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滴与细胞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蒲思颖 胡朗 +1 位作者 郭艳杰 李妍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5年第1期37-41,共5页
细胞器不仅具有各自特定的功能,还能通过相互作用来共同完成重要的生理功能。脂滴是一种特殊而动态的细胞器,对细胞和器官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人们对脂滴在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关注。脂滴的形成、代谢以... 细胞器不仅具有各自特定的功能,还能通过相互作用来共同完成重要的生理功能。脂滴是一种特殊而动态的细胞器,对细胞和器官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人们对脂滴在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关注。脂滴的形成、代谢以及与其他细胞器的相互作用共同驱动了细胞内脂质的稳态调控。现综述最新的研究进展,总结脂滴与胞内细胞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探讨它们如何共同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滴 细胞器互作 心血管疾病 内质网 线粒体
下载PDF
心血管专科护士工作沉浸现状及潜在剖面分析
2
作者 杜艳玲 杨永红 +3 位作者 吾超 问芳芳 张文婷 郭晓岚 《护理管理杂志》 2025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目的分析心血管专科护士工作沉浸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沉浸量表、感知压力量表和工作条件效能量表对10所医院的254名心血管专科护士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法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心血管专... 目的分析心血管专科护士工作沉浸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沉浸量表、感知压力量表和工作条件效能量表对10所医院的254名心血管专科护士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法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心血管专科护士工作沉浸潜在类别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心血管专科护士工作沉浸的潜在类别分为3种:低工作沉浸型(16.54%)、中工作沉浸型(45.67%)和高工作沉浸型(37.8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感知压力与工作条件效能是心血管专科护士工作沉浸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心血管专科护士工作沉浸分3个潜在类别,护理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建立多元化的干预体系,提升其工作沉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护士 专科护士 工作沉浸 潜在剖面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致心血管系统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宇杰 徐悦蓉 +1 位作者 董佳颖 张明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5期114-118,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肺部症状为主,但患者也可表现出心肌损伤、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心力衰竭等一系列心血管系统症状,其中以伴血清肌钙蛋白升高的心肌损伤最为常见。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预后有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肺部症状为主,但患者也可表现出心肌损伤、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心力衰竭等一系列心血管系统症状,其中以伴血清肌钙蛋白升高的心肌损伤最为常见。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预后有着显著影响。本综述结合当前研究进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致心血管系统损伤的机制、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并提出治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肌损伤 临床表现 机制 治疗
下载PDF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 9型抑制剂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冯艳 罗文平 +5 位作者 张明明 佘林聪 王家欣 孙涌鑫 陈昊青 张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142-148,共7页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9型抑制剂(PCSK9抑制剂)不仅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还具有改善心血管结局、减轻氧化应激及改善血管内皮等多效性作用。近年来,PCSK9抑制剂的不断研发为心血管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PCSK9抑制剂的多效...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9型抑制剂(PCSK9抑制剂)不仅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还具有改善心血管结局、减轻氧化应激及改善血管内皮等多效性作用。近年来,PCSK9抑制剂的不断研发为心血管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PCSK9抑制剂的多效性作用机制研究,尤其是对于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9型抑制剂 血管内皮 多效性 血脂 心血管结局 炎症 氧化应激 自噬
下载PDF
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探讨
5
作者 李佳辉 李元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172-175,共4页
分析高血压护理方案中个体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高血压患者为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常规护理)及研究组(个体化护理),观察血压控制效果和并发症预防效果。结果 研究组血压、血脂控制效果及遵医行为均高于对照组,并发... 分析高血压护理方案中个体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高血压患者为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常规护理)及研究组(个体化护理),观察血压控制效果和并发症预防效果。结果 研究组血压、血脂控制效果及遵医行为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病情控制期间存在一定特殊性,且受到老年人自身因素影响,必须做好个体化护理措施干预,可以有助于血压得到强化控制,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遵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护理 老年高血压 血压 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康复管理模式对CHD患者PCI术后的康复效果
6
作者 于倩怡 王娟 +3 位作者 尹姣 刘晓阳 薛淑敏 史敏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究互联网思维的延续康复管理对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0月-202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CH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干预组,每组50... 目的:探究互联网思维的延续康复管理对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0月-202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CH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护理模式,干预组应用“互联网+”延续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心功能、心肺运动试验指标、抑郁情况、服药依从性、生存质量以及随访1年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3个月后无氧阈摄氧量(VO 2@AT)[(11.75±0.39)ml·kg^(-1)·min^(-1)比(10.17±0.76)ml·kg^(-1)·min^(-1)]、峰值摄氧量(Peak VO 2)[(17.87±0.72)ml·kg^(-1)·min^(-1)比(16.66±0.24)ml·kg^(-1)·min^(-1)]、左室射血分数(LVEF)[(51.15±2.42)%比(44.09±1.94)%]、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评分[(5.29±0.30)分比(4.11±0.27)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85.50±4.37)分比(73.27±2.53)分]均显著升高,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40.51±0.41)mm比(46.64±0.99)mm]、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评分[(7.67±0.85)分比(9.66±1.43)分]及随访1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4.00%比16.00%)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CHD患者PCI术后应用互联网延续康复干预可以改善心肺运动能力、心功能,有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并缓解抑郁情绪,并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康复
下载PDF
基于心肺运动试验的运动处方对心律失常患者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张倩 侯倩茹 +1 位作者 陆妍 王倩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运动处方对心律失常患者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2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6例)和干预组(76例... 目的:探讨基于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运动处方对心律失常患者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2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6例)和干预组(76例)。两组入院均给予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恢复窦性心律后,对照组接受常规运动训练,干预组接受基于CPET的运动处方训练,两组均训练12周。比较两组氧代谢、心肺功能、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和总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干预组最大摄氧量(VO 2max)[(1.56±0.42)ml·kg^(-1)·min^(-1)比(1.29±0.42)ml·kg^(-1)·min^(-1)],VO 2max占预计摄氧量比例(VO 2max/VO 2pred%)[(72.35±12.68)%比(65.32±11.74)%]、代谢当量(MET)[(4.65±1.29)ml·kg^(-1)·min^(-1)比(3.82±1.12)ml·kg^(-1)·min^(-1)]、峰值氧脉搏(PeakVO 2/HR)[(13.05±3.48)ml·kg^(-1)·次^(-1)比(10.24±2.65)ml·kg^(-1)·次^(-1)]、用力肺活量(FVC)[(3.51±0.82)L比(3.02±0.56)L]、最大通气量(MVV)[(95.35±6.49)L/min比(87.12±9.48)L/min]、峰值心排量(Peak CO)[(11.24±2.67)L/min比(9.24±1.52)L/min]、12项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1)2)得分[(77.93±15.41)分比(65.18±13.48)分]和总满意度(96.05%比85.53%)均显著升高,视觉模拟评分(VAS)得分[(7.28±2.31)分比(13.65±3.62)分]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基于心肺运动试验的运动处方可改善心律失常患者氧代谢和心肺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运动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素养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王娟 尹姣 +3 位作者 史敏 薛淑敏 于倩怡 刘晓阳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14-119,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素养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状况,并调查影响因素,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一般资料,评估其心理健康素养...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素养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状况,并调查影响因素,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一般资料,评估其心理健康素养与ACP状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两者的影响因素,Pearson法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5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多元心理健康素养量表(MHL)总分为(10.78±2.57)分,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量表(ACPRS)总分为(71.41±4.8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对MHL评分呈负向影响,有无配偶、对医疗的信任程度对MHL评分呈正向影响(P<0.05或<0.01);合并症数量对ACPRS评分呈负向影响,有无配偶、家庭平均月收入对ACPRS评分呈正向影响(P<0.05或<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HL评分与ACPRS评分呈正相关(r=0.476,P<0.001)。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素养和ACP状况均有待改善,且两者呈正相关,有无配偶、合并症数量、对医疗的信任程度等均为重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可据此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患者ACP准备度,改善其心理健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Snyder希望理论干预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9
作者 马欣欣 叶媛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探究Snyder希望理论干预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0月-2022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NVAF患者128例,按区组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64)和干预组(n=6... 目的:探究Snyder希望理论干预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0月-2022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NVAF患者128例,按区组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64)和干预组(n=64),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Snyder希望理论进行干预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弹性、生活质量及满意程度。结果:干预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总分[(45.41±6.07)分比(35.40±4.96)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总评分[(90.69±6.16)分比(75.71±4.31)分]以及总满意度(95.31%比81.25%)均显著提高(P<0.05或<0.01)。结论:采用Snyder希望理论干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可显著改善其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并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Snyder希望理论 护理
下载PDF
424例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景肖 尹姣 +2 位作者 郭晓岚 张银萍 卫攀 《护理学报》 2025年第3期62-68,共7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3年6—12月选取西安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门诊复查的424例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疾病心理社会... 目的探讨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3年6—12月选取西安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门诊复查的424例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疾病感知问卷简易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对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特征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利用单因素分析、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对其不同类别的影响。结果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可分为心理社会适应低下-工作受限组(41.1%)、心理社会适应中等偏下组(23.1%)、心理社会适应组良好-社交和谐组(35.8%)3个潜在类别。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心功能分级、病程、疾病感知、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是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潜在剖面分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存在异质性,可结合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特征和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使其更好地回归家庭、适应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心肌梗死 心理社会适应 剖面分析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尹姣 吴学勤 +4 位作者 马文帅 许佳 卫攀 党肖 李妍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8期38-42,67,共6页
为了解定点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医院中医护人员心理状况,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医护人员心理健康调查表》对3所定点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医院中1 266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定点医院... 为了解定点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医院中医护人员心理状况,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医护人员心理健康调查表》对3所定点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医院中1 266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定点医院医护人员中,27.5%存在抑郁,26.3%存在焦虑,26.0%存在孤独。女性、已婚、传染科、发热门诊、监护室相比男性、未婚、普通门诊更容易抑郁;传染科、监护室相比普通门诊更容易焦虑。因此,医院应加强对这类群体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以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医护人员 心理状况
下载PDF
高表达SEL1L减轻血管紧张素Ⅱ所致心肌细胞肥大的机制
12
作者 秦超师 李泽霖 +2 位作者 周海佳 杨竞霄 王芳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045-1054,共10页
目的 观察高表达Lin-12样抑制子/增强子(SEL1L)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所致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并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 原代新生小鼠心肌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Con)、AngⅡ组、AngⅡ+SEL1L高表达组(AngⅡ+SEL1L)和AngⅡ+G蛋... 目的 观察高表达Lin-12样抑制子/增强子(SEL1L)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所致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并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 原代新生小鼠心肌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Con)、AngⅡ组、AngⅡ+SEL1L高表达组(AngⅡ+SEL1L)和AngⅡ+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高表达+SEL1L高表达组(AngⅡ+GRK2+SEL1L)。AngⅡ组、AngⅡ+SEL1L组和AngⅡ+GRK2+SEL1L组用含AngⅡ(1μmol/L)的DMEM培养基培养48 h以诱导心肌细胞肥大。AngⅡ+SEL1L组和AngⅡ+GRK2+SEL1L组采用腺病毒转染法高表达心肌细胞内SEL1L和GRK2分子后再用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qRT-PCR法检测SEL1L、GRK2和心肌肥厚相关分子(ANP、BNP、α-MHC和β-MHC)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评估心肌细胞平均横截面积,TUNEL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特定试剂盒检测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DHE染色检测心肌细胞ROS的生成,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EL1L、GRK2和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PERK、CHOP和GPR78)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组相比,AngⅡ组心肌细胞SEL1L分子表达显著降低,GRK2分子表达明显升高(均P<0.01);心肌肥厚基因(ANP、BNP和β-MHC)表达明显上调,细胞表面积明显增大,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均P<0.01);并且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及氧化应激水平明显上升,线粒体功能显著受损(均P<0.01)。与AngⅡ组相比,AngⅡ+SEL1L组心肌细胞SEL1L分子表达显著升高,GRK2分子表达明显降低(均P<0.01);心肌肥厚基因表达明显下调,细胞表面积明显缩小,细胞凋亡率显著减低(均P<0.01);并且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及氧化应激水平明显下降,线粒体功能显著恢复(均P<0.01)。与AngⅡ+SEL1L组相比,AngII+GRK2+SEL1L组心肌细胞SEL1L分子表达无明显改变,但GRK2分子表达明显上升(P<0.01);心肌肥厚基因表达明显增加,细胞表面积明显变大,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均P<0.01);并且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及氧化应激水平明显上调,线粒体功能显著受损(均P<0.01)。结论 高表达SEL1L可能是通过抑制GRK2的表达,减轻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和氧化应激损伤,进而发挥抗血管紧张素Ⅱ所致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心肌细胞 心肌肥大 心力衰竭 SEL1L GRK2 内质网应激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5 d康复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桡入路PCI术后心脏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杰 谢丹琦 +3 位作者 张雯 李粉娜 问芳芳 张琦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993-99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5 d康复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桡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院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2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监护室收治的60例AMI患者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5 d康复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桡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院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2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监护室收治的60例AMI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7月~2022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心脏康复程序进行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ERAS理念的5 d心脏康复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再住院率、平均住院日、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焦虑评分。结果:两组均无死亡及再梗死发生病例,观察组6MWT、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再住院率、平均住院日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RAS理念的5 d心脏康复管理模式,可有效帮助AMI患者心脏功能恢复,缩短其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率,同时提高生存质量,改善其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康复程序 ERAS 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介入术
下载PDF
GnT-V通过影响自噬调控糖尿病小鼠的心肌损伤
14
作者 赵然 王婷婷 +1 位作者 赵杰琼 李妍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842-848,共7页
目的探究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V(N-acetylglucosaminetransferase-V,GnT-V)对糖尿病心肌病小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30只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糖尿病心肌病组(DCM组)和糖尿病心肌病+干扰GnT-... 目的探究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V(N-acetylglucosaminetransferase-V,GnT-V)对糖尿病心肌病小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30只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糖尿病心肌病组(DCM组)和糖尿病心肌病+干扰GnT-V基因的腺相关病毒组(DCM+AAV-shGnT-V组),每组10只。DCM组小鼠腹腔注射50 mg/kg链脲佐菌素,连续5 d,诱导糖尿病模型(随机血糖≥16.7 mmol/L),继续普通饮食喂养12周诱导糖尿病心肌病模型;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的柠檬酸盐缓冲液;DCM+AAV-shGnT-V组在糖尿病模型诱导成功后4周,通过心肌注射40μL滴度为1×10^(10)PFU/mL的腺相关病毒(AAV)-shGnT-V以敲低GnT-V基因。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小鼠心脏功能,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心肌纤维化情况,TUNEL染色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程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组织中GnT-V和Beclin1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蛋白LC3、P62及PI3K/AKT通路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Con组相比,DCM组小鼠心脏收缩功能显著降低(P<0.05),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增加(P<0.05),心肌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上升(P<0.05),心肌组织中GnT-V、自噬蛋白Beclin1、LC3Ⅱ/LC3Ⅰ表达显著增加,P62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且PI3K和AKT磷酸化程度明显降低(P<0.05)。与DCM组相比,DCM+AAV-shGnT-V组小鼠心脏收缩功能明显改善(P<0.05),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显著下降(P<0.05),心肌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GnT-V、Beclin1及LC3Ⅱ/LC3Ⅰ表达显著下调,P62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且PI3K和AKT磷酸化程度明显增强(P<0.05)。结论敲低GnT-V基因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小鼠的心肌组织纤维化进展和心肌细胞凋亡程度,其作用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心肌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自噬 凋亡 心肌纤维化 GNT-V PI3K/AKT
下载PDF
冠状动脉功能学指标在ACS患者介入效果评估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预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段赟 刘聪 +1 位作者 胡正盼 曾迪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功能学指标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介入效果评估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250例ACS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行冠状动...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功能学指标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介入效果评估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250例ACS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测量,纳入FFR<0.80且至少存在单支冠状动脉主支病变狭窄≥70%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检测患者行PCI术前后冠状动脉功能学指标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充血状态下平均传导时间(mean conduction time in hyperemia,TmnHyp)及血清生化指标[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比较患者术前术后FFR、IMR、TmnHyp、CK-MB、BNP及cTnT变化,分析FFR、IMR值、TmnHyp与CK-MB、BNP及cTnT水平的相关性。记录入组患者PCI术后3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分析FFR、IMR值与MACE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最终共纳入患者178例,与术前比较,ACS患者PCI术后FFR值增高,IMR及TmnHyp值降低(P<0.05);血清CK-MB、BNP、cTnT水平下降(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后FFR指数与CK-MB、BNP、cTnT水平呈负相关(r=-0.572、-0.720、-0.477,均P<0.05);IMR指数与CK-MB、BNP、cTnT水平呈正相关(r=0.349、0.418、0.227,均P<0.05);TmnHyp与CK-MB、BNP、cTnT水平呈正相关(r=0.315、0.222、0.302,均P<0.05)。178例ACS行PCI术后3个月内发生MACE有52例,其中靶血管血运重建18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6例、复发性心绞痛18例,总MACE发生率为29.21%。采用倾向匹配法,排除混杂因子,共得到36对。结果显示,MACE者FFR低于非MACE者(F_(时间)为78.880,P<0.05;F_(组间)为21.168,P<0.05),IMR、TmnHyp高于非MACE者(F_(时间)分别为55.857、272.911,均P<0.05;F_(组间)分别为19.057、76.788,均P<0.05)。结论:FFR、IMR及TmnHyp值的检测可对ACS患者PCI术后的疗效进行评估,且对其术后短期MACE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Ⅴ介导糖尿病小鼠心肌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16
作者 赵然 王婷婷 +2 位作者 王晓宇 冯艳 李妍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50-156,共7页
目的 探究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Ⅴ(N-acetylglucosamine transferaseⅤ,GnT-Ⅴ)介导糖尿病小鼠心肌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trl组)、糖尿病组(DM组)和糖尿病+干扰GnT-Ⅴ基因的腺相... 目的 探究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Ⅴ(N-acetylglucosamine transferaseⅤ,GnT-Ⅴ)介导糖尿病小鼠心肌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trl组)、糖尿病组(DM组)和糖尿病+干扰GnT-Ⅴ基因的腺相关病毒组(DM+shGnT-Ⅴ组),每组10只。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小鼠心功能及左室质量,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心肌组织中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和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的表达,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GnT-Ⅴ、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activated kinase 1, TAK1)蛋白表达。体外培养原代心肌细胞,分为正常葡萄糖组(NG组)、高糖组(HG组)、高糖+干扰GnT-Ⅴ基因的腺病毒组(HG+Ad-shGnT-Ⅴ组)和高糖+干扰GnT-Ⅴ基因的腺病毒+过表达TAK1基因的腺病毒组(HG+Ad-shGnT-Ⅴ+Ad-TAK1组)。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原代心肌细胞中GnT-Ⅴ、TAK1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α-辅肌动蛋白(α-actinin)表达水平。结果 与Ctrl组相比,DM组小鼠心脏收缩功能显著下降(P<0.001),左室质量明显增加(P<0.001),心肌细胞肥大(P<0.001),GnT-Ⅴ和TAK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及ANP和BNP在mRNA水平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DM组相比,DM+shGnT-Ⅴ组小鼠心脏功能明显改善(P<0.01),左室质量明显降低(P<0.01),心肌肥大症状明显减轻(P<0.001),GnT-Ⅴ、TAK1、ANP及BNP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NG组相比,HG组原代心肌细胞α-actinin免疫荧光强度增强,GnT-Ⅴ和TAK1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HG组相比,HG+Ad-shGnT-Ⅴ组GnT-Ⅴ、TAK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α-actinin免疫荧光强度减弱;与HG+Ad-shGnT-Ⅴ组相比,HG+Ad-shGnT-Ⅴ+Ad-TAK1组GnT-Ⅴ表达未见明显变化,TAK1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心肌细胞α-actinin免疫荧光强度增强。结论 GnT-Ⅴ可能通过激活TAK1调控糖尿病小鼠的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肌肥厚 糖尿病心肌病 GnT-Ⅴ TAK1
下载PDF
维立西呱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17
作者 佘林聪 方业贤 +3 位作者 王家欣 冯艳 陈江红 张薇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30-235,共6页
心力衰竭(心衰)因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目前医学领域的研究难点。NO-sGCcGMP通路是一条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维立西呱是心衰治疗领域针对NO-sGCcGMP通路首次取得阳性结果的药物,为心衰的... 心力衰竭(心衰)因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目前医学领域的研究难点。NO-sGCcGMP通路是一条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维立西呱是心衰治疗领域针对NO-sGCcGMP通路首次取得阳性结果的药物,为心衰的临床治疗带来新角度、新思路。本文将简述基于该途径研发的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维立西呱在心衰领域的研究进展,对维立西呱治疗心衰的作用机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以及在我国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立西呱 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 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导管室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影响
18
作者 郭毅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54-157,共4页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实施导管室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于2021年2月到2024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参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实施导管...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实施导管室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于2021年2月到2024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参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实施导管室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效果以及各项指标较参照组更好,(P<0.05)。结论 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实施导管室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对患者的抢救效率,使患者在入院后,可以更快接受规范性的治疗,从而可以更好地挽救患者生命,取得更佳的预后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不良事件,防止患者出现风险事件,保障患者的安全性。并且,可以使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保持稳定的生命体征,进一步保障患者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导管室绿色通道护理路径 患者
下载PDF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综合重症护理的作用效果及安全性
19
作者 张增荣 王景余 张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79-0182,共4页
运用综合重症护理予以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干预,根据干预后记录的相关数据进一步判断重症护理对于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审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由本院心血管内科确诊并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信息,审查后得到100例... 运用综合重症护理予以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干预,根据干预后记录的相关数据进一步判断重症护理对于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审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由本院心血管内科确诊并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信息,审查后得到100例患者与此次研究要求相符。根据患者就诊信息档案编号将奇偶法作为分组方式,分组后获得例数相同的两个组别,分别将其命名为研究组、对照组。为两组患者提供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案,其中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方案,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供综合重症护理方案。护理期间详细观察患者临床变化,重点观察患者心功能、不良反应等现象,并将观察结果予以量化处理。量化后数据P<0.05则认定组间临床数据差异突出。结果 两组别接受护理后,临床数据比较结果差异突出(P<0.05),其原因是研究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展现突出性。结果 将综合重症护理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展现出理想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具有突出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综合重症护理 临床效果
下载PDF
ABC评分法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预测卒中风险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翅遥 张卫泽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12期38-40,共3页
目的 探讨ABC评分法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非瓣膜病房颤患者466例,以缺血性脑卒中或血栓栓塞为终点事件,分别应用ABC评分法、CHADS2评分法、CHA2DS2-VASc评分对患者进行卒中风险评分并进行比较... 目的 探讨ABC评分法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非瓣膜病房颤患者466例,以缺血性脑卒中或血栓栓塞为终点事件,分别应用ABC评分法、CHADS2评分法、CHA2DS2-VASc评分对患者进行卒中风险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ABC评分法对高危患者脑卒中的检出率高于CHADS2评分(P<0.05)。ABC评分能够将更多的CHADS2评分为0、1分的低、中危患者纳人到该评分的高危组中(P=0.014)。ABC评分的四个评分项目均与卒中风险有关(P<0.05)。结论 ABC评分对中国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优于CHADS2评分法,对CHADS2评分为0、1分的低、中危患者具有较好的卒中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评分法 心房颤动 脑卒中 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