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医大学八年制医学生临床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樊建玲 陈雄生 +4 位作者 侯健 袁振刚 傅卫军 李密 朱樑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3年第9期887-889,共3页
了解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和制约因素,为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依据。利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2009—2012级81名八年制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平均总分231.10±26.68... 了解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和制约因素,为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依据。利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2009—2012级81名八年制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平均总分231.10±26.68分,表明批判性思维倾向均处于矛盾范围,各年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7个特质中认知成熟度表现为正性特质(>40分),其余均特质偏弱(<40分),自信心最弱(28.62±6.12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缺乏批判性思维培训可能是制约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医学生 八年制 批判性思维
下载PDF
护理留学生血液科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2
作者 韩燕 王蓓 +1 位作者 王玉娟 丁小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20期1585-1586,1588,共3页
关键词 护理留学生 血液科 临床教学
下载PDF
护理本科教育增设《社区卫生护理》课程的构想 被引量:18
3
作者 丁小萍 周立 +2 位作者 夏海鸥 卢惠娟 程云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1期35-36,共2页
阐述了护理本科教育增设《社区卫生护理》课程的背景及意义 ,叙述了该课程的基本情况、适用范围及前后期课程的要求 ,制定了该课程的目标 ,教学方法及课时安排 。
关键词 本科教育 社区卫生护理 课程设置 护理教育
下载PDF
内科住院患者疾病知识健康教育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4
作者 丁小萍 王晓航 +3 位作者 庞丽博 庄春晓 李文娟 石浪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23期1830-1832,1836,共4页
目的了解内科住院患者对疾病知识健康教育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以提高对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0年3月由专人分别对11个内科病区所有住院患者共330例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前进行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治疗方案、治疗效... 目的了解内科住院患者对疾病知识健康教育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以提高对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0年3月由专人分别对11个内科病区所有住院患者共330例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前进行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治疗方案、治疗效果、重点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重点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自身疾病的病程和预后及费用、并发症的防治、疾病对自身生活与工作的影响、日常生活护理指导等。结果内科住院患者需求最强烈的是有关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及与疾病相关的内容(病程、预后、费用),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防治的需求次之,治疗注意事项和疾病影响的需求程度一般,日常生活护理指导需求度最低;但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住院次数等方面,患者间存在不同差异(均P<0.01)。结论护理人员必须加强专科知识的学习,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应因人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住院患者 疾病 健康教育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开展临床护理科研的困难与对策 被引量:11
5
作者 丁小萍 周立 徐红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2年第2期135-136,共2页
为探讨临床护理科研的管理 ,本文提出了缺乏临床护理科研意识、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缺乏开展临床护理科研的资源是目前开展临床护理科研主要的困难 ;克服这些困难 ,需从增强护理科研意识、加强学习、培养科研能力。
关键词 临床护理科研 临床护理学 护理学科建设
下载PDF
循环microRNA在恶性血液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曲莹 何海燕 侯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9-222,共4页
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在血清/血浆、脑脊液、唾液、尿液及乳汁等体液中发现了稳定存在的循环miRNA,在不同的恶性血液病中循环miRNA具有不同的表达谱,并且与... 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在血清/血浆、脑脊液、唾液、尿液及乳汁等体液中发现了稳定存在的循环miRNA,在不同的恶性血液病中循环miRNA具有不同的表达谱,并且与患者的疾病状态、预后等相关,这为恶性血液病的诊断、预后评估及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循环miRNA、循环miRNA的存在形式及功能、循环miRNA与恶性血液病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血浆 血清 恶性血液病 标志物
下载PDF
临床兼职教师在护理本科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 被引量:12
7
作者 丁小萍 刘晓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12期79-80,共2页
针对临床兼职教师在护理本科教学中存在的基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精力不够、信心不足、教学技巧和教学经验不足等问题,结合骨髓移植护理的教学体会,建议通过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课前充分备课,增强授课的自信心;扬长避短,充分利... 针对临床兼职教师在护理本科教学中存在的基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精力不够、信心不足、教学技巧和教学经验不足等问题,结合骨髓移植护理的教学体会,建议通过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课前充分备课,增强授课的自信心;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临床特色来提高临床护理理论教学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教育 教学问题 对策
下载PDF
米托蒽醌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复发和难治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
8
作者 袁振刚 王东星 +3 位作者 傅卫军 陈秋生 陈玉宝 侯健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或替尼泊苷(VM26)等其他药物治疗复发和难治性血液恶性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急性髓性白血病和慢粒急变采用MA方案,急淋采用VMCP方案,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CMOP+VM26方案。定期观察骨髓及血象,并作... 目的:观察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或替尼泊苷(VM26)等其他药物治疗复发和难治性血液恶性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急性髓性白血病和慢粒急变采用MA方案,急淋采用VMCP方案,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CMOP+VM26方案。定期观察骨髓及血象,并作跟踪随访。结果:18例患者中,一个疗程完全缓解10例(55.6%),部分缓解3例(16.7%),未缓解和死亡4例(22.2%),慢粒急变转入稳定期1例。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长时间的骨髓抑制,而其他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等药物化疗,在治疗复发、难治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具有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缓解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托蒽醌 肿瘤 造血系统 抗肿瘤药 多剂联用
下载PDF
血液系统肿瘤治疗的趋势与展望
9
作者 姜华 侯健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9-513,共5页
0引言近十年来,血液系统肿瘤无论是在基础,还是临床研究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不断涌现的新靶向治疗药物、细胞免疫治疗策略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较传统的治疗手段取得了更高的疾病缓解率和缓解质量,患者的生存期也得到显著的... 0引言近十年来,血液系统肿瘤无论是在基础,还是临床研究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不断涌现的新靶向治疗药物、细胞免疫治疗策略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较传统的治疗手段取得了更高的疾病缓解率和缓解质量,患者的生存期也得到显著的延长。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系统肿瘤 靶向治疗 分层治疗 免疫治疗 转化医学
下载PDF
血液系统肿瘤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
10
作者 朱蓉 侯健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4年第5期313-316,共4页
关键词 靶向治疗 血液系统肿瘤 药物研究 放疗 疾病 治疗中 靶点 发展 目的 损害
下载PDF
氟达拉滨为主方案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5例
11
作者 朱蓉 侯健 张文俊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22-225,共4页
目的观察氟达拉滨(fludarabine,Flu)为主方案对我国恶性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2001.03/2005—03我科共采用含Flu为主方案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中位年龄43(15~63)yr。15例中采用F... 目的观察氟达拉滨(fludarabine,Flu)为主方案对我国恶性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2001.03/2005—03我科共采用含Flu为主方案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中位年龄43(15~63)yr。15例中采用FLAG方案(Fiu、Am-C和G-CSF)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见)3例、急性淋系白血病(ALL)3例;采用舳方案(Flu、米托蒽醌和地塞米松)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伴淋巴瘤细胞白血病、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及NHL各1例;采用FMD和FC(Flu和CTX)联合方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2例和NHL1例;其余3例分别联合采用FD(Flu和CTX)、FC(Flu、米托葸醌和CTX)以及ED(Flu、CTX和地塞米松)方案治疗。中位治疗周期为2(1,5)个。结果15例患者共采用含FLU的方案治疗30例次,其中28例次治疗有效,元效2例次。4例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remission,CR),7例达到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2例病情稳定(stable disease,SD),2例疾病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PD)。骨髓抑制与感染是最主要的不良反应。结论含Flu的化疗方案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轻,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达拉滨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治疗 联合方案治疗 急性髓系白血病 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disease 恶性肿瘤患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206例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因素分析及分期评价 被引量:44
12
作者 陶中飞 傅卫军 +3 位作者 陈玉宝 袁振刚 王东星 侯健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1-464,共4页
背景与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一种异质性的浆细胞肿瘤,预后不良。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MM患者的预后因素和适用的临床分期。方法:对206例MM患者的18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将患者分别按4种分期法... 背景与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一种异质性的浆细胞肿瘤,预后不良。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MM患者的预后因素和适用的临床分期。方法:对206例MM患者的18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将患者分别按4种分期法进行分期,比较各期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206例患者中男性138例,女性68例,中位年龄59岁(27~90岁),中位生存期为33个月,2年生存率为64.7%,5年生存率为33.7%。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骨髓浆细胞总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校正钙浓度、白蛋白、肌酐、β2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骨病分级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白蛋白、年龄为独立的预后因素。DurieSalmon(DS)分期、Bataille分期中三期间和国际分期系统(ISS)中Ⅰ期、Ⅱ期患者的生存期有显著性差异;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BMRC)分期中三期间和ISS分期中Ⅱ期、Ⅲ期患者的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C反应蛋白、高β2微球蛋白、低白蛋白、高龄的患者预后较差,DS分期和Bataille分期对我国患者比较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预后 临床分期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马丽萍 张国元 +2 位作者 侯健 吴宗贵 丁思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VEC)的损伤作用。方法:以原代培养的HVEC为模型,将IL-6、TNF及其抗体与HVEC共同孵育,观察内皮细胞(EC)形态变化和培养液...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VEC)的损伤作用。方法:以原代培养的HVEC为模型,将IL-6、TNF及其抗体与HVEC共同孵育,观察内皮细胞(EC)形态变化和培养液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TNF和IL-6可引起细胞间隙增大,甚至细胞脱落;并且随着TNF和IL-6浓度加大及作用时间延长,培养液中ACE和LDH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细胞 IL-6 TNF HVEC
下载PDF
As_2O_3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玉宝 侯健 +4 位作者 傅卫军 丁思奇 王东星 袁振刚 孔宪涛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76-1279,共4页
背景与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恶性浆细胞疾病,目前仍难以治愈;已有研究证明三氧化二砷(arsenictrioxide,As2O3)在体外能够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本研究拟探讨As2O3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背景与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恶性浆细胞疾病,目前仍难以治愈;已有研究证明三氧化二砷(arsenictrioxide,As2O3)在体外能够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本研究拟探讨As2O3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As2O3对5株骨髓瘤细胞U266、SKO-007、LP-1、HS-Sultan和KM3的抑制作用,求出其IC50,同时研究维生素K3(vitamineK3,VK3)、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对As2O3的协同或拮抗作用;利用光学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As2O3作用后的5株骨髓瘤细胞以及As2O3与VK3、NAC或外源性GSH共同作用后的U266细胞的GSH含量,对细胞GSH含量与IC50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s2O3对5株骨髓瘤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但其敏感性不同,细胞内GSH含量与其IC50正相关(r=0.87,P<0.05);氧化剂VK3与As2O3有明显协同作用,抗氧化剂NAC和GSH对As2O3具有拮抗作用。结论:As2O3可能是通过与细胞内的含巯基化合物结合,降低细胞内GSH含量,从而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2O3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毒作用 机制 瘤细胞
下载PDF
实时定量PCR监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小残留病 被引量:7
15
作者 林法迎 侯健 +3 位作者 谭龙益 丁思奇 王皓 王东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16-520,共5页
为了探讨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在监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小残留病 (minimalresid ualdisease ,MRD)中的作用 ,利用SYBRGreenⅠ荧光染料 ,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 ,以IgH为标志 ,对 8例多发性骨髓瘤和 1例Waldenstr m巨球蛋... 为了探讨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在监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小残留病 (minimalresid ualdisease ,MRD)中的作用 ,利用SYBRGreenⅠ荧光染料 ,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 ,以IgH为标志 ,对 8例多发性骨髓瘤和 1例Waldenstr m巨球蛋白血症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utologousperipheralbloodstemcelltrans plantation ,APBSCT)前后的IgH(immunoglobulinheavychain ,IgH)基因重排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 ,IgH基因重排拷贝数在APBSCT前后分别为 3 10 8± 10 43 ,594± 660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与患者骨髓浆细胞比值和外周血M蛋白量成正相关 (r =0 .86,P <0 .0 5) ,并对 1例复发患者进行连续检测 ,结果与临床相符。结论 :实时定量PCR方法对IgH基因重排定量分析 ,可以作为判断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疗效的一种检测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定量PCR 免疫球蛋白重链 微小残留病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营养评估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17
16
作者 丁小萍 王晓航 +2 位作者 熊金萍 童本德 顾丽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2期9-11,共3页
目的评价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主观全面营养评估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及血清白蛋白(albumen,ALB)测量法,对5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前后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结果(1)55例患... 目的评价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主观全面营养评估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及血清白蛋白(albumen,ALB)测量法,对5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前后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结果(1)55例患者采用SGA评估法,营养良好者17例(30.9%)、轻中度营养不良者30例(54.4%)、重度营养不良者8例(6.7%);采用ALB评估法,营养良好者16例(29%)、轻中度营养不良者31例(56.3%)、重度营养不良者8例(6.7%),两种方法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两种营养评估结果均显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SGA评估法无创、简便,能准确反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营养状况,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评估方法,适合护理人员使用;若能结合ALB法,可进一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分析导致患者移植后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与摄入减少、代谢异常、医源性并发症有关;相应的护理对策包括及时评估、尽早预防,加强肠内营养,合理肠外营养和积极预防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营养评估 护理 主观全面营养评估方法 血清白蛋白测定法
下载PDF
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姜华 金慧燕 +3 位作者 王东星 傅卫军 袁振刚 侯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 (Thalidomide ,国内商品名 :反应停 )单药或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 ,MM )的疗效及副作用。 方法 :单药组 :男性 13例 ,女性 2例 ,中位年龄 58岁。其中 2例为初发的MM ;1例为原发性浆细胞白血...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 (Thalidomide ,国内商品名 :反应停 )单药或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 ,MM )的疗效及副作用。 方法 :单药组 :男性 13例 ,女性 2例 ,中位年龄 58岁。其中 2例为初发的MM ;1例为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 (PCL) ;12例为难治性MM ,其中 3例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utoPBSCT)术后复发。反应停治疗起始剂量为 10 0mg/d ,根据患者耐受情况 ,逐渐加量 ,最高达 80 0mg/d。联合组 :男性 2 0例 ,女性 7例 ,中位年龄 56岁。其中初发 1例 ;1例为原发性PCL ;2 5例为难治MM ,其中 2例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utoPBSCT)术后复发。反应停剂量为 40 0mg/d左右加用地塞米松 40mg/天 ,第 1~ 4天 ,第 9~ 12天 ,第 17~2 0天 ,1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 :单药组 42 .9% (6/ 14 )的患者对治疗有效 ,其中 3例为完全缓解 (CR)或接近完全缓解(Near CR) ,1例有明显治疗反应 (Majorresponse) ,1例为部分缓解 (PR)。 12例难治性MM中 4例有效 (3 3 .3 % ) ;联合组有效率为 57.7% (15/ 2 6) ,其中 4例为CR或Near CR ,2例有明显治疗反应 ,9例为PR。 2 5例难治性MM中 11例有效 (44.0 % )。两组间在总有效率及难治病例的有效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便秘、皮疹等副作用 ,但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沙利度胺 地塞米松 药物治疗
下载PDF
IL-6对分离培养的兔破骨细胞1型胶原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玉宝 侯健 +2 位作者 黄隆安 丁思奇 余润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2-135,共4页
采用地高辛精标记的反义cR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了不同浓度的IL-6对分离培养的兔破骨细胞1型胶原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IL-6≥100U/ml时破骨细胞1型胶原酶mRNA量明显增加.提示IL-6对破骨细胞具有激活作用,此结果对于探索多发... 采用地高辛精标记的反义cR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了不同浓度的IL-6对分离培养的兔破骨细胞1型胶原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IL-6≥100U/ml时破骨细胞1型胶原酶mRNA量明显增加.提示IL-6对破骨细胞具有激活作用,此结果对于探索多发性骨髓瘤等具有的溶骨性病变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白细胞介素6 1型胶原酶 原位杂交 DNA
下载PDF
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破骨细胞生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红铭 周莉莉 侯健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64-967,共4页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破骨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成熟过程中,硼替佐米(Bortezomib,Btzmb)对其分化和功能的影响,以及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上游关键信号分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破骨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成熟过程中,硼替佐米(Bortezomib,Btzmb)对其分化和功能的影响,以及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上游关键信号分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TRAF6)的改变。方法: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经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及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诱导后向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采用不同剂量的Btzmb进行处理,观察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数量,检测培养液中的TRAP活性,并观察骨片上骨陷窝数量的变化。采用Western印迹和RT-PCR法,分析Btzmb对破骨前体细胞中TRAF6蛋白和mRNA的影响。结果:2.5和5 nmol/L Btzmb组破骨细胞数量分别为(157±21)和(98±15)个,较对照组(307±25)明显减少(P均<0.05),骨陷窝形成数量分别为对照组的(53±24)%和(29±7)%(P均<0.05),上清液中破骨细胞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86±24)%和(60±25)%(P均<0.05)。破骨前体细胞经Btzmb处理后观察24 h,TRAF6蛋白活性逐渐降低,TRAF6 mRNA水平也有所下降。结论:Btzmb抑制MM患者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功能,该作用可能与TRAF6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破骨细胞 细胞分化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肽和相关蛋白质类 蛋白酶抑制药 硼替佐米
下载PDF
染色体1q21扩增对硼替佐米或沙利度胺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曾添美 叶飞 +4 位作者 张春阳 傅卫军 李璐 周帆 侯健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1-524,共4页
目的探讨1q21扩增与接受硼替佐米或沙利度胺治疗的初治骨髓瘤患者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FISH技术对108名接受硼替佐米和(或)沙利度胺治疗的初治骨髓瘤患者进行1q21扩增的检测,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间的关系。结果完成检测的108... 目的探讨1q21扩增与接受硼替佐米或沙利度胺治疗的初治骨髓瘤患者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FISH技术对108名接受硼替佐米和(或)沙利度胺治疗的初治骨髓瘤患者进行1q21扩增的检测,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间的关系。结果完成检测的108例患者中,有29例(26.9%)1q21扩增阳性。伴有1q21扩增的患者与不伴1q21扩增的患者中位年龄分别为62岁与58岁(P=0.029),血红蛋白均值分别为81.39 g/L与97.58 g/L(P=0.002),其余临床特征如肌酐、血钙、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及骨髓浆细胞比例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伴有1q21扩增的患者比不伴有1q21扩增的患者合并IgH易位及13q缺失的比例更高(79.3%vs.48.1%,P=0.004和58.6%vs.31.6%,P=0.011)。可评估疗效的95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73.7%(70/95),伴1q21扩增患者有效率低于不伴1q21扩增患者(50%vs.80.8%,P=0.007)。剔除12例硼替佐米与沙利度胺联合治疗的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将剩余83例分为硼替佐米组和沙利度胺组,结果显示硼替佐米组伴有1q21扩增患者与不伴有1q21扩增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vs.80%,P=0.789),而沙利度胺组伴有1q21扩增患者治疗有效率较不伴有1q21扩增患者差(20%vs.78.3%,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纳入因素中仅1q21扩增是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优势比(OR值)=0.231(95%CI:0.078~0.684,P=0.008)。结论1q21扩增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重要因素,伴1q21扩增的患者接受沙利度胺治疗疗效较不伴1q21扩增患者差,但接受硼替佐米治疗疗效与未扩增者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q21扩增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沙利度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