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原微生物的体内诱导基因及相关研究方法简介 被引量:1
1
作者 黎庶 胡福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0-354,共5页
为适应复杂多变的宿主体内环境,病原微生物入侵宿主后常会调整自身基因表达,启动一系列在体外环境生存时非必需蛋白质的表达以确保其在宿主体内的存活、增殖甚至致病。这类仅在病原微生物进入宿主体内后才被诱导表达而在体外生长时不表... 为适应复杂多变的宿主体内环境,病原微生物入侵宿主后常会调整自身基因表达,启动一系列在体外环境生存时非必需蛋白质的表达以确保其在宿主体内的存活、增殖甚至致病。这类仅在病原微生物进入宿主体内后才被诱导表达而在体外生长时不表达的独特基因称为体内诱导基因(in vivo induced gene,ivi gene)。大量研究表明,ivi gene往往与病原菌在宿主体内的生存和致病密切相关,是抗菌药物、诊断试剂及疫苗设计及研究的良好靶标。为找寻和鉴定病原菌的ivi gene,人们成功发展了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包括依赖动物模型的信号标签突变技术(signature-tagged mutagenesis,STM)、体内表达技术(in vivo expres-sion technology,IVET)、差异荧光诱导技术(differential fluorescence induction,DFI)及不依赖感染动物模型的体内诱导抗原技术(in vivo induced antigen technology,IVIAT)等。本综述即针对ivi gene及其相关研究方法的原理、运用和优缺点进行简单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内诱导基因 信号标签突变技术 体内表达技术 差异荧光诱导技术 体内诱导抗原技术
原文传递
噬菌体PaP3多糖解聚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贾鸣 胡晓梅 +2 位作者 孙卫忠 饶贤才 胡福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检测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多糖解聚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降解活性。方法经FITC-ConA/PI荧光双染色后,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重组多糖解聚酶处理前后PA3生物膜的形态变化,以测定多糖解聚酶对生物膜的降解活性;测定... 目的检测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多糖解聚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降解活性。方法经FITC-ConA/PI荧光双染色后,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重组多糖解聚酶处理前后PA3生物膜的形态变化,以测定多糖解聚酶对生物膜的降解活性;测定多糖解聚酶作用前、后铜绿假单胞菌对4种敏感抗生素(乳酸环丙沙星、加替沙星、头孢他啶、硫酸庆大霉素)的MIC、MBC变化情况,从而判断多糖解聚酶对抗生素的协同杀菌作用。结果FITC-ConA/PI荧光双染色结果显示,经重组多糖解聚酶处理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胞外多糖组分少而分散,包裹在胞外多糖组分里的细菌数量也大大减少,表明多糖解聚酶确实能够特异性的降解生物膜的胞外多糖组分。多糖解聚酶作用后四种抗生素相应的MIC、MBC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头孢他啶降低最为明显,表明多糖解聚酶对抗生素具有协同杀菌活性。结论重组噬菌体PaP3多糖解聚酶在体外可以特异性的降解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胞外多糖,有利于抗生素通透生物膜,作用于菌体,具有协同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PAP3 铜绿假单胞菌 多糖解聚酶 细菌生物膜
下载PDF
基因工程技术在肽抗生素制备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胡金川 饶贤才 +1 位作者 汪正清 胡福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8期611-613,共3页
肽抗生素是由生物体基因编码的肽类物质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是生物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在未来抗感染治疗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肽抗生素的制备是制约其开发应用的关键环... 肽抗生素是由生物体基因编码的肽类物质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是生物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在未来抗感染治疗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肽抗生素的制备是制约其开发应用的关键环节。作者对肽抗生素工程制备的有关进展进行综述 ,包括酵母、杆状病毒、大肠杆菌等表达技术在肽抗生素制备中的应用 ,以及转基因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抗生素 基因工程技术 制备 编码 抗感染治疗
下载PDF
分泌型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基因工程菌的发酵研究
4
作者 胡晓梅 黄建军 +2 位作者 饶贤才 胡金川 胡福泉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重组铜绿假单胞菌 外毒素 基因工程菌 发酵 表达
下载PDF
人肽抗生素hPAB-β多拷贝串联基因工程菌的筛选及发酵研究
5
作者 胡金川 汪正清 +7 位作者 金晓琳 黎庶 谭银玲 李明 申晓冬 张椿 胡福泉 饶贤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 :对已构建的人肽抗生素hPAB β 1~ 8拷贝串联基因工程菌进行筛选 ,并对其优势菌株进行发酵研究 ,为hPAB β的规模生产奠定基础。  方法 :对 1~ 8拷贝串联基因工程菌的目标蛋白表达率进行比较后 ,选择 2~ 5拷贝菌进行菌产量、... 目的 :对已构建的人肽抗生素hPAB β 1~ 8拷贝串联基因工程菌进行筛选 ,并对其优势菌株进行发酵研究 ,为hPAB β的规模生产奠定基础。  方法 :对 1~ 8拷贝串联基因工程菌的目标蛋白表达率进行比较后 ,选择 2~ 5拷贝菌进行菌产量、目标蛋白表达率、包涵体溶解性、亲和层析效果比较 ,确定最佳多拷贝菌 ;对其摇瓶条件下发酵的培养液、温度、气体条件、IPTG诱导时机、浓度及时间进行研究。 结果 :在相同条件下 ,3拷贝菌产量(3.15 3g/L)最高 ,目标蛋白表达率 (2 7.8% )接近最高水平 ,包涵体能溶解完全 ;利用亲和层析能成功捕获融合蛋白 ,后者经羟胺裂解 ,可获得相对分子质量与合成hPAB β成熟肽大小相符的小肽 ,筛选出的优势菌传代稳定 ,其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 37℃ ,16 0r/min条件下 ,在改良M 9 CAA培养液中培养至吸光值 (A60 0 )≈ 2 .5时 ,以终浓度为10 0 μmol/L的IPTG诱导表达 5h。 结论 :确定了 3拷贝菌为最佳多拷贝菌 ,并确定了其最佳摇瓶发酵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抗生素 hPAB-β 串联拷贝 发酵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感染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宋洁 黎庶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0年第3期57-60,共4页
猪链球菌为革兰阳性兼性厌氧性球菌,感染后可引起猪的关节炎、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甚至死亡,严重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生猪养殖业,导致极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病例时有报道,并于1998年和2005年在我国引起两次大规模流行,... 猪链球菌为革兰阳性兼性厌氧性球菌,感染后可引起猪的关节炎、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甚至死亡,严重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生猪养殖业,导致极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病例时有报道,并于1998年和2005年在我国引起两次大规模流行,危害人类健康。建立和选择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猪链球菌的致病机理、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及研发防治猪链球菌感染的新药、疫苗及诊断试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已建立的各种猪链球菌感染动物模型展开综述,希望能帮助人们根据不同的试验目的与研究方向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动物模型 猪链球菌感染
下载PDF
肽抗生素,控制感染的新希望 被引量:22
7
作者 饶贤才 胡福泉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57-359,共3页
关键词 肽抗生素 抗菌活性 抗菌机理 抗肿瘤 作用
下载PDF
耐药机制指导下的抗金葡菌药物开发现状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杰 饶贤才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83-86,共4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全球院内感染的首要病原菌,临床分离的金葡菌80%以上为耐甲氧西林(MRSA)菌株,因其耐药性,尤其是多重耐药性的快速增长,抗MRSA感染日益成为抗感染治疗的难点和热点。近年来,人们在充分认识金葡菌耐药机制的基础上,积极...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全球院内感染的首要病原菌,临床分离的金葡菌80%以上为耐甲氧西林(MRSA)菌株,因其耐药性,尤其是多重耐药性的快速增长,抗MRSA感染日益成为抗感染治疗的难点和热点。近年来,人们在充分认识金葡菌耐药机制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型抗MRSA药物,取得了长足发展。对MRSA的耐药机制及该机制指导下抗金葡菌药物开发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SA 耐药性 药物
下载PDF
基因串联体的构建策略及其表达模式 被引量:8
9
作者 饶贤才 胡福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57-560,共4页
为了获取足够的DNA片段或得到基因的表达产物,常需要构建基因串联体,将目的基因按头尾相连随机串联起来,克隆入克隆载体以制备需要的目的基因片段或克隆入表达载体进行高效表达。串联的策略包括定向串联法、PCR扩增串联法、化学拼接法... 为了获取足够的DNA片段或得到基因的表达产物,常需要构建基因串联体,将目的基因按头尾相连随机串联起来,克隆入克隆载体以制备需要的目的基因片段或克隆入表达载体进行高效表达。串联的策略包括定向串联法、PCR扩增串联法、化学拼接法、同尾酶法等,不同方法构建的串联体基因表达模式也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体 构建 表达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的细胞间信号联系及其在感染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晓梅 胡福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8-480,405,共4页
关键词 细胞间信号 铜绿假单胞菌 感染
下载PDF
末端酶介导的双链DNA病毒核酸组装
11
作者 陈志瑾 申晓冬 +1 位作者 张克斌 饶贤才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9-431,共3页
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专性宿主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在病毒复制的过程中,组装是其特有的过程。不同类型病毒之组装的机制有很大差异,目前对双链DNA(dsDNA)病毒的组装机制研究较多,包括位点特异性组装和满头组装两... 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专性宿主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在病毒复制的过程中,组装是其特有的过程。不同类型病毒之组装的机制有很大差异,目前对双链DNA(dsDNA)病毒的组装机制研究较多,包括位点特异性组装和满头组装两种方式,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组装与其基因组编码的末端酶有关。该文介绍末端酶介导的dsDNA病毒组装的有关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端酶 双链DNA病毒 组装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的复制组装机制
12
作者 黎庶 胡福泉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9年第1期41-47,共7页
组装是病毒复制特有的必需环节,不同类型的病毒,其组装机制有着很大差异。如疱疹病毒等双链DNA(Double strand DNA,dsDNA)病毒,其组装过程需要以末端酶为代表的多种组装相关蛋白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协作。本文即以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 组装是病毒复制特有的必需环节,不同类型的病毒,其组装机制有着很大差异。如疱疹病毒等双链DNA(Double strand DNA,dsDNA)病毒,其组装过程需要以末端酶为代表的多种组装相关蛋白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协作。本文即以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为例就疱疹病毒(甚至是dsDNA病毒)的复制组装作一简单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DNA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组装 末端酶 组装蛋白
下载PDF
TAT-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穿膜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欢 胡晓梅 +5 位作者 陈志瑾 丛延广 黎庶 周莹冰 李明 胡福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0-633,共4页
目的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TAT-EGFP融合蛋白并鉴定纯化,然后进行穿膜活性的研究。方法以本室前期构建的重组质粒pQE-EGFP为模板,采用PCR方法特异性扩增TAT-EGFP基因序列,随后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QE-31,所构建的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后... 目的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TAT-EGFP融合蛋白并鉴定纯化,然后进行穿膜活性的研究。方法以本室前期构建的重组质粒pQE-EGFP为模板,采用PCR方法特异性扩增TAT-EGFP基因序列,随后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QE-31,所构建的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后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达蛋白质,经Ni2+-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纯化,将纯化蛋白加入体外培养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TAT蛋白的穿膜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pQE-TAT-EGFP重组质粒的,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经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率为25%,SDS-PAGE、Western blotting初步测定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30160,纯化得到了目的融合蛋白TAT-EGFP。并在体外培养的B16细胞中证实TAT-EGFP融合蛋白穿透生物膜的能力。结论通过对TAT-EGFP融合蛋白穿膜活性的分析,证实了TAT具有穿膜活性,为TAT-PEⅢ融合蛋白抑瘤活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生物大分子药物进入组织细胞内发挥治疗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T-EGFP融合蛋白 表达 纯化 穿膜活性
原文传递
pQE-EGFP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和鉴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欢 胡晓梅 +6 位作者 杨杰 饶贤才 丛延广 黎庶 周莹冰 朱军民 胡福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49-352,449,共5页
目的: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QE-EGFP,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与鉴定。方法:以质粒pEGFP-N2为模板,采用PCR方法特异性扩增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序列,将其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QE-31,所构建的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后转... 目的: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QE-EGFP,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与鉴定。方法:以质粒pEGFP-N2为模板,采用PCR方法特异性扩增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序列,将其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QE-31,所构建的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后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用异丙基巯基半乳糖(IPTG)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达蛋白质。结果:PCR扩增得到了EGFP全长结构基因。所构建的pQE-EGFP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与设计序列一致;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经IPTG诱导后,目的蛋白表达率约为25%;SDS-PAGE、Western blotting初步测定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8 500,与理论预期值一致。结论:pQE-EGFP重组质粒的成功构建、表达和鉴定为TAT-EGFP融合蛋白穿透细胞能力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克隆 蛋白表达 蛋白鉴定
下载PDF
HSV-1 UL15 exon-Ⅱ的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
15
作者 陈灿煌 黎庶 +7 位作者 金晓琳 朱晓艳 胡晓梅 周莹冰 丛延广 朱军民 陈志瑾 胡福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构建pQE-HSV-1 UL15 exonⅡ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并免疫家兔制备抗体。方法以HSV-1感染后的Vero细胞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HSV-1 UL15 exon-Ⅱ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1;重组质粒经酶切、测序鉴定无误后... 目的构建pQE-HSV-1 UL15 exonⅡ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并免疫家兔制备抗体。方法以HSV-1感染后的Vero细胞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HSV-1 UL15 exon-Ⅱ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1;重组质粒经酶切、测序鉴定无误后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蛋白表达情况;表达蛋白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及透析复性处理后免疫家兔制备特异性抗体,抗体的免疫原性用Western blotting进行检测。结果通过RT-PCR扩增获得了HSV-1 UL15 exon-Ⅱ全长基因;构建的pQE-HSV-1 UL15 exonⅡ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无误;阳性转化菌株经IPTG诱导后SDS-PAGE电泳显示表达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3 000,与理论值一致,蛋白表达率约为35%~40%;表达蛋白经纯化及透析复性后免疫家兔获得的抗血清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成功构建了pQE-HSV-1 UL15exonⅡ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蛋白表达并进一步用表达的蛋白制备了特异性抗体,为HSV-1末端酶全长基因表达情况的鉴定及最终构建抗病毒组装药物的分子筛选模型奠定了前期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V-1末端酶 原核表达 抗体制备
原文传递
葡萄球菌的酚溶调制蛋白 被引量:1
16
作者 黎庶 饶贤才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5,共4页
近年来,由于临床上各种侵入性操作的增多,表皮葡萄球菌已成为医源性感染中重要的病原菌。随着感染率的不断增高及临床治疗难度的增大,表皮葡萄球菌致病机制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关注。多方面的研究显示一类新发现的多肽——酚溶调制蛋白... 近年来,由于临床上各种侵入性操作的增多,表皮葡萄球菌已成为医源性感染中重要的病原菌。随着感染率的不断增高及临床治疗难度的增大,表皮葡萄球菌致病机制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关注。多方面的研究显示一类新发现的多肽——酚溶调制蛋白在表皮葡萄球菌的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即针对酚溶调制蛋白的发现、组成、表达调控及生物学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溶调制蛋白 表皮葡萄球菌 NF-ΚB 生物薄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