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教育比较研究——以第二军医大学与哈佛大学公卫学院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温世浩 任为民 +4 位作者 马修强 王鋆 许放 周东 贺祥 《西北医学教育》 2013年第3期472-473,492,共3页
通过对中美两国公共卫生硕士(MPH)教育在入学制度、培养目标、专业方向与课程设置、学习时间与方式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发现差距,为我国MPH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公共卫生硕士 医学教育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基于统计学方法分析和提取CT文本报告的术语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逸敏 吴骋 +4 位作者 Songhao Zhou 汤其宇 邵丹丹 吕学婷 范博园 《中国数字医学》 2015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提取原发性肝癌CT诊断报告的术语,发现共性术语,探索特定术语,为报告文本数据结构化提供参考。方法:研究选取了实际临床工作中提交的在线CT报告,以标准案例库中的CT报告作为对照,比较两组152个标准术语的应用情况,以术语出现的频... 目的:提取原发性肝癌CT诊断报告的术语,发现共性术语,探索特定术语,为报告文本数据结构化提供参考。方法:研究选取了实际临床工作中提交的在线CT报告,以标准案例库中的CT报告作为对照,比较两组152个标准术语的应用情况,以术语出现的频次作为主要研究指标。其中,对照组和在线组的报告例数各为326份,共652份。统计分析方法为方差分析、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方法。结果:152个术语中,有86个术语两组出现频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这86个术语也是在线组的常用报告术语。326份CT报告按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三组,162个术语中,有88个术语的平均出现频次受分组影响显著,说明这88个术语可能是某一组的特有术语。还有64个术语可能是三组报告的共性术语。结论:基于统计学方法可以帮助识别CT报告的共性术语和专用术语,便于报告文本的结构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学方法 CT报告 术语分析
下载PDF
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的临床特征与放射学测量(附197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55
3
作者 李家顺 石志才 +5 位作者 贾连顺 袁文 倪斌 贾宁阳 贺佳 陈雄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55-258,共4页
目的:研究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的临床特征与放射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二者对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197例退行性颈椎不稳症的临床资料,并以100例正常无颈部症状的老年人作为对照,比较手术组、非手术组及正常人之间的差... 目的:研究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的临床特征与放射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二者对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197例退行性颈椎不稳症的临床资料,并以100例正常无颈部症状的老年人作为对照,比较手术组、非手术组及正常人之间的差异。结果:下颈椎不稳者多有颈部症状,合并椎管狭窄者还易出现颈脊髓压迫症状。手术组椎管矢状径和Pavlov率与正常人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临床症状与放射学改变有密切关系。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的X线诊断标准以角位移>10°或水平位移>30mm的标准较适合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 下颈椎不稳 放射学 诊断
原文传递
慢性胃炎湿证临床症状、体征及舌脉象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忆勤 郎庆波 +9 位作者 孟虹 张再良 李果刚 郭永洁 颜新 何新慧 贺宪民 李斌芳 庄燕鸿 郭丽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9-452,共4页
目的: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建立慢性胃炎中医湿证诊断标准,并寻找与慢性胃炎中医湿证相关性较好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舌脉象客观指标。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与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慢性胃炎中医湿证进行研究,同时采用细胞化学等技术对舌脉象进行... 目的: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建立慢性胃炎中医湿证诊断标准,并寻找与慢性胃炎中医湿证相关性较好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舌脉象客观指标。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与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慢性胃炎中医湿证进行研究,同时采用细胞化学等技术对舌脉象进行客观信息检测。结果;调查慢性胃炎患者124例,其中湿证患者262例,占61.8%。湿证分类中脾胃湿热占湿证的12.4%;湿浊中阻占湿证的26%;湿浊中阻兼脾气虚弱占湿证的31.7%。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预测脾胃湿热证正确率为93.8%,湿浊中阻证为96.2%,湿浊中阻兼脾气虚弱为92.2%,脾气虚弱合并脾胃虚寒为86.1%,肝郁气滞合并肝胃郁热为81.6%。其中55例慢性胃炎患者舌苔上皮细胞化学成分糖原(PAS)含量以脾气虚弱型为最低,湿浊中阻型最高;琥珀酸脱氢酶(S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含量以湿浊中阻型兼脾气虚弱型患者最低。140例慢性胃炎患者脉图参数h_5、h_5/h_1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而h_3/h_1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其中脾气虚弱到h_5最低,湿浊中阻型h_5/h_1最高,肝郁气滞合并肝胃郁热型h_3/h_1最高。结论:提示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舌脉客观指标可作为慢性胃炎中医湿证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湿证 临床症状 体征 舌象 脉象 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中医单证证型专家观点文献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侯凤刚 赵钢 +2 位作者 沈旭波 凌昌全 贺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44-245,249,共3页
目的 整理原发性肝癌辨证分型文献中的专家观点 ,分析原发性肝癌各中医单证证型在专家观点中的出现状况 ,初步明确其主要的单证证型。方法 对建国以来国内公开报道的有关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整理 ,运用χ2 检验对文献中... 目的 整理原发性肝癌辨证分型文献中的专家观点 ,分析原发性肝癌各中医单证证型在专家观点中的出现状况 ,初步明确其主要的单证证型。方法 对建国以来国内公开报道的有关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整理 ,运用χ2 检验对文献中的专家观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气滞 (肝气郁结 )型、血瘀型、脾气虚型、肝阴虚型、肾阴虚型、肝胆湿热型在专家观点中出现频率较高 (均超过 5 0 % ) ,它们之间没有显著性意义 ,但与其它出现频率较低的各单证证型相比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0 91)。结论 原发性肝癌常见的中医单证证型依次为①气滞 (肝气郁结 )型 ;②血瘀型 ;③脾气虚型 ;④肝阴虚型 ;⑤肾阴虚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中医单证 专家观点 统计分析
下载PDF
颈前路椎间撑开的在体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徐建伟 贾连顺 +3 位作者 谭军 陈德玉 周许辉 陆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11-414,共4页
目的:研究颈椎前路手术中撑开的扭力变化,分析撑开扭力的构成原因,为椎间撑开有关问题提供量化依据。方法:用特制的能测定撑开扭力的颈椎前路撑开器,在41例三组病人颈椎前路次全椎体切除术中测定3种状态下撑开椎体时的扭力变化,统计分... 目的:研究颈椎前路手术中撑开的扭力变化,分析撑开扭力的构成原因,为椎间撑开有关问题提供量化依据。方法:用特制的能测定撑开扭力的颈椎前路撑开器,在41例三组病人颈椎前路次全椎体切除术中测定3种状态下撑开椎体时的扭力变化,统计分析其变化趋势,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撑开扭力随着撑开的高度先平稳增加,前柱完全撑开时扭力急剧增加。不同病例组撑开的扭力增幅绝对值不等,但曲线类型相似,颈椎外伤病人最大撑开扭力较颈椎退变病人明显低(P<0.01)。结论:撑开扭力增幅曲线先缓慢增加后急剧增加,术中应逐步撑开,颈椎骨折时撑开力应相应减小,撑开扭力增幅明显增加的高度为合适椎间撑开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椎间撑开 在体研究 椎体次全切 颈椎外科 手术方式
原文传递
64层螺旋CT延迟扫描对心肌存活性的诊断价值:与^18F-FDG PET显像对比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閤谦 田建明 +5 位作者 汪斌 孔令山 崔斌 吴骋 陈涛 童林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1-304,共4页
目的以^(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为标准,评价64层螺旋CT心脏延迟增强扫描对心肌存活性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初次心肌梗死发作2周内接受64层螺旋CT及PET检查。按照美国心脏学会推荐的方法将左心室心肌分为17节段。逐... 目的以^(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为标准,评价64层螺旋CT心脏延迟增强扫描对心肌存活性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初次心肌梗死发作2周内接受64层螺旋CT及PET检查。按照美国心脏学会推荐的方法将左心室心肌分为17节段。逐个节段进行对比并用配对McNemar检验及诊断试验一致性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左心室心肌的17个节段中,5段心肌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10段心肌一致性好(Kappa值>0.75),2段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0.40≤Kappa值≤0.75)。结论64层螺旋CT心脏延迟增强扫描与PET评估心肌存活性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是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的评估存活心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活力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住院患者直接护理工时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梁新蕊 张玲娟 +3 位作者 陆健 陆小英 曹洁 韩文军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8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每日所需直接护理工时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目的抽样法对上海市某三甲医院4个病区,进行为期28d的直接护理工时测定。共发放调查表5 120份,其中有效回收4 988份,有效回收率为97.42%。结果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每日所需直接护理工时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目的抽样法对上海市某三甲医院4个病区,进行为期28d的直接护理工时测定。共发放调查表5 120份,其中有效回收4 988份,有效回收率为97.42%。结果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神经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外科术前、普通外科术前患者直接护理工时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患者护理等级、ADL等级、病情严重程度,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普通外科术后患者每日所需直接护理工时的主要影响因素为ADL等级和病情严重程度。而患者的手术类型未被纳入回归方程,不是直接护理工时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患者护理等级、ADL等级、病情严重程度是患者每日所需直接护理工时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作为患者分类的指标,进而预测护理人力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护理工时 护理等级 ADL等级 病情严重程度 手术类型
下载PDF
拉米夫定耐药株两种治疗策略的效果比较(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用与恩替卡韦单用) 被引量:6
9
作者 赵攀 王希 +1 位作者 祁京 徐东平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用两种治疗策略对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检索2010年7月以前在PUBMED,EMBASE,CNKI等全文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拉米夫定(剂量100 mg/d)联合阿德福韦酯(剂量10 mg/d)与恩替...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用两种治疗策略对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检索2010年7月以前在PUBMED,EMBASE,CNKI等全文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拉米夫定(剂量100 mg/d)联合阿德福韦酯(剂量10 mg/d)与恩替卡韦单用(剂量1 mg/d)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程≥48周)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采用χ2检验分析研究间的异质性,以相对危险度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进行合并分析并绘制森林图。疗效判定指标包括血清HBV DNA检测不到(阴转)、血清ALT复常、血清HBeAg抗体转换。结果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方式与恩替卡韦单用对拉米夫定耐药株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48周血清HBV DNA阴转率、血清ALT复常率和血清HBeAg抗体转换率比较的P值分别为0.25,0.61和0.33。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用对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耐药
下载PDF
上海市血液透析中心护士压力源探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晓萍 王黎 +2 位作者 李玲玲 孟虹 陈静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0年第12期1173-1174,共2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血透室护士的压力源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探索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3家血液透析中心的血透护士的一般情况和工作压力源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血透室护士压力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护... 目的了解上海市血透室护士的压力源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探索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3家血液透析中心的血透护士的一般情况和工作压力源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血透室护士压力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总的平均压力程度为2.58±0.51。结论上海市从事血液透析工作的护士压力程度较高,应积极研究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教育措施,提高血透护士的身心健康。改善工作环境,减轻来自各方面的工作压力,保证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工作压力源 护理心理学 护理管理
下载PDF
文献中原发性肝癌中医单证辨证专家观点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侯凤刚 赵刚 贺佳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56-57,共2页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辨证分型文献中的专家观点 ,根据专家观点中各中医单证证型的出现状况 ,初步明确原发性肝癌主要的单证证型。方法 :整理建国以来国内公开报道的有关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 ,运用 χ2 检验对文献中的专家观...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辨证分型文献中的专家观点 ,根据专家观点中各中医单证证型的出现状况 ,初步明确原发性肝癌主要的单证证型。方法 :整理建国以来国内公开报道的有关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 ,运用 χ2 检验对文献中的专家观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气滞型 (肝气郁结型 )、血瘀型、脾气虚型、肝阴虚型、肾阴虚型、肝胆湿热型在专家观点中出现频率较高 (均超过 5 0 % ) ,与其他出现频率较低的各单证证型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0 91) ,但它们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0 91)。结论 :原发性肝癌常见的中医单证证型依次为①气滞 (肝气郁结 )型②血瘀型③脾气虚型④肝阴虚型⑤肾阴虚型⑥肝胆湿热型 6种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中医单证 专家观点 统计分析
下载PDF
中国人群HER2基因655位密码子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丹 攸璞 +2 位作者 安伟 柳伟伟 王雅杰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7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HER2基因Ile655Val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胃癌的易感性、临床病理特征等方面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法检测210例胃癌患者和278例正常对照者HER2基因655位基因型,分析其与... 目的探讨HER2基因Ile655Val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胃癌的易感性、临床病理特征等方面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法检测210例胃癌患者和278例正常对照者HER2基因655位基因型,分析其与胃癌发病风险及临床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与Ile/Ile基因型相比,Val/Val基因型患者发病风险OR值为3.15(95%CI=1.07~6.71);Ile/Val基因型的发病风险OR值为1.90(95%CI=1.18~3.10)。携带Val等位基因者与Ile纯合子相比,进展期(T2~T4)病例分别为55/98(P=0.021);淋巴结阳性(N1~N3)病例分别为44/71(P=0.019);远处转移(M1)病例分别为23/31(P=0.051);低分化病例分别为35/55(P=0.002)。结论 HER-2基因Ile655Val多态性与胃癌的易感性存在相关。与Ile/Ile基因型相比,Val/Val基因型患者发病风险最高,Ile/Val基因型的发病风险次之。Ile655Val突变的病例,在病理学上显示出浸润深度深、多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比例高的特点,与出现远处转移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HER2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西安地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王亚萍 田苑 +6 位作者 朱建宏 杨玉凤 张洪波 王朝晖 刘灵 吕晔 熊林平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4-15,18,共3页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HLA-DRB1(humanleukocyte antigen-DRB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了解ADHD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中HLA-DRB1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上的差异。【方法】...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HLA-DRB1(humanleukocyte antigen-DRB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了解ADHD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中HLA-DRB1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上的差异。【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应用PCR-SSOP技术对54例ADHD病例组及66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在ADHD病例组及对照组中,HLA-DRB1位点共检出13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93%-13.89%及0.76%-18.18%;DR1、DR10以及DR12在两组中的分布上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中DR12(15.91%)明显高于ADHD病例组(4.63%),RR为0.218 7;DR1在ADHD病例组为7.41%,在对照组为0.76%,RR为11.304 3;DR10在ADHD病例组为9.26%,在对照组未检出,RR为31.382 0。【结论】①西安地区ADHD患儿及正常对照儿童HLA-DRB1位点上等位基因的遗传信息体现了国人的主要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②DR12可能为ADHD的保护基因,DR1和DR10则可能是ADHD的易感基因或与易感基因相连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基因 HLA-DRB 多态性
下载PDF
上颈椎X线测量与寰椎发育过小
14
作者 李青 陈雄生 +1 位作者 贾连顺 贺佳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7期677-678,共2页
目的观察正常人的上颈椎椎管后缘弧线形态、寰椎后结节位置,确定寰枕枢角(∠AOA)、寰枢椎比值(RAA)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例正常成人和9例寰椎发育过小者上颈椎侧位片,用数码相机输入计算机,采用Coreldrew1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统... 目的观察正常人的上颈椎椎管后缘弧线形态、寰椎后结节位置,确定寰枕枢角(∠AOA)、寰枢椎比值(RAA)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例正常成人和9例寰椎发育过小者上颈椎侧位片,用数码相机输入计算机,采用Coreldrew1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正常成人的正常值,并将9例先天性寰椎过小畸形者的变化值与之比较。结果正常成人的上颈椎椎管后缘弧线平滑、自然,寰椎后结节位置为正值,各测量指标呈正态分布,∠AOA为(151.48±5.75)°,RAA为(1.94±0.11),SAC为(24.13±2.47)mm;寰椎发育过小者的寰椎前结节位于正常位置,后结节前移,上颈椎椎管后缘弧线弧度不自然,在寰椎后结节处发生转折,9例中8例寰椎后结节位置为负值;∠AOA(133.14±5.78)°,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RAA(1.72±0.06)、SAC(19.14±1.46)mm,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正常成人的上颈椎椎管后缘弧线弧度自然,寰椎后结节位置为正值,∠AOA≥142.02°,RAA≥1.76;寰椎发育过小者的寰椎前结节位置正常,而后结节前移,上颈椎椎管后缘弧线在该处发生转折,寰椎后结节位置为负值,∠AOA和RAA明显变小。上述指标对确定寰椎发育过小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颈部 寰椎 发育不良 X线测量
下载PDF
前列腺癌、增生结节及外周带非癌组织在3.0T MR动态增强灌注成像中的强化表现 被引量:17
15
作者 景国东 金爱国 +6 位作者 吴骋 张盼盼 王振 陈玉坤 王莉 陆建平 汪剑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56-759,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灌注成像(DCE-MRPI)及定量分析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前列腺癌和2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在术前均行常规MRI和DCE-MR灌注成像检查。共采集216个兴趣区的数据,包括前列腺癌结节87处...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灌注成像(DCE-MRPI)及定量分析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前列腺癌和2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在术前均行常规MRI和DCE-MR灌注成像检查。共采集216个兴趣区的数据,包括前列腺癌结节87处,前列腺增生结节75处,外周带非癌组织54处。在相应的灌注参数图上分别测量各兴趣区的Ktrans和Kep值,并比较三类组织之间的差异,并对其强化曲线类型进行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结节、增生结节及外周带非癌组织之间比较,Ktrans和Ke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2.54和111.84,P<0.001);前列腺癌结节呈高灌注,外周带非癌组织呈低灌注,增生结节介于两者之间,仅26.7%的增生结节呈高灌注。前列腺癌主要强化方式为速升速降型(62/87)和速生缓降型(24/87);前列腺增生结节的强化方式为速升缓降型(22/75)、速升平台型(20/75)、缓升平台型(22/75)、缓慢上升型(11/75);外周带非癌组织主要强化方式为缓升平台型(37/54)和缓慢上升型(15/54)。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灌注成像及定量分析在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结节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灌注成像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肝癌并门脉主干癌栓的介入治疗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6
16
作者 刘崎 田建明 +6 位作者 贾雨辰 王振堂 叶华 杨继金 孙飞 林琳 贺佳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38-541,共4页
目的 分析肝癌并门脉主干癌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评价不同介入方法的疗效。方法  182例肝癌并门脉主干癌栓患者行 2次以上介入治疗 ,2 6例单纯肝动脉内化学药物灌注 (化疗 )(A组 ) ,4 2例化疗加碘油栓塞 (B组 ) ,114例化疗加碘油明... 目的 分析肝癌并门脉主干癌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评价不同介入方法的疗效。方法  182例肝癌并门脉主干癌栓患者行 2次以上介入治疗 ,2 6例单纯肝动脉内化学药物灌注 (化疗 )(A组 ) ,4 2例化疗加碘油栓塞 (B组 ) ,114例化疗加碘油明胶海绵栓塞 (C组 ) ,对其预后因素进行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 1)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意义的预后因素是Child分级、病灶类型、病灶直径、病灶占据率、有无合并动静脉瘘 (AVS)、治疗方法、治疗后肿瘤大小改变、癌栓改变及治疗次数 ;多因素分析显示Child分级、病灶占据率、有无AVS、治疗方法及治疗次数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 2 )从治疗后肿瘤缩小、癌栓消失及生存率来看 ,C组疗效最好 ,B组次之 ,A组最差 (P <0 0 0 1)。结论 肝癌并门脉主干癌栓患者的预后与病人一般状况、肿瘤发展程度和治疗方法及时机这三者密切相关 ,对ChildA级、肿瘤相对局限者 ,积极的超选择性化疗加碘油及明胶海绵栓塞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门脉主干癌栓 介入疗法 预后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影响生存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7
17
作者 刘崎 贾雨辰 +9 位作者 田建明 王振堂 叶华 陆建平 王飞 杨继金 孙飞 陈栋 林琳 贺佳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59-361,共3页
探讨原发性肝癌累积生存率与肿瘤形态、门脉癌栓及治疗方法、次数和间隔时间的关系,以提出恰当的治疗方案。621例资料完整的肝癌病人行2次以上介入治疗,分析其生存率与肿瘤形态、门脉癌栓及治疗方法、次数和间隔时间的关系。结果... 探讨原发性肝癌累积生存率与肿瘤形态、门脉癌栓及治疗方法、次数和间隔时间的关系,以提出恰当的治疗方案。621例资料完整的肝癌病人行2次以上介入治疗,分析其生存率与肿瘤形态、门脉癌栓及治疗方法、次数和间隔时间的关系。结果:(1)单结节生存率最高,弥漫型最差。(2)门脉内没有癌栓的病人生存率显著高于门脉内有癌栓的,但癌栓的部位与生存率关系不大。(3)介入治疗以药物灌注加碘油及明胶海绵栓塞(LpGsTACE)效果最佳。(4)治疗次数和间隔时间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关键是TACE的质量。肿瘤形态、门脉癌栓及治疗方法、次数和间隔时间对原发性肝癌的累积生存率影响很大,对这类病人应行“个案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术 存活率
原文传递
MRI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检测活性心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朱海云 田建明 +4 位作者 王莉 曾浩 黄胜东 徐训宇 陆健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3-598,共6页
目的评估各种影像学方法检测心肌活性的价值。方法建立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猪10只,按照美国心脏病协会推荐的方法将左心室分为16节段,分别于制作模型前和后1~2个月进行MR多技术联合应用扫描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ET)、201铊单光子... 目的评估各种影像学方法检测心肌活性的价值。方法建立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猪10只,按照美国心脏病协会推荐的方法将左心室分为16节段,分别于制作模型前和后1~2个月进行MR多技术联合应用扫描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ET)、201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201TlSPECT)检查,判断心肌缺血区和坏死区的大小,并与病理结果对照,了解各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7只动物顺利完成所有检查,共计112个节段。静息时MR电影扫描共有10个(8.93%)节段运动丧失,4个(3.57%)节段运动轻度减弱,2个(1.78%)节段运动明显减弱;负荷后MR电影扫描共有10个(8.93%)节段运动丧失;心肌灌注扫描见34个(30.36%)节段缺血,心肌活性扫描见12个(10.71%)节段坏死;PET检查见17个(15.18%)节段为梗死心肌;SPECT检查见9个(8.04%)节段为梗死心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见14个(12.50%)节段为无红染的苍白色梗死区。PET检出的坏死节段多于MR心肌活性扫描(χ2=5,P=0.0253,Kappa=0.8028)和电影扫描(χ2=7,P=0.0082,Kappa=0.7079),并有统计学意义;亦多于TTC染色显示的坏死节段,但无统计学意义(χ2=3,P=0.0833,Kappa=0.8879);SPECT检出的坏死节段较TTC染色显示的节段少,并有统计学意义(χ2=5,P=0.0253,Kappa=0.7590);MR电影检出的坏死节段较TTC染色显示的节段稍少,并有统计学意义(χ2=4,P=0.0455,Kappa=0.8100);MR心肌活性扫描检出的坏死节段和TTC染色显示的坏死节段相比无统计学意义(χ2=2,P=0.1573,Kappa=0.9130)。以TTC染色结果为金标准,MR电影、MR心肌活性扫描、PET和SPECT检出无活性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1.43%、100.00%;85.71%、100.00%;100.00%、96.94%;64.29%、100.00%。结论MR心脏检查可结合形态、功能及灌注多种方法检测活性心肌,清晰显示心肌梗死的位置、程度,并可对左室室壁运动进行直观显示,且价格相对PET便宜;PET检查高估心肌坏死范围,且不能判断心肌梗死是透壁梗死还是心内膜下梗死;MRI和PET、病理结果均有较高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 MRI 对比研究 显像检测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 TTC染色 慢性心肌缺血模型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美国心脏病协会 SPECT检查 心肌活性 PET检查 节段运动 MR电影 心肌坏死范围 病理结果 梗死心肌 CT检出 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纳美芬注射液拮抗芬太尼复合麻醉呼吸抑制的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6
19
作者 朱光辉 李军 +5 位作者 王祥瑞 缪长虹 邓小明 艾登斌 贺佳 连庆泉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纳美芬注射液拮抗芬太尼复合麻醉呼吸抑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设计。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患者,手术结束停止丙泊酚输注时,无自主呼吸或呼吸频率<10次·min^(-1),或... 目的评价国产纳美芬注射液拮抗芬太尼复合麻醉呼吸抑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设计。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患者,手术结束停止丙泊酚输注时,无自主呼吸或呼吸频率<10次·min^(-1),或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6 kPa。试验组予纳美芬0.25μg·kg^(-1),累积剂量不超过1μg·kg^(-1);对照组予纳洛酮1μg·kg^(-1),累积剂量不超过1mg。观察比较2组呼吸恢复率、拔管时间等,并对实验室指标进行评估。结果共入组病例218例,其中试验组110例,对照组108例,无脱落和剔除病例。试验组在用药后10min呼吸恢复率为96.4%,高于对照组(88.0%),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用药后拔管时间(5.4±0.3)min,对照组(6.1±0.4)min,2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率0.9%(1/110),对照组2.8%(3/108),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可自行缓解。结论纳美芬治疗术后芬太尼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患者呼吸恢复率优于纳洛酮,安全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美芬 麻醉 全身 呼吸功能不全 多中心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高血压病病程与认知功能改变的关系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拓 向军武 +2 位作者 白洁 王睿 赵忠新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8-282,共5页
目的 研究成年人高血压病病程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24例血压正常者(A组)、1 296例控制欠佳的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后者根据高血压患病年限分为≤5年、6~10年、11 ~20年及>20年组(B~E组).对各组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 目的 研究成年人高血压病病程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24例血压正常者(A组)、1 296例控制欠佳的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后者根据高血压患病年限分为≤5年、6~10年、11 ~20年及>20年组(B~E组).对各组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和画钟试验(CDT)测试,评估认知功能并分析其与高血压病病程的可能关系.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的MMSE量表、CDT、记忆类及非记忆类认知功能得分均低于血压正常者(MMSE量表:P=0.010; CDT:P<0.001;记忆类认知功能:P=0.007;非记忆类认知功能:P =0.046).A~E组的认知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分别为3.6% (8/224)、6.6% (26/393)、16.6% (72/433)、19.7% (55/279)和33.5% (64/191).高血压患病> 20年组的MMSE、CDT、记忆类及非记忆类认知功能得分均较血压正常组明显降低(MMSE:Z =61.314,P<0.001;C DT:Z=44.642,P<0.001;记忆类认知功能:Z=35.703,P<0.001;非记忆类认知功能:Z=54.440,P<0.001).结论 高血压病是认知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认知功能减退患病率及严重程度随高血压患病年限延长而增加.患病20年以上的高血压患者的各项认知功能均明显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高血压病程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