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上腺皮质腺瘤、嗜铬细胞瘤的CT影像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姚睿 胡卫列 +2 位作者 钱民 张利朝 赵永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92-1796,共5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腺瘤、嗜铬细胞瘤CT影像与相关生化指标的特点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9例肾上腺良性肿瘤CT表现与皮质醇节律、高血压卧立位试验及24 h尿甲氧基两项等数据,对比分析各良性肿瘤CT影像与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5...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腺瘤、嗜铬细胞瘤CT影像与相关生化指标的特点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9例肾上腺良性肿瘤CT表现与皮质醇节律、高血压卧立位试验及24 h尿甲氧基两项等数据,对比分析各良性肿瘤CT影像与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53例皮质醇腺瘤、65例醛固酮腺瘤、45例无功能腺瘤及46例嗜铬细胞瘤的平扫CT值分别为17.25±1.81,14.52±1.57,12.20±2.05,42.42±0.97 HU;增强CT值(动脉期)分别为47.82±3.07,39.23±2.37,45.35±6.46,104.93±5.84 HU;差值(增强CT值-平扫CT值)分别为30.58±2.29,24.71±1.55,33.15±5.18,62.51±5.73 HU;皮质醇腺瘤组患者自变量平扫CT值分别与16点、24点皮质醇水平呈正相关;增强CT值分别与16点、24点皮质醇水平呈正相关;嗜铬细胞瘤组患者,自变量增强CT值及差值与24 h尿甲氧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之间均呈相关。其余各组常见良性肿瘤CT值和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未发现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值在肾上腺腺瘤与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结合生化指标能减少嗜铬细胞瘤的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腺瘤 嗜铬细胞瘤 生化指标 CT
下载PDF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部分与全部切除术治疗单侧醛固酮腺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薛永平 肖维仁 +1 位作者 王敏捷 胡卫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肾上腺部分切除(partial adrenalectomy,PA)与全部切除(total adrenalectomy,TA)治疗单侧醛固酮腺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2年12月,47例单侧APA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6例行后...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肾上腺部分切除(partial adrenalectomy,PA)与全部切除(total adrenalectomy,TA)治疗单侧醛固酮腺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2年12月,47例单侧APA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6例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部分切除术(PA组),11例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全部切除术(TA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血浆醛固酮浓度、血钾水平、血压水平、服用降压药物种类。结果均无术中输血及中转开腹。PA组和TA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6.5±37.0)、(100.2±42.8)min,无统计学差异(t=1.233,P=0.224);术中出血量中位数分别为30 ml(5~400 ml)、20 ml(10~300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67,P=0.205);禁食时间分别为(1.7±0.7)、(1.7±0.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0,P=1.000);拔引流管时间分别为(3.0±0.8)、(2.8±0.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5,P=0.484);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2±2.2)、(8.1±2.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5,P=0.894)。47例随访6~97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均无复发,无须补充血钾;2组患者高血压治愈率、改善率、无效率分别为(61.1%、25.0%、13.9%)和(63.6%、36.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37,P=0.662)。结论对单侧肾上腺APA的手术治疗,后腹腔镜下PA技术上安全可行,疗效等同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腺瘤 后腹腔镜 肾上腺部分切除术 肾上腺全部切除术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黑色腺瘤的诊断与治疗(附7例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薛永平 胡卫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17-620,631,共5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黑色腺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2002年6月~2014年7月对7例肾上腺皮质黑色腺瘤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健侧卧位,腋后线第12肋缘下、腋中线髂棘上2 cm、腋前线12肋缘下共3个trocar穿刺入路...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黑色腺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2002年6月~2014年7月对7例肾上腺皮质黑色腺瘤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健侧卧位,腋后线第12肋缘下、腋中线髂棘上2 cm、腋前线12肋缘下共3个trocar穿刺入路,自制球囊扩张器建立后腹膜腔,超声刀将肿瘤完整切除。结果7例肿瘤后腹腔镜下被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60 min(34~9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0 ml(20~200 ml),均未输血。术后3~4 d拔除后腹腔引流管,6~7 d出院。病理结果均为肾上腺皮质黑色腺瘤。2例表现为Cushing 综合征、3例表现为高血压均于术后恢复正常。7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无复发和转移。结论肾上腺皮质黑色腺瘤是肾上腺皮质腺瘤的一种少见类型,无典型的临床表现,需要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后腹腔镜下切除肾上腺皮质黑色腺瘤微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腺瘤 肾上腺皮质黑色腺瘤 后腹腔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