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责任小组包干制在血液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佳思 廖建梅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5-96,共2页
我科于2010年12月做为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试点病区之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卫生部关于开展此项活动的有关文件精神[1],我们实施了责任小组包干制的整体护理模式,即以责任小组的形式分管一定数量的病人,小组成员共同对所... 我科于2010年12月做为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试点病区之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卫生部关于开展此项活动的有关文件精神[1],我们实施了责任小组包干制的整体护理模式,即以责任小组的形式分管一定数量的病人,小组成员共同对所“包干”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实施整体的、连续的、个性化的护理服务,自实施3年多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服务 责任 优质 干制 应用 血液 示范工程
下载PDF
超值服务在血液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佳思 符刚 廖健梅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15,共1页
超值服务,就是所提供的服务除了满足顾客的正常需要外,还有部分超出了正常需求以外的服务,从而使服务质量超出了顾客的正常预期水平,使顾客深切感受到企业无微不至的关怀,以更加融洽顾客和企业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超值服务 应用 管理 病房 血液 服务质量 顾客 企业
下载PDF
血液科医学本科临床见习的带教体会
3
作者 符刚 张佳思 罗小玲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24-425,共2页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医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并逐渐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下一阶段的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见习时间较短、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学生学习普遍感到困...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医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并逐渐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下一阶段的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见习时间较短、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学生学习普遍感到困难、被动,老师也感到很难达到教学目的。笔者就血液科见习带教的教学经历,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科 临床见习带教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循证医学临床带教模式在血液科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谭雅 陈洁平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24期3815-3816,共2页
临床带教是临床教学过程中使医学生从理论知识学习过渡到临床实践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是让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将循证医学引入到临床带教的教育模式,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 临床带教是临床教学过程中使医学生从理论知识学习过渡到临床实践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是让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将循证医学引入到临床带教的教育模式,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临床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教学方法 循证医学 临床实习 方法 带教模式
下载PDF
多聚阳离子对重组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血液肿瘤细胞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龙 陈洁平 +1 位作者 林晨 张芳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50-252,F0002,共4页
目的:检测多聚阳离子复合物(Polycation)对腺病毒载体转染血液肿瘤细胞效率的影响。方法:重组LacZ腺病毒(Ad-LacZ)联合Polycation分别转染HL-60、K562、Jurkat及Raji细胞,观察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Ad-LacZ单独转染肿瘤细胞时转染率较... 目的:检测多聚阳离子复合物(Polycation)对腺病毒载体转染血液肿瘤细胞效率的影响。方法:重组LacZ腺病毒(Ad-LacZ)联合Polycation分别转染HL-60、K562、Jurkat及Raji细胞,观察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Ad-LacZ单独转染肿瘤细胞时转染率较低。联合Polycation共同转染可明显提高腺病毒载体的转染率。结论:多聚阳离子复合物可做为提高Ad-LacZ转染HL-60、K562、Jurkat及Raji细胞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多聚阳离子 重组Lac-Z腺病毒 转染效率
下载PDF
3M自粘弹力绷带在血液病人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张佳思 廖建梅 符刚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血液病病人使用中更有效妥当的固定方法,以确保留置针的有效留置时间及减少其留置期间并发症。方法将临床622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严格按照留置针无菌操作规程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血液病病人使用中更有效妥当的固定方法,以确保留置针的有效留置时间及减少其留置期间并发症。方法将临床622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严格按照留置针无菌操作规程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观察组先用3M无菌敷贴固定在针眼上,再应用3M自粘弹力绷带在3M无菌敷贴外沿着肢体平整稍加压地缠绕2圈,轻轻按压绷带即可自行粘牢。对照组单纯选用3M无菌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其外未使用弹力绷带再固定。分别观察两组病人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其留置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针在限定的留置时间内未出现脱落,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留置期间其并发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3M自粘弹力绷带应用于血液病人外周静脉留置针中能起到有效妥善的固定,在限定的时间内使留置针更好地发挥了保留的作用,减少了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减少了因留置针脱落而引发的医疗纠纷及其他严重不良事件,减轻了病人及医院的经济负担,且此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经济适用,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静脉留置针 自粘弹力绷带
下载PDF
端粒、端粒酶与血液系统肿瘤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红宾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4-136,共3页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血液系统肿瘤
下载PDF
信息化资源在医学本科生白血病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和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勇 徐双年 陈洁平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6期946-947,共2页
随着信息化资源的发展和普及,不可避免的在教学中的地位将会日益重要。白血病的教学有其独特的地方,笔者以实际教学经验为出发点,探讨课堂教学和信息化资源辅助教学在白血病课程中的应用,并结合医学本科生教育的特点进行思考,以提高医... 随着信息化资源的发展和普及,不可避免的在教学中的地位将会日益重要。白血病的教学有其独特的地方,笔者以实际教学经验为出发点,探讨课堂教学和信息化资源辅助教学在白血病课程中的应用,并结合医学本科生教育的特点进行思考,以提高医学本科生白血病的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资源 白血病教学 医学本科生
下载PDF
PICC在血液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常见并发症
9
作者 张佳思 覃霞 廖建梅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并发症 化疗 肿瘤 静脉输液 CENTRAL 应用 患者 血液
下载PDF
自体脾移植治疗良性血液病围手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金萍 梁志清 马宏敏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6年第1期14-15,共2页
脾脏切除进行自体脾组织移植治疗良性血液病,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作者对24例良性血液病患者作全脾切除加网膜内自体脾块移植术,疗效满意。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满意率为87.5%。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出以下护理要点:主动热情关心病... 脾脏切除进行自体脾组织移植治疗良性血液病,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作者对24例良性血液病患者作全脾切除加网膜内自体脾块移植术,疗效满意。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满意率为87.5%。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出以下护理要点:主动热情关心病员,做好心理护理,多数病人因长期服用激素,体质弱,极易感染、出血,应避免风寒和剧烈活动,防止呼吸道感染和出血;血小板计数低,贫血与低蛋白症状的病人,应及时纠正营养失衡,保持机体平衡;术后要严密观察伤口及引流管出血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严防并发症的发生,协助排痰,做好口腔护理;注意监测体温及血小板的变化,防止膈下感染及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良性 血液病 出血 围手术期 护理 自体脾移植 关心 情况 作者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甲氨蝶呤化疗毒副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刘晶霞 陈洁平 +1 位作者 谭文 林东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88-492,共5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使用大剂量MTX化疗后毒副反应的影响。收集44例ALL患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用PCR-RFLP技术检测mthfr基因型;观察经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所有患者的药后毒副作用。结果表明:... 本研究旨在观察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使用大剂量MTX化疗后毒副反应的影响。收集44例ALL患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用PCR-RFLP技术检测mthfr基因型;观察经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所有患者的药后毒副作用。结果表明:mthfr C677T和A1298C各基因型间毒副反应差异显著,携带T突变基因患者发生毒副反应是携带CC基因型的3.75倍;携带AC+CC基因型发生毒副反应是AA基因型携带者的0·12倍。mthfr677TT基因型联合1298AA基因型与677CC基因型同时携带1298C等位基因变异患者在毒副反应上差异显著,前者发生毒副作用的可能性是后者的16.5倍。结论: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与ALL患者HDMTX化疗后的毒副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甲氨蝶呤
下载PDF
Tiam1和Rac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2
作者 钟大平 周进明 +3 位作者 章容 周琪 彭秋平 梁后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观察人大肠癌和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 lymphoma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inducing factor1,Tiam1)和RacGTP酶激活蛋白1(Rac 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1,Rac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 目的观察人大肠癌和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 lymphoma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inducing factor1,Tiam1)和RacGTP酶激活蛋白1(Rac 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1,Rac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经4%中性甲醛固定和石蜡包埋的大肠癌及5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标本中Tiam1和Rac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Tiam1和Rac1蛋白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均呈阴性染色(0/50,0),但在大肠癌组织中则呈阳性染色(42/50,84.00%),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Tiam1和Rac1蛋白染色阳性率在高分化(9/13,69.23%)和低分化(14/14,100.00%)之间、T1+T2或Ⅰ+Ⅱ期(8/13,61.54%)和T3+T4或Ⅲ+Ⅳ期(34/37,91.89%)之间、无淋巴结转移(15/22,68.18%)和有淋巴结转移(27/28,96.43%)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5,0.01,0.007),但Tiam1和Rac1蛋白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癌变原发部位及癌肿大小无关(P值分别为0.686,0.975,0.791,0.7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iam1和Rac1蛋白的表达与人大肠癌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转移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带教见习中加强医德教育的体会 被引量:7
13
作者 符刚 张佳思 +1 位作者 张勇 陈洁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26-927,共2页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医学生开始与患者打交道的初始阶段,在此阶段,医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为下一阶段的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仁爱之心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业操守,在见习阶段注重对医学生进行职...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医学生开始与患者打交道的初始阶段,在此阶段,医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为下一阶段的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仁爱之心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业操守,在见习阶段注重对医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养成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的良好品德,意义深远。但是由于见习时间较短,医学生难免感触不深。作者就血液科见习带教的教学经历,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习带教 医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 医学生 医学教育 临床见习 临床实践 临床实习
下载PDF
一种改良大便双歧杆菌计数方法 被引量:12
14
作者 黎永学 姜明杰 +1 位作者 张莉滟 张德纯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7-178,共2页
目的 :研制一种大便双歧杆菌鉴别计数培养基。方法 :利用大多数双歧杆菌具有半乳糖苷酶且活性较高的特性 ,在自制改良 BS培养基中加入 X- Gal(5 -溴 - 4 -氯 - 3-吲哚 -β- D-半乳糖苷 )作为底物 ,双歧杆菌水解底物释放出吲哚 ,产生颜... 目的 :研制一种大便双歧杆菌鉴别计数培养基。方法 :利用大多数双歧杆菌具有半乳糖苷酶且活性较高的特性 ,在自制改良 BS培养基中加入 X- Gal(5 -溴 - 4 -氯 - 3-吲哚 -β- D-半乳糖苷 )作为底物 ,双歧杆菌水解底物释放出吲哚 ,产生颜色反应。结果 :双歧杆菌菌落呈深蓝色 ,乳酸菌和其它细菌一般为白色或淡蓝色。结论 :自制改良 BS培养基上双歧杆菌与乳酸菌及其他细菌菌落有明显的鉴别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数方法 大便 改良BS培养基 双歧杆菌 X-Gal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与化疗分别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万佳 秦大兵 陈洁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4185-4187,共3页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TO)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以阿糖胞苷(Ara-C)为主联合ATRA的化疗方案诱导缓解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将2002年1月至2008年8月该科收治65例初治APL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ATRA联合AT...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TO)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以阿糖胞苷(Ara-C)为主联合ATRA的化疗方案诱导缓解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将2002年1月至2008年8月该科收治65例初治APL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ATRA联合ATO治疗,27例)和对照组[ATRA联合DA(柔红霉素+Ara-C)、HA(高三尖酯碱+Ara-C)、NA(米托蒽醌+Ara-C)等以Ara-C为主联合化疗组,38例]。观察两组患者在完全缓解率(CR)、到达完全缓解时间、总生存率(OS)、无事件发生率(EFS)、5年无病生存率(DFS)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治疗组CR为81.48%,获得完全缓解平均时间(28.50±3.97)d;对照组完全缓解为68.42%,获得完全缓解平均时间为(30.56±2.39)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完全缓解患者继续序贯治疗5年OS分别为51.9%和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完全缓解患者的5年EFS分别为48.1%和39.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5年DFS分别是55.6%和6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中骨髓抑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TRA联合ATO治疗初治APL患者可以获得较高的完全缓解、OS、EFS及5年DFS,ATRA联合化疗方案与之疗效相似。但ATRA+ATO骨髓抑制较ATRA联合治疗低,可能降低早期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阿糖胞苷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三氧化二砷
下载PDF
E838等抗放药对放射损伤防治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朝华 孔佩艳 +6 位作者 邹仲敏 周燕虹 周进明 张勇 冉新泽 粟永萍 罗成基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 比较研究E838、WR 2 72 1、盐酸胱胺和炔雌醇等对放射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关系。方法 采用小鼠腹腔注射或灌胃的方法在致伤前或 /和致伤后按常用量给药 ,观察 30d存活率、死亡动物平活日和保护系数K的差异。结... 目的 比较研究E838、WR 2 72 1、盐酸胱胺和炔雌醇等对放射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关系。方法 采用小鼠腹腔注射或灌胃的方法在致伤前或 /和致伤后按常用量给药 ,观察 30d存活率、死亡动物平活日和保护系数K的差异。结果  (1 )致伤前预防给药 ,上述 4种药物均明显提高了放射损伤的存活率 ,并延长了死亡动物的平均存活日 ,其中以E838和WR2 72 1效果最佳 ;(2 )致伤后给药则仅E838和茜草显示了治疗效果 ;(3)联合用药实验显示所研究的 5种配伍用药方式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但以WR2 72 1 (防 ) +E838(治 )效果最好。结论 E838和WR2 72 1与其它抗放药相比具有较理想的辐射防护作用 ,且E838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838 放射损伤 WR-2721 防治 治疗 辐射防护药
下载PDF
儿童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钟大平 朱艳 +2 位作者 张勇 张佳思 陈洁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94-1296,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CML)的临床特征,包括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情况、临床特点、诊断标准、预后和治疗策略等。方法结合本院1例CCML患者的病例资料,复习并分析了近2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共148例)。结果CCML是一种少见的儿童获得性...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CML)的临床特征,包括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情况、临床特点、诊断标准、预后和治疗策略等。方法结合本院1例CCML患者的病例资料,复习并分析了近2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共148例)。结果CCML是一种少见的儿童获得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分为成人型和幼年型,以成人型为主(占72.3%),其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以乏力、低热、贫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点;典型儿童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特点有白细胞计数高、嗜酸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骨髓不同阶段髓细胞分化和巨核细胞增多;免疫组化提示CD68(),髓过氧化物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明显减低,Ph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而幼年型CCML的Ph染色体常为阴性。传统的治疗方法疗效较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差。结论CCML有其自身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治疗是关键,格列卫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儿童 格列卫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的疗效对照 被引量:5
18
作者 钟大平 张翼军 张红宾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11-212,共2页
目的 比较rhGM CSF和bFGF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用rhGM CSF贴片贴敷口腔溃疡面 ,或bFGF直接喷涂于溃疡表面 ,每日 3次。结果 A组 39例化疗后口腔溃疡患者用rhGM CSF贴片贴敷溃疡面 ,3d有效率 89.7% ;B组4 0例化疗后口腔溃... 目的 比较rhGM CSF和bFGF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用rhGM CSF贴片贴敷口腔溃疡面 ,或bFGF直接喷涂于溃疡表面 ,每日 3次。结果 A组 39例化疗后口腔溃疡患者用rhGM CSF贴片贴敷溃疡面 ,3d有效率 89.7% ;B组4 0例化疗后口腔溃疡患者用bFGF喷涂于溃疡面 ,3d有效率 95 .0 % ;对照组 4 0例用普通贴片贴敷溃疡面 ,3d有效率 32 5 % ,A组或B组疗效与对照组相差非常显著 ,P <0 .0 0 1;A组和B组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 rhGM CSF和bFGF均可以明显促进口腔溃疡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GM-CSF bFGF 治疗 化疗 口腔溃疡 疗效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力建 夏顺中 夏涵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以探索一种较理想的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案。方法:按入院顺序将60例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加化疗治疗方案,对照组单用化疗。两...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以探索一种较理想的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案。方法:按入院顺序将60例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加化疗治疗方案,对照组单用化疗。两组均观察4个疗程后进行近期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0.0%及66.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白细胞数下降程度轻,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小板数、血红蛋白及毒性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为一种有效、安全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淋巴瘤 非霍奇金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诱导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秦大兵 陈洁平 王升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83-1285,1290,共4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在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并观察线粒体基因组在该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细胞生长抑制实验、线粒体膜电位检测、RT-PCR等方法,观察As2O3对NB4细胞... 目的探讨线粒体在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并观察线粒体基因组在该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细胞生长抑制实验、线粒体膜电位检测、RT-PCR等方法,观察As2O3对NB4细胞的诱导凋亡、生长抑制作用及线粒体基因差异表达变化。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NB4细胞经As2O3处理48h后呈现出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As2O3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NB4细胞具有显著的生长抑制效应。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NB4细胞经0.5、1、2、3μmol/LAs2O3处理后,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02%、6.40%、28.40%、33.34%。以0.5、1、2、4、8μmol/LAs2O3分别处理NB4细胞48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NB4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分别下降12.8%、21.6%、66.9%、83.7%、83.8%。对As2O3诱导NB4细胞凋亡过程中的13个线粒体基因组基因进行RT-PCR分析发现,COX2基因表达下调,其余12个基因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As2O3在体外对NB4细胞具有显著的诱导凋亡及生长抑制效应,其诱导凋亡作用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密切相关;线粒体相关基因COX2的表达变化参与了As2O3诱导的NB4细胞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细胞凋亡 线粒体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NB4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