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在军队医院全科轮转学员腰穿培训中的应用
1
作者 丁家琦 赵代弟 郭俊 《科教导刊》 2025年第8期71-73,共3页
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随着5G快速发展应运而生的教学手段。通过巧妙模拟现实世界中完整的教学过程,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为学员提供了生动、富有操作性且重复性高的教学环境,也充分提升了教员的理论知识输出效率。文章以军队医院全科... 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随着5G快速发展应运而生的教学手段。通过巧妙模拟现实世界中完整的教学过程,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为学员提供了生动、富有操作性且重复性高的教学环境,也充分提升了教员的理论知识输出效率。文章以军队医院全科轮转学员腰椎穿刺培训为例,探讨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对于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益处,为全科轮转学员带教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虚拟现实 全科轮转 腰椎穿刺
下载PDF
视频管理在神经内科ICU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闫荣 郭睿 +2 位作者 巨婷 孙唐娜 王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6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究视频管理在神经内科ICU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10月本院神经内科ICU 1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单双号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最后确定对照组49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实施ICU常规管理,观察组... 目的探究视频管理在神经内科ICU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10月本院神经内科ICU 1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单双号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最后确定对照组49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实施ICU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视频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入院时与出院时患者家属的焦虑情况以及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家属的SA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频管理有利于提高神经内科ICU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缓解其焦虑情绪,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管理 ICU 焦虑
下载PDF
“神经病学”教学中混合式课堂模式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任凯夕 沈歆宜 +3 位作者 赵代弟 卢佳睿 李宏增 郭俊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507-510,共4页
在“神经病学”教学中运用混合式课堂模式,开展多维度课堂教学,是对传统临床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改革。本研究在讲述该模式建设思路基础上,结合空军军医大学临床课程教改实践经验,介绍了“神经病学”多维度课堂授课特色、教学活动实践、... 在“神经病学”教学中运用混合式课堂模式,开展多维度课堂教学,是对传统临床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改革。本研究在讲述该模式建设思路基础上,结合空军军医大学临床课程教改实践经验,介绍了“神经病学”多维度课堂授课特色、教学活动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以及目前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教学实践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拓展了现有教学维度,支持学生进行高效且针对性强的临床知识学习,同时增加了师生互动沟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课堂 神经病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RBL教学模式在神经心脏病学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
4
作者 任佳封 孙世辉 +1 位作者 彭昳 林家骥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64-368,共5页
目的探讨研究型学习(research-based learning,RBL)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神经心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93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而试验组学生则采用RBL教学模... 目的探讨研究型学习(research-based learning,RBL)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神经心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93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而试验组学生则采用RBL教学模式,授课结束后进行教学评估,比较两组之间的测试成绩和教学问卷评估。结果试验组学生应用实践考核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相较于对照组,RBL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试验组学员的学习兴趣、逻辑思维、文献检索和创新分析等多方面的教学效果(P<0.05,P<0.01),参与RBL教学模式的试验组学员的教学满意度评价较对照组学员有显著的提高(P<0.05)。结论应用RBL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学员对于神经心脏病学授课的知识掌握水平和教学满意度,并提高教员授课的教学效果,启发我们对于本科学员的RBL教学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L教学模式 神经心脏病学 教学实践 航天航空医学
原文传递
安神养血汤联合针刺治疗对神经衰弱患者睡眠情况及大脑神经因子的影响
5
作者 杨琴 谢明 +2 位作者 曹陇娟 靳河辽 苗路莎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0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安神养血汤联合针刺治疗对神经衰弱患者睡眠情况及大脑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入组对象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就诊的94例神经衰弱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7)和联合组(n=47);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 目的:探讨安神养血汤联合针刺治疗对神经衰弱患者睡眠情况及大脑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入组对象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就诊的94例神经衰弱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7)和联合组(n=47);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安神养血汤联合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睡眠情况[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治疗前后血清大脑神经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悸、失眠、疲倦乏力及不思饮食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SQ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DNF、NGF、水平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SE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神经衰弱患者给予安神养血汤联合针刺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改善大脑神经因子水平,且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神养血汤 针刺 神经衰弱 睡眠情况 神经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过表达miR-101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减缓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室重构
6
作者 武波 郭昊 +3 位作者 钟曌 刘军芳 王琦 郭继勃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3期281-289,共9页
目的探究miR-101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和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脉左前降支法构建AMI大鼠模型。将AMI大鼠分为AMI组、agomir-NC组、miR-101 agomir组和coumermycin A1组,另设置假手术组,每组12只。TargetScan ... 目的探究miR-101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和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脉左前降支法构建AMI大鼠模型。将AMI大鼠分为AMI组、agomir-NC组、miR-101 agomir组和coumermycin A1组,另设置假手术组,每组12只。TargetScan 8.0数据库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miR-101与JAK2靶向关系。RT-qPCR检测心肌组织miR-101表达。超声检测大鼠LVESD、LVEDD、LVEF和LVFS。ELISA检测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变,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纤维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心肌组织中collagenⅠ和TGF-β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p-JAK2、JAK2、p-STAT3和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AMI组和agomir-NC组比较,miR-101 agomir组大鼠心肌组织病变和相对纤维化面积均降低(P<0.05),LVESD、LVEDD、L-1β、IL-6、TNF-α、collagenⅠ、TGF-β、N-cadherin、vimentin、p-JAK2和p-STAT3水平均降低(P<0.05),miR-101、LVEF、LVFS和E-cadherin水平均升高(P<0.05)。相较于miR-101 agomir组,coumermycin A1组大鼠心肌组织相对纤维化面积和病变程度均升高(P<0.05),LVESD、LVEDD、L-1β、IL-6、TNF-α、collagenⅠ、TGF-β、N-cadherin、vimentin、p-JAK2和p-STAT3水平均升高(P<0.05),miR-101、LVEF、LVFS和E-cadherin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miR-101通过靶向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AMI后心肌组织炎性病变、心肌纤维化和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过程,进而缓解AMI后大鼠心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01 JAK2/STAT3信号通路 急性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胆囊癌根治术中加速康复护理与疼痛管理应用效果的评估
7
作者 答秀维 赵超 +4 位作者 杨媛 董叶叶 张洪新 王琳 蒋婉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2期309-312,318,共5页
目的:评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胆囊癌根治术中加速康复护理与疼痛管理的应用效果,以优化术后恢复流程,提升患者康复质量。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7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胆囊癌根治术的110例患者,并... 目的:评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胆囊癌根治术中加速康复护理与疼痛管理的应用效果,以优化术后恢复流程,提升患者康复质量。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7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胆囊癌根治术的110例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5),研究组采用加速康复护理与疼痛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术后疼痛评分、心理状态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在术后排气、排便、开始进食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镇痛药物使用频次,以及住院时长和费用方面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48 h及72 h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人数和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护理与疼痛管理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胆囊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技术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疼痛管理 胆囊癌根治术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T细胞变化与神经损害、炎症及应激反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8
作者 雷琦 朱婷鸽 刘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654-65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T细胞变化与神经损害、炎症及应激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急诊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作为脑梗死组,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志愿者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两组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T细胞变化与神经损害、炎症及应激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急诊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作为脑梗死组,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志愿者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两组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达量以及血清中神经损害指标、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的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达量与梗死病情的内在联系。结果:脑梗死组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神经损害指标UCH-L1、GFAP、Ang-1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IGF-1、BDNF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VCAM-1、IL-13、IL-18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CAT、T-SOD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MDA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相关性分析证实,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达量与机体神经损害指标、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的含量直接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达量异常增高,与患者神经损害及全身炎症应激反应加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T细胞 神经损害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氟西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及血清BDNF、CRP的影响 被引量:41
9
作者 杨伟毅 邹慧莉 胡晓辉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959-962,共4页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0例急性脑卒中后抑郁...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0例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评分,以及血清BDNF、CRP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分别为(9.05±1.86)分、(9.33±1.7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07±2.21)分、(11.28±2.04)分,MoCA评分为(26.74±1.4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05±1.5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BDNF为(13.12±2.49)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6±2.08)μg/L,CRP为(10.06±2.08)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6±1.73)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82%和3.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显著,其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还可提高患者的血清BDNF,降低CRP水平,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抑郁 氟西汀 重复经颅磁刺激 认知功能 神经功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异钩藤碱对癫痫大鼠SIRT1/p53/caspase-3通路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雷琦 朱婷鸽 +1 位作者 何进伟 赵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05-2208,共4页
癫痫是一种致人衰弱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大脑中异常的电活动可导致自发性癫痫反复发作[1]。癫痫发作有各种病因,从遗传和先天性到神经元异常,这些异常可由缺氧、感染和炎症引起[2]。神经元凋亡在癫痫的发生发展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药... 癫痫是一种致人衰弱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大脑中异常的电活动可导致自发性癫痫反复发作[1]。癫痫发作有各种病因,从遗传和先天性到神经元异常,这些异常可由缺氧、感染和炎症引起[2]。神经元凋亡在癫痫的发生发展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药物干预可能成为治疗癫痫的一条新途径[3]。异钩藤碱(isorhynchophylline,IRN)为钩藤属植物的主要生物碱成分,用于治疗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4]。SIRT1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挥内源性凋亡抑制因子作用。p53可调节细胞生长和凋亡,SIRT1可通过催化p53去乙酰化调节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T1 异钩藤碱 神经退行性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生物碱成分 凋亡抑制因子 去乙酰化 P53
下载PDF
提高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生活质量 被引量:5
11
作者 任婷婷 朱小宇 +1 位作者 高露露 王线妮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1年第11期78-82,共5页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针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低的现状展开原因分析,从完善制度、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健康宣教、持续干预4方面予以规范化治疗及护理,使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针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低的现状展开原因分析,从完善制度、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健康宣教、持续干预4方面予以规范化治疗及护理,使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率从49.60%提高至89.74%,有效降低了疾病复发率及致残率,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问题解决型品管圈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生活质量 多学科协作
下载PDF
神经病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与体会 被引量:2
12
作者 常婷 李柱一 +5 位作者 刘煜 郭荣静 李明霞 张倩 冯军强 林宏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7期995-997,共3页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为了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更注重临床能力的培养。立足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结合神经病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鲜明特点,神经病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有其自身特点。通过多种模...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为了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更注重临床能力的培养。立足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结合神经病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鲜明特点,神经病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有其自身特点。通过多种模式和方法,强化"定位定性"诊断流程,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模式;在练好基本功的同时,要追踪前沿知识,深入及全面认识疾病;培养研究生自我学习能力,使其面对疑难病例,能够勇于挑战,独立处理,真正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学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展临床研究解决问题、指导临床实践;最终达到培养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高水平神经病学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神经病学 临床能力
下载PDF
扩展现实技术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和进展
13
作者 薛梦 李悠 +2 位作者 常婷 郭荣静 孙超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4期494-499,共6页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在线教学和虚拟教研室已经深刻的改变了既往的教学方式,并带来创新的教学模式。扩展现实技术(extended reality,XR)作为虚拟教研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疫情时代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更多的扩展性。XR主要包括虚拟现实(...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在线教学和虚拟教研室已经深刻的改变了既往的教学方式,并带来创新的教学模式。扩展现实技术(extended reality,XR)作为虚拟教研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疫情时代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更多的扩展性。XR主要包括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和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学本科教学和技能培训。神经病学具有抽象性、知识点深奥和逻辑性强等特点,XR与神经病学教学的结合已初步获得较好的反响。主要关注XR技术在神经病学教学领域的应用,包括神经解剖学教学、神经专科查体、实验室检查教学、技能培训和介入治疗培训教学等。XR在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技能水平等方面均有重要促进作用,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有力补充。但是XR技术仍存在技术成本较高、病例细节不真实和应用领域较少等问题。相信随着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和技术进一步完善成熟,XR将成为神经病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供新的教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现实 神经病学 教学培训
下载PDF
磁共振引导的聚焦超声单侧苍白球丘脑束消融治疗僵直迟缓型帕金森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14
作者 曾梓敬 周珈右 +8 位作者 尹春宇 林家骥 刘云默 陆皓璇 张德康 张剑宁 娄昕 李雪梅 潘隆盛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22-27,共6页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单侧苍白球丘脑束(pallidothalamic tract,PTT)消融治疗僵直迟缓型帕金森病(akinetic-rigid Parkinson’s disease,ARP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4例ARPD患者纳入研究,并接受单侧PTT消融术。采集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单侧苍白球丘脑束(pallidothalamic tract,PTT)消融治疗僵直迟缓型帕金森病(akinetic-rigid Parkinson’s disease,ARP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4例ARPD患者纳入研究,并接受单侧PTT消融术。采集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分和影像学数据。非参数检验进行定量分析,皮尔逊相关系数初步探索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14例ARPD患者术后1、3个月的UPDRS评分较基线下降(P<0.001),术后配合药物可使评分进一步下降(P<0.001),其总改善率与时间、美多芭冲击试验改善率、Hoehn-Yahr分期和不良事件总数相关(P<0.05)。手术不良事件较轻微。结论聚焦超声单侧PTT消融治疗ARPD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 僵直迟缓型帕金森病 苍白球丘脑束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早期免疫抑制治疗在预防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向全身型转化中的作用
15
作者 阮哲 宁凡 +2 位作者 苏悦 常婷 屈秋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2-319,共8页
目的比较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患者接受或不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全身转化风险。方法回顾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1日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注册登记的OMG患者的资料,按照是否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使用多因素Co... 目的比较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患者接受或不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全身转化风险。方法回顾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1日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注册登记的OMG患者的资料,按照是否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使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比较了发病后2年内两组患者的疾病转化风险。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估了免疫抑制治疗时程以及不同免疫治疗方案下的转化风险;使用分层分析,评价了不同亚组因子水平下主要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共收集702例以眼肌症状起病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信息,367例(52.3%)患者被纳入治疗组,平均发病年龄为(50.54±15.1)岁,其中159例(43.3%)为女性。335例(47.7%)患者被纳入对照组,平均年龄(49.1±14.6)岁,159例(47.5%)为女性。治疗组中28例(7.7%),对照组中106例(31.6%)患者在观察期内转化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经多变量校正的Cox模型分析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全身转化风险明显降低(HR=0.24;95%CI:0.15~0.37;P<0.001)。敏感性分析发现,免疫抑制持续时间越长,转化风险越低(HR=0.88;95%CI:0.85~0.91;P<0.001)。分层分析显示,不同亚组中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均可降低转化风险。结论早期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可以显著降低OMG患者向全身型转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 全身转化 免疫治疗
下载PDF
知信行宣教模式联合三位一体协同护理管理在帕金森非运动症状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阿丽 彭文婧 +3 位作者 范静 耿冬 张小娜 齐敏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5期137-140,共4页
目的 分析知信行宣教模式联合三位一体协同护理管理在帕金森非运动症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帕金森非运动症状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0例,常规护理管理)和观察组(80例,... 目的 分析知信行宣教模式联合三位一体协同护理管理在帕金森非运动症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帕金森非运动症状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0例,常规护理管理)和观察组(8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知信行宣教模式联合三位一体协同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知识、信念、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评分低于对照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知信行宣教模式联合三位一体协同护理管理可提高帕金森非运动症状患者的健康知信行水平,改善非运动症状及认知功能,提升睡眠质量与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信行宣教模式 三位一体协同护理管理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健康知信行 睡眠质量
下载PDF
非苯二氮䓬类药物治疗失眠共病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评价研究新进展
17
作者 董孟龙 林志烽 +4 位作者 范孟孟 薛盛文 刘宇航 王怡 程金湘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4388-4396,共9页
失眠共病睡眠呼吸暂停(COMISA)是一种高患病率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同时伴有失眠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且相比单独失眠或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其导致的日间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损害更为严重。非苯二氮䓬类药物(NBZDs)可改善失眠症状、提... 失眠共病睡眠呼吸暂停(COMISA)是一种高患病率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同时伴有失眠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且相比单独失眠或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其导致的日间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损害更为严重。非苯二氮䓬类药物(NBZDs)可改善失眠症状、提高睡眠质量,是治疗失眠的一线用药,但因其可能会增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恶化OSA严重程度而不推荐用于OSA治疗。目前,NBZDs对COMISA的治疗效果尚不明确,还有待深入研究。因此,本文采用系统回顾的方式,整理了OSA和COMISA患者使用NBZDs的相关文献,分析NBZDs对AHI、氧减指数、睡眠质量等多个指标的影响,评价了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唑吡坦及扎来普隆等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旨在为COMISA患者如何合理使用NBZDs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共病睡眠呼吸暂停 佐匹克隆 右佐匹克隆 唑吡坦 扎来普隆 综述
下载PDF
血清5⁃羟色胺/多巴胺比值与产后抑郁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18
作者 王沛 姜锋 +2 位作者 刘勇 白鹏倩 闫荣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2期2381-238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比值与产后抑郁(PPD)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106例PPD产妇作为抑郁组,并选择同期100名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 目的探讨血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比值与产后抑郁(PPD)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106例PPD产妇作为抑郁组,并选择同期100名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5-HT、DA水平,并计算5-HT/DA比值;所有产妇均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评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血清5-HT、DA水平及5-HT/DA比值与EPDS评分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血清5-HT、DA水平及5-HT/DA比值对PPD发生的评估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P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抑郁组血清5-HT、DA低于对照组,5-HT/DA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EPDS、SD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D郁患者血清5-HT、DA与EPDS评分呈负相关,5-HT/DA比值与EPDS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5-HT、DA及5-HT/DA比值评估PPD发生的AUC分别为0.827、0.762、0.941。抑郁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TC、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hs-CRP、TC、HDL-C、5-HT、DA、5-HT/DA比值是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5-HT/DA比值在PPD产妇中呈高表达,与产妇抑郁症状程度呈正相关,有望作为评估PPD发生的潜在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 多巴胺 5-羟色胺/多巴胺比值 产后抑郁
下载PDF
Habilitation Plus护理模式在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彭阿丽 王越 +1 位作者 左聪敏 齐敏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9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Habilitation Plus护理模式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照料者苦恼程度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80例轻中度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目的探讨Habilitation Plus护理模式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照料者苦恼程度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80例轻中度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90例。对照组实施Habilitation护理模式,试验组实施Habilitation Plus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精神行为症状、照料者苦恼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abilitation Plus护理模式简便易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轻中度AD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改善精神行为异常,降低照料者苦恼程度,同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bilitation Plus护理模式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 精神行为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复发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 被引量:3
20
作者 管昭锐 张巍 +1 位作者 刘学东 李晓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57-661,共5页
目的探讨复发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286例,根据症状发生次数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及非复发组,仔细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对于复发组,既往发生却未在本院就诊或病例资料欠缺者,均采... 目的探讨复发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286例,根据症状发生次数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及非复发组,仔细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对于复发组,既往发生却未在本院就诊或病例资料欠缺者,均采用电话询问方式获得既往资料。结果复发组22例,占总数的7.7%,其中变异型(Miller fisher综合征)1例。22例复发型患者总的吉兰-巴雷综合征发生次数为55次,其中16例发生2次,3例发生3次,1例发生4次,2例发生5次。与非复发组比较,复发组一般首次发生年龄较轻[(36.36±14.51)岁vs.(45.72±16.13)岁,P=0.009],首发症状达高峰期时间较短[(2.18±0.73)d vs.(4.24±2.98)d, P=0.000],高峰时残疾评分低(68.2%vs. 31.8%,χ2=4.209, P=0.040),且复发组较少累及颅神经(13.6%vs. 37.5%,χ2=5.040, P=0.025);电生理分型及脑脊液检查结果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首次发生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患者,若患者年龄较轻,达峰时间较短及残疾评分较低,应考虑有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复发型 MILLER FISHER综合征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