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6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9世界神经外科和神经介入大会掠影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强 洪波 刘建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4-157,共4页
一年一度的LINNC是欧洲最重要的神经外科和神经介入大会之一,LINNC2009于5月25日在巴黎举行,历时3d。本文简要介绍了大会的主要内容。此次大会主要讨论了脑动静脉畸形、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在会议过程中,针... 一年一度的LINNC是欧洲最重要的神经外科和神经介入大会之一,LINNC2009于5月25日在巴黎举行,历时3d。本文简要介绍了大会的主要内容。此次大会主要讨论了脑动静脉畸形、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在会议过程中,针对性地穿插了手术和介入治疗演示,并介绍了Dyna-CT和Xper-CT等影像学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神经外科和神经介入大会 脑动静脉畸形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21世纪神经外科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2
2
作者 朱诚 卢亦成 周晓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01-702,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神经放射摄影术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胶质瘤 基因治疗 神经干细胞
下载PDF
神经外科术后脑室积脓的治疗经验总结 被引量:1
3
作者 邹超 周晓平 +4 位作者 周宇 黄清海 赵瑞 王来兴 刘建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40-1342,共3页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大多数通过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建立引流通道而治愈,但多种原因可导致细菌入侵脑室,使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且脓液聚集于脑室的脑室积脓是神经外科致命性颅内感染,病死率极高[1]。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大多数通过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建立引流通道而治愈,但多种原因可导致细菌入侵脑室,使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且脓液聚集于脑室的脑室积脓是神经外科致命性颅内感染,病死率极高[1]。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对2009年7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1例脑室积脓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治疗经验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患者资料纳入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于2009年7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1例脑室积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有脑室积脓表现:不同程度的昏迷、颈强直、发热(体温均高于39℃);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加;CT或磁共振成像提示脑室内液平;脑脊液浑浊呈脓性,糖含量降低,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脑脊液细菌培养均为阳性。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方案和内容均符合医学伦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脑室积脓 脑室灌洗
原文传递
面神经颞支的外科解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海东 岳志健 王文仲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98-298,共1页
了解面神经颞支走行的位置及其颞部颧弓处与各解剖层次的相互关系,为神经外科手术中保护面神经颞支提供解剖依据是我们的研究目的.1 材料与方法30具男性新鲜尸体的头颅,在额部近中线发际内作切口,切开头皮延伸至额顶转向颞部,下行至耳... 了解面神经颞支走行的位置及其颞部颧弓处与各解剖层次的相互关系,为神经外科手术中保护面神经颞支提供解剖依据是我们的研究目的.1 材料与方法30具男性新鲜尸体的头颅,在额部近中线发际内作切口,切开头皮延伸至额顶转向颞部,下行至耳屏前延伸到下颌角:分离出(1)帽状腱膜(该层再往下延伸为皮下组织,颞部为浅筋膜).(2)颞筋膜浅层、深层及筋膜间脂肪垫.(3)颞肌及其深部的骨膜.在分离上述各层次的同时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出面神经颞支(及其分枝),观察这些分支在各层次间走行情况及其与设立的参照线(耳屏及外吡间的连线)的数据,而后进行统计学处理.2 结果2.1 面神经颞支多位于帽状腱膜(浅筋膜)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颞支 外科解剖
下载PDF
X-刀新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晓平 赵孟尧 王文仲 《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1996年第1期68-71,共4页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是一种微侵袭性的抻经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新技术.在治疗颅内肿瘤、脑血管畸形和功能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颇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目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在临床应用...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是一种微侵袭性的抻经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新技术.在治疗颅内肿瘤、脑血管畸形和功能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颇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目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在临床应用较多的有γ-刀和等中心直线加速器放射外科(X-刀);γ-刀在临床应用介绍较多,已得到医疗界的普遍重视.但由于γ-刀价格昂贵.操作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刀 新技术 神经外科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显微外科治疗听神经瘤及面神经保护
6
作者 徐舒 岳志健 +3 位作者 王来兴 朱浩 张煜辉 方亦斌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36期4-5,15,共3页
目的总结56例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切除的体会,提高面神经的保留率和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全部肿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在保护患者神经功能的基础上,尽量做到肿瘤的全切除。25例采用术中电生理面神经监测。结果46例(82... 目的总结56例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切除的体会,提高面神经的保留率和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全部肿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在保护患者神经功能的基础上,尽量做到肿瘤的全切除。25例采用术中电生理面神经监测。结果46例(82.1%)全切除,6例(10.7%)次全切除,4例(7.1%)部分切除。术中面神经解剖学保留率为80.4%(45例)。采用术中面神经监测,25例面神经保留率为92.0%(23例),未监测31例保留率为71.0%(22例,P=0.0489)。结论显微外科技术结合术中面神经监测是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瘤 外科手术 治疗学 面神经
下载PDF
经蝶窦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垂体大腺瘤 被引量:10
7
作者 岳志健 周晓平 +3 位作者 洪波 刘建民 侯炯 孙志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14-716,共3页
目的 :探索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大腺瘤的效果。 方法 :1 993年 3月至 1 999年 6月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大腺瘤患者 54例。结果 :全切除 3 6例 ( 66.7% ) ,大部分切除 1 2例 ( 2 2 .2 % ) ,部分切除 6例 ( 1 1 .1 % )。随访 3 5例 ... 目的 :探索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大腺瘤的效果。 方法 :1 993年 3月至 1 999年 6月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大腺瘤患者 54例。结果 :全切除 3 6例 ( 66.7% ) ,大部分切除 1 2例 ( 2 2 .2 % ) ,部分切除 6例 ( 1 1 .1 % )。随访 3 5例 ,随访时间 7~3 4个月 ,其中 3 1例视力视野恢复正常 ,MRI扫描鞍上结构恢复 2 9例。主要并发症为尿崩症 9例 ( 1 6.7% )和脑脊液漏 7例( 1 2 .9% )。所有病例术后接受放射治疗。结论 :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大腺瘤是安全有效的 ,因为能迅速解除肿瘤对视神经和下丘脑的压迫。术后放疗效果有待长期随访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蝶窦 垂体大腺瘤 手术入路
下载PDF
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6
8
作者 陈东亮 周晓平 +5 位作者 刘建民 岳志健 胡小吾 洪波 赵文元 卢旺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0-332,共3页
目的 :对 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 ( SM)的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并初步评价其治疗效果。 方法 :对 4 2例 Chiari畸形病例 (合并 SM 2 9例 )根据其 MRI影像 ,分为 型 3 6例和 型 6例 ,选择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2 4例 ACM- 型无或... 目的 :对 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 ( SM)的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并初步评价其治疗效果。 方法 :对 4 2例 Chiari畸形病例 (合并 SM 2 9例 )根据其 MRI影像 ,分为 型 3 6例和 型 6例 ,选择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2 4例 ACM- 型无或合并轻度 SM者行后颅窝减压术 ,12例 ACM- 型合并 SM达 C2 以上者行后颅窝减压并脊髓空洞切开分流术 ,6例 ACM- 型合并远隔节段 SM者行后颅窝减压并小脑扁桃体切除术。 结果 :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3 6例获随访 1~ 4年 ,其中 3 0例 ( 83 .3 % )小脑扁桃体下疝得以回纳 ,2 5例 ( 86.2 % )空洞明显缩小或消失。结论 :对 Chiari畸形并 SM病例依据其影像学分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疗效满意 ;手术能使延颈髓充分减压 ,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并对 SM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核磁共振 并发症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面肌肌电图在听神经瘤手术中的监护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周晓平 岳志健 +4 位作者 卢旺盛 侯炯 胡小吾 王来兴 姜秀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5-446,共2页
目的 研究听神经瘤术中应用面肌肌电图(EMG)监护在面神经保留中的作用。方法 对21例听神经瘤术中采用NIM-Pulse型神经监护仪行面肌EMG记录监测,术中常用电流为O.1-0.6 mA。应用单极的刺激器进行面神经定位。结果 本组肿瘤全切19例,次全... 目的 研究听神经瘤术中应用面肌肌电图(EMG)监护在面神经保留中的作用。方法 对21例听神经瘤术中采用NIM-Pulse型神经监护仪行面肌EMG记录监测,术中常用电流为O.1-0.6 mA。应用单极的刺激器进行面神经定位。结果 本组肿瘤全切19例,次全切2例,无手术死亡,面神经全部解剖保留。本组术后1周内面神经功能观察,H-B评分Ⅰ-Ⅱ级病人中12例术中面神经刺激强度为O.1-O.2 mA,2例为0.3-0.4 mA。结论 听神经瘤术中应用面肌EMG监护,可显著提高面神经功能保留率,并提供客观指标提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 肌电图 听神经瘤 外科手术 监护
下载PDF
红藻氨酸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中真核生物起始因子2α酶切片段的产生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瑞 刘建民 +4 位作者 赵文元 黎莉 霍克克 许奕 黄清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18-320,i015,共4页
目的:研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在红藻氨酸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凋亡神经元中,对其已知底物真核生物起始因子2(eIF2α)的作用。方法:制备红藻氨酸诱导大鼠癫痫模型,记录模型发作行为及脑电图表现,以TUNEL法检测模型癫痫发作终止... 目的:研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在红藻氨酸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凋亡神经元中,对其已知底物真核生物起始因子2(eIF2α)的作用。方法:制备红藻氨酸诱导大鼠癫痫模型,记录模型发作行为及脑电图表现,以TUNEL法检测模型癫痫发作终止后12、24、48、72和96h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同时以Westernblot法检测模型鼠海马eIF2α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癫痫发作后12h出现凋亡神经元,随时间延长,海马神经元凋亡数不断增加,72h达高峰;发作后24h海马神经元出现了Caspase3酶切eIF2α产生的片段,并逐渐变浓,至72h。结论:癫痫模型大鼠海马中Caspase3酶切eIF2α与神经元凋亡的发生时间一致,提示在癫痫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中eIF2α被Caspase3酶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海马 凋亡 真核生物起始因子2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附10例临床和病理报告)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小吾 王文仲 +2 位作者 赵孟尧 洪波 周晓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78-481,共4页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附10例临床和病理报告)胡小吾,王文仲,赵孟尧,洪波,周晓平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centralnervoussystemlymphoma,PCNSL)绝大多数起源于B淋巴...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附10例临床和病理报告)胡小吾,王文仲,赵孟尧,洪波,周晓平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centralnervoussystemlymphoma,PCNSL)绝大多数起源于B淋巴细胞,属于非何杰金淋巴瘤。可发生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瘤 病理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海马神经元癫样放电模型中神经元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文元 刘建民 +2 位作者 周晓平 张鑫 卢亦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7-448,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体外海马神经元癫(?)样放电后的细胞凋亡,旨在探讨颞叶癫(?)病人海马神经元丢失的机制。方法 首先制备Sombati神经元癫(?)样放电模型,然后采用Tunel标记、荧光染色以及流式细胞技术对模型中的凋亡神经元作了定性和定量检测... 目的通过检测体外海马神经元癫(?)样放电后的细胞凋亡,旨在探讨颞叶癫(?)病人海马神经元丢失的机制。方法 首先制备Sombati神经元癫(?)样放电模型,然后采用Tunel标记、荧光染色以及流式细胞技术对模型中的凋亡神经元作了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 发现神经元癫(?)样放电后出现细胞凋亡,且随着放电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增加。结论 反复癫(?)样放电导致神经元凋亡,其发生可能与癫(?)样放电的兴奋性毒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神经元 癫痫样放电 神经元 细胞凋亡
下载PDF
18例罕见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治疗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康健 周晓平 +4 位作者 史继新 王汉东 樊友武 潘灏 田蕾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DNT)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对2001年至2007年治疗18例DNT病人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电生理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DNT病人表现癫痫发作,发...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DNT)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对2001年至2007年治疗18例DNT病人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电生理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DNT病人表现癫痫发作,发作形式与部位有关,14例行脑电图描记,其中10例行术中皮层脑电图描记切除病灶,术后随访1月~6年,3例仍有癫痫发作,15例癫痫发作消失,无肿瘤复发。结论DNT属良性肿瘤,手术效果良好,行术中脑电图描记可有效切除癫痫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 手术 癫痫
下载PDF
癫癎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中caspase3新底物的寻找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瑞 黎莉 +2 位作者 刘建民 霍克克 赵文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8-520,共3页
目的:在癫癎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中寻找caspase 3新底物。方法:建立癫癎模型大鼠海马组织cDNA文库,构建含caspase 3的P12和P17两亚基的三杂交诱饵载体,检测其效果,并进行酵母三杂交筛库。结果:成功建立了癫癎模型大鼠海马组织cDN... 目的:在癫癎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中寻找caspase 3新底物。方法:建立癫癎模型大鼠海马组织cDNA文库,构建含caspase 3的P12和P17两亚基的三杂交诱饵载体,检测其效果,并进行酵母三杂交筛库。结果:成功建立了癫癎模型大鼠海马组织cDNA文库,构建了大鼠caspase 3基因的酵母三杂交诱饵载体,并通过caspase 3与eIF2α之间的相互作用验证;以此三杂交诱饵载体筛库获得caspase 3的新底物PIAS1及MIZ1。结论:从癫癎模型大鼠海马的cDNA文库中筛库获得caspase 3的新底物,为进一步研究caspase 3在癫癎发作引起海马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海马 底物 CASPASE 3 PIASl MIZl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对脑外伤后脑线粒体呼吸功能和钙泵活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小吾 赵麟 +3 位作者 缪明永 丁自强 王文仲 赵孟尧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46-348,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脑外伤后脑线粒体功能变化及神经节苷脂GM1保护作用。方法从牛脑组织中提取GM1治疗SD大白鼠自由落体脑外伤,测定脑线粒体呼吸功能变化和线粒体、微粒体质膜钙泵活性变化。结果发现脑外伤后8小时和16小时脑线粒... 目的研究大鼠脑外伤后脑线粒体功能变化及神经节苷脂GM1保护作用。方法从牛脑组织中提取GM1治疗SD大白鼠自由落体脑外伤,测定脑线粒体呼吸功能变化和线粒体、微粒体质膜钙泵活性变化。结果发现脑外伤后8小时和16小时脑线粒体Ⅲ态呼吸耗氧速率、呼吸控制率、磷氧比、氧化磷酸化效率及脑线粒体和微粒体质膜钙泵活性低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经GM1治疗后上述指标多数有明显上升,并与正常组相近。结论提示脑外伤后脑线粒体呼吸功能有明显障碍,并与线粒体和内质网钙泵活性下降一致;GM1能显著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和提高钙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线粒体 神经节苷脂 钙泵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围血管生长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妙侠 王建军 +8 位作者 周小平 杨志刚 白辰光 王洋 祝峙 陈颖 马大烈 郑建明 朱明华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161-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PCNS-DLBCL)围血管生长的机制。方法对22例PCNS-DLBCL进行临床、放射和病理观察及随访,免疫组化EnVision法行XBP1、CD44和IL-4表达分析,以17例淋巴结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和10例胶质...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PCNS-DLBCL)围血管生长的机制。方法对22例PCNS-DLBCL进行临床、放射和病理观察及随访,免疫组化EnVision法行XBP1、CD44和IL-4表达分析,以17例淋巴结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和10例胶质母细胞瘤为对照。结果 22例PCNS-DLBCL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56岁,男女之比为1.4∶1。CT多表现为占位性病变;MRI显示T1加权相低信号,T2加权相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有不均匀强化。镜检示肿瘤细胞大多围绕血管生长形成袖套样外观,实性区域仍伴有围血管生长特点。免疫组化示围血管生长的肿瘤细胞XBP1、IL-4和CD44强(+),表达率分别为95.5%、86.3%和77.3%,GFAP和CD34(-),与对照组淋巴结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 PCNS-DLBCL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病理特征,肿瘤细胞围血管生长显示独特的形态特点,与XBP1、CD44和IL-4的表达增高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 围血管生长 XBP1 IL4 CD44
原文传递
医院静脉输液安全执行模式构建 被引量:33
17
作者 李冬梅 朱建英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0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目的借鉴国外安全输液模式,结合本院静脉输液工作现状,对静脉输液安全执行模式的构建与运作进行探索,旨在促进静脉输液的发展,最终为患者提供最安全、最有效、最经济的输液护理。方法成立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委员会,实施专业化的管理。确... 目的借鉴国外安全输液模式,结合本院静脉输液工作现状,对静脉输液安全执行模式的构建与运作进行探索,旨在促进静脉输液的发展,最终为患者提供最安全、最有效、最经济的输液护理。方法成立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委员会,实施专业化的管理。确立组织宗旨、任务;建立组织管理网络,实施质量监控;分设四个职能组,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并制定完善的静脉输液管理制度,规范输液操作流程,建立输液器具准入与评价体系;开展静脉输液知识培训与考核,培养专职护士队伍。结果完善静脉输液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规范了全院静脉输液途径,安全系数明显提高(P<0.01);并发症下降明显(P<0.01);护士输液新概念、新知识、新技能明显提高;开设了输液门诊等。结论建立静脉输液安全执行模式,有利于提高临床输液护理的品质和内涵,确保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展现输液护理专业在卫生保健服务中的独特价值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安全 并发症 质量监控 模式
下载PDF
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冗扩性三叉神经痛1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文元 王来兴 +4 位作者 刘建民 方亦彬 许奕 洪波 黄清海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17-418,共2页
目的总结血管内治疗椎基底动脉冗扩(VBD)致三叉神经痛的经验。方法对1例VBD致三叉神经痛病例采用多支架植入治疗,并对比分析手术前后MRI表现,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结果术后病人三叉神经痛明显改善,冗扩血管段支架内血流增快,支架外血... 目的总结血管内治疗椎基底动脉冗扩(VBD)致三叉神经痛的经验。方法对1例VBD致三叉神经痛病例采用多支架植入治疗,并对比分析手术前后MRI表现,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结果术后病人三叉神经痛明显改善,冗扩血管段支架内血流增快,支架外血流淤滞,血栓形成。结论支架植入后的局部血液动力学改变可能是三叉神经痛缓解的基础,支架成形术治疗VBD致三叉神经痛值得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冗扩 三叉神经痛 支架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神经内窥镜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魏梁锋 周晓平 岳志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438-439,共2页
神经内窥镜手术已作为微侵袭神经外科的一项重要技术 ,使越来越多的颅内病变通过微创手术得以解决。本文就神经内窥镜手术的发展、分类、适应证、并发症及其预防作一综述。
关键词 神经内窥镜 微侵袭神经外科 适应证 并发症
下载PDF
构建医院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执行模式理论框架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冬梅 张玲玲 朱建英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5期35-39,共5页
目的: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医院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执行模式,确保医院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在查阅国内外有关输液管理的文献资料基础上,初步形成安全管理模式的粗略理论框架,采用Delphi法,听取专家对理论框架的意见与建议。结果... 目的: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医院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执行模式,确保医院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在查阅国内外有关输液管理的文献资料基础上,初步形成安全管理模式的粗略理论框架,采用Delphi法,听取专家对理论框架的意见与建议。结果:通过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其理论框架: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组织结构部分和质量评价指标部分。组织结构部分由三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155项。质量评价指标部分由二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3项。结论:应用Delphi法构建的医院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执行模式理论框架,可信程度高,能为输液护理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PHI法 静脉输液 安全管理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