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种细小种子类生药的计算机图像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秦路平 郑水庆 +3 位作者 张卫东 张汉明 郑汉臣 周洪堂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7-139,共3页
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20种细小种子类生药进行分析测定,报道了种子的最大直径、周长、截面积。
关键词 种子类药材 种子 计算机 图像分析
下载PDF
计算机化清醒自由活动大鼠血流动力学测定技术 被引量:8
2
作者 程勇 苏定冯 张洪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92-394,共3页
对大白鼠血流动力学的研究,通常在麻醉状态进行。已知各种麻醉剂对心血管活动及其反射性调节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麻醉的深浅、呼吸和体温的变化均可影响实验结果。另有研究表明,麻醉可使某些药物的效应发生量的甚或质的改变。这... 对大白鼠血流动力学的研究,通常在麻醉状态进行。已知各种麻醉剂对心血管活动及其反射性调节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麻醉的深浅、呼吸和体温的变化均可影响实验结果。另有研究表明,麻醉可使某些药物的效应发生量的甚或质的改变。这可能是某些动物实验结果与临床观察不符的原因之一。若不麻醉,动物往往被制动。制动引起的应激性心血管活动改变亦可明显地影响实验结果。另外,由于血压等生理指标存在着明显的波动性,间断采样或短时记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动物实验 药物 计算机
下载PDF
HBV标志物结果报告计算机处理系统的开发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淑梅 雷长海 +5 位作者 朱志年 张乐之 孙巍巍 郭品娥 徐玉莲 沈茜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3年第6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血液检验 计算机处理系统 灰度范围 质量控制 原始数据保存
下载PDF
文字、警示号提示在HBV标志物检测结果报告计算机处理系统中的应用和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淑梅 雷长海 +3 位作者 朱志年 张乐之 孙巍巍 沈茜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4年第4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文字 警示号 HBV标志物 计算机处理系统 自动化处理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 被引量:6
5
作者 陆江东 戴卓臣 郑奋 《电子设计工程》 2013年第21期44-45,48,共3页
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是高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详细阐述了基于物联网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的架构以及各个功能模块的特点,在实现了传统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功能的同时,还有效的实现了各部门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整合。为计算机实... 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是高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详细阐述了基于物联网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的架构以及各个功能模块的特点,在实现了传统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功能的同时,还有效的实现了各部门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整合。为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实现了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本文探讨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RFID技术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使得计算机实验室各种纷繁复杂的海量电子设备以及软硬件系统整合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RFID 实验室管理系统 资源共享
下载PDF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信息素养——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块化分级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乐平 李东方 +1 位作者 雷长海 孔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年第2期53-54,共2页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医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知识和培养信息素养的主要课程。以模块化、分级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为指导,提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块化分级教学的改革思路,旨在提高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 信息素养 模块化 分级教学 计算机教学
下载PDF
血小板激活因子对内皮细胞形态参数影响的计算机定量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丁自强 周洪堂 李少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73-576,共4页
利用具有大容量、高运算速度和高分辨率的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建立定量分析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面积、形状因子、细胞间距及细胞间空隙面积占细胞单层面积百分比的软件,并分析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 利用具有大容量、高运算速度和高分辨率的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建立定量分析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面积、形状因子、细胞间距及细胞间空隙面积占细胞单层面积百分比的软件,并分析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对EC形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EC相互连接紧密,细胞间隙较窄。PAF作用60min,细胞明显回缩,膜表面有很多粗细不等的突起,细胞间隙增大。计算机定量分析表明,PAF(10^-?mol/L)作用10min,就可使细胞间距和细胞间空隙面积占细胞单层面积百分比增大,30min细胞面积减小,形状因子增大,证明细胞发生了回缩,这可能是PAF增加血管壁通透性的重要机制。计算机图像分析有助于迅速、准确地定量测定EC形态变化,为研究EC在血管屏障中的作用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图像 血小板 激活因子
下载PDF
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模块化分级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乐平 李东方 +1 位作者 雷长海 孔玉 《西北医学教育》 2005年第4期413-415,共3页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医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知识和培养信息素养的主要课程.以模块化、分级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为指导,提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块化分级教学的改革思路,旨在提高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 信息素养 模块化 分级教学 计算机教学
下载PDF
医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 被引量:2
9
作者 陆江东 郑奋 +1 位作者 戴卓臣 宋茂海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第33期43-44,共2页
计算机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已渐渐成为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中心学科之一。无论是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现代化方面,还是在航空航天、高科技生物医药制造等先进科学技术方面,都离不开计算机的许多理论基础。为培养优秀的医科人才,面... 计算机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已渐渐成为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中心学科之一。无论是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现代化方面,还是在航空航天、高科技生物医药制造等先进科学技术方面,都离不开计算机的许多理论基础。为培养优秀的医科人才,面对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必须提高教学效率,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才能适应现代医科教育的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 医学生 因材施教
下载PDF
计算机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
10
作者 孔玉 李东方 张乐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9年第6期764-766,共3页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是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公共必修课程,本校根据学员基础及专业类型实施了模块化分级教学。此文主要探讨了关于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资源及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实践,并提出对学生的考核和能力...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是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公共必修课程,本校根据学员基础及专业类型实施了模块化分级教学。此文主要探讨了关于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资源及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实践,并提出对学生的考核和能力评价应体现计算机操作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教育 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
下载PDF
肌组织兴奋收缩偶联变化时计算机毫秒级实时控制与测定
11
作者 雷长海 龚华礼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1999年第6期 17,共1页
本文报道了以红外线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控制的电刺激-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同步技术,有骨骼肌兴奋一收缩偶联变化的瞬间,实时测定电刺激发生生物功能变化至超低温快速冷冻的精确时间,并同步获取骨骼肌微秒级超微形态变化。
关键词 骨骼肌 兴奋 收缩 偶联 快速冷冻固定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生物组织超低温快速冷冻计算机实时控制与测定的毫?…
12
作者 雷长海 龚华礼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1999年第7期22-23,共2页
本文报道了在生的组织电刺激-超低温快速冷冻计算机实时控制和测定的实验中,利用红外线技术和模数转换技术,以自行研制的计算机处理系统实时控制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仪,把生物组织从电刺激发生形态功能变化至冷冻固定所经历时间的测... 本文报道了在生的组织电刺激-超低温快速冷冻计算机实时控制和测定的实验中,利用红外线技术和模数转换技术,以自行研制的计算机处理系统实时控制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仪,把生物组织从电刺激发生形态功能变化至冷冻固定所经历时间的测定从毫秒级提升到微秒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数转换 超低温 快速冷冻 实时控制 生物组织
下载PDF
心舒张性变化的计算机监测系统
13
作者 朱志年 陈建国 《医学信息(云南)》 1998年第9期22-24,共3页
本文介绍了心舒张性变化的监测系统。系统硬件由PC-386微机、12位A/D转换器和多道生理记录仪构成。系统软件采用编译BASIC和汇编语言编写,菜单方式界面。系统监测了11只对照猫和7只30%体表Ⅲ度烧伤猫的心脏舒张... 本文介绍了心舒张性变化的监测系统。系统硬件由PC-386微机、12位A/D转换器和多道生理记录仪构成。系统软件采用编译BASIC和汇编语言编写,菜单方式界面。系统监测了11只对照猫和7只30%体表Ⅲ度烧伤猫的心脏舒张性变化。结果表明:①所获对照组数据变异小,证实了系统的可靠性。②用CRHL指标反映心舒张性变化比-dp/dtmax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功能 舒张性 计算机监测
全文增补中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研究
14
作者 孙巍巍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07年第9期140-140,共1页
为了适应学生专业需要和发展趋势,按照"宽基础,重实践,目的在应用"的原则,我校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实行模块化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 模块化教学
下载PDF
中药近红外光谱的褶合变换与信息可视化技术 被引量:13
15
作者 肖杰 吴玉田 +3 位作者 雷长海 刘荔荔 陆峰 朱斌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95-1299,共5页
运用褶合变换挖掘近红外光谱的特征信息并通过计算可视化技术获取相应指纹谱的表征 ,建立一种采用信息变换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分析中药近红外光谱的新方法。应用该技术鉴别丹参、板蓝根和蛇床子药材 ,所得分类结果与传统植物分类学结果一致。
关键词 中药鉴别 近红外光谱 褶合变换 信息可视化
下载PDF
CompareData Quick临床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孔玉 陆健 +2 位作者 贺佳 吴骋 柳伟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数据管理系统 临床试验数据 数据录入 病例报告表 管理软件 临床数据 计算机 安全性
下载PDF
心电信号的小波变换识别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乐平 朱志年 +1 位作者 雷长海 龚华礼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9-80,共2页
本文把小波变换应用于心电信号的识别。探讨了伸缩尺度和伪频率 (译自pseudo -frequency)之间的关系 ;利用二进双正交样条小波对室扑信号按Mallat算法进行小波分解 ;
关键词 心电信号 小波变换 识别方法 伸缩尺度 伪频率 二进双正交样条 MALLAT算法
下载PDF
微机心收缩性功能实时分析系统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志年 俞可大 +1 位作者 富维骏 陈建国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3-48,共6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IBM-PC/XT微机上开发的心收缩性实时分析系统的软、硬件结构.12位A/D转换器将LVP、BP、ECG信号数字化,采样频率为500Hz.系统软件设计采用菜单选择方式,用8088汇编语言和编译BASIC语言编写.系统按照Maxwell心肌模型,在...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IBM-PC/XT微机上开发的心收缩性实时分析系统的软、硬件结构.12位A/D转换器将LVP、BP、ECG信号数字化,采样频率为500Hz.系统软件设计采用菜单选择方式,用8088汇编语言和编译BASIC语言编写.系统按照Maxwell心肌模型,在心脏等容收缩期,测定心肌收缩性能.通过对Maxwell心肌模型的化简,用线性回归方式求出V_(max).系统运行后可绘制或打印出心力环、舒一缩谐调环和dp/dt-P回归线坐标图,打印出反映心肌功能的30项参数及统计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 心收缩性 等容收缩期
下载PDF
酶标仪检测处理系统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雷长海 吴淑梅 +2 位作者 张乐平 朱志年 孙巍巍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4年第5期24-25,33,共3页
为解决医院检验工作中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错误率高等问题,开发研制了酶标仪检测处理系统,经临床9000余例样品的检验应用,证实结果正确,操作简便,杜绝了人为错误,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大大提高,效果令人满意。在使用酶标仪进行各项检... 为解决医院检验工作中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错误率高等问题,开发研制了酶标仪检测处理系统,经临床9000余例样品的检验应用,证实结果正确,操作简便,杜绝了人为错误,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大大提高,效果令人满意。在使用酶标仪进行各项检验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处理系统 酶标仪 检验医学 酶联免疫法
下载PDF
猫烧伤早期补给高渗乳酸钠溶液对心脏舒张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振成 陈建国 +6 位作者 韩红 杨新良 袁文俊 富维骏 俞可大 朱志年 朱宝旺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72-274,共3页
我们以前的工作表明,烧伤早期心收缩性变化的同时心舒张性也在变化,并且分为3个期。静脉输注高渗乳酸钠溶液可改善心脏的收缩性,对舒张性作用仅有一些提示。本实验以左心室收缩-舒张谐调环(contraction—relaxation harmoniousness loop... 我们以前的工作表明,烧伤早期心收缩性变化的同时心舒张性也在变化,并且分为3个期。静脉输注高渗乳酸钠溶液可改善心脏的收缩性,对舒张性作用仅有一些提示。本实验以左心室收缩-舒张谐调环(contraction—relaxation harmoniousness loop;CRHL)和-dLVP/dt_(max)为指标,研究烧伤早期补给高渗钠盐溶液对心脏舒张性的影响。CRHL基于左心室内压(LVP),它以dLVP/dt和dLVP^2/dt^2为量纲,从两维空间图(dLVP/dt-dLVP^2/dt^2 loop)角度,对心脏泵舒张、收缩活动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乳酸钠 心脏功能 舒张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