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科干细胞研究的现状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被引量:7
1
作者 阴正勤 李世迎 蹇骞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69-773,共5页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能通过非对称分裂的方式产生功能和类型更为局限的前体细胞及多种细胞系,进而再生新的细胞,参与损伤组织的修复和重建,是细胞移植研究和再生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眼是一种由多种组织细胞和神经细...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能通过非对称分裂的方式产生功能和类型更为局限的前体细胞及多种细胞系,进而再生新的细胞,参与损伤组织的修复和重建,是细胞移植研究和再生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眼是一种由多种组织细胞和神经细胞组成的感觉器官,干细胞移植治疗眼科变性性疾病具有易操作、可视性好、所需种子细胞量少和排斥反应轻的优点,在干细胞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国内外研究团队正在进行干细胞移植治疗眼部不可逆疾病的Ⅰ、Ⅱ期临床试验,我国经WHO注册的Ⅰ期临床试验也正处于病例招募阶段,以评估干细胞移植治疗眼部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关于干细胞移植治疗眼部疾病的研究仍存在很多尚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中评述眼科干细胞移植研究的进展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 黄斑变性 视网膜变性 角膜疾病 晶状体/再生 临床试验
下载PDF
按照学科亚专业构建眼科护理专业组的临床实践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吴燕 王晓蕾 +2 位作者 于文春 康玲 杨霖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6期58-60,63,共4页
目的根据学科亚专业构建眼科护理专业组,分析其对护士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影响。方法自2009年2月开始,西南医院眼科根据眼科学亚专业构建了青光眼等6个护理专业组,根据工作需要并结合护士意愿,将工作2年以上的眼科护士分到各专业组中,... 目的根据学科亚专业构建眼科护理专业组,分析其对护士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影响。方法自2009年2月开始,西南医院眼科根据眼科学亚专业构建了青光眼等6个护理专业组,根据工作需要并结合护士意愿,将工作2年以上的眼科护士分到各专业组中,所有的护理工作均以专业组为单位进行,并建立了配套的管理制度、工作模式及工作流程。比较护理专业组实施前、后医生对护理人员专业能力的评价以及眼科病区护理科研成果产出的变化。结果实施专业组工作模式后,护士对病情评估的准确性、汇报病情的及时性、裂隙灯操作技能、对急诊的处置能力、向医生提出诊疗建议的主动性和正确性、医护协作质量等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施专业组工作模式后,眼科护理组的发表论文数、获得国家专利授权数、获得护理创新基金项目数等均有明显的增加。结论按照眼科学亚专业构建护理专业组,明确了护士的专业方向,有利于护士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亚专业 眼科护理专业组 专业方向
下载PDF
3种消毒方法对眼科检查用角膜接触镜的消毒效果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晓蕾 吴燕 +1 位作者 李世迎 卞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847-1849,共3页
目的观察临床常用的3种消毒方法对眼科检查用角膜接触镜的消毒效果。方法选取眼科常见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采用0.05%泡腾消毒片制剂(二氯异氰尿酸钠)、75%乙醇、氯霉素滴眼液对被以上细菌污染后的接... 目的观察临床常用的3种消毒方法对眼科检查用角膜接触镜的消毒效果。方法选取眼科常见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采用0.05%泡腾消毒片制剂(二氯异氰尿酸钠)、75%乙醇、氯霉素滴眼液对被以上细菌污染后的接触镜镜面进行消毒,并在擦拭消毒后立即、浸泡消毒后5 min及10 min后分别对镜面采样,行细菌培养,比较3种消毒方法在不同消毒时间对常见细菌的消毒效果。结果 3种消毒方法均可有效减少检查用接触镜上的细菌量,消毒效果与消毒时间正相关;0.05%泡腾消毒片制剂和75%酒精浸泡消毒10 min均能彻底杀灭所观察细菌,与氯霉素滴眼液比较,消毒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氯霉素滴眼液作用10 min不能彻底杀灭所观察细菌。结论 0.05%泡腾消毒片制剂浸泡10 min是一种简便高效的眼科检查用角膜接触镜消毒方法,而氯霉素滴眼液不能用于接触镜的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查用角膜接触镜 医院感染 消毒效果
原文传递
Flash在眼科局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被引量:4
4
作者 应希 王一 +1 位作者 秦伟 刘翔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3年第2期217-217,共1页
由于视器解剖学的特点及其生理功能的复杂性,眼科传统教学方式对深在的眼部解剖结构表现困难,且仅仅凭借图片则难以体现其功能,无法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知识的普及,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眼科教学,利... 由于视器解剖学的特点及其生理功能的复杂性,眼科传统教学方式对深在的眼部解剖结构表现困难,且仅仅凭借图片则难以体现其功能,无法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知识的普及,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眼科教学,利用生动的Flash图像、声音和动画效果,使课堂讲授形象直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提高了教学效率与质量,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本文就如何利用Flash动画讲解眼局部解剖及其功能,提高眼科学基础教学效果浅谈一些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学 局部解剖学 FLASH教学
下载PDF
婴幼儿眼科检查前应用水合氯醛的技巧 被引量:8
5
作者 徐燕 卞薇 《临床眼科杂志》 2012年第1期19-19,共1页
小儿患眼科疾病,入院后医生在实施治疗方案前会对患儿进行各项检查,如眼B超检查、眼压检查、眼底检查等等,往往这些检查要求患儿身体制动,双眼固视,但绝大部份患儿难以配合,致使检查不能进行或检查结果不准确,为使患儿保持安静顺利完成... 小儿患眼科疾病,入院后医生在实施治疗方案前会对患儿进行各项检查,如眼B超检查、眼压检查、眼底检查等等,往往这些检查要求患儿身体制动,双眼固视,但绝大部份患儿难以配合,致使检查不能进行或检查结果不准确,为使患儿保持安静顺利完成检查,临床常使用水合氯醛对患儿进行镇静,待患儿入睡后进行检查,患儿往往不愿服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氯醛 眼科疾病 检查前 婴幼儿 应用 治疗方案 B超检查 眼压检查
下载PDF
眼科诊断用接触镜的消毒现状及消毒效果比较(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蕾 吴燕 +3 位作者 陈丽峰 李世迎 卞薇 张彦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调查国内医院对眼科诊断用接触镜的消毒现状,评估其消毒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10所医院进行调查,发现氯霉素滴眼液冲洗、75%乙醇搽拭和0.05%的二氯异氰尿酸钠(NaDCC)浸泡是目前我国临床最常用的眼科诊断用接触镜消毒方... 目的:调查国内医院对眼科诊断用接触镜的消毒现状,评估其消毒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10所医院进行调查,发现氯霉素滴眼液冲洗、75%乙醇搽拭和0.05%的二氯异氰尿酸钠(NaDCC)浸泡是目前我国临床最常用的眼科诊断用接触镜消毒方法。将被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眼科检查用接触镜,用上述三种消毒剂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消毒:1)擦拭;2)浸泡消毒5min;3)浸泡消毒10min,n=9.然后镜面采样,对细菌群落培养并计数以评估细菌量,观察消毒效果。同时评估消毒后镜头的清晰度。结果:细菌负荷量为1×108/mL×50μL/镜头等于5×106/镜头。NaDCC或乙醇消毒显著降低了细菌量;擦拭消毒时,75%的乙醇和NaDCC的消毒效果与氯霉素滴眼液比较差异显著(P≤0.01),但不能达到临床消毒要求,仍然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浸泡消毒效果与时间正相关,75%的乙醇和NaDCC浸泡10min最有效,能完全达到临床消毒要求,氯霉素滴眼液浸泡10min仍然不能达到临床要求。但乙醇会影响镜头的清晰度。结论:NaDCC浸泡消毒10min或更长时间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眼科诊断用接触镜消毒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氯霉素 绿脓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二氯异氰尿酸钠
下载PDF
眼科专科护士专业化培训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燕 《护理管理杂志》 2010年第12期872-873,共2页
目的探索眼科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促进眼科专科护士的发展。方法拟定眼科专科护士培训课程,对护士进行系统培训后按照眼科学亚专业进行护士专业分组,并按照专业组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工作。结果护士的理论和技能得分在培训前后差异具有统... 目的探索眼科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促进眼科专科护士的发展。方法拟定眼科专科护士培训课程,对护士进行系统培训后按照眼科学亚专业进行护士专业分组,并按照专业组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工作。结果护士的理论和技能得分在培训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的眼科学理论和技能培训,以及护士专业分组的临床实践模式,提升了眼科护士的专业能力,有利于眼科专科护士的培养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 系统培训 专业分组
下载PDF
小儿眼科检查前巧服水合氯醛的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于文春 王晓蕾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1年第4期426-426,共1页
小儿眼科疾病如小儿斜视、青光眼、婴幼儿白内障、视网膜母细胞瘤、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在临床上很常见,但由于患儿年龄小,检查和治疗上往往不能配合。因此临床上对不能配合的小儿检查前通常会服用水合氯醛,起镇静作用,使小儿入睡后进行... 小儿眼科疾病如小儿斜视、青光眼、婴幼儿白内障、视网膜母细胞瘤、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在临床上很常见,但由于患儿年龄小,检查和治疗上往往不能配合。因此临床上对不能配合的小儿检查前通常会服用水合氯醛,起镇静作用,使小儿入睡后进行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疾病 小儿 水合氯醛
下载PDF
眼科手术室高值耗材的规范管理 被引量:6
9
作者 吴燕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8年第5期1291-1292,共2页
关键词 眼科手术室 耗材 管理 手术方式 手术材料 手术效果 眼科病人 眼科学
下载PDF
八年制医学生眼科见习带教体会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红 余涛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7期1094-1096,共3页
针对八年制医学生的特点,在临床眼科见习阶段进行一些教学探索。调整课程安排,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眼科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以及临床思维能力,注重病例教学并贯穿医德、医风教育,为其以后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学生 医科 眼科 八年制 见习
下载PDF
眼科手术用一次性角膜保护镜的研制
11
作者 王晓蕾 余涛 +2 位作者 周友惠 王素华 李爽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771-772,共2页
目的设计新型一次性手术专用角膜保护镜,减少与角膜表面的摩擦,避免对角膜损伤。方法眼科手术用一次性角膜保护镜采用隐形眼镜的材料制成,包括光滑的镜片表面及镜片内面,角膜保护镜呈透明薄片圆弧状,整体直径略大于人体角膜直径,曲率半... 目的设计新型一次性手术专用角膜保护镜,减少与角膜表面的摩擦,避免对角膜损伤。方法眼科手术用一次性角膜保护镜采用隐形眼镜的材料制成,包括光滑的镜片表面及镜片内面,角膜保护镜呈透明薄片圆弧状,整体直径略大于人体角膜直径,曲率半径略大于角膜前表面,可如隐形眼镜般稳固置于角膜表面。为保持患者角膜长时间湿润,在术中放置角膜保护镜前可滴用有粘性能保护角膜的药液(玻璃酸钠、眼用粘弹剂、抗生素眼用凝胶等)。结果角膜保护镜的棉片使透明柔软的镜体具有一定的强度,避免手术时被医疗器械划伤、擦伤;镜片孔主要用于给角膜供氧,也可以使手术中滴加的药液迅速进入眼膜,而且两个对称的设置还可便于以眼科镊进行抓捏来戴取角膜保护镜。结论一次性眼科手术用角膜保护镜表面光滑,对角膜无损伤,无菌安全,不会落入眼眶或结膜囊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手术 角膜 角膜保护镜
下载PDF
眼科手术室《手术喜好卡》的设计和应用
12
作者 周友惠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2期1412-1412,共1页
目的 :探讨《手术喜好卡》在眼科手术室的应用效果和体会. 方法 :制作医生《手术喜好卡》,并打印装订成册,长期保存,供手术室护士翻阅.结果 : 巡回护士准备物品的完整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结论 :手术喜好卡制作简单,... 目的 :探讨《手术喜好卡》在眼科手术室的应用效果和体会. 方法 :制作医生《手术喜好卡》,并打印装订成册,长期保存,供手术室护士翻阅.结果 : 巡回护士准备物品的完整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结论 :手术喜好卡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对我们的工作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喜好卡 手术室 手术配合
下载PDF
临床专业专升本学员眼科实习带教体会
13
作者 王晓芹 何春燕 王一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23期3499-3499,共1页
关键词 实习带教工作 专升本学员 带教体会 眼科学 临床专业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眼科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春雨 阴正勤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3-75,共3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群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的兴起和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将干细胞作为视网膜移植治疗中的种子材料,可能为视网膜移植提供一种新的细胞来源。
关键词 骨髓 干细胞 视网膜疾病
下载PDF
患者安全胜任力护理人员自评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评价 被引量:27
15
作者 卞薇 吴燕 +1 位作者 周明芳 蒋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76-780,共5页
目的编制患者安全胜任力护理人员自评量表(patient safety competency self-rating scale of nurses,PSCSSN)。方法在全面查阅和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经2轮专家的函调和预实验对量表的条目进行评价、修改和筛选,形成最终的PSC... 目的编制患者安全胜任力护理人员自评量表(patient safety competency self-rating scale of nurses,PSCSSN)。方法在全面查阅和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经2轮专家的函调和预实验对量表的条目进行评价、修改和筛选,形成最终的PSCSSN量表,以3所三级甲等医院791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量表由29个条目组成,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4个公因子,与量表理论构建基本一致,各条目在所属因子上的载荷为0.471~0.817,累积方差解释率为64.598%。因子间的相关系数为0.242~0.519,各因子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619~0.822。培训组护理人员PSCSSN总量表得分明显高于未培训组(P〈0.01)。量表总的Cronbach’sα为0.930,重测信度为0.945,各个因子的Cronbach’sα在0.777~0.863,重测信度在0.867~0.927。结论 PSCSSN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评估护理人员的患者安全胜任力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患者安全 胜任力 量表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愈后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4
16
作者 于茜 陈少军 +2 位作者 黄小勇 刘勇 王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076-2079,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力改善及并发症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98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分析影响视力预后的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力改善及并发症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98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分析影响视力预后的因素,探讨术后并发症与并发性疾病等其他因素的关系。结果 98眼患者行玻璃体术后视力提高率为66.33%,术后并发黄斑病变组的视力改善率(55.26%)显著低于无黄斑病变组的视力改善率(73.33%)(P<0.05)。高血压组和糖尿病肾病组的高眼压、新生血管、再出血、黄斑水肿和黄斑前膜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高血压组和无糖尿病肾病组(P<0.05)。血糖控制状况良好和较短的糖尿病史可以显著降低高眼压、再出血、黄斑水肿和黄斑前膜的发生率(P<0.05)。高血压组和糖尿病肾病组的高眼压、新生血管、再出血、黄斑水肿和黄斑前膜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高血压组和无糖尿病肾病组(P<0.05)。血糖控制状况良好和较短的糖尿病史可以显著降低高眼压、再出血、黄斑水肿和黄斑前膜的发生率(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术后视力,且术后是否并发黄斑病变是影响视力改善的重要因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并发性疾病、血糖控制和糖尿病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 愈后 并发症
原文传递
Toric ICL植入矫治近视散光术后人工晶体旋转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熊洁 李付亮 +3 位作者 周青青 罗启惠 胡春明 汪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528-1530,共3页
目的探讨有晶体眼后房型近视合并散光人工晶体(toric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TICL)植入矫治中、高度近视伴散光术后人工晶体发生旋转的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科就诊的71例中、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患者共125眼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目的探讨有晶体眼后房型近视合并散光人工晶体(toric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TICL)植入矫治中、高度近视伴散光术后人工晶体发生旋转的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科就诊的71例中、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患者共125眼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随访1年以上,观察术后3、6、12个月人工晶体眼内发生旋转的方向及角度,并与术前散光度、术中人工晶体植入方向、角度及术后拱高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TICL发生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6、12个月之间相互比较TICL旋转角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术后TICL旋转角度与术前散光度数有相关性(P<0.01),与术中TICL安置旋转角度有相关性(P<0.05),与术后拱高无相关性(P>0.05)。结论 TICL植入术后发生旋转与术前散光度数、术中晶体植入角度均有一定相关性,对于高度散光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时将旋转角度控制在10°内能有效减少术后旋转,增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体眼 后房型人工晶体 超高度近视 散光 旋转 拱高
原文传递
LASIK矫治儿童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 被引量:13
18
作者 汪辉 阴正勤 +4 位作者 陈莉 任茜 罗启慧 孟小红 文建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3-425,共3页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矫治儿童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方法 使用Summit公司的SVSApexPlus准分子激光系统及Moria公司的板层刀 ,对 2 5例患儿( 7~ 1...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矫治儿童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方法 使用Summit公司的SVSApexPlus准分子激光系统及Moria公司的板层刀 ,对 2 5例患儿( 7~ 15岁 ) 2 5只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眼行LASIK手术 ,术后托百士、艾氟龙眼液点眼。随访时间不少于 12个月。结果 术前球镜均值 :( -9 3 1± 3 3 3 )D ,-4 5 0~ -17 2 5D ,柱镜均值 :( -1 3 5± 0 47)D ,-1 2 5~ -2 5 0D。裸眼远视力均值 :( 0 0 8± 0 0 4)D ,0 0 4~ 0 1D ,矫正远视力均值 :( 0 46± 0 3 1)D ,0 1~ 1 0D。术后 12月球镜均值 :( -1 11± 1 17)D ,+0 5 0~ -3 2 5D ,柱镜均值 :( -0 10± 0 14 )D ,+0 2 5~ -1 2 5D。裸眼远视力均值 :( 0 5 7± 0 41)D ,0 2~ 1 0D ,矫正远视力均值 :( 0 69± 0 40 )D ,0 3~1 2D。结论 LASIK矫治儿童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是安全、有效的 ,且可预测性及稳定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屈光参差 LASIK 儿童
下载PDF
北京市顺义区40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炳震 刘瑜玲 +8 位作者 韩亮 由德勃 王婷 蒋爱民 降丽娟 吴丽波 赵一鸣 阴正勤 马志中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47-752,共6页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早期隐匿,为DR的早期干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了解人群中DR的发生和进展状况对于中国DR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调查北京市顺义区≥40岁的2型糖尿病(DM)患者中DR患病率,探讨DR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早期隐匿,为DR的早期干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了解人群中DR的发生和进展状况对于中国DR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调查北京市顺义区≥40岁的2型糖尿病(DM)患者中DR患病率,探讨DR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顺义区共抽取24个调查点,对≥40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糖测量以及裂隙灯、检眼镜及免散瞳眼底照相等眼部检查。将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与DR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抽样所得≥40岁人群4549位中,共有4167(91.6%)位受检者接受筛查。根据早期治疗DR研究组(ETDRS)诊断标准,DR患病率为29.2%,严重的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为2.5%(n=11),PDR为1.3%(n=6),威胁视力的DR为5.4%(n=24)。2型DM患者中,0.4%(4/445)为社会性盲(VA〈0.1),6.3%(28/445)为双眼的视力损害(VA〈0.3)。单因素分析显示低体质量指数(BMI)(P=0.022)、胰岛素治疗史(P=0.011)与DR的发生有明显相关。较长的DM病程(P〈0.01)及增高的空腹血糖水平(P〈0.01)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文化程度的提高是预防DR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31)。结论北京市顺义区≥40岁人群DR患病率低于国外同年龄人群的调查结果,胰岛素治疗史及低BMI是影响DR发生的相关因素,而DM病程及空腹血糖水平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对预防DR的发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流行病学 患病率 危险因素 横断面调查
下载PDF
重庆市不同年龄健康人结膜囊需氧菌定性及定量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静 谢汉平 +2 位作者 吴力克 王欣 张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74-977,共4页
目的调查重庆市不同年龄健康人结膜囊需氧菌种类及数量。方法湿棉拭于33例儿童、31例青年人、30例老年人双眼结膜囊取标本(取材前后称量棉拭运送管,差值即为标本质量)行细菌培养,阳性者进行细菌鉴定及定量计算:菌落数(colony forming un... 目的调查重庆市不同年龄健康人结膜囊需氧菌种类及数量。方法湿棉拭于33例儿童、31例青年人、30例老年人双眼结膜囊取标本(取材前后称量棉拭运送管,差值即为标本质量)行细菌培养,阳性者进行细菌鉴定及定量计算:菌落数(colony forming units,CFUs)/标本质量。结果老年组结膜囊细菌检出率(93.33%)显著高于儿童组(45.45%)及青年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老年组检出率均较高;老年组单眼共生细菌种类显著多于另外2组(P<0.01);儿童组结膜囊菌群数量明显少于青年组及老年组(P<0.01);类白喉棒状杆菌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表皮葡萄球菌数量在老年组显著多于儿童组(P<0.01)。结论老年人结膜囊需氧菌种类、数量均高于青年及儿童,应该引起眼科医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囊 需氧菌 年龄 定量 微生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