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质骨移植在耳鼻咽喉科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姜俊芝 章如新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6年第3期202-204,共3页
关键词 骨缺损修复材料 松质骨移植 耳鼻咽喉科 成骨细胞 非血管化 愈合过程 成骨作用 抗感染力 骨引导 移植后
下载PDF
头颈部坏死性筋膜炎诊断和治疗(附9例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黄益灯 麻琼钒 +4 位作者 黄子喜 胡献惠 郑英松 张速勤 郑宏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2-602,604,共2页
关键词 坏死性筋膜炎 颈部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规律及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94
3
作者 陈世彩 郑宏良 +7 位作者 周水淼 李兆基 黄益灯 张速勤 沈小华 温武 刘锋 陈刚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64-468,共5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规律及中早期神经减压的疗效。方法 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单侧声带麻痹87例,其中行喉返神经探查65例,非手术治疗22例。探查术中观察喉返神经损伤部位、类型、程度及神经肌肉形态;对缝扎、粘连伤行...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规律及中早期神经减压的疗效。方法 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单侧声带麻痹87例,其中行喉返神经探查65例,非手术治疗22例。探查术中观察喉返神经损伤部位、类型、程度及神经肌肉形态;对缝扎、粘连伤行神经减压治疗14例。治疗前后以喉镜、嗓音声学参数、肌电图检查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探查发现喉返神经被缝线结扎、瘢痕粘连压迫、断离分别占43%(28/65)、9%(6/65)、48%(31/65)。损伤部位以近环甲关节处多见,占75%(49/65);甲状腺中下部占25%(16/65)。病程半年以内者喉内肌及损伤处远端神经干萎缩并不严重,病程越长萎缩变性越明显。神经切断伤上述改变较缝扎伤及压迫伤更为明显;但病程18个月喉内肌仍可见肌纤维组织结构。病程3个月内神经减压10例中9例声带恢复了不同程度的内收及外展功能;病程3个月以内1例、3-5个月4例神经减压术后声带未恢复运动,但均恢复了正常的肌张力、肌体积,声带振动及黏膜波对称,嗓音亦恢复正常。非手术治疗组声嘶有改善,但嗓音未恢复正常,声带亦未恢复运动。结论 通过喉返神经探查初步揭示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规律,中早期喉返神经减压术能恢复声带生理性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损伤 治疗 神经减压 单侧声带麻痹
下载PDF
早期经鼓室应用类固醇激素治疗“不良预后”突发性聋 被引量:21
4
作者 周义德 郑贵亮 +2 位作者 周容珏 张青 郑宏良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经激光鼓膜穿孔鼓室内应用甲强龙(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不良预后"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79例被诊断为"不良预后"突发性耳聋患者经过7天常规治疗后无效,被随机分为经鼓室给药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 目的探讨早期经激光鼓膜穿孔鼓室内应用甲强龙(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不良预后"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79例被诊断为"不良预后"突发性耳聋患者经过7天常规治疗后无效,被随机分为经鼓室给药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继续应用常规激素治疗,经鼓室给药组39例患者应用常规激素治疗的同时增加4次经鼓膜注射甲强龙治疗。经鼓室应用甲强龙的方法:常规消毒外耳道,用布明氏液作鼓膜局部麻醉,在耳内窥镜或手术显微镜监视下用YAG激光在鼓膜后下方穿一0.5mm的小孔,经小孔滴入加温至37℃的甲强龙0.4m(l40mg/ml),之后患者取平卧,下颌上抬,头偏向健侧体位,并维持30min。2天注射一次,4次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7天常规治疗后和治疗结束后8周查纯音测听(pure tone average,PTA)和言语分辨率(speech discrimination score,SDS)。结果所有患者7天常规治疗后的PTA和SDS无明显变化;治疗结束后8周纯音测听结果:经鼓室给药组PTA恢复≥15dB为48.7%(19/39)、对照组为22.5%(9/40);治疗结束后8周言语分辨率检测结果:经鼓室给药组SDS提高≥15%为46.2%(18/39)、对照组为20.0%(8/40)。经x2检验,治疗结束后8周经鼓室给药组和对照组的PTA和SDS结果差异显著(P<0.01)。结论早期经激光鼓膜穿孔鼓室内应用甲强龙治疗"不良预后"突发性聋可获得较常规激素治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圆窗膜 预后 类固醇激素
下载PDF
支撑喉镜下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成人喉乳头状瘤的近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伟 张勇 +5 位作者 吴昆旻 王天友 江满杰 许风雷 王秋萍 郑宏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2-505,共4页
目的支撑喉镜下手术切除是治疗成人喉乳头状瘤的主要方法,文中分析支撑喉镜下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成人喉乳头状瘤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并与传统的肿瘤钳除术进行对比。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接受治疗并符合纳入和... 目的支撑喉镜下手术切除是治疗成人喉乳头状瘤的主要方法,文中分析支撑喉镜下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成人喉乳头状瘤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并与传统的肿瘤钳除术进行对比。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接受治疗并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成人喉乳头状瘤患者61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6例(二氧化碳激光切除)和对照组35例(肿瘤钳除术)。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短期临床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短期疗效)、手术前后免疫炎症指标的变化以及长期疗效(术后1年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3.66±4.71)min vs(37.19±5.21)min、(4.07±1.25)d vs(4.83±1.38)d,P<0.05];2组手术并发症和短期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免疫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β水平,观察组分别为(6.15±1.67)mg/L、(6.51±1.12)ng/L、(23.56±4.16)ng/L、(5.25±1.21)ng/L,对照组分别为(12.20±3.41)mg/L、(15.63±4.11)ng/L、(36.16±7.37)ng/L、(12.63±4.12)n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累积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00%vs 37.93%,P=0.029)。结论在成人喉乳头状瘤的手术治疗中,与传统的肿瘤钳除术相比,二氧化碳激光手术的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复发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乳头状瘤 二氧化碳激光 术后复发 微创
下载PDF
神经肌电检测对单侧喉返神经损伤预后的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世彩 郑宏良 +5 位作者 周水淼 李兆基 张速勤 黄益灯 温武 崔毅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10-414,共5页
目的 探讨喉神经肌电位综合指标对声带麻痹预后的估价作用。方法 检测91例甲状腺手术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喉神经电图及肌电位,按病程分成4组;分析各组恢复与未恢复声带运动的患者喉神经肌电位特征,以“95%可信区间”计算神经肌电位预后... 目的 探讨喉神经肌电位综合指标对声带麻痹预后的估价作用。方法 检测91例甲状腺手术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喉神经电图及肌电位,按病程分成4组;分析各组恢复与未恢复声带运动的患者喉神经肌电位特征,以“95%可信区间”计算神经肌电位预后评估标准。结果 病程2个月内组最大诱发电位幅度明显低于2个月以上的其他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2-4个月与4-6个月组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故将病程2-6个月计为一组。2个月内组自然恢复与未恢复患者分别为2、11例,以引出诱发电位且无错向再生电位作为预后良好判断指标,准确率为92%(12/13)。2-6个月组恢复与未恢复患者各为11、48例,恢复者最大诱发电位幅度明显大于未恢复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以引出诱发电位且电位幅度大于26.4%作为预后良好的判断标准,准确率90%(53/59);结合无错向再生电位综合判断预后,准确率为93%(55/59)。6个月以上组19例无论神经肌电位检查结果如何,声带运动均无恢复。结论 将神经肌电位进行综合分析,分别判断不同病程的声带麻痹的预后,可提高预后判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电检测 单侧喉返神经损伤 预后 声带麻痹
下载PDF
颈部大动脉出血急救及血管修复重建(附6例11次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敏辉 郑宏良 +1 位作者 陈世彩 陈东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38-741,共4页
目的总结6例11次颈部大动脉破裂出血的急救及血管修复重建经验。方法 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我科共完成6例11次颈部大动脉破裂出血抢救,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12~67岁,中位年龄48岁。原发病为甲状腺癌术后双侧声带麻痹1例,甲状腺癌复发... 目的总结6例11次颈部大动脉破裂出血的急救及血管修复重建经验。方法 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我科共完成6例11次颈部大动脉破裂出血抢救,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12~67岁,中位年龄48岁。原发病为甲状腺癌术后双侧声带麻痹1例,甲状腺癌复发1例,甲状腺癌术后左侧声带麻痹1例,下咽癌复发1例,头颈部外伤1例,颈动脉体瘤1例。4例为二次手术,术后均给予放疗,放疗剂量60~80Gy。11例次大出血中无名动脉破裂1例2次,颈总动脉4例8次,颈内动脉1例1次。术中大出血4例4次,血管修复术后再次破裂大出血4例6次,外伤1例1次。结果充分暴露破裂血管后行血管修补5例次,人工血管移植吻合1例次,颈内动脉修剪后直接吻合1例次,大隐静脉重建2例次,颈总动脉结扎2例次。3例1次修复成功,1例2次修复成功,2例因放疗及感染原因血管修补重建后反复缝线脱落遂给予结扎。血管重建后采用胸大肌肌瓣3例、胸锁乳突肌2例保护颈部大动脉。全部病例均抢救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1例因颈动脉结扎导致术后偏瘫。所有病例均完整随访,1例出院1周内再次大出血死亡,1例因肿瘤复发1年内死亡,1例存活3年以上至今,3例存活5年以上至今。结论一旦发生颈部大动脉出血,先以手指压迫,切忌以血管钳盲目钳夹;迅速备血、补足血容量,积极抗休克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前提;血管修复重建能有效防止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需采用个体化血管修复方案;如无法修复重建可考虑颈总动脉结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血管重建 出血 结扎术
原文传递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局部麻醉手术体会 被引量:2
8
作者 顾东胜 项俊 +4 位作者 王天生 李兆基 吴春平 陈禹武 曾冬前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82-382,384,共2页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局部麻醉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下载PDF
甲状腺手术解剖喉返神经对其损伤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陈世彩 郑宏良 +11 位作者 周水淼 李兆基 陈刚 刘菲 朱敏辉 张贤 陈东辉 荆建军 张速勤 刘锋 沈小华 周蓉珏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831-833,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对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3年1月~2005年5月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病变患者517例,解剖喉返神经组(解剖组)163例187侧,未解剖喉返神经组(未解剖组)354例438侧。未解剖组...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对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3年1月~2005年5月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病变患者517例,解剖喉返神经组(解剖组)163例187侧,未解剖喉返神经组(未解剖组)354例438侧。未解剖组按常规甲状腺手术保护喉返神经行走区的神经。解剖组于甲状腺下极下方离气管食管间沟0~1cm处先找到喉返神经,顺其向上解剖;或先找到喉返神经入喉处,顺其向下解剖。边解剖喉返神经边切除甲状腺病变,解剖长度视甲状腺病变而定。结果:解剖组喉返神经部分解剖123侧,全程解剖64侧,除2例甲状腺癌已侵犯喉返神经术前已有声带麻痹外,无一例发生医源性喉返神经损伤。未解剖组发生喉返神经损伤3例3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7%,明显高于解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对喉返神经损伤有预防作用。解剖喉返神经的长度视病变大小及部位而定。远离气管食管间沟的良性病变可不解剖喉返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喉返神经 声带麻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