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翻转教学模式的药理学教学探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周维英 周红 +3 位作者 陈晓红 岑彦艳 刘涛 李小丽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14期2212-2214,共3页
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分子生物学的飞速进展,迫切需要新的药理学教学模式。"翻转课堂(FCM)"被评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该文首先介绍翻转课堂的内涵,对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药理学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分子生物学的飞速进展,迫切需要新的药理学教学模式。"翻转课堂(FCM)"被评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该文首先介绍翻转课堂的内涵,对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药理学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翻转课堂应用于药理学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最后对药理学翻转教学的实施提出了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院校 医学 药理学 多媒体 计算机通讯网络 教学形式
下载PDF
药理学实验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1
2
作者 罗平 颜伟 +5 位作者 董燕 周红 张乐之 吴翀 李斌 王晓芹 《西北医学教育》 2007年第5期883-885,共3页
药理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是整个药理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该专业整体教学质量的高低。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开设科研设计性实验,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类比启发式... 药理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是整个药理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该专业整体教学质量的高低。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开设科研设计性实验,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类比启发式、多媒体教学和电化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药理学实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实验教学 教学 改革
下载PDF
加强药理学基础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教学实践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斌 周红 +4 位作者 张乐之 陈晓红 吴翀 岑彦艳 周维英 《西北医学教育》 2009年第3期539-540,共2页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和药学的桥梁学科,但目前基础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与临床脱节等问题,给药理学教学带来很大困难。针对药理学教学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药理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结合的实践研究,对改进药理学教学方法,...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和药学的桥梁学科,但目前基础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与临床脱节等问题,给药理学教学带来很大困难。针对药理学教学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药理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结合的实践研究,对改进药理学教学方法,提高药理学教学水平做出了尝试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基础理论 临床应用 教学实践
下载PDF
浅谈在药理学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被引量:6
4
作者 岑彦艳 周维英 +2 位作者 周红 陈晓红 黄颖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1年第1期40-41,共2页
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国际教育界的一个重要理念,在药理学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培养新型医药学人才的有效方法。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怎样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文中提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学习需求和个性化教... 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国际教育界的一个重要理念,在药理学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培养新型医药学人才的有效方法。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怎样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文中提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学习需求和个性化教学,营造民主和谐、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树立全面的考试观,创造良好的课外教学环境等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策略
下载PDF
药理学实验教学多元化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涛 陈晓红 +1 位作者 周维英 潘夕春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3期448-450,共3页
药理学是基础与临床、药学与医学间的重要桥梁学科,其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药理学教学需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验教学验证理论知识,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然而,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存在... 药理学是基础与临床、药学与医学间的重要桥梁学科,其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药理学教学需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验教学验证理论知识,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然而,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内容陈旧,形式单一,难以发挥实验教学的辅助作用。该文按照多元化创新教学理念,从药理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及实验考核等多个层面探讨如何提升药理学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教学方法 学生 医学 实验
下载PDF
药理学多媒体教学中板书教学的应用与思考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斌 周红 +3 位作者 陈晓红 岑彦艳 周维英 吴翀 《西北医学教育》 2010年第2期345-347,共3页
药理学是联系医学与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内容多、牵涉广、学科交叉性强、难于理解。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但其缺点也随着广泛使用而逐渐显现出来,在药理学教学中探索在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方法的... 药理学是联系医学与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内容多、牵涉广、学科交叉性强、难于理解。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但其缺点也随着广泛使用而逐渐显现出来,在药理学教学中探索在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必要的板书教学,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达到教学方式的最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多媒体教学 板书教学
下载PDF
药理学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被引量:2
7
作者 罗平 颜伟 +4 位作者 董燕 周红 张乐之 李斌 吴翀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18期2833-2835,共3页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将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多年来,我们一直将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在教育观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改革,逐步形成药理课程教学创新体系,孕育成一...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将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多年来,我们一直将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在教育观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改革,逐步形成药理课程教学创新体系,孕育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持续稳步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改革 药理学实验课 教学方法 知识经济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 教学方式
下载PDF
寓科研于教学,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之刍议 被引量:3
8
作者 彭伟 周红 +3 位作者 李小丽 李斌 陈晓红 岑彦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3年第2期94-95,共2页
药理学是联系药学和医学的重要桥梁学科,有科学研究参与的药理学教学能使枯燥的药理学课程变得生动有趣,其次科学研究的成果能使学生受到鼓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结合科学研究的药理学教学方式有利于克服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药理学是联系药学和医学的重要桥梁学科,有科学研究参与的药理学教学能使枯燥的药理学课程变得生动有趣,其次科学研究的成果能使学生受到鼓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结合科学研究的药理学教学方式有利于克服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高素质和创新型医药学科研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教学 科学研究 高等教育
下载PDF
药理学实验教学的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军 吴翀 +1 位作者 陈晓红 周红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5期796-797,共2页
药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的桥梁学科。而药理学实验教学是药理学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扩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手段,是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和观察,研究分析实验结果,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而巩固和提高知识... 药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的桥梁学科。而药理学实验教学是药理学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扩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手段,是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和观察,研究分析实验结果,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而巩固和提高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提高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实验教学 实际应用能力 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 理论教学 教学手段 实验结果 学生
下载PDF
再谈实验教学在药理学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军 李斌 +1 位作者 周维英 周红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0年第4期183-184,共2页
药理学是密切联系医学和药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学科,药理学实验是药理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实验教学在药理学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阐述了实验教学在药理学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药理学 实验课 教学
下载PDF
药理学双语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红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1年第6期563-565,共3页
药理学是联系医学与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在临床医学、药学的课程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双语教学是集专业教育与英语教育于一体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为学员打下扎实的专业外语基础、为将来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奠定基... 药理学是联系医学与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在临床医学、药学的课程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双语教学是集专业教育与英语教育于一体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为学员打下扎实的专业外语基础、为将来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奠定基础。但教学核心仍然是课堂教学,成功双语教学的关键则在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如何合理处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问题对教与学双方都是一种挑战。根据药理学双语教学中的经验与体会谈谈双语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双语教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基于主讲教员制度的《药理学》课程教学设计实践
12
作者 岑彦艳 周红 +3 位作者 陈晓红 周维英 李斌 吴翀 《中国药理通讯》 2009年第4期41-42,共2页
课程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影响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学课程设计依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选择最佳教学手段和途径,达到教学目标要求。药理学课程是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军... 课程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影响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学课程设计依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选择最佳教学手段和途径,达到教学目标要求。药理学课程是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军事医学课程的必备课程,是搭建医学人才合理与完善知识结构的重要课程,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教学 教学设计 《药理学》 医学人才培养 教员 专业人才培养 教学目标 药理学课程
下载PDF
加强药理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教学实践研究
13
作者 李斌 周红 +4 位作者 张乐之 陈晓红 吴翀 岑彦艳 周维 《中国药理通讯》 2009年第4期47-48,共2页
药理学是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和药学的桥梁学科,但目前基础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与临床脱节等问题为药理学教学带来大量困难。针对药理学教学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加强了药理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结合的实践研究,改进药理学教... 药理学是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和药学的桥梁学科,但目前基础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与临床脱节等问题为药理学教学带来大量困难。针对药理学教学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加强了药理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结合的实践研究,改进药理学教学方法,从优化授课人员组成、加快教师自身知识的更新、真正走进临床进行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基础 临床应用 教学实践 药理学教学 基础药理学 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 教学过程
下载PDF
关于青年教员提高药理学教学效果的探讨
14
作者 李小丽 周红 +2 位作者 岑彦艳 彭伟 陈晓红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2年第3期139-141,共3页
本文从药理学教学角度出发,树立"以学员为根本"的理念,通过授课前准备、授课过程以及授课后分析,探讨青年教员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青年教员 药理学 教学效果
下载PDF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药理作用研究有关进展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李斌 周红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5期572-576,共5页
青蒿素属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其衍生物主要有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和蒿乙醚,现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疟疾。随着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药理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除抗疟作用外,近年来又相继报道了抗炎、抗细菌脓毒症、抗肿瘤、放射增敏... 青蒿素属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其衍生物主要有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和蒿乙醚,现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疟疾。随着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药理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除抗疟作用外,近年来又相继报道了抗炎、抗细菌脓毒症、抗肿瘤、放射增敏、抗菌增敏、抗组织纤维化等作用。笔者在此对国内外近年发现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药理作用研究的最新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衍生物 药理作用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心血管药理模块教学中的体会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斌 周红 +4 位作者 陈晓红 周维英 吴翀 岑彦艳 蒋为薇 《基础医学教育》 2012年第10期739-741,共3页
药理学是联系医学与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其中心血管系统药理内容历来是药理学教与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提高心血管系统药理模块教学效果,将目前国际上广泛流行的P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并将运用... 药理学是联系医学与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其中心血管系统药理内容历来是药理学教与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提高心血管系统药理模块教学效果,将目前国际上广泛流行的P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并将运用PBL教学法在药理学心血管药理模块教学中的尝试与体会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PBL教学法 心血管药理
下载PDF
药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规范化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7
17
作者 潘夕春 周红 +1 位作者 陈晓红 刘涛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2期300-301,共2页
药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完成是培养"应用型"药学人才的重要途径,而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各实施环节的规范化带教是保障学生受到高水平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本教研室多年来坚持在药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各实施环节,包括时间安... 药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完成是培养"应用型"药学人才的重要途径,而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各实施环节的规范化带教是保障学生受到高水平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本教研室多年来坚持在药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各实施环节,包括时间安排、选题设计、科学实验、实验记录、论文撰写和答辩准备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实践,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举措。本文将对本教研室在药学本科毕业论文带教过程中形成的"五个规范化、一个人性化"带教举措进行阐述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 本科 学生 药学 论文 学位 规范
下载PDF
四、抗菌和抗病毒药药理——抗菌增敏剂在逆转MRSA耐药性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18
作者 周红 《中国药理通讯》 2013年第3期56-57,共2页
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不断增加,因此寻找新的有效抗菌药物是目前研究的焦点。针对细菌耐药的策略包括两种:一是采取直接抗菌策略,主要是对现有抗菌药物进行结构修饰。二是寻找具有增强现有抗菌药物作... 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不断增加,因此寻找新的有效抗菌药物是目前研究的焦点。针对细菌耐药的策略包括两种:一是采取直接抗菌策略,主要是对现有抗菌药物进行结构修饰。二是寻找具有增强现有抗菌药物作用的药物(抗菌增敏剂),用以逆转细菌的耐药性。该策略的优势在于抗菌增敏药物本身不需抗菌活性,其用量少,毒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增敏剂 MRSA 抗病毒药 逆转 药理 细菌耐药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CCl_4诱导小鼠氧化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小丽 王楷扬 +2 位作者 胡建辉 李斌 蔡永青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752-1755,共4页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对小鼠氧化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和GSPE低、高剂量组(100、200 mg/kg),连续ig给药4 d,每天1次。末次给药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ip...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对小鼠氧化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和GSPE低、高剂量组(100、200 mg/kg),连续ig给药4 d,每天1次。末次给药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ip含0.2%四氯化碳(CCl4)的植物油溶液复制小鼠肝损伤模型,造模完成后各组小鼠继续ig给药3 d。观察GSPE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大体、病理和肝脏系数的影响;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检测肝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自噬相关蛋白p62的表达;检测肝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系数及血清中ALT、AST活性升高;小鼠肝组织全部出现病变(多集中于Ⅲ级);肝组织中Bcl-2、p62蛋白表达减弱,Bax蛋白表达增强,Bcl-2/Bax比值降低(P<0.05或P<0.01),PCNA蛋白表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GSPE低、高剂量组小鼠肝脏体积明显缩小,肝细胞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病变程度减轻(多集中于Ⅰ、Ⅱ级),肝脏系数明显降低;血清中ALT、AST活性降低;肝组织中Bcl-2、p62蛋白表达增强,Bax蛋白表达减弱,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P<0.05或P<0.01),PCNA蛋白表达增强。结论:GSPE对CCl4诱导的小鼠氧化性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GSPE促进小鼠肝细胞增殖、抑制肝组织细胞凋亡和自噬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 急性肝损伤 凋亡 自噬 增殖 小鼠
下载PDF
儿茶素类化合物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MRSA的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肖康康 覃容欣 +3 位作者 李斌 李小丽 彭伟 周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7-400,I0001-I0004,共8页
目的确定儿茶素类化合物——儿茶素(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酸儿茶素(EGC)联合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生抗菌增敏作用的最佳配伍比并对其可能的抗菌增敏作用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 目的确定儿茶素类化合物——儿茶素(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酸儿茶素(EGC)联合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生抗菌增敏作用的最佳配伍比并对其可能的抗菌增敏作用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以微量稀释法测定C、ECG、EGC和几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单独对MRSA WHO-2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棋盘法测定C、ECG和EGC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对MRSA WHO-2菌株和25株MRSA临床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荧光分光光度计法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法观察C、ECG、EGC单独、两两联合、三者联合后对柔红霉素在MRSA WHO-2菌株菌体聚集的影响。结果 C、ECG、EGC三者联用时可以增强苯唑西林抗MRSA WHO-2菌株的能力,其中C、ECG、EGC按照1:1:1的比例配伍后可以取得最佳的抗菌增敏效果,后续实验选用此药物配伍。药物总浓度为16μg/mL的C2E(C+ECG+EGC)与苯唑西林、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联合时对于MRSA WHO-2菌株可产生抗菌增敏作用,对应的FIC指数均为0.38,同样浓度的C2E联合苯唑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吡肟、泰能后对25株MRSA临床分离株中可产生抗菌增敏作用的菌株数所占比例分别为80%、76%、88%、80%、92%,说明C2E在MRSA临床分离株中同样存在广泛的抗菌增敏作用。经过均为16μg/mL的C、ECG、EGC三者联合处理后,MRSA WHO-2菌株菌体内的柔红霉素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下测得的A值为9.26±0.16,大于单独或两两联合处理时的A值(P<0.05),提示三者联合处理后增强了柔红霉素在MRSA WHO-2菌体内的聚集;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法也显示出相同的结果。结论 C、ECG、EGC三者联合后可显著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MRSA的作用,其最佳配伍比为1:1:1。抗菌增敏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加药物在菌体内的聚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儿茶素 表没食子儿茶素 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抗菌增敏作用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