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科强化X线辐射防护的教育 被引量:3
1
作者 戚跃勇 邹利光 +1 位作者 齐德广 周宇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35,共1页
为了保证放射科X线检查与诊断的有效开展,我们必须加强对放射科工作人员、受检者及其他人员的防护的教育,并强化必要的辐射防护措施。
关键词 辐射防护 X线检查 放射科 教育 强化 工作人员 受检者
下载PDF
后方医院对地震伤的放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戚跃勇 邹利光 +3 位作者 徐剑铖 张容 周宇 张启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2期2068-2070,共3页
目的探讨后方医院对地震伤的放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汶川地震中143例地震伤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143例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78例行CT检查,19例行MRI检查。结果143例放射检查的特点:受检病员量大而集中、检查部位多而摆位困难。... 目的探讨后方医院对地震伤的放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汶川地震中143例地震伤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143例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78例行CT检查,19例行MRI检查。结果143例放射检查的特点:受检病员量大而集中、检查部位多而摆位困难。143例地震伤患者经放射学检查明确诊断:四肢地震伤81例,脊椎地震伤22例,胸部地震伤30例,硬膜外血肿4例,颅内血肿3例,肾挫伤2例,肝挫伤1例。结论放射学检查有助于地震伤的及时、准确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汶川地震
下载PDF
浅谈医科大学影像学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清荣 张冬 +1 位作者 戴书华 张启川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12,共1页
教师在学校里有多种角色,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育人者、学习者、朋友,为人师表,不图名利,甘当人梯者。起继承、发展和传播知识作用,把临床医学教育的目标转移到培养有创造性人才上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 医科大学 教师 影像学 教学 创造性人才 医学教育 工程师 学校
下载PDF
浅谈放射诊断学进修生教学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文利 戴书华 孙清荣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3-93,共1页
放射诊断学发展迅速,到上一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进修学习是医护人员接受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临床医护水平的重要途径。进修生通常都具有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但个体间差异较大。如何使放射诊断学进修生在有限的进修学习期限内提高放射诊断... 放射诊断学发展迅速,到上一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进修学习是医护人员接受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临床医护水平的重要途径。进修生通常都具有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但个体间差异较大。如何使放射诊断学进修生在有限的进修学习期限内提高放射诊断技能,达到其进修目的非常重要。本文对我科培养进修生的教学做法进行了总结,阐述了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教学、医德医风教学等方面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诊断教学 进修生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医学影像学生放射技术学的带教实践
5
作者 梁开运 孙清荣 陈小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7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学生放射技术学的带教方式、方法。方法总结分析三十多年的教学成果及经验教训。结果目前放射技术学的带教实践是一套完整的行之有交的带教模式。结论思想上高度重视带教工作,积极进行医疗法规及安全教育,精选带教内容...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学生放射技术学的带教方式、方法。方法总结分析三十多年的教学成果及经验教训。结果目前放射技术学的带教实践是一套完整的行之有交的带教模式。结论思想上高度重视带教工作,积极进行医疗法规及安全教育,精选带教内容,健全制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并且注重学生的操作实践,讲练结合,综合考核,能很好提高操作技术的带教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生 放射技术学 带教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肺容积与肺密度指标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26
6
作者 邹利光 孙清荣 +3 位作者 刘卫金 戚跃勇 戴书华 张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85-1788,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16层螺旋CT(MSCT)肺容积和肺密度指标与肺功能试验(PFT)肺通气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观察MSCT检查评价肺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对60例受检者行胸部MSCT及PFT检查。MSCT观察不同呼吸时相下肺容积和肺密度指标:深吸气末全肺容积(Vin... 目的通过分析16层螺旋CT(MSCT)肺容积和肺密度指标与肺功能试验(PFT)肺通气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观察MSCT检查评价肺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对60例受检者行胸部MSCT及PFT检查。MSCT观察不同呼吸时相下肺容积和肺密度指标:深吸气末全肺容积(Vin)、深呼气末全肺容积(Vex)、肺容积差(Vin-Vex)、肺容积比(Vex/Vin)、深吸气末平均肺密度(MLDin)、深呼气末平均肺密度(MLDex)和肺密度差(MLDex-MLDin)。PFT观察肺功能指标包括肺总量(TLC)、残气量(RV)、残气量与肺总量比(RV/TL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结果60例中,MSCT诊断正常肺部34例,肺气肿26例;PFT诊断正常肺部37例,肺气肿23例。MSCT肺容积指标与肺功能指标均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绝对指标Vin、Vex与PFT静态肺容积指标TLC、RV的相关性高于肺通气功能指标FVC、FEV1。MSCT肺密度指标与PFT静态肺容积指标呈负相关,与肺通气功能指标呈正相关。结论MSCT肺容积和肺密度检测均能较好地判断患者肺功能状况,深呼气末CT扫描图像对肺气肿的诊断价值优于深吸气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呼吸功能试验 肺容积测量 肺密度
下载PDF
肺部孤立性结节或肿块MSCT灌注成像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卫金 张冬 +4 位作者 杨春艳 邹利光 廖翠薇 王文献 戴书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845-1848,共4页
目的探讨肺部孤立性结节或肿块MSCT灌注成像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对33例肺部孤立性结节或肿块患者于经皮肺穿刺活检或手术前行16层螺旋CT灌注扫描,病理标本常规HE染色及单克隆抗CD34抗体标记血管,将灌... 目的探讨肺部孤立性结节或肿块MSCT灌注成像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对33例肺部孤立性结节或肿块患者于经皮肺穿刺活检或手术前行16层螺旋CT灌注扫描,病理标本常规HE染色及单克隆抗CD34抗体标记血管,将灌注参数值和微血管密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周围型肺癌(恶性组)20例,活动性炎性结节或肿块(炎性组)5例,其他良性结节或肿块(良性组)8例。恶性和炎性组的MVD明显大于良性组(P<0.01),而恶性与炎性两组间MVD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除MTT外,BF、BV和PS与MVD之间均呈线性正相关(P<0.01),其中以BV值相关系数最高。结论肺结节或肿块的BF、BV和PS值与MVD之间呈正相关,MSCT灌注成像为在活体无创性评价肺肿瘤的MVD情况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结节 肿块 微血管密度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神经皮肤综合征的影像学特征和诊断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文献 张冬 +2 位作者 刘卫金 孙清荣 邹利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381-1384,共4页
目的系统的总结、复习神经皮肤综合征的影像学特征和诊断。方法收集36例经临床和手术证实的此类病例,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和分析。结果①结节性硬化17例,12例CT平扫见两侧脑室室管膜下多发小结节状高密度钙化灶,3例在幕上脑... 目的系统的总结、复习神经皮肤综合征的影像学特征和诊断。方法收集36例经临床和手术证实的此类病例,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和分析。结果①结节性硬化17例,12例CT平扫见两侧脑室室管膜下多发小结节状高密度钙化灶,3例在幕上脑实质内有斑点状钙化,2例见等或稍高密度的结节突入脑室内和脑室周围,并发右侧脑室内星形细胞瘤1例;②神经纤维瘤病7例,影像学表现为颅骨和椎管异常,椎体后缘呈明显的切凹改变;③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6例,X线平片和CT可见顶枕部沿脑回分布的弯曲的条状高密度钙化,部分延伸致侧脑室内,增强后见病灶内有扭曲的条状和结节状明显强化的血管影;④视网膜小脑血管瘤病6例,影像学表现为小脑大囊、小结节样占位性病变3例,1例伴有出血改变,1例伴发视网膜血管瘤,1例胸段髓内病变合并全脊髓广泛的空洞形成;病灶MRI呈等T1WI和稍高的不均匀T2WI信号,注射Gd-DTPA后病灶呈明显的均匀性强化。结论结合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手段,分析不同的影像学征像,可以对神经皮肤综合征做出明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 神经纤维瘤病 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 血管母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 被引量:25
9
作者 文利 孙清荣 +2 位作者 张冬 戴书华 范中武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目的 总结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及特征 ,探讨鉴别诊断依据。资料与方法 搜集有完整CT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 4 9例 ,分析其大小、边缘、形态、密度及强化特征。结果  4 9例中 ,皮质腺瘤 19例 ,肿瘤直径为 1.0~ 4 .0cm ,有... 目的 总结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及特征 ,探讨鉴别诊断依据。资料与方法 搜集有完整CT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 4 9例 ,分析其大小、边缘、形态、密度及强化特征。结果  4 9例中 ,皮质腺瘤 19例 ,肿瘤直径为 1.0~ 4 .0cm ,有包膜 ,密度均匀但较低 ,强化较轻。皮质腺癌 4例 ,表现为不规则、分叶状、密度不均匀、环状强化的肿块。嗜铬细胞瘤 14例 ,单侧 ,良性 ,瘤体大 ,平扫不均匀 ,实质强化明显 ,低密度区无强化。髓质脂肪瘤4例 ,低密度的脂肪密度区是其特征性CT表现。转移瘤 5例 ,均为肺癌转移 ,多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 ,密度均匀或不均匀 ,强化较明显。畸胎瘤 3例 ,CT可见脂肪密度和钙化。结论 肾上腺肿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结合临床及生化检查 ,做出诊断是有可能的。对于体积较大的肾上腺肿瘤 ,还需与其他腹膜后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CT 诊断 鉴别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胸膜凹陷征在肺外周结节CT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卫金 邹利光 +3 位作者 廖翠薇 王文献 孙清荣 戴书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有胸膜凹陷征(p leural indentation,PI)的肺外周结节的CT诊断,提高对胸膜凹陷征及其相关征象的认识。方法对经手术切除或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58例有PI的肺外周结节的CT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肺外周结节... 目的探讨有胸膜凹陷征(p leural indentation,PI)的肺外周结节的CT诊断,提高对胸膜凹陷征及其相关征象的认识。方法对经手术切除或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58例有PI的肺外周结节的CT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肺外周结节中,周围型肺癌47例,良性结节11例。Ⅰ、Ⅳ、Ⅴ型PI及胸膜凹陷相关结节切迹征(nod-u le notch due to p leural indentation,NNPI)多为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Ⅱ、Ⅲ型PI多见于结核球等良性病变。结论PI分型在肺外周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肿瘤 胸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影像学教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1
作者 戚跃勇 陈林 +1 位作者 高加蓉 戴书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3期2195-2196,共2页
关键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 临床医学教学 医学影像学教学 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 国家教委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A与超声对比在颈部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华 邹利光 +3 位作者 余世勇 陈轶 马琼英 彭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513-1515,共3页
目的通过对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和超声(ultrasonography,US)在颈部动脉常见病变的显示情况的对照研究,探讨CTA诊断颈部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对34例进行CTA、US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 目的通过对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和超声(ultrasonography,US)在颈部动脉常见病变的显示情况的对照研究,探讨CTA诊断颈部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对34例进行CTA、US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的患者进行同颐性分析。以DSA结果为标准,评价CTA和US两种方法对颈部疾病的检出有无差异;根据其病变表现总结分类,了解CTA和US两种方法住颈部动脉分类病变检出的敏感度、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在34例DSA检查的患者巾动脉粥样斑块106段,动脉狭窄41段,动脉闭塞11段,动脉发育纤细14段,动脉开口变异5段,病变血管共计177段。以DSA为标准,CTA对动脉粥样斑块、动脉狭窄、动脉闭塞、动脉发育纤细、动脉开口变异的显示分别为100、39、11、14、5段,共计169段;US的对上述病变的检出分别为94、33、9、13、1段,共计150段。CTA和US两种方法在颈动脉疾病的检出方面差异显著(P〈0.05)。以DSA为标准,CTA较US在颈部动脉疾病的检出上有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CTA在颈部动脉分类病变检出敏感性、准确性及特异性均非常高(91.6%~100%),US在血管起始部病变的检测上明显不足。结论16层CTA较US能更全面检测颈部动脉病变。多层螺旋CTA可以作为无创性检测颈部动脉疾病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颈部动脉 血管造影 超声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肺容积和肺密度定量分析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邹利光 孙清荣 +2 位作者 戚跃勇 戴书华 陈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91-1494,共4页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容积、肺密度定量分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选择100例患者,根据CT扫描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20例,一次屏气常规剂量(220mA×0.8s)和60mAs低剂量MSCT部分肺段扫描,纵向扫描范围3cm;B组60例,深吸气...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容积、肺密度定量分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选择100例患者,根据CT扫描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20例,一次屏气常规剂量(220mA×0.8s)和60mAs低剂量MSCT部分肺段扫描,纵向扫描范围3cm;B组60例,深吸气末及深呼气末60mAs低剂量MSCT全肺扫描。C组20例,一次屏气40mAs和80mAs低剂量MSCT部分肺段扫描,纵向扫描范围3cm。结果常规剂量和60mAs以上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均为优秀,能够满足肺容积和肺密度定量分析的需要。低剂量扫描测得的部分肺容积较常规剂量小,在标准重建下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骨重建下具有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扫描测得的平均肺密度略高于常规剂量测量结果,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6层螺旋CT肺容积和肺密度检测中,60mAs低剂量扫描能够满足图像定量分析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容积 肺密度 低剂量扫描
下载PDF
自膨式医用金属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吞咽困难及气管食管瘘 被引量:13
14
作者 赵晓晏 达四平 +4 位作者 张朋彬 胡淑碧 丁玉 周利光 初铭忠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7期625-626,共2页
目的 回顾性地分析 19例国产自膨式医用金属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吞咽困难及气管食管瘘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16例晚期食管癌吞咽困难及 3例气管食管瘘患者采用内镜直视下置入法和X线监视内镜下置入法自膨式医用金属支架... 目的 回顾性地分析 19例国产自膨式医用金属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吞咽困难及气管食管瘘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16例晚期食管癌吞咽困难及 3例气管食管瘘患者采用内镜直视下置入法和X线监视内镜下置入法自膨式医用金属支架。结果  19例病人支架全部顺利置放 ,病人吞咽困难均得到缓解。平均较术前恢复 1 89级。 3例气管食管瘘患者瘘口均得到封闭。结论 国产自膨式医用金属支架较其它姑息疗法安全、有效 ,能快速而持久地缓解吞咽困难 ,改善经口肠内营养 ,提高生存质量 ,延长生存时间 ;能限制病变及增生的食道粘膜向腔内生长 ,防止再狭窄的发生。同时可迅速封闭食道瘘口 ,临床并发症少 ,是一种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膨式医用金属支架 治疗 晚期食管癌 吞咽困难 气管食管瘘
下载PDF
一种新型声学造影剂对兔肾VX2肿瘤显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曾功君 高云华 +6 位作者 谭开彬 刘卫金 刘平 刘政 卞爱娜 朱铭 张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3期342-345,共4页
目的 通过与增强CT对比研究评价本科实验室制作的声学造影剂“脂氟显”对兔肾VX2肿瘤显像的能力。方法  14只左肾种植有VX2肿瘤的家兔 ,超声造影前和造影后观察肿瘤的大小、数目和能发现的最小肿瘤 ,在 2 4h内做CT平扫和增强对照 ,实... 目的 通过与增强CT对比研究评价本科实验室制作的声学造影剂“脂氟显”对兔肾VX2肿瘤显像的能力。方法  14只左肾种植有VX2肿瘤的家兔 ,超声造影前和造影后观察肿瘤的大小、数目和能发现的最小肿瘤 ,在 2 4h内做CT平扫和增强对照 ,实验完后处死动物与病理对照。结果  14只兔声学造影后共发现 46个肿瘤 ,增强CT发现的肿瘤数为 44个 ,P值 0 .3 3 6,相关系数r =0 .988,病理肿瘤 5 2 ,与声学造影比较P值 0 .0 82 ,相关系数r=0 .978。声学造影能观察到最小肿瘤直径 0 .3 2cm ,增强CT发现的最小肿瘤直径 0 .3 2cm ,和病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脂氟显能有效增强兔肾肿瘤的显像 ,提高肾脏肿瘤的检出率 ,与增强CT相当 ,对肾窦肿瘤优于增强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肿瘤 声学造影剂 增强螺旋CT 病理
下载PDF
CTA减影法在颅内动脉瘤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0
16
作者 陈轶 孙清荣 +1 位作者 廖翠薇 戚跃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197-2198,共2页
目的评价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减影法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TA检查拟诊为颅内动脉瘤42例,分别运用常规法及减影法进行CTA成像,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并评价图像质量。结... 目的评价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减影法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TA检查拟诊为颅内动脉瘤42例,分别运用常规法及减影法进行CTA成像,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并评价图像质量。结果常规法15例中检出动脉瘤12个,由于瘤体邻近颅底骨骼遮盖重叠而漏检3个大脑前动脉瘤;减影法27例中,4例因弹簧圈和支架影响瘤体欠清楚外,检出31个动脉瘤(4例患者为多发动脉瘤)。减影法能清晰显示瘤体、瘤颈、载瘤动脉和周围血管的关系。常规法图像后处理时间约为30min,而减影法约为15min。结论CTA减影法3D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成像效果优于常规CTA,但对检查支架和弹簧的图像显示不如常规CTA扫描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数字减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电子束CT和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可 邹利光 +3 位作者 孙清荣 文利 梁开运 廖翠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EBCT)和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2例经临床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诊断为先心病的患者进行EBCT心血管造影检查,...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EBCT)和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2例经临床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诊断为先心病的患者进行EBCT心血管造影检查,与导管法心血管造影检查和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32例患者中,EBCT总体诊断符合率87·5%(28/32),TTE诊断符合率78.1%(25/32)。EBCT对心外及大血管与房室连接诊断准确率为96.6%(57/59),明显优于TTE的66.1%(39/59)。而TTE对心内畸形的诊断准确率为97.7%(43/44),高于EBCT的81.8%(36/44)。EBCT与TTE两者结合,可将诊断准确率提高为96.9%(31/32)。结论EBCT对先天性心脏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尤其对心外及大血管与房室连接关系诊断准确率较高。将EBCT与TTE检查相结合,可大大提高对各种先心病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心脏缺损 先天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大鼠乳腺癌CT灌注成像与肿瘤病理分级和微血管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辉 邹利光 +2 位作者 逄鑫 张松 廖翠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31-1135,共5页
目的研究诱发性大鼠乳腺癌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与肿瘤病理分级、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探讨CTP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Wistar雌性大鼠35只,7,12-二甲基苯蒽(7,12-dimethyl-1,2-b... 目的研究诱发性大鼠乳腺癌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与肿瘤病理分级、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探讨CTP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Wistar雌性大鼠35只,7,12-二甲基苯蒽(7,12-dimethyl-1,2-benzanthracene,DMBA)灌胃诱发乳腺肿瘤。乳腺CT平扫和CTPI检查,经工作站后处理得到CTPI参数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并计算时间密度曲线(time density curve,TDC)。处死大鼠后取乳腺肿瘤组织进行HE染色和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乳腺肿瘤病理类型和MVD。结果 30只大鼠成功诱发乳腺肿瘤,其中乳腺增生性疾病8只,乳腺癌22只。乳腺癌组与乳腺增生性疾病组的BF、BV分别为(151.72±93.43)vs(42.96±32.42)ml/(min.100g);(9.55±7.88)vs(2.17±1.36)ml/100g,乳腺癌显著高于乳腺增生性疾病(P<0.05)。乳腺癌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的BF、BV分别为(115.30±15.46)vs(256.52±132.19)ml/(min.100g);(9.76±9.00)vs(10.34±4.56)ml/100g,BF、BV在不同分化程度肿瘤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乳腺癌MTT为(2.43±1.64)s,显著低于乳腺增生性疾病(P<0.05),但在不同分化程度肿瘤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BF、BV、PS与MVD的相关性随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呈升高趋势,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01、0.441和0.521,两者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大鼠诱发性乳腺癌是CT灌注成像研究适合的模型,CT灌注成像有助于判断乳腺病变的良恶性、反映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乳腺癌 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9
作者 戚跃勇 邹利光 +4 位作者 陈林 孙清荣 帅杰 周政 黄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0期652-656,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行血管内介入诊疗的MSCTA影像资料,总结这些资料在该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MSCTA检查均能获得明确诊断。通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行血管内介入诊疗的MSCTA影像资料,总结这些资料在该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MSCTA检查均能获得明确诊断。通过多平面重建测量42例84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的面积狭窄百分率,其中面积狭窄百分比≤50%者15支,狭窄程度在50%~70%者17支,>70%者30支,闭塞者4支,单侧正常者18例。MSCT重建技术能显示斑块及狭窄管腔内部形态。结论MSCTA可直观地显示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在颈内动脉起始部支架内再狭窄的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支架
下载PDF
正常健康者肺段支气管和亚段支气管CT测量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邹利光 张旭升 +3 位作者 杨华 戚跃勇 张松 梁开运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测量正常健康者肺段支气管和亚段支气管的径线和面积,为小气道病变的CT定量研究提供正常参考值。方法选择正常健康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2.7±16.9)岁。胸部高分辨CT扫描,对双上肺尖(后)段及亚段、双下肺后基底段及亚段... 目的测量正常健康者肺段支气管和亚段支气管的径线和面积,为小气道病变的CT定量研究提供正常参考值。方法选择正常健康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2.7±16.9)岁。胸部高分辨CT扫描,对双上肺尖(后)段及亚段、双下肺后基底段及亚段支气管进行定量分析,采用胸部容积复合采集和重建软件Thoracic VCAR分别测量4支段和亚段支气管的壁厚度(WT)、腔内径的长径(Din-L)和短径(Din-S)、壁面积(WA),计算支气管壁厚度与支气管外径比(T/D)和支气管壁面积占总面积百分比(WA%)。结果 30例120支段支气管和120支亚段支气管中,Thoracic VCAR软件自动识别测量了所有段支气管和83支亚段支气管。WT、Din-L、Din-S、WA、T/D、WA%测量结果,段支气管和亚段支气管分别为(1.34±0.35)mm和(0.97±0.23)mm、(3.84±0.51)mm和(2.86±0.52)mm、(3.09±0.66)mm和(2.42±0.46)mm、(19.5±5.3)mm2和(11.1±2.0)mm2、0.23±0.06和0.22±0.05、(67.1±4.3)%和(66.0±5.3)%。结论 HRCT可清晰显示肺段支气管和亚段支气管的形态结构,Thoracic VCAR软件为支气管径线和面积测量有用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 小气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常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