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入肝血流阻断技术下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近期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范明 杨龙 +1 位作者 金亮 周景师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肝血流阻断技术腹腔镜肝切除术(LH)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效果。方法2021年2月~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132例,均行LH术治疗。术中,69例观察组采用区域性入肝血流阻断,对照组63例采用间歇性全入肝血流阻断。常规... 目的探讨不同入肝血流阻断技术腹腔镜肝切除术(LH)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效果。方法2021年2月~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132例,均行LH术治疗。术中,69例观察组采用区域性入肝血流阻断,对照组63例采用间歇性全入肝血流阻断。常规测量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使用超声检测门静脉血流速度(PVV)。结果观察组手术输血率、手术时间和住院日分别为15.9%、(240.3±42.9)min和(14.7±2.3)d,与对照组【分别为19.1%、(231.7±39.5)min和(15.0±2.9)d】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肝血流阻断时间为(0.0±0.0)min,显著短于对照组【(26.8±7.1)min,P<0.05】,术中出血量为(301.2±52.5)mL,显著少于对照组【(369.8±59.4)mL,P<0.05】;在术后7 d,观察组HR、MAP和PVV分别为(79.1±7.2)次/min、(80.7±3.6)mmHg和(21.3±2.0)cm/s,与对照组【分别为(78.9±6.8)次/min、(81.9±4.1)mmHg和(20.9±1.9)cm/s】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18.4±3.5)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24.9±5.7)μmol/L,P<0.05】,而白蛋白水平为(35.3±5.4)g/L,显著高于对照组【(32.0±4.6)g/L,P<0.05】;术后,两组腹腔积液、切口感染、胆汁漏、肺部感染和腹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2.9%对3.2%,P>0.05)。结论在行LH手术时,采用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安全有效,但采取区域性入肝血流阻断能缩短肝血流阻断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对术后肝功能损伤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入肝血流阻断 腹腔镜肝切除术 并发症 治疗
下载PDF
Mdivi-1通过修复黑质网状部线粒体改善肝性脑病小鼠运动功能
2
作者 铁静静 李晓东 +5 位作者 倪子薇 黄鑫 吴菲菲 王璐 杨雁灵 王亚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3-420,共8页
目的:探讨急性肝性脑病(AHE)模型小鼠中黑质网状部(SNr)的线粒体变化,以及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对AHE小鼠运动功能和SNr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硫代乙酰胺(TAA)腹腔注射构建小鼠的AHE模型并通过腹腔注射给予Mdivi-1处理,利用生... 目的:探讨急性肝性脑病(AHE)模型小鼠中黑质网状部(SNr)的线粒体变化,以及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对AHE小鼠运动功能和SNr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硫代乙酰胺(TAA)腹腔注射构建小鼠的AHE模型并通过腹腔注射给予Mdivi-1处理,利用生化检测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血氨的变化,并进行旷场实验、转棒疲劳实验以及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AHE小鼠的运动功能;电镜下观察SNr的线粒体结构变化,商品化试剂盒检测SNr的线粒体膜电位(MMP)以及细胞的活性氧(ROS)和AT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HE小鼠血清中的AST、ALT和血氨含量均增加;小鼠在旷场中的总运动距离减少,转棒疲劳实验以及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的运动时间均缩短;SNr的线粒体变小变圆、线粒体分裂增加,MMP降低,细胞ROS增加,ATP产生减少。使用Mdivi-1干预后,AHE小鼠血清中的AST、ALT和血氨含量均降低;小鼠在旷场中的总运动距离增加,转棒疲劳实验以及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的运动时间均增多,SNr的线粒体变大、圆率降低,线粒体分裂减少,MMP增加,细胞ROS降低,ATP产生增多。结论:Mdivi-1可以通过修复AHE小鼠SNr的线粒体从而改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性脑病 黑质网状部 线粒体 Mdivi-1 小鼠
原文传递
靶向抑制黑质网状部GABA能神经元的DRP1改善肝性脑病小鼠运动功能
3
作者 李晓东 铁静静 +4 位作者 陈京浩 孙毓泽 吴菲菲 杨雁灵 王亚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4,共10页
目的:探讨黑质网状部(SNr)的GABA能神经元中线粒体分裂对急性肝性脑病(AHE)小鼠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利用硫代乙酰胺(TAA)腹腔注射制备AHE小鼠模型,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AHE小鼠肝小叶的变化,利用生化检测试剂盒检测AHE小鼠血... 目的:探讨黑质网状部(SNr)的GABA能神经元中线粒体分裂对急性肝性脑病(AHE)小鼠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利用硫代乙酰胺(TAA)腹腔注射制备AHE小鼠模型,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AHE小鼠肝小叶的变化,利用生化检测试剂盒检测AHE小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血氨的变化。接下来通过转棒疲劳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旷场实验观察AHE小鼠运动功能。进一步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分析AHE小鼠SNr的线粒体面积、周长、圆率等形态学指标的变化,Western Blot观察AHE小鼠SNr的线粒体分裂融合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接下来,利用重组腺相关病毒(AAV)靶向调控AHE小鼠SNr的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的表达,在荧光酶标仪上检测SNr的线粒体膜电位(MMP)、细胞的ATP和活性氧(ROS),并观察小鼠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较对照组,AHE小鼠运动功能明显降低,SNr的线粒体分裂明显增强,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表达显著升高;AHE小鼠SNr的MMP显著下降,细胞的ATP下降,ROS升高。靶向抑制AHE小鼠SNr的DRP1表达后,运动改善;进一步观察发现,AHE小鼠SNr的线粒体分裂被抑制后,MMP显著升高,细胞的ATP升高,ROS下降,证明线粒体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靶向抑制AHE小鼠黑质网状部GABA能神经元的线粒体分裂,可以改善线粒体形态和功能,从而缓解其运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性脑病 黑质网状部 线粒体 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 小鼠
原文传递
MRI联合血清赖氨酸氧化酶样蛋白4、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检测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价值
4
作者 赖全友 高远 +1 位作者 王尚毓 彭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398-1401,1406,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血清赖氨酸氧化酶样蛋白4(LOXL4)、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检测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肝占位性病变患者214例,比较分析原发性肝癌和肝脏良性病变患者血清LOXL4、STAT3水平差异,以及...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血清赖氨酸氧化酶样蛋白4(LOXL4)、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检测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肝占位性病变患者214例,比较分析原发性肝癌和肝脏良性病变患者血清LOXL4、STAT3水平差异,以及原发性肝癌不同患者间差异,同时分析MRI联合血清LOXL4、STAT3水平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结果: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92例,肝脏良性病变1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LOXL4、STAT3明显高于肝脏良性病变患者(均P<0.05)。TNM分期Ⅲ-Ⅳ患者血清LOXL4、STAT3明显高于肝脏良性病变患者(均P<0.05)。低分化患者血清LOXL4、STAT3明显高于中高分化患者(均P<0.05)。血清LOXL4、STAT3水平诊断原发性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和0.896(均P<0.05)。MRI联合血清LOXL4、STAT3水平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65%和96.00%,高于MRI检查(均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LOXL4、STAT3水平升高,与TNM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MRI联合血清LOXL4、STAT3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赖氨酸氧化酶样蛋白4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原发性肝癌 预测模型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层面优先法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彭伟 魏丹 +3 位作者 屈士斌 刘正才 周景师 杨诏旭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487-491,501,共6页
目的:探讨层面优先法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行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与腹腔镜胰体尾脾切除术的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传统手术入路,观察层面优先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 目的:探讨层面优先法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行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与腹腔镜胰体尾脾切除术的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传统手术入路,观察层面优先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结果:81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腹。层面优先法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与腹腔镜胰体尾脾切除术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入路法同种术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层面优先入路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中具有更好的操作性,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体尾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层面优先法
下载PDF
单孔、多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胆囊息肉疗效研究
6
作者 黄太元 张若涵 罗恒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4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比较单孔、多孔胆囊息肉腹腔镜术式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281例实施胆囊切除术的胆囊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不同术式分为单孔组(单孔腹腔镜术式,n=68)和多孔组(多孔腹腔镜术式,n=183),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单孔、多孔胆囊息肉腹腔镜术式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281例实施胆囊切除术的胆囊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不同术式分为单孔组(单孔腹腔镜术式,n=68)和多孔组(多孔腹腔镜术式,n=183),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手术费用、住院时间、术后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后患者满意度、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单孔组患者的手术费用、手术时长均高于多孔组,住院时间低于多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24 h VAS评分低于多孔组,术后满意度评分高于多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单孔术式治疗胆囊息肉安全、可行,疼痛度较低,住院时间短,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胆囊息肉 围术期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亚类鉴定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发生风险预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罗恒 卫向红 +2 位作者 吴清明 向世强 张若涵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第9期875-879,共5页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低脂蛋白(HDL)亚类鉴定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癌发生风险预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7年1月~12月,前瞻性纳入90例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HBV携带者,分为肝癌组(n=30)、肝...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低脂蛋白(HDL)亚类鉴定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癌发生风险预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7年1月~12月,前瞻性纳入90例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HBV携带者,分为肝癌组(n=30)、肝硬化组(n=30)和慢性肝病组(n=3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血清LDL亚类,血清HDL亚类通过二维凝胶电泳和免疫印迹法确定。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和血清LDL、HDL亚类水平,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肝癌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慢性肝炎组比较,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患者血清小而密LDL(sdLDL)水平显著上升,同时血清HDL2、HDL3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且肝癌组患者血清sdLDL水平高于肝硬化组,血清HDL2、HDL3水平低于肝硬化组,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sdLDL水平上升、HDL3水平下降是影响慢性肝病患者发生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sdLDL、HDL3预测肝癌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99(0.835~0.964)、0.816(0.731~0.902),特异度0.883、0.976,灵敏度0.867、0.600。结论 血清sdLDL和HDL3水平与HBV相关性肝癌的发生风险有关,监测血清sdLDL和HDL3水平有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 肝癌 sdLDL
原文传递
利用Cre-LoxP技术构建标记GABA能神经元的转基因小鼠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慧 李淑娇 +5 位作者 王瑞青 蒲雪茵 李凯峰 杨雁灵 王璐 王亚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615-622,共8页
目的:通过Cre-LoxP技术构建转基因小鼠,示踪全脑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分布及形态.方法:使用C57BL/6J-Gad2^(em1(IRES-iCre-pA)Smoc)小鼠(Gad2-ires-cre小鼠)与B6/JGpt-H11^(em1Cin(CAG-LoxP-ZsGreen-Stop-LoxP-tdTomato))/Gpt小鼠(... 目的:通过Cre-LoxP技术构建转基因小鼠,示踪全脑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分布及形态.方法:使用C57BL/6J-Gad2^(em1(IRES-iCre-pA)Smoc)小鼠(Gad2-ires-cre小鼠)与B6/JGpt-H11^(em1Cin(CAG-LoxP-ZsGreen-Stop-LoxP-tdTomato))/Gpt小鼠(B6-G/R小鼠)杂交产生Gad2^(tdTomato)/non-Gad2^(ZsGreen)子代小鼠,使用CatWalk步态分析系统分析子代小鼠完成全程时间、行走速度和协调指数的差异性;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小鼠全脑GABA能神经元的分布情况,并用Imaris软件对GABA能神经元进行3D重塑.结果:CatWalk步态分析结果显示,完成全程时间、行走速度和协调指数在Gad2^(tdTomato)/non-Gad2^(ZsGreen)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组间无统计学差异.GABA能神经元主要分布在纹状体(ST)、嗅结节(TU)、大脑脚(CP)、黑质网状部(SNr)及小脑皮层(CbC).ST中GABA能神经元呈椭圆形,并有角状凸起;小脑浦肯野细胞(PC)树突伸入分子层,胞体排列整齐,形成浦肯野细胞层(PCL),轴突穿过颗粒细胞层(GCL),投射到小脑核(CBN).结论:Gad2^(tdTomato)/non-Gad2^(ZsGreen)小鼠运动正常,并可示踪全脑GABA能神经元的分布及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能神经元 Cre-LoxP系统 运动协调性 小鼠
原文传递
细胞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在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并发切口感染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陈燕 彭伟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在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并发切口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根治术后是否有切口感染分别为非感染组(65例)和感染组(61...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在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并发切口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根治术后是否有切口感染分别为非感染组(65例)和感染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天、术后当天及3天免疫细胞和炎性因子含量的差异。结果 (1)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当天和3天免疫细胞含量的比较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术前1天、术后当天和3天外周血中CD3^+CD4^+、CD3^+CD8^+、CD16^+CD56^+、CD19^+淋巴细胞含量均明显降低(均P<0.05)。同一组内与术前1天相比,术后当天、术后3天CD3^+CD4^+、CD3^+CD8^+、CD16^+CD56^+、CD19^+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2)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当天和3天炎性因子含量的比较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术前1天、术后当天和3天血清中hs-CRP、TNF-α、IL-1β、PCT、MCP-1量均明显升高(均P<0.05)。同一组内与术前1天相比,术后当天、3天hs-CRP、TNF-α、IL-1β、PCT、MCP-1含量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状态在预测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具有重要价值,免疫功能低下、高炎性状态会增加直肠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对于减少根治术后并发感染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功能 炎性因子 结直肠癌根治术 切口感染
下载PDF
mRECIST应答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丹丹 王哲轩 +5 位作者 王恩鑫 夏冬东 王秋和 白苇 陈勇 韩国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6-620,共5页
目的探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应答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介入科行TACE治疗连续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190例。应用... 目的探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应答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介入科行TACE治疗连续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190例。应用mRECIST标准评估TACE术后影像学应答,将肿瘤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患者定义为有应答组(n=89),将疾病进展(PD)和疾病稳定(SD)定义为无应答组(n=101)。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生存时间,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利用Cox回归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根据mRECIST标准,CR、PR、SD和PD的患者分别有39(20.5%)例、50(26.3%)例、67(35.3%)例和34(17.9%)例。总人群的mRECIST客观应答率为46.8%。应答组的生存期明显高于无应答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9.9(95%CI:25.0~34.8)个月和7.5(95%CI:5.7~9.3)个月(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RECIST应答(HR=2.02,P<0.001)、乙型肝炎(HR=4.03,P<0.001)和门静脉侵犯(HR=2.12,P=0.008)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RECIST应答对经TACE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 预后
下载PDF
肝内胆管癌患者血清CXCL9和IFN-γ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雪 席子涵 +1 位作者 李婷 周苗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ICC)患者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9(CXCL9)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诊治的63例ICC患者和同期63例健康体检者,所有患者接受根治性肿瘤切除术,随访36个月。采用ELISA法检...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ICC)患者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9(CXCL9)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诊治的63例ICC患者和同期63例健康体检者,所有患者接受根治性肿瘤切除术,随访36个月。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XCL9和IFN-γ水平,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血清CXCL9和IFN-γ水平的ICC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ICC患者血清CXCL9水平为(820.7±185.6)pg/mL,显著高于健康人【(275.1±51.3)pg/mL,P<0.05】,血清IFN-γ水平为(18.7±7.2)ng/L,显著低于健康人【(59.3±18.3)ng/L,P<0.05】;不同TNM分期(Ⅰ/Ⅱ期对Ⅲ/Ⅳ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低分化与中/高分化的ICC患者血清CXCL9和IFN-γ水平差异显著(P<0.05);对63例ICC患者随访36个月,结果死亡42例(66.7%),生存21例(33.3%);以ICC患者血清CXCL9水平为820.7 pg/mL为截断点,低水平者30例,高水平者33例,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血清CXCL9低水平的ICC患者术后36个月生存率为53.3%,显著高于CXCL9高水平组的15.2%(x^(2)=12.448,P<0.001);以ICC患者血清IFN-γ水平为18.7 ng/L为截断点,低水平者34例,高水平者29例,IFN-γ低水平组术后36个月生存率为14.7%,显著低于高水平组的55.2%(x^(2)=10.554,P=0.001)。结论ICC患者血清CXCL9水平升高,而血清IFN-γ水平降低。它们均与ICC患者根治性手术后的预后相关,检测血清CXCL9和IFN-γ水平有助于评估ICC患者的预后,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C-X-C趋化因子配体9 干扰素-Γ 预后
下载PDF
放疗同步FOLFIRINOX化疗对晚期胰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CYFRA21-1、SCC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俞霞丽 张林颖 蒲娇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6期934-939,共6页
目的探讨放疗同步FOLFIRINOX化疗对晚期胰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9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放疗同步FOLFIRINOX化疗对晚期胰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9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放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放疗同步FOLFIRINOX化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CYFRA21-1、SCC水平、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13%(41/46),显著高于对照组63.04%(29/46)(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细胞阳性率、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而CD8^+细胞阳性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血清恶性生物学指标CYFRA21-1、SC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经过为期3年的门诊随访,观察组的局部复发率、远端转移瘤、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无病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91%(11/46)、15.22%(7/46),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晚期胰腺癌患者实施放疗同步FOLFIRINOX化疗治疗,能提高患者的疾病缓解率和远期生存率,并且能够降低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治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胰腺癌 放射治疗 化疗治疗 免疫功能 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下载PDF
免缝式宫颈闭合器的设计及其在宫颈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恒 陈必良 +5 位作者 张若涵 郭倩 王宇 边冬梅 闫沛 张彤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943-946,共4页
目的设计一种免缝式宫颈闭合器,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诊断为宫颈癌且拟行机器人辅助下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进行至宫颈病灶下端阴道切除时,观察组... 目的设计一种免缝式宫颈闭合器,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诊断为宫颈癌且拟行机器人辅助下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进行至宫颈病灶下端阴道切除时,观察组采用免缝式宫颈闭合器,对照组则采用缝线缝合。对比2组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2年内肿瘤复发、医护人员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医护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各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术中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2年内肿瘤复发率分别为7.50%、12.50%。结论免缝式宫颈闭合器能有效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和肿瘤复发率,因其操作简单,医护人员使用后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宫颈癌 免缝式 宫颈闭合器 围术期
下载PDF
极光激酶B、肿瘤蛋白5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怡 席子涵 张林颖 《肝脏》 2022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目的 探究极光激酶B(AURKB)、肿瘤蛋白53(TP53)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Ualcan数据库分析AURKB、TP53在正常肝组织和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院... 目的 探究极光激酶B(AURKB)、肿瘤蛋白53(TP53)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Ualcan数据库分析AURKB、TP53在正常肝组织和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院医院诊治的95例HCC患者(肿瘤Ⅱ期)为研究对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CC组织、癌旁正常组织AURKB、TP53 mRNA表达水平。分析HCC组织AURKB、TP53 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Pearson法分析HCC组织中AURKB mRNA表达水平与TP53 mRNA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HCC组织AURKB、TP53 mRNA表达水平与HCC患者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H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Ualcan数据库中HCC组织AURKB、TP53 mRNA表达水平为5.00(2.12,10.575)和19.91(12.77,29.72),高于正常肝组织的0.27(0.19,0.88)和13.37(11.24,15.29),(P<0.05)。HCC组织AURKB、TP53 mRNA表达水平为(1.82±0.61)和(1.75±0.59),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01±0.34)和(1.04±0.35),(P<0.05)。HCC组织AURKB、TP53 mRNA表达水平与病灶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HCC组织中AURKB mRNA表达水平与TP53 mRNA呈正相关(r=0.577,P<0.05);AURKB、TP53高表达组HCC患者术后36个月累积生存率低于AURKB、TP53低表达组(P<0.05);病灶转移、AURKB、TP53均是影响HC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CC患者癌组织AURKB、TP53 mRNA表达水平较高,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相关,AURKB、TP53有望成为评估HCC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光激酶B 肿瘤蛋白P53 肝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早期营养干预联合舒适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高娣 李敏 +3 位作者 张锦 吴丹 吴雅婷 王娓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第24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干预联合舒适护理在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12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64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早...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干预联合舒适护理在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12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64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早期营养干预联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应激反应、营养状况、胃肠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4 h,两组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均高于同组入院时(P<0.05),实验组HR、DBP、S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两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F)含量均低于同组入院时(P<0.05),实验组ALB、PAB、T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营养干预联合舒适护理有助于缓解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改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早期营养 舒适护理 应激反应 营养状况 胃肠功能
下载PDF
动物行为学检测方法在小脑共济失调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16
作者 王瑞青 吴菲菲 +5 位作者 张昆龙 刘慧 李淑娇 王亚云 杨雁灵 王璐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46-250,共5页
小脑共济失调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生活,而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至今还不清楚,且临床治疗措施有限。对于小脑共济失调疾病的研究,通常采用啮齿动物作为研究模型,小脑共济失调疾病引起的行为异常也在模型动物中得到广泛证实。因此,对小... 小脑共济失调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生活,而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至今还不清楚,且临床治疗措施有限。对于小脑共济失调疾病的研究,通常采用啮齿动物作为研究模型,小脑共济失调疾病引起的行为异常也在模型动物中得到广泛证实。因此,对小脑共济失调动物模型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小脑共济失调疾病的相关机制。传统动物行为学检测,如旷场实验、平衡木实验和转棒实验等,已用于啮齿动物研究多年,但在检测小脑共济失调行为效果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亟需可靠的行为学检测助力小脑共济失调机制研究和治疗策略研发。本文对动物小脑共济失调行为学检测的最新进展进行简要综述,重点介绍小脑共济失调疾病、动物疾病模型、行为学实验以及评价指标等方面,以帮助研究者选择最合适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共济失调 动物疾病模型 动物行为学检测
原文传递
基于Cre-LoxP技术新建Gad2^(tdTomato)/non-Gad2^(ZsGreen)工具鼠实现GABA能神经元特异性标记
17
作者 刘慧 李淑娇 +7 位作者 王瑞青 蒲雪茵 罗婷婷 李凯峰 吴菲菲 杨雁灵 王璐 王亚云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264-264,共1页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神经元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抑制性神经元,其功能异常被证明参与多种神经系统病理性改变。目前已经研究出多种特异性转基因小鼠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但是,目前尚无一种技术能够实现...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神经元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抑制性神经元,其功能异常被证明参与多种神经系统病理性改变。目前已经研究出多种特异性转基因小鼠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但是,目前尚无一种技术能够实现在一个动物体内同时示踪GABA能神经元(GABAergic neuron)与非GABA能(non-GABAergic)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改变 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 功能异常 GABA能神经元 转基因小鼠 特异性标记 抑制性神经元
下载PDF
TMED5、miR-652-3P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元杰 席子涵 +1 位作者 张粉 张林颖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697-701,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PLC)组织中微小RNA-652-3P(miR-652-3P)和跨膜p24运输蛋白5(TMED5)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PLC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取手术切除的肝癌组...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PLC)组织中微小RNA-652-3P(miR-652-3P)和跨膜p24运输蛋白5(TMED5)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PLC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取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为观察组,同时选取82例患者手术切除的边缘正常组织(距离癌组织>5 cm)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所有组织样本miR-652-3P和TMED5 mRNA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miR-652-3P与TMED5的相关性。分析miR-652-3P和TMED5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分析miR-652-3P和TMED5表达情况与PLC患者生存情况的关系,采用Cox法分析影响PLC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组织相比,观察组组织TMED5 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高(P<0.05),miR-652-3P表达水平较低(P<0.05);PLC组织中miR-652-3P与TMED5呈负相关(P<0.05);miR-652-3P和TMED5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淋巴血管间隙浸润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Kaplan-Meier法显示miR-652-3P高表达者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长于miR-652-3P低表达者,TMED5低表达者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长于TMED5高表达者;多因素分析表明,淋巴结有转移、miR-652-3P低表达和TMED5高表达是影响PL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iR-652-3P在PLC组织中表达显著下降,TMED5在PLC组织中表达显著上升,二者水平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淋巴血管间隙浸润显著相关,可能是PLC患者预后评估有价值的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微小RNA-652-3P 跨膜p24运输蛋白5 预后
下载PDF
选择性胆管造影在诊治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晖 张若涵 罗恒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7期9-12,共4页
目的 评估选择性胆管造影在诊治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南阳市三所三甲医院2017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371例症状性肝内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其中168例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目的 评估选择性胆管造影在诊治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南阳市三所三甲医院2017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371例症状性肝内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其中168例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选择性插管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所有患者行术中胆道造影,后在电子胆道镜指导下完成液电碎石术(EHL)治疗。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胆管造影结果、手术结果及不良事件。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29~76 min,平均(42.50±10.80)min。结石完全清除率为98.21%(165/168)。胆管炎发生率为12.50%(21/168),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为3.57%(6/168),经保守治疗后症状消除。3例(1.79%)患者由于胆管狭窄致胆管结石清除不完全。结论 在胆道镜引导下选择性胆管造影是一种非常有效和实用的鉴别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能够减少胆管探查次数,有效清除肝内胆管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 选择性胆管造影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液电碎石术
下载PDF
线粒体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策略及机制
20
作者 郑倩雯 杨雁灵 王亚云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25-2938,共14页
线粒体(mitochondria)承担细胞有氧呼吸功能,神经系统作为机体巨大耗能组织高度依赖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稳定。研究表明,线粒体异常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靶向线粒体开发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策略已成为前沿和热点。其中,线... 线粒体(mitochondria)承担细胞有氧呼吸功能,神经系统作为机体巨大耗能组织高度依赖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稳定。研究表明,线粒体异常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靶向线粒体开发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策略已成为前沿和热点。其中,线粒体移植(mitochondrial transplantation)被认为有巨大治疗潜能。线粒体移植是将外源性健康线粒体以直接或间接方式移植进入受损机体,通过改善神经系统线粒体功能,最终达到改善或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目的。本篇综述回顾了线粒体移植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移植策略、细胞和分子机制及面对的挑战,以期为临床开发新的治疗手段提供线索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移植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疾病 纳米通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