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CV 5'NCR转基因细胞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小红 王升启 +1 位作者 李梦东 朱宝珍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96-301,共6页
缺乏合适的HCV感染细胞及小动物模型,是抗HCV药物研究和开发的主要障碍之一。建立一种HCV5'NCR调控荧光素酶基因的转基因细胞模型,可为以HCV5'NCR及C基因5'端为靶的反义寡核苷酸及特异性核酶等抗HCV药物... 缺乏合适的HCV感染细胞及小动物模型,是抗HCV药物研究和开发的主要障碍之一。建立一种HCV5'NCR调控荧光素酶基因的转基因细胞模型,可为以HCV5'NCR及C基因5'端为靶的反义寡核苷酸及特异性核酶等抗HCV药物的评价及筛选创造条件。将HCV5'NCR-C基因与荧光素酶基因的融合基因片段插入pCI-neo表达载体,通过PCR扩增、酶切反应、质粒大小检测及荧光素酶瞬间表达活性鉴定等试验,获得HCV5'NCR调控荧光素酶的稳定表达质粒pHCV-neo4。将pHCV-neo4转染HepG2细胞,经G418筛选,从150个克隆中获得一个荧光素酶活性表达为1443MV的细胞株(HepG2.9706)。该株细胞内HCV片段的DNA及mRNA检测均呈阳性,接种培养板后,细胞荧光素酶活性表达持续144小时,无明显降低。该株细胞已传60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HCV HEPG2肝癌细胞 转基因细胞
下载PDF
HCV感染后机体保护性免疫缺陷原因探讨 被引量:17
2
作者 聂青和 李梦东 +1 位作者 胡大荣 陈国致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保护性免疫缺陷的原因。方法根据HCVC区和NS4区基因序列设计并人工合成3条合成肽,采用抗原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CV感染者血清中抗-HCV IgG抗体轻链κ/λ比值,同时以正常人血清做对照。结果抗-HCV SP42,CP10和...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保护性免疫缺陷的原因。方法根据HCVC区和NS4区基因序列设计并人工合成3条合成肽,采用抗原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CV感染者血清中抗-HCV IgG抗体轻链κ/λ比值,同时以正常人血清做对照。结果抗-HCV SP42,CP10和CP9抗体轻链的表达呈明显的偏斜;116例抗-HCV阳性者中113例(97.41%),抗-HCV IgG抗体轻链κ/λ比值偏高,所有病例追踪观察1a(其中11例抗-HCV阳性者随访2a);30例患者接受α-干扰素治疗,发现抗-HCV抗体κ/λ比值恒定不变。结论 HCV感染者抗-HCV抗体的产生不均匀性并呈稳定的克隆性。B细胞克隆优势化可能是HCV感染后机体保护性免疫缺陷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免疫学 HCV 免疫缺陷
下载PDF
原代培养人胎肝细胞体外感染HBV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蒋业贵 李奇芬 +1 位作者 毛青 王宇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403-405,共3页
目的 建立HBV感染人胎肝细胞体外培养系统。 方法 首先分离、培养人胎肝细胞,然后应用HBV阳性血清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胎肝细胞;每隔2d收集上清液和肝细胞,应用ELISA、免疫组化法、原位杂交法和斑点杂交法检测上清液和细胞中HBsAg和HBV DNA... 目的 建立HBV感染人胎肝细胞体外培养系统。 方法 首先分离、培养人胎肝细胞,然后应用HBV阳性血清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胎肝细胞;每隔2d收集上清液和肝细胞,应用ELISA、免疫组化法、原位杂交法和斑点杂交法检测上清液和细胞中HBsAg和HBV DNA。 结果 上清液中HBsAg在感染后2d~20d均可测出,以感染后4d~16d达高峰(A值在0.22左右)。免疫组化检测细胞中HBsAg呈阳性表达,原位杂交和斑点杂交检测细胞和上清液中HBV DNA也呈阳性表达。 结论 HBV在原代培养人胎肝细胞中能稳定复制和表达至少达16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 人胎肝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GB病毒B型(GBV-B)感染的临床与免疫病理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聂青和 李玲 +3 位作者 李梦东 胡大荣 朱永红 陈国致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7期775-781,共7页
目的自从建立起甲、乙、丙、丁、戊5种肝炎病毒的病原学诊断之后,仍有少部分肝炎患者的病因得不到明确,因此不少学者试图探索是否还有新型肝炎病毒的存在,并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实验诊断的研究,认为的确存在可经肠道外传播并引起人... 目的自从建立起甲、乙、丙、丁、戊5种肝炎病毒的病原学诊断之后,仍有少部分肝炎患者的病因得不到明确,因此不少学者试图探索是否还有新型肝炎病毒的存在,并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实验诊断的研究,认为的确存在可经肠道外传播并引起人类肝炎的致病因子.1995年 Simons et al 成功地克隆出2株黄病毒 RNA 序列,称之为 GBV-A,GBV-B.继而从一名西非患者血清中克隆出另一黄病毒 RNA 序列,称之为 GBV-C.1996年初美国另一研究小组从一名慢性输血后肝炎患者血清中克隆出一株黄病毒 RNA 序列,称之为 HGV.进一步的研究后认为 GBV-C,HGV 为同一病毒的不同分离株.动物实验发现,GBV-B 可单独引起动物发病,而 GBV-A 单独感染时未能引起发病.本文以此为依据,对 GBV-B 感染者的临床与免疫病理加以研究,试图探讨 GBV-B 对人体肝脏的致病性及其在人体内的分布状态.方法根据 GBV-B NS5区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其抗原位点进行了预测,并分析其亲水性、键流动性、电荷状态及抗原表位分布等特性,合成一条30个氨基酸多肽.探讨合成肽最佳包被量之后,成功地建立了间接 ELISA 法,用来检测抗-GBV-B.应用此方法检测各型肝炎及其他高危人群血清标本1286份.同时应用 RT-PCR 检测血清中 GBV-B RNA及免疫组化检测肝炎患者肝组织相关病毒抗原.结果经鉴定合成肽纯度在95%以上,氨基酸分析的实际值与理论值基本一致.将合成肽与牛血清清蛋白(BSA)偶联免疫白兔获得高效价抗-GBV-B NS5区的多克隆抗体(PcAb).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06%和7.65%(均<10%);中和抑制试验结果证明我们建立的 ELISA 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血清抗-GBV-B 检测结果表明各型肝炎患者血清抗-GBV-B 阳性率为10.56%;其中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血清抗体阳性率为8.57%;肝炎高危人群如献血员、血液透析者及静脉药瘾者血清抗-GBV-B 阳性率分别为2.90%,8.62%及13.44%.随机抽取抗-GBV-B 阳性和抗-GBV-B 阴性血清标本各32例进行RT-PCR 检测 GBV-B RNA,结果64例均为阴性.应用抗-GBV-B 多克隆抗体为试剂,对42例肝炎患者肝组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均未检测出 GBV-B 相关抗原.结论提示 GBV-B 可能不是人类肝炎病毒,对人体肝脏的致病性轻微,其抗体在不同人群中出现可能是一种短暂的感染,其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B病毒B型 合成肽 ELISA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高变区1(HVR1)抗体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宋志强 郝飞 +1 位作者 张娟 顾长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8期666-668,共3页
目的 了解丙型肝炎患者体内抗HVR1 的产生情况,并探讨其与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含HVR1 序列的合成肽对45 例急、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抗HVR1 作了ELISA 检测,并对所有血清作HCVRNA 检测.结果 急... 目的 了解丙型肝炎患者体内抗HVR1 的产生情况,并探讨其与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含HVR1 序列的合成肽对45 例急、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抗HVR1 作了ELISA 检测,并对所有血清作HCVRNA 检测.结果 急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抗HVR1 阳性率为70-6 % ,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早期血清(12-5 % ) 相比差异显著性( P< 0-05) ,而且两者的平均抗体滴度相差亦非常显著(4-2 ±0-6 vs 2-8 ±0-7 ,P< 0-01) . 慢性丙型肝炎现症患者血清抗HVR1 的阳性率为72-7 % ,其中抗HVR1 阳性血清中HCVRNA 的阳性率也很高(75-0 % ) .结论 HCV 感染早期抗HVR1 的产生及其滴度的高低可能与疾病的转归有关;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体内抗HVR1 的存在可能反映了HVR1 变异引起的免疫逃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免疫学 抗体 病毒/分析 RNA 病毒/分析 预后
下载PDF
地高辛素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组织中庚型肝炎病毒RNA 被引量:11
6
作者 聂青和 胡大荣 +2 位作者 李梦东 李玲 朱永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7期771-774,共4页
目的自从建立起甲、乙、丙、丁、戊5种肝炎病毒的病原学诊断之后,仍有少部分肝炎患者的病因得不到明确,因此不少学者试图探索是否还有新型肝炎病毒的存在,并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实验诊断的研究,认为的确存在可经肠道外传播并引起人... 目的自从建立起甲、乙、丙、丁、戊5种肝炎病毒的病原学诊断之后,仍有少部分肝炎患者的病因得不到明确,因此不少学者试图探索是否还有新型肝炎病毒的存在,并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实验诊断的研究,认为的确存在可经肠道外传播并引起人类肝炎的致病因子.目前关于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的致病性和组织嗜性尚无结论性资料.本文目的是研究 HGV/GBV-C RNA 在肝组织中表达并进一步探讨HGV/GBV-C 引起肝脏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地高辛素标记 HGV/GBV-C cDNA 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组织中庚型肝炎病毒 RNA.结果检测196例肝炎患者肝组织切片中的 HGV/GBV-CRNA 阳性率为37.24%;在血清中 HGV/GBV-C RNA 呈阳性患者肝组织中该病毒 RNA 检出率为48.94%;单一 HGV/GBV-C 感染者肝组织中检出率为58.33%;阳性信号仅为胞质型.原位杂交信号阳性细胞与肝细胞变性、瘀胆、炎性细胞浸润及细胞坏死程度等并不相关.本文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两种检测方法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项技术有较高的符合率(86.74%),说明这两项技术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结论提示 HGV/GBV-C RNA 并不直接损害肝细胞.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两项技术成功地应用于石蜡包埋切片,为回顾性研究 HGV/GBV-C 的致病性及致病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型肝炎病毒 GB病毒C型 原位杂交
下载PDF
HSP70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蒋业贵 王宇明 李奇芬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 70 ( HSP70 )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 3 6例慢性乙型肝炎和 2 0例正常肝组织中 HSP70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和正常肝组织中肝细胞 HSP70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 5 %和 1...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 70 ( HSP70 )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 3 6例慢性乙型肝炎和 2 0例正常肝组织中 HSP70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和正常肝组织中肝细胞 HSP70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 5 %和 15 % ,两者相比差异显著 ( χ2 =6.3 ,P<0 .0 5 ) ;中度和重度肝炎 HSP70阳性率明显高于轻度肝炎 (阳性率分别为 62 .5 %和 3 0 % ,χ2 =3 .9,P<0 .0 5 ) ;HSP70阳性细胞多位于灶性和碎屑样坏死区。结论肝细胞 HSP70的异常表达在慢性乙型肝炎免疫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肝组织损伤的一种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热休克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HSP70 肝细胞损害
下载PDF
HDV/HBV感染树鼩肝组织中Bcl_2/Bax表达和肝细胞凋亡 被引量:8
8
作者 蒋业贵 李奇芬 +1 位作者 王宇明 顾长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625-628,共4页
目的 探讨HDV感染树Qu肝组织中Bc12/Bax表达与HDV感染之间的关系,以及Bc12/Bax在丁型肝炎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5份HDV感染树Qu肝组织中HDAg,Bc12/Pax的表达进... 目的 探讨HDV感染树Qu肝组织中Bc12/Bax表达与HDV感染之间的关系,以及Bc12/Bax在丁型肝炎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5份HDV感染树Qu肝组织中HDAg,Bc12/Pax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对肝细胞凋亡进行检测;并应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对HDAg,对肝细胞凋亡进行检测;并应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对HD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细胞凋亡 免疫组织化学 抗原
下载PDF
HDV/HBV感染树鼩肝组织Fas/FasL表达与肝细胞凋亡 被引量:15
9
作者 蒋业贵 李奇芬 +1 位作者 王宇明 顾长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406-409,共4页
目的 探讨HDV感染树Qu肝组织中Fas/FasL表达与HDV感染之间的关系,以及Fas/FasL在丁型肝炎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对45份HDV感染树Qu肝中HDAg,Fas/FqsL和Fas... 目的 探讨HDV感染树Qu肝组织中Fas/FasL表达与HDV感染之间的关系,以及Fas/FasL在丁型肝炎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对45份HDV感染树Qu肝中HDAg,Fas/FqsL和Fas/FasLmRNA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对肝细胞凋亡进行了检测,并应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对HDAg,Fas/FasL的表达以及肝细胞凋亡进行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FAS配体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胸腺肽治疗早中期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3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向德栋 李奇芬 +1 位作者 王英杰 魏永利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23-23,共1页
我科于1998年1~12月应用胸腺肽(广州宏远生化制药厂生产)治疗早中期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 胸腺肽 临床观察 早中期 传染病 第三军医大学 生化指标变化 重庆市 西南医院 治疗前后
下载PDF
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雷虹 陈耀凯 王宇明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76-178,共3页
关键词 流感疫苗 流感灭活疫苗 流感减毒活疫苗
下载PDF
沙利度胺的药理作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宇明 王永刚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2年第8期504-506,共3页
关键词 镇静作用 抗炎症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 沙利度胺 药理
下载PDF
连续反应时间测定诊断亚临床肝性脑病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念海 李梦东 +1 位作者 官树君 曾孝平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55-158,共4页
为了探讨连续反应时间(CRT)测定诊断亚临床肝性脑病的意义,我们用自行研制的CRT-I型微电脑测试仪检测了60例正常人和102例不同临床类型肝病病人的CRT。结果正常人对声信号和光信号刺激CRT的P10、P50、P90、P50/(P90-P10)正常值... 为了探讨连续反应时间(CRT)测定诊断亚临床肝性脑病的意义,我们用自行研制的CRT-I型微电脑测试仪检测了60例正常人和102例不同临床类型肝病病人的CRT。结果正常人对声信号和光信号刺激CRT的P10、P50、P90、P50/(P90-P10)正常值估计分别为234.3ms、264.4ms、318.0ms和1.7560及264.4ms、323.3ms、427.6ms和1.4521。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病人对声和光信号刺激的CRT的P10、P50和P90均较正常对照明显延长(P<0.01,而P50/(P90-P10)比值较正常对照明显减少(P<0.05和0.01);各组病例对声刺激比光刺激敏感。55%的慢性重型肝炎病人和80%肝硬化在出现临床型肝性脑病前CRT延长。初步结果显示CRT测试对亚临床型肝性脑病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诊断 连续反应时间 测定 亚临床型
下载PDF
HBV阳性血清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玲 顾长海 +1 位作者 李欣 刘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7-268,共2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对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凋亡的作用。方法利用10名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分离PBMC,分为加HBV阳性血清组和加健康人血清对照组,经培养72h后,采用PI染色法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加HBV阳性血...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对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凋亡的作用。方法利用10名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分离PBMC,分为加HBV阳性血清组和加健康人血清对照组,经培养72h后,采用PI染色法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加HBV阳性血清组培养细胞的凋亡率为(39.56±7.03)%,明显高于加健康人血清组培养细胞的凋亡率(27.57±7.78)%,两组间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2)。结论HBV可能具有诱导PBMC凋亡的能力,这可能是形成HBV慢性感染免疫耐受的一个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树鼩传代感染HDV后肝脏内抗原表达及病理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奇芬 毛青 +3 位作者 吴纯清 吴炜强 王洪 李宏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378-381,共4页
目的观察树(Tupala)经人工传代感染HDV后肝内HDAg表达及病理变化方法驯养的野生Tupaia第一代接种人HDV阳性血清,第二、三代分别接种第一、二代感染HDV成功的Tupsia血清0,4mL/只,感染前3wk... 目的观察树(Tupala)经人工传代感染HDV后肝内HDAg表达及病理变化方法驯养的野生Tupaia第一代接种人HDV阳性血清,第二、三代分别接种第一、二代感染HDV成功的Tupsia血清0,4mL/只,感染前3wk所有Tupaia均接种了人HBV阳性血清0.4mL/只,接种HDV前及以后每周取血及肝脏标本一次,连续6wk肝组织石蜡包埋,分别采用HE及SP法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及抗原表达,原位杂交法观察HDVRNA.结果第一代1/1只,第二代3/4只,第三代5/5/qTupaia于感染HDV阳性血清2wk后肝内均可检出HDAg,持续至wk6观察结果时,HDAg定位于肝细胞核和浆内,少数呈膜型,阳性肝细胞呈片状分布,亦可散在表达于单个肝细胞内,HDVRNA主要在肝细胞核内表达肝组织呈病毒性肝炎样病理变化,如变性点灶状坏死及汇管区炎细胞浸润.结论Tupsia传代感染HDV肝脏病理变化及HDAg表达与在黑猩猩中十分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型肝炎 抗原 病理学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蒋业贵 李奇芬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固子β 肝纤维化 分子结构 病理
下载PDF
肝细胞癌热休克蛋白27,70,90_α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蒋业贵 王宇明 李奇芬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7期755-758,共4页
目的探讨HSP27,HSP70和HSP90α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4例HCC和癌旁组织中HSP27,HSP70和HSP90α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HCC和癌旁组织中HSP27阳性率分别为18%和30%,HSP70阳性率分别为68%和27%,HSP90... 目的探讨HSP27,HSP70和HSP90α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4例HCC和癌旁组织中HSP27,HSP70和HSP90α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HCC和癌旁组织中HSP27阳性率分别为18%和30%,HSP70阳性率分别为68%和27%,HSP90α阳性率分别为63%,和23%.HCC中HSP70和HSP90α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x_1~2=7.3,x_2~2=7.8,P<0.01.而HSP27阳性率变化不大(X^2=1.6,P>0.05).HSP70和HSP90α在分化较好和分化不良的HC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4%,85%和50%,80%,两者相比差异显著(X_1~2=4.5,X_2~2=4.2,P<0.05),但与癌周淋巴细胞浸润(X_1~2=3.2,X_2~2=1.4,P>0.05)和转移(X_1~2=2.3,X_2~2=2. 7,P>0.05)无关结论 HCC是HSP70和HSP90α高表达肿瘤.HSP70和HSP90α与HCC分化有关,在HCC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代谢 热休克蛋白质类 生物合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HGV/GBV-C与HCV混合感染者肝组织中相关病毒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聂青和 胡大荣 +3 位作者 谢青 李梦东 李玲 朱永红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121-123,I028,共3页
目的 了解HGV/GBV C与HCV混合感染者肝组织中HGV/GBV C相关抗原的分布状况 ,探讨HGV/GBV C对肝脏的损害机制。方法 以抗HGV/GBV CNS5单克隆抗体或抗HCVNS3单克隆抗体为试剂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炎病人肝组织中HGV/GBV C、HCV... 目的 了解HGV/GBV C与HCV混合感染者肝组织中HGV/GBV C相关抗原的分布状况 ,探讨HGV/GBV C对肝脏的损害机制。方法 以抗HGV/GBV CNS5单克隆抗体或抗HCVNS3单克隆抗体为试剂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炎病人肝组织中HGV/GBV C、HCV相关抗原表达。结果  5 6例肝炎病人肝组织中HGV/GBV C相关抗原表达阳性率为 2 6 .79% (15 / 5 6 ) ;HCVNS3抗原表达阳性率为 39.2 9% (2 2 / 5 6 )。HGV/GBV CNS5抗原表达阳性信号主要位于肝细胞胞浆中 ,染色阳性细胞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肝细胞中存在HGV/GBV C相关抗原表达 ,其编码产物可能作为一种靶抗原 ,诱发免疫病理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HGV/GBV-C HCV 混合感染 抗原
下载PDF
抗乙肝特异胎盘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Ⅱ期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念海 顾长海 +6 位作者 李奇芬 胡大荣 王宇明 王小红 张永明 马巧玉 张绪清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2期69-70,共2页
应用抗乙肝特异胎盘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8例。结果发现抗乙肝特异胎盘转移因子治疗组的HBeAg、HBV-DNA阴转率及抗HBe阳转率在治疗结束时分别为53.6%、50.0%和42.9%,均显著高于正常胎盘转移因子治疗组(9.1%,P<0.05)... 应用抗乙肝特异胎盘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8例。结果发现抗乙肝特异胎盘转移因子治疗组的HBeAg、HBV-DNA阴转率及抗HBe阳转率在治疗结束时分别为53.6%、50.0%和42.9%,均显著高于正常胎盘转移因子治疗组(9.1%,P<0.05)和空白对照组(6.3%,P<0.01);随访3个月均为46.2%,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8.7%,P<0.01)。正常胎盘转移因子治疗组和猪苓多糖加乙肝疫苗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抗乙肝特异胎盘转移因子是一种有效、价廉、使用方便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转移因子 乙型肝炎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变异及其与临床肝病的关系 被引量:13
20
作者 于乐成 顾长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11期978-979,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疾病 HBV 基因变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