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中国家外军学员肛肠外科临床教学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楼征 张卫 +4 位作者 傅传刚 卓冬兰 李丽 沈洪兴 赵志青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5年第2期170-171,共2页
给发展中国家外军留学生肛肠外科学的临床带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不同于国内军队"三生"的临床带教。按照"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突显中国元素和军事特色"的总原则,针对性地开展外军学员肛肠外科临床教学新... 给发展中国家外军留学生肛肠外科学的临床带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不同于国内军队"三生"的临床带教。按照"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突显中国元素和军事特色"的总原则,针对性地开展外军学员肛肠外科临床教学新路,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外科学 发展中国家 外军留学生 临床教学
下载PDF
标准化病人在肛肠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颢 王志农 +1 位作者 闫飞虎 杨新伟 《西北医学教育》 2009年第4期818-820,共3页
目的研究标准化病人在肛肠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培训四年级实习同学作为标准化病人进行肛肠外科教学。结果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肛肠外科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具有以下优点:SP提供了多个典型病例,具有标准化的特点,确保教学的正常秩序... 目的研究标准化病人在肛肠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培训四年级实习同学作为标准化病人进行肛肠外科教学。结果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肛肠外科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具有以下优点:SP提供了多个典型病例,具有标准化的特点,确保教学的正常秩序和统一标准;保护了患者的隐私权,避免了可能的医疗纠纷;SP教学还锻炼了学生的医患交流能力。存在问题有:SP模仿的都是典型病例,回答问题都是按照培训脚本提供的标准答案作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部分体征难以模仿,需要配合相关模型共同实施;当前SP来源为低年资实习同学,存在不稳定性。结论标准化病人有助于肛肠外科开展教学工作,应用前景广阔,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病人 肛肠外科 教学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经肛门拖出适形切除术治疗极低位直肠癌初步报道 被引量:17
3
作者 楼征 何建 +2 位作者 朱晓明 龚海峰 张卫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6期493-49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经肛门拖出适形切除术治疗极低位直肠癌的手术安全性、可行性和经验体会。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对8例符合Rullier极低位直肠癌外科学分类标准中Ⅱ、Ⅲ型病人施行腹腔镜联合经肛门拖出适形切除术。结果:本研究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经肛门拖出适形切除术治疗极低位直肠癌的手术安全性、可行性和经验体会。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对8例符合Rullier极低位直肠癌外科学分类标准中Ⅱ、Ⅲ型病人施行腹腔镜联合经肛门拖出适形切除术。结果:本研究8例病人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切除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68.4±27.3)min,术中出血量(47.0±13.0)m L,远切缘距离(0.6±0.3)cm,肠系膜淋巴结(14.9±2.8)枚。1例术后发生骶前感染,经抗感染及引流后治愈。术后随访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病人,3例回肠造口还纳术后病人肛门功能良好。结论:治疗极低位直肠癌的腹腔镜联合经肛门拖出适形切除术是一种极限位保肛技术,决定能否保肛的最重要因素不是肿瘤与齿线距离,而是肿瘤对肛管直肠环的侵犯及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适形切除 拖出式
原文传递
直肠前突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0
4
作者 孟荣贵 黄士勇 鄂继福 《临床外科杂志》 2011年第4期225-226,共2页
直肠前突又称直肠前膨出,是直肠壁通过直肠阴道膈缺损处向阴道内膨出形成的疝,是造成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多因产伤、会阴软组织松弛而使盆底直肠阴道膈薄弱,排便时直肠腔内压力的作用,方向改变,朝向阴道,而不朝向肛门口,... 直肠前突又称直肠前膨出,是直肠壁通过直肠阴道膈缺损处向阴道内膨出形成的疝,是造成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多因产伤、会阴软组织松弛而使盆底直肠阴道膈薄弱,排便时直肠腔内压力的作用,方向改变,朝向阴道,而不朝向肛门口,部分粪块陷入直肠前膨出内,不能排出体外,当排粪用力停止后,粪便又可回到直肠内,造成排便障碍[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前突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被引量:6
5
作者 胡薇 喻德洪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4年第5期267-269,共3页
关键词 黑色素瘤 直肠 肛门
下载PDF
肛周直肠恶性肿瘤15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金国祥 屠岳 喻德洪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5期281-282,共2页
报告15例肛周直肠少见的恶性肿瘤。其中肛管直肠恶性黑素瘤7例,直肠平滑肌肉瘤6例,肛周派杰氏病2例。手术13例,非手术2例。随访5个月~9年,死亡4例。文中分别讨论了几种少见恶性肿瘤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诊断 外科手术 肛门肿瘤
下载PDF
应重视肛管直肠疾病的诊治 被引量:20
7
作者 喻德洪 《临床外科杂志》 2001年第4期193-194,共2页
关键词 肛管疾病 直肠疾病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肛管直肠损伤的诊治现状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其佐 喻德洪 《创伤外科杂志》 2001年第3期226-227,共2页
近年来 ,肛管直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有许多新的进展 ,利用其可提高肛管直肠损伤的救治水平。
关键词 肛管直肠损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结、直肠癌并发急性梗阻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7
9
作者 高章元 《临床外科杂志》 1994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结、直肠癌并发急性梗阻的外科治疗高章元综述喻德洪审校结、直肠癌在西欧、北美等国为最常见的内脏恶性肿瘤,每年大约有13万人患此病,居恶性病致死原因的第二位,在我国也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并发肠梗阻,甚至肠穿孔,严... 结、直肠癌并发急性梗阻的外科治疗高章元综述喻德洪审校结、直肠癌在西欧、北美等国为最常见的内脏恶性肿瘤,每年大约有13万人患此病,居恶性病致死原因的第二位,在我国也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并发肠梗阻,甚至肠穿孔,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生存,为诊治结。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梗阻 外科手术 治疗
原文传递
结肠直肠肛管动力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3
10
作者 李实忠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2年第2期118-130,共13页
关键词 结肠 直肠 肛管 肛肠动力学 肛肠疾病
下载PDF
放射性小肠炎并肠梗阻的外科治疗(附21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金国祥 屠岳 俞一峰 《结直肠肛门外科》 1995年第1期23-26,共4页
报告21例放射性小肠炎并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结果。全部病例采用粘连肠段切除吻合术,其中2例行回肠端端吻合,术后并发吻合口瘘,保守治愈。19例行回肠与升结肠端侧吻合术,18例恢复良好,1例术后早期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组织学检查符合放射... 报告21例放射性小肠炎并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结果。全部病例采用粘连肠段切除吻合术,其中2例行回肠端端吻合,术后并发吻合口瘘,保守治愈。19例行回肠与升结肠端侧吻合术,18例恢复良好,1例术后早期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组织学检查符合放射性小肠炎病理特征。同时还重点讨论了放射性肠炎并肠梗阻的手术时机及方法,以及直肠癌放疗的选择、剂量和并发症的预防等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肠梗阻 小肠炎 手术
下载PDF
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發展
12
作者 李昂 何家駒 崔鳳東 《镜湖医学》 2015年第2期97-99,90,共4页
超低位直腸癌(ultralow rectal cancer)是指距離肛緣5c m以下的直腸癌。1908年Miles首次報導的經腹會陰直腸癌切除術(abdominal-perineal resection,APR)長期作為超低位直腸癌的標準術式,但不保肛行結腸造口的術式嚴重影響患者的遠期生... 超低位直腸癌(ultralow rectal cancer)是指距離肛緣5c m以下的直腸癌。1908年Miles首次報導的經腹會陰直腸癌切除術(abdominal-perineal resection,APR)長期作為超低位直腸癌的標準術式,但不保肛行結腸造口的術式嚴重影響患者的遠期生活質量。隨着直腸癌保肛新理論的出現和新技術的發展,超低位保肛手術得到不斷發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 保肛 MILES 指距 造口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对老年大肠癌术后Ⅱ、Ⅲ期患者生存期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陶丽 朱莹杰 +5 位作者 吕仙梅 顾缨 赵爱光 郑坚 傅传刚 杨金坤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159-1164,共6页
背景:老年人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人群。中医药治疗在老年大肠癌的临床治疗中被广泛采用,但对其作疗效评价的较大样本临床对照研究很少。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治疗对老年大肠癌根治术后Ⅱ、Ⅲ期患者生存期的影响。设计、场所、受试者和... 背景:老年人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人群。中医药治疗在老年大肠癌的临床治疗中被广泛采用,但对其作疗效评价的较大样本临床对照研究很少。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治疗对老年大肠癌根治术后Ⅱ、Ⅲ期患者生存期的影响。设计、场所、受试者和干预措施:采用同期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来自上海龙华医院肿瘤一科、长海医院肛肠外科的70岁及以上老年大肠癌根治术后Ⅱ、Ⅲ期病例,全部病例均行西医常规治疗,以是否自愿接受中医药辨证治疗分为综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主要结局指标:运用Cox多因素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两组病例的性别、原发部位、病理类型、临床病理分期、化疗周期、放疗以及中药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共有78例病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综合治疗组37例,西医治疗组41例。Cox多因素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影响老年大肠癌根治术后Ⅱ、Ⅲ期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因素是临床病理分期(P=0.001)和中药治疗(P=0.021)。服用中药的风险比是0.393,95%可信区间为(0.178,0.870)。西医治疗组中位DFS为41.293个月,综合治疗组中位DFS尚未达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西医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的1、2、3、4、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7.7%、69.6%、63.4%、46.5%、29.6%和100%、86.3%、74.6%、74.6%、74.6%。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是改善老年肠癌预后的有效保护性因子。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降低老年肠癌的复发转移风险及延长无病生存期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需要继续随访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老年人 辨证论治 无病生存 临床试验
下载PDF
非可控性炎症、表观遗传和遗传改变在结直肠癌发生和侵袭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丁一波 杜琰 +2 位作者 王颢 傅传刚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2-366,共5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的发生和发展是慢性炎症促进关键基因后天突变累积的过程。炎症促进癌症进化各阶段均受表观遗传和遗传改变所驱动。在癌症信号刺激下,腺瘤通过积累遗传变异逐渐发展成腺癌。新一代测序技术为阐明癌...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的发生和发展是慢性炎症促进关键基因后天突变累积的过程。炎症促进癌症进化各阶段均受表观遗传和遗传改变所驱动。在癌症信号刺激下,腺瘤通过积累遗传变异逐渐发展成腺癌。新一代测序技术为阐明癌症进化过程中的"驱动"变异和融合基因提供了有效途径,为癌症进化提供了分子证据。腺瘤恶性转化过程中最明确的遗传改变是微卫星不稳定和染色体不稳定性显著增加。研究CRC的进化规律,尤其是研究体细胞变异的主要目的是明确这种变异影响了何种信号途径,而信号途径是目前探索早期CRC的有效干预方式和CRC靶向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进化发育学 炎症 表观遗传 变异(遗传学)
原文传递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治探讨(附30例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孟荣贵 郝立强 +4 位作者 王颢 张卫 李实忠 高章元 喻德洪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863-865,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对部分顽固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传输试验和排粪造影等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确诊为结肠慢传输型患者30 例,并对其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全结... 目的: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对部分顽固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传输试验和排粪造影等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确诊为结肠慢传输型患者30 例,并对其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全结肠切除、回肠与直肠吻合术9 例,次全结肠切除、盲肠与直肠吻合术19例,左半结肠切除2 例。结果: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病理见肠壁神经丛有变性、减少。回直肠吻合术后患者大便次数偏多,多数> 3 次/d,个别患者难以控制;行左半结肠切除术后的仍有排粪困难;而盲直肠吻合术效果较好,多数患者大便1~3 次/d。结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患者行次全结肠切除,盲直肠吻合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结肠慢传输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结肠中五羟色胺受体亚型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7
16
作者 丁健华 赵荣华 +3 位作者 傅传刚 毕丽霞 孟荣贵 喻德洪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2期3111-3115,共5页
目的:研究主要5-HT受体亚型在慢传输型便秘(slowtransitconstipation,STC)患者结肠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慢传输型便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0例STC患者和20例对照组结肠组织中5-HT1A,5-HT3和5-HT4受体的分布... 目的:研究主要5-HT受体亚型在慢传输型便秘(slowtransitconstipation,STC)患者结肠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慢传输型便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0例STC患者和20例对照组结肠组织中5-HT1A,5-HT3和5-HT4受体的分布及表达水平,并采用IMS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5-H1A受体分布于黏膜下层、肌层,肌间神经丛5-HT1A受体的表达在STC组和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548).5-HT3受体分布于黏膜下层和肌层,肌间神经丛STC组阳性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65.2±15.9vs94.3±20.1,P<0.01).5-HT4受体分布于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在黏膜层和肌间神经丛,STC组5-HT4受体阳性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7.8±10.9vs78.5±12.9,P<0.01;77.5±19.9,119.2±26.9,P<0.01).STC组中,5-HT3受体表达水平与结肠传输试验第5天体内残留标志物数量无关(P>0.05);但5-HT4受体表达水平与第5天体内残留标志物数量呈负相关(r=-0.782,P<0.01).结论:STC患者结肠中存在5-HT3和5-HT4受体亚型的表达下调,两者可能参与了STC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羟色胺 五羟色胺受体 慢传输型便秘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相关肿瘤谱及累计发病风险 被引量:8
17
作者 金黑鹰 颜宏利 +6 位作者 马修强 贺艳 丁义江 孟荣贵 阎于悌 崔龙 孙树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HNPCC)相关肿瘤谱和累计发病风险 ,为制定 HNPCC诊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随访 31个 HNPCC家系中 1 6 7例肿瘤患者 ,以 Kaplan- Meier生存曲线法估计各种肿瘤发生比例和累计发病风险。 结果 ... 目的 :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HNPCC)相关肿瘤谱和累计发病风险 ,为制定 HNPCC诊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随访 31个 HNPCC家系中 1 6 7例肿瘤患者 ,以 Kaplan- Meier生存曲线法估计各种肿瘤发生比例和累计发病风险。 结果 :1 6 7例 HNPCC相关肿瘤患者的首发肿瘤中 ,结直肠癌 1 35例 (80 .8% ) ,胃癌 1 0例 (6 .0 % ) ,子宫内膜癌 8例(4 .8% ) ,卵巢癌 3例 (1 .8% ) ,膀胱癌、乳腺癌、肺癌和脑胶质瘤各 2例 (分别占 1 .2 % ) ,肝癌、胰腺癌和胆囊癌各 1例 (分别占0 .6 % )。70岁时 ,大肠癌发生累计发病风险为 93.3% ,肠外肿瘤发生累计发病风险为 5 6 .1 %。 结论 :中国人 HNPCC肿瘤谱中 ,胃癌发生率较高 ;4 0~ 6 0岁大肠癌发生风险最大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肿瘤谱 累计发病风险 家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内脑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晓虹 李昂 +1 位作者 傅传刚 于恩达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93-996,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内脑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1 10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2.7%)术后出现脑转移。所有患者均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内脑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1 10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2.7%)术后出现脑转移。所有患者均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其中直肠癌患者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原则。术后TME分期提示为Ⅱ期或更晚分期的患者,根据情况接受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XELOX)或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方案(FOLFOX)的化疗。分别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模型,对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是否伴肺转移、是否伴肝转移等可能影响术后脑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χ2=5.844,P=0.016)、术前血清CEA水平(χ2=5.395,P=0.020)、肿瘤组织学类型(χ2=4.950,P=0.026)和是否伴肺转移(χ2=52.569,P=0.000)是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内脑转移的相关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OR=0.278,95%CI:0.095~0.817,P=0.020)、术前血清CEA水平(OR=0.423,95%CI:0.192~0.933,P=0.033)和是否伴肺转移(OR=10.814,95%CI:4.705~24.856,P=0.000)是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内发生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位置为直肠、高术前CEA水平及伴有肺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内更容易发生脑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脑转移 根治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伴有多个并发症的肠造口患者在门诊的护理 被引量:12
19
作者 徐洪莲 郝建玲 +2 位作者 邱群 吕桂芬 傅传刚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37-38,61,共3页
肠造口术是外科最常见施行的手术之一,往往是肠癌晚期患者挽救生命、延续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虽然肠造口使患者度过难关,但是诸多的肠造口及周围并发症又使患者陷入烦恼之中,甚至生命再次受到威胁。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发... 肠造口术是外科最常见施行的手术之一,往往是肠癌晚期患者挽救生命、延续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虽然肠造口使患者度过难关,但是诸多的肠造口及周围并发症又使患者陷入烦恼之中,甚至生命再次受到威胁。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并发症 造口门诊 护理
下载PDF
中医药辨证治疗对不可切除的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生存期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陶丽 朱莹杰 +6 位作者 周琴 顾缨 赵爱光 郑坚 傅传刚 洪庆祥 杨金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5期1206-1209,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治疗对大肠癌仅有肝转移且无法手术切除患者的生存期影响。方法:2005年1月1日—2010年11月30日收治的大肠癌肝转移患者74例,采用同期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接受中药辨证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6例和未接受中药辨证治... 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治疗对大肠癌仅有肝转移且无法手术切除患者的生存期影响。方法:2005年1月1日—2010年11月30日收治的大肠癌肝转移患者74例,采用同期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接受中药辨证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6例和未接受中药辨证治疗的西医治疗组38例。运用Cox多因素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原发部位、病理类型、转移类型(同时性或异时性)、化疗、放疗、原发灶的姑息性治疗、肝转移灶的介入治疗、中药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Cox多因素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影响大肠癌肝转移患者总生存期的因素是原发部位(P=0.041)、中医药治疗(P=0.000)。服用中药的风险比是0.319,95%可信区间在0.177~0.575。西医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12.00个月,综合治疗组中位OS为25.55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西医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的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14%、6%、0%、0%、0%;58%、35%、15%、15%、15%。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是改善大肠癌肝转移预后的有效保护性因子。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延长大肠癌肝转移总生存期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需要继续随访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肝转移 中医药辨证治疗 总生存期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