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准入控制系统在医院的部署与应用
1
作者 曾虹霖 王顺鑫 +1 位作者 陈伟强 林亚忠 《微型电脑应用》 2022年第12期45-48,共4页
利用网络准入控制(NAC)系统,提高医院接入层网络安全系数和网络维护排障效率。基于现有的网络架构,部署准入设备,管控所有接入层交换机及其物理接口。利用准入技术最新的多厂商虚拟网关(MVG)模式,部署优势功能加固终端设备安全防护策略... 利用网络准入控制(NAC)系统,提高医院接入层网络安全系数和网络维护排障效率。基于现有的网络架构,部署准入设备,管控所有接入层交换机及其物理接口。利用准入技术最新的多厂商虚拟网关(MVG)模式,部署优势功能加固终端设备安全防护策略。内网在用的116台接入层交换机设备及接口得到有效管控,阻断非法终端接入并隔离风险终端,公共环境中的网络物理接口得到有效监管。准入系统上线以来月均阻断非法接入26次,隐患设备数量长期控制在个位数。并以静默检测的方式实现对接入层交换机端口扫描、管控及终端设备的安全检查,对用户做到无感安检;实现端口管控,静默检测并修复重要配置,加固终端电脑的安全防护,辅助一线工程师维护排查故障,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准入控制系统 MVG准入模式 网络安全 网络接入层 终端管理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Del-1和IL-17水平变化及与梗死面积和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郑德泉 江华 +4 位作者 韩玉惠 杨青平 吴义森 欧阳林 李清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 探究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内皮发育调节基因-1(Del-1)、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脑梗死面积、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01-2021-12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ACI患者(病例组)及105名健... 目的 探究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内皮发育调节基因-1(Del-1)、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脑梗死面积、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01-2021-12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ACI患者(病例组)及105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根据脑梗死面积将病例组患者分为大面积梗死组(梗死最大直径>5 cm,n=14)、中面积梗死组(梗死最大直径3~5 cm,n=53)和小面积梗死组(梗死最大直径<3 cm,n=59);根据NIHSS评分分为重症组(NIHSS评分≥16分,n=13)、中症组(5分<NIHSS评分<15分,n=58)和轻症组(NIHSS评分≤5分,n=55);根据m 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n=81)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n=45)。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血清Del-1、IL-17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Del-1、IL-17水平预测老年ACI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病例组吸烟史比例、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血清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Del-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脑梗死面积患者血清Del-1水平比较,小面积梗死组>中面积梗死组>大面积梗死组;血清IL-17水平比较,小面积梗死组<中面积梗死组<大面积梗死组(P<0.05)。轻症组血清Del-1水平高于中症组、重症组(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IL-17水平比较,重症组>中症组>轻症组(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Del-1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血清IL-17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Del-1、IL-17预测ACI患者预后的AUC值分别为0.763、0.747(P<0.05)。结论 老年ACI患者血清Del-1水平较低,IL-17水平较高,二者与患者脑梗死面积、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老年ACI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内皮发育调节基因-1 白细胞介素-17 梗死面积 预后 危险因素 血清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危险分层指南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C-TIRADS与ATA指南比较
3
作者 吴秀艳 蔡雪珍 +1 位作者 刘舜辉 田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1,共8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危险分层中国指南(C-TIRADS)和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指南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1年5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甲状腺结节术后且有明确病理结果的259例患者(...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危险分层中国指南(C-TIRADS)和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指南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1年5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甲状腺结节术后且有明确病理结果的259例患者(339个结节),分为甲状腺良性结节组150例(210个结节)和PTC组109例(129个结节),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和结节声像图特征,分别用两种指南对结节进行分类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两种指南对PTC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恶性声像图特征中,实性、边缘模糊/不规则或甲状腺外侵犯、垂直位、低或极低回声、微钙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7、132.71、103.82、4.58、137.93,P均<0.05),以PTC组多见;与C-TIRADS不同,ATA指南对61个结节(61/339,17.99%)分类不明确;C-TIRADS和ATA指南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0.924~0.972)、0.942(0.911~0.9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43,P=0.346);两者的最佳截断值为4b类和高度可疑,C-TIRADS的敏感度最高[0.930(120/129)比0.822(106/129)],ATA指南的特异度最高[0.857(180/210)比0.943(198/2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99、8.57,P均<0.01),两组准确度[0.885(300/339)比0.897(300/3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622)。结论C-TIRADS和ATA指南对PTC均有很高的诊断效能,但C-TIRADS适用于所有甲状腺结节的声像图表现,且受超声医师临床经验影响小,更易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乳头状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恶性风险 指南
下载PDF
携川芎嗪超分子导电水凝胶表征分析及对脊髓损伤大鼠的修复作用
4
作者 吴杨鹏 杨晓慧 +2 位作者 劳克诚 戴世友 范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05-1511,共7页
背景:基于医工结合理念和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将中药有效活性成分单体负载于组织工程材料构建新型复合材料在损伤局部递送药物,是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热点,有望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目的:观察携川芎嗪超分子导电水凝胶修复大鼠脊... 背景:基于医工结合理念和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将中药有效活性成分单体负载于组织工程材料构建新型复合材料在损伤局部递送药物,是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热点,有望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目的:观察携川芎嗪超分子导电水凝胶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制备携川芎嗪超分子导电水凝胶,表征其微观结构、电导率、流变性、溶胀率及体外缓释性能。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只SD大鼠分为3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不损伤脊髓,模型组建立脊髓损伤模型,水凝胶组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后向脊髓损伤区域注射携川芎嗪超分子导电水凝胶。造模前及造模后1,7,14,21,28 d,采用BBB评分评估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造模后28 d取损伤处脊髓组织,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下可见,携川芎嗪超分子导电水凝胶呈现出三维微米尺度的多孔网络结构,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孔径约为100μm;该水凝胶的电导率为7.66 S/m、溶胀率为3764.42%,具备一定的力学稳定性能,同时具有可注射性;体外缓释实验显示,携川芎嗪超分子导电水凝胶可持续释放川芎嗪达800 h以上,且随着时间延长,药物累计释放量呈上升趋势。②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导电水凝胶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逐渐恢复,水凝胶组造模后14,21,28 d的后肢运动功能优于模型组(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模型组脊髓组织出现空洞,残端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水凝胶组脊髓损伤区可见部分炎性细胞浸润,损伤区域空洞面积缩小,交接区出现神经元细胞,组织排列较为整齐。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水凝胶组大鼠脊髓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神经元核抗原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③结果显示,携川芎嗪超分子导电水凝胶可促进损伤脊髓组织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川芎嗪 可注射导电水凝胶 炎症 组织工程支架
下载PDF
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对糖尿病患者短期血糖波动的影响
5
作者 高瑞凤 李仙丽 +1 位作者 张诗苑 孟叶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对糖尿病患者短期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于我院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且行动态血糖监测的30例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1型糖尿病患者作为1型增生组,另选择同期同类治疗的30... 目的探讨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对糖尿病患者短期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于我院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且行动态血糖监测的30例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1型糖尿病患者作为1型增生组,另选择同期同类治疗的30例无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的1型糖尿病患者作为1型非增生组。选择同期我院胰岛素注射治疗且行动态血糖监测的30例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2型增生组,另选择同期同类治疗的30例无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2型非增生组。统计患者血糖波动相关指标情况。结果1型增生组LAGE、MADE、MODD水平显著高于1型非增生组(P<0.05)。两组SD、CV、LI、CONGAn1h、CCONGAn4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型增生组短期血糖波动发生率水平(53.33%,16/30)显著高于1型非增生组(10.00%,3/30)(P<0.05)。2型增生组血糖波动相关指标与2型非增生组比较(P<0.05)。2型增生组短期血糖波动发生率水平(73.33%,22/30)显著高于2型非增生组(13.33%,4/30)(P<0.001)。结论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对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均对血糖指标有影响,可增加短期血糖波动风险,对于血糖控制较为不利,需积极防控该类脂肪增生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 糖尿病 血糖波动
下载PDF
新华Super6000型高效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故障分析及对策
6
作者 肖红梅 于美华 +2 位作者 刘春云 叶丽丽 刘彩红 《医疗装备》 2024年第3期99-100,103,共3页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复用医疗器械的集中化管理,清洗医疗器械的方法逐渐由手工清洗发展为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自动清洗[1]。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22年引进新华Super6000型高效全自动清洗消毒器,该消毒器承担着院内各科室医疗器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复用医疗器械的集中化管理,清洗医疗器械的方法逐渐由手工清洗发展为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自动清洗[1]。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22年引进新华Super6000型高效全自动清洗消毒器,该消毒器承担着院内各科室医疗器械(如微创手术器械、基础器械、麻醉器械、管腔器械及门诊各类专科器械等)的清洗、预消毒、干燥工作[2]。本研究现将新华Super6000型高效全自动清洗器在工作中出现的故障案例分析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全自动清洗消毒器 故障 维修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继发邻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预测分析
7
作者 苏瑞龙 徐维臻 +2 位作者 江惠祥 吴清泉 蔡弢艺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异指数(HGI)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继发邻近椎体压缩性骨折(AVCF)的影响和预测作用。方法2018年6月—2021年6月采用PVP治疗OVCF合并T2DM患者6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异指数(HGI)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继发邻近椎体压缩性骨折(AVCF)的影响和预测作用。方法2018年6月—2021年6月采用PVP治疗OVCF合并T2DM患者67例,根据术后1年是否发生AVCF分为AVCF组(n=21)和非AVCF组(n=46)。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GI对术后AVCF的预测作用,并对PVP术后发生AVCF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Kaplan-Meier风险曲线,分析HGI对术后AVCF发生的影响。结果HGI预测PVP术后发生AVCF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9(95%置信区间为0.864~0.994,P<0.05),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745,最佳界值为0.237%,灵敏度为0.810,特异度为0.935。单因素分析发现,AVCF组高HGI、更低的骨密度T值、高HbA1c值、胸椎骨折、高骨水泥注入量、未佩戴支具的患者PVP术后AVCF发生率高于非AVC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6个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HGI、更低的骨密度T值、高HbA1c值是PVP术后发生AVCF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风险曲线分析发现,高HGI患者PVP术后AVCF发生率高于低HGI患者(Lon-Rank=54.411,P<0.05)。结论高HGI、更低的骨密度、高HbA1c值是OVCF合并T2DM患者术后发生AVCF的独立危险因素。高HGI对AVCF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骨折 压缩性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术后并发症 老年人
下载PDF
低剂量双源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组织灌注缺损的价值及对血管内再通治疗的指导意义
8
作者 周戈 李培华 +1 位作者 杨才能 尹伊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究低剂量双源CT灌注成像(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脑组织灌注缺损及指导血管内再通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106例AIS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n=53)和常规剂量组(n=53),分别于发病4.5 h内行低剂量、常规... 目的探究低剂量双源CT灌注成像(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脑组织灌注缺损及指导血管内再通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106例AIS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n=53)和常规剂量组(n=53),分别于发病4.5 h内行低剂量、常规剂量双源CTP检查。比较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CTP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像质量、辐射剂量、脑组织灌注异常率及脑组织灌注缺损面积,分析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内再通治疗,比较低剂量组不同疗效患者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分析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预测疗效的价值。结果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CTP参数CBF、CBV、TTP、MTT、图像质量评分及脑组织灌注异常率、脑组织灌注缺损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辐射剂量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CTP参数CBF、CBV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TTP、MTT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低剂量组疗效不良患者治疗前CBF、CBV低于疗效良好患者,TTP、MTT高于疗效良好患者(P<0.05);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CBF、CBV、TTP、MTT预测AIS患者血管内再通治疗疗效为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7、0.820、0.702、0.817。结论低剂量双源CTP能满足评估AIS患者脑组织灌注缺损的临床要求,且能辅助临床预测血管内再通治疗疗效,有助于指导临床选择血管内再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低剂量双源CT灌注成像 脑组织灌注缺损 血管内再通治疗
下载PDF
脑干胶质瘤病理学分级预测因素及与APT成像的关系研究
9
作者 汤奕林 林砺 +1 位作者 黄丽 林惠卿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探讨脑干胶质瘤病理学分级的预测因素及与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成像的关系,旨在为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早期诊断识别及后续预测模型构建提供借鉴。方法:回顾并纳入2019年1月—2023年1月于第九〇九医院行手术治疗并... 目的:探讨脑干胶质瘤病理学分级的预测因素及与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成像的关系,旨在为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早期诊断识别及后续预测模型构建提供借鉴。方法:回顾并纳入2019年1月—2023年1月于第九〇九医院行手术治疗并接受APT成像检查的脑干胶质瘤患者79例,根据病理学分级标准分为高级别组(38例)和低级别组(41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脑干胶质瘤病理学分级的独立预测因素,并分析脑干胶质瘤病理学分级预测因素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囊性病变、病灶最大径、APT成像信号强度平均值及最大值均可能与脑干胶质瘤病理学分级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囊性病变、病灶最大径≥2 cm、APT成像信号强度平均值及最大值均是脑干胶质瘤病理学分级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利用囊性病变、病灶最大径≥2 cm、APT成像信号强度平均值、APT成像信号强度最大值及logistic模型预测概率对脑干胶质瘤病理学分级情况进行预测,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50、0.50、2.95%、4.11%、37.85%,约登指数分别为38.19%、44.42%、51.73%、42.17%、65.28%。结论:囊性病变、病灶最大径与APT成像信号强度可作为脑干胶质瘤病理学分级的独立预测因素,且APT成像信号强度平均值具有更佳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胶质瘤 病理学分级 磁共振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下载PDF
CT扫描成像对后踝关节内嵌入骨块形态学分析的价值
10
作者 林伟文 刘刚 +1 位作者 刘凌杰 陈水斌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160-162,共3页
目的分析CT扫描成像对后踝关节内嵌入骨块形态学分析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诊断的129例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CT检查中后踝骨折块是否存后踝关节内嵌入骨块(intraarticular impacted fragmen... 目的分析CT扫描成像对后踝关节内嵌入骨块形态学分析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诊断的129例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CT检查中后踝骨折块是否存后踝关节内嵌入骨块(intraarticular impacted fragment,IAIF),分为IAIF组和非IAIF组。使用CT扫描测量后踝骨折块面积、受累胫骨腓切迹长度、IAIF长度、面积和稳定胫骨骨块面积、稳定胫骨长度、IAIF距关节移动距离。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IAIF面积与其他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在129例后踝骨折中,IAIF患者有90例(69.76%)。IAIF组与非IAIF组患者的Haraguchi分型和Mason分型分布存在差异(P均<0.05),IAIF患者内踝受累比例更高(P=0.008),胫骨腓切迹受累比例更高(P=0.011),后踝骨折块长度更长(P=0.004),后踝骨折块面积更大(P=0.010)。59例(65.56%)患者IAIF分布于胫骨外侧区。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见,AIF面积与后踝骨折块面积存在一定相关性(rs=-0.408,P=0.037)。结论IAIF最常见的位置在胫骨外侧区。后踝骨折线延伸至内踝或胫骨腓切迹时,提示IAIF发生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骨折 踝关节
下载PDF
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与糖尿病溃疡足严重程度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作用
11
作者 吴翩 郑晖 陈功雷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OPNI)与糖尿病溃疡足(DFU)严重程度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26例DFU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为... 目的探讨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OPNI)与糖尿病溃疡足(DFU)严重程度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26例DFU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溃疡愈合,n=69)和预后不良组(溃疡未愈合,n=57),分析OPNI与DFU溃疡严重程度关系,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DFU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OPNI对DFU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126例DFU患者中下肢缺血轻、中、重度分别为43例、56例、27例,OPNI分别为(46.53±1.99)、(43.59±1.25)、(41.63±1.16);无或轻度感染、中度感染、重度感染分别为48例、51例、27例,OPNI分别为(46.11±2.19)、(43.61±1.32)、(41.81±1.51);Wagner1~4级分别为41例、45例、21例、19例,OPNI分别为(46.60±1.99)、(43.88±1.08)、(42.43±1.15)、(41.56±1.62);随着缺血程度加重、感染程度加重、Wagner分级越高,OPNI越低(P<0.05)。单因素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下肢重度缺血、重度感染、Wagner3~4级、白蛋白(ALB)、OPNI与DFU不良预后相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OPNI(HR:6.462、95%CI 1.468~12.547)、下肢重度缺血(HR:12.988、95%CI 2.758~28.637)、重度感染(HR:11.752、95%CI 1.893~17.541)、Wagner3~4级(HR:4.166、95%CI 2.663~7.849)是DFU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发现OPNI预测DFU患者预后的最佳界值为44.3,曲线下面积(AUC)为0.803,95%CI为0.716~0.870,灵敏度为0.667,特异度为0.842。结论OPNI与DFU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可以用于临床DFU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 糖尿病 溃疡足 预后 并发症
下载PDF
茶黄素通过调节Wnt/β-catenin和Hedgehog信号通路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12
作者 郭永木 苏亚勇 +2 位作者 刘双平 王丽惠 徐成润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 探讨茶黄素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及Wnt/β-catenin和Hedgehog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肝癌HepG2细胞用0、2.5、5、10、20、40、80、160、320μmol/L的茶黄素分别培养24、48、72 h,采用CCK-8法检测HepG2细胞活性。根据HepG2细胞... 目的 探讨茶黄素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及Wnt/β-catenin和Hedgehog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肝癌HepG2细胞用0、2.5、5、10、20、40、80、160、320μmol/L的茶黄素分别培养24、48、72 h,采用CCK-8法检测HepG2细胞活性。根据HepG2细胞活性实验结果将后续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茶黄素低剂量(20μmol/L)组、中剂量(40μmol/L)组和高剂量(80μmol/L)组,细胞培养24 h。克隆形成实验检测HepG2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中Ki67、PCNA、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GLi1、SMO、PTch1、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HepG2细胞中GLi1、SMO、PTch1、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茶黄素组HepG2细胞增殖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GLi1、SMO、PTch1、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Ki67、PCNA、GLi1、SMO、PTch1、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而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P <0.05)。结论 茶黄素可通过调控Wnt/β-catenin和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黄素 肝癌HEPG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HEDGEHOG信号通路
下载PDF
SNHG3调控miR-186-5p/ZEB1促进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13
作者 陈小兰 苏亚勇 +2 位作者 刘双平 王丽惠 徐成润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4期419-426,共8页
目的探究SNHG3调控miR-186-5p/E盒结合锌指蛋白1(ZEB1)促进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机制。方法在HepG2细胞中转染siRNA干扰片段敲除SNHG3、转染pcDNA3.1(+)/SNHG3使SNHG3过表达,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目的探究SNHG3调控miR-186-5p/E盒结合锌指蛋白1(ZEB1)促进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机制。方法在HepG2细胞中转染siRNA干扰片段敲除SNHG3、转染pcDNA3.1(+)/SNHG3使SNHG3过表达,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检测是否转染成功。克隆形成实验检测HepG2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HepG2细胞迁移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HepG2细胞侵袭数量,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验证SNHG3与miR-186-5p、miR-186-5p与ZEB1的靶向关系,F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NHG3、ZEB1、E-cadherin、N-cadherin、MMP-2、vimentin、MMP-9、Snail的表达水平。结果肝癌组织中SNHG3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SNHG3表达量低/中的肝癌患者的生存预后优于SNHG3表达量高的肝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pcDNA3.1(+)组相比,pcDNA3.1(+)/SNHG3组HepG2细胞增殖数量显著增加(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pcDNA3.1(+)/SNHG3组HepG2细胞迁移率显著高于pcDNA3.1(+)组(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pcDNA3.1(+)/SNHG3组HepG2细胞侵袭数量显著高于pcDNA3.1(+)组(P<0.05)。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miR-186-5p mimic和pGL6-SNHG3-WT共转染后,荧光素酶活性低于其他组,miR-186-5p mimic和pGL6-ZEB1-WT共转染后,荧光素酶活性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当SNHG3过表达时,E-cadherin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N-cadherin、MMP-2、vimentin、MMP-9和Snail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以及ZEB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当SNHG3敲除后,E-cadherin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N-cadherin、MMP-2、vimentin、MMP-9和Snail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以及ZEB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NHG3调控miR-186-5p/ZEB1可促进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EMT,表明SNHG3是肝癌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HG3 肝癌 长链非编码RNA E盒结合锌指蛋白1 增殖 侵袭 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SMARCA4缺失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汤誉 张萍 +2 位作者 王敏捷 蓝佳琦 林炳棋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3期283-288,共6页
目的分析SMARCA4缺失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和漳州市医院收治的106例SMARCA4缺失型NSCLC患者(SMARCA4缺失组)和212例非SMARCA4缺失型NSCLC患... 目的分析SMARCA4缺失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和漳州市医院收治的106例SMARCA4缺失型NSCLC患者(SMARCA4缺失组)和212例非SMARCA4缺失型NSCLC患者(非SMARCA4缺失组)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SMARCA4缺失型NSCLC患者2年总生存期的因素。结果与非SMARCA4缺失组比较,SMARCA4缺失组患者年龄更大,男性和吸烟史比例更高,肿瘤直径更长,Ki-67指数更高,EGFR突变比例更低,鳞状细胞癌比例更低,低分化癌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RCA4缺失型NSCLC患者中,95.28%(101/106)患者BRG1蛋白完全缺失,8.20%(5/61)患者CK7阴性,85.11%(80/94)患者CK5/6阴性,77.36%(82/106)患者TTF-1阴性,80.19%(85/106)患者P40阴性,66.67%(16/24)患者CD34阴性,56.52%(13/23)患者SALL4阴性。非SMARCA4缺失组2年生存情况优于SMARCA4缺失组(log-rank检验:χ^(2)=126.837,P<0.001)。男性、年龄增长、有吸烟史和较长的肿瘤直径是缩短SMARCA4缺失型NSCLC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MARCA4缺失型NSCLC是一种不同于非SMARCA4缺失型NSCLC的肿瘤,患者预后较差,肿瘤侵袭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RCA4 基因突变 肺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异位妊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15
作者 童小燕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3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异位妊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8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异位妊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8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腹痛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缩短患者腹痛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优化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异位妊娠 满意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商务智能技术的急救设备使用智能分析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立勇 李璟 +1 位作者 胡小兰 田君鹏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4期119-123,共5页
目的:构建基于商务智能技术的急救设备使用智能分析平台,实现医院急救医疗设备的快速调配。方法:采用基于浏览器与服务器(B/S)架构模式的商务智能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HIS)中建立急救设备使用相关的数据库视图,采用商务智能分析软件创... 目的:构建基于商务智能技术的急救设备使用智能分析平台,实现医院急救医疗设备的快速调配。方法:采用基于浏览器与服务器(B/S)架构模式的商务智能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HIS)中建立急救设备使用相关的数据库视图,采用商务智能分析软件创建智能分析平台,应用互联网信息服务发布系统(IIS),实现使用者在局域网内任何计算机使用浏览器登录访问,对急救设备使用相关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结果:基于商务智能技术的急救设备使用智能分析平台可在17 s内实现医院各类急救医疗设备使用情况的快速分析及展示,实现了医院急救设备的快速调配,医院急救设备调配效率提高85%。结论:基于商务智能技术的急救设备使用智能分析平台,通过每日从平台中提取数据进行保存分析,可为年度设备管理委员会各科室急救设备申请审批提供决策依据,提高医院设备建设决策水平,为医院设备管理建设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设备 智能分析平台 商务智能(BI) 数据库视图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不同部位自体皮瓣即刻重建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雪惠 郑璇 陈月凤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95-299,共5页
目的探讨腹直肌皮瓣(TRAM)和背阔肌皮瓣(LDMF)在乳腺癌术后乳房即刻重建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肿瘤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17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采用TRAM即刻... 目的探讨腹直肌皮瓣(TRAM)和背阔肌皮瓣(LDMF)在乳腺癌术后乳房即刻重建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肿瘤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17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采用TRAM即刻重建(n=63)、对照组采用LDMF即刻重建(n=54),随访13~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7个月;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法比较两组3年无瘤生存率和5年无瘤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重建乳房对称性、术后坏死或脂肪液化率、供区积液或感染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TRAM皮瓣痛觉、触觉、两点辨别觉异常率低于LDMF皮瓣(P<0.05);TRAM皮瓣3年和5年无瘤生存率为74.60%(47/63)、60.31%(38/63)低于LDMF皮瓣87.03%(47/54)、75.92%(41/54)(P<0.05);单因素分析糖尿病史、吸烟史、乳腺癌家族史、肿瘤直径、TNM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皮瓣来源是肿瘤复发转移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肿瘤直径≥4 cm、乳腺癌Ⅱ或Ⅲ期、病理类型为浸润性特殊型癌、淋巴结转移≥4个是乳腺癌重建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乳房重建应用TRAM皮瓣和LDMF皮瓣相比,TRAM能够加快神经感觉恢复,但可能增加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重建 立即重建 自体皮瓣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
18
作者 黄喜顺 罗美瑄 +5 位作者 王义涛 曾妍妍 许艺玲 李燕梅 李妮娜 罗晓华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747-751,共5页
目的 通过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AS)相关性,分析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18年8月至2021年7月期间来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健康医学科进行体检的12 560名体检... 目的 通过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AS)相关性,分析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18年8月至2021年7月期间来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健康医学科进行体检的12 560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抽取体检者72名被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组)、48名被确诊为血栓形成性脑卒中(血栓性脑卒中组),58名被确诊为脑梗死(脑梗死组),同时抽取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然后对上述体检者分别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所有受试者空腹抽血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分析其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 AS组Hp检出率56.94%(41/72);脑梗死组Hp检出率60.34%(35/58);血栓性脑卒中组Hp检出率58.33%(28/48);对照组Hp检出率27.0%(27/100)。AS组、脑梗死组、血栓性脑卒中组TC、TG、LDL-C的检查结果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AS组、脑梗死组、血栓性脑卒中组的TC、TG、LDL-C,结果阳性患者均高于Hp阴性患者,但是HDL-C低于Hp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p阴性组相比,Hp阳性组的UA、LDL-C、TG、Hcy及年龄均较高,而HDL-C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HDL-C是抗Hp感染的保护因子(P<0.01)。结论 Hp与AS之间是具有一定相关性的。Hp感染可显著损害脂质代谢,高HDL-C水平可减少Hp感染,可作为血管保护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幽门螺杆菌 脂代谢障碍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下载PDF
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19
作者 洪加源 洪海森 +1 位作者 蔡弢艺 李延炜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6期842-846,共5页
目的探讨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7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 目的探讨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7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58(26.3±7.1)个月。术中出血量80~400(160.5±33.2)ml,手术时间51~98(69.4±12.5)min,住院时间4~19(8.0±6.5)d。采用Baumgaertner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良好64例,可10例,差1例。除6例骨折延迟愈合外,其余69例骨折均愈合,时间10~29(16.7±3.4)周。术后2例切口感染、2例内固定失效,并发症发生率为5.3%;未发生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66~92(85.5±6.2)分,其中优47例,良18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86.7%。结论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能对抗股骨外侧应力、有效支持外侧壁,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外侧壁 InterTan髓内钉 闭合复位 内固定 老年人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骨骨折合并肋软骨骨折的疗效
20
作者 陈松林 陈检明 +6 位作者 钟京 余小平 宋志明 郭军华 蔡伟斌 郑育镇 易云峰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9期669-675,共7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胸骨骨折合并肋软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21年9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胸骨骨折合并肋软骨骨折患者78例,男性43例,女性35例;年龄18~60岁,平均42.0岁。胸骨角骨折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胸骨骨折合并肋软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21年9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胸骨骨折合并肋软骨骨折患者78例,男性43例,女性35例;年龄18~60岁,平均42.0岁。胸骨角骨折14例,胸骨体骨折64例;单侧肋软骨骨折42例,双侧肋软骨骨折36例;患者均合并纵隔挫伤。受伤至手术时间0~2d,平均1.1d。根据胸部固定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行骨折切开复位内钢板固定手术,对照组行胸部护板胸壁外固定术。比较术前5min和术后1~7d静息和咳嗽咳痰时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相应时间点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和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疼痛持续时间,总住院时间,骨痂形成时间,术后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5min及术后1、3、6个月和末次随访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hort-form 36 health survey scale,SF-36)评分。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术前5min静息时NRS评分[(8.8±0.3)分vs.(8.7±0.4)分],咳嗽咳痰时NRS评分[(9.0±0.5)分vs.(9.1±0.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d静息和咳嗽咳痰时N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前5minFEV1[(1.8±0.2)L vs.(1.7±0.3)L],FEV1%[(56.3±7.7)%vs.(55.6±8.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d相应时间点FEV1、FEV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较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7.9±0.8)d vs.(16.9±0.5)d],总住院时间短[(7.5±1.8)d vs.(10.7±1.9)d],骨痂形成时间短[(2.5±0.4)周vs.(3.2±0.8)周],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6.5%vs.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前5min SF-36评分[(53.3±2.7)分vs.(54.6±3.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1个月[(73.4±10.9)分vs.(64.7±11.6)分]、3个月[(85.6±8.7)分vs.(78.2±11.4)分]、6个月[(87.6±5.1)分vs.(82.5±7.8)分]、末次随访[(88.6±5.4)分vs.(84.3±3.9)分]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胸骨骨折合并肋软骨骨折可缓解疼痛,促进肺功能恢复,缩短总住院时间及术后骨痂形成时间,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骨折 肋软骨骨折 内固定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