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基因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陆德如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23-325,共3页
人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是一项国际性的研究计划,其目标是要把人基因组大约10万个基因、30亿对核苷酸定位和序列分析,是一项可与“人类登月计划”相比拟的空前浩大的工程,它的实施对医学和人类认识自身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人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是一项国际性的研究计划,其目标是要把人基因组大约10万个基因、30亿对核苷酸定位和序列分析,是一项可与“人类登月计划”相比拟的空前浩大的工程,它的实施对医学和人类认识自身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它的完成对人类疾病的控制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完成这样的项目,如果用传统的方法来进行,几乎是不可思议的,而各种自动化的大规模基因分析技术和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出现,大大加快了基因组分析的进程。对微生物基因组进行分析,在人基因组计划中仅是作为一种“模式生物”(model organism),用它们来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基因组 研究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包涵体提取、复性和纯化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周永春 陆峰 +3 位作者 金永明 贾林 林爱友 陆德如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2-148,共7页
由基因工程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通过破菌、洗涤获得包涵体,再经过溶解、凝胶过滤、复性、疏水和离子交换柱层析得到了均一的产品,经高压液相和SDS... 由基因工程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通过破菌、洗涤获得包涵体,再经过溶解、凝胶过滤、复性、疏水和离子交换柱层析得到了均一的产品,经高压液相和SDSPAGE电泳测定纯度均大于98%,rhGMCSF的比活为32×107IU/mg,纯化获得的rhGMCSF为一酸性蛋白,等电点约为52,NH2末端前20个氨基酸序列测定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rhGMCSF的NH2末端不均一,其中带Met的分子约占595%,第一个氨基酸为Ala的分子约占246%,为Pro的分子约占146%。纯化过程中蛋白的纯化倍数为39,生物活性总得率为691%,工艺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包涵体 复性 纯化
下载PDF
人基因工程γ-干扰素发酵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永春 刘登奇 +4 位作者 浦兆伟 陆德如 刘新垣 王子轩 王启松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48-254,共7页
分析大肠杆菌 K802(pLY-4)生产人γ-干扰素的发酵过程后发现,采用丰富培养基(改良 LB+M9),既适合于细菌生长,又适合于γ-干扰素的表达。采用逐步升温、控制不同发酵阶段的 pH 及保持高的溶解氧浓度,可提高重组质粒的稳定性和细胞的生长... 分析大肠杆菌 K802(pLY-4)生产人γ-干扰素的发酵过程后发现,采用丰富培养基(改良 LB+M9),既适合于细菌生长,又适合于γ-干扰素的表达。采用逐步升温、控制不同发酵阶段的 pH 及保持高的溶解氧浓度,可提高重组质粒的稳定性和细胞的生长速率,使γ-干扰素的表达量达4.0×10~6IU/ml,表达水平约占菌体蛋白的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发酵 干扰素
下载PDF
恶性疟P190抗原基因的表达及免疫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潘卫庆 杨树桐 +1 位作者 邓海琳 陆德如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06-311,共6页
克隆了我国海南省FCC1/HN株P190抗原三肽重复区基因,定名为P190TR。该基因片段经DNA序列分析鉴定后连接到改建的pGEX-2T表达载体BamHI和XbaI位点中,经鉴定的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JM109(DE3)大肠杆菌进行表达。结果显示:该基因得到高效融... 克隆了我国海南省FCC1/HN株P190抗原三肽重复区基因,定名为P190TR。该基因片段经DNA序列分析鉴定后连接到改建的pGEX-2T表达载体BamHI和XbaI位点中,经鉴定的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JM109(DE3)大肠杆菌进行表达。结果显示:该基因得到高效融合表达,经一步亲和纯化后就取得高纯度的重组蛋白。用纯化的表达蛋白免疫动物亦产生P190TR特异性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90抗原 基因表达 免疫学 恶性疟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DNA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高效表达的研究
5
作者 陈坚 曹韫旭 陆德如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0-74,共5页
利用PCR反应、DNA测序、基因重组等技术,构建了两个表达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DNA的重组质粒pED-GCSF和pEF-GCSF,两质粒分别转染COS7细胞作瞬时表达,转染CHO-dhfr-细胞作稳定表达。结果两质... 利用PCR反应、DNA测序、基因重组等技术,构建了两个表达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DNA的重组质粒pED-GCSF和pEF-GCSF,两质粒分别转染COS7细胞作瞬时表达,转染CHO-dhfr-细胞作稳定表达。结果两质粒在COS7细胞和CHO细胞均获得了表达,pED-GCSF转染COS7细胞48h、72h的表达量分别为52×104pg/ml和23×105pg/ml,pEF-GCSF转染COS7细胞后48h、72h的表达量分别为28×105pg/ml和14×105pg/ml。转染CHO-dhfr-细胞,随着加入的氨甲喋呤(MTX)浓度升高,CHO-dhfr+克隆数减少,但平均每个克隆的rhG-CSF表达量升高,在05μmol/LMTX下最高表达rhG-CSF细胞株的量是446μg/ml/3d。且表达的rhG-CSF注射小鼠腹腔可提高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 CDNA 哺乳动物细胞
下载PDF
嵌合Neomycin基因的腺相关病毒末端反向重复顺序(ITRs)折叠结构在真核细胞染色体基因组上的整合作用研究
6
作者 郭葆玉 胡宗林 +2 位作者 徐惠敏 孔宪涛 陆德如 《生物技术通讯》 CAS 1994年第3期143-143,共1页
腺相关病毒(AAV,Adeno associated Virus)是一类线状单股DNA的微小病毒。腺相关病毒因共具有定点整合(19q13 qter)及非病原性等特点而在基因转移与治疗中可望作为较为理想的载体。其在宿主染色体DNA上的整合需要辅助病毒共转染。根据Cav... 腺相关病毒(AAV,Adeno associated Virus)是一类线状单股DNA的微小病毒。腺相关病毒因共具有定点整合(19q13 qter)及非病原性等特点而在基因转移与治疗中可望作为较为理想的载体。其在宿主染色体DNA上的整合需要辅助病毒共转染。根据Cavalier-Smith的线状SS DNA分子复制模式,即复制过程中3′OH端作为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另一姊妹股DNA分子,然后共价地连接到亲代未折叠的5′端回纹末端而进行DNA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 ITRs NEOMYCIN 染色体基因 DNA 末端反向重复 折叠结构 非病原性 聚合酶 辅助病毒
下载PDF
恶性疟红细胞结合抗原功能区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变异性的研究
7
作者 潘卫庆 陆德如 +1 位作者 缪为民 管惟滨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2年第10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疟原虫 疟疾 疫苗 基因序列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红内期疫苗研究进展
8
作者 潘卫庆 陆德如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49-152,共4页
T淋巴细胞在疟疾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在疫苗设计时应注重掺入T细胞表位。活的减毒细菌或病毒载体在携带异源抗原和诱生细胞免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红内期MSA1,MSA2,RESA和EBA-175抗原等被列为重要疫苗候选抗原,它们的一些保护性表位... T淋巴细胞在疟疾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在疫苗设计时应注重掺入T细胞表位。活的减毒细菌或病毒载体在携带异源抗原和诱生细胞免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红内期MSA1,MSA2,RESA和EBA-175抗原等被列为重要疫苗候选抗原,它们的一些保护性表位也已鉴定。SPf.66合成肽疫苗目前受到很大关注,并已进入人体临床试验。本文还展望了红内期疫苗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红内期 疫苗
下载PDF
聚乙二醇提高重组人的γ-干扰素复性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郑平华 陈国富 +2 位作者 王正旺 潘学工 陆德如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3年第10期23-26,共4页
关键词 γ 干扰素 聚乙二醇 包涵体
下载PDF
基于转录重建的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10
作者 陈坚 傅继梁 《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 CSCD 1999年第5期257-261,共5页
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对生命过程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转录重建的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酵母双杂交系统、单杂交系统和三杂交系统等技术的共同背景,各方法的建立、原理及主要用途。
关键词 转录重建 酵母双杂交系统 单杂交系统 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由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纯化和鉴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永春 贾林 +2 位作者 陆峰 金永明 林爱友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2期72-76,共5页
由重组大肠杆菌表达的人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 GM- CSF)通过包涵体抽提、凝胶过滤、复性、疏水和离子交换层析获得纯度达到 97%的产品 ,比活为 3.2× 10 7IU/ mg,分子量为 14.84 k D.纯化获得的 rh GM- CSF为一酸性蛋... 由重组大肠杆菌表达的人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 GM- CSF)通过包涵体抽提、凝胶过滤、复性、疏水和离子交换层析获得纯度达到 97%的产品 ,比活为 3.2× 10 7IU/ mg,分子量为 14.84 k D.纯化获得的 rh GM- CSF为一酸性蛋白 ,等电点约为 5.2 ,NH2 ,-末端序列测定与文献报道一致 ,NH2 -末端不均一 ,其中带 Met的分子约占 59.5% ,成熟蛋白分子约占 2 5%。蛋白的纯化倍数为 3.9,生物活性回收率为 8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 巨噬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纯化 鉴定
下载PDF
重组恶性疟原虫DNA质粒免疫小鼠及抗原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6
12
作者 谢文凯 陈启宇 +3 位作者 汪群斌 潘卫庆 颜日辉 陆德如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16,共4页
将恶性疟原虫MSP131基因序列,引入四环素(Tc)控制的真核表达载体pTRE,获得重组质粒pTRE31。将MSP131的原核表达载体pDS56T1转化大肠杆菌表达MSP131,亲和纯化后作检测用抗原。pTRE31与辅助质粒pTetoff(tTA)肌肉注射4周龄BALB/c小鼠,观察... 将恶性疟原虫MSP131基因序列,引入四环素(Tc)控制的真核表达载体pTRE,获得重组质粒pTRE31。将MSP131的原核表达载体pDS56T1转化大肠杆菌表达MSP131,亲和纯化后作检测用抗原。pTRE31与辅助质粒pTetoff(tTA)肌肉注射4周龄BALB/c小鼠,观察DNA介导免疫情况。结果显示,四环素饲喂的小鼠4周时血清抗体阳转率为71%(1/14),而不饲喂四环素组可达100%(14/14),表明用pTRE31/pTetoff重组质粒组合直接注射小鼠有效地引发了针对疟原虫MSP131抗原的体液免疫反应,且可受控于四环素。不饲喂四环素组小鼠在12周后仍能维持抗体阳性,倍比稀释ELISA显示血清抗体滴度在4周、8周和12周内持续上升。饲喂四环素组小鼠4周后停止饲喂Tc,第8周和第12周检测仍有部分(60%)小鼠血清抗体阳转,而继续饲喂Tc的小鼠未有抗体阳转,暗示重组质粒DNA在小鼠体内可持续存在至少4周并仍具备表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DNA疫苗 四环素 Tet-off调控系统
下载PDF
组蛋白乙酰化/脱乙酰化与DNA甲基化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坚 张晓琴 傅继梁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2-364,共3页
组蛋白乙酰化和脱乙酰化与DNA甲基化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介绍了DNA甲基化对组蛋白乙酰化 /脱乙酰化影响 ,组蛋白乙酰化 /脱乙酰化对DNA甲基化的影响 ,以及组蛋白乙酰化
关键词 组蛋白脱乙酰化 组蛋白乙酰化 DNA甲基化
下载PDF
重组恶性疟原虫DNA质粒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文凯 钟平 +3 位作者 潘卫庆 陈启宇 汪群斌 陆德如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用恶性疟原虫MSP1 31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DNA直接免疫BALB/c小鼠 ,诱导产生体液 ,免疫后取脾细胞与SP2 /0小鼠骨髓瘤细胞在PEG1 450作用下进行融合 ,获得了 2株能分泌抗恶性疟原虫MSP1 31单克隆抗体的小鼠杂交瘤细胞株 9H9和 8A2。用... 用恶性疟原虫MSP1 31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DNA直接免疫BALB/c小鼠 ,诱导产生体液 ,免疫后取脾细胞与SP2 /0小鼠骨髓瘤细胞在PEG1 450作用下进行融合 ,获得了 2株能分泌抗恶性疟原虫MSP1 31单克隆抗体的小鼠杂交瘤细胞株 9H9和 8A2。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 ,小鼠腹水抗体滴度最高为 1∶1 0 0 0 0。经免疫球蛋白类型和亚类鉴定 ,2株杂交瘤细胞株均为IgG1 。蛋白免疫印迹试验表明 ,此单克隆抗体与MSP1 31蛋白抗原有特异免疫反应 ,证明通过质粒DNA直接免疫小鼠可制备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疟原虫 DNA疫苗 单克隆抗体 制备 载体DNA
下载PDF
人红细胞生成素cDNA在COS7细胞中高效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韫旭 周向军 +3 位作者 童涌 娄永华 温肇荣 陆德如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66-268,共3页
利用基因重组、PCR扩增、定点突变及转译优化等程序,构建了人红细胞生成素重组表达载体pCSV-EPO,并利用DEAE-dextran法转染猴细胞系COS7获得了EPO的暂时性高表达,EPO-ELISA定量测定表达水平:转染后48h收集的上清EPO量为25ng/ml,72h为17n... 利用基因重组、PCR扩增、定点突变及转译优化等程序,构建了人红细胞生成素重组表达载体pCSV-EPO,并利用DEAE-dextran法转染猴细胞系COS7获得了EPO的暂时性高表达,EPO-ELISA定量测定表达水平:转染后48h收集的上清EPO量为25ng/ml,72h为17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突变 基因转移
下载PDF
重组人α8干扰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与高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平武 王易伦 陆德如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人干扰素α8(IFN-α8)高表达菌株E.coliXLl-Blue/pBm,经酶切鉴定、DNA测序、SDS-PAGE、Westernblotting及生物活性测定等分析,表明能特异性地表达具有生...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人干扰素α8(IFN-α8)高表达菌株E.coliXLl-Blue/pBm,经酶切鉴定、DNA测序、SDS-PAGE、Westernblotting及生物活性测定等分析,表明能特异性地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IFN-α8,表达量达到总菌体蛋白的23%,经复性后比活为4.8×107IU/mg,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8 基因重组 克隆 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下载PDF
用高度保守区引物和套式PCR扩增丙型肝炎病毒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少堂 秦一中 +2 位作者 汪伟业 张国兆 陈蕊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24-427,共4页
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以具有高度保守性的丙型肝炎病毒(HCV)RNA 5′端非编码区引物对,扩增10例输血后肝炎血清,8例(80%)阳性。并将逆转录与第一轮PCR结合连续进行,使操作简便有效。间接证明了HCV上海株与世界若干地区HCV株5... 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以具有高度保守性的丙型肝炎病毒(HCV)RNA 5′端非编码区引物对,扩增10例输血后肝炎血清,8例(80%)阳性。并将逆转录与第一轮PCR结合连续进行,使操作简便有效。间接证明了HCV上海株与世界若干地区HCV株5′端非编码区核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和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诊断
下载PDF
基因转移与基因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葆玉 孔宪涛 陆德如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66-270,共5页
基因转移技术的发展为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本文对基因转移及基因治疗的一些实经室、前临床科学和临床情况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基因转移 基因治疗
下载PDF
组蛋白乙酰化/脱乙酰化与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坚 张晓琴 傅继梁 《中国肿瘤》 CAS 2000年第10期466-468,共3页
关键词 组蛋白乙酰化 脱乙酰化 肿瘤 癌基因
下载PDF
高表达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DNA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株的建立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坚 陆德如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7年第6期5-8,共4页
用质粒pEF-BOS的增强子、肽链延长因子基因的启动子及其第一内含子替换质粒pED-GCSF的增强子、腺病毒主要晚期启动子及杂合内含子,构建成了更高表达质粒pEFGCSF,转染CHO-dhfr-细胞,加入并逐渐升高氨甲喋呤(MTX)的浓度。结果显... 用质粒pEF-BOS的增强子、肽链延长因子基因的启动子及其第一内含子替换质粒pED-GCSF的增强子、腺病毒主要晚期启动子及杂合内含子,构建成了更高表达质粒pEFGCSF,转染CHO-dhfr-细胞,加入并逐渐升高氨甲喋呤(MTX)的浓度。结果显示:一定范围内,随着MTX浓度增高,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表达量随之提高;筛选并建立了一株稳定高表达rhG-CSFcDNA的细胞株,其表达量为5.0~5.6μg/ml/3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表达 哺乳动物细胞 启动子 质粒 hGCSF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