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女性非拔牙正畸后鼻唇颏软组织变化的三维定量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勤 高洁 +3 位作者 程钰迅 张瑞洁 陈欣 金作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研究成人女性鼻唇颏软组织非拔牙正畸治疗后的三维变化。方法:纳入20例完成治疗的骨性Ⅰ类或轻度Ⅱ类错[牙合]的成人女性非拔牙正畸患者,于治疗前(T0)和治疗后(T1)拍摄3dMD立体体层摄影,获得鼻唇颏软组织的3dMD数据,并将两次数据... 目的:研究成人女性鼻唇颏软组织非拔牙正畸治疗后的三维变化。方法:纳入20例完成治疗的骨性Ⅰ类或轻度Ⅱ类错[牙合]的成人女性非拔牙正畸患者,于治疗前(T0)和治疗后(T1)拍摄3dMD立体体层摄影,获得鼻唇颏软组织的3dMD数据,并将两次数据资料导入Geomagic control软件中置于同一坐标系进行测量分析。结果:非拔牙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唇部软组织所有参考标记点都是正向变化,表现为向外突出。变化幅度由大到小排序为:STM、Li、Ls、CphR、ChL、ULP、ChR、CphL、LLP、A’,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3dMD face(3dMD Atlanta,Ga)立体体层摄影系统的鼻唇颏软组织三维定量分析初步证实了成人女性非拔牙正畸后鼻唇颏软组织有一定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拔牙矫治 鼻唇颏 3dMD
下载PDF
正畸应力刺激下Beagle犬微种植体周围炎的牙周组织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常立军 唐甜 张晓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4期5464-5468,共5页
背景:种植体周围炎早期阶段的进展是影响种植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目的:建立正畸应力刺激下的微种植体周围炎动物模型,对微种植体周围炎进展的不同阶段进行牙周指标评价。方法:取成年雄性Beagle犬8只(四川大学华西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采... 背景:种植体周围炎早期阶段的进展是影响种植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目的:建立正畸应力刺激下的微种植体周围炎动物模型,对微种植体周围炎进展的不同阶段进行牙周指标评价。方法:取成年雄性Beagle犬8只(四川大学华西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采用助攻法将48只纯钛微种植钉随机植入Beagle犬双侧上颌第二、三、四前磨牙的根分叉区,随机选择一侧植入3枚丝线结扎的微种植体(实验组),分别在丝线结扎诱导微种植体周围炎后的第1,2,3,4周即刻施加100 g拉力(每个时间点2只犬),各持续加力1个月;对侧植入3枚微种植体(不加力)作为对照。诊断微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情况,评估微种植体周围炎进展不同阶段的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针深度及微种植体松动度。结果与结论:(1)实验组微种植体均表现为表面有菌斑或软垢积聚,软组织充血、肿胀、质地松软,有时伴有增生,甚至发生黏膜糜烂、溃疡,检查探诊出血,探诊深度增加,少数微种植体松动,判定为微种植体周围炎;对照组牙龈健康,无颜色改变,无水肿或肿胀,探诊龈沟后不出血;(2)实验组中,4加力组间改良菌斑指数、牙周探针深度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4加力组间改良龈沟出血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3)植入的48枚微种植体有3枚松动,其余均为稳定;松动的3枚均为实验组,其中Ⅰ度松动1枚,Ⅱ度松动2枚;(4)结果表明在正畸应力刺激下,于微种植体周围炎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时间的增加,微种植体周围的改良菌斑指数、牙周探针深度值与时间呈正相关,提示在微种植体周围炎发展过程中进行早期干预是预防微种植体周围炎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材料 正畸应力 微种植体 种植体周围炎 种植支抗 生物材料 正畸支抗 牙种植体 组织工程
下载PDF
3D打印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许嘉宁 金作林 刘佳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925-929,共5页
3D打印技术契合了口腔正畸个性化强、精度高和器械结构复杂的需求,近年来受到高度关注并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概括介绍口腔正畸常用3D打印技术的基础上,就其近年来在口腔正畸的应用及相关问题研究的进展作了综述。牙颌模型、微型种... 3D打印技术契合了口腔正畸个性化强、精度高和器械结构复杂的需求,近年来受到高度关注并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概括介绍口腔正畸常用3D打印技术的基础上,就其近年来在口腔正畸的应用及相关问题研究的进展作了综述。牙颌模型、微型种植体导板、咬合板、下颌前伸类口腔矫治器和扩弓装置已可通过数字化流程结合3D打印进行制作,并展现出独有的显著优势,新材料的问世使得3D打印热塑性矫治器正成为可能。然而,3D打印间接粘接托盘口内放置托槽的准确性还需更多临床研究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口腔正畸 个性化治疗
下载PDF
正畸治疗时上气道的考量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子煜 张瑞洁 +3 位作者 王连城 陈裕桦 高媛(综述) 付善民(审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01-804,共4页
正畸治疗对患者口颌系统的影响可能会造成上气道的改变。正畸治疗是辅助打开上气道、改善通气的重要非手术方法之一,然而也有学者认为拔牙矫治和下颌后退术后上气道可能会变窄。正畸医生在制定矫治计划时,既要考虑患者对美观和功能的追... 正畸治疗对患者口颌系统的影响可能会造成上气道的改变。正畸治疗是辅助打开上气道、改善通气的重要非手术方法之一,然而也有学者认为拔牙矫治和下颌后退术后上气道可能会变窄。正畸医生在制定矫治计划时,既要考虑患者对美观和功能的追求,又要对治疗前后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预测;解决患者的健康、美观诉求,避免不当的矫治方案,明确治疗的“健康界限”,将美观、功能、平衡与健康作为联合的矫治目标。该文从正畸治疗前的气道评估和治疗对上气道的影响两方面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学 上气道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下载PDF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口腔正畸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蕾 曹猛 +2 位作者 王连城 贺娇娇 付善民 《基础医学教育》 2020年第4期274-277,共4页
标准化病人教学法通过培养、应用标准化病人,表现患者体征,模拟临床接诊环境,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口腔正畸学是一门重视临床实践的学科,将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培养对象,对其进行系统培训,模拟临床场景,应用于病例讨论... 标准化病人教学法通过培养、应用标准化病人,表现患者体征,模拟临床接诊环境,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口腔正畸学是一门重视临床实践的学科,将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培养对象,对其进行系统培训,模拟临床场景,应用于病例讨论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课程满意度、诊疗能力、医患沟通能力、接诊自信心以及病例分析考核成绩方面都明显高于传统讲授方法(P<0.01)。可见,将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引入口腔正畸学教学中,提高了教学质量及学生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学 学生标准化病人 病例讨论
下载PDF
TGF-β1受体对ClC-3氯通道在正畸骨代谢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卢晓琳 王欢 +1 位作者 曹猛 金作林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12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观察TGF-β1受体(TGF-β1 receptor,TβR)对成骨细胞中ClC-3氯通道表达的影响,初步探索TβR在ClC-3氯通道调控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CCK-8试剂盒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TβR抑制剂在MC3T3-E1细胞中对TβRⅠ、TβRⅡ表达... 目的观察TGF-β1受体(TGF-β1 receptor,TβR)对成骨细胞中ClC-3氯通道表达的影响,初步探索TβR在ClC-3氯通道调控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CCK-8试剂盒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TβR抑制剂在MC3T3-E1细胞中对TβRⅠ、TβRⅡ表达的最佳抑制方式;观察阻断TβR对ClC-3氯通道表达的影响,以及通过siRNA基因转染技术阻断ClC-3氯通道观察对TβRⅠ、TβRⅡ表达的影响;并观察TβR对成骨相关基因(Alp、Runx2)表达的影响。结果浓度为2μmol/L的TβR抑制剂作用MC3T3-E1细胞24 h对TβRⅠ、TβRⅡ表达抑制作用较好,并且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较小。抑制TβR表达可促进ClC-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同样下调ClC-3氯通道的表达,TβRⅠ和TβRⅡ基因的表达升高(P<0.05),TβRⅡ升高程度强于TβRⅠ。阻断TβR可促进成Alp、Runx2的表达(P<0.05)。结论TβR可抑制骨代谢过程中ClC-3氯通道在成骨细胞中的表达,TβRⅡ对ClC-3氯通道的表达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C-3氯通道 TGF-β1受体 成骨分化 MC3T3-E1细胞
下载PDF
人工智能正畸诊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7
作者 马艳宁 金作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93-697,共5页
人工智能在正畸学科中的广泛运用,有效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同时其在辅助决策诊疗过程中的优势,有助于推动远程医疗以及精准医疗的发展,但由于其本身存在的尚无法解决的问题,目前的人工智能仍存在很多不足,加之医疗本身的复杂性,未来... 人工智能在正畸学科中的广泛运用,有效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同时其在辅助决策诊疗过程中的优势,有助于推动远程医疗以及精准医疗的发展,但由于其本身存在的尚无法解决的问题,目前的人工智能仍存在很多不足,加之医疗本身的复杂性,未来仍需不断完善人工智能相关软件以及技术,以期更好的帮助临床。本文就人工智能在正畸学科中的现状、尚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前景做一介绍,期待未来人工智能正畸诊疗体系能够造福更多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辅助决策 隐私保护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单细胞水平解析人第三磨牙牙囊组织免疫微环境特征
8
作者 刘佳宁 张小慧 +6 位作者 曹元 刘露 雷啸 田炯义 何珺希 金钫 隋秉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7-752,共6页
目的:解析人第三磨牙牙囊组织的免疫微环境特征,探究先天性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在牙囊组织中的种群组成、相互交流及作用。方法:本研究分析了先前已上传至GSA数据库中的测序数据:GSA-Human:HRA008022,运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牙囊组... 目的:解析人第三磨牙牙囊组织的免疫微环境特征,探究先天性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在牙囊组织中的种群组成、相互交流及作用。方法:本研究分析了先前已上传至GSA数据库中的测序数据:GSA-Human:HRA008022,运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牙囊组织中的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细胞进行基因鉴定和GO功能富集分析,CellChat分析免疫细胞群之间的相互交流。结果:使用t-SNE降维分析免疫细胞群,分别获得先天性免疫细胞群,包括固有淋巴样细胞、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适应性免疫细胞群包括T细胞和B细胞。Pearson相关性系数分析显示,先天性免疫细胞中固有淋巴样细胞和巨噬细胞与适应性免疫细胞群具有较强的相关性。GO富集分析显示先天性免疫细胞群之间存在相互协同,同时对于适应性免疫细胞群也具有调节作用。进一步的CellChat分析表明先天性免疫细胞群和适应性免疫细胞群之间存在密切的生物学信号传递,其中以CLEC、MIF、ADGRE5、COLLAGEN、MIF信号通路最为显著。结论:牙囊组织中富含大量免疫细胞,其中先天性免疫细胞群和适应性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免疫反应,参与维持牙囊组织稳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RNA测序 牙囊 免疫 微环境
下载PDF
新型微种植体植入导板引导下微种植体植入成功率的研究
9
作者 刘晶晶 唐睿 +1 位作者 袁丽仙 刘鑫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观察本课题组研发的微种植体植入导板的临床应用效果,并比较其与对照组使用传统方式进行微种植体植入的植入效果差异。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共计纳入34名患者,试验侧采用微种植体植入导板辅助微种植体的植入,共计植入34枚微种植体... 目的观察本课题组研发的微种植体植入导板的临床应用效果,并比较其与对照组使用传统方式进行微种植体植入的植入效果差异。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共计纳入34名患者,试验侧采用微种植体植入导板辅助微种植体的植入,共计植入34枚微种植体。对照侧参考植入术区影像片,依据操作者的经验进行微种植体的植入,共计植入34枚微种植体,分析导板引导下的微种植体植入精确度,并对2组微种植体的植入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植入成功率为97.06%,对照组植入成功率为82.35%,统计分析学结果显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课题组研发的微种植体植入导板可提高微种植体植入成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 导板 成功率
下载PDF
Er∶YAG激光不同照射参数组合对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杨久慧 陈永进 +4 位作者 杨平 刘佳 陈星宇 杨欣宇 李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Er∶YAG激光照射参数组合对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160个2 mm厚牙本质片用0.5 mmol/L EDTA脱矿制备牙本质过敏症模型并等分成16个组(n=10),应用聚焦式(R02)和散焦式(R14)照射手具按照Er∶YAG激光的照射功率、... 目的:探讨不同的Er∶YAG激光照射参数组合对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160个2 mm厚牙本质片用0.5 mmol/L EDTA脱矿制备牙本质过敏症模型并等分成16个组(n=10),应用聚焦式(R02)和散焦式(R14)照射手具按照Er∶YAG激光的照射功率、照射距离和照射时间照射牙本质片。再将各组随机等分为照射即刻组和酸蚀磨损组(n=5),SEM观察牙本质小管横截面和纵剖面形态,Image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计算牙本质小管暴露面积和封闭率,测量牙本质小管封闭距离。结果:SEM观察可见,对照组牙本质小管口周界清晰、开放均匀,酸蚀磨损后牙本质小管口增大、开放明显;Er∶YAG激光处理后的照射即刻组牙本质小管口缩小或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熔融封闭,其中手具、照射功率、距离、时间分别为R02、0.5 W、3 cm、20 s/cm^(2),R14、0.5 W、3 cm、20 s/cm^(2),以及R14、0.6 W、3 cm、20 s/cm^(2)3组参数组合照射的牙本质小管口熔融物封闭均匀无缝,酸蚀磨损处理前后牙本质表面形态基本一致,纵剖面可见牙本质小管内封闭物更加均匀密实;形态学分析显示,上述三组参数组合的Er∶YAG激光照射后,无论是否酸蚀磨损处理,牙本质小管暴露面积均显著小于其它各组(P<0.05)、封闭率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牙本质小管封闭深度亦达到2.0μm以上。结论:R02和R14手具以0.5 W照射功率、3 cm照射距离、20 s/cm^(2)照射时间,以及R14手具以0.6 W照射功率、3 cm照射距离、20 s/cm^(2)照射时间的参数组合可以达到最佳的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铒激光 牙本质过敏症 牙本质小管 参数
下载PDF
正畸治疗中“黑三角”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应对策略
11
作者 郭冬会 高洁 +2 位作者 王宪 徐悦蓉 金作林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43-147,共5页
正畸治疗过程中有很多美学风险出现,其中以牙周美学风险“黑三角”最为常见。如何预防和改善“黑三角”是正畸临床中医师和患者都很关注的问题。正畸过程中“黑三角”的发生可能是患者自身生理因素(牙齿的形态和牙龈生物型)、病理因素(... 正畸治疗过程中有很多美学风险出现,其中以牙周美学风险“黑三角”最为常见。如何预防和改善“黑三角”是正畸临床中医师和患者都很关注的问题。正畸过程中“黑三角”的发生可能是患者自身生理因素(牙齿的形态和牙龈生物型)、病理因素(菌斑控制不佳的牙周病)、医源性因素(切牙的过度唇倾过大的矫治力、托槽粘贴定位错误导致邻牙牙根不平行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正畸治疗前,需充分检查及评估牙周情况,进行合理的正畸牙齿移动方式的设计,正畸治疗中需严格维护患者的牙周健康,避免使用过大的矫治力,特别是伸长力。正畸完成后也可采用复合树脂充填、贴面修复、义龈修复、牙周手术和局部注射的方法进一步改善“黑三角”。本文从“黑三角”的病因,预防和处理角度出发,对正畸治疗过程中“黑三角”发生的相关因素和应对策略做一综述,为临床工作中“黑三角”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三角” 正畸治疗 牙槽骨高度
原文传递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治错[牙合]畸形与牙槽骨缺损发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瑞洁 郭子煜 +1 位作者 秦文(综述) 金作林(审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7-531,共5页
无托槽隐形矫治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兴的矫治器系统,具有可摘戴、美观、舒适、简化临床操作等特点,能够解决轻中难度的正畸病例,同时也有其不可避免的不足。近年来,“健康矫治”逐渐成为现代正畸追求的治疗目标之一,其中一个重... 无托槽隐形矫治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兴的矫治器系统,具有可摘戴、美观、舒适、简化临床操作等特点,能够解决轻中难度的正畸病例,同时也有其不可避免的不足。近年来,“健康矫治”逐渐成为现代正畸追求的治疗目标之一,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牙周组织的健康。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基于矫治器材料特点,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控根能力有限,有时可能会损害牙周硬组织健康,发生牙根吸收、牙槽骨缺损等问题。该文就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牙槽骨缺损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诊断、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牙槽骨缺损 骨开窗 骨开裂
下载PDF
骨性Ⅱ类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颞下颌关节的三维空间的CBCT分析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郑嘉婧 张跃英 +3 位作者 吴秋月 校华 张婧 李菲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0-217,共8页
目的:运用三维空间测量法研究骨性Ⅱ类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颞下颌关节的三维空间形态、位置及生长发育的相关趋势。方法:纳入骨性Ⅰ类安氏Ⅰ类患者42例与骨性Ⅱ类安氏II类2分类患者47例,拍摄CBCT,采用Mimics21.0重建颞下颌关节三维模型,... 目的:运用三维空间测量法研究骨性Ⅱ类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颞下颌关节的三维空间形态、位置及生长发育的相关趋势。方法:纳入骨性Ⅰ类安氏Ⅰ类患者42例与骨性Ⅱ类安氏II类2分类患者47例,拍摄CBCT,采用Mimics21.0重建颞下颌关节三维模型,在三维模型上测量关节前间隙、关节上间隙等14个测量项目,并进行比较。结果:男性患者的髁突普遍比女性患者的大,而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随年龄的增长,髁突内外径及前后径逐渐增大,但髁突高度、关节窝大小及形态等均在青少年时期就已接近成年时的大小,在成年患者与未成年患者中并无显著差异。相对于安氏Ⅰ类患者,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的关节窝宽度更小,髁突体积及表面积均更小,且髁突位置多处于后退位。结论:骨性Ⅱ类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与骨性Ⅰ类安氏Ⅰ类患者的关节窝形态、髁突形态及位置、生长发育趋势均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2分类 颞下颌关节 CBCT 3D空间测量法
下载PDF
舌侧活动翼矫治器不同方式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媛 陈裕桦 +3 位作者 王连城 郭子煜 刘玲 付善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197,共6页
目的:探讨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内收上前牙过程中,不同内收方式下,对上颌牙列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选取1例患者上颌骨和上牙列的CBCT数据,建立舌侧活动翼矫治器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置3种内收方式:对上颌双侧中切牙分别施加0.4... 目的:探讨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内收上前牙过程中,不同内收方式下,对上颌牙列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选取1例患者上颌骨和上牙列的CBCT数据,建立舌侧活动翼矫治器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置3种内收方式:对上颌双侧中切牙分别施加0.49 N力(模型1);对上颌双侧中切牙及侧切牙分别施加0.49 N力(模型2);对上颌双侧中切牙、侧切牙及尖牙分别施加0.49 N力(模型3)。对比分析3种不同的内收方式下,上牙列的初始位移和牙周膜应力分布。结果:在模型1、2、3加力下,第一磨牙牙冠的近移量分别为-2.64E-04 mm、-7.24E-04 mm、-1.09E-03 mm。中切牙冠根位移差值分别为6.23E-03 mm、7.87E-03 mm、7.47E-03 mm。第二磨牙远中牙冠伸长位移分别为1.02E-04 mm、2.81E-04mm、4.22E-04 mm。结论:模型1的内收方式,最有利于后牙支抗的保护、转矩的控制和“拱形效应”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分析 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 内收上前牙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空军飞行员磨牙症患病率与咬合及心理因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文艺 金作林 +3 位作者 杨鸿旭 王阿娴 曹阳 刘倩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6-669,共4页
目的:调查军事环境中飞行员磨牙症的患病情况,探讨该人群中磨牙症患病率与错[牙合]畸形及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08名空军飞行员进行口腔一般情况、心理问卷调查、生活习惯及身体状况调查以及错[牙合]畸形检查,评估空军飞行员磨牙... 目的:调查军事环境中飞行员磨牙症的患病情况,探讨该人群中磨牙症患病率与错[牙合]畸形及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08名空军飞行员进行口腔一般情况、心理问卷调查、生活习惯及身体状况调查以及错[牙合]畸形检查,评估空军飞行员磨牙症患病率与错[牙合]畸形及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08名空军飞行员中有44名(40.7%)患有磨牙症。空军飞行员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结果显示除躯体化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人际关系得分低于全国常模(P<0.05),其他因子无显著差异,说明空军飞行员整体心理健康情况良好。对相关错[牙合]因素分析后显示,安氏Ⅱ类错[牙合]与该人群磨牙症高度相关(P=0.002);拥挤、牙列间隙、深覆[牙合]、深覆盖、前牙开[牙合]、后牙单侧反[牙合]、中线偏斜与该人群磨牙症无相关性(P>0.05)。结论:空军飞行员心理健康情况良好。Ⅱ类错[牙合]畸形与空军飞行员磨牙症高发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症 飞行员 错[牙合]畸形 咬合因素 安氏分类 心理因素
下载PDF
静态机械牵张力对HPDLSCs和PPDLSCs破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佳 郭冬会 +2 位作者 秦文 杨平 李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7-262,共6页
目的:探讨健康牙周组织来源的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和牙周病组织来源的牙周膜干细胞(PPDLSCs)在静态机械牵张力作用下破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异同。方法:采用低密度接种法分离培养HPDLSCs和PPDLSCs,应用流式细胞仪对两种细胞的表面间充质... 目的:探讨健康牙周组织来源的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和牙周病组织来源的牙周膜干细胞(PPDLSCs)在静态机械牵张力作用下破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异同。方法:采用低密度接种法分离培养HPDLSCs和PPDLSCs,应用流式细胞仪对两种细胞的表面间充质干细胞标记物表达进行检测,使用Flexcell Tension Unit对HPDLSCs和PPDLSCs进行不同力值静态机械牵张力(SMS)加载,实时定量RT-PCR检测HPDLSCs和PPDLSCs中破骨相关基因RANKL和C-fos的表达。结果: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STRO-1、CD146、CD90、CD29在HPDLSCs和PPDLSCs中均强阳性表达,且HPDLSCs中的表达显著高于PPDLSCs(P<0.05)。在未加载SMS情况下,PPDLSCs中RANKL和C-fos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PDLSCs(P<0.05);当加载SMS≤12%形变量时,HPDLSCs中两种破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较未加力时无明显变化(P>0.05),而形变量达到14%时,二者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在PPDLSCs组,当SMS≤8%形变量时,RANKL和C-fos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而SMS≥10%形变量时,可明显激活两种破骨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HPDLSCs和PPDLSCs对SMS的反应不同,过大的静态牵张力会导致PPDLSCs表达破骨相关基因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 静态机械牵张力 牙周炎 破骨相关基因
下载PDF
使用Bjork-Jarabak分析法研究腺样体肥大对不同发育阶段儿童颅颌面生长趋势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成汉 刘文林 +1 位作者 盛曾炎 刘思颖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389,共5页
目的:探究腺样体肥大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儿童颅颌面硬组织生长发育趋势的影响。方法:对232名年龄在4~16岁儿童的头侧位片进行Bjork-Jarabak头影测量分析,采用颈椎骨龄(CVM)分期将患者分为CVM 1~2(A)、CVM 3~4(B)、CVM 5~6(C)3组,以A/N... 目的:探究腺样体肥大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儿童颅颌面硬组织生长发育趋势的影响。方法:对232名年龄在4~16岁儿童的头侧位片进行Bjork-Jarabak头影测量分析,采用颈椎骨龄(CVM)分期将患者分为CVM 1~2(A)、CVM 3~4(B)、CVM 5~6(C)3组,以A/N=0.61为界设置腺样体肥大组和正常组两亚组,用t检验探究同CVM期各亚组间生长发育指标差异,以及不同CVM期该差异的变化趋势。结果:腺样体肥大儿童A、B、C组各28、55、23例,正常对照各12、65、49例。肥大组CVM1-2期S-Ar、N-Me和S-Ar/Ar-Go显著增大(P<0.05);CVM5-6期Ar-Go-Me、N-S-Ar和Ar-Go-N显著增大(P<0.05)、S-Ar-Go显著减小(P<0.05);S-N、Go-Me、S-Go、S-N/Go-Me和Ar-Go/N-Me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腺样体肥大对儿童颅颌面生长型影响较大,表现为髁突后位、下颌支后仰,下颌垂直向生长和顺时针旋转的趋势增强,倾向于形成Ⅱ类高角面型。此影响在生长发育早期和晚期的儿童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肥大 错[牙合]畸形 颈椎骨龄分期 生长和发育
下载PDF
案例与问题“双螺旋贯穿”教学模式探索
18
作者 王蕾 董晓建 +1 位作者 陈裕桦 曹猛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745-750,共6页
口腔正畸学内容抽象,理论庞杂,与实践密切结合,是口腔临床专业中唯一不设临床实习的学科。我们需要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庞杂的内容形成逻辑,使理论授课密切结合实践。案例与问题双螺旋贯穿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案例... 口腔正畸学内容抽象,理论庞杂,与实践密切结合,是口腔临床专业中唯一不设临床实习的学科。我们需要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庞杂的内容形成逻辑,使理论授课密切结合实践。案例与问题双螺旋贯穿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案例教学法的局限,通过将一个精心设计的完整案例作为课堂主线贯穿课堂,系统地串联起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同时,辅之以一条具有内在逻辑、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启发学生思维,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思考。两链之间形成关联,以双螺旋上升形式推动课堂教学,实现课堂“低阶”到“高阶”教学目标的转化。本研究阐述了该模式的形式、原理和应用,在口腔正畸学教学中使用该方法,有助于提升临床思维能力,启发主动思考,建立思维逻辑线,实现深度学习。通过案例“故事性”,自然融入思政元素,实现知识-能力-素养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案例链 问题链 口腔正畸学 主线教学
下载PDF
隐形矫治器治疗成人闭锁型深覆[牙合]1例
19
作者 惠铄壹 王蕾 +2 位作者 王智伟 李彦浇 金钫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1-284,共4页
1例成年女性,重度深覆[牙合],骨性Ⅱ类,安氏Ⅱ类,低角,直面型。通过隐形矫治器,采用上颌推磨牙向后解决Ⅱ类磨牙关系,并设计伸长后牙,压低前牙的方式打开前牙咬合,最终获得良好的咬合及理想的微笑线。
关键词 隐形矫治器 深覆[牙合]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有运动习惯的T2DM患者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影响
20
作者 田欢 邵智文 +6 位作者 赵国强 易子安 陈梓俊 王宇曦 邓邦莲 宋应亮 刘向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5-782,共8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二甲双胍对有运动习惯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种植体的边缘骨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行下颌第一磨牙区不植骨手术的病例63例,种植73枚。种植修复完成后6月、1年和2年复诊检查,比较正常血糖对照组(N组41例47枚种植体)、2型... 目的:回顾性研究二甲双胍对有运动习惯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种植体的边缘骨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行下颌第一磨牙区不植骨手术的病例63例,种植73枚。种植修复完成后6月、1年和2年复诊检查,比较正常血糖对照组(N组41例47枚种植体)、2型糖尿病服用二甲双胍无运动习惯(M组10例13枚种植体)、2型糖尿病服用二甲双胍有运动习惯(MR组12例12枚种植体)3组间的边缘骨吸收(MBL)、种植体成功率和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结果:N组和MR组的远期骨水平种植体近中边缘骨吸收显著低于M组(分别为P=0.001,P=0.0005);N组、MR组与M组的种植体成功率分别为95.74%、100%、76.92%;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分别为2.13%、0和15.38%。结论:在下颌第一磨牙区不植骨的种植手术中,2型糖尿病有运动习惯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可改善其种植体的远期边缘骨吸收,提高种植体成功率,降低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预后优于无运动习惯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修复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运动习惯 边缘骨吸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