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对维生素B12缺乏性神经病变的认识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宇卉 邵福源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1-244,共4页
关键词 维生素B12缺乏 神经病变 神经精神症状 巨幼红细胞贫血 社区老年人 发达国家 住院老人 患病率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生长因子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坚 邵福源 +1 位作者 吴萍嘉 赵忠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血清神经生长因子 急性脑血管病 脑损伤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治疗的误区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宇卉 邵福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33-436,共4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周围神经病变最重要的病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不乏因足部溃疡经久不愈而导致截肢者。尽管目前对糖尿病的认识不断提高,但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仍重视不够,在诊断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周围神经病变最重要的病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不乏因足部溃疡经久不愈而导致截肢者。尽管目前对糖尿病的认识不断提高,但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仍重视不够,在诊断治疗上存在不少误区,对此应充分加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诊断治疗 常见并发症 生活质量 经久不愈 足部溃疡
下载PDF
从循证医学观点评估神经保护剂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焰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257-259,共3页
关键词 循证医学 神经保护剂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治疗
下载PDF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贺斌 邵福源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03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视神经脊髓炎(NMO)急性发作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临床确诊为NMO急性发作的患者以甲泼尼龙一日1000mg,静脉滴注3天;随后以甲泼尼龙一日80mg,静脉滴注3天;接着改用泼尼松片剂口服,在一个月内逐渐减...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视神经脊髓炎(NMO)急性发作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临床确诊为NMO急性发作的患者以甲泼尼龙一日1000mg,静脉滴注3天;随后以甲泼尼龙一日80mg,静脉滴注3天;接着改用泼尼松片剂口服,在一个月内逐渐减量直至停药。采用Barthel指数对入院第3天和治疗后第15天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采用近视力表对治疗前后的视力进行比较。结果21例患者经治疗后,17例疗效显著,占80.9%; 4例无效。入院第3天与治疗后第15天的Barthel指数总评分相比有显著差异。所有病例治疗后视力显著改善。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对NMO急性发作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 甲泼尼龙 冲击疗法 视神经脊髓炎 疗效 BARTHEL指数
下载PDF
褪黑素对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国权 顾海蓉 赵忠新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5年第2期1-3,6,共4页
目的:观察褪黑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胚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取孕龄14d大鼠胚胎中 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体外培养,加入10-10~10-5M的褪黑素,24h后观察存活细胞数。结果在褪黑素浓度为 10-5~10-8M时,存活细胞数明... 目的:观察褪黑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胚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取孕龄14d大鼠胚胎中 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体外培养,加入10-10~10-5M的褪黑素,24h后观察存活细胞数。结果在褪黑素浓度为 10-5~10-8M时,存活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褪黑素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多巴胺能神经元 氧化应激 帕金森病
下载PDF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阻滞现象 被引量:2
7
作者 吴维华 赵忠新 沈玉兰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03-205,共3页
目的 :观察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DPN)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阻滞 (CB)的发生率及其与其它神经电生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对 3 46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数据 ,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F反应、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CV)等作回顾性分析... 目的 :观察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DPN)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阻滞 (CB)的发生率及其与其它神经电生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对 3 46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数据 ,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F反应、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CV)等作回顾性分析。并对MCV测定时近、远端刺激引出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CMAP)波幅和波面积进行比较 ,判断是否存在CB。结果 :①在 3 46例糖尿病患者中 ,有CB的病例为 5 7例占 16 5 % ,受检的 13 45条神经中 ,有 62条神经异常 ,占 4 6% ,胫神经异常率最高(13 6% )。②出现CB的患者受检的 2 2 5条神经中 ,SCV、F反应、MCV的异常率依次为 5 2 9%、47 4%和45 1%。③出现CB的神经有 67 9%伴有F波潜伏期延长和 /或F波传导速度减慢 ,3 2 1%出现F波时间离散度增加。结论 :部分糖尿病患者存在运动神经传导阻滞现象 (CB) ,胫神经CB出现率最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神经电图 运动神经传导阻滞 诊断标准
下载PDF
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中Caspase-3的表达 被引量:63
8
作者 王宇卉 邵福源 +1 位作者 夏春林 卞杰勇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14-217,T001,共5页
目的 研究Caspase 3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进一步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Belayev改良的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 (MCA)缺血 /再灌注模型 ,TTC染色观察梗死灶的形成 ,分别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目的 研究Caspase 3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进一步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Belayev改良的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 (MCA)缺血 /再灌注模型 ,TTC染色观察梗死灶的形成 ,分别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鼠脑中Caspase 3mRNA与活性蛋白的表达。结果 缺血 2小时再灌注 2 4小时 ,TTC染色见明显的梗死灶形成 ,正常脑组织、假手术组及MCAO缺血对侧脑中有少量的Caspase 3mRNA表达 ,但活性蛋白几无表达 ;再灌注 2 4小时后 ,缺血侧脑中Caspase 3mRNA表达明显增强 ,蛋白质活化增多 ,再灌注 4 8小时进一步增加。结论 细胞凋亡机制参与了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Casp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大脑中动脉 缺血再灌注 动物模型 CASPASE-3基因 缺血性脑血管病 分子机制 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下载PDF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焰生 庄建华 黄坚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29-230,共2页
目的 探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BPPV)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案。方法 总结 2 0例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BPPV临床特点是有潜伏期 ,发作时间短暂 ,呈旋转性、有转换性和疲劳性。Dix Hallpike测验是确诊的主要方... 目的 探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BPPV)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案。方法 总结 2 0例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BPPV临床特点是有潜伏期 ,发作时间短暂 ,呈旋转性、有转换性和疲劳性。Dix Hallpike测验是确诊的主要方法 ,管石复位治疗有效。结论 BPPV诊断容易、手法治疗简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 位置性 眩晕 良性 BPPV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人外周血白细胞雄激素受体的鉴定及意义 被引量:39
10
作者 赵瑛 刘志民 +1 位作者 邵福源 吴萍嘉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1-52,共2页
人外周血白细胞雄激素受体的鉴定及意义赵瑛,刘志民,邵福源,吴萍嘉许多研究表明雄激素受体(AR)不仅存在于性腺组织[1,2],也广泛存在于脑、肝、骨髓及皮肤纤维母细胞等组织[3].已证实人外周血白细胞存在雌激素受体(E... 人外周血白细胞雄激素受体的鉴定及意义赵瑛,刘志民,邵福源,吴萍嘉许多研究表明雄激素受体(AR)不仅存在于性腺组织[1,2],也广泛存在于脑、肝、骨髓及皮肤纤维母细胞等组织[3].已证实人外周血白细胞存在雌激素受体(ER)[4].故外周血白细胞也可能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 雄激素受体 血液检验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白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 被引量:9
11
作者 夏斌 张玲珍 +1 位作者 邵福源 赵忠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10-311,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粘附分子的变化。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 5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围血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选择素L(CD 62L)、细胞间粘附分子 - 1 (CD54)、很晚出现抗原 - 4的α亚单位 (CD 49d)和...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粘附分子的变化。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 5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围血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选择素L(CD 62L)、细胞间粘附分子 - 1 (CD54)、很晚出现抗原 - 4的α亚单位 (CD 49d)和β亚单位 (CD 2 9)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卒中组CD 62L在中性粒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 (MFI)降低 ,CD 54和CD 49d在单核细胞的MFI升高 ,CD 49d在淋巴细胞的MFI升高 ,粘附分子MFI的变化在中重型患者中明显。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激活 ,粘附分子涉及到急性脑缺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白细胞粘附分子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老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12
作者 杨亚娟 费才莲 张军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10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有效性。方法将82例老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按常规做入院宣教、出院指导,遵医嘱每晚服用酒石酸唑吡坦(思诺思10 mg,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睡眠卫生教育、...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有效性。方法将82例老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按常规做入院宣教、出院指导,遵医嘱每晚服用酒石酸唑吡坦(思诺思10 mg,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睡眠卫生教育、睡眠认知及行为等3个月的全程护理干预。结果睡眠时间无规律(62/82)、午睡时间过多(56/82)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不良睡眠卫生习惯,分别占75.6%、68.3%;干预组干预后不良睡眠卫生习惯改善明显、觉醒时间短、觉醒次数少、睡眠效率和睡眠维持率提高,其睡眠质量高于干预前,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失眠 护理干预 睡眠质量
下载PDF
睡眠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失眠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杨亚娟 费才莲 尤敬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睡眠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方法70例住院脑卒中失眠患者按住院号奇偶顺序分为两组,单号为教育组(n=35),双号为对照组(n=35)。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康复训练及每晚口服... 目的探讨睡眠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方法70例住院脑卒中失眠患者按住院号奇偶顺序分为两组,单号为教育组(n=35),双号为对照组(n=35)。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康复训练及每晚口服酒石酸唑吡坦片10 mg,观察组同时实施规范的睡眠健康教育。在入院时及入院后2个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ly index,PSQI)、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WHOQOL)及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es of daity living,ADL)量表对睡眠质量、QOL及ADL进行评定。结果入院2个月后,教育组PSQI 7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QOL评分高于入院时及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规范的睡眠健康教育可提高脑卒中失眠患者对治疗及康复的依从性,改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脑卒中 失眠 康复
下载PDF
银杏叶制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表达的影响及脑保护作用(英文)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晓红 张峰 +2 位作者 赵明霞 张秋玲 赵忠新 《神经科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3期210-214,共5页
目的研究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I型亚单位(NR1)mRNA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银杏叶制剂(Egb)对其影响。方法140只SD大鼠被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组,即MCAO组和Egb治疗组。每组大鼠再随机分成4组:分别在再... 目的研究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I型亚单位(NR1)mRNA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银杏叶制剂(Egb)对其影响。方法140只SD大鼠被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组,即MCAO组和Egb治疗组。每组大鼠再随机分成4组:分别在再灌注后6,24,48,96 h处死。进行TUNEL染色检测缺血区细胞凋亡情况,并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NR1 mRNA。结果MCAO组大鼠大脑皮质梗死灶的凋亡细胞和NR1mRNA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增强(P<0.01),而Egb治疗组这两项指标的表达明显低于MCAO组(P<0.01)。结论再灌注后脑组织中NR1mRNA表达增强,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银杏叶制剂可以明显抑制NR1mRNA的表达,减轻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制剂 大鼠 脑缺血再灌注 N-甲基-D-天冬氨酸 受体表达 NMDA NR1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附44例报告)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忠新 宰春和 黄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75-377,共3页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同时或先后出现功能衰竭。MOF可并发于多种疾病,发病机理不明。本文分析我科近4年诊治的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MOF致死的44例,讨论其临床特点、发病因素和防治。 临床资料 一、诊断标准:按...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同时或先后出现功能衰竭。MOF可并发于多种疾病,发病机理不明。本文分析我科近4年诊治的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MOF致死的44例,讨论其临床特点、发病因素和防治。 临床资料 一、诊断标准:按陈德昌等提出的MOF诊断标准。其原发疾病为脑出血21例,脑梗塞13例,均经脑GT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器官功能衰竭 并发症
下载PDF
老年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亚娟 周立 +1 位作者 岳立萍 费才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09A期4-5,7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在借鉴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估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 nation.MMSE)的基础上,设计老年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对156例老年患者进行老年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及MMSE的测评,比较两个量表总分的相...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在借鉴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估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 nation.MMSE)的基础上,设计老年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对156例老年患者进行老年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及MMSE的测评,比较两个量表总分的相关关系,对老年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筛查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老年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总分与MMSE总分经直线回归分析显示密切相关(P<0.01)。156例患者经老年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测评,得分<15分有28例,检出率为17.9%;其中64.3%(18/28)为年龄在80岁以上,67.9%(19/28)为脑卒中患者,25例诊断为老年性痴呆。结论老年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于临床护工简易识别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使用,有助于提高护士预见性观察病情和护理的实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 护理安全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对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夏斌 邵福源 +1 位作者 李焰生 庄建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22-24,共3页
报告4例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MRI表现为双侧对称的白质异常信号,主要位于枕、顶、颞叶,视放射和胼胝体压部,T1加权为低信号,T2加权为高信号,有增强效应。多维成像和高对比强度... 报告4例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MRI表现为双侧对称的白质异常信号,主要位于枕、顶、颞叶,视放射和胼胝体压部,T1加权为低信号,T2加权为高信号,有增强效应。多维成像和高对比强度使MRI比CT有更强的敏感性,能明确病变的部位及其严重程度,故MRI是诊断ALD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脑白质 营养不良 MRI ALD 病理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国权 赵忠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症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B细胞 自身抗体 脱髓鞘疾病
下载PDF
巴曲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中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夏斌 赵忠新 +1 位作者 张玲珍 邵福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99-901,共3页
目的 :观察巴曲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白细胞黏附分子和血清中可溶性黏附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 :治疗组 18例 ,予巴曲酶 3d(2 0 BU )并予其他常规治疗 ;对照组 18例 ,除未予巴曲酶外 ,余用药同巴曲酶治疗组。采用流式细... 目的 :观察巴曲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白细胞黏附分子和血清中可溶性黏附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 :治疗组 18例 ,予巴曲酶 3d(2 0 BU )并予其他常规治疗 ;对照组 18例 ,除未予巴曲酶外 ,余用药同巴曲酶治疗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卒中后不同时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CD11b、CD18、CD6 2 L、CD5 4的表达以及血清中可溶性 ICAM- 1、VCAM- 1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 ,巴曲酶治疗组卒中患者在发病 2 4 h后中性粒细胞 CD11b的表达下降 (P<0 .0 5 ) ,单核细胞 CD11b、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CD18、CD6 2 L、CD5 4的表达及血清中可溶性 ICAM- 1、VCAM- 1的水平均无显著性变化。 结论 :巴曲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黏附分子的表达的影响有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曲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外周血 黏附分子表达
下载PDF
通络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忠新 吴萍嘉 +1 位作者 宰春和 李焰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3年第1期50-51,共2页
蚯蚓作为药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可治疗中风和风湿痹痛等。本文报告利用新鲜蚯蚓提取液制成的口服酊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25例,并与以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复方丹参为主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25例相对照。
关键词 中风 脑缺血 通络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