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医大学本科教育中流行病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思雄 熊鸿燕 +1 位作者 李亚斐 曹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8年第6期679-681,共3页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等发展对流行病学人才培养的机遇和要求,从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开展流行病学教学科研实践活动及加强军事医学演练等方面入手,对军医大学本科流行病学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 流行病学 教学方法 军事医学
下载PDF
某军医大学2007-2009年校直干部体检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华明 唐尉杰 +1 位作者 向颖 林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777-1778,共2页
目的了解某军医大学校直干部健康状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学校校务部卫生处,收集2007-2009年某军医大学全部参加校直干部健康体检的相关资料,采用SPSS 13.0进行资料管理和分析。结果校直干部2007、2008、2009年参检率分别为63.46... 目的了解某军医大学校直干部健康状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学校校务部卫生处,收集2007-2009年某军医大学全部参加校直干部健康体检的相关资料,采用SPSS 13.0进行资料管理和分析。结果校直干部2007、2008、2009年参检率分别为63.46%(712/1122)、67.93%(754/1110)、65.53%(791/1207),检出健康异常情况排列在前4位的分别是肝胆异常(45.38%)、高血脂(19.18%)、高尿酸血症(18.28%)和高血压(9.90%),男性人群和行政干部健康状况较差。结论应加强健康体检工作重要性宣传和组织管理,重视男性、行政干部及中年人群的健康保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 体检 预防保健
原文传递
84个炭疽暴发案例流行病学调查文献系统评价 被引量:15
3
作者 许汝福 沈渝菊 +5 位作者 林辉 李亚斐 向颖 许斌 张耀 黄国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54-1857,共4页
目的探讨国内炭疽暴发案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感染原因,为炭疽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电子数据库中符合纳入标准的84个炭疽暴发案例流行病学调查文献资料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84个炭疽暴发案例均发生在农村或牧区,涉及患者990例,治愈970例... 目的探讨国内炭疽暴发案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感染原因,为炭疽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电子数据库中符合纳入标准的84个炭疽暴发案例流行病学调查文献资料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84个炭疽暴发案例均发生在农村或牧区,涉及患者990例,治愈970例,死亡20例,男女比为4.2∶1,15~60岁占87.2%,农牧民占92.4%,西北、西南和华南地区占79.5%,5~9月份占87.8%;最短潜伏期中位数2 d,最长潜伏期中位数8 d;首发病例诊断时间中位数4 d;病畜、病死畜肉接触患者占98.3%,屠宰病死家畜者的相对危险度显著高于食用病死畜肉者(RR=55.47,95%CI=26.03~118.21,P<0.000 01)。77个案例的疫情控制中位数时间10 d。结论炭疽暴发疫情多发生在农村和牧区,青壮年及农牧特征明显;屠宰病死家畜或接触病死畜肉是感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暴发 流行特征 潜伏期 相对危险度
原文传递
某部队肺结核患病现况及发病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付留杰 熊鸿燕 +2 位作者 刘元东 李子建 靳晓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400-1403,共4页
目的了解部队肺结核患病现况,探讨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预防结核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PPD试验、X线透视、痰菌培养等方法开展现况调查。按照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162例肺结核住院病人和162名对照... 目的了解部队肺结核患病现况,探讨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预防结核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PPD试验、X线透视、痰菌培养等方法开展现况调查。按照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162例肺结核住院病人和162名对照,收集相关信息,计算OR值。结果活动性肺结核、菌阳肺结核、涂阳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176·66/105、33·12/105、22·08/105,PPD阳性率为34·31%。干部的患病率和PPD阳性率显著高于战士,驻农村部队显著高于驻城市部队,劳动强度大的部队显著高于劳动强度一般的部队,随着年龄和军龄的增长,肺结核患病率和PPD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劳动强度、体重指数、卡痕数、住房类别、结核病接触史、入伍地类别、性格等具有显著意义,OR值分别为5·12、0·37、0·42、0·51、1·82、0·57、1·63(P<0·05),多因素分析,除性格外,上述因素进入回归方程。结论部队肺结核患病率和PPD阳性率随职别、年龄、军龄、驻地、工作任务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肺结核接触史、劳动强度是部队结核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而体重指数、卡痕数、住房类别、入伍地类别对结核病发病有预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患病率 影响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军队 现况调查
下载PDF
重庆市某区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张胜 熊鸿燕 +8 位作者 张路 饶中林 黄国容 邱俊 周继红 张良 李阳 李国灵 袁丹凤 《创伤外科杂志》 2010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城市发展新区道路交通事故(简称事故)的分布特征,区域性事故预防和控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对重庆市道路交通管理局收集2000-2006年的事故登记信息,以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资料整理,分析描述近年来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以某区为例... 目的探讨城市发展新区道路交通事故(简称事故)的分布特征,区域性事故预防和控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对重庆市道路交通管理局收集2000-2006年的事故登记信息,以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资料整理,分析描述近年来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以某区为例)事故发生的现状及分布规律。结果2000-2006年,重庆市某区共发生事故13 685起,其中一般及轻微事故13 170起,重大事故515起。7年间,从事故的时间分布特征看,一般及轻微事故年均发生1 881起,其中2000年、2001年和2005年发生均在1 600起以下,2003年、2004年和2006年发生均超过2 000起,2004年事故最高,为2 102起,占总数的15.96%;月均事故发生为157起,其中1月、7月和11月为事故的高发期;每月的下旬事故有下降趋势;每周星期六发生事故次数最多,周三最低;单日事故发生最高分别是每月的1号和14号;每日24小时事故中,一般从早上7点开始逐渐上升,11点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白天的事故发生案例明显高于晚上。重大事故的分布特点与一般及轻微事故有一定区别,主要体现在从2002年后发生开始下降,至2006年一直稳定在年60起左右;每年5月、9月和11月和每周的星期三和周四为高发时间;每日以上午10点左右最高,下午在4点左右次高。结论2000-2006年某区事故发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重大事故发生有降低趋势;事故的发生在时间分布上有明显的特征,但一般及轻微事故与重大事故的分布特征有一定的差别,相关分析信息可作为制定交通事故控制措施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流行病学 重庆
下载PDF
87例院内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
6
作者 许汝福 沈渝菊 +1 位作者 曹佳 熊鸿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2301-2302,共2页
关键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院内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解剖学知识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7
作者 马翔宇 林辉 +6 位作者 许斌 张耀 向颖 吴龙 邬娜 熊鸿燕 李亚斐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3年第5期559-560,共2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noninfectious chronic disease epidemiology,NCDE)主要探讨基因/环境因素对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为代表的一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infectious chronic disease,NCD)...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noninfectious chronic disease epidemiology,NCDE)主要探讨基因/环境因素对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为代表的一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infectious chronic disease,NCD)影响以及防控措施的学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NCD已经取代传染病,成为健康和生命的最大威胁。不同的环境和基因因素在引起机体慢性损伤效应时,通常具有明显的靶向性。只有熟练掌握解剖学知识,才能够更加准确的理解暴露因素作用的器官靶点和组织靶点,才能够更好的理解内暴露损伤的代谢途径和转归。NCDE教学中,我们注重从靶器官的解剖特征出发,讲解具体病种中外暴露、内暴露的作用特点和规律,以帮助学生理解疾病发生的“黑箱理论”,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流行病学 学科交叉
下载PDF
电讯作业人群抑郁情绪与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其东 潘向荣 +5 位作者 褚庆亚 王保强 潘磊 郭仰东 赵新华 熊鸿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86-1188,共3页
目的探讨军事电讯作业人群抑郁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行心理行为干预、促进军队人群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法对某部军事电讯作业单位1 216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表为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SDS)... 目的探讨军事电讯作业人群抑郁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行心理行为干预、促进军队人群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法对某部军事电讯作业单位1 216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表为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SDS)和自行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结果该人群与其他军事作业人群相比有坐姿时间长、女性军人比例相对较多、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特点。人群中SDS评分为(41.58±10.80),抑郁症状检出率23.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高年龄组、身边无朋友支持、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睡眠不足、月消费较高、文化程度较低、未婚状态可能是抑郁情绪的促进因素。结论该人群抑郁情绪状态与普通人群相近,但抑郁评分低于野外军事训练人群。在心理健康促进中应当注意加强相关危险因素暴露特征对象的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讯作业 军队 抑郁情绪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循证医学与外科手术学教学 被引量:3
9
作者 马翔宇 许斌 +1 位作者 熊鸿燕 李亚斐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年第2期217-217,共1页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提倡将临床医师个人的临床实践和经验与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将最正确的诊断、最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最精确的预后估计服务于每位具体患者[1]。外科手术学教学是培养外科医学的重要基础课程...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提倡将临床医师个人的临床实践和经验与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将最正确的诊断、最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最精确的预后估计服务于每位具体患者[1]。外科手术学教学是培养外科医学的重要基础课程,在外科学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时时刻刻以患者的身心健康为本,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是现代外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学 循证医学 教学
下载PDF
1株宽宿主谱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被引量:15
10
作者 徐焰 熊鸿燕 +1 位作者 宋建勇 王思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2106-2108,共3页
目的 观察 1株自污水中分离的宽宿主谱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宿主范围测定、噬菌斑计数、负染色电镜观察、血清中和试验及血清交叉中和试验、一步生长实验等技术观察分离的噬菌体。结果 ①宽宿主谱大肠杆菌噬菌体可... 目的 观察 1株自污水中分离的宽宿主谱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宿主范围测定、噬菌斑计数、负染色电镜观察、血清中和试验及血清交叉中和试验、一步生长实验等技术观察分离的噬菌体。结果 ①宽宿主谱大肠杆菌噬菌体可裂解五株大肠杆菌 ;②针对不同宿主菌其噬菌斑形态、大小、透明度、边缘界限、中心透明区及晕环均发生相应变化 ;③电镜超微结构显示此噬菌体为直径 2 0~ 40nm的微球形颗粒 ,棱角不明显 ,偶见短尾 ;④噬菌体的抗血清Κ值为 41 5 ,与f2 噬菌体血清学相关度为 0 .3 8;⑤潜伏期为 3 0~ 3 5min ,裂解量为 10 4。结论 分离所得的噬菌体是 1株大肠杆菌宽宿主谱噬菌体 ,为直径 2 0~ 40nm的圆形颗粒 ,其与f2 噬菌体的血清相关度较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噬菌体 宿主谱 血清中和试验 一步生长曲线
下载PDF
医务人员手机污染状况及预防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春碚 杜江 +4 位作者 何亚明 杨雪帆 廖春艳 蔡同建 朱兵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81-985,共5页
手机作为当下人们使用最频繁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对医院而言,手机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挂号、就诊、报告反馈甚至包括部分诊疗活动。移动通信方面的创新使得医疗机构通过手机对患者进行更好的疾病管理[1],如糖尿病和哮喘的... 手机作为当下人们使用最频繁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对医院而言,手机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挂号、就诊、报告反馈甚至包括部分诊疗活动。移动通信方面的创新使得医疗机构通过手机对患者进行更好的疾病管理[1],如糖尿病和哮喘的实时监测[2],疫苗接种及旅途中流行病的控制等[3]。但手机在极大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自身作为一种细菌定植场所存在被病原菌污染的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 污染 耐药性 消毒 医务人员 预防措施
下载PDF
汶川大地震后理县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措施和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汝福 刘勇 +7 位作者 许斌 郎海滨 王思雄 朱才众 卞永桥 马翔宇 张路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汶川大地震后有效预防理县灾后传染病疫情的发生。方法紧紧抓住传染病流行的三环节,采取科学的卫生防疫方法,开展疾病症状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控制可疑传染源;科学消杀,卫生监督,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健康教育,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 目的汶川大地震后有效预防理县灾后传染病疫情的发生。方法紧紧抓住传染病流行的三环节,采取科学的卫生防疫方法,开展疾病症状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控制可疑传染源;科学消杀,卫生监督,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健康教育,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结果理县灾后传染病疫情明显低于历年水平,确保理县大灾之后无大疫。结论采取科学的卫生防疫方法能够有效预防灾后传染病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房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窦性停搏 多旁道 导管消融
原文传递
黄粉甲抗冻蛋白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谦 熊鸿燕 +1 位作者 朱才众 张世界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591-2594,共4页
目的:获得黄粉甲抗冻蛋白基因afpTx及相关生物信息学资料.方法:从黄粉甲幼虫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合成黄粉甲抗冻蛋白基因afpTx的cDNA片段,克隆入载体pMD19-T,进行测序分析.酶切后将其亚克隆入表达栽体pET32a(+),构建表达质粒pET32a-a... 目的:获得黄粉甲抗冻蛋白基因afpTx及相关生物信息学资料.方法:从黄粉甲幼虫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合成黄粉甲抗冻蛋白基因afpTx的cDNA片段,克隆入载体pMD19-T,进行测序分析.酶切后将其亚克隆入表达栽体pET32a(+),构建表达质粒pET32a-afpTx,并转化到大肠杆菌DL21后提取质粒,双酶切鉴定.采用MEGA4.0,BioEdit5.0.6软件对本研究克隆的抗冻蛋白基因afpTx进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变异及进化分析.结果:测序结果afpTx的cDNA长度为336bp;编码112个氨基酸;酶切、电泳结果表明克隆和亚克隆获得成功.抗冻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析表明afpTx与GenBank上提交的23条黄粉甲抗冻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平均一致性为88%;与11条赤翅甲抗冻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平均一致性为67%,2种甲虫的平均一致性为63%.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黄粉甲与赤翅甲抗冻蛋白序列是同源序列.赤翅甲的序列趋异度显著大于黄粉甲抗冻蛋白基因序列.结论:成功克隆了本地黄粉甲的afpTx基因,该序列是GenBank上提交的黄粉甲与赤翅甲抗冻蛋白的同源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甲 抗冻蛋白 克隆 afpTx基因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重庆市1995-2015年HIV感染和艾滋病的流行特点和长期趋势分析 被引量:31
14
作者 郁红月 张维 +6 位作者 卢戎戎 吴国辉 宿昆 张耀 向颖 杨书 李亚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051-2058,共8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1995-2015年HIV感染/AIDS患病(HIV/AIDS)状况及流行特征,以便为重庆市制定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相关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的相关资料,对重庆市1995-2015年HIV/AIDS的相关... 目的分析重庆市1995-2015年HIV感染/AIDS患病(HIV/AIDS)状况及流行特征,以便为重庆市制定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相关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的相关资料,对重庆市1995-2015年HIV/AIDS的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重庆1995-2015年HIV/AIDS累计报告32 589例,其中男性24 792例(76.07%),男女比例3.18∶1。20~49岁的中青年占大部分(64.84%),≥5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文化程度以初中学历者所占比例最高(35.72%),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构成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职业以农民构成比最高(28.21%),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传播途径以异性性传播和同性性传播为主(分别占65.62%和20.55%),且呈上升趋势,而以注射毒品途径感染的构成比则呈逐年下降趋势。感染者被发现途径以检测咨询为主(25.02%)。结论重庆市HIV/AIDS报告疫情和传播途径近20年来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老年人群、高学历者、农民、男男同性人群的报告的比例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艾滋病 疾病监测 流行特征 重庆
原文传递
儿童意外伤害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8
15
作者 周蓉 熊鸿燕 +1 位作者 张学兵 周沿园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6-471,共6页
目的 分析≤14岁儿童意外伤害住院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儿童伤害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本院2009年1-12月收治的因意外伤害住院的≤14岁儿童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儿童伤害住院预... 目的 分析≤14岁儿童意外伤害住院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儿童伤害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本院2009年1-12月收治的因意外伤害住院的≤14岁儿童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儿童伤害住院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共3011例,男童1991例(66.12%),女童1020例(33.88%).〈1岁、1~4岁、5~9岁和10~14岁年龄组的比例分别为8.24%、53.30%、27.90%和10.56%.农村和城市儿童分别占56.16%、43.84%.创伤是儿童意外伤害住院的主要类型,分别为各年龄组的70.56%、62.68%、89.64%和87.74%.跌落是儿童伤害住院的主要原因,分别为各年龄组的47.58%、36.39%、51.90%和56.29%.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天数、治疗方式(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家庭地址(城市/农村)、伤害原因、入院时伤情(病情)状况是意外伤害住院儿童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其导致残疾(失能)的风险要大(OR=2.170,P〈0.01).非手术治疗相对于手术治疗而言,其导致死亡的风险要大(OR=6.352,P〈0.01).结论意外伤害住院男童高于女童,主要集中在1~4岁.意外伤害的主要类型是创伤,伤害原因以跌落为首位,伤害的城乡差异显著,提示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的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方案,才能有效干预和控制意外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流行病学 意外伤害
原文传递
2004-2016年重庆市江北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小燕 赵勇 +1 位作者 凌娟 蔡同建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分析2004-2016年重庆市江北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江北区2004-2016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分析2004-2016年重庆市江北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江北区2004-2016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6年江北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3 29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38.79/10万。全年呈现两次发病高峰,第一次集中在4~7月,第二次集中在11月~次年1月;男女性别比为1.45∶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82.893,P<0.05);报告病例年龄以3~14岁为主,共报告2 677例(81.24%);发病人群主要为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占病例总数的88.53%。结论学校和幼托机构为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的重要场所,应当加强学校及幼托机构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监测控制,提高疫苗接种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控制流行性腮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 控制 发病率
原文传递
贵州省708例尿路结石成分分析 被引量:29
17
作者 石华 徐述雄 +4 位作者 李凯 王晓东 王元林 孙兆林 熊鸿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57-660,共4页
目的分析尿石症患者的尿路结石化学成分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12月至2012年9月共708例尿石症病例,以红外光谱法分析尿路结石的化学成分,并以患者性别、年龄、结石部位等为分组依据,分析各组尿路结... 目的分析尿石症患者的尿路结石化学成分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12月至2012年9月共708例尿石症病例,以红外光谱法分析尿路结石的化学成分,并以患者性别、年龄、结石部位等为分组依据,分析各组尿路结石的化学成分特征。结果 40~<60岁组尿路结石发病率达高峰,男性与女性尿路结石患者的比率为1.97∶1;结石成分检出率最高的为草酸钙(占94.77%);其次是碳酸磷灰石(占38.70%),尿酸或尿酸铵(13.42%)、磷酸镁铵(3.53%)、磷酸氢钙(0.56%)、胱氨酸(0.28%)等成分结石所占比例较低。结论贵州省尿石症患者的尿路结石化学成分以草酸钙为主,草酸钙结石所占比率高于国内其他省份,有必要深入开展防治措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分析 尿路结石 结石成分
原文传递
基于社区管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吴龙 焦惠艳 +7 位作者 邬娜 钟理 陈兴华 向颖 李成英 李阅历 张欢 李亚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865-1870,共6页
目的对重庆市双碑社区开展的社区居民高血压随访资料进行研究,了解随访效果和血压控制效果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更有效地开展高血压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双碑社区自2014年经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管... 目的对重庆市双碑社区开展的社区居民高血压随访资料进行研究,了解随访效果和血压控制效果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更有效地开展高血压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双碑社区自2014年经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管理。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了解血压控制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纳入随访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共3 362例,7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最后1次血压和平均血压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62.4%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效果为优良,不良的比例为1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随访方式为家庭访视或门诊随访、心理调整良好、摄盐量为轻、服药规律、吸烟控制较好、饮酒控制较好、运动时间长可促进高血压管理效果良好。结论双碑社区2014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良好。加强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行为,加强心理调适,能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控制 社区管理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重庆市2003-2006年肺结核病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31
19
作者 林辉 刘洁 +6 位作者 陈林 王志斌 靖宽和 沈静 詹建 熊鸿燕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83-1185,共3页
目的了解近3年重庆市耐药结核病流行现状,为耐药结核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间在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及重庆市胸科医院就诊的肺结核病病例,按照《全国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采用比例法对链霉素(Stre... 目的了解近3年重庆市耐药结核病流行现状,为耐药结核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间在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及重庆市胸科医院就诊的肺结核病病例,按照《全国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采用比例法对链霉素(Streptomycin,SM)、异烟肼(Isoniazide,INH)、利福平(Rifampicin,RFP)和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共4种药物进行耐药性测定。结果1 089例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例中,总耐药率和总耐多药率分别为27.7%、7.3%,平均耐药率顺位由高到低是SM(16.3%)、INH(14.0%)、RFP(10.7%)、EMB(4.8%);近3年RFP、EMB的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重庆市总体耐药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且近年耐多药率和RFP、EMB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复治、有服药史以及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平均水平可能是结核病病例发生多耐药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 结核病 相关因素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白细胞计数与房颤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媛 钟理 +7 位作者 陈兴华 陈哲 李阅历 邬娜 向颖 吴龙 张梦轩 李亚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3种炎性标志物与心脏结构变化及房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3种炎性标志物与心脏结构变化及房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自200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心内科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对照组,提取两组外周血中CRP、NLR和WBC检测水平信息,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3种炎性因子与左心室内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右心室内径和右心房内径五种心脏结构指标的相关性,以及与房颤发生的关联性和关联强度。结果房颤组CRP和NL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高水平的CRP和NLR与房颤发生显著相关[OR=2.25,95%CI=1.13-4.47,P=0.02;OR=1.41,95%CI=1.06-1.89,P=0.02]。WBC水平在房颤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且与房颤发生无显著相关性。房颤组中,NLR水平在高左房内径组和高左室后壁厚度组中均较高(P〈0.05)。但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CRP、NLR、WBC与心脏结构指标之间有显著关联。结论外周血中高水平的CRP和NLR水平与房颤发生有显著关联,可能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RP、NLR、WBC与心脏结构重塑之间无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心脏结构 白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