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输血与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降低作用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青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4期773-774,共2页
目的比较少白细胞技术与常规输血技术对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输血患者,根据输注成分进行分组,即为参照组(n=40)与实验组(n=40),以常规输血患者选为研究参照组,以少白细胞技术输血... 目的比较少白细胞技术与常规输血技术对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输血患者,根据输注成分进行分组,即为参照组(n=40)与实验组(n=40),以常规输血患者选为研究参照组,以少白细胞技术输血患者选为研究实验组,观察两组输血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输血前后发热情况。结果实验组输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输血前后发热情况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少白细胞技术与常规输血技术应用在输血患者中均存在一定效果,但少白细胞技术输血更具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输血 少白细胞技术 输血不良反应
下载PDF
微柱凝胶技术应用于临床输血检验中的效果及优势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青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1期161-161,共1页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应用于临床输血检验中的效果及优势。方法使用卡氏微柱凝胶法为所有入选患者进行交叉配血及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检查工作。结果所有检验的患者中有55例的检验结果显示不规则抗体筛查呈阳性,配血不合者52例。结论运用...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应用于临床输血检验中的效果及优势。方法使用卡氏微柱凝胶法为所有入选患者进行交叉配血及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检查工作。结果所有检验的患者中有55例的检验结果显示不规则抗体筛查呈阳性,配血不合者52例。结论运用微柱凝胶技术为患者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检验,其影响因素较少,具有准确性高、敏感性强、特异性强及操作简单等优势,是临床检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的最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输血 微柱凝胶技术 效果 优势
下载PDF
神经外科手术中大量输血患者红细胞压积及凝血状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敏 石继红 +2 位作者 胡晓龙 党娥 魏贤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20期3853-3856,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中大量输血患者采用不同输血方法对红细胞压积及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的神经外科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给予自体输血治疗,...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中大量输血患者采用不同输血方法对红细胞压积及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的神经外科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给予自体输血治疗,对照组给予异体输血治疗,记录和比较患者红细胞压积及凝血状态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与补液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的红细胞压积低于术前1 d(P<0.05),组间手术前后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ombin time,PT)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ited partial thomboplastin time,APTT)值高于术前1 d(P<0.05),组间手术前后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后7 d的感染发生率为1.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4%(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大量输血中采用自体输血并不会影响患者的红细胞压积与凝血状态,不会增加输血难度与输血量,但能有效减少感染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自体输血 异体输血 红细胞压积 凝血功能 感染
原文传递
血浆置换成功治疗难治性莫旺综合征合并膜性肾病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娟 王文婷 +1 位作者 胡兴斌 尹文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1年第1期109-111,共3页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患者,男,38岁,于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乏力,但不影响行动,伴大汗、睡眠障碍、体重下降、四肢肌肉疼痛、双脚异常冰冷感。经外院诊治后考虑"ISAAC综合征",给予强的松、卡马西平口服治疗,患者自觉四肢...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患者,男,38岁,于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乏力,但不影响行动,伴大汗、睡眠障碍、体重下降、四肢肌肉疼痛、双脚异常冰冷感。经外院诊治后考虑"ISAAC综合征",给予强的松、卡马西平口服治疗,患者自觉四肢肌肉疼痛感减轻,但其余上述症状缓解不明显,遂来我院进一步诊治。入院后神经系统查体:四肢可见肌束不自主颤动、双侧小腿以下痛觉减退,余躯干及肢体深浅感觉均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旺综合征 血浆置换 输血安全
下载PDF
不同比例输血策略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凝血指标、血浆代谢指标影响及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齐玺 陈永锋 +2 位作者 张小乐 冯亚非 安群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4期2617-262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输血策略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凝血指标、血浆代谢指标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prague-Dawley大鼠24只,制备创伤-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凝血指标(PT及ATPP)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H、PO 2、PCO 2、...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输血策略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凝血指标、血浆代谢指标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prague-Dawley大鼠24只,制备创伤-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凝血指标(PT及ATPP)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H、PO 2、PCO 2、乳酸),采用比色法检测常见代谢酶活性,采用PCR法检测mRNA含量,记录并对比目标血压为80 mmHg时B、C、D三组大鼠的输血量。结果:与A组大鼠相比,B、D组大鼠的ATPP、PT水平明显较高(P<0.05),A组与C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大鼠相比,D组大鼠的ATPP、PT水平明显较低(P<0.05)。与A组相比,B、C、D组大鼠的pH、PO 2水平明显降低、PCO 2及乳酸水平明显升高对比(P>0.05);与B组大鼠相比,C、D组大鼠的pH、PO 2明较高,PCO 2、乳酸明显较低(P<0.05);C、D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大鼠的血浆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动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D组大鼠的血浆miR-24水平明显较高,肝脏FX mRNA水平明显较低(P<0.05),C组大鼠的血浆miR-24与肝脏FX mRNA与A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D组大鼠的血浆miR-24水平明显较低,肝脏FX mRNA水平明显较高(P<0.05)。达到目标血压为80 mmHg时,输血量B组>C组>D组(F=133.139,P<0.001)。结论: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比为1:1的输血策略较1:2.5的输血策略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复苏效果更好,可能与其降低大鼠的循环miR-24水平,提高肝脏FX mRNA水平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比例 输血策略 创伤-失血性休克 凝血指标 血浆代谢指标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胆红素吸附对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眉 党璇 +2 位作者 党娥 杜丹 王晓莹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9期1719-172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胆红素吸附对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血浆置换术治疗)和研究组...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胆红素吸附对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血浆置换术治疗)和研究组(给予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胆红素吸附治疗)各4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包括肝功能指标[血清谷草转氨酶(serum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GO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GPT)、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血浆白蛋白(plasma albumin,Al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 L)及球蛋白(globulin,GLO)]、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8、IL-8、IL-10]、T细胞亚群[CD4+、CD8+]及HBV-DNA载量。统计两组治疗后血浆用量及治疗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92.5%vs 72.5%,P<0.05);两组TBA、AST、ALT、TBi L、GLO、TNF-α、IL-6、IL-18及IL-8水平,CD8+含量及HBV-DNA载量均有所下降,而Alb、IL-10水平及CD4+含量均上升(P<0.05),其中研究组上述指标的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研究组血浆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50%vs. 27.50%,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胆红素吸附在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效果明显优于与血浆置换,可调节血清生化指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胆红素吸附 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 血清生化指标
原文传递
血浆置换及血小板输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邓君 党娥 +2 位作者 王文婷 田志强 尹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9期3659-3662,3608,共5页
目的:探究血浆置换及血小板输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选择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血小板输注组(20例)及血浆置换(Plasma ex... 目的:探究血浆置换及血小板输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选择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血小板输注组(20例)及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血细胞计数变化情况以及治疗中各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血小板输注组患者治疗显效数10例,有效数6例,总有效率80.00%,PE组患者治疗显效数27例,有效数12例,治疗总有效率97.50%,PE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血小板输注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PE组患者的PLT、RBC计数和Hb水平出现了明显的升高,WBC计数出现明显的下降(P<0.05),血小板输注组PLT、RBC计数和Hb水平也出现明显升高,WBC计数水平出现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显示治疗后PE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优于血小板输注组(P<0.05)。血小板输注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人数为4人,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0%,PE组总不良反应发生人数3人,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0%,PE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血小板输注组(P<0.05)。结论:血血浆置换及血小板输注治疗均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细胞计数异常情况,但血浆置换治疗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治疗 血小板输注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