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发育治疗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万雪莉 尹清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24期3797-3798,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神经发育治疗技术(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经验。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48例因脑卒中而出现偏瘫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合适的药... 目的探讨采用神经发育治疗技术(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经验。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48例因脑卒中而出现偏瘫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合适的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Bobath技术进行康复治疗,连续治疗4个疗程。通过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等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obath技术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通过促进功能恢复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目的,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物理治疗技术 脑卒中 康复治疗 神经发育治疗技术
下载PDF
成角旋转快速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虞乐华 吴南顺 +3 位作者 吴士明 付红英 韩雪梅 张传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76-477,共2页
目的 评估成角旋转快速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患者 88例 ,男 66例 ,女 2 2例 ,年龄 18~ 65岁 ,病史 2d至 10年。中央型突出 2 0例 ,右或左侧后型突出 68例 ,牵距 60~ 65mm ,倾角 2 0°~ 2 5° ,转角 2 0... 目的 评估成角旋转快速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患者 88例 ,男 66例 ,女 2 2例 ,年龄 18~ 65岁 ,病史 2d至 10年。中央型突出 2 0例 ,右或左侧后型突出 68例 ,牵距 60~ 65mm ,倾角 2 0°~ 2 5° ,转角 2 0°~ 2 5° ,每次快牵持续 3s~1min ,上述参数由微机控制 ,两次牵引间隔 4~ 7d。结果 病史小于 1月 ,有效率 96% ,病史大于 1月 ,有效率 85 % ,差异非常显著(P <0 .0 0 1)。中央型有效率 62 % ,侧后型有效率 87%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成角旋转快速牵引治疗中央型及侧后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较好 ,建议及早进行该项非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牵引术 成角旋转快速牵引 疗效
下载PDF
低能量激光镇痛的脊髓神经化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虞乐华 吴南顺 +3 位作者 陈庭仁 吴士明 丁玲玲 唐建民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3-55,共3页
探讨低能量激光辐照足三里穴可能诱发脊髓5-HT、DYN参与镇痛的机制。He-Ne激光(剂量55、110、165J/cm2)辐照单侧大鼠足三里穴,以辐射热甩尾法测定痛阈,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及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测定脊髓... 探讨低能量激光辐照足三里穴可能诱发脊髓5-HT、DYN参与镇痛的机制。He-Ne激光(剂量55、110、165J/cm2)辐照单侧大鼠足三里穴,以辐射热甩尾法测定痛阈,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及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测定脊髓5-HT、5-HIAA及DYN功能片段DynAl-13含量。结果:与自身基础痛阈比较,55J/cm2组痛阈升高不明显,110J/cm2,165J/cm2组痛阈升高分别为显著和非常显著(P<005、P<001)。165J/cm2组DynA1-13明显增多(P<005),各剂量组5-HT、5-HIAA均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NE激光 镇痛 5-HT DYN 激光穴位照射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林 虞乐华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1-93,共3页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作用机制 PDT 亚细胞结构
下载PDF
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 被引量:6
5
作者 韩永耀 黄文权 +1 位作者 张英 刘玉翠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9期768-769,共2页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痛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30例依面部经络循行为基础,以局部近取和循经远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用针刺治疗,并加用刺络拔罐,1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14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痛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30例依面部经络循行为基础,以局部近取和循经远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用针刺治疗,并加用刺络拔罐,1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14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结论: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显著的止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针灸疗法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射小鼠免疫功能改变及与肠道白色念珠菌定植关系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许川山 孙华明 +1 位作者 薛国文 冷泰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136-1138,共3页
目的 探讨6 0 Co辐照后免疫功能改变及其与白色念珠菌肠道定植的关系。方法 预先口饲白色念珠菌悬液 ,3d后行6 0 Co一次全身照射 (剂量分别为 0、4.5及 6.0Gy)后第 9天采用MTT法测定小鼠腹腔中性粒细胞杀菌功能及脾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 目的 探讨6 0 Co辐照后免疫功能改变及其与白色念珠菌肠道定植的关系。方法 预先口饲白色念珠菌悬液 ,3d后行6 0 Co一次全身照射 (剂量分别为 0、4.5及 6.0Gy)后第 9天采用MTT法测定小鼠腹腔中性粒细胞杀菌功能及脾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同时 ,定量研究小鼠肠道白色念珠菌的定植。结果 辐射后第 9天两辐照组 (4 .5、6.0Gy)的腹腔中性粒细胞杀菌率、脾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0Gy) (P <0 .0 1 )。而白色念珠菌的肠道定植量 (对数值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相关分析显示 ,中性粒细胞杀菌率及脾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均与白色念珠菌的肠道定植量呈负相关 (P <0 .0 1 )。结论 6 0 Coγ射线一次全身辐照削弱了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 ,降低了腹腔中性粒细胞杀菌力 ,促进了白色念珠菌的肠道定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 中性粒细胞 T淋巴细胞 白色念珠菌 细菌定植
下载PDF
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疗效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石景柱 曹文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47,共1页
目的:探讨分析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以及术中的注意事项。方法:通过对我科自2004年3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08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病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的治疗,然后根据患者术后1年的恢复情况的分析,探讨患者预后与手... 目的:探讨分析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以及术中的注意事项。方法:通过对我科自2004年3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08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病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的治疗,然后根据患者术后1年的恢复情况的分析,探讨患者预后与手术方式、手术时机、术中注意事项的关系。结果:本组共208例患者,术后1年左右随访病人能自行下床行走者87例,需搀扶或拄拐行走者59例,不能行走者42例,死亡20例。结论: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除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的量有关外,还与手术方式、手术时机、术中注意事项密切相关。临床上可针对不同的病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把握好手术时机,严格注意术中操作,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上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参芪五味子片治疗失眠症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盛年 焉传祝 +4 位作者 崔才三 李军 黄文权 程湘岭 何涛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07-108,共2页
目的评价参芪五味子片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92例受试者均口服参芪五味子片,每次5片,每日3次,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周,按照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标准及心脾两虚证疗效评定标准评分并判断疗效。结果失眠症总... 目的评价参芪五味子片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92例受试者均口服参芪五味子片,每次5片,每日3次,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周,按照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标准及心脾两虚证疗效评定标准评分并判断疗效。结果失眠症总有效率为90.63%,心脾两虚证总有效率为85.42%。治疗后1、2、4周阿森斯失眠量表总积分、心脾两虚证疗效总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检查异常。结论参芪五味子片治疗失眠症安全、有效,并对心脾两虚证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五味子片 失眠症 多中心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