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谈医院PACS系统实施及其相关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杰 汪艳 游承勇 《医疗装备》 2001年第10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PACS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 计算机 实施 相关技术
下载PDF
医院放射科人员素质管理内函
2
作者 聂世琨 郑美章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2年第2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医院放射科 人员素质管理 放射诊断
原文传递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盘内臭氧分布与疗效 被引量:103
3
作者 俞志坚 何晓峰 +4 位作者 何仕诚 李彦豪 滕皋军 陈勇 曾庆乐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69-872,共4页
目的 分析臭氧 (O3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O3 在腰椎间盘内的分布与疗效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6 8例 ,用 2 1G酒精针穿刺病变椎间盘并注射浓度为 40 μg/ml的O3 气体 8~ 10ml,术后立即行CT扫描观察椎间盘内O3 气体... 目的 分析臭氧 (O3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O3 在腰椎间盘内的分布与疗效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6 8例 ,用 2 1G酒精针穿刺病变椎间盘并注射浓度为 40 μg/ml的O3 气体 8~ 10ml,术后立即行CT扫描观察椎间盘内O3 气体的潴留及分布情况。所有患者随访超过 18个月。分析椎间盘内O3 情况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术后立即CT扫描显示气体在椎间盘内呈气湖状、裂隙状、小泡状或不定形状。按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 ,显效者 32例 ,有效者 19例 ,无效者 17例。 46例气体呈散在分布 ,2 2例呈聚集分布 ,前者疗效优于后者 (P <0 .0 5 ) ;42例在突出或膨出的髓核组织之内可见单个或串珠状气泡分布 ,其疗效优于 2 6例突出或膨出的髓核组织之内无气体者 (P <0 .0 1)。而纤维环完整与不完整病例之间、盘内气体潴留量不同病例之间的疗效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疗效与O3 气体在椎间盘内的分布特点有关 ,而与潴留量及纤维环完整与否无关。因而选择合适的注射器材、运用适当的注射手法可以提高疗效 ;纤维环完整与否在O3 治疗中不宜作为病例选择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盘内臭氧分布 疗效 CT扫描
下载PDF
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高建华 张迎光 +2 位作者 彭志康 张茂根 郑建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4期454-456,共3页
目的 研究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69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3 9例 ,行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 ,将 5 FU、卡铂及丝裂霉素与生理盐水或碘油混合 ,加热至 5 5~ 65℃后经微导管注入肝癌滋养动脉... 目的 研究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69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3 9例 ,行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 ,将 5 FU、卡铂及丝裂霉素与生理盐水或碘油混合 ,加热至 5 5~ 65℃后经微导管注入肝癌滋养动脉。对照组 3 0例 ,行经动脉超选择化疗栓塞 ,温度控制在 2 0℃。术后记录体温、肝功能变化。观察有无并发症出现。术后每月复查甲胎蛋白 (AFP)及CT ,独立盲法评价碘油沉积情况及肿瘤大小变化 ,并根据病情变化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统计肝癌患者生存率。结果 实验组生存率 :0 .5年、1年、1.5年、2年、3年、4年分别为 ,10 0 %、97%、90 %、79%、62 %、3 8%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肝功能变化与对照组无差异 (P >0 .0 5 ) ;实验组毒副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是较方便、简单、安全的方法 ,能显著提高疗效 ,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 栓塞治疗 肝癌 临床应用 介入性热化疗 介入放射学 5-FU 卡铂 丝裂霉素 生理盐水
下载PDF
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反跳”的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48
5
作者 俞志坚 何晓峰 +1 位作者 杨波 李彦豪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97-899,共3页
目的 探讨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和体征“反跳”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资料与方法 对10 1例医用臭氧治疗有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和评价。结果  10 1例中有 2 3例出现了明显的“反跳”现... 目的 探讨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和体征“反跳”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资料与方法 对10 1例医用臭氧治疗有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和评价。结果  10 1例中有 2 3例出现了明显的“反跳”现象 ,一般出现在术后 1~ 2周 ,最早出现时间是术后 4d。 12例患者术后症状和体征可以忍受 ,不需任何治疗 ,可于 15~ 30d内自行消失。 11例自觉术后症状和体征难以忍受 ,其中 8例通过保守治疗 4~5d后缓解 ,另 3例通过纤维环“开窗”减压后才缓解。结论 患者术后症状和体征“反跳”与椎间盘内压力暂时性升高关系密切。部分患者无需任何治疗 ,对于症状严重者可通过保守治疗 ,必要时可行纤维环“开窗”减压。另外 ,还应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术后 “反跳” 患者 医用臭氧 症状和体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 纤维
下载PDF
医用臭氧经皮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46
6
作者 俞志坚 李彦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562-564,共3页
关键词 治疗 医用臭氧 盘内注射 经皮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细胞因子 人体内 供氧 刺激 激活因子
下载PDF
兔VX2肝癌CT、MRI动态评价 被引量:32
7
作者 贾洪顺 全显跃 +1 位作者 曾盛 温志波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利用CT、MRI动态监测兔VX2肝癌生长情况,了解不同时期VX2肝癌的CT和MRI表现特点。方法移植法建立10只兔VX2肝癌模型(共20个病灶),种植后1、2、3周行肝脏螺旋CT平扫、双期增强检查及MRI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种植后1周肿瘤CT、MRI检... 目的利用CT、MRI动态监测兔VX2肝癌生长情况,了解不同时期VX2肝癌的CT和MRI表现特点。方法移植法建立10只兔VX2肝癌模型(共20个病灶),种植后1、2、3周行肝脏螺旋CT平扫、双期增强检查及MRI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种植后1周肿瘤CT、MRI检出率低,2周后上升至100%。平扫CT肿瘤表现为均匀低密度灶;注药后动脉期肿瘤显示为边缘环行强化,而肿瘤主体保持为低密度,其中14例(70%)肿瘤可见肿瘤供养肝动脉直达病灶边缘,9例(45%)肿瘤显示瘤内动脉血管;门静脉期病变降为低密度。T1WI和T2WI肿瘤分别表现为低信号和稍高信号,增强后同样呈边缘环行强化。种植后3周平扫CT、MRI显示肿瘤密度或信号变为不均匀。结论兔VX2肝癌为少血供肿瘤,CT、MRI检查可有效监测VX2肝癌生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疾病模型 CT NMR 成像
下载PDF
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影像评估 被引量:12
8
作者 朱俭 温志波 +1 位作者 聂世琨 黄凡衡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74-777,共4页
目的 探讨影像学检查对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 5 2例感音性耳聋患者均采用颞骨轴位高分辨率螺旋CT扫描及内耳三维重建和内耳MR水成像。术后常规行耳蜗位摄影 ,3例术后行CT扫描。结果  41例先天性感音耳聋患儿中检... 目的 探讨影像学检查对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 5 2例感音性耳聋患者均采用颞骨轴位高分辨率螺旋CT扫描及内耳三维重建和内耳MR水成像。术后常规行耳蜗位摄影 ,3例术后行CT扫描。结果  41例先天性感音耳聋患儿中检出 1例 2耳Mondini畸形Ⅰ型 ,3例 6耳Mondini畸形Ⅱ型 ,1例 2耳耳蜗纤维化 ;5例非先天性感音耳聋患儿未发现内耳结构畸形。另 6例语后聋成人中检出 1例 2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1例 2耳内耳骨化。耳蜗位摄影对植入电极观察满意 ,CT检出 1例术后植入电极扭结。结论 对于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术前评估 ,CT检查具有重要价值 ,必不可少 ;MRI检查是必要的补充。对于内耳的三维重建 ,MRI优于CT。对术后植入电极的评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术 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疗效评估 三维重建 语后聋
下载PDF
低浓度医用臭氧与医用纯氧对犬髓核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俞志坚 何晓峰 +1 位作者 陈勇 李彦豪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019-1020,共2页
目的 评估低浓度医用臭氧、医用纯氧对正常髓核组织的影响。方法 家犬 4只 ,透视下用 2 0G无损伤针穿刺犬实验椎间盘并注入 3ml的低浓度 (6 μg/ml)医用臭氧或医用纯氧 ,退针时在椎旁间隙内注入 7ml低浓度医用臭氧或医用纯氧。每只动... 目的 评估低浓度医用臭氧、医用纯氧对正常髓核组织的影响。方法 家犬 4只 ,透视下用 2 0G无损伤针穿刺犬实验椎间盘并注入 3ml的低浓度 (6 μg/ml)医用臭氧或医用纯氧 ,退针时在椎旁间隙内注入 7ml低浓度医用臭氧或医用纯氧。每只动物L6-7和L5-6椎间盘注射医用臭氧 ,而L4-5和L3 -4注射医用纯氧 ,共计注射 16个椎间盘。 2只家犬注射医用臭氧或氧气 1次 ,并在术后 1个月和 2个月处死取标本 ;另 2只家犬注射医用臭氧或氧气 2次 ,以同样的方式处死取标本。所取标本包括实验和对照椎间盘的髓核、终板、邻近的神经根、脊髓和腰大肌 ,分别作大体和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所有动物术后没有明显的行为异常。臭氧注射 1个月和 2个月后髓核组织的体积有轻度缩小 ,但组织学上髓核组织未显示明显的细胞坏死 ,仅见基质内有轻度的纤维增生。注射医用氧气的髓核组织无论在大体或是在组织学上与对照髓核组织比较均未显示有明显差别。对于终板、脊髓、神经根及腰大肌组织 ,低浓度臭氧及医用纯氧均未显示明显的影响。结论 低浓度医用臭氧对正常髓核组织影响轻微 ,提示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应达到一定的臭氧浓度才能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医用纯氧对正常髓核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 医用臭氧 医用纯氧 髓核 组织形态学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鼻窦解剖变异的CT观察 被引量:13
10
作者 朱俭 温志波 +1 位作者 段承祥 吕桃珍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5-399,共5页
目的 增进对鼻窦各种解剖变异的识别能力,提高鼻窦内镜手术对鼻窦炎的疗效,降低并发症。资料与方法 对2 0 0例受检者行鼻窦CT扫描,对鼻窦的各种解剖变异进行评估。结果 统计了鼻窦各种解剖变异的出现率。结论 CT检查有助于鼻窦内镜... 目的 增进对鼻窦各种解剖变异的识别能力,提高鼻窦内镜手术对鼻窦炎的疗效,降低并发症。资料与方法 对2 0 0例受检者行鼻窦CT扫描,对鼻窦的各种解剖变异进行评估。结果 统计了鼻窦各种解剖变异的出现率。结论 CT检查有助于鼻窦内镜手术方案的制订,不仅可以评估病变,而且还可检出与鼻窦炎发生相关和增加手术危险性的解剖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解剖变异 CT观察 鼻窦内镜手术 鼻窦CT扫描 手术危险性 识别能力 手术方案 CT检查 鼻窦炎 并发症 受检者 出现率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白质疏松的MRI定量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何国军 陈俊抛 +2 位作者 温志波 杨波 文春燕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8期6066-6067,i002,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MRI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患者、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患者的关系,促进对AD和VD患者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AD,VD组各20例为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收治患者,所有... 目的:探讨颅脑MRI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患者、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患者的关系,促进对AD和VD患者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AD,VD组各20例为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收治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简易智能量表(MMSE)标准,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痴呆的原因以及混合性痴呆,对照组20例为正常老年人。应用GESigna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对3组进行颅脑扫描,通过体视学知识对颅腔体积、LA体积进行测量,同时对LA程度进行记分,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各组颅腔体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897);AD,VD组LA体积分别为(5.75±7.61),(10.00±8.12)cm3,均高于对照组(1.30±2.47)cm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8.735,P=0.000)。LA记分AD,VD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VD组的LA体积、LA记分显著高于AD组(P=0.047)。结论:AD,VD患者的LA体积、严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VD患者的LA体积、严重程度显著大于AD组患者,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VD 对照组 白质疏松 阿尔茨海默病 MRI 颅脑 记分 体积 结论
下载PDF
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9
12
作者 俞志坚 何晓峰 李彦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4期598-600,共3页
目的 评价经皮椎间盘内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12 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透视下用 2 1G酒精针穿刺病变椎间盘并注射浓度为 40 μg/ml的臭氧气体 6~ 10ml,退针至椎间孔附近时 ,向椎旁组织内注入臭氧 10ml。... 目的 评价经皮椎间盘内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12 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透视下用 2 1G酒精针穿刺病变椎间盘并注射浓度为 40 μg/ml的臭氧气体 6~ 10ml,退针至椎间孔附近时 ,向椎旁组织内注入臭氧 10ml。结果  12 4例患者随访 6~ 18个月 ,显效 3 1.5 %,有效 45 .1%,无效 2 3 .4%,总有效率 76.6%。大多数患者在术后 0 .5个月至 1个月时取得较好的疗效。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椎间盘内医用臭氧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下载PDF
结核性腹膜炎的CT诊断(附11例报告) 被引量:17
13
作者 全显跃 虞春堂 +1 位作者 曾盛 彭志康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材料与方法:搜集11例有CT检查资料的结核性腹膜炎病例进行分析,其中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6例由抗痨治疗效果显著而确诊。结果:11例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如下:(1)腹水9例,其中7例...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材料与方法:搜集11例有CT检查资料的结核性腹膜炎病例进行分析,其中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6例由抗痨治疗效果显著而确诊。结果:11例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如下:(1)腹水9例,其中7例表现为高密度腹水(CT值大于20HU),3例表现为腹腔包裹性积液;(2)壁腹膜光滑增厚7例,轻度不规则增厚1例,其中2例增强扫描时壁腹膜有强化;(3)11例肠系膜均有改变,表现为增厚、结节状或“污点”状影;(4)大网膜饼形增厚、结节状或“污点”状改变5例。结论:CT对诊断结核性腹膜炎有较大价值,其主要鉴别诊断为腹膜转移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腹膜炎 CT 诊断
下载PDF
胆胰管疾病的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诊断 被引量:8
14
作者 全显跃 梁文 +2 位作者 虞春堂 曾盛 贾洪顺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KC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结石、胆管瘤、胰头癌、炎症及其它胆胰管 病变的MRCP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胆胰管结石的MRCP表现为胆胰管高信号胆汁、胰液内大小、形态不同的低信号改 变,...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KC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结石、胆管瘤、胰头癌、炎症及其它胆胰管 病变的MRCP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胆胰管结石的MRCP表现为胆胰管高信号胆汁、胰液内大小、形态不同的低信号改 变,肝内胆管结石可见结石局部胆管撑大表现,胆总管结石可见倒置杯口状低信号改变;胆管癌阻塞端可显示为截断状 或鼠尾状改变;胰头癌可见胆总管下段突然变窄或移位;胆管炎除见肝外胆管轻度扩张表现外,胆总管下端形态基本正 常;胰腺炎可显示为串珠状胰管扩张、假性囊肿。本组MRCP定性诊断率为88.l%。结论MRCP在胆胰管疾病的诊断 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疾病 胰管疾病 磁共振成像 诊断 MRCP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0
15
作者 于凤凯 全显跃 梁文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8期829-831,共3页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2 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 病灶位于胃 8例 ,小肠 7例 ,结肠 2例 ,直肠 2例 ,横结肠系膜 1例。 11例行X线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 ,其中 ...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2 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 病灶位于胃 8例 ,小肠 7例 ,结肠 2例 ,直肠 2例 ,横结肠系膜 1例。 11例行X线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 ,其中 8例病灶呈圆形、半圆形 ,境界清楚 ,边界光滑 ;3例呈分叶状。瘤体周围黏膜呈推移改变 ,管壁无僵硬。 19例行CT检查 ,15例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 ;4例呈不规则分叶状。 14例密度不均 ,明显不均匀强化 ,其中 8例可见明显瘤内坏死、液化 ;5例密度均匀 ,中度或明显均匀强化。恶性 16例 ,肿块直径多大于 5cm ,边界不清楚 ,10例与邻近结构有明显的粘连或直接侵犯周围组织 ,8例可见明显瘤内坏死 ,2例出现转移灶 ;良性 3例 ,肿块直径小于 5cm ,边界清楚 ,均匀强化。结论 X线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对于发现腔内型和混合型GIST及胃腺癌鉴别有重要意义 ;CT检查定位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影像学表现 X线胃肠道双对比造影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CT和MRI诊断眼部非金属异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刁金中 黄志兰 +2 位作者 张迎光 施丁一 杨宏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5期403-405,共3页
目的 探讨CT和MRI诊断眼部非金属异物的价值和限度。方法 对 8种大小约 3~ 5mm的非金属异物包括干木屑、湿木屑、干竹签、湿竹签、棉线、塑料、玻璃、石块 ,随机植入 10只犬 2 0个眼球内或球后 ,做CT平扫 ,并对其中 2只犬做了MRI平... 目的 探讨CT和MRI诊断眼部非金属异物的价值和限度。方法 对 8种大小约 3~ 5mm的非金属异物包括干木屑、湿木屑、干竹签、湿竹签、棉线、塑料、玻璃、石块 ,随机植入 10只犬 2 0个眼球内或球后 ,做CT平扫 ,并对其中 2只犬做了MRI平扫。结果 共植入 3 2枚异物 ,CT检出 3 0枚 ,2枚未检出 ,其中一枚为湿木屑、另一枚为棉线 ,此 2只犬做了MRI平扫 ,异物全部检出。结论 CT能检出大部分眼部非金属异物 ,但对等密度异物检出有一定的困难。MRI对非金属异物的检出较CT更具有优势 ,MRI是CT的必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眼异物 磁共振成像 CT MRI 诊断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灌注、栓塞并发高位截瘫的有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彭志康 刘亚洪 +1 位作者 卢蔚芳 陈健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01-702,共2页
目的 探讨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栓塞术后并发高位截瘫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资料与方法 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栓塞治疗中晚期肺癌350例,其中发生高位截瘫3例(0.86%)。结果 经及时扩张血管、溶栓及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2例病情逐渐... 目的 探讨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栓塞术后并发高位截瘫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资料与方法 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栓塞治疗中晚期肺癌350例,其中发生高位截瘫3例(0.86%)。结果 经及时扩张血管、溶栓及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2例病情逐渐减轻,15天后恢复,1例无明显改善。结论 支气管动脉灌注、栓塞治疗肺癌的严重并发症是高位截瘫,及时扩张血管、溶栓及神经营养治疗是其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支气管动脉灌注 栓塞 并发症 高位截瘫 原因 预防 治疗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侧脑室、外侧裂的定量测定及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国军 陈俊抛 +2 位作者 温志波 杨波 文春燕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3期2450-2451,T001,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MR侧脑室、外脑裂扩张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患者、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患者的关系,促进对AD,VD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应用GESigna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对AD组、VD组、老年对照组各20例... 目的:探讨颅脑MR侧脑室、外脑裂扩张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患者、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患者的关系,促进对AD,VD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应用GESigna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对AD组、VD组、老年对照组各20例进行颅脑扫描,通过体视学知识对颅腔体积、侧脑室、外脑裂体积进行测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D组、VD组、老年对照组颅腔体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0.109,P>0.05);AD组与VD组相比,左侧脑室体积、右侧脑室体积、侧脑室总体积、左外侧裂体积、右外侧裂体积、外侧裂总体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D组、VD组、老年对照组组内左/右侧脑室体积、左/右外侧裂体积相比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D组、VD组的左侧脑室体积、右侧脑室体积、侧脑室总体积、左外侧裂体积犤(9.2±0.9),(9.1±1.2)cm3犦、右外侧裂体积犤(9.2±0.9),(9.1±1.1)cm3犦、外侧裂总体积犤(18.4±1.6),(18.1±2.0)cm3犦均显著大于老年对照组(P<0.05)。结论:AD与VD患者侧脑室、外侧裂均显著性扩张,提示AD,VD患者存在着脑萎缩,但这不能作为AD,VD患者鉴别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侧脑室 外侧裂 定量测定 影像学特征 诊断
下载PDF
经皮乙酸局部注射治疗小肝癌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亚洪 彭志康 全显跃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97-599,共3页
关键词 小肝癌 治疗 经皮局部注射 乙酸
下载PDF
结核性与癌性腹膜炎的CT鉴别诊断 被引量:13
20
作者 全显跃 梁文 +3 位作者 曾盛 虞春堂 李子平 许达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3期169-170,174,共3页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TP) 与癌性腹膜炎( CP) 的CT 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TP12 例及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4 例CP 进行分析。结果:(1) TP 多表现为少量腹水(7/10) ,高密度...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TP) 与癌性腹膜炎( CP) 的CT 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TP12 例及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4 例CP 进行分析。结果:(1) TP 多表现为少量腹水(7/10) ,高密度腹水(7/10) ,CP常为大量腹水(22/29) ;(2) TP 壁腹膜多为光滑增厚(7/8) ,CP 为结节状增厚(24/24) ;(3) 肠系膜改变伴有环状增强的肿大淋巴结影为TP 的特征;(4) 大网膜饼形增厚多见于CP(8/34) ,但TP 也可有此种表现(1/12) ;(5) TP 液体局限性聚集常有囊壁,CP 囊状转移多无囊壁且伴肝脾外缘外压性改变。结论:CT 是鉴别TP 与CP 一较好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炎 结核性 癌性 CT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