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双一流”建设为牵引 推进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空军军医大学“双一流”建设纪实
1
作者 邓中荣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4年第2期5-6,共2页
空军军医大学是一所以学历教育为主,立足空军、面向全军,为国家和军队培养高、中层次医学人才的专业技术院校。2017年大学入选首轮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1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首轮“双一流”建设总结验收,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 空军军医大学是一所以学历教育为主,立足空军、面向全军,为国家和军队培养高、中层次医学人才的专业技术院校。2017年大学入选首轮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1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首轮“双一流”建设总结验收,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2023年入选陕西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专业技术院校 军医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 学历教育 医学人才 第二轮 陕西省
下载PDF
2017—2023年四川省某三甲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2
作者 陈利 刘琳琳 +2 位作者 付萌萌 越鸿鹰 张国庆 《右江医学》 2025年第3期239-244,共6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某三甲综合医院在2017—202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及其变化趋势,为医院感染进一步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横断面调查法,选择2017—2023年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采用查阅病历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目的了解四川省某三甲综合医院在2017—202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及其变化趋势,为医院感染进一步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横断面调查法,选择2017—2023年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采用查阅病历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数据汇总分析。结果2017—2023年共调查住院患者12771例,医院感染实查率为99.72%,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44%,例次现患率为2.64%。医院感染现患率由2017年的3.17%波动性下降至2023年的2.83%。医院感染现患率历年排名首位的科室为胃肠外科(2017年19.40%)、神经外科(2018年11.76%)、重症医学科(2019年33.33%、2022年17.95%)、血液科(2020年20.83%)、康复医学科(2021年16.13%、2023年15.15%);医院感染现患率历年排名第一的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39.13%~60.98%);医院感染病原体检出以革兰氏阴性菌多见,且以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2017—2023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7.06%,使用目的以治疗(72.74%)为主,联用情况以一联(90.30%)比例最高。结论四川省某三甲医院感染现患率总体处于合理范围,仍需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等科室感染防控管理,加强对肺炎克雷伯菌为代表的革兰氏阴性菌等目标监测,同时以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多重耐药管理为防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患率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联合用药
下载PDF
电离辐射通过调控氧化应激通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肪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3
作者 虞富豪 尹博丰 +8 位作者 李佩霖 李晓彤 田家仪 许润香 汤杰 张晓宇 张文静 朱恒 丁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6-254,共9页
目的:探究电离辐射对间充质干细胞(MSC)成脂肪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MSC,并使用钴60进行2 Gy和6 Gy辐射处理,辐射剂量率均为0.98 Gy/min。对未辐射和辐射后MSC分别进行混合转录组测序(RNA-seq)并通过生信分析挖掘MSC成... 目的:探究电离辐射对间充质干细胞(MSC)成脂肪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MSC,并使用钴60进行2 Gy和6 Gy辐射处理,辐射剂量率均为0.98 Gy/min。对未辐射和辐射后MSC分别进行混合转录组测序(RNA-seq)并通过生信分析挖掘MSC成脂肪分化以及氧化应激通路相关变化。油红O染色检测MSC的体外成脂肪分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辐射处理后成脂肪分化关键调控因子Cebpa、Lpl和Pparg的表达差异,同时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抗氧化应激通路关键因子Nrf2被抑制后对MSC成脂关键调控因子表达的影响。qPCR检测人骨髓MSC辐射响应性与小鼠MSC辐射响应性之间的种属保守性差异。结果:转录组测序数据提示电离辐射促进MSC成脂肪分化以及氧化应激相关基因上调。油红O染色和qPCR结果表明电离辐射促进MSC成脂肪分化,辐射后的MSC高表达促脂肪分化关键调控因子Cebpa、Lpl和Pparg,以及氧化应激相关基因Nrf2。采用Nrf2通路抑制剂干预可以进一步促进辐射后骨髓MSC成脂肪分化。人骨髓MSC辐射后出现了相似的氧化应激通路改变和成脂分化能力增强,并且其白介素-6的m RNA表达水平增高,而集落刺激因子2的m RN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电离辐射促进小鼠MSC成脂肪分化,氧化应激通路参与该作用,阻断Nrf2进一步加剧电离辐射诱导的MSC成脂肪分化。辐射亦可以调控人骨髓MSC的氧化应激通路,促进人骨髓MSC成脂肪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骨髓微环境 间充质干细胞 成脂肪分化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以需求为导向的医学研究生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4
作者 蔡志华 卢杨 赵文亮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第10期119-120,共2页
研究生课程设置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本研究对现阶段医学研究生课程建设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以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科学研究能力需求、岗位任职能力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理念,开展了以需求为牵引的医学研究生课... 研究生课程设置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本研究对现阶段医学研究生课程建设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以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科学研究能力需求、岗位任职能力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理念,开展了以需求为牵引的医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导向 医学研究生 课程体系
下载PDF
第五轮学科评估与建设世界一流军医大学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照 秦伟栋 +2 位作者 胡悦 马臻 赵文亮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025-1028,共4页
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传承了一贯的逻辑框架、核心指标、评价方式和结果发布形式,强调了“进一步突出人才培养质量与立德树人核心地位、通过多元多维评价来破除“五唯”、改革教师队伍评价、优化评价科学性和结果呈现方式多元化”五个... 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传承了一贯的逻辑框架、核心指标、评价方式和结果发布形式,强调了“进一步突出人才培养质量与立德树人核心地位、通过多元多维评价来破除“五唯”、改革教师队伍评价、优化评价科学性和结果呈现方式多元化”五个方面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建设 学科评估 世界一流 军医大学
原文传递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增效策略研究进展
6
作者 许润香 李佩霖 +1 位作者 朱恒 丁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3-1927,共5页
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特性,在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然而,MSC体内植入率和存活率低,免疫抑制能力弱,导致临床应用MSC治疗GVHD时疗效不够稳定。对MSC进行低氧预处理、活性分子预处理和基因修饰可... 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特性,在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然而,MSC体内植入率和存活率低,免疫抑制能力弱,导致临床应用MSC治疗GVHD时疗效不够稳定。对MSC进行低氧预处理、活性分子预处理和基因修饰可增强MSC的功能,提升MSC的植入率、存活率和治疗效果。本文就近年来MSC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GVHD的增效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优化MSC在防治GVHD中的应用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间充质干细胞 增效策略
原文传递
基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骨髓微环境损伤体外细胞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策略研究
7
作者 田家仪 李佩霖 +7 位作者 汤杰 许润香 尹博丰 王飞燕 李晓彤 宁红梅 朱恒 丁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7-624,共8页
目的:建立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骨髓微环境损伤的体外细胞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以6-8周龄雌性C57BL/6N小鼠作为骨髓和淋巴细胞的供体,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作为aGVHD模型的受鼠。受鼠接受致死剂量(8.0 Gy,72.76 cGy/min)γ... 目的:建立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骨髓微环境损伤的体外细胞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以6-8周龄雌性C57BL/6N小鼠作为骨髓和淋巴细胞的供体,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作为aGVHD模型的受鼠。受鼠接受致死剂量(8.0 Gy,72.76 cGy/min)γ射线全身照射后6-8 h内,尾静脉输注供鼠来源骨髓细胞(1×10^(7)/只),建立骨髓移植(BMT)组小鼠模型(n=20);尾静脉输注供鼠来源骨髓细胞(1×10^(7)/只)及脾脏淋巴细胞(2×10^(6)/只),建立小鼠aGVHD模型(n=20)。造模后d 7麻醉小鼠,摘取眼球取血,静置离心后吸取血清。分离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SC),分别用添加了2%、5%和10%的BMT组血清和相同浓度的aGVHD组血清的培养基进行培养。通过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实验(CFU-F)评价两组血清对MSC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通过CD29和CD105免疫荧光染色评价两组MSC表面分子表达的差异;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SC自我更新相关基因Oct-4、Sox-2和Nanog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建立起可以模拟小鼠aGVHD骨髓微环境损伤的体外细胞模型。CFU-F实验表明,在培养后d 7,与BMT组相比,aGVHD血清浓度为2%和5%时,MSC集落形成能力显著降低(P<0.05);在培养后d 14,与BMT组相比,不同aGVHD血清浓度组MSC集落形成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表明,MSC表面分子CD29^(+)和CD105^(+)细胞百分比在不同aGVHD血清浓度组较BMT组均降低,在aGVHD血清浓度为10%时差异最为显著(P<0.001,P<0.01)。RT-qPCR检测结果显示,aGVHD血清浓度组MSC自我更新相关基因Oct-4、Sox-2和Nanog表达下降,在aGVHD血清浓度为10%时差异最为显著(P<0.01,P<0.001,P<0.001)。结论:不同浓度的小鼠aGVHD血清和小鼠MSC共同培养,发现添加不同浓度的小鼠aGVHD血清MSC的自我更新能力受损程度不同,为开展aGVHD骨髓微环境损伤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骨髓微环境 间充质干细胞 自我更新
原文传递
aGVHD小鼠血清损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能力体外细胞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8
作者 许润香 李佩霖 +9 位作者 田家仪 汤杰 尹博丰 虞富豪 王飞燕 李晓彤 张晓宇 夏文戎 朱恒 丁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5-261,共7页
目的:借助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模型小鼠血清,建立模拟aGVHD骨髓微环境损伤的体外细胞模型,并探究aGVHD小鼠血清对间充质干细胞(MSC)成脂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6-8周龄C57BL/6N雌鼠和BALB/c雌鼠分别作为aGVHD模型的供鼠和受鼠。... 目的:借助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模型小鼠血清,建立模拟aGVHD骨髓微环境损伤的体外细胞模型,并探究aGVHD小鼠血清对间充质干细胞(MSC)成脂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6-8周龄C57BL/6N雌鼠和BALB/c雌鼠分别作为aGVHD模型的供鼠和受鼠。全身照射致死剂量(8.0 Gy,72.76 cGy/min)γ射线后4-6 h内,受鼠经尾静脉输注供鼠来源骨髓细胞(每只1×10^(7)),以建立骨髓移植(BMT)小鼠模型(20只);经尾静脉输注供鼠来源骨髓细胞(每只1×10^(7))及脾脏淋巴细胞(每只2×10^(6))混合液共0.4 ml,以建立aGVHD小鼠模型(20只)。于造模后d 7眼球取血后收集小鼠血清。分离1周龄C57BL/6N雄鼠骨髓来源MSC,分别在培养基中添加2%、5%和10%的BMT小鼠血清和aGVHD小鼠血清培养。通过油红O染色检测两组血清对小鼠MSC体外成脂分化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PPARγ、CEBPα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脂关键转录因子PPARγ、CEBPα、FABP4和LPL的表达差异。结果:成功建立了模拟小鼠aGVHD骨髓微环境损伤的体外细胞模型。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与BMT组相比,aGVHD组血清浓度为10%时,橘红色脂滴数目明显减少,MSC成脂分化能力受损;Western blot实验表明,MSC表达成脂相关蛋白PPARγ、CEBPα下调;进一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MSC成脂关键转录因子PPARγ、CEBPα、FABP4和LPL生成显著减少。结论:aGVHD小鼠血清抑制MSC成脂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骨髓微环境 间充质干细胞 成脂分化
原文传递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䶮 范延红 孙冬冬 《心脏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93-196,共4页
沙库巴曲缬沙坦是全球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HF)治疗领域具有突破性的创新药物,它是一种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可同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并调节利钠肽系统。已被证实为目前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较标准治疗显著改善HF患... 沙库巴曲缬沙坦是全球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HF)治疗领域具有突破性的创新药物,它是一种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可同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并调节利钠肽系统。已被证实为目前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较标准治疗显著改善HF患者预后的药物,较依那普利能够显著改善射血分数,降低HF患者的死亡风险及再入院率,目前已被各国HF治疗指南推荐为慢性HF的一线治疗药物。后续更多研究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还有逆转心脏重构、保护肾功能、降低血糖等作用,临床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是应该大力推广的抗HF药物。本文将对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HF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脏重构 肾功能 血糖 低血压
原文传递
加速康复外科中麻醉与围手术期管理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黎娜 郭海云 +1 位作者 麻玉梅 聂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7期39-42,共4页
实现标准化临床路径的个体化管理是加速康复外科的目标之一,而药物基因多态性是造成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重要遗传因素。本综述讨论麻醉与围手术期常用药物的药物基因组学,以镇痛药物为主,介绍了阿片类镇痛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类药物的基... 实现标准化临床路径的个体化管理是加速康复外科的目标之一,而药物基因多态性是造成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重要遗传因素。本综述讨论麻醉与围手术期常用药物的药物基因组学,以镇痛药物为主,介绍了阿片类镇痛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类药物的基因多态性与临床应用,同时涉及了麻醉与围手术期管理的常用药物,例如静脉麻醉药物、吸入麻醉药物、神经肌肉阻滞剂和止吐药物,论证了基于药物基因组学指导个体化用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进一步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围手术期 加速康复外科 药物基因组学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微创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大伟 杨成 +6 位作者 谭扬扬 李宇翔 袁亚成 邱小龙 罗恒丰 李瑞杰 杨旭凯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347-351,共5页
微创腔内碎石术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手术方式,其具有安全、有效、清石率高的特点,但术后仍有并发症,尿源性脓毒血症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低,但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已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围手术期较多因素会增加术后并发尿源... 微创腔内碎石术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手术方式,其具有安全、有效、清石率高的特点,但术后仍有并发症,尿源性脓毒血症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低,但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已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围手术期较多因素会增加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风险。现通过复习文献,对微创腔内碎石术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预防做一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脓毒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炎性小体在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明伟 马瑞雪 +4 位作者 刘梓谕 侯诗源 吕云华 吴兴安 刘蓉蓉 《转化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炎性小体与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有关。作为固有免疫系统重要的受体和传感分子,炎性小体能对许多具有感染性的微生物及分子作出应答,从而调控Caspase-1的激活并诱导炎症反应的发生。最新的研究通过诱导不同炎性小体的激活,极大地促进了... 炎性小体与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有关。作为固有免疫系统重要的受体和传感分子,炎性小体能对许多具有感染性的微生物及分子作出应答,从而调控Caspase-1的激活并诱导炎症反应的发生。最新的研究通过诱导不同炎性小体的激活,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炎性小体和炎症性疾病之间内在分子机制的认识。此外,越来越多动物模型的证据证明,炎性小体参与了多种疾病的起始和进展,且这些疾病正对公众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近期的研究已经指出,在炎症性疾病中通过靶向作用影响炎性小体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基于此,本文将对炎性小体在炎症性疾病研究中的上述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小体 炎症性疾病 靶向治疗
下载PDF
miR-515-5p靶向SPHK1调控K562细胞的红系分化研究
13
作者 廉诚 姚远 +2 位作者 杨沛 韩杨 王长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1期2137-2140,共4页
【目的】探讨miR-515-5p是否靶向SPHK1调控K562细胞的红系分化。【方法】通过TargetScanHuman网站分析miR-515-5p与SPHK1的匹配情况,然后通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miR-515-5p是否靶向SPHK1;在miR-515-5p mimics过表达或者miR-515-5p inh... 【目的】探讨miR-515-5p是否靶向SPHK1调控K562细胞的红系分化。【方法】通过TargetScanHuman网站分析miR-515-5p与SPHK1的匹配情况,然后通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miR-515-5p是否靶向SPHK1;在miR-515-5p mimics过表达或者miR-515-5p inhibitor敲低miR-7-5p的情况下,通过qPCR检测红系分化相关基因HBE、HBG1、HBB、GATA1、KLF1的表达量,通过WB检测红系分化标志蛋白CD71和CD235a的表达量。【结果】miR-515-5p靶向SPHK1的3'UTR;过表达miR-515-5p时,K562细胞的红系分化相关基因HBE、HBG1、HBB、GATA1、KLF1的表达量均下降(P<0.05),SPHK1的表达量在d0和d4均下降(P<0.05),红系分化标志蛋白CD71和CD235a的表达量在d4均上升(P<0.05),但是d4时CD71和CD235a的表达量相对于对照组减少(P<0.05);敲低miR-515-5p时,K562细胞的红系分化相关基因HBE、HBG1、HBB、GATA1、KLF1的表达量均上升(P<0.05),SPHK1的表达量在d0和d4均上升(P<0.05),红系分化标志蛋白CD71和CD235a的表达量在d4均上升(P<0.05),但d4时CD71和CD235a的表达量相对于对照组增多(P<0.05)。【结论】miR-515-5p靶向SPHK1后抑制调控K562细胞的红系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免疫学 微RNAS 基因表达调控
原文传递
电针通过调控交感-感觉耦联缓解坐骨神经分支损伤小鼠痛觉过敏
14
作者 吴世伟 王菲 +2 位作者 田志成 褚文广 罗层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210,共8页
目的:观察电针(EA)干预对坐骨神经分支损伤模型(SNI)小鼠背根神经节(DRG)中去甲肾上腺素(NE)、α2A肾上腺素受体(α2A-R)的作用。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SNI)、假电针组(SNI+NC-EA)和电针组(SNI+EA)。... 目的:观察电针(EA)干预对坐骨神经分支损伤模型(SNI)小鼠背根神经节(DRG)中去甲肾上腺素(NE)、α2A肾上腺素受体(α2A-R)的作用。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SNI)、假电针组(SNI+NC-EA)和电针组(SNI+EA)。使用机械刺激和热辐射刺激分别检测机械缩足反应阈值(PWMT)和热刺激缩足反应潜伏期(PWTL)。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DRG内交感神经纤维芽生及α2A-R与大直径感觉神经元共标数量;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及DRG中NE含量,Western Blot检测DRG内酪氨酸羟化酶(TH)和α2A-R表达水平。结果:SNI后,PWMT及PWTL均显著降低,电针治疗后,PWMT及PWTL逆转升高;免疫荧光染色显示:SNI后DRG中交感芽生增生,电针治疗后,交感芽生明显减弱;SNI后,DRG内NE、α2A-R及TH均显著升高,电针干预后降低其表达,但血清中NE无明显变化。结论:在SNI模型中,电针调控交感-感觉耦联可能是通过抑制DRG中NE的释放及α2A-R的表达,从而产生镇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神经病理性疼痛 背根神经节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受体 小鼠
原文传递
敲低NLRC3促进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云华 韩明伟 +2 位作者 马瑞雪 吴兴安 刘蓉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69-774,共6页
目的研究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胱天蛋白酶募集结构域蛋白3(NLRC3)对人结肠癌HCT116和LoVo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使用NLRC3特异性小干扰RNA(si-NLRC3)敲低HCT116和LoVo细胞中NLRC3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目的研究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胱天蛋白酶募集结构域蛋白3(NLRC3)对人结肠癌HCT116和LoVo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使用NLRC3特异性小干扰RNA(si-NLRC3)敲低HCT116和LoVo细胞中NLRC3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结肠癌细胞NLRC3 mRNA和蛋白表达;敲低NLRC3后,采用CCK-8法检测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结肠癌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Transwell^(TM)实验检测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结肠癌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si-NLRC3转染可敲低HCT116和LoVo细胞NLRC3的表达。敲低NLRC3后,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均明显增加,细胞迁移能力无明显变化。结论敲低NLRC3增强HCT116和LoVo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对癌细胞的迁移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胱天蛋白酶募集结构域蛋白3(NLRC3) 结肠癌 细胞生物学功能
原文传递
单核巨噬细胞在新冠肺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紫薇 徐菲菲 +6 位作者 吕云华 韩明伟 马瑞雪 侯诗源 刘梓谕 吴兴安 刘蓉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48-852,共5页
单核巨噬细胞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中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重症感染患者比轻症感染患者肺部单核巨噬细胞比例更高,肾、脾、脑、心、淋巴结的损伤可能与单核巨噬细胞的聚集密切... 单核巨噬细胞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中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重症感染患者比轻症感染患者肺部单核巨噬细胞比例更高,肾、脾、脑、心、淋巴结的损伤可能与单核巨噬细胞的聚集密切相关;表明宿主感应到病原体的威胁,诱导宿主的单核巨噬细胞来到感染部位发挥免疫清除作用,但这也可能给宿主带来过度炎症反应;除了炎症反应之外,由单核巨噬细胞上表达的组织凝血活酶造成宿主凝血系统异常也与新型冠状肺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新型冠状病毒 单核巨噬细胞 致病机制 综述
原文传递
外泌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 孙冬冬 范延红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9年第4期618-621,共4页
外泌体是一种起源于多囊泡体且能被大多数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外泌体携带的信号分子能介导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并保持稳定,这使得外泌体成为细胞间通讯的关键介质。由于他们可以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被识别,可用于疾病的筛查、诊断和预后的... 外泌体是一种起源于多囊泡体且能被大多数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外泌体携带的信号分子能介导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并保持稳定,这使得外泌体成为细胞间通讯的关键介质。由于他们可以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被识别,可用于疾病的筛查、诊断和预后的评估。同时外泌体在保护心脏、促进心肌梗死后修复、微血管再生及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外泌体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现介绍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并探索其更多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药物载体 糖尿病心肌病
下载PDF
可穿戴设备在消化道术后早期呼吸循环不良事件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麻玉梅 聂煌 +5 位作者 马黎娜 林菁菁 赵青川 冯向英 邓卓敏 董海龙 《心脏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740-741,743,共3页
1临床资料纳入西京医院院消化外科自2019年5月24日~8月2日住院完成胃或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30例患者。入选标准:①年龄大于18岁;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1~3)级择期行胃或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患者。排除标准:因各种原因无法采用可穿戴智... 1临床资料纳入西京医院院消化外科自2019年5月24日~8月2日住院完成胃或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30例患者。入选标准:①年龄大于18岁;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1~3)级择期行胃或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患者。排除标准:因各种原因无法采用可穿戴智能监测设备者。本研究经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伦理号:KY20172041-1),受试者均被告知该研究内容,在自愿情况下完成研究。本研究实验设备为ePM/eP pod无线可穿戴监测设备(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图1),具备监测心电图、脉搏、脉搏氧饱和度、血压与呼吸频率等常规监护仪功能,另外可以识别患者体位和运动状态,监测患者睡眠时长。所有患者手术后回到病房连接ePM/eP pod监护仪,连续监测患者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血压设定自动监测间隔为1 h。患者在下床活动时仍然佩戴监护设备,进行术后不少于2 d的连续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设备 连续监测 术后 呼吸循环不良事件
原文传递
现代战争背景下VR颌面战创伤急救培训系统的开发与运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卜磊 张于凡 +6 位作者 杨璐颖 鲍涵 佘建祯 孔亮 田磊 邓中荣 许浩坤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834-838,843,共6页
目的针对传统战创伤急救培训存在的问题,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设计、开发颌面战创伤战场救治教学系统,通过提供沉浸式的战场救治环境和互动操作体验,以期提高学员战场救治能力。方法使用Unity3D引擎开发的培训系统,根据颌面战创伤救治... 目的针对传统战创伤急救培训存在的问题,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设计、开发颌面战创伤战场救治教学系统,通过提供沉浸式的战场救治环境和互动操作体验,以期提高学员战场救治能力。方法使用Unity3D引擎开发的培训系统,根据颌面战创伤救治操作规范,开发一套涵盖颌面战创伤救治主要技术的VR教学培训体验端和考核评估管理端。结果根据颌面战创伤救治培训需求在VR体验端设计“口咽管/鼻咽管置入”、“环甲膜穿刺”、“颌面部包扎止血”、“头颈损伤伤员转运”、“气管切开”以及“颌面战创伤综合救治”六大训练模块;在教学管理端设计了“用户信息管理”“教学模块选择”“考核记录”“考核管理”“自动评分及分析”“记录留档”六大功能模块。结论系统高度还原了战场环境,增强受训人员的临场感受与战争压力感,在逼真环境下练习急救技能操作,可有效提高学员的实战化训练质量和战场急救训练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颌面战创伤 战场急救培训
下载PDF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大伟 蔡高平 +4 位作者 谭扬扬 李宇翔 杨成 张斌 杨旭凯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80-187,共8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行一期PCNL的291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分为脓毒血症...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行一期PCNL的291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分为脓毒血症组和非脓毒血症组。纳入一般资料、结石相关资料、手术相关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的相关数据,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60岁(OR=6.438,95%CI:1.548~26.769)、尿白细胞3+(OR=5.651,95%CI:1.614~31.766)、尿亚硝酸盐阳性(OR=7.117,95%CI:1.190~42.561)、手术时间≥90 min(OR=4.626,95%CI:1.137~18.817)、灌注量≥30 L(OR=3.312,95%CI:1.090~10.061)为PCNL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在建模样本中C-index为0.937,校准C-index为0.914,模型预测效能较好。结论年龄≥60岁、尿白细胞3+、尿亚硝酸盐阳性、手术时间≥90 min、灌注量≥30 L为PCNL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 尿脓毒血症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