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6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解剖形态学对学好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性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义凯
赵长青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解剖形态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学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计算机辅助的三维重建在骨伤科中的运用
被引量:
27
2
作者
陈肇辉
李义凯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计算机
三维重建
骨伤科
中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合性医科大学开设推拿学选修课的必要性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义凯
李世杰
《按摩与导引》
2002年第6期62-62,共1页
从2001学年开始,我校在本科生中首次开展了30学时的推拿学选修课。作为主讲教师,通过课间、课余和学科考试结束后的问卷调查。
关键词
推拿教学
必要性
学科设置
综合性医科大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模拟腰部斜扳手法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
42
4
作者
毕胜
李义凯
+3 位作者
赵卫东
张勇
王福根
侯京山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3-324,共2页
目的 :应用生物力学方法 ,研究斜扳手法时腰椎内部的力学变化。方法 :标本固定于生物材料实验机 ,应用计算机定量控制 ,模拟斜扳手法治疗时的状态。结果 :髓核内压力升高 ,L3 - 4为1 0 85± 1 10 7kPa ,L4 - 5椎间盘为 0 5 91±...
目的 :应用生物力学方法 ,研究斜扳手法时腰椎内部的力学变化。方法 :标本固定于生物材料实验机 ,应用计算机定量控制 ,模拟斜扳手法治疗时的状态。结果 :髓核内压力升高 ,L3 - 4为1 0 85± 1 10 7kPa ,L4 - 5椎间盘为 0 5 91± 0 335kPa ,L5-S1椎间盘为 0 895± 1 0 2 5kPa。神经根与椎间盘的位移距离L4 神经根为 1 0 36± 0 76 9mm ,L5神经根为 1 4 6 7± 0 4 6 4mm。腰椎小关节内应力低于关节内骨折的限度。结论 :斜扳手法作用使椎间盘与相邻神经根之间有一相对的位移 ,这可能是其治疗的机制 ;斜扳手法时髓核内压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腰部斜扳手法
斜扳手法
生物力学
推拿疗法
下腰痛
原文传递
腰椎间孔韧带的解剖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28
5
作者
张勇
余克强
+5 位作者
李义凯
汪进良
肖建国
冷鹏
付宇
梁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观察腰椎间孔韧带的形态及特点,以探讨其在腰腿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正常人体腰椎防腐标本,解剖椎间孔区,对椎间孔韧带的起止点、形态特征和分布特点等进行观测。结果:所有标本均含有椎间孔韧带,80%椎间孔存在韧带组织,...
目的:观察腰椎间孔韧带的形态及特点,以探讨其在腰腿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正常人体腰椎防腐标本,解剖椎间孔区,对椎间孔韧带的起止点、形态特征和分布特点等进行观测。结果:所有标本均含有椎间孔韧带,80%椎间孔存在韧带组织,韧带以上腰椎多见,左右椎间孔韧带分布无对称性。椎间孔韧带平均厚度(0.36 ± 0.44)mm,以带状韧带为主。椎间孔垂直径、神经根孔垂直径和神经根直径分别为(17.09±2.92)mm、(11.19±3.06)mm、(4.37±1.08)mm。横孔韧带多分布在上位椎间孔,体横韧带多见于L5S1椎间孔处。结论:①腰椎间孔韧带形态变异较大,分布广泛而有一定的规律,应为正常的组织结构;②当椎间孔周围组织出现退变时,椎间孔韧带的存在可能会增加血管和神经根遭遇受挤压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孔
韧带
体横韧带
横孔韧带
腰腿痛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推拿手法对腰椎髓核内压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9
6
作者
毕胜
李义凯
+3 位作者
赵卫东
张勇
侯京山
王福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 :比较临床上几种常用的腰部推拿手法对腰椎髓核内压力的影响。方法 :用生物材料实验机对新鲜尸体腰椎标本施以计算机定量模拟的不同手法 ,观察髓核内压力变化情况。结果 :模拟扳手法和坐位旋转手法时 ,椎间盘髓核内压力均升高 ,模...
目的 :比较临床上几种常用的腰部推拿手法对腰椎髓核内压力的影响。方法 :用生物材料实验机对新鲜尸体腰椎标本施以计算机定量模拟的不同手法 ,观察髓核内压力变化情况。结果 :模拟扳手法和坐位旋转手法时 ,椎间盘髓核内压力均升高 ,模拟牵扳手法髓核内压下降。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手法
腰椎
髓核内压
腰椎间盘突出
腰部疾病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腰椎牵引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
被引量:
24
7
作者
毕胜
张德文
+2 位作者
张明
王福根
李义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 :研究腰椎牵引条件下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 :使用Abaqus 6 .1有限元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平卧位腰椎的轴向荷载为 1 50N ,垂直位轴向荷载为 40 0N。牵引力作用于腰椎设定为 40 0N。结果 :牵引下髓核内压力下降 ;牵引下可将垂直位...
目的 :研究腰椎牵引条件下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 :使用Abaqus 6 .1有限元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平卧位腰椎的轴向荷载为 1 50N ,垂直位轴向荷载为 40 0N。牵引力作用于腰椎设定为 40 0N。结果 :牵引下髓核内压力下降 ;牵引下可将垂直位小关节应力解除 ;牵引下纤维环应力增加 ;椎间盘后外侧边缘和中点均有位移。结论 :三维有限元分析可以用于研究腰椎牵引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牵引
三维有限元
腰椎间盘突出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推拿手法下腰椎小关节应力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
29
8
作者
毕胜
李义凯
+3 位作者
汪爱媛
赵卫东
张勇
王福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44-145,共2页
目的 :应用生物力学方法 ,研究不同腰部推拿手法时腰椎小关节应力变化。方法 :将标本固定于生物材料实验机 ,应用计算机定量控制 ,模拟 3种推拿手法治疗时的状态 (①斜扳手法 :不加任何荷载 3腰椎单位单纯旋转15° ;②坐位旋转手法 ...
目的 :应用生物力学方法 ,研究不同腰部推拿手法时腰椎小关节应力变化。方法 :将标本固定于生物材料实验机 ,应用计算机定量控制 ,模拟 3种推拿手法治疗时的状态 (①斜扳手法 :不加任何荷载 3腰椎单位单纯旋转15° ;②坐位旋转手法 :腰椎纵向压力 40 0N ,前屈 15°,3腰椎单位单纯进行旋转 15°;③牵扳手法 :腰椎前屈 15° ,纵向牵引 40 0N ,3腰椎单位单纯旋转 15°) ,应用压敏片测量小关节的应力。结果 :模拟三种手法时腰椎小关节内应力差异无显著性 ,不至发生关节内骨折。结论 :在此旋转角度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手法
腰椎小关节
应力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颈椎棘突的形态学特征及在颈部推拿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15
9
作者
李义凯
叶淦湖
+3 位作者
刘晓华
王伟善
李鉴轶
原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 :探讨颈椎棘突分叉的规律性及其对颈部推拿的指导意义。方法 :在 64具 (套 )汉族男性干燥颈椎骨骼标本上对颈椎棘突的分叉情况进行大体解剖学观测。结果 :C2 棘突分叉的出现率最高(94.4% ) ;而在C7几乎所有标本的棘突都没有分叉 (9...
目的 :探讨颈椎棘突分叉的规律性及其对颈部推拿的指导意义。方法 :在 64具 (套 )汉族男性干燥颈椎骨骼标本上对颈椎棘突的分叉情况进行大体解剖学观测。结果 :C2 棘突分叉的出现率最高(94.4% ) ;而在C7几乎所有标本的棘突都没有分叉 (96.9% ) ;颈椎中段 (C3 ~C6)棘突的分叉分别为82 .8%、81.3 %、78.1%和 60 % ,各节段之间的分叉率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C2 和C7可以分别作为颈部推拿的定位标志 ,在应用手法治疗之前必须要分清是由先天性颈椎棘突分叉所致棘突偏歪还是由颈椎偏移所引起的棘突偏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推拿
棘突
颈椎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种颈椎曲度测量方法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
61
10
作者
李军朋
李义凯
王志宏
《颈腰痛杂志》
2002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目的 研究目前四种常用的测量颈椎曲度方法的可靠性。方法 利用 5 3例颈椎侧位 X线片 ,2名医师采用 Borden氏测量法、改良 Borden氐测量法和两种夹角测量法 ,分别测量出颈椎曲度值 ,再进行测量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以 Borden氐...
目的 研究目前四种常用的测量颈椎曲度方法的可靠性。方法 利用 5 3例颈椎侧位 X线片 ,2名医师采用 Borden氏测量法、改良 Borden氐测量法和两种夹角测量法 ,分别测量出颈椎曲度值 ,再进行测量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以 Borden氐法相关系数 (0 .90 1)最大 ,测量方法简单。改良 Borden氐法相关系数 (0 .811)最小。结论 常用的颈椎曲度测量方法中 ,以 Borden氐法最为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曲度
测量方法
可靠性研究
颈椎病
诊断
X线诊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颈椎曲度和活动度的测量及意义
被引量:
30
11
作者
李军朋
余克强
李义凯
《颈腰痛杂志》
2002年第3期252-254,共3页
如何准确测量颈惟曲度和活动度一直是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很棘手的问题 ,本文就常用的曲度和活动度测量方法及意义作一简述 ;常用的屈度测量方法有 Borden氏法、改良 Borden氏法和夹角测量法等 ,值得推荐的是 Borden氏法 ;颈椎活动度的测...
如何准确测量颈惟曲度和活动度一直是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很棘手的问题 ,本文就常用的曲度和活动度测量方法及意义作一简述 ;常用的屈度测量方法有 Borden氏法、改良 Borden氏法和夹角测量法等 ,值得推荐的是 Borden氏法 ;颈椎活动度的测量方法相对较多 ,有颈椎动力性摄片法、改良方盘测角仪、脊柱运动分析仪、颈椎活动度测量仪、电动测量仪、皮尺测量和目测等数十种 ,但目前尚无一种切实可靠、能被大多数研究人员公认的活动度测量方法 ;颈椎曲度和活动度的变化能准确地反应颈椎整体功能的变化 ,当颈椎病初发或颈椎病产生症状时 ,往往都有颈椎曲度和活动度的变化 ,颈椎曲度和活动度的变化对颈椎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曲度
颈椎活动度
测量
CT
MRI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腰椎旋转手法对髓核内压力和神经根位移的影响
被引量:
37
12
作者
张勇
毕胜
+1 位作者
赵卫东
李义凯
《颈腰痛杂志》
2001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 观察模拟腰椎旋转手法下髓核内压力的变化和神经根的位置改变 ,以探讨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合理性。方法 (1) 7具新鲜尸体腰椎标本在 MTS机上经定量模拟腰椎旋转手法 ,测量手法前后 L3,4、L4,5和 L5S1 髓核内压力变化 ;...
目的 观察模拟腰椎旋转手法下髓核内压力的变化和神经根的位置改变 ,以探讨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合理性。方法 (1) 7具新鲜尸体腰椎标本在 MTS机上经定量模拟腰椎旋转手法 ,测量手法前后 L3,4、L4,5和 L5S1 髓核内压力变化 ;(2 )用引伸仪定量化观察模拟旋转手法下 L5神经根与 L4,5椎间盘之间的位置变化关系。结果 旋转手法可使髓核内压力明显升高 ,各腰椎节段中以 L5S1 髓核内压力升高最明显 (p <0 .0 5 ) ;旋转手法时 L5神经根与 L4,5椎间盘之间相对位移为 (1.48± 0 .6 7) mm ,双侧神经根位置变化量无显著差别。结论 (1)旋转手法难以使突出物还纳 ;(2 )旋转手法可改变神经根与突出物之间位置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旋转手法
髓核
神经根
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体颈部活动度在体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
18
13
作者
陈肇辉
黄文华
+1 位作者
赵卫东
李义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1-412,共2页
目的 :介绍以计算机立体视觉为模型建立的颈椎活动度精确测量系统。方法 :由互成角度的两个摄像机将标尺运动的图像输入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 ,通过对标志点的识别、定位 ,对颈椎活动度进行精确测量。实验检测了 10名健康青年男性的颈椎...
目的 :介绍以计算机立体视觉为模型建立的颈椎活动度精确测量系统。方法 :由互成角度的两个摄像机将标尺运动的图像输入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 ,通过对标志点的识别、定位 ,对颈椎活动度进行精确测量。实验检测了 10名健康青年男性的颈椎主动和被动的活动范围。结果 :颈椎前屈、后伸 ,左、右侧屈 ,左和右旋转的主动活动度分别为 :47.3°± 2 .9°、 3 8.7°± 3 .4°、41.9°± 2 .2°、42 .9°± 1.7°、68.3°± 6.3°、68.5°±5 .6° ,其被动活动度分别为 :5 6.6°± 4.0°、46.9°± 5 .5°、5 0 .7°± 2 .4°、5 0 .8°± 1.8°、74.6°± 4.1°、77.5°± 5 .5°。结论 :以计算机立体视觉为模型建立的测量系统可以精确测量颈椎的活动度 (精确度为 0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
颈部
活动度
测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髌下脂肪垫解剖学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24
14
作者
李义凯
石瑾
钟世镇
《颈腰痛杂志》
1999年第3期181-182,共2页
目的:为膝关节疼痛的诊和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2 具新鲜膝关节上对髌下脂肪垫和髌韧带等组织结构进行观测。结果:髌下脂肪垫表面与髌韧带的后面结合疏松, 但与髌骨下缘紧密连结。滑膜覆盖于髌下脂肪垫的关节腔内部分,并...
目的:为膝关节疼痛的诊和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2 具新鲜膝关节上对髌下脂肪垫和髌韧带等组织结构进行观测。结果:髌下脂肪垫表面与髌韧带的后面结合疏松, 但与髌骨下缘紧密连结。滑膜覆盖于髌下脂肪垫的关节腔内部分,并形成翼状襞。脂肪垫伸向股骨和胫骨间隙,在前交叉韧带之前,形成一系带附着于髁间窝前部,其将脂肪垫系于股骨。胫骨近端的前方与髌韧带之前,形成一系带附着于髁间窝前部,其将脂肪垫系于股骨。胫骨近端的前方与髌韧带下部后面之间有一恒定的髌下滑囊,其界限一般不超出髌韧带两侧。结论: 临床治疗的重点应是髌骨下缘与脂肪垫的附丽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下脂肪垫
髌韧带
解剖学
诊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模拟腰部推拿手法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
11
15
作者
毕胜
李义凯
+4 位作者
王福根
汪爱媛
赵卫东
张勇
侯京山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 :应用生物力学的方法 ,模拟不同腰部推拿手法 ,比较其腰椎内部的变化。方法 :标本固定于生物力学材料实验机 (MTS)应用计算机定量控制 ,模拟三种手法治疗时的状态。结果 :斜扳手法和坐位旋转手法髓核内压力明显升高 ,牵扳手法髓核...
目的 :应用生物力学的方法 ,模拟不同腰部推拿手法 ,比较其腰椎内部的变化。方法 :标本固定于生物力学材料实验机 (MTS)应用计算机定量控制 ,模拟三种手法治疗时的状态。结果 :斜扳手法和坐位旋转手法髓核内压力明显升高 ,牵扳手法髓核内压力降低和轻度升高 ;神经根与椎间盘之间有一位移 ,腰椎小关节内应力低于关节内骨折的限度。结论 :模拟手法作用时椎间盘与相邻神经根之间有一相对位移 ,这可能是其治疗机制 ,有的手法作用时髓核内压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摩治疗
生物力学
腰椎间盘突出
下腰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颈椎可视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0
16
作者
陈肇辉
周猛
+2 位作者
陈燕萍
李晶
李义凯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14-16,共3页
目的 :进行计算机辅助的颈椎三维图像研究。方法 :取人尸体材料的颈椎 ,行 CT薄层连续扫描 ,将图像数据转至计算机中 ,实现计算机辅助的 CT图像的三维重建 ,并进行三维精确测量。结果 :重建图像从形态和大小上与实际标本相一致。重建图...
目的 :进行计算机辅助的颈椎三维图像研究。方法 :取人尸体材料的颈椎 ,行 CT薄层连续扫描 ,将图像数据转至计算机中 ,实现计算机辅助的 CT图像的三维重建 ,并进行三维精确测量。结果 :重建图像从形态和大小上与实际标本相一致。重建图像可任意旋转和多视角地检测。结论 :该三维重建方法为颈椎推拿手法的研究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计算机
三维重建
可视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脊柱推拿基础研究的新思路:计算机模拟与可视化技术
被引量:
5
17
作者
李义凯
查和萍
钟世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31-432,共2页
关键词
脊柱推拿
基础研究
计算机模拟
可视化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模拟人体腰部生理弯曲变直时腰椎髓核内压观察
被引量:
2
18
作者
毕胜
李义凯
+1 位作者
张勇
赵卫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6-437,共2页
目的:研究腰部生理弯曲变直时腰椎间盘髓核内压的变化。方法:腰椎标本固定于生物力学材料实验机上,模拟腰曲变直的动作,用压力传感器测量髓核内压的变化情况。结果:髓核内压变化情况为L3~4升高0.42±0.26kPa,...
目的:研究腰部生理弯曲变直时腰椎间盘髓核内压的变化。方法:腰椎标本固定于生物力学材料实验机上,模拟腰曲变直的动作,用压力传感器测量髓核内压的变化情况。结果:髓核内压变化情况为L3~4升高0.42±0.26kPa,L4~5升高0.82±0.84kPaL5~S1升高1.65±1.93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部生理弯曲
椎间盘
髓核
实验研究
生物小学
原文传递
肌筋膜及扳机点
被引量:
43
19
作者
李义凯
穆伟华
王爱华
《颈腰痛杂志》
2002年第1期80-81,共2页
骨骼肌是人体最大的单一器官 ,其质量占整个人体 40 %多 ,参与完成人体所有的物理活动。因而肌肉和肌筋膜极易发生损伤 ,但临床的注意点大多集中在骨骼、关节和肌腱上。对肌肉和肌筋膜 ,特别是肌筋模的重视度不够。肌筋膜病变主要表现...
骨骼肌是人体最大的单一器官 ,其质量占整个人体 40 %多 ,参与完成人体所有的物理活动。因而肌肉和肌筋膜极易发生损伤 ,但临床的注意点大多集中在骨骼、关节和肌腱上。对肌肉和肌筋膜 ,特别是肌筋模的重视度不够。肌筋膜病变主要表现为扳机点痛 ,很少有教科书和资料对此做一系统的介绍。临床医生也相对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因此 ,本文重点从肌筋膜的解剖、生理功能、病理改变、临床症状和治疗等方面做简要的介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肌筋膜
扳机点
肌筋膜病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髓核摘除后顽固性下腰痛的银针疗法
被引量:
3
20
作者
李义凯
敖学艳
+1 位作者
张东玲
王福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94-197,共4页
目的: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后,出现顽固性下腰痛患者的银针治疗。方法:选择无术后椎间盘再突出和椎管再狭窄的24 例患者,均因手术摘除髓核一段时间后出现顽固性下腰部及臀部疼痛,以痛点银针加艾灸治疗。结果:治疗前后的...
目的: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后,出现顽固性下腰痛患者的银针治疗。方法:选择无术后椎间盘再突出和椎管再狭窄的24 例患者,均因手术摘除髓核一段时间后出现顽固性下腰部及臀部疼痛,以痛点银针加艾灸治疗。结果:治疗前后的压痛点得分差异显著( P< 0 .001) 。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臀部顽固性压痛点采用银针治疗,具有简单实用、安全等优点。只要病例选择适当,银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突出
手术后
下腰痛
针灸疗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剖形态学对学好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性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义凯
赵长青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骨伤科
出处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解剖形态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学发展
分类号
R274 [医药卫生—中医骨伤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计算机辅助的三维重建在骨伤科中的运用
被引量:
27
2
作者
陈肇辉
李义凯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骨伤科
出处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52-54,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项目批准号 :39970 91 8
关键词
计算机
三维重建
骨伤科
中医
分类号
R274-39 [医药卫生—中医骨伤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合性医科大学开设推拿学选修课的必要性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义凯
李世杰
机构
广东省广州市
第一军医大学
中医系
针灸
骨伤
科
出处
《按摩与导引》
2002年第6期62-62,共1页
文摘
从2001学年开始,我校在本科生中首次开展了30学时的推拿学选修课。作为主讲教师,通过课间、课余和学科考试结束后的问卷调查。
关键词
推拿教学
必要性
学科设置
综合性医科大学
分类号
R244.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R2-4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拟腰部斜扳手法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
42
4
作者
毕胜
李义凯
赵卫东
张勇
王福根
侯京山
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
科
第一军医大学
临床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所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骨伤科
出处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3-324,共2页
文摘
目的 :应用生物力学方法 ,研究斜扳手法时腰椎内部的力学变化。方法 :标本固定于生物材料实验机 ,应用计算机定量控制 ,模拟斜扳手法治疗时的状态。结果 :髓核内压力升高 ,L3 - 4为1 0 85± 1 10 7kPa ,L4 - 5椎间盘为 0 5 91± 0 335kPa ,L5-S1椎间盘为 0 895± 1 0 2 5kPa。神经根与椎间盘的位移距离L4 神经根为 1 0 36± 0 76 9mm ,L5神经根为 1 4 6 7± 0 4 6 4mm。腰椎小关节内应力低于关节内骨折的限度。结论 :斜扳手法作用使椎间盘与相邻神经根之间有一相对的位移 ,这可能是其治疗的机制 ;斜扳手法时髓核内压升高 。
关键词
模拟腰部斜扳手法
斜扳手法
生物力学
推拿疗法
下腰痛
分类号
R244.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腰椎间孔韧带的解剖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28
5
作者
张勇
余克强
李义凯
汪进良
肖建国
冷鹏
付宇
梁超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骨伤科
第一军医大学
学员旅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2-114,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腰椎间孔韧带的形态及特点,以探讨其在腰腿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正常人体腰椎防腐标本,解剖椎间孔区,对椎间孔韧带的起止点、形态特征和分布特点等进行观测。结果:所有标本均含有椎间孔韧带,80%椎间孔存在韧带组织,韧带以上腰椎多见,左右椎间孔韧带分布无对称性。椎间孔韧带平均厚度(0.36 ± 0.44)mm,以带状韧带为主。椎间孔垂直径、神经根孔垂直径和神经根直径分别为(17.09±2.92)mm、(11.19±3.06)mm、(4.37±1.08)mm。横孔韧带多分布在上位椎间孔,体横韧带多见于L5S1椎间孔处。结论:①腰椎间孔韧带形态变异较大,分布广泛而有一定的规律,应为正常的组织结构;②当椎间孔周围组织出现退变时,椎间孔韧带的存在可能会增加血管和神经根遭遇受挤压的危险性。
关键词
腰椎
椎间孔
韧带
体横韧带
横孔韧带
腰腿痛
发病机制
Keywords
lumbar vertebrae
intervertebral foramen
ligament
corporotransverse lingament
transforaminal ligament
分类号
R322.73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681.55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推拿手法对腰椎髓核内压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9
6
作者
毕胜
李义凯
赵卫东
张勇
侯京山
王福根
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
科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骨伤科
第一军医大学
临床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77-79,共3页
文摘
目的 :比较临床上几种常用的腰部推拿手法对腰椎髓核内压力的影响。方法 :用生物材料实验机对新鲜尸体腰椎标本施以计算机定量模拟的不同手法 ,观察髓核内压力变化情况。结果 :模拟扳手法和坐位旋转手法时 ,椎间盘髓核内压力均升高 ,模拟牵扳手法髓核内压下降。结论
关键词
推拿手法
腰椎
髓核内压
腰椎间盘突出
腰部疾病
生物力学
Keywords
manipulation
lumbar vertebrae
nucleus pulposus
分类号
R244.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腰椎牵引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
被引量:
24
7
作者
毕胜
张德文
张明
王福根
李义凯
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
科
香港理工
大学
复康
科
技中心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骨伤科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4-86,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课题 ( 30 171184 )
文摘
目的 :研究腰椎牵引条件下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 :使用Abaqus 6 .1有限元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平卧位腰椎的轴向荷载为 1 50N ,垂直位轴向荷载为 40 0N。牵引力作用于腰椎设定为 40 0N。结果 :牵引下髓核内压力下降 ;牵引下可将垂直位小关节应力解除 ;牵引下纤维环应力增加 ;椎间盘后外侧边缘和中点均有位移。结论 :三维有限元分析可以用于研究腰椎牵引的研究 。
关键词
腰椎牵引
三维有限元
腰椎间盘突出
生物力学
Keywords
lumbar vertebrae
traction
3-de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分类号
R681.53 [医药卫生—骨科学]
R318.0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推拿手法下腰椎小关节应力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
29
8
作者
毕胜
李义凯
汪爱媛
赵卫东
张勇
王福根
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
科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骨伤科
解放军总医院骨
科
研究所
第一军医大学
临床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44-145,共2页
文摘
目的 :应用生物力学方法 ,研究不同腰部推拿手法时腰椎小关节应力变化。方法 :将标本固定于生物材料实验机 ,应用计算机定量控制 ,模拟 3种推拿手法治疗时的状态 (①斜扳手法 :不加任何荷载 3腰椎单位单纯旋转15° ;②坐位旋转手法 :腰椎纵向压力 40 0N ,前屈 15°,3腰椎单位单纯进行旋转 15°;③牵扳手法 :腰椎前屈 15° ,纵向牵引 40 0N ,3腰椎单位单纯旋转 15°) ,应用压敏片测量小关节的应力。结果 :模拟三种手法时腰椎小关节内应力差异无显著性 ,不至发生关节内骨折。结论 :在此旋转角度下 。
关键词
推拿手法
腰椎小关节
应力
生物力学
Keywords
manipulation
lumbar facet joint
stress
分类号
R244.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R318.0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颈椎棘突的形态学特征及在颈部推拿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15
9
作者
李义凯
叶淦湖
刘晓华
王伟善
李鉴轶
原林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骨伤科
东莞市石碣医院
第一军医大学
解剖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6,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讨颈椎棘突分叉的规律性及其对颈部推拿的指导意义。方法 :在 64具 (套 )汉族男性干燥颈椎骨骼标本上对颈椎棘突的分叉情况进行大体解剖学观测。结果 :C2 棘突分叉的出现率最高(94.4% ) ;而在C7几乎所有标本的棘突都没有分叉 (96.9% ) ;颈椎中段 (C3 ~C6)棘突的分叉分别为82 .8%、81.3 %、78.1%和 60 % ,各节段之间的分叉率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C2 和C7可以分别作为颈部推拿的定位标志 ,在应用手法治疗之前必须要分清是由先天性颈椎棘突分叉所致棘突偏歪还是由颈椎偏移所引起的棘突偏歪。
关键词
颈椎
推拿
棘突
颈椎病
Keywords
cervical spine
manipulation
spinous processes
cervical spondylosis
分类号
R681.55 [医药卫生—骨科学]
R322.7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种颈椎曲度测量方法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
61
10
作者
李军朋
李义凯
王志宏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骨伤科
第一军医大学
南方医院放射
科
出处
《颈腰痛杂志》
2002年第4期278-280,共3页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科研课题 (编号 :1 0 1 0 0 5)
广东省重点攻关项目专题基金资助 (编号 :99B0 670 3G)
文摘
目的 研究目前四种常用的测量颈椎曲度方法的可靠性。方法 利用 5 3例颈椎侧位 X线片 ,2名医师采用 Borden氏测量法、改良 Borden氐测量法和两种夹角测量法 ,分别测量出颈椎曲度值 ,再进行测量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以 Borden氐法相关系数 (0 .90 1)最大 ,测量方法简单。改良 Borden氐法相关系数 (0 .811)最小。结论 常用的颈椎曲度测量方法中 ,以 Borden氐法最为可靠 。
关键词
颈椎
曲度
测量方法
可靠性研究
颈椎病
诊断
X线诊断
Keywords
cervical spine
lordosis
measurement
Borden
分类号
R681.55 [医药卫生—骨科学]
R816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颈椎曲度和活动度的测量及意义
被引量:
30
11
作者
李军朋
余克强
李义凯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骨伤科
出处
《颈腰痛杂志》
2002年第3期252-254,共3页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
广东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基金资助
文摘
如何准确测量颈惟曲度和活动度一直是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很棘手的问题 ,本文就常用的曲度和活动度测量方法及意义作一简述 ;常用的屈度测量方法有 Borden氏法、改良 Borden氏法和夹角测量法等 ,值得推荐的是 Borden氏法 ;颈椎活动度的测量方法相对较多 ,有颈椎动力性摄片法、改良方盘测角仪、脊柱运动分析仪、颈椎活动度测量仪、电动测量仪、皮尺测量和目测等数十种 ,但目前尚无一种切实可靠、能被大多数研究人员公认的活动度测量方法 ;颈椎曲度和活动度的变化能准确地反应颈椎整体功能的变化 ,当颈椎病初发或颈椎病产生症状时 ,往往都有颈椎曲度和活动度的变化 ,颈椎曲度和活动度的变化对颈椎病的早期诊断。
关键词
颈椎曲度
颈椎活动度
测量
CT
MRI
分类号
R681.55 [医药卫生—骨科学]
R816.8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腰椎旋转手法对髓核内压力和神经根位移的影响
被引量:
37
12
作者
张勇
毕胜
赵卫东
李义凯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骨伤科
北京
第一军医大学
生物力学实验室
出处
《颈腰痛杂志》
2001年第3期184-186,共3页
文摘
目的 观察模拟腰椎旋转手法下髓核内压力的变化和神经根的位置改变 ,以探讨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合理性。方法 (1) 7具新鲜尸体腰椎标本在 MTS机上经定量模拟腰椎旋转手法 ,测量手法前后 L3,4、L4,5和 L5S1 髓核内压力变化 ;(2 )用引伸仪定量化观察模拟旋转手法下 L5神经根与 L4,5椎间盘之间的位置变化关系。结果 旋转手法可使髓核内压力明显升高 ,各腰椎节段中以 L5S1 髓核内压力升高最明显 (p <0 .0 5 ) ;旋转手法时 L5神经根与 L4,5椎间盘之间相对位移为 (1.48± 0 .6 7) mm ,双侧神经根位置变化量无显著差别。结论 (1)旋转手法难以使突出物还纳 ;(2 )旋转手法可改变神经根与突出物之间位置关系 。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旋转手法
髓核
神经根
治疗
Keywords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rotatory manipulation
nucleus pulposus
nerve roots
分类号
R681.530.5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体颈部活动度在体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
18
13
作者
陈肇辉
黄文华
赵卫东
李义凯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骨伤科
第一军医大学
生物力学实验室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1-412,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39970 91 8)
文摘
目的 :介绍以计算机立体视觉为模型建立的颈椎活动度精确测量系统。方法 :由互成角度的两个摄像机将标尺运动的图像输入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 ,通过对标志点的识别、定位 ,对颈椎活动度进行精确测量。实验检测了 10名健康青年男性的颈椎主动和被动的活动范围。结果 :颈椎前屈、后伸 ,左、右侧屈 ,左和右旋转的主动活动度分别为 :47.3°± 2 .9°、 3 8.7°± 3 .4°、41.9°± 2 .2°、42 .9°± 1.7°、68.3°± 6.3°、68.5°±5 .6° ,其被动活动度分别为 :5 6.6°± 4.0°、46.9°± 5 .5°、5 0 .7°± 2 .4°、5 0 .8°± 1.8°、74.6°± 4.1°、77.5°± 5 .5°。结论 :以计算机立体视觉为模型建立的测量系统可以精确测量颈椎的活动度 (精确度为 0 .8°)。
关键词
人体
颈部
活动度
测量
Keywords
cervical spine
range of motion (ROM)
measurement
分类号
R322.7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髌下脂肪垫解剖学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24
14
作者
李义凯
石瑾
钟世镇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骨伤科
第一军医大学
临床解剖研究所
出处
《颈腰痛杂志》
1999年第3期181-182,共2页
文摘
目的:为膝关节疼痛的诊和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2 具新鲜膝关节上对髌下脂肪垫和髌韧带等组织结构进行观测。结果:髌下脂肪垫表面与髌韧带的后面结合疏松, 但与髌骨下缘紧密连结。滑膜覆盖于髌下脂肪垫的关节腔内部分,并形成翼状襞。脂肪垫伸向股骨和胫骨间隙,在前交叉韧带之前,形成一系带附着于髁间窝前部,其将脂肪垫系于股骨。胫骨近端的前方与髌韧带之前,形成一系带附着于髁间窝前部,其将脂肪垫系于股骨。胫骨近端的前方与髌韧带下部后面之间有一恒定的髌下滑囊,其界限一般不超出髌韧带两侧。结论: 临床治疗的重点应是髌骨下缘与脂肪垫的附丽处。
关键词
髌下脂肪垫
髌韧带
解剖学
诊断
Keywords
subpatellar fat pad
patellar ligamen
anatomy
diagnosis
分类号
R322.7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拟腰部推拿手法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
11
15
作者
毕胜
李义凯
王福根
汪爱媛
赵卫东
张勇
侯京山
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
科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骨伤科
解放军总医院骨
科
研究所
第一军医大学
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08-210,共3页
文摘
目的 :应用生物力学的方法 ,模拟不同腰部推拿手法 ,比较其腰椎内部的变化。方法 :标本固定于生物力学材料实验机 (MTS)应用计算机定量控制 ,模拟三种手法治疗时的状态。结果 :斜扳手法和坐位旋转手法髓核内压力明显升高 ,牵扳手法髓核内压力降低和轻度升高 ;神经根与椎间盘之间有一位移 ,腰椎小关节内应力低于关节内骨折的限度。结论 :模拟手法作用时椎间盘与相邻神经根之间有一相对位移 ,这可能是其治疗机制 ,有的手法作用时髓核内压升高 。
关键词
按摩治疗
生物力学
腰椎间盘突出
下腰痛
Keywords
massotherapy (TCM)
分类号
R274.915.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244.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颈椎可视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0
16
作者
陈肇辉
周猛
陈燕萍
李晶
李义凯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骨伤科
第一军医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系
第一军医大学
附属南方医院影像中心
出处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14-16,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编号 :39970 918
文摘
目的 :进行计算机辅助的颈椎三维图像研究。方法 :取人尸体材料的颈椎 ,行 CT薄层连续扫描 ,将图像数据转至计算机中 ,实现计算机辅助的 CT图像的三维重建 ,并进行三维精确测量。结果 :重建图像从形态和大小上与实际标本相一致。重建图像可任意旋转和多视角地检测。结论 :该三维重建方法为颈椎推拿手法的研究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
颈椎
计算机
三维重建
可视化
Keywords
Cervical vertebrae Personal computer 3-D reconstruction Visualization
分类号
R816.8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脊柱推拿基础研究的新思路:计算机模拟与可视化技术
被引量:
5
17
作者
李义凯
查和萍
钟世镇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骨伤科
广东省南海市
中医
院康复医学
科
第一军医大学
临床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31-432,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资助项目(30171184)
关键词
脊柱推拿
基础研究
计算机模拟
可视化技术
分类号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拟人体腰部生理弯曲变直时腰椎髓核内压观察
被引量:
2
18
作者
毕胜
李义凯
张勇
赵卫东
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
科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骨伤科
第一军医大学
临床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6-437,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腰部生理弯曲变直时腰椎间盘髓核内压的变化。方法:腰椎标本固定于生物力学材料实验机上,模拟腰曲变直的动作,用压力传感器测量髓核内压的变化情况。结果:髓核内压变化情况为L3~4升高0.42±0.26kPa,L4~5升高0.82±0.84kPaL5~S1升高1.65±1.93kPa。
关键词
腰部生理弯曲
椎间盘
髓核
实验研究
生物小学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肌筋膜及扳机点
被引量:
43
19
作者
李义凯
穆伟华
王爱华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骨伤科
广州空
军医
院
第一军医大学
卫生处
出处
《颈腰痛杂志》
2002年第1期80-81,共2页
文摘
骨骼肌是人体最大的单一器官 ,其质量占整个人体 40 %多 ,参与完成人体所有的物理活动。因而肌肉和肌筋膜极易发生损伤 ,但临床的注意点大多集中在骨骼、关节和肌腱上。对肌肉和肌筋膜 ,特别是肌筋模的重视度不够。肌筋膜病变主要表现为扳机点痛 ,很少有教科书和资料对此做一系统的介绍。临床医生也相对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因此 ,本文重点从肌筋膜的解剖、生理功能、病理改变、临床症状和治疗等方面做简要的介绍 。
关键词
骨骼肌
肌筋膜
扳机点
肌筋膜病变
分类号
R686.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髓核摘除后顽固性下腰痛的银针疗法
被引量:
3
20
作者
李义凯
敖学艳
张东玲
王福根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骨伤科
云南省昆明市
第一
人民医院针灸
科
空军青岛疗养院
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
科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94-197,共4页
文摘
目的: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后,出现顽固性下腰痛患者的银针治疗。方法:选择无术后椎间盘再突出和椎管再狭窄的24 例患者,均因手术摘除髓核一段时间后出现顽固性下腰部及臀部疼痛,以痛点银针加艾灸治疗。结果:治疗前后的压痛点得分差异显著( P< 0 .001) 。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臀部顽固性压痛点采用银针治疗,具有简单实用、安全等优点。只要病例选择适当,银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突出
手术后
下腰痛
针灸疗法
Keywords
Low back pain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cupuncture
分类号
R681.530.6 [医药卫生—骨科学]
R274.915.5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解剖形态学对学好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性
李义凯
赵长青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计算机辅助的三维重建在骨伤科中的运用
陈肇辉
李义凯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0
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综合性医科大学开设推拿学选修课的必要性
李义凯
李世杰
《按摩与导引》
200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模拟腰部斜扳手法的生物力学研究
毕胜
李义凯
赵卫东
张勇
王福根
侯京山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42
原文传递
5
腰椎间孔韧带的解剖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张勇
余克强
李义凯
汪进良
肖建国
冷鹏
付宇
梁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
2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推拿手法对腰椎髓核内压影响的实验研究
毕胜
李义凯
赵卫东
张勇
侯京山
王福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腰椎牵引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
毕胜
张德文
张明
王福根
李义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不同推拿手法下腰椎小关节应力变化的观察
毕胜
李义凯
汪爱媛
赵卫东
张勇
王福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
2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颈椎棘突的形态学特征及在颈部推拿中的临床意义
李义凯
叶淦湖
刘晓华
王伟善
李鉴轶
原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四种颈椎曲度测量方法的可靠性研究
李军朋
李义凯
王志宏
《颈腰痛杂志》
2002
6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颈椎曲度和活动度的测量及意义
李军朋
余克强
李义凯
《颈腰痛杂志》
2002
3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腰椎旋转手法对髓核内压力和神经根位移的影响
张勇
毕胜
赵卫东
李义凯
《颈腰痛杂志》
2001
3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人体颈部活动度在体测量方法研究
陈肇辉
黄文华
赵卫东
李义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髌下脂肪垫解剖学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李义凯
石瑾
钟世镇
《颈腰痛杂志》
1999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模拟腰部推拿手法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毕胜
李义凯
王福根
汪爱媛
赵卫东
张勇
侯京山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1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颈椎可视化的初步研究
陈肇辉
周猛
陈燕萍
李晶
李义凯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1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脊柱推拿基础研究的新思路:计算机模拟与可视化技术
李义凯
查和萍
钟世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模拟人体腰部生理弯曲变直时腰椎髓核内压观察
毕胜
李义凯
张勇
赵卫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
原文传递
19
肌筋膜及扳机点
李义凯
穆伟华
王爱华
《颈腰痛杂志》
2002
4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髓核摘除后顽固性下腰痛的银针疗法
李义凯
敖学艳
张东玲
王福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