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饮用氯消毒水与人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损伤联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建勇 林辉 +3 位作者 刘建平 孙华明 熊鸿燕 凌宗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 评价长期饮用氯消毒水对人群淋巴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 ,以期为该领域积累研究资料。方法 采用微核实验和彗星实验检测A、B两地长期饮用氯消毒水人群 (各 5 0人 )和饮用地下水人群 (分别为 5 0、40人 )的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损伤 ;采... 目的 评价长期饮用氯消毒水对人群淋巴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 ,以期为该领域积累研究资料。方法 采用微核实验和彗星实验检测A、B两地长期饮用氯消毒水人群 (各 5 0人 )和饮用地下水人群 (分别为 5 0、40人 )的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损伤 ;采用SPSS 10 .0软件包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 A、B两地长期饮用氯消毒水人群的微核细胞率和第 4级DNA损伤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人群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损伤与饮用氯消毒水年限存在一定剂量效应关系 ;经分层分析提示吸烟是饮水氯消毒对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一重要混杂因素。结论 长期饮用氯消毒水对人淋巴细胞遗传物质存在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消毒 淋巴细胞 损伤分子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流行病学在全科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松 刘建平 郭建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75-477,共3页
关键词 流行病学 全科医学 应用
下载PDF
在军事医学演练中开展卫生流行病学侦察课的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许斌 胡晓斌 《医学教育研究》 2001年第3期29-29,16,共2页
本文结合流行病学教研室在历年的军事医学综合演习中开展卫生流行病学侦察课的具体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和体会,认为做好授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成功开展卫侦课的关键;而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课后进行及... 本文结合流行病学教研室在历年的军事医学综合演习中开展卫生流行病学侦察课的具体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和体会,认为做好授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成功开展卫侦课的关键;而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课后进行及时的总结和调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同时,本文也谈到了授课时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就一些具体问题作了较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同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医学演练 卫生流行病学侦察课 军事预防医学 演习
下载PDF
三峡库区重庆段移民区肺吸虫病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松 刘建平 +5 位作者 宋建勇 林辉 黄勇 朱垡安 谭成详 石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70-1072,共3页
目的 了解三峡库区重庆段移民区移民人群肺吸虫病的隐性感染状况。方法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流行病学研究。采用ELISA检测移民人群血清肺吸虫IgG抗体。结果 在 3个移民区发现肺吸虫IgG抗体阳性 ,即奉节县万胜乡、康乐镇和巫山县... 目的 了解三峡库区重庆段移民区移民人群肺吸虫病的隐性感染状况。方法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流行病学研究。采用ELISA检测移民人群血清肺吸虫IgG抗体。结果 在 3个移民区发现肺吸虫IgG抗体阳性 ,即奉节县万胜乡、康乐镇和巫山县培石镇 ,阳性率分别为 2 1 43 %、16 67%和 2 5 85 %。结论 在三峡库区重庆段移民区移民人群的肺吸虫病的隐性感染是存在的 ,且感染率较高 ,为 2 1 9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重庆段 移民区 肺吸虫病 血清流行病学 研究
下载PDF
循证医学与现代医学教育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熊鸿燕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4年第3期204-205,共2页
关键词 循证医学 医学教育 EBM 医疗操作 教育方式
下载PDF
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
6
作者 林辉 刘建平 宋建勇 《医学与哲学》 2001年第5期22-23,共2页
近年 ,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飞速发展并获得大量的研究成果 ,迫切要求对将其成果转化为维护人类健康的过程各环节进行综合评价 ,包括经济效益、预防和治疗疾病效果 ,甚至伦理等问题 ,为此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 (Humangenomeepidemiology ,Hu... 近年 ,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飞速发展并获得大量的研究成果 ,迫切要求对将其成果转化为维护人类健康的过程各环节进行综合评价 ,包括经济效益、预防和治疗疾病效果 ,甚至伦理等问题 ,为此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 (Humangenomeepidemiology ,HuGE)应运而生。概述 (HuGE)产生背景、研究内容及提出个人建议等 ,以促进国内该领域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基因组 流行病学 人类基因组计划
下载PDF
分子流行病学的现代应用
7
作者 杨松 刘建平 《医学与哲学》 1999年第7期57-58,共2页
现代医学的工具学科———分子流行病学(MolecularEpidemiology),是现代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核酸统计学与传统流行病学交汇融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1],它将群体研究与个体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 现代医学的工具学科———分子流行病学(MolecularEpidemiology),是现代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核酸统计学与传统流行病学交汇融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1],它将群体研究与个体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将传统流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流行病学 现代应用
下载PDF
全科医学的诞生及其在我国发展的必然与展望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松 《医学与哲学》 2000年第2期53-54,共2页
1 全科医学的起源18~19世纪,近代医学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基础医学的发展,临床医学尚处于未分化阶段,当时的医生是不分科的。他们将内、外科等学科知识和药剂知识结合起来,遂逐渐形成了通科医生。这些通科医生都受欢迎和尊敬。... 1 全科医学的起源18~19世纪,近代医学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基础医学的发展,临床医学尚处于未分化阶段,当时的医生是不分科的。他们将内、外科等学科知识和药剂知识结合起来,遂逐渐形成了通科医生。这些通科医生都受欢迎和尊敬。因为他们在病人处于危难之际能及时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诞生 发展 社区医学
下载PDF
1997-2001年我国疟疾流行特征 被引量:12
9
作者 高春玉 熊鸿燕 +3 位作者 韩光红 柴光军 王善雨 杨小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74-976,共3页
目的 掌握我国疟疾流行特征 ,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 1997-2 0 0 1年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疟疾发病及死亡数据、人口数据 ,利用Excel 5 0等软件对我国疟疾流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并利用MapInfoProfessional ... 目的 掌握我国疟疾流行特征 ,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 1997-2 0 0 1年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疟疾发病及死亡数据、人口数据 ,利用Excel 5 0等软件对我国疟疾流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并利用MapInfoProfessional 5 5软件将各省市区疟疾发病率通过行政区代码与 1∶10 0 0 0 0 0中国地图数据库相链接 ,创建疟疾发病率专题地图。结果  1997-2 0 0 1年全国各省市区累计发病 14 760 5例 ,年均发病率为 2 3 941/10万 ,死亡 2 2 0人 ,年均死亡率为0 0 0 3 6/10万 ,病死率为 0 15 %。发病率居 2 6种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 9位 ,死亡率居 12~ 14位 ,病死率居 12~ 17位不等 ;发病数占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总数的 2 8 2 5 %~ 3 2 62 % ,仅次于流行性出血热。地区发病率以海南居首 ,云南次之 ,其余各地区排序略有变化。时间从每年 5月开始上升 ,7~ 9月达高峰 ,10月后开始下降。结论 疟疾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虫媒传染病。近年全国疟疾发病率虽呈下降趋势 ,但在局部地区 ,疟疾的发病情况仍然难以有效控制 ,海南和云南两省仍是今后我国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流行病学 发病率 疾病统计
下载PDF
医院内污水中噬菌体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焰 熊鸿燕 +3 位作者 苏明权 宋建勇 王思雄 郝晓柯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46-848,共3页
目的 :通过噬菌体特性观察 ,为了解噬菌体吸附特异性及溶菌机理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奠定物质基础 .方法 :利用标准菌株从污水中分离特异性噬菌斑 ,纯化增殖后得到其相应噬菌体 .经过高滴度噬菌体与其非特异性宿主菌的混合培养 ,筛选出宿主... 目的 :通过噬菌体特性观察 ,为了解噬菌体吸附特异性及溶菌机理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奠定物质基础 .方法 :利用标准菌株从污水中分离特异性噬菌斑 ,纯化增殖后得到其相应噬菌体 .经过高滴度噬菌体与其非特异性宿主菌的混合培养 ,筛选出宿主谱特异性发生突变的具有宽噬性的噬菌体 .结果 :从污水中分离出 12种特异性噬菌体 ,发现了可裂解同一菌属的不同菌种的宽噬噬菌体 ,改变了噬菌体专一宿主谱这一特性 .结论 :针对同一菌属中不同菌种的宽噬噬菌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裂菌滴度 ,为探索噬菌体寄生的基因控制及特异吸附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奠定了基础 ,将人工改造噬菌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噬菌体 宽噬噬菌体 宿主谱
下载PDF
f_2噬菌体及其宽噬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焰 熊鸿燕 +1 位作者 苏明权 郝晓柯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53-655,共3页
目的 :探讨和比较一株分离自污水中的宽噬噬菌体与其原始野生型标准噬菌体f2 株的生物学特性的差异 .方法 :①测定宿主范围 ;②测定裂菌滴度 ;③噬菌斑形态比较及超微结构观察 ;④血清中和试验以及血清交叉中和试验 ;⑤一步生长实验 .结... 目的 :探讨和比较一株分离自污水中的宽噬噬菌体与其原始野生型标准噬菌体f2 株的生物学特性的差异 .方法 :①测定宿主范围 ;②测定裂菌滴度 ;③噬菌斑形态比较及超微结构观察 ;④血清中和试验以及血清交叉中和试验 ;⑤一步生长实验 .结果 :①宽噬噬菌体株可裂解四种同一属不同种大肠杆菌 ;②宽噬噬菌斑形态、大小、透明度、边缘界限、中心透明区及晕环针对不同宿主菌发生相应变化 ;③电镜超微结构显示两噬菌体均为二十面体微球形且棱角不明显 ,但尾部结构及直径范围存在差异 ;④中和试验测定宽噬噬菌体及其标准株的抗血清K值分别为 4 1 .5及 30 .0 ;⑤血清交叉中和试验证实二者在血清学上存在较低相关度 ;⑥一步生长实验显示宽噬噬菌体较其标准株的潜伏期短 ,裂解量大 .结论 :宽噬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与其标准株存在显著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噬菌斑 血清中和试验
下载PDF
亚甲蓝光化学效应对血液中大肠杆菌的灭活效果及对血细胞生物学功能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小兵 熊鸿燕 +1 位作者 宋建勇 王思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1646-1648,共3页
目的 观察特定条件下 ,亚甲蓝 (MB)光化学效应对血液中大肠杆菌的灭活效果及对血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血液样本以 15 μmol L的MB在 40 0 0 0lx卤钨灯照射下 ,加入 0 .3 5mmol l的芸香苷 ,作用 10~ 40min ,观察对血液中大肠... 目的 观察特定条件下 ,亚甲蓝 (MB)光化学效应对血液中大肠杆菌的灭活效果及对血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血液样本以 15 μmol L的MB在 40 0 0 0lx卤钨灯照射下 ,加入 0 .3 5mmol l的芸香苷 ,作用 10~ 40min ,观察对血液中大肠杆菌的灭活效果 ,并采用多聚赖氨酸粘附试验、ATP酶促反应和中性粒细胞吞噬试验等技术观察血细胞某些生物学功能的变化。结果 处理 40min ,血液中大肠杆菌下降近 5个对数级 ,亚甲蓝与卤钨灯照射两因素的T E值大于 1,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血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 ,红细胞膜表面负电荷下降了 11.2 3 %~ 2 5 .49% ,Na+ K+ ATP酶活性在处理的2 0~ 3 0min时增加了 7.60 %~ 2 0 .0 7%。中性粒细胞的NBT吞噬显色反应呈增高趋势 ,2 0min时阳性率增加 9.0 0 %。结论 亚甲蓝光化学效应可以有效灭活血液中的大肠杆菌。在有效灭活血液中细菌的特定条件下 ,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无显著变化 ,但红细胞粘附力升高了 11.2 3 %~ 2 5 .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光化学效应 大肠杆菌 红细胞 中性粒细胞 生物学功能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射小鼠免疫功能改变及与肠道白色念珠菌定植关系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许川山 孙华明 +1 位作者 薛国文 冷泰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136-1138,共3页
目的 探讨6 0 Co辐照后免疫功能改变及其与白色念珠菌肠道定植的关系。方法 预先口饲白色念珠菌悬液 ,3d后行6 0 Co一次全身照射 (剂量分别为 0、4.5及 6.0Gy)后第 9天采用MTT法测定小鼠腹腔中性粒细胞杀菌功能及脾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 目的 探讨6 0 Co辐照后免疫功能改变及其与白色念珠菌肠道定植的关系。方法 预先口饲白色念珠菌悬液 ,3d后行6 0 Co一次全身照射 (剂量分别为 0、4.5及 6.0Gy)后第 9天采用MTT法测定小鼠腹腔中性粒细胞杀菌功能及脾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同时 ,定量研究小鼠肠道白色念珠菌的定植。结果 辐射后第 9天两辐照组 (4 .5、6.0Gy)的腹腔中性粒细胞杀菌率、脾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0Gy) (P <0 .0 1 )。而白色念珠菌的肠道定植量 (对数值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相关分析显示 ,中性粒细胞杀菌率及脾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均与白色念珠菌的肠道定植量呈负相关 (P <0 .0 1 )。结论 6 0 Coγ射线一次全身辐照削弱了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 ,降低了腹腔中性粒细胞杀菌力 ,促进了白色念珠菌的肠道定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 中性粒细胞 T淋巴细胞 白色念珠菌 细菌定植
下载PDF
^(60)Co辐照对大鼠肝癌细胞系传代生长的影响
14
作者 宋建勋 宋建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47-348,共2页
^(60)Co辐照对大鼠肝癌细胞系传代生长的影响Effectsof^(60)Coirradiationonthegrowthofrathepatomacelllines宋建勋(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寄生虫学教研室)重庆,6... ^(60)Co辐照对大鼠肝癌细胞系传代生长的影响Effectsof^(60)Coirradiationonthegrowthofrathepatomacelllines宋建勋(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寄生虫学教研室)重庆,630038宋建勇(第三军医大学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60 肝肿瘤 癌细胞
下载PDF
非特异光化学反应对人体血液白细胞的影响
15
作者 熊鸿燕 陈惠孙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2-75,共4页
为观察非特异光化学反应对血液中白细胞的影响 ,我们采用NBT染料显色、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Tunel法细胞原位凋亡测定等技术观察了经 0 .10nmol/ml生物靶标光敏剂 (TFO -P)和剂量为 0 .32~ 2 .16J/cm2 的长波紫外线 (UVA ,32 0~38... 为观察非特异光化学反应对血液中白细胞的影响 ,我们采用NBT染料显色、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Tunel法细胞原位凋亡测定等技术观察了经 0 .10nmol/ml生物靶标光敏剂 (TFO -P)和剂量为 0 .32~ 2 .16J/cm2 的长波紫外线 (UVA ,32 0~380nm)照射后血液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细胞表面白介素 - 8受体抗原活性 ,以及白细胞DNA降解等生物效应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当UVA照射剂量为 0 .5 4~ 1.0 0J/cm2 时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呈增强趋势 ,显著高于对照组 (P值均 <0 .0 5 ) ,继续增加照射剂量 ,吞噬功能又逐渐降低 ,照射剂量为 1.6 2J/cm2 时 ,吞噬功能与正常组相近似 ,剂量为 2 .16J/cm2 时 ,吞噬功能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在 0 .5 4~ 2 .16J/cm2 的照射剂量下 ,中性粒细胞膜IL - 8R的抗原活性一直呈下降趋势 ,白细胞DNA降解不断增强 ,分别在照射剂量为 1.0 0J/cm2 和 1.6 2J/cm2 时显著低于对照组 (P值均 <0 .0 5 )。因此认为 ,在灭病毒应用剂量下血液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正常或有一定的增强 ;中性粒细胞的免疫原性降低 ;白细胞降解凋亡开始显著发生。探索血液及其制品中病毒的灭活方法一直是输血和血液生物制品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因为其不但要求灭病毒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光深化反应 人体血液 白细胞
下载PDF
某学员队专业学科考试成绩标准化处理的评议
16
作者 汪啟明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1993年第S1期148-148,共1页
本文以预防医学系本科某年级学员队8门专业学科的期终考试成绩,原来互相间无可比性(最高平均成绩F学科90.53分,最低平均成绩67.97,8门学科间经显著性检验,Fx=49.797,p【0.01),经标准化Y值法处理后,8门学科平均成绩在75分左右(Fy=0.0122,... 本文以预防医学系本科某年级学员队8门专业学科的期终考试成绩,原来互相间无可比性(最高平均成绩F学科90.53分,最低平均成绩67.97,8门学科间经显著性检验,Fx=49.797,p【0.01),经标准化Y值法处理后,8门学科平均成绩在75分左右(Fy=0.0122,p】0.05),各分数段也由原来有显著差别变为无差别,使互相间具有了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员队 学籍管理 可比性 显著性检验 标准化处理 分数段 达标活动 间经 了因
下载PDF
院内肝损害流行病学调研及食品安全预警机制研究
17
作者 罗旭 吴昊 +2 位作者 熊鸿燕 陈哲 郭继卫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8期4532-4534,共3页
目的:探索建立食品肝损害医院预警体系。方法:调查分析2008年1月1日-2011年4月30日18种肝脏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探索其可能的变化趋势,并结合预测技术和信息技术探讨建立食品预警体系的可行性。结果:3年中,18种肝病发病有所波动,但经分... 目的:探索建立食品肝损害医院预警体系。方法:调查分析2008年1月1日-2011年4月30日18种肝脏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探索其可能的变化趋势,并结合预测技术和信息技术探讨建立食品预警体系的可行性。结果:3年中,18种肝病发病有所波动,但经分析无明显上升趋势,病例间无明显的相互传播关系,其流行强度总体呈现散发水平。结论:食品安全的监管还不够健全,基于医院信息来源的食物安全预警具有现实意义,可为政府部门建立食品安全事件处置对策系统提供有力的证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医院 预警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LADRB基因分型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刘建平 林辉 宋建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4-356,共3页
目的探索乙肝病毒(HBV)感染者HLA DRB基因频率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用PCR SSP对重庆地区汉族乙肝患者40例和正常人120名进行HLA DRB基因分型 ,结合临床病型与HBV复制状态作相关性分析。结果重庆地区汉族正常人以DR2(15)、DR5(12)、D... 目的探索乙肝病毒(HBV)感染者HLA DRB基因频率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用PCR SSP对重庆地区汉族乙肝患者40例和正常人120名进行HLA DRB基因分型 ,结合临床病型与HBV复制状态作相关性分析。结果重庆地区汉族正常人以DR2(15)、DR5(12)、DR9 位点常见 ,乙肝患者与之比较DR3 基因频率明显增高(P<0.05) ,DR5(12)、DR7 基因频率也有增高 ,均见于慢性乙肝和肝硬化 ,相对危险度DR3 为2.4,DR7 为2.0。DR7基因多见于HBV高复制状态 ,相对危险度为2.4。结论HLA DR3 基因与重庆地区汉族慢性乙肝和肝硬化相关 ,DR7 与HBV高复制状态有关 ;免疫遗传因素参与慢性乙肝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分型 乙型肝炎 HBV HLA-DRB
下载PDF
重庆地区胆囊结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建平 林辉 +2 位作者 丁亚 李莉 董家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6-338,共1页
目的:对重庆地区胆囊结石住院患者107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非胆囊结石患者。两组在性别、年龄、职业、婚姻及文化程度上具有可比性。病例中男:女为1:1.68。男性患病高峰年龄为40~60岁,女性为30~50岁。结... 目的:对重庆地区胆囊结石住院患者107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非胆囊结石患者。两组在性别、年龄、职业、婚姻及文化程度上具有可比性。病例中男:女为1:1.68。男性患病高峰年龄为40~60岁,女性为30~50岁。结果:经多因素拟合Logistic回归分析,按OR值大小排列,患病危险因素依次为父母亲患病史(OR=26.20),女性(11.06),口服避孕药(7.64),饮食喜油腻(3.20),饮酒(1.76).腹围(1.10)。其他因素中.饮用地下水(OR=0.13),咖啡(0.20),素食习惯(0.30),锻炼(0.63)为胆囊结石的保护性因素。病例组体型指数显著高于对照(P<0.001)、结论:胆囊结石与遗传、性别、内分泌、饮食及体型有关;环境因素对发病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通气相关肺炎致病危险因素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代芊 薛国文 +2 位作者 刘建平 张蔚 王思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通气相关肺炎(VAP)的致病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58例确诊为VAP的病例,按同科室,同性别,年龄相同或相近(±5岁),入院时间相同或相近(<1周),病情相似,1∶1配以58例对... 目的:探讨通气相关肺炎(VAP)的致病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58例确诊为VAP的病例,按同科室,同性别,年龄相同或相近(±5岁),入院时间相同或相近(<1周),病情相似,1∶1配以58例对照,进行单因素、剂量效应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有16种差异呈显著性。②多因素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基础病病情重(OR=9.40)、留置胃管(OR=8.86)、患者意识状态差(OR=8.39)、气管切开(或插管)时间长(>2周)(OR=6.89)、有颅脑外伤(OR=6.60)、频繁更换呼吸机接头插管(OR=6.44)、应激性溃疡预防用药(OR=5.52)、住院时间长(>1月)(OR=4.31)为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础病病情程度、气管切开或插管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意识状态程度与VAP的发生存在明显量效关系。③用美蓝经胃管注入体内,随后2d在咽部及下呼吸道分泌物中检出,证明存在胃→咽→下呼吸道的逆行感染途径。结论:VAP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综合,既有外源性的,也有内源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相关肺炎 危险因素 肺炎 Logistic回归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