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鼻咽喉科领域的软骨组织工程 被引量:6
1
作者 孙安科 裴国献 +1 位作者 陈文弦 李湘平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88-191,共4页
耳、鼻、喉和气管的软骨组织工程研究已有较大进展,已分别在裸鼠和具有免疫力动物体内形成了与耳鼻咽喉有关的组织工程化软骨组织,并有初步应用的实验研究报道。随着胚胎干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和智能生物材料的研发... 耳、鼻、喉和气管的软骨组织工程研究已有较大进展,已分别在裸鼠和具有免疫力动物体内形成了与耳鼻咽喉有关的组织工程化软骨组织,并有初步应用的实验研究报道。随着胚胎干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和智能生物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耳鼻咽喉科软骨组织工程有望获得突破性进展。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软骨组织工程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科 软骨组织工程 同种异体软骨细胞 智能生物材料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李湘平 黄爱新 黄胜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08-309,共2页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耳鼻咽喉科疾病患者进行DSA检查和栓塞治疗。结果: 本组4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前选择性地栓塞瘤体内动脉血管,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3例耳廓及头颈巨大蔓状血...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耳鼻咽喉科疾病患者进行DSA检查和栓塞治疗。结果: 本组4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前选择性地栓塞瘤体内动脉血管,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3例耳廓及头颈巨大蔓状血管瘤中2例姑息对症性栓塞后,耳廓变小、,变硬,溃破出血停止,但其中1例栓塞后并发一侧周围性面瘫,另1例术前栓塞配合手术,减少了术中出血;1例左鼻腔血管瘤栓塞治疗24 h后,并发左眼鼻侧下方视野缺损;2例难治性鼻出血,栓塞治疗后鼻出血得到控制。结论 :DSA选择性动脉栓塞配合手术治疗耳鼻咽喉科血管性肿瘤、血管畸形,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对控制严重鼻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但应重视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耳鼻咽喉科 DSA
下载PDF
软骨组织工程与耳鼻咽喉组织工程软骨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安科 裴国献 李湘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4期2074-2075,共2页
组织工程的核心是建立有种子细胞和生物材料构成的三维空间复合体,复合体为种子细胞提供获取营养、气体交换,废物排泄和生长代谢的场所,随着种子细胞生长分化和生物材料的降解吸收,最终形成新的、能永久替代、具有与原组织或器官相同形... 组织工程的核心是建立有种子细胞和生物材料构成的三维空间复合体,复合体为种子细胞提供获取营养、气体交换,废物排泄和生长代谢的场所,随着种子细胞生长分化和生物材料的降解吸收,最终形成新的、能永久替代、具有与原组织或器官相同形态和功能的有生命力的生物体,也即组织和器官的再生。软骨由于其独特的组织结构和缺损修复应用的迫切性,成为当前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已取得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 耳鼻咽喉科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材料 三维空间复合体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受体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湘平 林海 +1 位作者 何海棠 梁勇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4-376,共3页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受体 鼻息肉 治疗 免疫组化 检测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RASSF1A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6
5
作者 彭宏 赵彤 姚开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RASSF1A基因在鼻咽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在4种鼻咽癌细胞株、32例鼻咽癌组织和16例正常鼻咽部组织中检测RASSF1A基因的表达,并分析鼻咽癌组织在3p21.3 D3S4604微卫星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杂合性丢... 目的探讨RASSF1A基因在鼻咽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在4种鼻咽癌细胞株、32例鼻咽癌组织和16例正常鼻咽部组织中检测RASSF1A基因的表达,并分析鼻咽癌组织在3p21.3 D3S4604微卫星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状况。结果RASSF1A基因在4种鼻咽癌细胞株中低表达,32例鼻咽癌组织的RASSF1A基因表达显著低于16例正常鼻咽部组织(P=0.001);43.75%(14/32)的鼻咽癌组织在3p21.3 D3S4604位点发生了杂合性丢失。鼻咽癌RASSF1A基因表达与性别、年龄、颈部淋巴结转移、TNM临床分期、D3S4604位点杂合性丢失和血清EB病毒VCA/IgA抗体滴度无显著相关性,但伴远处转移的鼻咽癌组织的RASSF1A表达显著低于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P=0.014)。结论RASSF1A基因的表达下调可能是鼻咽癌发病过程中的晚期事件,3p21区域可能还存在与鼻咽癌发生密切相关的抑瘤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RASSFIA 基因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声导抗检查对分泌性中耳炎早期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14
6
作者 钱宇虹 宋江顺 李苏卫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64-164,共1页
声导抗检查对分泌性中耳炎早期诊断的意义钱宇虹1宋江顺1李苏卫1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初期大多听力正常,耳科检查指征不典型,用常规纯音测听法检出率敏感性低。本文采用纯音测听结合... 声导抗检查对分泌性中耳炎早期诊断的意义钱宇虹1宋江顺1李苏卫1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初期大多听力正常,耳科检查指征不典型,用常规纯音测听法检出率敏感性低。本文采用纯音测听结合声导抗检查,以早期发现患者的听力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分泌性 声导抗检查 诊断
下载PDF
鼻咽癌DLC1基因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彭宏 赵彤 姚开泰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4-457,I006,共5页
目的 探讨DLC1(deletedinlungcancer 1)基因在鼻咽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T PCR)方法检测 4种鼻咽癌细胞株、3 2例鼻咽癌组织和 16例正常鼻咽部组织DLC1基... 目的 探讨DLC1(deletedinlungcancer 1)基因在鼻咽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T PCR)方法检测 4种鼻咽癌细胞株、3 2例鼻咽癌组织和 16例正常鼻咽部组织DLC1基因的表达 ,对发现的异常转录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  4种鼻咽癌细胞株均不表达DLC1基因 ,鼻咽癌组织DLC1基因表达明显低于正常鼻咽部组织 (P <0 0 0 1) ;局部T3、T4期鼻咽癌DLC1基因表达明显低于T1、T2期 (P =0 0 1) ;然而 ,DLC1基因表达与鼻咽癌患者的年龄、性别、颈部淋巴结转移 ,全身远处转移、TNM临床分期和血清EB病毒VCA IgA抗体滴度均无相关性。 3 2例鼻咽癌组织中有 7例发生DLC1基因第 8外显子的异常剪接 ,而 16例正常鼻咽部组织中仅 1例在表达正常DLC1转录的同时伴有该异常转录的表达。结论 DLC1基因的表达异常与鼻咽癌的发生可能密切相关 ,其低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局部侵袭力有关。DLC1基因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DLC1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的诱导表达对豚鼠耳蜗听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汪绪武 王希军 +2 位作者 宋江顺 陈合新 满宇红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22-924,共3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70的诱导表达对豚鼠耳蜗听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经白噪声预刺激(100 dB SPL,45 min)诱导耳蜗产生HSP70的豚鼠与无预刺激的正常豚鼠同时暴露于强噪声(125 dB SPL,90 min)中,观察强噪声刺激后不...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70的诱导表达对豚鼠耳蜗听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经白噪声预刺激(100 dB SPL,45 min)诱导耳蜗产生HSP70的豚鼠与无预刺激的正常豚鼠同时暴露于强噪声(125 dB SPL,90 min)中,观察强噪声刺激后不同时间的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结果100 dB SPL的白噪声能诱导耳蜗HSP70的表达。强刺激后12 h,两组间ABR阈值无显著差异(P>0.05);强刺激后60 和108 h,预刺激组的ABR阈值均低于无预刺激组(P<0.01)。在预刺激组内,108 h ABR阈值低于60 h ABR阈值(P<0.05),而在无预刺激组内,108和60 h ABR阈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预刺激诱导耳蜗产生的HSP70对豚鼠耳蜗听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质类70 耳蜗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 测听法 诱发反应 噪声
下载PDF
正常豚鼠中耳粘膜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合新 安连兵 许庚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观察正常豚鼠中耳粘膜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应用扫描电镜对4只(8侧)豚鼠中耳腔粘膜进行多部位观察。 结果观察发现豚鼠中耳粘膜表面有地毯样粘液层。中耳粘膜的上皮细胞可分为4种类型,即纤毛细胞、无分泌颗粒无 纤毛细胞、有分... 目的观察正常豚鼠中耳粘膜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应用扫描电镜对4只(8侧)豚鼠中耳腔粘膜进行多部位观察。 结果观察发现豚鼠中耳粘膜表面有地毯样粘液层。中耳粘膜的上皮细胞可分为4种类型,即纤毛细胞、无分泌颗粒无 纤毛细胞、有分泌颗粒无纤毛细胞和扁平细胞,在中耳腔的不同部位各种细胞的多少不均。结论中耳粘膜有真性呼吸 上皮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解剖学 豚鼠 中耳粘膜 形态学 扫描电镜
下载PDF
人类鼻咽癌端粒酶活性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彭宏 王希军 +2 位作者 杨光彩 江肃萍 赵彤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 探讨端粒酶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AP 银染法对 42例鼻咽部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0例鼻咽部正常粘膜和 8例鼻咽纤维血管瘤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及血清VCA/IgA检测 ,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鼻咽部正常... 目的 探讨端粒酶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AP 银染法对 42例鼻咽部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0例鼻咽部正常粘膜和 8例鼻咽纤维血管瘤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及血清VCA/IgA检测 ,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鼻咽部正常粘膜和鼻咽癌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 2 0 %和 88.1% ,8例鼻咽纤维血管瘤均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鼻咽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者端粒酶阳性率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35 ) ,临床晚期 (III、IV)端粒酶阳性率高于临床早期 (I、II) (P=0 .0 48) ,而端粒酶与鼻咽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远处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鼻咽癌患者血清EB病毒VCA/IgA阳性率明显高于鼻咽粘膜正常者 (P <0 .0 0 1)。结论 端粒酶活性表达在鼻咽癌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端粒酶活性结合血清EB病毒抗体的检测有利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端粒 端粒酶 淋巴转移 EB病毒
下载PDF
内耳道CT三维重建及内部结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陈合新 虞春堂 +1 位作者 钟世镇 王兴海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204-206,I014,共4页
目的 为内耳道部位的手术操作提供相应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用 2 5具甲醛固定的成人尸颅 (男 15具 ,女 10具 ) ,对桥小脑角和内耳道的神经、血管进行解剖学测量。另外对 13例 (2 6侧 ,男 7例 ,女 6例 )健康人行螺旋CT扫描 ,并对内耳道... 目的 为内耳道部位的手术操作提供相应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用 2 5具甲醛固定的成人尸颅 (男 15具 ,女 10具 ) ,对桥小脑角和内耳道的神经、血管进行解剖学测量。另外对 13例 (2 6侧 ,男 7例 ,女 6例 )健康人行螺旋CT扫描 ,并对内耳道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三维重建显示 :内耳道为内大外小的圆锥形 ,其水平部的宽度为 3 87~ 6 89mm ,平均 (4 16± 1 2 3)mm( x±s ,下同 ) ;垂直高度为 2 2 3~ 4 45mm ,平均 (3 14± 1 0 1)mm ;长度 6 77~ 11 2 2mm ,平均 (8 6 7± 2 31)mm ;体积为6 7 44~ 133 2 1mm3,平均 (98 2 3± 16 5 6 )mm3。解剖学测量显示小脑前下动脉形成的动脉袢突向内耳门 ,发出 1~ 4条内听动脉。内耳道中面神经的直径为 0 89~ 1 0 7mm ,平均 (0 98± 0 0 3)mm ;位听神经直径为 1 42~ 1 97mm ,平均 (1 6 7± 0 0 5 )mm ;中间神经直径为 0 19~ 0 2 6mm ,平均 (0 2 3± 0 0 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道 解剖学 局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 三维重建
下载PDF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海 宋江顺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38-139,142,共3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研究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耳蜗功能 DPOAE 改变 评估 综述 反映
下载PDF
颌面部鼻窦颅底复合伤并巨大异物存留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湘平 梁勇 +2 位作者 黄钻宏 刘雄 谭曼玲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2-182,I005,共2页
关键词 颌部 鼻窦 颅底 外伤 异物存留体内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心钠素免疫反应物质在豚鼠耳蜗Corti器中的分布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合新 邱建华 王锦玲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13-214,共2页
目的 为了解豚鼠耳蜗Corti器组织中心钠素免疫反应 (Atrialnatriureticpeptidesimmunoreaction ,ANP -IR)物质的分布及形态学特征。方法 对耳蜗切片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进行研究。结果 Corti器中内侧第一、二排外毛细胞、Boett... 目的 为了解豚鼠耳蜗Corti器组织中心钠素免疫反应 (Atrialnatriureticpeptidesimmunoreaction ,ANP -IR)物质的分布及形态学特征。方法 对耳蜗切片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进行研究。结果 Corti器中内侧第一、二排外毛细胞、Boettcher细胞和靠近螺旋韧带嵴的基底膜ANP -IR为阴性 ,其余的组织细胞均为阳性反应。结论 ANP在Corti器功能方面可能担负着重要的作用 ,三排外毛细胞中ANP -IR含量不同 ,其在功能上是否存在有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钠素 CORTI器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正常豚鼠中耳粘膜心钠素免疫反应的分布及超微定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合新 邱建华 +1 位作者 王锦玲 李苏卫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180-180,共1页
正常豚鼠中耳粘膜心钠素免疫反应的分布及超微定位陈合新邱建华王锦玲李苏卫有研究表明,中耳粘膜上皮细胞层存在大量的亮颗粒、暗颗粒及混合颗粒的分泌成分。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免疫电镜技术,首次发现中耳粘膜组织中存在心钠素... 正常豚鼠中耳粘膜心钠素免疫反应的分布及超微定位陈合新邱建华王锦玲李苏卫有研究表明,中耳粘膜上皮细胞层存在大量的亮颗粒、暗颗粒及混合颗粒的分泌成分。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免疫电镜技术,首次发现中耳粘膜组织中存在心钠素免疫反应(ANP-IR)阳性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粘膜 心钠素 免疫反应 分布 超微定位
下载PDF
耳蜗电图配合甘油试验诊断梅尼埃病10耳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钱宇虹 宋江顺 +1 位作者 张瑾 许瑞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甘油试验对梅尼埃病诊断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的纯音测听甘油试验敏感性欠佳。本组病例传统的纯音测听甘油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数日后再行耳蜗电图甘油试验,显示SP振幅及-SP/AP比值减小,表明耳蜗电图甘油试验是诊断梅尼埃病的一种更为客观、... 甘油试验对梅尼埃病诊断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的纯音测听甘油试验敏感性欠佳。本组病例传统的纯音测听甘油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数日后再行耳蜗电图甘油试验,显示SP振幅及-SP/AP比值减小,表明耳蜗电图甘油试验是诊断梅尼埃病的一种更为客观、可靠且阳性率高的方法。 临床资料 患者8例10耳,男4例5耳,女1例5耳,平均年龄47.5岁。均以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的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就诊。耳镜检查鼓膜无异常,纯音测听呈感音神经性聋,声导抗检查提示有重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测验法 内耳眩晕症 耳蜗电图 甘油试验
下载PDF
耳甲腔外耳道成形在乳突手术中的意义
17
作者 张发歧 陈合新 +3 位作者 陆冬凌 陈翠芳 古志伟 黄钻娣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耳甲腔外耳道成形 乳突手术 中耳炎
下载PDF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在豚鼠庆大霉素损伤后内耳前庭中的表达
18
作者 刘雄 宋江顺 李湘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01-202,共2页
目的 检测庆大霉素损伤后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在豚鼠内耳前庭中的表达。方法 实验组豚鼠皮下注射庆大霉素造成前庭损伤 ,对照组豚鼠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前庭中的表达。结果 诱生型一... 目的 检测庆大霉素损伤后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在豚鼠内耳前庭中的表达。方法 实验组豚鼠皮下注射庆大霉素造成前庭损伤 ,对照组豚鼠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前庭中的表达。结果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实验组前庭的表达呈阳性 ,在对照组前庭的表达则为阴性。结论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庆大霉素损伤的豚鼠前庭中呈阳性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豚鼠 庆大霉素 内耳 免疫组织化学 前庭损伤
下载PDF
豚鼠耳蜗心钠素(ANP)免疫反应的分布
19
作者 陈合新 邱建华 +1 位作者 乔莉 王锦玲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29-131,共3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研究豚鼠耳蜗心钠素免疫反应(ANP-IR)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耳蜗血管纹、螺旋韧带、螺旋缘、Corti氏器及螺旋神经节组织均发现有ANP-IR产物,结合图象分析技术对不同部位的AN...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研究豚鼠耳蜗心钠素免疫反应(ANP-IR)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耳蜗血管纹、螺旋韧带、螺旋缘、Corti氏器及螺旋神经节组织均发现有ANP-IR产物,结合图象分析技术对不同部位的ANP-IR阳性产物光密度值进行测定。研究结果提示:心钠素可能作为一种血管活性物质参与内耳淋巴液的生成及耳蜗血流量的调节,并在耳蜗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过程中起递质或调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 心钠素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冲击波对豚鼠耳蜗毛细胞心钠素免疫反应(ANP-IR)影响及与听阈阈移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陈合新 邱建华 王锦玲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为探讨冲击波对豚鼠耳蜗毛细胞心钠素免疫反应的影响及与听阈阈移的相关性,对冲击波的致聋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对冲击波暴露后不同时间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ABC)结合图像分析和听性脑干反应测试技术进行观测。结果:冲... 目的:为探讨冲击波对豚鼠耳蜗毛细胞心钠素免疫反应的影响及与听阈阈移的相关性,对冲击波的致聋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对冲击波暴露后不同时间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ABC)结合图像分析和听性脑干反应测试技术进行观测。结果:冲击波暴露后24h内,内毛细胞(IHC)中ANP-IR阳性产物的光密度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且与听阈阈移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0.9185,P<0.05);而外毛细胞(OHC)中心钠素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变化不明显。结论:IHC和OHC中ANP-IR的变化可能是冲击波对其损伤机制的不同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毛细胞 心钠素 免疫反应 听阈阈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