、临床操作考核成绩[(93.86±3.65)、(91.80±2.04)、(92.32±2.46)],均高于对照组[(87.03±2.40)、(83.72±2.65)、(85.66±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学员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CBL+CP多模式融合教学法增强了教学培训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有利于实习医师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教学质量更高,值得在其它专业的规范化培训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心血管内科 基于病例的教学 以问题为导向 临床路径
原文传递
铁相关氧化应激及细胞衰老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殷铭泽 王孙云澍 +3 位作者 李泽 李凯峰 邢文娟 张海锋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90-696,共7页
铁作为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体内许多化学过程的辅助因子。当体内游离铁过量蓄积时,会通过Fenton反应产生大量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引起氧化应激;氧化应激是细胞衰老的常见驱动因素,而细胞衰老的特征表现为不可逆的... 铁作为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体内许多化学过程的辅助因子。当体内游离铁过量蓄积时,会通过Fenton反应产生大量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引起氧化应激;氧化应激是细胞衰老的常见驱动因素,而细胞衰老的特征表现为不可逆的细胞周期停滞,与各种生理过程和增龄相关疾病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铁相关的氧化应激与衰老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针对二者探讨心血管疾病的潜在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簇 氧化应激 细胞衰老 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FUNDC1下调减少线粒体自噬促发衰老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8
作者 李泽 宁婧鑫 +3 位作者 李霞 李凯峰 邢文娟 张海锋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97-503,共7页
目的探讨FUNDC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冠脉血管老化中的作用。方法利用18月龄的老龄小鼠和8周龄的年轻对照小鼠,探究年龄与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关系。分离培养小鼠心肌组织原代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传代40次构建衰老模型,使用mt-Keima 543... 目的探讨FUNDC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冠脉血管老化中的作用。方法利用18月龄的老龄小鼠和8周龄的年轻对照小鼠,探究年龄与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关系。分离培养小鼠心肌组织原代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传代40次构建衰老模型,使用mt-Keima 543/458 nm荧光检测线粒体自噬,MitoSOX和JC-1检测线粒体ROS水平和膜电位。构建FUNDC1内皮特异性敲除(Fundc1fl/Y/Tek-Cre)小鼠,并采用腺相关病毒进行内皮特异性过表达FUNDC1,验证FUNDC1在衰老导致内皮功能障碍中的关键作用。结果老龄小鼠冠状动脉呈现舒张功能障碍、内皮细胞FUNDC1表达降低(P<0.01)。衰老导致CMECs线粒体自噬受损,线粒体膜电位异常和ROS堆积。内皮特异性FUNDC1缺失导致小鼠冠状动脉功能下降,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阳性染色增加。FUNDC1过表达可改善衰老引起的冠状动脉内皮功能下降并减少SA-β-gal阳性染色。结论FUNDC1下调及其诱导的线粒体自噬降低是衰老冠脉内皮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可为缓解血管内皮衰老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FUNDC1 线粒体自噬 血管内皮衰老
原文传递
线粒体靶向荧光探针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塞雨 张于 +1 位作者 袁铭 吴有盛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70-575,580,共7页
线粒体是大多数真核细胞产生能量的场所,同时参与信号传递、氧化应激等重要生命活动。线粒体结构或功能异常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致病基础,线粒体靶向型荧光探针通过标记线粒体相关分析物来研究其功能,有望成为深入研究心血管疾病的... 线粒体是大多数真核细胞产生能量的场所,同时参与信号传递、氧化应激等重要生命活动。线粒体结构或功能异常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致病基础,线粒体靶向型荧光探针通过标记线粒体相关分析物来研究其功能,有望成为深入研究心血管疾病的强大工具,对人类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荧光探针 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利用Cre-LoxP技术构建标记GABA能神经元的转基因小鼠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慧 李淑娇 +5 位作者 王瑞青 蒲雪茵 李凯峰 杨雁灵 王璐 王亚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615-622,共8页
目的:通过Cre-LoxP技术构建转基因小鼠,示踪全脑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分布及形态.方法:使用C57BL/6J-Gad2^(em1(IRES-iCre-pA)Smoc)小鼠(Gad2-ires-cre小鼠)与B6/JGpt-H11^(em1Cin(CAG-LoxP-ZsGreen-Stop-LoxP-tdTomato))/Gpt小鼠(... 目的:通过Cre-LoxP技术构建转基因小鼠,示踪全脑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分布及形态.方法:使用C57BL/6J-Gad2^(em1(IRES-iCre-pA)Smoc)小鼠(Gad2-ires-cre小鼠)与B6/JGpt-H11^(em1Cin(CAG-LoxP-ZsGreen-Stop-LoxP-tdTomato))/Gpt小鼠(B6-G/R小鼠)杂交产生Gad2^(tdTomato)/non-Gad2^(ZsGreen)子代小鼠,使用CatWalk步态分析系统分析子代小鼠完成全程时间、行走速度和协调指数的差异性;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小鼠全脑GABA能神经元的分布情况,并用Imaris软件对GABA能神经元进行3D重塑.结果:CatWalk步态分析结果显示,完成全程时间、行走速度和协调指数在Gad2^(tdTomato)/non-Gad2^(ZsGreen)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组间无统计学差异.GABA能神经元主要分布在纹状体(ST)、嗅结节(TU)、大脑脚(CP)、黑质网状部(SNr)及小脑皮层(CbC).ST中GABA能神经元呈椭圆形,并有角状凸起;小脑浦肯野细胞(PC)树突伸入分子层,胞体排列整齐,形成浦肯野细胞层(PCL),轴突穿过颗粒细胞层(GCL),投射到小脑核(CBN).结论:Gad2^(tdTomato)/non-Gad2^(ZsGreen)小鼠运动正常,并可示踪全脑GABA能神经元的分布及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能神经元 Cre-LoxP系统 运动协调性 小鼠
原文传递
铁相关的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拓 王孙云澍 +3 位作者 李泽 李凯峰 杜娟 张海锋 《心脏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44-349,354,共7页
铁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很多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铁的异常代谢和蓄积亦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密切相关。铁在金属催化的氧化反应中起关键作用,由此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引起氧化应激。线粒体作为利用氧和铁的... 铁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很多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铁的异常代谢和蓄积亦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密切相关。铁在金属催化的氧化反应中起关键作用,由此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引起氧化应激。线粒体作为利用氧和铁的中心场所,易受铁诱导氧化应激的损伤而发生功能障碍,并进一步导致心血管损伤,但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综述了铁相关氧化应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病理作用,特别是线粒体铁稳态和功能障碍在这些疾病中的潜在作用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线粒体功能障碍 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基于Cre-LoxP技术新建Gad2^(tdTomato)/non-Gad2^(ZsGreen)工具鼠实现GABA能神经元特异性标记
12
作者 刘慧 李淑娇 +7 位作者 王瑞青 蒲雪茵 罗婷婷 李凯峰 吴菲菲 杨雁灵 王璐 王亚云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264-264,共1页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神经元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抑制性神经元,其功能异常被证明参与多种神经系统病理性改变。目前已经研究出多种特异性转基因小鼠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但是,目前尚无一种技术能够实现...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神经元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抑制性神经元,其功能异常被证明参与多种神经系统病理性改变。目前已经研究出多种特异性转基因小鼠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但是,目前尚无一种技术能够实现在一个动物体内同时示踪GABA能神经元(GABAergic neuron)与非GABA能(non-GABAergic)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改变 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 功能异常 GABA能神经元 转基因小鼠 特异性标记 抑制性神经元
下载PDF
人骨髓胎儿间充质干细胞在小鼠体内的分化
13
作者 朱慧 吴菲菲 +3 位作者 王正梅 张昆龙 杨依 王亚云 《解剖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0-13,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人骨髓胎儿间充质干细胞(hfMSC)的特性及其在X染色体-连锁肌萎缩(mdx)小鼠体内分化的可能性。方法:从胎儿骨髓中分离扩增hfMSC,检测hfMSC Oct-4和Nanog-3的表达。经DIR标记后注射hfMSC到mdx小鼠腹股沟三角皮下,采用活体成像法... 目的:探讨人骨髓胎儿间充质干细胞(hfMSC)的特性及其在X染色体-连锁肌萎缩(mdx)小鼠体内分化的可能性。方法:从胎儿骨髓中分离扩增hfMSC,检测hfMSC Oct-4和Nanog-3的表达。经DIR标记后注射hfMSC到mdx小鼠腹股沟三角皮下,采用活体成像法观察小鼠离体后肢肌肉植入细胞的存活状态,观察是否出现畸胎瘤,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dystrophin的表达。结果:从胎儿骨髓中分离到表达Oct-4和Nanog-3的hfMSC。在注射hfMSC的mdx小鼠离体后肢肌肉中检测到明显的荧光信号,并在肌肉组织中检测到人dystrophin的表达,而没有发现畸胎瘤的出现。结论:hfMSC表达多潜能抗原标志Oct-4和Nanog-3,hfMSC在mdx小鼠体内可以产生dystrophin,且不会形成畸胎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胎儿间充质干细胞 多潜能抗原标志 移植 DYSTROPHIN
下载PDF
AKAP1调控线粒体稳态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志 郑晓鸣 +2 位作者 赵亚 黄启超 季乐乐 《心脏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84-588,共5页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同时也是细胞内信号传导的枢纽,可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存活。A型激酶锚定蛋白(A-kinase anchoring protein,AKAP) 1是一种支架蛋白,因其可与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PK) A结合而得名。近年研究发现AKAP1可将...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同时也是细胞内信号传导的枢纽,可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存活。A型激酶锚定蛋白(A-kinase anchoring protein,AKAP) 1是一种支架蛋白,因其可与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PK) A结合而得名。近年研究发现AKAP1可将多种信号蛋白以及mRNA招募至线粒体外膜,调节线粒体功能及一系列相关生理病理过程。研究报道AKAP1可参与调控心肌肥厚、心肌细胞凋亡、血管舒张等活动,提示AKAP1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将对AKAP1及其信号复合物调控线粒体功能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并阐述AKAP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激酶锚定蛋白1 线粒体 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线粒体参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泽 刘慧 +4 位作者 蒲雪茵 刘勃志 吴菲菲 杨雁灵 王亚云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 2022年第3期147-153,共7页
2型糖尿病(T2DM)是糖尿病最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组织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并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线粒体(mitochondria)作为细胞能量代谢中心,其结构和功能异常在T2DM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 2型糖尿病(T2DM)是糖尿病最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组织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并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线粒体(mitochondria)作为细胞能量代谢中心,其结构和功能异常在T2DM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回顾线粒体功能异常参与T2DM的信号通路机制与当前一线降糖药对线粒体形态与功能的影响,以期从线粒体角度阐明T2DM分子机制,为开发以线粒体为靶点的临床策略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2型糖尿病 降糖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