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全达 蔡志民 +3 位作者 何振平 姜军 吴国庆 董家鸿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58-261,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47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诊断和治疗手段。结果 病理类型为腺癌 42例、平滑肌肉瘤 4例、类癌 1例 ;好发部位为...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47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诊断和治疗手段。结果 病理类型为腺癌 42例、平滑肌肉瘤 4例、类癌 1例 ;好发部位为降段 (35例 ) ,尤其是乳头区 (2 8例 )。常见临床表现依次为上腹疼痛、黄疸、消化道出血、肠梗阻、体重减轻。诊断手段为纤维胃十二指肠内镜、胃肠钡餐、逆行性胆胰管造影 (ERCP )、B超及CT检查。本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2 5例和姑息性手术 2 0例。手术死亡率 2 .2 % (1/45 ) ,术后并发症 2 0 .0 % (9/4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Ⅰ~Ⅲ期腺癌治疗效果好 ,3,5年生存率分别达 5 0 .0 %和 31.8% ,姑息性手术无获得长期生存者。结论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以腺癌为主 ,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主要依据B超、CT和ERCP诊断 ,对无远处转移的肿瘤应积极争取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肿瘤/诊断 十二指肠肿瘤/外科学 腺癌/诊断 腺癌/外科学
下载PDF
胆管癌浸润转移途径及其机制 被引量:9
2
作者 郑秀海 王曙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6-281,共6页
胆管癌的浸润和转移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经淋巴转移是胆管癌的主要转移方式之一,以局部淋巴结转移为主,较少发生远处转移.由于胆管的解剖部位的特点以及其与周围神经、包括多种神经肽的密切关系,其神经周围浸润转移途径近年来越来越受到... 胆管癌的浸润和转移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经淋巴转移是胆管癌的主要转移方式之一,以局部淋巴结转移为主,较少发生远处转移.由于胆管的解剖部位的特点以及其与周围神经、包括多种神经肽的密切关系,其神经周围浸润转移途径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除浸润转移、种植转移、淋巴道及血道转移等途径之外,经神经周围浸润和转移是胆管癌的一种重要病理特征,对胆管癌细胞与神经纤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胆管癌神经周围浸润转移过程的调控因子的研究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浸润 转移
下载PDF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被引量:13
3
作者 董家鸿 冷建军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64-166,共3页
主持人 :胆胰肠结合部包括胆总管胰后段和壶腹、胰头及其主副胰管 ,十二指肠二、三、四段 ,以及与这些脏器相关的血管、淋巴和神经等结缔组织。这一区域在解剖上复杂多变 ,是连接胆道、胰腺、胃肠道的枢纽 ,且变异多见 ;在功能上较复杂 ... 主持人 :胆胰肠结合部包括胆总管胰后段和壶腹、胰头及其主副胰管 ,十二指肠二、三、四段 ,以及与这些脏器相关的血管、淋巴和神经等结缔组织。这一区域在解剖上复杂多变 ,是连接胆道、胰腺、胃肠道的枢纽 ,且变异多见 ;在功能上较复杂 ,一些功能性的改变亦能引起严重的后果 ;在诊断和治疗上比较棘手 ,直观性、创伤小的诊断方法较少 ,恶性病变的根治范围广、并发症多 ,使该区域恶性肿瘤的根治率低 ,对于性质难以判断的肿块 ,在处理上更是进退维谷。近年来 ,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外科取得了较大进展 ,内镜手术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取代了传统方法 ;各种扩大、改良根治术和区域性切除术在原Whipple手术的基础上得以开展 ,其远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本期特邀国内肝胆胰外科界知名专家撰写笔谈 ,针对该区域较新颖或者有必要重申的手术方法进行详细讲解 ,使之更趋规范化、科学化。同时 ,针对临床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难题进行解答与讨论 ,力图能为广大读者在胆胰肠结合部外科疾病的认识上提供一些新颖的或更清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ODDI括约肌 诊断 治疗 胆胰肠结合部
下载PDF
壶腹部癌根治性手术的适应证、切除范围
4
作者 董家鸿 冷建军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70-171,共2页
主持人 :胆胰肠结合部包括胆总管胰后段和壶腹、胰头及其主副胰管 ,十二指肠二、三、四段 ,以及与这些脏器相关的血管、淋巴和神经等结缔组织。这一区域在解剖上复杂多变 ,是连接胆道、胰腺、胃肠道的枢纽 ,且变异多见 ;在功能上较复杂 ... 主持人 :胆胰肠结合部包括胆总管胰后段和壶腹、胰头及其主副胰管 ,十二指肠二、三、四段 ,以及与这些脏器相关的血管、淋巴和神经等结缔组织。这一区域在解剖上复杂多变 ,是连接胆道、胰腺、胃肠道的枢纽 ,且变异多见 ;在功能上较复杂 ,一些功能性的改变亦能引起严重的后果 ;在诊断和治疗上比较棘手 ,直观性、创伤小的诊断方法较少 ,恶性病变的根治范围广、并发症多 ,使该区域恶性肿瘤的根治率低 ,对于性质难以判断的肿块 ,在处理上更是进退维谷。近年来 ,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外科取得了较大进展 ,内镜手术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取代了传统方法 ;各种扩大、改良根治术和区域性切除术在原Whipple手术的基础上得以开展 ,其远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本期特邀国内肝胆胰外科界知名专家撰写笔谈 ,针对该区域较新颖或者有必要重申的手术方法进行详细讲解 ,使之更趋规范化、科学化。同时 ,针对临床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难题进行解答与讨论 ,力图能为广大读者在胆胰肠结合部外科疾病的认识上提供一些新颖的或更清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腹肿瘤 外科手术 切除范围 适应证
下载PDF
经T型管及其窦道治疗原位肝移植后胆道狭窄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虎城 敖国昆 +4 位作者 杜国盛 邹一平 刘吉奎 陈飞 王小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3期10039-10042,共4页
背景:胆道并发症是原位肝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目前导致肝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目的:评价经T型管及其窦道治疗原位肝移植后胆道狭窄的可行性。方法:纳入原位肝移植后出现胆道狭窄的16例患者,共行胆道造影和气囊扩张成形术46次,其... 背景:胆道并发症是原位肝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目前导致肝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目的:评价经T型管及其窦道治疗原位肝移植后胆道狭窄的可行性。方法:纳入原位肝移植后出现胆道狭窄的16例患者,共行胆道造影和气囊扩张成形术46次,其中1例行胆道支架置入。单例最多行胆道造影和气囊扩张成形术11次。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与结论:2例胆道狭窄合并胆瘘患者和1例单纯吻合口狭窄患者,经气囊扩张和胆道引流后痊愈。5例肝内外胆管多发狭窄患者,气囊反复扩张胆道狭窄段后,4例狭窄纠正而获得痊愈;1例气囊扩张治疗后出现肝内血肿,再次行肝移植。8例肝内外胆管多发狭窄合并胆泥的患者,经反复球气扩张后,6例狭窄明显减轻,黄疸缓解;1例置入胆道支架,后因支架管阻塞而再次肝移植;1例治疗后狭窄仍存在,黄疸无缓解而再次肝移植。提示经T型管及其窦道治疗原位肝移植后胆道狭窄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痛苦小、创伤轻以及可重复等优点,是治疗原位肝移植后胆道狭窄的有效方法。但部分患者狭窄及梗阻难以纠正,需要再次肝脏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并发症 原位肝移植 T型管 窦道 支架置入
下载PDF
重建肝动脉血供的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玉君 陈耿 +5 位作者 李晓武 杨程 王曙光 别平 李昆 董家鸿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03-506,共4页
目的构建稳定的重建肝动脉血供的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初步探讨重建肝动脉血供在小鼠肝移植中的意义。方法66只小鼠分为实验组(n=33)和对照组(n=33)。实验组行重建肝动脉血供的原位肝移植术,在经典“双袖套法”的基础上,采用支架... 目的构建稳定的重建肝动脉血供的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初步探讨重建肝动脉血供在小鼠肝移植中的意义。方法66只小鼠分为实验组(n=33)和对照组(n=33)。实验组行重建肝动脉血供的原位肝移植术,在经典“双袖套法”的基础上,采用支架法重建肝动脉血供;对照组行非动脉化的原位肝移植。结果共施行小鼠原位肝移植共66只。术后2周实验组生存率为84.85%(28/33),对照组生存率为81.82%(27/33);实验组的血清γ-GT和AL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病理学证据亦提示实验组胆管上皮细胞受损较对照组为轻。结论肝动脉血供重建有助于减轻移植肝胆道冷保存.再灌注损伤。该模型可能成为肝移植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 动物实验 血管重建
原文传递
肝移植术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被引量:7
7
作者 卢倩 刘祥德 董家鸿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72-372,共1页
目前肝移植在手术技术以及围手术期处理上已基本成熟,并已成为终末期肝病及暴发性肝炎的常规治疗手段.尽管如此,肝移植术后形形色色的并发症仍难以避免,严重时可造成移植物丢失和受者死亡.因此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成功防治成为提高肝移植... 目前肝移植在手术技术以及围手术期处理上已基本成熟,并已成为终末期肝病及暴发性肝炎的常规治疗手段.尽管如此,肝移植术后形形色色的并发症仍难以避免,严重时可造成移植物丢失和受者死亡.因此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成功防治成为提高肝移植受者生存率的重要条件.现将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做一简要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术 手术并发症 诊断 急性排斥反应 血管重建
原文传递
胆道蛔虫病术后黄疸确诊胆管黏液性囊腺癌
8
作者 徐土斌 何宇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3-484,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31岁。因胆道蛔虫病术后2个月余,皮肤、巩膜黄染伴畏寒、高热20余天于2011年11月28日收治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患者于2009年因家族性结肠腺瘤样息肉病伴灶性癌变于外院行腹腔镜辅助全结肠切除+Dixon术。2011年8... 1临床资料患者男,31岁。因胆道蛔虫病术后2个月余,皮肤、巩膜黄染伴畏寒、高热20余天于2011年11月28日收治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患者于2009年因家族性结肠腺瘤样息肉病伴灶性癌变于外院行腹腔镜辅助全结肠切除+Dixon术。2011年8月25日因腹痛、黄疸于外院就诊,诊断为重症胆管炎、胆道蛔虫病、胆源性肝脓肿、胆囊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蛔虫病 重症胆管炎 术后黄疸 黏液性囊腺癌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全结肠切除 确诊 DIXON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