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尺度多直方图融合的红外图像增强映射方法
1
作者 王豪斌 汤志慧 +2 位作者 揭斐然 刘琼 张生伟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0,共6页
如何在尽可能地保留原始图像信息的同时,将红外探测器采集到的高动态范围(HDR)数据压缩成细节突出、对比度高、背景噪声小的可观测低动态范围图像,一直是红外技术研究的一个难点。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尺度多直方图映射融合的红外图... 如何在尽可能地保留原始图像信息的同时,将红外探测器采集到的高动态范围(HDR)数据压缩成细节突出、对比度高、背景噪声小的可观测低动态范围图像,一直是红外技术研究的一个难点。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尺度多直方图映射融合的红外图像增强映射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全局线性变换和多尺度窗口的CLAHE对HDR红外图像进行分别映射,再基于局部显著度和动态范围特征自适应计算权重,完成多直方图映射结果融合以解决场景适应性问题,同时在权值计算中利用引导滤波优化融合权重,最后通过灰度域的高斯核函数实现自适应细节增强。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有效增强图像对比度、丰富图像细节、降低背景噪声,且具有较强的场景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图像增强 多直方图 CLAHE增强 引导滤波 动态范围 多尺度融合
下载PDF
基于放宽静稳定度空空导弹重定向研究
2
作者 李斌 郭正玉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7-43,共7页
采用放宽静稳定度设计,利用空空导弹静不稳定性产生的气动力矩,设计了空空导弹重定向使用流程,提出了空空导弹完成重定向的运动学标志。根据细长体理论和粘性横流理论分析了空空导弹重定向过程中的气动力和力矩,认为无控细长旋成体无法... 采用放宽静稳定度设计,利用空空导弹静不稳定性产生的气动力矩,设计了空空导弹重定向使用流程,提出了空空导弹完成重定向的运动学标志。根据细长体理论和粘性横流理论分析了空空导弹重定向过程中的气动力和力矩,认为无控细长旋成体无法满足本文提出的完成重定向的运动学标志,必须增加气动舵面或直接力等控制方式。以大长细比鸭式舵身的简单组合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工程理论方法获取0°~180°攻角范围内气动特性,并计算了重定向过程中空空导弹轨迹和姿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放宽静稳定度的重定向技术能够在1.15 s内实现空空导弹安全、快速、稳定的重定向。最后,分析了空空导弹重定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关键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空导弹 放宽静稳定度 重定向 细长体理论 粘性横流理论 大攻角 俯仰力矩
下载PDF
基于增量非线性动态逆的导弹解耦控制设计
3
作者 陈星阳 赵霞 +1 位作者 周小志 李良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1,共6页
针对导弹大迎角机动存在强耦合动力学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非线性动态逆的解耦控制方法,将自动驾驶仪分为高带宽的快变角速率内回路和低带宽的慢变角回路控制,用部分逆近似求解的方法分别设计了增量形式的动态逆控制律对消不同的耦合... 针对导弹大迎角机动存在强耦合动力学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非线性动态逆的解耦控制方法,将自动驾驶仪分为高带宽的快变角速率内回路和低带宽的慢变角回路控制,用部分逆近似求解的方法分别设计了增量形式的动态逆控制律对消不同的耦合项,实现控制解耦的目的。典型工况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导弹增量非线性动态逆控制解耦律大大改善了强耦合动力学下的稳定控制性能。相比传统PID控制,它能够完全消除过载响应的低频振荡和超调量,同时还使得滚转角响应能够准确跟踪指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仪 耦合 增量非线性动态逆 解耦控制
下载PDF
时空关联多跟踪剔除的多源数据融合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潘亮 郭玉霞 崔炳喆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41-246,共6页
随着网络信息共享技术的深入发展,多源异构数据将是未来数据融合的主要信息源,这种数据融合表现出跨平台、跨军种、跨领域等特征,对多源异构数据关联与融合提出了新要求。针对特定场景敏感区域内有限多目标的探测问题,结合一体化作战数... 随着网络信息共享技术的深入发展,多源异构数据将是未来数据融合的主要信息源,这种数据融合表现出跨平台、跨军种、跨领域等特征,对多源异构数据关联与融合提出了新要求。针对特定场景敏感区域内有限多目标的探测问题,结合一体化作战数据融合的数据滤波、空时配准、航迹关联与建立、多目标跟踪等方面,提出了时空关联多跟踪剔除的数据融合方法,并从数据滤波、航迹关联与融合、时空关联多跟踪剔除以及融合数据“簇”等方面重点研究了所提出的数据融合方法。距离波门拖引干扰和牵引干扰的对抗仿真试验表明,所提方法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作战 时空关联多跟踪剔除 数据融合 数据“簇” 航迹处理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自适应神经网络的电动舵机伺服系统摩擦干扰补偿控制
5
作者 陈渝丰 徐晓璐 +3 位作者 张金鹏 张昆峰 岳强 张文静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0,共8页
摩擦干扰力矩影响电动舵机伺服系统的跟踪性能,造成位置和速度跟踪偏差,甚至可能导致伺服系统不稳定。针对摩擦力矩干扰下的电动舵机伺服系统跟踪性能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分数阶自适应神经网络摩擦补偿算法(FOANN),估计并补偿摩擦... 摩擦干扰力矩影响电动舵机伺服系统的跟踪性能,造成位置和速度跟踪偏差,甚至可能导致伺服系统不稳定。针对摩擦力矩干扰下的电动舵机伺服系统跟踪性能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分数阶自适应神经网络摩擦补偿算法(FOANN),估计并补偿摩擦干扰力矩。首先,建立基于LuGre模型的电动舵机伺服系统模型,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估计模型中的不可测状态变量。其次,设计FOANN摩擦补偿控制器,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电动舵机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利用仿真和实验平台,对比分析了FOANN、传统PD控制和模型自适应控制的性能。结果表明,基于本文所提出的FOANN摩擦力矩补偿控制算法,电动舵机伺服系统的位置跟踪误差和速度跟踪误差均大幅减小,FOANN算法能够有效估计并补偿摩擦力矩,降低摩擦干扰对电机舵机伺服系统的影响,提高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舵机 摩擦 LUGRE模型 分数阶控制 自适应控制 径向基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视线角速度精度的导引系统抗干扰性能评估指标研究
6
作者 徐航 白晓东 张喜涛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
针对传统抗干扰性能评估指标集中在导弹制导系统层面,无法满足导引系统抗干扰性能评估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抗干扰过程中制导系统内部误差传递原理的基础上,基于导引系统的测量误差,提出了基于视线角速度精度的导引系统抗干扰性能评估指标... 针对传统抗干扰性能评估指标集中在导弹制导系统层面,无法满足导引系统抗干扰性能评估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抗干扰过程中制导系统内部误差传递原理的基础上,基于导引系统的测量误差,提出了基于视线角速度精度的导引系统抗干扰性能评估指标,从而在导引系统研制过程中,能够及时对其抗干扰性能进行评估。由于视线角速度精度在外场试验中不易测量,为了提高该指标的测试效率,基于比例导引制导原理,给出了视线角速度精度的简化计算方法,并针对非比例导引制导场景,给出了利用识别时间对视线角速度精度进行等效测试的方法。外场数据测试结果表明,该指标能够反映导弹在不同场景下的抗干扰性能,具有一定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线角速度 抗干扰 导引系统 识别时间 评估指标 导弹
下载PDF
基于TEE的机载嵌入式数据安全技术研究
7
作者 张萌 陈水忠 +1 位作者 徐恺 张宗正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1,共5页
针对机载嵌入式系统实时性要求高、硬件资源受限、数据与任务安全防护薄弱的特点,对基于可信执行环境(TEE)的机载嵌入式数据安全技术展开研究。安全加固防护的对象为机载嵌入式系统中数据全生命周期的3个阶段,即数据存储、数据传输和数... 针对机载嵌入式系统实时性要求高、硬件资源受限、数据与任务安全防护薄弱的特点,对基于可信执行环境(TEE)的机载嵌入式数据安全技术展开研究。安全加固防护的对象为机载嵌入式系统中数据全生命周期的3个阶段,即数据存储、数据传输和数据使用的全过程。基于TEE环境特有的数据隔离特性,所提算法将数据存储中的加密算法、数据传输中的签名验签程序、数据使用过程中的敏感数据和敏感应用等与通用执行环境隔离起来,保证了不同任务之间能安全可靠地处理关键数据,并对其中用到的加密算法进行精简,在硬件资源受限的前提下保证了较好的实时性。仿真结果证明,所提算法安全性高,可靠性强,较以往方法效率更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E 嵌入式系统 数据安全 机载系统
下载PDF
近距空战中目标飞机战术机动数学模型建模与仿真
8
作者 杜瑾 邹坤 张义飞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34,共6页
作为空空导弹设计与验证的主要手段,数字仿真技术在制导系统性能评估、抗干扰性能评估、空战对抗仿真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解决空空导弹数字仿真试验中目标飞机机动样式单一,不能反映近距格斗过程中目标姿态的变化问题,梳理了飞... 作为空空导弹设计与验证的主要手段,数字仿真技术在制导系统性能评估、抗干扰性能评估、空战对抗仿真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解决空空导弹数字仿真试验中目标飞机机动样式单一,不能反映近距格斗过程中目标姿态的变化问题,梳理了飞机机动数学模型在导弹总体性能评估与对抗推演等方面的应用背景需求。对六自由度飞机机动简化数学模型的建设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构建了飞机作战典型机动动作库、机动动作指令生成器,实现了以较少的参数刻画不同的机动动作。在三自由度质点运动模型基础上,考虑机动过载、目标攻角、横滚角变化,建立目标机动数学模型。根据所建模型,对几种典型机动教学模型进行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目标机动轨迹与预期吻合,能够满足导弹总体设计、对抗推演对数字仿真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评估 近距空战 数字仿真 建模 机动动作库 动力学 姿态角 轨迹
下载PDF
基于调频连续波的运动平台测高补偿算法研究
9
作者 王李波 吴卫山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4年第2期126-129,共4页
调频连续波雷达根据发射和接收线性调频信号的差拍频率计算目标高度,具有发射峰值功率小、硬件成本低和信号处理简单等优点,是当前高度表最常采用的一种测高波形。但当测高雷达相对地面运动,距离延时对应差拍频率和目标运动多普勒存在... 调频连续波雷达根据发射和接收线性调频信号的差拍频率计算目标高度,具有发射峰值功率小、硬件成本低和信号处理简单等优点,是当前高度表最常采用的一种测高波形。但当测高雷达相对地面运动,距离延时对应差拍频率和目标运动多普勒存在耦合时,直接将回波多普勒前沿检测结果作为差拍频率计算平台高度会存在较大偏差。通过对运动雷达发射调频连续波信号的回波信号进行数学建模,分析运动目标多普勒频率和距离延时对应差拍频率之间的耦合关系,给出一种改进的运动目标高度解算方法,并推导给出解析表达式。通过数值仿真,对比采用补偿方法的前后运动目标测高结果,说明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高雷达 调频连续波 频率前沿检测 距离多普勒耦合 距离矫正
下载PDF
基于改进C^(2)算法的双目标角度估计方法
10
作者 王李波 吴卫山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4年第3期33-36,共4页
角度是雷达探测和跟踪目标的重要信息,主波束宽度通常决定了雷达角度分辨率,当雷达主波束范围内包含不止一个目标时,采用传统的和差测角方法只能获得多目标的合成角度位置,不能获得场景中目标的真实角度值,严重影响了雷达对真实目标的... 角度是雷达探测和跟踪目标的重要信息,主波束宽度通常决定了雷达角度分辨率,当雷达主波束范围内包含不止一个目标时,采用传统的和差测角方法只能获得多目标的合成角度位置,不能获得场景中目标的真实角度值,严重影响了雷达对真实目标的截获和跟踪。针对雷达主波束内存在双目标的场景,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说明双目标对和差测角的影响,再结合传统C2多目标角度估计算法在和差测角中的应用,给出一种改进的C2角度估计算法。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在双目标回波能量相同和不同场景下均适用,且角度估计精度相对传统多目标角度估计方法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标 和差测角 角度不可分 改进C2算法 目标角度估计
下载PDF
美国制空作战概念和能力的新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正玉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6,共7页
美国持续开展作战概念和能力建设,从作战体系角度发展武器装备、开展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制空作战等领域的技术发展引领美国军事能力建设的创新方向。从作战概念、作战平台、态势感知和空战武器四个方面,分析了近年来美国制空作战概念和... 美国持续开展作战概念和能力建设,从作战体系角度发展武器装备、开展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制空作战等领域的技术发展引领美国军事能力建设的创新方向。从作战概念、作战平台、态势感知和空战武器四个方面,分析了近年来美国制空作战概念和能力的建设重点与发展方向,总结了其发展特点,为我国制空作战能力建设和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战概念 作战体系 制空作战 作战平台 空战武器 能力建设
下载PDF
空空导弹与航空母舰和舰载机适配性研究
12
作者 李斌 强艳辉 徐琰珂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2-128,共7页
航空母舰是空空导弹的贮存转运平台,舰载机是空空导弹的挂飞发射平台,在作战使用过程中三者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因此必须开展空空导弹与航空母舰、舰载机的适配性研究,以保证空空导弹的上舰安全、可靠使用、减少保障流程时间、持续高效... 航空母舰是空空导弹的贮存转运平台,舰载机是空空导弹的挂飞发射平台,在作战使用过程中三者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因此必须开展空空导弹与航空母舰、舰载机的适配性研究,以保证空空导弹的上舰安全、可靠使用、减少保障流程时间、持续高效火力打击的作战使用需求。本文结合对机弹和舰弹适配性的理解,从作战环境适配性、保障适配性和安全适配性等三个方面梳理了空空导弹上舰面临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舰弹适配性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配性 空空导弹 舰载机 航空母舰 安全性 腐蚀防护与控制 综合保障
下载PDF
美国未来空空导弹发展与能力
13
作者 李斌 刘琪 徐琰珂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3-90,共8页
作战需求牵引和技术进步推动一直是空空导弹发展的两条主线。本文简要梳理了美国空空导弹的发展历程,提出作战概念是牵引导弹研制的原点,而导弹技术体系水平决定了作战使用方式。结合美国装备论证机制和持续涌现的新作战概念以及不断演... 作战需求牵引和技术进步推动一直是空空导弹发展的两条主线。本文简要梳理了美国空空导弹的发展历程,提出作战概念是牵引导弹研制的原点,而导弹技术体系水平决定了作战使用方式。结合美国装备论证机制和持续涌现的新作战概念以及不断演变的作战体系需求,总结了未来空空导弹研制需要重点关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空导弹 作战概念 发展 空战体系 需求牵引 OODA
下载PDF
智能隐身材料在空空导弹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展望
14
作者 郭正玉 毕冉 +1 位作者 马征峥 罗楚养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30,共10页
空空导弹是战斗机夺取制空作战优势的重要武器,总体设计技术的发展和作战使用需求的推动,使空空导弹飞行距离越来越远,将面临突防问题。隐身是增强突防能力的关键,隐身材料是空空导弹实现隐身的重要载体和关键技术,也是其结构设计的重... 空空导弹是战斗机夺取制空作战优势的重要武器,总体设计技术的发展和作战使用需求的推动,使空空导弹飞行距离越来越远,将面临突防问题。隐身是增强突防能力的关键,隐身材料是空空导弹实现隐身的重要载体和关键技术,也是其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目前在可见光、红外和雷达等技术领域的隐身材料和智能隐身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下一阶段智能隐身技术的发展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空导弹 隐身材料 结构设计 智能隐身技术
下载PDF
基于深度迁移强化学习的无人机投放自主引导机动控制算法
15
作者 张堃 李珂 +2 位作者 邹杰 栗鸣 李阳 《航空科学技术》 2023年第11期103-110,共8页
针对无人机精确投放引导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深度迁移强化学习的无人机投放自主引导机动控制算法,分别建立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引导机动决策模型、引导机动评估模型等,并设计基于迁移学习和课程学习的引导机动策略训练方法,拟合基于深... 针对无人机精确投放引导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深度迁移强化学习的无人机投放自主引导机动控制算法,分别建立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引导机动决策模型、引导机动评估模型等,并设计基于迁移学习和课程学习的引导机动策略训练方法,拟合基于深度学习的引导机动策略和评估网络,最后开展仿真训练和验证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实现了无人机在任意姿态和位置条件下,能够自主规避区域威胁并自主引导至目标投放点,成功完成投放瞄准任务,有效地提升了无人机投放引导机动控制的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放引导 机动控制 深度迁移强化学习 投放瞄准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下载PDF
空中平台主动防御系统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乔要宾 吴震 吕明远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82,共6页
空中平台是影响现代战争胜负的关键装备,在未来高强度对抗的空战环境下,“硬杀伤”式的主动防御系统成为提升其生存能力的关键。为了研究空中平台主动防御系统构建面临的关键问题,对国外空中平台主动防御系统和装备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进... 空中平台是影响现代战争胜负的关键装备,在未来高强度对抗的空战环境下,“硬杀伤”式的主动防御系统成为提升其生存能力的关键。为了研究空中平台主动防御系统构建面临的关键问题,对国外空中平台主动防御系统和装备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空中平台主动防御系统必须具备全向的态势感知和攻击能力并在快速交会条件下实现高精度制导和迎头拦截的特点和作战使用需求,对比分析了构建空中平台主动防御系统需要解决的诸如来袭导弹高精度预警探测跟踪技术、全向攻击技术、逆轨拦截制导技术、拦截毁伤技术、轻量化防御导弹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实现途径,为空中平台主动防御系统和武器装备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防御 来袭导弹 逆轨拦截 全向攻击 轻量化 空中平台
下载PDF
基于状态输出反馈自适应模糊控制的导弹控制系统设计
17
作者 黄睿涵 段朝阳 李海峰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0-55,共6页
针对空空导弹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导弹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首先建立了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空空导弹在俯仰通道上的数学模型,分别设计了纯气动舵与直接力/气动力复合的三... 针对空空导弹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导弹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首先建立了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空空导弹在俯仰通道上的数学模型,分别设计了纯气动舵与直接力/气动力复合的三回路自动驾驶仪。对于直接力/气动力复合驾驶仪直接力难以控制的问题,引入模糊控制对直接力装置的工作时间进行控制并设置了更合适的分配比例,采用状态空间的输出作为反馈,构建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优化系统,减小系统的超调量。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模糊控制和自适应控制设计的控制系统可以使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导弹更快更准确地跟踪输入指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控制系统 自动驾驶仪 复合控制 模糊控制 自适应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
下载PDF
过驱动四旋翼飞行器实验平台姿态跟踪鲁棒控制器的设计与验证
18
作者 彭琛 王硕 +4 位作者 蒲虹宇 吴祺煊 张鹏 贺晓华 张金鹏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108,共13页
针对过驱动四旋翼飞行器实验平台的姿态跟踪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该平台存在未知输入扰动且角速度不可测,电机也存在死区及饱和非线性特征。首先,建立了该平台的线性受扰双积分模型。之后,设计了包含比例-积分-微分标称控制器及自适应扩... 针对过驱动四旋翼飞行器实验平台的姿态跟踪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该平台存在未知输入扰动且角速度不可测,电机也存在死区及饱和非线性特征。首先,建立了该平台的线性受扰双积分模型。之后,设计了包含比例-积分-微分标称控制器及自适应扩张状态观测器(AESO)的姿态跟踪鲁棒控制器。其中,标称控制器用来保证标称闭环系统渐近稳定,而AESO用来估计实验平台的角速度及扰动信息,以解决无速度测量及扰动抑制问题,并且采用伪逆矩阵法解决了过驱动控制分配问题。此外,构造了辅助系统,以削弱电机死区及饱和非线性特性带来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可有效解决电机死区及饱和特性带来的问题,并可同时兼顾闭环系统的瞬态超调和稳态误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驱动四旋翼飞行器 伪逆矩阵 自适应扩张状态观测器 死区 饱和
下载PDF
基于时序注意力机制的红外弱小目标智能检测识别算法框架
19
作者 张蒙 张新朝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3年第12期114-117,共4页
针对资源受限、高动态复杂场景下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识别问题,基于时序注意力机制提出了一种轻量化的智能检测识别通用算法框架,使其具备自动提取和学习目标时序变化信息的能力。所提出的算法框架主要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单帧检测... 针对资源受限、高动态复杂场景下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识别问题,基于时序注意力机制提出了一种轻量化的智能检测识别通用算法框架,使其具备自动提取和学习目标时序变化信息的能力。所提出的算法框架主要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单帧检测识别算法基础上,结合了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相关模型构造的时序注意力模块,从而使对应算法模型具有自动关联多帧之间目标特征信息变化的功能。在相关红外弱小目标图像数据集上,通过对算法框架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框架显著提升了对红外弱小目标的检测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注意力机制 红外弱小目标 循环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直方图和二次椭圆拟合的瞳孔高效检测
20
作者 薛少雄 张海军 张煦岩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23年第4期401-409,共9页
为了提高瞳孔检测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方图二值化和瞳孔二次椭圆拟合的检测方法。该算法首先计算瞳孔图像的直方图,利用直方图找到最佳二值化阈值,对二值化后的图像进行瞳孔区域筛选和填充;在此基础上,使用改进星射线法找到瞳孔边缘,... 为了提高瞳孔检测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方图二值化和瞳孔二次椭圆拟合的检测方法。该算法首先计算瞳孔图像的直方图,利用直方图找到最佳二值化阈值,对二值化后的图像进行瞳孔区域筛选和填充;在此基础上,使用改进星射线法找到瞳孔边缘,剔除瞳孔伪边缘点,将最小二乘椭圆拟合方法和Huber损失函数相结合,进行第一次瞳孔椭圆拟合。利用拟合的椭圆继续排除边缘杂点,最后利用边缘点进行第二次正确拟合瞳孔椭圆。从第二帧图像开始,以前一帧图像的瞳孔中心为中心,缩小图像检测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瞳孔检测算法在5像素的误差范围内检测成功率达到86%,算法运行时间仅需4.29 ms,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检测 直方图二值化 扫描线 椭圆拟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