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超声检查对十二指肠乳头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杨佳 王梓义 +4 位作者 陈磊 张耀 陈静 高莉萍 冯晓峰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561-2568,共8页
目的评估内镜超声检查(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十二指肠乳头癌术前分期和导管扩张中的诊断价值,分析其诊断准确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8月于本院消化内科就诊且经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乳... 目的评估内镜超声检查(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十二指肠乳头癌术前分期和导管扩张中的诊断价值,分析其诊断准确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8月于本院消化内科就诊且经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乳头癌并接受EUS的患者,采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评价EUS对十二指肠乳头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EUS诊断准确度的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2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患者,其中男性59例,女性4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2岁。患者确诊前均接受EUS,EUS对肿瘤T分期的准确度为86.27%,对T1、T2、T3、T4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84.21%、92.31%、85.00%、60.00%和95.31%、88.89%、96.34%、98.97%。T1、T2、T3、T4病变T分期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1.43%、83.72%、85.00%、75.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04%、94.92%、96.34%、97.96%。有14例患者的T分期被EUS错误分期。EUS评估导管内扩张的准确度为75.49%,对导管扩张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97%、66.67%、98.97%、40.00%。EUS对胰管扩张诊断准确度的独立预测因素为神经浸润、肿瘤大小和T分期;而对胆管扩张诊断准确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神经浸润和碱性磷酸酶。结论EUS对十二指肠乳头癌术前分期诊断价值高,神经浸润、肿瘤大小、T分期、碱性磷酸酶可能是其诊断准确度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超声检查 十二指肠乳头癌 准确度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烧伤后期整形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覃霞 《现代护理》 2005年第2期95-95,共1页
目的了解烧伤整形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分析出是社会支持较低的弱势群体。 方法应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分析95例烧伤整形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状况。 结果烧伤整形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与正常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 目的了解烧伤整形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分析出是社会支持较低的弱势群体。 方法应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分析95例烧伤整形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状况。 结果烧伤整形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与正常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获得低水平 社会支持的危险。无配偶的烧伤整形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更低,是社会支持较低的弱势群体。 结论护理工作中不仅要促进功能的恢复,还应加强烧伤整形患者的社会支持,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状况 烧伤整形患者 护理
下载PDF
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修复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东运 李世荣 毕胜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6年第1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继发鼻畸形 单侧唇裂 修复方法 解剖学基础 临床表现 梭形切除 效果满意 发病率 鼻小柱 骨切断
下载PDF
超声显像在国人肥胖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贾树蓉 李世荣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4年第5期257-258,共2页
关键词 超声显像 肥胖 检测 诊断 超重
下载PDF
1例皮肤扩张术治疗巨大回状头皮的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敏 覃霞 《中国医疗美容》 2013年第3期97-97,102,共2页
回状头皮是一种头部皮肤过度生长的畸形外观,又称皱褶性厚皮病,临床上并不多见[1]。其特点好发于头顶部及枕部,类似皮肤松弛,在头皮上弯曲、折叠,形成突起的嵴和凹陷的沟,状若脑回,嵴可以有2~20条,0.5~2cm宽,沟深1cm[2]。我科在2013年... 回状头皮是一种头部皮肤过度生长的畸形外观,又称皱褶性厚皮病,临床上并不多见[1]。其特点好发于头顶部及枕部,类似皮肤松弛,在头皮上弯曲、折叠,形成突起的嵴和凹陷的沟,状若脑回,嵴可以有2~20条,0.5~2cm宽,沟深1cm[2]。我科在2013年1月收治1例巨大回状头皮患者,采用皮肤扩张术分两期行治疗后取得满意效果。现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状头皮 患者 过度生长 扩张术 头部皮肤
下载PDF
门诊小切口手术治疗腋臭的护理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敏 《中国医疗美容》 2014年第3期154-154,93,共2页
目的总结门诊小切口手术治疗腋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21例腋臭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护理方法。结果 121例实施了小切口手术患者中,108例拆线愈合良好,无伤口裂开、血肿、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13例患者术后未按嘱咐执... 目的总结门诊小切口手术治疗腋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21例腋臭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护理方法。结果 121例实施了小切口手术患者中,108例拆线愈合良好,无伤口裂开、血肿、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13例患者术后未按嘱咐执行,擅自拆除绷带而发生皮下血肿,经及时返院处理,切口愈合。患者随访3~6个月,切口小而隐蔽、瘢痕小、无上肢上举运动障碍和腋臭复发,在治疗腋臭的同时也去除了腋毛,达到美观。结论门诊小切口治疗腋臭的护理,最大限度地保障手术效果,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腋臭 护理 小切口
下载PDF
点阵CO_(2)激光联合其他非手术方式治疗痤疮瘢痕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7
作者 蒋敏 夏录凡 +8 位作者 张警泓 陈煦 刘骆家 张泽 刘小强 武潮 江旭品 陈颖 张家平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465-470,I0006,I0007,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点阵CO_(2)激光联合其他非手术方式治疗痤疮瘢痕的安全性.方法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搜索有关点阵CO_(2)激光和点阵CO_(2)... 目的系统评价点阵CO_(2)激光联合其他非手术方式治疗痤疮瘢痕的安全性.方法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搜索有关点阵CO_(2)激光和点阵CO_(2)激光联合其他非手术方式治疗痤疮瘢痕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6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5个RCT,包括4779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色素沉着发生率方面,最佳累积概率排序为:点阵CO_(2)激光+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79.9%)>点阵CO_(2)激光+表皮生长因子凝胶(70.2%)>点阵CO_(2)激光+硅酮凝胶(64.3%)>点阵CO_(2)激光+胶原贴敷料(58.0%)>点阵CO_(2)激光+透明质酸敷料(56.6%)>点阵CO_(2)激光+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5.6%)>点阵CO_(2)激光+积雪苷霜(51.8%)>点阵CO_(2)激光+果酸(38.8%)>点阵CO_(2)激光+微针(23.4%)>点阵CO_(2)激光(1.3%).在误工时间方面,最佳累积概率排序为:点阵CO_(2)激光+PRP(97.0%)>点阵CO_(2)激光+表皮生长因子凝胶(72.8%)>点阵CO_(2)激光+硅酮凝胶(68.7%)>点阵CO_(2)激光+积雪苷霜(40.7%)>点阵CO_(2)激光+胶原贴敷料(20.7%)>点阵CO_(2)激光(0).在水肿发生率方面,最佳累积概率排序为:点阵CO_(2)激光+PRP(73.5%)>点阵CO_(2)激光+表皮生长因子凝胶(70.4%)>点阵CO_(2)激光+胶原贴敷料(68.8%)>点阵CO_(2)激光+透明质酸敷料(63.8%)>点阵CO_(2)激光+果酸(51.0%)>点阵CO_(2)激光+硅酮凝胶(36.0%)>点阵CO_(2)激光(19.9%)>点阵CO_(2)激光+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6.4%).在感染发生率方面,最佳累积概率排序为:点阵CO_(2)激光+PRP(75.6%)>点阵CO_(2)激光+表皮生长因子凝胶(71.7%)>点阵CO_(2)激光(33.3%)>点阵CO_(2)激光+微针(19.4%).结论点阵CO_(2)激光联合PRP可能是点阵CO_(2)激光联合其他非手术方式治疗痤疮瘢痕中最安全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单用点阵CO_(2)激光治疗痤疮瘢痕过程中的色素沉着发生率、误工时间、水肿和感染发生率,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瘢痕 点阵CO_(2)激光 安全性 网状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下腹部严重腹壁缺损畸形伴多处腹壁疝1例
8
作者 郭超 黄书鹏 +4 位作者 杨通 王凡 周永生 梁华 张家平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12期1353-1356,共4页
2021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1例严重车祸伤致下腹部大范围腹壁组织缺损畸形伴多处腹壁疝患者,经过对不同手术方案的权衡比较,最终采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联合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一次手术重建腹壁外形和功能。术... 2021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1例严重车祸伤致下腹部大范围腹壁组织缺损畸形伴多处腹壁疝患者,经过对不同手术方案的权衡比较,最终采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联合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一次手术重建腹壁外形和功能。术后随访5个月,腹壁疝无复发,下腹外形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筋膜 外科皮瓣 腹壁 重建
原文传递
机械张力诱发皮肤瘢痕增生的信号机制研究进展
9
作者 蒋敏 张家平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12期1377-1383,共7页
外科手术后,手术部位不可避免地会留下瘢痕,了解瘢痕形成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对改善术后外观非常重要。机械张力是影响瘢痕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就机械张力影响皮肤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和信号机制进行归纳总结,如整合素-细胞骨架信号... 外科手术后,手术部位不可避免地会留下瘢痕,了解瘢痕形成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对改善术后外观非常重要。机械张力是影响瘢痕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就机械张力影响皮肤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和信号机制进行归纳总结,如整合素-细胞骨架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Rho相关途径、机械敏感离子通道途径等,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增生 机械张力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国产新型硅凝胶膜对创面增生性瘢痕防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樊东力 李世荣 +1 位作者 肖光夏 吴军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 1996年第2期62-65,共4页
为了寻求一种更好的防治增生性瘢痕的方法,1994年我科自行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硅凝胶膜,并以32例患者厚的中厚皮片供区为创面增生性瘢痕形成的研究模型,采用同体对照方法,对这种新型硅凝胶膜的抗瘢痕作用进行了临床研究,共观测... 为了寻求一种更好的防治增生性瘢痕的方法,1994年我科自行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硅凝胶膜,并以32例患者厚的中厚皮片供区为创面增生性瘢痕形成的研究模型,采用同体对照方法,对这种新型硅凝胶膜的抗瘢痕作用进行了临床研究,共观测3个月。结果表明,国产新型硅凝胶膜使用简单、方便、安全,防止瘢痕增生效果确切,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但其作用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凝胶膜 增生性瘢痕 瘢痕 防治
原文传递
下唇双蒂口轮匝肌黏膜瓣一期修复双侧唇裂术后口哨样畸形
11
作者 李喆 王凡 +2 位作者 刘林奇 吕巍 李世荣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1-404,共4页
目的 探讨一种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中、重度口哨样畸形的方法.方法 在下唇中央设计一类似于Abbe瓣的倒三角形组织瓣,将两侧去表皮的双蒂口轮匝肌肌肉黏膜瓣向上翻转埋置于上唇缺损处,对位缝合,矫正上唇口哨样畸形.结果 2013年8月至2015... 目的 探讨一种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中、重度口哨样畸形的方法.方法 在下唇中央设计一类似于Abbe瓣的倒三角形组织瓣,将两侧去表皮的双蒂口轮匝肌肌肉黏膜瓣向上翻转埋置于上唇缺损处,对位缝合,矫正上唇口哨样畸形.结果 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采用上述方法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口哨畸形10例,所有病例术后均一期愈合,经(11&#177;6)个月随访,唇部形态明显改善,唇珠丰满,上、下唇比例协调.结论 下唇双蒂口轮匝肌黏膜瓣可较好地一期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中、重度口哨样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口哨状唇畸形 口轮匝肌 黏膜瓣
原文传递
纳米脂肪混合颗粒脂肪移植在瘢痕性面部凹陷及萎缩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及相关实验机制 被引量:27
12
作者 邹彦龙 谈希 +4 位作者 田婷 李乐 李哲旭 程炜 王珍祥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6-276,共11页
目的了解纳米脂肪混合颗粒脂肪移植在瘢痕性面部凹陷及萎缩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探讨相关实验机制。方法(1)2012年1月—2018年4月,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瘢痕性面部凹陷及萎缩畸形需行面部脂肪移植患者105例,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 目的了解纳米脂肪混合颗粒脂肪移植在瘢痕性面部凹陷及萎缩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探讨相关实验机制。方法(1)2012年1月—2018年4月,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瘢痕性面部凹陷及萎缩畸形需行面部脂肪移植患者105例,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意愿,54例10~59岁患者(男12例、女42例)接受传统自体单纯腹部/大腿颗粒脂肪移植,纳入单纯移植组;另51例7~63岁患者(男14例、女37例)接受自体腹部/大腿纳米脂肪混合颗粒脂肪移植,纳入混合移植组。自制量表并根据手术前后照片资料,通过面部饱满度、对称度、瘢痕及并发症等情况评估患者术后3、6个月治疗满意度;术后6个月评估患者是否需行二次手术,计算二次手术率;于患者第2次手术时取其第1次手术移植的脂肪,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脂肪细胞形态及微血管情况。(2)从1只4周龄雄性SD大鼠腹部脂肪分离培养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取第5代细胞,培养14d,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波形蛋白和细胞角蛋白18的表达,行成骨、成脂诱导分化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CD29、CD44阳性细胞率(样本数为3)。取18只4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DSC移植组、单纯瘢痕组、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ADSC移植组、单纯瘢痕组大鼠均经背部皮下注射1mL质量浓度为1mg/mL的溶于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的博莱霉素溶液建立瘢痕模型,3h后ADSC移植组大鼠于前述注射部位注射1×106个悬于0.1mLPBS中的ADSC,单纯瘢痕组大鼠注射0.1mLPBS;空白对照组大鼠于前述2个时间点在相同部位分别注射相同剂量PBS。各组连续注射28d后,取所有大鼠注射区域的全层皮肤组织,行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并计数阳性细胞。对数据行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结果(1)与术前比较,单纯移植组患者术后3个月面部饱满度、对称度更佳且瘢痕颜色更接近周围皮肤,该组患者术后6个月填充容积较术后3个月有所减少;与术前比较,混合移植组患者术后3、6个月面部饱满度、对称度更佳且瘢痕颜色、质地更接近周围皮肤,该组患者术后6个月填充容积未见较术后3个月明显减少的情况。单纯移植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出现脂肪液化、皮下结节形成各1例。混合移植组患者术后3、6个月治疗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单纯移植组(Z=-2.566、-3.084,P<0.05或P<0.01)。术后6个月,混合移植组患者二次手术率为7.84%(4/51),明显低于单纯移植组的22.22%(12/54),χ2=4.199,P<0.05。与单纯移植组比较,混合移植组行第2次手术患者第1次手术时受区移植脂肪细胞形态更加饱满、无塌陷干瘪,细胞紧密排列、间隙较小;细胞表面管状、条索状微血管结构更丰富,细胞间隙布满网状分布且长入脂肪组织中的微血管结构。(2)大鼠脂肪分离培养的第5代细胞贴壁生长,呈长梭形或纺锤形,呈鱼群样生长;高表达波形蛋白和细胞角蛋白18;经诱导具有成骨及成脂分化能力;CD29、CD44阳性表达率高于90.00%。细胞鉴定为ADSC。注射28d后,空白对照组大鼠注射区皮肤组织真皮层胶原纤维细密排列;单纯瘢痕组大鼠注射区皮肤组织真皮层大量胶原纤维沉积,纤维束粗大、排列松散不齐,可见大量炎性浸润、大量散在的肌纤维交错分布;ADSC移植组大鼠注射区皮肤组织真皮层中胶原纤维较空白对照组增粗,排列尚整齐,可见少量肌纤维散布、少量炎性浸润。注射28d后,ADSC移植组大鼠注射区皮肤组织中α-SMA主要表达于微血管中,其α-SMA和TGF-β1阳性细胞数分别为每20倍视野下(49±12)、(63±10)个,与空白对照组的每20倍视野下(35±16)、(44±17)个相近(P>0.05),均明显少于单纯瘢痕组的每20倍视野下(135±13)、(121±23)个(P<0.05)。结论与单纯颗粒脂肪移植比较,纳米脂肪混合颗粒脂肪移植治疗瘢痕性面部凹陷及萎缩患者的填充饱满度更好,填充后效果维持更久,瘢痕质地改善更明显。大鼠瘢痕模型实验显示,其机制可能为ADSC抑制α-SMA和TGF-β1的表达,从而抑制瘢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萎缩 组织移植 凹陷 纳米脂肪
原文传递
基于“MRIS”原则采用扩张皮瓣美学整复颏颈部瘢痕挛缩畸形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家平 袁希 +4 位作者 江旭品 刘杰 陈卓 李娅萍 王红霞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6-312,共7页
目的以获得更好的美学效果为目标,探讨颏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整复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12月—2021年4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34例烧伤后颏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男13例、女21... 目的以获得更好的美学效果为目标,探讨颏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整复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12月—2021年4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34例烧伤后颏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男13例、女21例,年龄12~54岁),其中单纯颏部受累者4例、单纯颈部受累者7例、颏部和颈部均受累者23例。瘢痕面积48~252 cm2。对所有患者均采用扩张皮瓣进行手术治疗,治疗遵循修复皮瓣色泽与厚度匹配(match)、亚单位美学特征重构(reconstruction)、按整形原则设计切口(incision)和预防手术切口瘢痕(scar)的“MRIS”原则。Ⅰ期埋置额定容量为80~400 mL长方形或肾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常规扩张至扩张器额定容量的3~5倍。Ⅱ期行瘢痕切除+切取扩张皮瓣修复继发创面,将供瓣区直接缝合。记录扩张器的扩张倍数(计算平均值)、采用皮瓣类型、局部美学形态重构情况、术后切口外观与皮瓣成活情况及随访观察的供受区情况。结果34例患者埋置扩张器的平均扩张倍数为扩张器额定容量的3.82倍。3例患者采用单纯扩张局部带蒂皮瓣、19例患者采用单纯扩张肩胸部穿支带蒂皮瓣、10例患者采用扩张局部带蒂皮瓣联合扩张肩胸部穿支带蒂皮瓣、2例患者采用扩张局部带蒂皮瓣联合扩张胸廓内动脉第2肋间穿支游离皮瓣。瘢痕切除后,重构下唇形态和颏唇沟者10例、重构下颏突起和延长下颏长度者16例、重构颈颏角和下颌缘轮廓线者28例。手术切口较为隐蔽,多数位于颏部和颈部亚单位自然交界或转折处;颈部垂直方向切口呈Z字形或鱼尾状。34例患者术后扩张皮瓣均成活,其中8例患者扩张皮瓣术后1~3 d出现远端边缘或尖端少许坏死,换药后愈合。随访3~18个月,扩张皮瓣色泽、厚度与颏颈部皮肤差异小,颏颈部美学形态显著改善,手术切口瘢痕增生较轻。结论基于“MRIS”原则采用扩张皮瓣整复颏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有利于提升手术质量,获得较好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扩张术 外科皮瓣 颏颈部 美学修复 “MRIS”原则
原文传递
生物强度电场对人表皮细胞株HaCaT微管乙酰化的调节作用
14
作者 邬亚婷 张泽 +6 位作者 冀然 张书豪 王文平 武潮 张家平 江旭品 张恒术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66-1072,共7页
目的探讨生物强度电场对人表皮细胞株HaCaT方向性迁移及微管乙酰化水平的调节作用,以期为临床创面修复提供分子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HaCaT细胞,分为置于电场装置中不通电处理3 h的模拟电场组和用强度200 mV/mm电场处理3 ... 目的探讨生物强度电场对人表皮细胞株HaCaT方向性迁移及微管乙酰化水平的调节作用,以期为临床创面修复提供分子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HaCaT细胞,分为置于电场装置中不通电处理3 h的模拟电场组和用强度200 mV/mm电场处理3 h的电场处理组(处理方法下同,样本数分别为54、52),在活细胞工作站中观察处理3 h内细胞运动的方向并计算细胞运动的位移速度、轨迹速度及运动方向性cosθ。取2批HaCaT细胞,分为模拟电场组和用强度200 mV/mm的电场处理相应时间的电场处理1 h组、电场处理2 h组、电场处理3 h组及模拟电场组和用相应强度的电场处理3 h的100 mV/mm电场组、200 mV/mm电场组、300 mV/mm电场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乙酰化α-微管蛋白的表达(样本数均为3)。取HaCaT细胞,分为模拟电场组和电场处理组,采用免疫荧光法观测乙酰化α-微管蛋白的表达及定位(样本数为3)。对数据行Kruskal-Wallis H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Bonferroni校正、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处理3 h内,与模拟电场组相比,电场处理组细胞有明显定向迁移的趋势,位移速度、轨迹速度均明显加快(Z值分别为-8.53、-2.05,P<0.05或P<0.01),方向性明显增强(Z=-8.65,P<0.01)。与模拟电场组(0.80±0.14)比较,电场处理1 h组、电场处理2 h组细胞中乙酰化α-微管蛋白表达量(1.50±0.08、1.89±0.06)均无明显变化(P>0.05),电场处理3 h组细胞乙酰化α-微管蛋白表达量(3.37±0.36)明显增高(Z=-3.06,P<0.05)。处理3 h,100 mV/mm电场组、200 mV/mm电场组、300 mV/mm电场组细胞乙酰化α-微管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63±0.05、2.24±0.08、2.00±0.13,均较模拟电场组的0.95±0.27明显增高(P<0.01);200 mV/mm电场组、300 mV/mm电场组细胞乙酰化α-微管蛋白表达量均较100 mV/mm电场组明显增高(P<0.01);300 mV/mm电场组细胞乙酰化α-微管蛋白表达量较200 mV/mm电场组明显降低(P<0.05)。处理3 h,电场处理组细胞中乙酰化α-微管蛋白的分布较模拟电场组更具有方向性,电场处理组细胞乙酰化α-微管蛋白的表达量较模拟电场组明显增高(t=5.78,P<0.01)。结论生物强度电场可促进HaCaT细胞定向迁移,在200 mV/mm电场强度下处理3 h可明显促进微管乙酰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细胞运动 微管蛋白 乙酰化作用 生物强度电场 表皮细胞
原文传递
组蛋白脱乙酰酶6抑制剂Tubastatin A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运动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灿 张琼 +2 位作者 张均辉 王凡 张家平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53-859,共7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脱乙酰酶6(HDAC6)抑制剂Tubastatin A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增殖及运动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SF,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组及1μmol/L Tubastatin A组、5μmol/L Tubast... 目的探讨组蛋白脱乙酰酶6(HDAC6)抑制剂Tubastatin A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增殖及运动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SF,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组及1μmol/L Tubastatin A组、5μmol/L Tubastatin A组、10μmol/L Tubastatin A组。阴性对照组加入含终体积分数0.1%二甲基亚砜的DMEM培养液(以下简称完全培养液),其余3组分别加入含相应终物质的量浓度Tubastatin A的完全培养液。常规培养24 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在活细胞工作站下观察细胞3 h内运动范围,计算细胞曲线运动速度;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及磷酸化ERK1/2(p-ERK1/2)的蛋白表达量,并计算p-ERK1/2与ERK1/2比值,以此表示ERK1/2活性。CCK-8法行细胞增殖活力检测样本数为6,其余实验样本数为3。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检验。结果培养24 h后,CCK-8法和EdU染色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1μmol/L Tubastatin A组、5μmol/L Tubastatin A组、10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增殖活力均显著下降(P<0.01)。培养24 h后,CCK-8法显示,与1μmol/L Tubastatin A组比较,10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下降(P<0.05);EdU染色显示,与1μmol/L Tubastatin A组比较,5μmol/L Tubastatin A组、10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下降(P<0.05或P<0.01)。观察3 h内,1μmol/L Tubastatin A组、5μmol/L Tubastatin A组、10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运动范围较阴性对照组明显缩小。观察3 h内,阴性对照组细胞曲线运动速度为(0.780±0.028)μm/min,明显快于1μmol/L Tubastatin A组、5μmol/L Tubastatin A组、10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的(0.594±0.023)、(0.469±0.028)、(0.391±0.021)μm/min(P<0.01);1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曲线运动速度明显快于5μmol/L Tubastatin A组和10μmol/L Tubastatin A组(P<0.01);5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曲线运动速度明显快于10μmol/L Tubastatin A组(P<0.05)。培养24 h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1μmol/L Tubastatin A组、5μmol/L Tubastatin A组、10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ERK1/2的活性显著下降(P<0.01);与1μmol/L Tubastatin A组比,5μmol/L Tubastatin A组和10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ERK1/2的活性显著下降(P<0.01);与5μmol/L Tubastatin A组比较,10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ERK1/2的活性显著下降(P<0.05)。结论HDAC6抑制剂Tubastatin A可能通过抑制ERK1/2活性,从而抑制HSF增殖及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组蛋白脱乙酰酶6 Tubastatin A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原文传递
低氧条件下B淋巴细胞瘤-2/腺病毒E1B19 000相互作用蛋白3对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运动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均辉 张琼 +5 位作者 贾杰只 李红梅 张灿 胡炯宇 张东霞 黄跃生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6,共8页
目的探讨低氧条件下B淋巴细胞瘤-2/腺病毒E1B 19000相互作用蛋白3(BNIP3)对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HDMEC)迁移和运动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1)取HDMEC,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下同)分成行常规培养的常氧组及采用体积分数2... 目的探讨低氧条件下B淋巴细胞瘤-2/腺病毒E1B 19000相互作用蛋白3(BNIP3)对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HDMEC)迁移和运动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1)取HDMEC,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下同)分成行常规培养的常氧组及采用体积分数2%氧气低氧处理相应时间点的低氧6、12、24 h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BNIP3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的蛋白表达。(2)取HDMEC,分成常氧+空载组、常氧+BNIP3敲减组、低氧+空载组、低氧+BNIP3敲减组,分别转染空载病毒或BNIP3敲减病毒并进行常氧或低氧处理6 h,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BNIP3的蛋白表达;采用划痕试验检测划痕后24 h的划痕面积,并计算划痕愈合率;在活细胞工作站测算3 h内细胞运动的曲线距离,计算运动速度。(3)取HDMEC,同实验(2)分组及处理,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LC3Ⅱ的蛋白表达。以上实验样本数均为3。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检验。结果(1)与常氧组比较,低氧6、12、24 h组细胞BNIP3及LC3Ⅱ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2)培养6 h,与低氧+空载组比较,常氧+空载组和低氧+BNIP3敲减组细胞BNIP3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或P<0.01)。常氧+空载组和常氧+BNIP3敲减组细胞中表示BNIP3蛋白表达的红色荧光较弱,低氧+空载组细胞红色荧光较强,低氧+BNIP3敲减组细胞中红色荧光较低氧+空载组明显减弱。划痕后24 h,低氧+空载组细胞划痕基本愈合,其他3组细胞剩余划痕面积较大。常氧+空载组、常氧+BNIP3敲减组、低氧+空载组、低氧+BNIP3敲减组细胞划痕愈合率分别为(61±4)%、(58±4)%、(88±4)%、(57±4)%。低氧+空载组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高于常氧+空载组(P<0.01)和低氧+BNIP3敲减组(P<0.05)。观察3 h内,低氧+空载组细胞运动范围较常氧+空载组显著增大,低氧+BNIP3敲减组细胞运动范围较低氧+空载组明显缩小;低氧+空载组细胞曲线运动速度较常氧+空载组和低氧+BNIP3敲减组明显增加(P<0.01)。(3)培养6 h,与低氧+空载组比较,常氧+空载组和低氧+BNIP3敲减组细胞LC3Ⅱ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或P<0.01)。培养6 h,常氧+空载组和常氧+BNIP3敲减组细胞中表示LC3蛋白表达的红色荧光较弱,低氧+空载组细胞红色荧光明显增强,低氧+BNIP3敲减组细胞红色荧光被显著抑制。结论低氧条件下BNIP3可促进HDMEC的迁移和运动性,且自噬可能参与BNIP3对HDMEC迁移和运动性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低氧 细胞迁移分析 细胞运动 自噬 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 B淋巴细胞瘤-2/腺病毒E1B19000相互作用蛋白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