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多媒体课件在组胚学实验考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陈泳宏
刘平
张留宝
苏志达
-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
出处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02年第10期574-574,578,共2页
-
文摘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组胚学实验考试中 ,比较了这种考试与传统考试的区别 ,阐述了多媒体课件在组胚学实验考试中的意义。
-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组胚学
实验考试
多媒体技术
教学改革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329-4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
-
题名无核仁原生动物蓝氏贾第虫rDNA的分布
被引量:5
- 2
-
-
作者
陈泳宏
郭建
李靖炎
刘平
张留宝
-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南京林业大学环境学院动物学教研室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实验室
-
出处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5,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3 93 70 3 4 5 )
-
文摘
过去的工作已表明 ,源真核生物 (Archezoa)中的双滴虫类极其原始 ,核中尚无核仁发生 ,以蓝氏贾第虫 (Giardialamblia)作为双滴虫类的代表 ,用高度特异的核仁组织区银染法 (改良的Ag Ⅰ法 ,李靖炎 ,1985 )在电镜下检视其rDNA在核中的分布。结果发现 ,代表rDNA之所在的银粒并不集中形成任何类似核仁组织区或核仁纤维区的结构 ;在作为对照的小眼虫 (Euglenagracilis)体内 ,银粒则完全集中在核仁纤维区中 ,因此 。
-
关键词
无核仁原生动物
蓝氏贾第虫
RDNA
分布
核仁组织区
银柒
细胞核
起源
-
Keywords
Giardia lamblia
The nucleus without nucleolus
Silver staining of NOR
The distribution of rDNA
The origin of cell nucleus
-
分类号
Q953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针刺对颅脑伤治疗作用的实验依据
被引量:2
- 3
-
-
作者
苏志达
刘平
张留宝
骆云
陈泳宏
盛春宁
顾云
-
机构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
出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1年第18期44-45,共2页
-
基金
第二军医大学科研课题2000-05
-
文摘
目的研究颅脑伤后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水平变化及针刺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自由落体致伤模型,将SD大鼠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分别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和皮质中NO及NOS含量,观察针刺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颅脑伤大鼠海马和皮质NO及NOS水平均显著升高,而针刺后其水平则明显降低。结论NO和NOS参与了颅脑伤病理损伤机制,针刺可以通过降低大鼠脑组织NO和NOS酶的水平而起到治疗作用。
-
关键词
针刺
颅脑伤
大鼠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
Keywords
Acupunctu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rat
nitric oxide
nitric oxide synthase
-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蓝氏贾第虫核小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陈泳宏
郭建
李靖炎
刘平
盛春宁
-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南京林业大学环境学院动物学教研室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研究实验室
-
出处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8-70,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3937345 )
-
文摘
最原始的真核生物蓝氏贾第虫虽已有五种组蛋白 ,但以微球菌核酸酶水解却得不到规则的DNA片段。鉴于贾第虫的特殊进化地位 ,探讨其是否具有核小体结构 ,对于研究核小体的起源和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改进的染色质铺展技术制备核小体并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蓝氏贾第虫已有了直径约 1 0nm的核小体结构。作者认为核小体的形成可追溯到真核生物形成的初期甚至更早 ,核小体的完善则在真核生物形成之后。
-
关键词
源真核生物
蓝氏贾第虫
核小体
组蛋白
进化
-
Keywords
Archezoa
Giardia lamblia
Nucleosome
Histone
Evolution
-
分类号
Q933
[生物学—微生物学]
-
-
题名影响干扰素抗肝纤维化疗效的因素
- 5
-
-
作者
苏志达
陈泳宏
李瑜
刘平
-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护理教研室
-
出处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88-190,共3页
-
文摘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某些细胞对各种刺激起反应所产生的蛋白质,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最近发现IFN还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由于受到肝汇管区铁沉积,病毒基因型、血清Ⅲ型前胶原N-端末端前肽(PⅢP)水平、抗IFN抗体、剂量和疗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IFN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还不是很理想,还需进一步实践研究以提高其疗效。
-
关键词
抗肝纤维化作用
干扰素
抗IFN
中和抗体
层粘蛋白
慢性丙型肝炎
生物活性
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基因型
肝炎患者
-
分类号
R575.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
-
题名核酶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 6
-
-
作者
盛春宁
骆云
高魏
-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
出处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00-1101,共2页
-
-
关键词
核酶
抗病毒
抗肿瘤
癌基因
多药酎药性
-
分类号
R977.3
[医药卫生—药品]
-
-
题名脂肪肝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9
- 7
-
-
作者
苏志达
李瑜
-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
出处
《医学综述》
2000年第5期213-214,共2页
-
文摘
1 脂肪肝的概念 正常人每100g肝湿重含4~5g脂类,其中磷脂占50%以上,甘油三酯(TG)占20%,游离脂肪酸(FFA)占20%,胆固醇约7%,余为胆固醇酯等。显微镜下正常肝组织仅少数贮脂细胞(Ito细胞)有脂滴。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除以TG增加为主外,其他脂类成分、糖含量、羟脯氨酸、肝脏蛋白质及水分也相应改变。50%的肝重增加可能来自肝脏蛋白质,脂类改变因病因而异,在酒精性可见游离胆固醇、胆固醇酯及磷脂与胆固醇比例下降。由于脂代谢酶的遗传性缺陷而导致脂酸、胆固醇或脂复合物在肝脏等处沉积的脂沉积症,不属于脂肪肝的范畴。
-
关键词
脂肪肝
病因
病理
诊断
治疗
-
分类号
R575.5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