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医大学军事儿科学教学形式探讨
1
作者 胡章雪 赵锦宁 史源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34-1035,共2页
军事儿科学(military pediatrics)是指研究在军事活动条件下如何保障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身心健康,防治损伤与疾病的医学科学。既是儿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军事医学的一个特殊学科领域。近年来,全球范围的军事活动及灾... 军事儿科学(military pediatrics)是指研究在军事活动条件下如何保障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身心健康,防治损伤与疾病的医学科学。既是儿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军事医学的一个特殊学科领域。近年来,全球范围的军事活动及灾害条件下的儿童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军医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活动 军医大学 儿科学 教学形式 青少年生长发育 儿童健康 身心健康 医学科学
下载PDF
浅谈综合性医院儿科临床实习教学 被引量:4
2
作者 唐仕芳 史源 +4 位作者 王楠 赵锦宁 胡章雪 汪丽 李华强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144-3145,共2页
关键词 临床实习教学 儿科学 综合性医院 医疗技术水平 医疗服务水平 医疗服务行业 临床实践经验 临床思维能力
下载PDF
综合性医院儿科见习教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唐仕芳 朱洪春 +3 位作者 李华强 史源 赵锦宁 胡章雪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 2008年第12期62-63,共2页
综合医院儿科见习教学存在教学任务重、师资力量相对少、学生不重视儿科学、家长和患儿不配合、病源的季节性等问题,通过多年带教,针对问题,总结了一些儿科见习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综合医院儿科见习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儿科见习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下载PDF
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4
作者 王楠 陈龙 +5 位作者 李霞 伍莉 邓陵 张丽 孙清 曾登芬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4102-4102,4104,共2页
人文关怀在儿科是以患儿为本的护理理念,其本质是以患儿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使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传统护理管理基本属于行政事务管理,注重对事的管理,而现代护理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人与事相宜,达到人+事... 人文关怀在儿科是以患儿为本的护理理念,其本质是以患儿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使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传统护理管理基本属于行政事务管理,注重对事的管理,而现代护理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人与事相宜,达到人+事+职能效益最大化”[1]。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医患矛盾日渐突出,与其他科室相比,儿科护士处在医患矛盾的风口浪尖,较多因素导致儿科护士高风险,高强度、高压力,常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2]。作者重视人性化护理管理,即实行更符合人的特点和人性要求的人文管理;又充分尊重、激励、爱护护士,调动其积极性,减轻压力,挖掘潜质,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从而使护士在给患者更多关爱的同时,更加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激发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3],目前该项工作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 儿科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现代护理管理 人性化护理管理 儿科护士 医患矛盾 人性化服务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新生大鼠高浓度氧致肺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唐仕芳 朱洪春 +2 位作者 李华强 史源 赵锦宁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8-440,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外源性抗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抗体作用下TGF-β1在新生鼠高浓度氧(高氧,>95%O2)致肺损伤的表达。方法将足月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气对照组(Ⅰ组),高氧(>95%O2)组(Ⅱ组),高氧(>95%O2)+抗TGF-β1抗体0.4mg... 目的观察应用外源性抗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抗体作用下TGF-β1在新生鼠高浓度氧(高氧,>95%O2)致肺损伤的表达。方法将足月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气对照组(Ⅰ组),高氧(>95%O2)组(Ⅱ组),高氧(>95%O2)+抗TGF-β1抗体0.4mg/kg组(Ⅲ组)。每组20只,观察及检测高氧暴露3、7、14和28d时各组动物肺组织病理改变、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Ⅱ组3和7d时表现为明显的急性炎症改变,肺组织水肿、渗出、出血、肺泡间隔轻度增厚,14d时急性炎症减轻,而肺组织中TGF-β1表达呈强阳性;28d时出现明显的胶原沉积,形成纤维化;Ⅲ组3和7d时仍有轻度炎症反应,14和28d无明显成纤维细胞增生及胶原生成,未形成肺纤维化,Ⅲ组各时相点TGF-β1的表达明显减弱,与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鼠持续吸入高氧后可导致急、慢性肺损伤。高氧暴露可刺激肺部产生过量的TGF-β1,提示TGF-β1在肺纤维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高氧暴露时给予外源性抗TGF-β1抗体对新生鼠高氧暴露有明显保护作用,可减轻高氧急性肺损伤,能有效阻断高氧肺纤维化损伤的发生、发展,从而减轻肺纤维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鼠 高氧 抗TGF-β1 抗体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不同剂量固尔苏治疗4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汪丽 李仁君 +2 位作者 马娟 史源 刘蕾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9-560,563,共3页
目的观察在并发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早产儿中,不同首次剂量固尔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胎龄小于36周,生后3d内诊断为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4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在确诊NRDS后即给予固尔苏200mg/kg治疗,后者给... 目的观察在并发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早产儿中,不同首次剂量固尔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胎龄小于36周,生后3d内诊断为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4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在确诊NRDS后即给予固尔苏200mg/kg治疗,后者给予固尔苏100mg/kg治疗,若病情无明显改善可在每12小时后再次给予固尔苏100mg/kg,但总量不得超过400mg/kg。具有机械通气指征时均予行机械通气。结果治疗组患儿需要接受第2、3剂固尔苏治疗的比例以及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吸氧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气分析结果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胸片结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严重并发症的累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确诊为NRDS的早产儿,首次给予固尔苏治疗剂量(200mg/kg)可减少再次用药比例,改善患儿血气分析及胸片结果,缩短早产儿机械通气时间及氧疗时间,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固尔苏
下载PDF
气管内滴入硝普钠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龙 唐仕芳 +2 位作者 王南 史源 赵锦宁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15-1316,1319,共3页
目的探讨气管内滴入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对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19例PPHN患儿在机械通气下予以硝普钠气管内滴入,分别于基础状态、气管内滴入硝普钠后30、60、120min测量平均肺动脉压(PAMP)、平均动脉... 目的探讨气管内滴入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对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19例PPHN患儿在机械通气下予以硝普钠气管内滴入,分别于基础状态、气管内滴入硝普钠后30、60、120min测量平均肺动脉压(PAMP)、平均动脉压(AMP)、右上肢及左下肢的经皮血氧饱和度(TcSaO2),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9例PPHN患儿中,17例患儿原发疾病在肺部,其中82.35%(14/17)的患儿气管内滴入硝普钠后PAMP明显降低,30min时最明显[(21.30±4.20)mm Hg vs.(30.30±4.20)mm H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AMP[(56.00±3.00)mm Hg vs.(55.00±6.00)mm 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PPHN继发于先天性心脏病者无效。结论气管内滴入硝普钠是治疗PPHN安全、有效且经济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普钠 持续性胎儿循环综合征 一氧化氮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国内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8
作者 史源 李华强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951-952,共2页
新生动物在缺血再灌注后应用高压氧(HBO)治疗常可达到一定疗效,但也有实验提出相反结论。近期认为HBO治疗无效甚至有害。大量国内临床研究肯定HBO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近期临床疗效,缺乏多中心随机研究近期和远期疗效的报道,... 新生动物在缺血再灌注后应用高压氧(HBO)治疗常可达到一定疗效,但也有实验提出相反结论。近期认为HBO治疗无效甚至有害。大量国内临床研究肯定HBO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近期临床疗效,缺乏多中心随机研究近期和远期疗效的报道,国外临床研究则不支持HBO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缺氧缺血 脑性瘫痪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新生鼠高氧肺纤维化早期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唐仕芳 李华强 +2 位作者 史源 赵锦宁 潘凤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8期1190-1191,1194,共3页
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新生鼠高氧肺纤维化的影响,并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在高氧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将足月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I组空气对照组,Ⅱ组高氧组,Ⅲ组高氧+GSH组。观察及检... 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新生鼠高氧肺纤维化的影响,并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在高氧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将足月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I组空气对照组,Ⅱ组高氧组,Ⅲ组高氧+GSH组。观察及检测高氧暴露3、7、14、28d时各组肺组织病理改变、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Ⅱ组3、7d时表现为明显的急性炎症改变,肺组织水肿、渗出、出血、肺泡间隔轻度增厚,14d时急性炎症减轻,而肺组织中TGF-β1表达呈强阳性;28d时出现明显的胶原沉积,形成纤维化;Ⅲ组与I组肺组织病理改变类似,Ⅲ组肺组织的TGF-β1表达呈弱阳性,无明显纤维化反应,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TGF-β1在高氧性肺纤维化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GSH早期干预高氧性肺纤维有一定作用,可以明显减轻肺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苷肽 转化生长因子-Β1 高氧 纤维化 新生大鼠
下载PDF
采用新生大鼠制备胎粪吸入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芳 李宛卫 +5 位作者 陈龙 宋瑶 李欢欢 祝甜 胡章雪 史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148-2152,共5页
目的 利用小动物呼吸机的微量机械通气技术建立基于新生大鼠的胎粪吸入综合征动物模型。方法 取25只5~7日龄健康新生大鼠,1只作为正常对照;采用配对比较法将24只大鼠分为胎粪吸入性肺损伤模型组(MAS组)和假手术组(NS组),保证造模成... 目的 利用小动物呼吸机的微量机械通气技术建立基于新生大鼠的胎粪吸入综合征动物模型。方法 取25只5~7日龄健康新生大鼠,1只作为正常对照;采用配对比较法将24只大鼠分为胎粪吸入性肺损伤模型组(MAS组)和假手术组(NS组),保证造模成功后每组10只,分别于机械通气条件下气管内灌入胎粪或生理盐水。分析各组动物的血气分析、肺部X线表现、肺的湿/干质量比以及肺组织病理学情况。结果 MAS组p H值、氧分压均显著低于NS组[(7.19±0.11)vs(7.31±0.08),P〈0.05;(25±9)vs(62±12)mm Hg,P〈0.05]。MAS组肺部X线出现胎粪吸入改变发生率显著高于NS组(10/10 vs 1/10)。MAS组肺湿/干质量比也显著高于NS组[(5.85±0.47)vs(4.28±0.71),P〈0.05]。MAS组病理学改变符合胎粪吸入综合征表现,NS组双肺肺泡通气均一,无明显充血水肿。结论 在微量通气条件下利用新生大鼠制备胎粪吸入综合征模型是可行的,可以为新生儿肺损伤的基础研究提供稳定的小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粪 急性肺损伤 新生大鼠 模型
原文传递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用于拔管后呼吸支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灿 陈龙 +3 位作者 汪丽 王楠 吴婷婷 史源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6期4408-4409,4411,共3页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拔管后呼吸支持中的疗效。方法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将196例拔管患儿按照呼吸支持模式分为分为nIPPV组(102例)与nCPAP组(94例),比较nIPPV或nC...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拔管后呼吸支持中的疗效。方法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将196例拔管患儿按照呼吸支持模式分为分为nIPPV组(102例)与nCPAP组(94例),比较nIPPV或nCPAP呼吸支持治疗后需再次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比例。结果 nIPPV组拔管成功率为88.2%(90/102),使用nIPPV时间(6.3±2.8)d,nCPAP组拔管成功率为75.5%(71/94),使用nCPAP时间(7.1±2.4)d;nIPPV组拔管后需要呼吸支持时间短,拔管成功率高(P<0.05)。结论与nCPAP比较,nIPPV治疗可显著提高拔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间歇正压通气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下载PDF
围产期窒息新生儿护理体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小奇 于瑞英 +2 位作者 刘素秀 周晓凤 史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1552-1552,1556,共2页
关键词 窒息 新生儿 体位 护理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应用时限选择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李禄全 余加林 +34 位作者 封志纯 史源 汪丽 陈盛 钟晓云 陈文 刘建红 刘向红 唐成和 杨卫红 郑军 王晓鹏 刘芳 杜志方 武彦秋 刘霞 周晓玉 胡毓华 张成元 李忠良 杨震英 龙博文 瞿运萍 吕红艳 吴素静 乔彦霞 王素敏 叶青青 卞洪亮 蔡志勇 谢俊英 马友凤 赵柏丽 黄水霞 黎瑞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3-1207,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制剂——牛肺表面活性物质(calf pulmonary surfactant,CPS,商品名: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最...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制剂——牛肺表面活性物质(calf pulmonary surfactant,CPS,商品名: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最终应用时限。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国内22家各级医院新生儿病房应用PS治疗NRDS的相关临床资料。NRDS患儿分为3组,第1组:重度NRDS采用常规机械通气(CMV)+CPS治疗;第2组:轻度NRDS采用CMV+CPS治疗;第3组:轻度NRDS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CPS治疗;将生后1、2、3、4、5、6、7、8 h作为时间界点,逐一比较在界点前后使用CPS的各组肺出血的发生率,并探讨NRDS严重程度相同的患儿在不同通气模式下肺出血发生率。结果对于重度NRDS患儿,以生后4、5、6、7、8 h作为使用CPS的时间界点时肺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轻度NRDS患儿,生后5 h内使用组肺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5 h后使用组(3.2%vs9.7%,P<0.05)。对于轻度NRDS患儿,以生后5 h为界点,第3组的肺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第2组(0.3%vs 6.5%,P<0.05)。结论生后5 h内使用CPS是治疗NRDS时有效降低肺出血发生率的最后时限,对于轻度NRDS,生后5 h内使用CPS联合nCPAP可明显减少肺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出血 肺表面活性物质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一氧化碳抑制剂治疗感染性休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覃世文 史源 +3 位作者 李华强 潘捷 蒋东波 沈际皋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14-515,共2页
目的 由血红素氧合酶 (HO)催化血红素分解代谢而形成的一氧化碳 (CO)可能作为一种新的内源性介质参与感染性休克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方法 本文应用实验家兔注射内毒素所致感染性休克模型 ,观察CO在感染性休克病程中的变化以及HO抑制... 目的 由血红素氧合酶 (HO)催化血红素分解代谢而形成的一氧化碳 (CO)可能作为一种新的内源性介质参与感染性休克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方法 本文应用实验家兔注射内毒素所致感染性休克模型 ,观察CO在感染性休克病程中的变化以及HO抑制剂锌原卟啉的疗效。结果 血浆CO水平于内毒素注射后迅速增高 ,应用HO抑制剂锌原卟啉能显著抑制血浆CO水平的增高 ,并可显著减轻内毒素所致的血压降低和代谢性酸中毒程度。结论 HO抑制剂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休克 感染性 血红素氧合酶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安全防护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5
作者 伍莉 王楠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3550-3552,共3页
近年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其收治的患儿多是病情危重、体质量极低、发育不全、营养不良的新生儿,各生理器官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抵抗力低,属于易感人群[1]。董均等[2]报道国内N... 近年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其收治的患儿多是病情危重、体质量极低、发育不全、营养不良的新生儿,各生理器官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抵抗力低,属于易感人群[1]。董均等[2]报道国内NICU的院内感染率为8.16%;黎惟广等[3]研究指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噪音可造成早产儿轻度听力损伤和智力发育落后,本文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安全因素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交叉感染 噪声 护理
下载PDF
高浓度氧暴露与新生鼠肺过氧化能力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华强 徐洪涛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08-510,共3页
目的 研究新生鼠暴露于不同浓度氧时不同时间肺组织脂质过氧化过程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方法  4组新生鼠分别暴露于 >95 %O2 、6 0 %O2 、4 0 %O2 和正常空气 (2 1 %O2 )中 ,取暴露于 1 2、2 4、4 8h和 72h 4个时相点的肺组织 ,硫... 目的 研究新生鼠暴露于不同浓度氧时不同时间肺组织脂质过氧化过程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方法  4组新生鼠分别暴露于 >95 %O2 、6 0 %O2 、4 0 %O2 和正常空气 (2 1 %O2 )中 ,取暴露于 1 2、2 4、4 8h和 72h 4个时相点的肺组织 ,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含量 (malondiadehyde ,MDA) ,化学比色法检总抗氧化能力 (totalanti oxygencapability,TAOC)。结果 各时相点新生鼠肺组织MDA含量和氧浓度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 ,TAOC与氧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1 ) ;随着氧浓度的升高和时间延长 ,DMA含量逐渐增高 ,TAOC逐渐降低 ,任何两组新生鼠肺组织MDA含量和TAOC在部分或全部时相点均存在显著差异 (P<0 .0 5 ,P <0 .0 1 )。结论 新生鼠暴露于 >95 %O2 、6 0 %O2 、4 0 %O2 一定时间均可引起肺组织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 ,脂质过氧化程度增强 ,抗氧化能力与氧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脂质过氧化程度与氧浓度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暴露 脂质过氧化 抗氧化能力 新生鼠
下载PDF
儿童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史源 李华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7-539,共3页
关键词 儿童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高甘油三脂血症 中心性肥胖 世界卫生组织 高密度脂蛋白 微量白蛋白尿 心血管疾病 胆固醇血症 研究发现
下载PDF
高浓度氧肺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洪涛 李华强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98-1000,共3页
关键词 高浓度氧 肺损伤 机制
下载PDF
Forkhead Box f1基因与新生儿肺出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史源 李华强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6-117,共2页
新生儿肺出血仍然是新生儿期主要的危重疾病及死亡原因。最新的研究提示,一种新的转录因子Forkhead Box f1(Foxf1)的表达参与新生大鼠肺出血的发病机制,Foxf1表达缺陷将导致Notch信号系统异常,并引起致死性肺出血。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肺出血 FORKHEAD BOX f1基因
下载PDF
新生鼠高浓度氧肺损伤临界值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洪涛 李华强 +1 位作者 余健 聂国明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8-9,19,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吸入常压下不同浓度氧引起新生鼠肺损伤的临界时间。方法4组新生鼠分别暴露于>95%O2、60%O2、40%O2和正常空气(21%O2)中,取暴露12、24、48和72h的肺组织,在光镜下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新生鼠吸入>95%O212... 目的探讨持续吸入常压下不同浓度氧引起新生鼠肺损伤的临界时间。方法4组新生鼠分别暴露于>95%O2、60%O2、40%O2和正常空气(21%O2)中,取暴露12、24、48和72h的肺组织,在光镜下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新生鼠吸入>95%O212h、60%O248h或40%O272h后,均出现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光镜下可见微血管扩张、充血,肺间隔增宽,肺泡内有蛋白渗出,炎症细胞浸润,出血,肺组织结构紊乱,肺大泡数量增多等;透射电镜下可见内皮细胞线粒体肿胀,内质网肿胀、破坏,吞饮小泡增多,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脱落等;随着吸氧浓度的增高和时间的延长,肺损伤程度加重。结论吸入95%以上O212h,60%O248h,或40%O272h均可能引起新生鼠肺损伤,适当控制吸氧浓度和时间有助于减少肺损伤的发生,减轻肺损伤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氧 肺损伤 临界值 新生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