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内科实习带教点滴体会 被引量:2
1
作者 迟路湘 何国祥 《医学教育研究》 2001年第1期25-26,共2页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正确引导医学生进行临床实习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心血管内科实习有着其个性的内容,我们通过切合实际的方法,提高了医学生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的兴趣,尽快,尽早地使医学生进入临床医生的...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正确引导医学生进行临床实习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心血管内科实习有着其个性的内容,我们通过切合实际的方法,提高了医学生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的兴趣,尽快,尽早地使医学生进入临床医生的角色。将他们培养成为证病人放心,信是过的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实习带教 临床实习 医学生
下载PDF
核因子相关因子2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2
2
作者 冯健 何国祥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0年第6期869-872,共4页
氧化应激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降低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核因子相关因子2是最近发现的体内调控氧化应激的重要转录因子,具有抗炎、抗凋亡、抗增殖、保护心肌细胞等作用。现就核因子相... 氧化应激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降低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核因子相关因子2是最近发现的体内调控氧化应激的重要转录因子,具有抗炎、抗凋亡、抗增殖、保护心肌细胞等作用。现就核因子相关因子2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相关因子2 氧化应激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平滑肌细胞凋亡对血管球囊损伤后内膜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耿 何国祥 +2 位作者 迟路湘 景涛 王海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8-271,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球囊损伤后内膜增殖的机制。方法 :采用电镜、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三磷酸脱氧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凋亡及新生内膜面积的变化。结果 :球囊损伤后... 目的 :探讨血管球囊损伤后内膜增殖的机制。方法 :采用电镜、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三磷酸脱氧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凋亡及新生内膜面积的变化。结果 :球囊损伤后血管壁增生 ,球囊损伤后第 3天 ,血管中层出现凋亡的平滑肌细胞 (SMC) ;损伤后第 7天 ,新生内膜形成 ,内膜和中层SMC凋亡率最高 ,凋亡的SMC主要分布在内膜层 ,以后逐渐降低 ;至损伤后第 2 8天 ,仅内膜层有少量凋亡的SMC ;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R )拮抗剂Irbesartan显著增加SMC凋亡和抑制内膜增生。结论 :VSMC凋亡不足是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凋亡 血管内膜增殖
下载PDF
球囊损伤血管内皮后平滑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耿 何国祥 +1 位作者 迟路湘 庄国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694-697,I001,共4页
目的 :探讨球囊损伤血管内皮后平滑肌细胞 (SMC)凋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三磷酸脱氧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球囊损伤内皮后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凋亡及Bax、Bcl- 2蛋白的变化。... 目的 :探讨球囊损伤血管内皮后平滑肌细胞 (SMC)凋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三磷酸脱氧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球囊损伤内皮后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凋亡及Bax、Bcl- 2蛋白的变化。结果 :球囊损伤内皮后第 3d ,血管中层出现凋亡的SMC ;损伤后第 7d ,内膜和中层SMC凋亡率最高 ,凋亡的SMC主要分布在内膜层 ;以后逐渐降低 ,至损伤后第 2 8d ,仅内膜层有少量凋亡的SMC。Irbesartan显著增加SMC凋亡 (P <0 0 1)。球囊损伤内皮后第 3d ,血管中层Bax、Bcl- 2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 (P <0 0 1) ;损伤后第 7d血管中Bax表达最高 ,是假手术组的 3倍 ,以后表达减少。球囊损伤内皮后Bcl- 2表达逐渐增多 ,至第 2 8d表达最高。Bax/Bcl- 2也在损伤后第 7d达最高 ,至第 2 8d降至基础水平以下。Irbesartan使Bax表达增高、Bcl- 2表达降低、Bax/Bcl- 2升高。结论 :Bax、Bcl- 2参与了球囊损伤内皮后VSMC凋亡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血管内皮平滑肌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能力变化与血管紧张素Ⅱ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景涛 何国祥 +3 位作者 刘建平 吴昊 王耿 王海东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及其受体拮抗剂对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迁移能力影响 ,以探讨AngⅡ介导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斑块形成的生物学机制。 方法 采用改良Boyden小室 ,对不同浓度AngⅡ及其A...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及其受体拮抗剂对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迁移能力影响 ,以探讨AngⅡ介导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斑块形成的生物学机制。 方法 采用改良Boyden小室 ,对不同浓度AngⅡ及其AT1R、AT2 R拮抗剂作用下VSMC跨膜迁移细胞数进行评价。结果 AngⅡ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10 -11~ 10 -7mol/L )可以剂量依赖性地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VSMC发生迁移。迁移的VSMC数在AngⅡ浓度为 10 -7mol/L时达到峰值 ,更高浓度的AngⅡ (10 -6mol/L)干预VSMC后 ,VSMC迁移数量的增加幅度反而比较低浓度的AngⅡ作用时减小 (与 10 -7mol/LAngⅡ组比较 ,P <0 0 1)。AT1R拮抗剂CV 11974剂量依赖性抑制AngⅡ诱导VSMC跨膜迁移 ,AT2 R拮抗剂PD12 3319对此无影响。结论 AngⅡ在AT1R介导下发挥其影响VSMC迁移行为的生物学效应 ,较低浓度AngⅡ促进VSMC迁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平滑肌细胞 迁移 大鼠 高血压
下载PDF
gax基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中p2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耿 何国祥 +3 位作者 徐晓辉 冉擘力 景涛 陈渝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7期591-593,共3页
目的:研究p21基因在gax基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以携带大鼠gax基因表达序列的复制缺陷型5型腺病毒载体(AdCMV gax)常规转染VSMC后,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gax和p21表达的变化;应用RT PCR检测p21mRNA表达的变... 目的:研究p21基因在gax基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以携带大鼠gax基因表达序列的复制缺陷型5型腺病毒载体(AdCMV gax)常规转染VSMC后,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gax和p21表达的变化;应用RT PCR检测p21mRNA表达的变化;应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3H TdR)掺入试验观察gax基因表达增强对VSMC增殖的影响。结果:①AdCMV gax转染前,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PDGF BB)下调gax蛋白的表达,AdCMV gax转染后,无论有无PDGF BB刺激,VSMC中gax蛋白的表达均比转染前显著增高。②AdCMV gax转染使VSMC的p21表达比未转染组显著增高。③AdCMV gax转染使VSMC的3H TdR掺入量均较未转染组显著降低。结论:gax基因抑制VSMC增殖的机制与其增强p2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X基因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P21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gax基因转染在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9
7
作者 王耿 何国祥 +3 位作者 张萍 冉擘力 刘建平 陈渝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 以腺病毒介导gax基因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 ,增强VSMC中 gax基因的表达。方法 采用位置特异性重组方法构建携带大鼠 gax基因表达序列的复制缺陷型 5型腺病毒载体 (Ad CMV gax) ,经 2 93细胞扩增 ,纯化制备高滴度病毒转染液 ... 目的 以腺病毒介导gax基因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 ,增强VSMC中 gax基因的表达。方法 采用位置特异性重组方法构建携带大鼠 gax基因表达序列的复制缺陷型 5型腺病毒载体 (Ad CMV gax) ,经 2 93细胞扩增 ,纯化制备高滴度病毒转染液 ;以病毒转染液常规转染VSMC后 ,应用RT PCR、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分别检测VSMC中 gax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 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显示AdCMV gax转染VSMC后 ,VSMC的Gax蛋白表达率明显增高 ,转染后 2 4小时即可达 80 %左右 ,高水平的表达可维持 5天以上 ;AdCMV gax转染前 ,PDGF BB对 gax基因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均有下调作用 ,AdCMV gax转染后 ,无论有无PDGF BB刺激 ,VSMC中 gax基因的表达均比转染前显著增高。 结论 腺病毒载体可有效地介导 gax基因转染VSMC ,并且表达为蛋白质。这有利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X基因 血管平滑肌细胞 腺病毒
下载PDF
微血管性心绞痛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舒茂琴 何国祥 +2 位作者 王敏中 司良毅 宋志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7-369,共3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测定了14例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X组)血脂、空腹和餐后2h血糖、胰岛素水平变化,并选择20例正常人(C组),15例冠心病人(D组)作对照。结果:①X组与D组餐后2h胰岛素、胰岛... 目的:探讨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测定了14例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X组)血脂、空腹和餐后2h血糖、胰岛素水平变化,并选择20例正常人(C组),15例冠心病人(D组)作对照。结果:①X组与D组餐后2h胰岛素、胰岛素/血糖比值显著高于C组(P<0.05)。②X组的糖耐量异常者占71.4%,D组占40%,均高于C组,X组比D组更高(P<0.10)。③餐后2h胰岛素与甘油三酯和apoB呈正相关,与apoA1呈负相关。结论:微血管性心绞痛存在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餐后高胰岛素血症及血脂代谢紊乱,与内分泌代谢的X综合征有其共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微血管性 胰岛素抵抗 相关关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多重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何国祥 刘建平 +1 位作者 景涛 史光鉴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3年第6期319-322,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迁移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多重影响的机制。方法 用腺病毒介导基因转染方法使VSMC表达AngⅡ 2型受体 (AT2R)并检测不同时相点AT2R表达率 ;对比AT2R表达前后AngⅡ 1型受体 (...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迁移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多重影响的机制。方法 用腺病毒介导基因转染方法使VSMC表达AngⅡ 2型受体 (AT2R)并检测不同时相点AT2R表达率 ;对比AT2R表达前后AngⅡ 1型受体 (AT1R)表达量的变化以及对AngⅡ刺激的反应 ;通过 5 溴尿苷 (BrdU)参入法、改良Boyden′s趋化小室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VSMC增殖、迁移及凋亡等生物学行为所受的影响。结果 VSMC的AT2R转染最高表达率在转染后 4 8h(89 5 1% ) ,AT1R最高表达率为 77 94 %。AT2R峰值表达时 ,转染组VSMC的BrdU参入量降低 5 1 6 %(P <0 0 1) ,细胞跨膜迁移数减少 6 2 2 % (P <0 0 5 ) ,细胞凋亡率由 7 6 %± 1 6 %显著地增加至32 1%± 5 5 % (P <0 0 1)。而未转染组以AT1R表达为主 ,AngⅡ作用明显具有促进VSMC增殖、迁移和抑制其凋亡的作用。结论 VSMC转染表达AT2R后 ,可显著地抑制AngⅡ通过AT1R所介导的促进VSMC增殖、迁移以及减少其凋亡的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生物学行为 腺病毒 基因转染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齐墩果酸对过氧化氢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健 何国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OA)对H_2O_2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块法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s,随机分为对照组、H_2O_2组、H_2O_2+OA组、阻断剂组。采用Hoechst 33342染色和Annexin V/FITC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OA)对H_2O_2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块法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s,随机分为对照组、H_2O_2组、H_2O_2+OA组、阻断剂组。采用Hoechst 33342染色和Annexin V/FITC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Akt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_2O_2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Ak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H_2O_2组比较,H_2O_2+OA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Ak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H_2O_2+OA组比较,阻断剂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Ak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荧光显微镜显示,对照组细胞核呈蓝色,H_2O_2组细胞核呈致密浓染,H_2O_2+OA组细胞核呈蓝染,有少量细胞核致密浓染,阻断剂组细胞核呈致密浓染。结论 OA能减轻H_2O_2导致的VSMCs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细胞内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信号通路引起下游促生存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过氧化氢 平滑 血管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氧化性应激
下载PDF
Irbesartan对内皮剥脱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训民 何国祥 王国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观察新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的1型(AT1)受体拮抗剂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的影响。方法:大鼠髂动脉球囊内皮剥脱术后VSMC过度增生模型,采用3H-TdR和3H-Leu掺入,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SMC中增... 目的:观察新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的1型(AT1)受体拮抗剂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的影响。方法:大鼠髂动脉球囊内皮剥脱术后VSMC过度增生模型,采用3H-TdR和3H-Leu掺入,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SMC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及图象分析血管壁形态学变化的方法。结果:Irbesartan显著减少3H-TdR和3H-Leu的掺入量,减少新生内膜面积和PCNA阳性细胞数。结论:Irbesartan能抑制大鼠球囊内皮损伤后VSMC增生,可能是防治血管成行术后再狭窄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BESARTAN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平滑肌 细胞增生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粘着斑及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装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景涛 何国祥 +3 位作者 刘建平 王耿 吴昊 王海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173-1176,共4页
目的 旨在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及其受体 (ATR)在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迁移中的作用及其细胞生物学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VSMC为基础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荧光细胞化学的方法 ,观察AngⅡ干预后 ,VSMC中粘着斑 (FA)组装和肌动蛋... 目的 旨在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及其受体 (ATR)在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迁移中的作用及其细胞生物学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VSMC为基础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荧光细胞化学的方法 ,观察AngⅡ干预后 ,VSMC中粘着斑 (FA)组装和肌动蛋白纤维丝 (F actin)形成的动态改变 ,同时观测AT1R拮抗剂、AT2 R拮抗剂对上述观测指标的影响。结果 AngⅡ刺激后 3 0min ,VSMC中FA体积增大、数量增加 (P <0 .0 1 ) ,VSMC内F actin数量明显增加 ,纵向平行排列。AngII干预VSMC后 2 4h ,上述结构变化持续存在 ,表达进一步增强。AT1R拮抗剂CV 1 1 974明显抑制这一生物学效应 (P <0 .0 1 ) ,AT2 R拮抗剂PD1 2 3 3 1 9对此无明显的增强或抑制作用。同时给予CV 1 1 974和PD1 2 3 3 1 9干预VSMC与单独给予CV 1 1 974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AngⅡ通过AT1R介导调节VSMC内FA动态组装和F actin形成 ,进而改变VSMC的迁移能力 ,并可能由此参与VSMC迁移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受体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骨架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起始识别复合物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倩 舒茂琴 +2 位作者 江明宏 覃跃龙 李建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33-436,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起始识别复合物1(ORC1)mRNA在雷帕霉素作用下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获得VSMC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含体积分数10%血清的培养基培养。血清饥饿法饥饿细胞24 h使其同步化。将雷帕霉素加入含体... 目的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起始识别复合物1(ORC1)mRNA在雷帕霉素作用下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获得VSMC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含体积分数10%血清的培养基培养。血清饥饿法饥饿细胞24 h使其同步化。将雷帕霉素加入含体积分数10%血清的培养基(终浓度为10 nmol.L-1)中继续培养细胞,分别于0 h、3 h、6 h、9 h、12 h、15 h、18 h、21 h、24 h收集细胞,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法检测各时间点ORC1 mRNA的表达(内参为β-actin)。用Quantity One软件计算各时间点ORC1 mRNA与内参的光密度比值,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各时间点ORC1与β-actin光密度比值均有显著性差异(F=410.170,P=0.001)。雷帕霉素作用3~12 h ORC1 mRNA的表达持续升高(与0 h比较,P<0.05),12~18 h逐渐下降(与0 h比较,P依次为0.001,0.001,1.000),18~24 h与0 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依次为1.000,0.986,1.000)。结论VSMC的ORC1 mRNA表达随雷帕霉素作用时间呈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始识别复合物 雷帕霉素 血管平滑肌细胞 大鼠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gax基因转染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耿 何国祥 +3 位作者 徐晓辉 冉擘力 张萍 陈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期2177-2180,共4页
目的 以腺病毒介导gax基因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 ,探讨gax基因表达增强后VSMC增殖的变化。方法 以携带大鼠gax基因表达序列的复制缺陷型 5型腺病毒载体 (AdCMV gax)常规转染VSMC后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gax基因表达的变化 ... 目的 以腺病毒介导gax基因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 ,探讨gax基因表达增强后VSMC增殖的变化。方法 以携带大鼠gax基因表达序列的复制缺陷型 5型腺病毒载体 (AdCMV gax)常规转染VSMC后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gax基因表达的变化 ;应用四唑盐 (MTT)比色试验、3H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 ( 3H TdR)掺入试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gax基因表达增强对VSMC增殖的影响。结果 ①AdCMV gax转染前 ,PDGF BB下调Gax蛋白的表达 ,接近正常生理浓度的PDGF BB( 2ng ml)即可使VSMC的Gax蛋白表达率由 3 6.42 %显著降低至 2 2 .83 %(P <0 .0 5 ) ,随着PDGF BB浓度的升高 ,gax基因表达下降程度更加显著 ;AdCMV gax转染后 ,无论有无PDGF BB刺激 ,VSMC中gax基因的表达均比转染前显著增高。②AdCMV gax转染使VSMC表达gax增强后 ,VSMC的MTT吸光度值和3H TdR掺入量均较未转染组显著降低 ,G0 G1期的VSMC比例较未转染组显著增高 (P <0 .0 1) ,G2 M期和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X基因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下载PDF
gax基因转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骨桥蛋白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耿 何国祥 +3 位作者 徐晓辉 冉擘力 景涛 陈渝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gax基因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后,VSM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骨桥蛋白基因转录的变化。方法:以携带大鼠gax基因表达序列的复制缺陷型5型腺病毒载体(AdCMV-gax)转染VSMC后,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NGax蛋白表...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gax基因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后,VSM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骨桥蛋白基因转录的变化。方法:以携带大鼠gax基因表达序列的复制缺陷型5型腺病毒载体(AdCMV-gax)转染VSMC后,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NGax蛋白表达的变化,以RT-PCR技术检测VSMC中MMP2 mRNA和骨桥蛋白mRNA的变化。结果:AdCMV-gax转染后:(1)VSMC中Gax蛋白的表达比转染前显著增高(P<0.01); (2)VSMC中MMP2 mRNA和骨桥蛋白mRNA 比未转染组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增强gax基因表达可抑制MMP2和骨桥蛋白的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骨桥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因转染 蛋白MRNA PCR技术检测 VSMC 基因表达序列 免疫细胞化学 MMP2 腺病毒介导 腺病毒载体 复制缺陷型 基因转录 蛋白表达 染色检测 表达比 x蛋白
下载PDF
激动网织红核因子相关因子2对大鼠氧化应激所致血管平滑肌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健 何国祥 +1 位作者 刘建平 景涛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探讨激动网织红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对氧化应激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损伤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VSMCs,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氧化损伤组、Nrf2激动剂组、Nrf2干扰慢病毒组。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NtJNrf2蛋白表... 目的探讨激动网织红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对氧化应激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损伤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VSMCs,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氧化损伤组、Nrf2激动剂组、Nrf2干扰慢病毒组。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NtJNrf2蛋白表达变化,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Hoechst33342法及AnnexinV/FITC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荧光显微镜显示,Nrf2干扰慢病毒成功感染VSMCs;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显示,Nrf2干扰慢病毒感染细胞后,Nrf2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与氧化损伤组比较,Nrf2激动剂组VSMCs活力显著增加(P〈0.05),细胞凋亡显著降低(P〈0.05);而Nrf2干扰慢病毒组VSMCs活力显著减弱(P〈0.05),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5)。结论激动Nrf2能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VSMCs损伤,这可为VSMCs损伤的防治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红核因子相关因子2 氧化应激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福辛普利对大鼠血管球囊损伤后血管紧张肽Ⅱ1型受体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王耿 何国祥 +3 位作者 宋治远 迟路湘 刘建平 张萍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94-396,共3页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肽转换酶 (ACE)抑制剂福辛普利 (fosinopril)对血管球囊损伤后血管紧张肽Ⅱ 1型受体 (AT1R)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在大鼠髂动脉球囊损伤模型 (Clowes法[1] )中福辛普利干预后局部AT1R表达...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肽转换酶 (ACE)抑制剂福辛普利 (fosinopril)对血管球囊损伤后血管紧张肽Ⅱ 1型受体 (AT1R)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在大鼠髂动脉球囊损伤模型 (Clowes法[1] )中福辛普利干预后局部AT1R表达的变化。结果 :球囊损伤后d 1 4,血管中层AT1R表达 (0 .1 2 0±0 .0 1 0 )比假手术组 (0 .1 0 2± 0 .0 2 1 )显著增多 (P <0 .0 5 ) ,而此时内膜层AT1R(0 .2 82±0 .0 1 6)为中层的 2倍以上 ,福辛普利使球囊损伤后d 1 4血管AT1R(中层 0 .0 86± 0 .0 2 2 ,内膜层 0 .1 74±0 .0 1 8)表达显著减少 (P <0 .0 1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肽Ⅱ 血管紧张肽受体 福辛普利 大鼠 药理
下载PDF
PCI后新生血管内膜的形成和增生及其机制——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作用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何国祥 程训民 +4 位作者 刘建平 景涛 王耿 吴昊 张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S1期67-70,共4页
目的 本项目通过建立球囊损伤大鼠髂动脉制作内膜增生模型 ,对体外培养的VSMC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 ,采用ATR基因转染VSMC等技术 ,在器官、细胞、亚细胞、分子水平探讨RAS主要成分AngⅡ及其受体亚型在PCI后新生血管内膜形成和增生中的作... 目的 本项目通过建立球囊损伤大鼠髂动脉制作内膜增生模型 ,对体外培养的VSMC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 ,采用ATR基因转染VSMC等技术 ,在器官、细胞、亚细胞、分子水平探讨RAS主要成分AngⅡ及其受体亚型在PCI后新生血管内膜形成和增生中的作用 ,重点研究AngⅡ及其受体亚型在VSMC迁移、增生和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为临床应用抑制RAS的方法防治RS提供确切的理论依据。方法 ①在体动物实验 :用球囊损伤方法制作大鼠髂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动物模型 ,利用受体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方法、电镜、原位杂交及流式细胞术等技术 ,并以此实验平台研究比较增生内膜中RAS有关成份活性变化、AngⅡ受体表达变化、VSMC增殖和凋亡特性变化 ,以了解这些变化与内膜增生的关系。②细胞学实验 :通过体外培养VSMC研究不同AngⅡ浓度以及干预剂作用等条件下AngⅡ受体表达变化 ,了解其变化对VSMC增殖、迁移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特别是对近年来受到重视的VSMC迁移的影响作用。③基因转染研究 :通过构建AT2 R基因的腺病毒载体转染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VSMC ,建立表达AT2 R的细胞模型 ,研究VSMC表达AT2 R后其生物学行为发生的变化 ,了解AT2 R对VSMC增殖、迁移和凋亡等影响。结果 ①VSMC表型改变及由中层向内膜层迁移是血管内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gax基因转染在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
19
作者 王耿 何国祥 +3 位作者 张萍 冉擘力 刘建平 陈渝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S1期75-77,共3页
目的 以腺病毒介导gax基因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 ,增强VSMC中gax基因的表达。方法 采用位置特异性重组方法构建携带大鼠 gax基因表达序列的复制缺陷型 5型腺病毒载体(AdCMV gax) ,经 2 93细胞扩增 ,纯化制备高滴度病毒转染液 ;... 目的 以腺病毒介导gax基因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 ,增强VSMC中gax基因的表达。方法 采用位置特异性重组方法构建携带大鼠 gax基因表达序列的复制缺陷型 5型腺病毒载体(AdCMV gax) ,经 2 93细胞扩增 ,纯化制备高滴度病毒转染液 ;以病毒转染液常规转染VSMC后 ,应用RT PCR、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分别检测VSMC中 gax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 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显示AdCMV gax转染VSMC后 ,VSMC的Gax蛋白表达率明显增高 ,转染后 2 4小时即可达 80 %左右 ,高水平的表达可维持 5天以上 ;AdCMV gax转染前 ,PDGF BB对gax基因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均有下调作用 ,AdCMV gax转染后 ,无论有无PDGF BB刺激 ,VSMC中 gax基因的表达均比转染前显著增高。 结论 腺病毒载体可有效地介导 gax基因转染VSMC ,并且表达为蛋白质。这有利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X基因 血管平滑肌细胞 腺病毒
下载PDF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杨丽英 张艺 马均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75-276,共2页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病人的护理Nursingcareofpatientswith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杨丽英,张艺(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心血管内科)重...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病人的护理Nursingcareofpatientswith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杨丽英,张艺(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630037马均华(第三军医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成形术 冠状动脉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