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案例分析法在整形外科急诊进修医师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权鑫 李杨 +4 位作者 张曦 肖博 朱漫君 樊星 宋保强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64-166,206,共4页
目的:探讨案例分析法应用于整形急诊美容缝合手术进修医师带教中的作用。方法:将笔者科室近两年共50名整形外科专业进修医师作为研究观察对象,按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应用传统整形急诊美容缝合手术带教组(对照组,n=25),以及应用案例... 目的:探讨案例分析法应用于整形急诊美容缝合手术进修医师带教中的作用。方法:将笔者科室近两年共50名整形外科专业进修医师作为研究观察对象,按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应用传统整形急诊美容缝合手术带教组(对照组,n=25),以及应用案例分析法行整形急诊美容缝合手术带教组(实验组,n=25),观察两组进修医师在整形急诊美容缝合手术带教后理论成绩、实操成绩的变化,带教后解决整形急诊创伤临床问题的自信程度评分、手术患者术后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应用案例分析法教学后,实验组进修医师对于整形急诊创伤病例处理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手术操作实践成绩高于对照组进修医师,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带教效果评分比较中发现,实验组进修医师解决整形急诊创伤临床问题自信程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组患者术后满意度调查的总体评分结果达到100%,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综合满意度评分为92%,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案例分析法应用于整形急诊进修医师创伤美容缝合带教中,可显著提高进修医师对整形急诊创伤手术处理的理论、操作成绩,提高整形急诊进修医师处理临床问题的自信程度,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为提高整形急诊进修医师带教培养质量和效果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分析法 整形急诊 进修医师 临床带教 教学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整形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基础研究相关实验教学调查
2
作者 余州 董琛 +3 位作者 史奕 宋雅娟 王彤 宋保强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159-163,共5页
目的:通过调查整形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对基础研究相关实验教学的培训需求,明确理论教学和实操教学的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方法:通过自主设计调查问卷,调查整形外科学硕士研究生21名,探明学生基本情况,明确其对实验教学培训形式... 目的:通过调查整形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对基础研究相关实验教学的培训需求,明确理论教学和实操教学的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方法:通过自主设计调查问卷,调查整形外科学硕士研究生21名,探明学生基本情况,明确其对实验教学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评价的态度。结果:在理论教学中,71.4%的同学认为理论教学和实操教学应同时开展,理论教学以实验室安排集中讲解为宜,66.7%的同学选择一次讲解一大类原理或操作相近的实验;在实操教学中,90.5%的学生选择实验室老师进行实操教学,61.9%的学生选择一次培训一大类原理或操作相近的实验,76.2%的学生认为一种实验应培训2~3次。就培训内容而言,同学们最希望掌握的动物实验、动物手术和动物模型分别为实验动物选择(30.8%)、手术剥离(21.7%)和皮瓣转移模型(22.5%);而最希望掌握的细胞实验、病理学实验、显微镜技术、免疫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和整形外科特殊实验则依次是细胞转染(21.6%)、Masson染色(23.6%)、激光共聚焦显微镜(31.0%)、免疫荧光(31.0%)、qPCR(22.0%)和皮瓣转移(28.3%);而在未来可能开展的实验中,同学们最希望掌握的是生物信息学分析(31.9%)。47.6%的同学认为调查内容涵盖了其可能涉及的绝大部分实验。结论:研究生对基础相关实验的培训需求较为迫切,开展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整形外科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外科 硕士研究生 基础研究 实验教学 理论教学 实操教学 实验技能培训 问卷调查
下载PDF
整合思维在整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潼 殷悦 +3 位作者 马乔新 严小芹 徐雅雯 樊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63-165,共3页
整形外科诊疗范围广、学科交叉强、个性化突出,需要运用整合医学的思维和理念来指导临床教学创新发展。在整形外科临床教学中,特别要注意知识的整合、技术的整合、艺术的整合和人文的整合,以患者需求为重点,以多维度的治疗为重心,以多... 整形外科诊疗范围广、学科交叉强、个性化突出,需要运用整合医学的思维和理念来指导临床教学创新发展。在整形外科临床教学中,特别要注意知识的整合、技术的整合、艺术的整合和人文的整合,以患者需求为重点,以多维度的治疗为重心,以多层次的教育为手段,培养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型整形外科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外科 临床教学 整合医学 知识整合 技术整合 艺术整合 人文整合
下载PDF
基于BOPPPS模型的教学模式在整形外科进修医师显微外科培训中的应用
4
作者 魏思明 宋保强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2年第6期539-540,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BOPPPS模型的教学模式在整形外科进修医师显微外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整形外科进修学习的60名进修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BOPPPS模型的教学模式在整形外科进修医师显微外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整形外科进修学习的60名进修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采用基于BOPPPS模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进修医师显微外科理论与技能考核得分以及教学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学员的显微外科理论与技能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100%vs 80%,P<0.05)。结论BOPPPS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进修医师显微外科技术,教学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教学模型 整形外科 显微外科
下载PDF
不同波段滤光片完美脉冲技术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5
作者 李微 朱李霞 +1 位作者 党辉 陈小燕 《河北医学》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完美脉冲技术(AOPT)的治疗模式下不同波段滤光片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FT)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8例FT患者的资料,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两组均给予AOPT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波长560~1200nm血管...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完美脉冲技术(AOPT)的治疗模式下不同波段滤光片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FT)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8例FT患者的资料,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两组均给予AOPT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波长560~1200nm血管滤光片;观察组采用波长530~650nm和波长900~1200nm血管滤光片,评估两组治疗5个月后及术后随访3个月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治疗5个月后及术后3个月的面部美学分区评分及毛细血管形态评分,观察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调查术后随访3个月的面容修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及术后随访3个月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及10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及90.63%(P<0.05);面部美学分区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血管形态评分的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面部美学分区评分、毛细血管形态评分均较术前有降低,对照组上述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0%(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3个月后的面容修复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3.75%(P<0.05)。结论:应用AOPT技术并采用波长530~650nm和波长900~1200nm血管滤光片治疗FT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明确,能明显改善面部美观度和毛细血管形态,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提升患者面容修复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滤光片 完美脉冲技术 术后不良反应 面容修复满意度
下载PDF
无支架3D工程化脂肪的构建
6
作者 高博涛 秦子矜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55-62,共8页
脂肪组织工程是创伤、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潜在的治疗方法,大多数方法都依赖于使用外源性3D支架来再生脂肪组织。近年来,随着生物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支架3D工程化脂肪的制备已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生物制造方法。由于无支架组织结构... 脂肪组织工程是创伤、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潜在的治疗方法,大多数方法都依赖于使用外源性3D支架来再生脂肪组织。近年来,随着生物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支架3D工程化脂肪的制备已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生物制造方法。由于无支架组织结构不需要细胞粘附在外源材料上并且只涉及细胞和细胞衍生基质,因此无支架组织工程比基于支架的方法提供了许多优势:1) 没有引入任何外源性杂质;2) 小分子扩散、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细胞迁移不受移植后的影响;3) 仅依赖细胞产生基质。本文综述了脂肪组织工程的三种主要无支架方法:自组装技术,生物反应器和磁悬浮技术,详细阐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 组织工程 无支架 自组装 生物反应器 磁悬浮
下载PDF
外化叙事心理干预对整形美容患者自我评估、自我效能及期望偏差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拓宽亮 周婷 +1 位作者 贺云霞 杨敏利 《海军医学杂志》 2021年第6期740-743,765,共5页
目的探究外化叙事心理干预对整形美容患者自我评估、自我效能及期望偏差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整形美容手术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8),因研究总例数相对... 目的探究外化叙事心理干预对整形美容患者自我评估、自我效能及期望偏差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整形美容手术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8),因研究总例数相对较少,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时2组例数不相同。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外化叙事心理干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自评满意率、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应对方式、整形满意度及期望偏差。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评满意率为94.00%,对照组为79.17%,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体象障碍自评量表(BIRS)、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K10)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中积极应对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消极应对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干预后上述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整形满意率为92.00%,对照组为77.08%,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期望偏差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1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P<0.05)。结论外化叙事心理干预可显著增强整形美容患者的自信心,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及积极应对方式,且患者的期望偏差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化叙事干预 整形美容 自我评估 自我效能 期望偏差
下载PDF
微整形之我见——关于微整形的风险及并发症分析
8
作者 时庭玉 张曦 《新丝路(下旬)》 2018年第4期82-83,共2页
“微整形”的全名叫微创整形手术,是医学整形技术的一种。人们对微整形的认识存在五大误区:微整不是手术、不需要医生、无痛不需要恢复、无风险、永久。微整形的风险和并发症不容小觑,一旦发现,应立即停止注射,开始急救。微整形虽“微”... “微整形”的全名叫微创整形手术,是医学整形技术的一种。人们对微整形的认识存在五大误区:微整不是手术、不需要医生、无痛不需要恢复、无风险、永久。微整形的风险和并发症不容小觑,一旦发现,应立即停止注射,开始急救。微整形虽“微”,实则学问很多,加之整个行业近年来被鱼龙混杂的市场、不法分子、非法美容院搞得乌烟瘴气,更加需要医生、患者、媒体、药监与管理部门多方携手才能还微整形行业一片蓝天净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整形 注射 玻尿酸 风险 并发症
下载PDF
前列腺癌EpCAM特异性分子探针的构建及其在体MR成像研究
9
作者 仲津漫 丁健科 +2 位作者 刘朵朵 陈欣 杨全新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193,共6页
目的:利用金磁纳米微粒偶联核酸适配体构建前列腺癌EpCAM特异性分子探针Ep1-GoldMag,探讨其对EpCAM阳性前列腺癌的亲和性及其在体MR成像能力。方法:将金磁纳米微粒偶联前列腺癌EpCAM核酸适配体制备分子探针Ep1-GoldMag。采用免疫荧光实... 目的:利用金磁纳米微粒偶联核酸适配体构建前列腺癌EpCAM特异性分子探针Ep1-GoldMag,探讨其对EpCAM阳性前列腺癌的亲和性及其在体MR成像能力。方法:将金磁纳米微粒偶联前列腺癌EpCAM核酸适配体制备分子探针Ep1-GoldMag。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Ep1-GoldMag靶向EpCAM阳性前列腺癌组织细胞的能力;构建前列腺癌EpCAM荷瘤裸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裸鼠肿瘤及其重要脏器组织的EpCAM表达情况。将Ep1-GoldMag注入裸鼠体内,在注射后不同时间点行MRI扫描,比较注射前后各时间点的肿瘤T_(2)WI信号强度,探讨分子探针在体MR成像的可行性。结果:成功制备Ep1-GoldMag,并证实其能特异性识别EpCAM阳性前列腺癌组织细胞。对裸鼠注射Ep1-GoldMag前后行MRI扫描,结果显示注入1 h后,肿瘤T_(2)WI信号明显减低,6 h后T_(2)WI信号持续减低,12 h后T_(2)WI信号略升高,但与注射前相比仍呈低信号,而对照组注射前后T_(2)WI信号强度未见减低,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以及实验组内部注射前后各时间点的信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分子探针Ep1-GoldMag具有良好的EpCAM前列腺癌组织细胞特异性,并能在MR上特异性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核酸适配体 磁共振成像 金磁纳米微粒 分子探针
下载PDF
手术室器械感染风险评估及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贺云霞 杨敏利 +1 位作者 周婷 拓宽亮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5期158-162,共5页
目的:建立感染风险评估和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评价模型,探讨其在手术室器械风险控制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感染风险评估及FMEA评价模型,以相对风险度为指标挖掘高风险因素集,采用FMEA工具进行风险控制优先级评价,从感染防护、... 目的:建立感染风险评估和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评价模型,探讨其在手术室器械风险控制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感染风险评估及FMEA评价模型,以相对风险度为指标挖掘高风险因素集,采用FMEA工具进行风险控制优先级评价,从感染防护、人员培训、技术操作和日常检查4个方面制定管理策略。选取医院整形外科手术室在用的479件手术器械,根据管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28件)和观察组(447件,包含对照组中396件和新增加的51件),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感染风险控制管理,观察组采用FMEA模式进行感染风险控制管理,对比两组手术室器械感染风险控制主体、过程及结果的差异性。结果:风险控制主体的手术室护士、消毒供应人员、感染控制管理人员和器械工程师对观察组器械感染控制管理的业务能力评分分别为(93.54±4.23)分、(94.70±2.82)分、(92.91±3.92)分和(88.59±3.90)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4,t=6.720,t=5.373,t=5.724;P<0.05);观察组手术室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包装、无菌检测、发放使用和回收存储的使用管理规范占比分别为99.17%(238/240)、96.67%(232/240)、96.75%(387/400)、95.70%(735/768)和97.07%(597/615),均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10,χ^(2)=6.202,χ^(2)=8.500,χ^(2)=14.190,χ^(2)=21.482;P<0.05);观察组整形器械、切开器械、手外伤器械及其他外加器械的感染风险占比分别为3.75%(18/480)、0.42%(2/480)、0.21%(1/480)和5.63%(27/480),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9,χ^(2)=10.120,χ^(2)=8.439,χ^(2)=3.945;P<0.05)。结论:应用感染风险评估及FMEA评价模型管理手术室器械,可提升风险控制主体人员的管理能力,规范清洗消毒及使用管理的风险控制流程,降低器械感染风险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器械 感染风险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清洗消毒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LINC01915生物学功能的预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金池 窦维佳 +3 位作者 程浩 刘震雄 赵静 陈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92-301,共10页
目的探讨LINC0191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生物学功能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寻找用于诊断和评价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方法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结直肠腺癌患者的相关信息,比较长基因间非蛋... 目的探讨LINC0191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生物学功能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寻找用于诊断和评价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方法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结直肠腺癌患者的相关信息,比较长基因间非蛋白质编码RNA 01915(long intergenic non-protein coding RNA 01915,LINC01915)在TCGA数据库结直肠腺癌(colon adenocarcinoma/rectum adenocarcinoma,COAD/READ)及癌旁数据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收集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样本,提取RNA通过qPCR实验比较LINC01915在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KEGG-GO(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gene ontology)、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分析探究LINC01915生物学功能。在HCT15细胞中下调LINC01915,在DLD1细胞中过表达LINC01915,采用CCK-8法检测LINC01915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在TCGA结直肠腺癌数据库中配对和非配对样本数据中,LINC0191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01);8例结直肠癌临床样本中,与癌旁组织相比,LINC01915在癌组织中低表达(P<0.001)。差异基因富集分析显示,LINC01915参与调控肿瘤增殖相关通路,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CCK-8实验结果显示下调LINC01915后HCT15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0.001);过表达LINC01915后DLD1细胞增殖能力减弱(P<0.001)。在TCGA结直肠癌患者数据中LINC01915的表达水平与性别、体重、T分期、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或P<0.01)。高表达LINC01915结直肠癌患者具有较好的总生存期、疾病特异性生存期以及无进展生存期(P<0.01)。结论LINC01915是一种潜在的诊断结直肠癌和评价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C01915 结直肠癌 生物信息学 临床病理特征 生存预后
下载PDF
异维A酸结合M22-ResurFx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重度痤疮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陈小燕 朱李霞 +1 位作者 党辉 李微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714-1720,共7页
目的:探讨异维A酸结合M22-ResurFx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重度痤疮的效果。方法:选取104例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M22-ResurFx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基于以上加予异维A酸。评估两组治疗5个月后的临床... 目的:探讨异维A酸结合M22-ResurFx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重度痤疮的效果。方法:选取104例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M22-ResurFx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基于以上加予异维A酸。评估两组治疗5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5个月后的皮肤生理指标(VISIA数字皮肤分析指标)和创面基底组织生化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AK)]含量,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随访3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5个月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15%vs 80.77%,P<0.05);治疗前,两组乳酸刺痛试验结果评分和皮肤VISIA各项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个月后,两组乳酸刺痛试验结果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关于红色区、紫质、斑点、纹理及毛孔共5项VISIA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上述指标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创面基底组织中VEGF、TGF-β1、TAK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则有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38%vs 17.31%,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92%vs 13.46%,P<0.05)。结论:异维A酸结合M22-ResurFx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重度痤疮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痤疮严重程度和皮肤生理指标,并能对创面基底组织中VEGF、TGF-β1、TAK含量起到抑制作用,以减轻痤疮瘢痕再生,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复发率低,安全性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维A酸 M22-ResurFx非剥脱点阵激光 重度痤疮 VISIA数字皮肤分析指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
下载PDF
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烧伤性瘢痕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分析
13
作者 薛萍 杨青 +1 位作者 樊星 李杨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617-1623,共7页
目的:探讨点阵激光联合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烧伤性瘢痕患者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治疗的158例烧伤后瘢痕形成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入联合组和对照组各79例,... 目的:探讨点阵激光联合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烧伤性瘢痕患者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治疗的158例烧伤后瘢痕形成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入联合组和对照组各79例,在基础治疗措施上,对照组患者同时接受点阵激光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同时接受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瘢痕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水平及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瘢痕评估量表(PSAS)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瘢痕组织中TGF-β1、BMP-7水平、PSAS评分、瘢痕色泽、血管分布、瘢痕厚度、瘢痕的柔软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瘢痕组织中TGF-β1水平均降低,BMP-7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联合组TGF-β1降低幅度、BMP-7增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瘢痕色泽、血管分布、瘢痕厚度、瘢痕柔软度评分、PSAS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的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总体疗效分布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联合组并发症率7.59%,对照组为20.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烧伤性瘢痕形成患者,采用点阵激光+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治疗的方式具有显著可靠的临床疗效,能明显的促进和改善患者瘢痕组织增生状态及外观的美观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点阵激光 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瘢痕 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形态发生蛋白7
下载PDF
公立医院整形外科住院医师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5
14
作者 魏思明 唐银科 +4 位作者 曹姣 孙峰 李杨 张曦 宋保强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0年第5期441-442,共2页
随着整形美容市场蓬勃发展,对整形外科医师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也越来越高。公立整形医院医师还承担着医教研任务,整形外科住院医师除了要注重美容手术的培养,还要全方位培养良好的医德、培养整形外科基本技能及基本操作、培养科研能力... 随着整形美容市场蓬勃发展,对整形外科医师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也越来越高。公立整形医院医师还承担着医教研任务,整形外科住院医师除了要注重美容手术的培养,还要全方位培养良好的医德、培养整形外科基本技能及基本操作、培养科研能力、培养沟通及抗压能力、培养美学修养及拍摄技术、培养打造个人品牌的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整形外科 住院医师 多方面 培养
原文传递
可变螺距技术(VHP)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CTA复查中的检测效能
15
作者 耿纪刚 李笑石 +4 位作者 朱寅虎 李馨 金大永 易成刚 秦越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3期89-92,共4页
目的分析可变螺距技术(VHP),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s,CABG)术后CTA复查的检测效能。方法前瞻性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7月60例CABG术后需进行冠状动脉CTA复查的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VHP... 目的分析可变螺距技术(VHP),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s,CABG)术后CTA复查的检测效能。方法前瞻性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7月60例CABG术后需进行冠状动脉CTA复查的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VHP技术编为A组,常规扫描技术为B组。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主、客观评价,并记录两组检查的总辐射剂量;主观评价采用双盲法五级评分,分别对两组图像的桥血管进行打分并统计。客观评价采用测量桥血管近端吻合口、血管中段、血管远端吻合口的CT值和SD值并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所得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比较。结果主观评价中.A组与B组能完.成诊断的桥血管数量分别.为97根(951.%)与93根(969%),无统计学差异(P=08980,P>005)。客观评价中,两组图像在CT值、SD.值、SNR值及CNR值上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平均辐射剂量为(DLP=5563.0±355.6mGyc.m),B组平均辐射剂量为(DLP=9.8960±5222mGycm),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脉动脉搭桥术后CTA复查采用VHP技术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将辐射剂量显著减低,值得在日常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术 可变螺距技术 宽体探测器
下载PDF
瘢痕性隐耳的治疗及耳周瘢痕组织瓣的利用
16
作者 董立维 唐银科 +2 位作者 楚菲菲 郝冬月 马显杰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3年第4期366-370,共5页
目的探讨瘢痕性隐耳畸形的治疗及耳周瘢痕组织瓣的利用。方法2014至2018年,共收治瘢痕性隐耳畸形患者12人,通过松解耳廓上极瘢痕粘连、矫正变形的耳软骨,重塑对耳轮形态;同时,利用瘢痕组织瓣局部转移,重塑颅耳沟形态,并修复耳廓上极、... 目的探讨瘢痕性隐耳畸形的治疗及耳周瘢痕组织瓣的利用。方法2014至2018年,共收治瘢痕性隐耳畸形患者12人,通过松解耳廓上极瘢痕粘连、矫正变形的耳软骨,重塑对耳轮形态;同时,利用瘢痕组织瓣局部转移,重塑颅耳沟形态,并修复耳廓上极、耳廓背侧皮肤缺损。结果经合理松解瘢痕、耳软骨塑形及瘢痕组织瓣修复,所有患者瘢痕性隐耳均得到矫正。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耳廓形态明显改善,矫正效果稳定。结论瘢痕松解结合耳软骨塑形,以及耳周瘢痕组织瓣的应用,可作为瘢痕性隐耳畸形矫正的可靠方法,在不增加额外损伤的前提下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耳畸形 瘢痕 隐耳
下载PDF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先天性巨痣的应用及相关问题探讨
17
作者 魏思明 姚文德 +5 位作者 王钠 王萌 裴蛟淼 唐银科 崔江波 孙峰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3年第5期450-453,共4页
目的探索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先天性巨痣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010年7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先天性巨痣患者28例,应用单次/多次头、躯干、四肢部位一期扩张后二期皮瓣进行修复。扩张器一期置入,当皮肤软组织充分扩张达预期目的时,取... 目的探索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先天性巨痣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010年7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先天性巨痣患者28例,应用单次/多次头、躯干、四肢部位一期扩张后二期皮瓣进行修复。扩张器一期置入,当皮肤软组织充分扩张达预期目的时,取出扩张器,切除头面部、躯干、四肢部位巨痣,根据巨痣的大小、形状设计皮瓣,完全修复缺损。结果本组患者28例,巨痣面积约13 cm×12 cm~43 cm×33 cm,均予以全部切除。1例血肿、3例感染积极处理后好转,未影响皮瓣转移。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皮瓣均成活良好且未见明显挛缩,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相近,无复发。结论先天性巨痣通过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后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先天性巨痣 皮瓣修复
下载PDF
CD100在正常皮肤、急性创面及慢性创面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蓓 王芳 +4 位作者 陈琳 余州 宋雅娟 王彤 苏映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133-136,共4页
目的:研究CD100分子在正常皮肤组织、急性创面及慢性创面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外科手术切除的20例正常皮肤组织、30例急性创面及20例慢性创面边缘全层皮肤组织CD100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皮肤CD100主要表达于表皮,其中胞... 目的:研究CD100分子在正常皮肤组织、急性创面及慢性创面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外科手术切除的20例正常皮肤组织、30例急性创面及20例慢性创面边缘全层皮肤组织CD100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皮肤CD100主要表达于表皮,其中胞膜高表达,真皮不表达;急性创面中表皮CD100膜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慢性创面中CD100在表皮组织低表达而真皮表达显著升高。各组间表皮胞膜、胞质及真皮中CD100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皮肤组织损伤早期,表皮组织膜型CD100的脱落可能对创面愈合早期发挥重要作用,慢性创面CD100表皮持续性低表达、真皮高表达的状态可能和创面难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愈合 CD100 免疫组织化学法 急性创面 慢性创面
下载PDF
基于Cell-SELEX技术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核酸适配体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仲津漫 丁健科 +3 位作者 邓蕾 向颖 刘朵朵 杨全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7-692,共6页
目的利用细胞指数富集配基的系统进化技术(Cell-SELEX)筛选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方法以人CRPC细胞C4-2基因组作为正筛选细胞,以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LNCap基因组作为负筛选细胞进行Cell-SELEX筛选。PCR上... 目的利用细胞指数富集配基的系统进化技术(Cell-SELEX)筛选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方法以人CRPC细胞C4-2基因组作为正筛选细胞,以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LNCap基因组作为负筛选细胞进行Cell-SELEX筛选。PCR上游引物的5’端标记FITC,下游引物的5’端标记生物素,将每一轮次筛选得到的DNA产物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纯化。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磁珠分离法将PCR产物分离后获得的产物用于下一轮次的筛选,用流式细胞仪监测Cell-SELEX筛选进程;将最后一轮次筛选所得的DNA产物行PCR扩增纯化、克隆及测序,预测核酸适配体的二级结构,计算适配体的平衡解离常数。用流式细胞术、细胞免疫荧光及组织免疫荧光检测适配体对CRPC组织细胞的特异性结合。结果随着Cell-SELEX的筛选进程,DNA产物与CRPC细胞的结合率逐渐增加,至第14轮达到最高。DNA结构预测分析显示,核酸适配体CRPC-1和CRPC-2的二级结构主要为茎环结构。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显示,CRPC-1和CRPC-2可特异性靶向CRPC细胞C4-2;组织免疫荧光实验显示,CRPC-1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CRPC组织。结论Cell-SELEX可筛选CRPC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对靶向诊断技术的研发和及时调整临床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细胞SELEX 适配体
下载PDF
胃癌患者ANXA2、ANXA7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阮稳稳 陈永军 黄咪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20期2614-2617,共4页
目的探究膜联蛋白A(ANXA2)、膜联蛋白A7(ANXA7)水平在胃癌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安康市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中取胃癌癌肿组... 目的探究膜联蛋白A(ANXA2)、膜联蛋白A7(ANXA7)水平在胃癌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安康市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中取胃癌癌肿组织标本作为癌症组,同时取其癌旁组织(癌组织边界>5 cm)标本作为癌旁组。比较两组标本ANXA2、ANXA7表达差异,分析胃癌组织ANXA2、ANXA7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另选同时间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受检者的血清ANXA2、ANXA7及肿瘤标志物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ANXA2、ANXA7与肿瘤标志物的关系。结果癌症组标本的ANXA2、ANXA7阳性率分别为62.5%、65.9%,明显高于癌旁组的21.3%、18.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ANXA2、ANXA7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均无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ANXA2、ANXA7、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抗原19-9(CA19-9)、糖抗原24-2(CA24-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患者血清ANXA2水平与CEA、AFP、CA19-9、CA24-2呈正相关(r=0.883、0.371、0.883、0.464,P<0.01),ANXA7水平与CEA、AFP、CA19-9、CA24-2呈正相关(r=0.620、0.537、0.632、0.527,P<0.01)。结论胃癌患者血清ANXA2、ANXA7存在异常高表达,且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有关;同时,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患者癌组织中ANXA2、ANXA7阳性率更高,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膜联蛋白A2 膜联蛋白A7 临床病理因素 肿瘤标志物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