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病学新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健民 高磊 +4 位作者 胡晓霞 陈洁 邱慧颖 章卫平 杨建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6-210,共5页
近十年来,国内外在血液病的研究如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血液病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及临床干预措施,血液病的分子诊断及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的优化、替代供体的选择及并发症防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未来血液病学的发展方向... 近十年来,国内外在血液病的研究如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血液病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及临床干预措施,血液病的分子诊断及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的优化、替代供体的选择及并发症防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未来血液病学的发展方向为:发现造血及淋巴组织肿瘤中的分子遗传学异常,以期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关注干细胞与造血微环境(niche)的关系、血液病发病机制与异常基因的表达调控,以及相关的转化医学研究;探索新的治疗靶点、靶向治疗药物、细胞学诊治策略,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获取我国血液病患者诊治的循证医学证据;进一步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预防疾病复发。上述研究成果不仅将造福血液病患者,亦具有重要的军事医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细胞移植 表观遗传学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并发肺部霉菌感染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沈琪 宋献民 +1 位作者 许小平 王健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125-1127,共3页
为了探讨恶性血液病并发肺部霉菌感染的发病原因及其诊断和治疗,对1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体温、血常规检查、痰病原学结果、影像学诊断、抗生素及激素使用情况进行了收集和分析。结果表明:14例中有呼吸道症状者11例,7例痰粘稠不易... 为了探讨恶性血液病并发肺部霉菌感染的发病原因及其诊断和治疗,对1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体温、血常规检查、痰病原学结果、影像学诊断、抗生素及激素使用情况进行了收集和分析。结果表明:14例中有呼吸道症状者11例,7例痰粘稠不易咳出,11例胸片检查可见大小不等的点片状阴影;10例白色念珠菌感染(71.4%),2例曲霉菌感染;8例中性粒细胞<0.5×109/L(57.1%),3例<1.0×109/L(21.4%);对这些霉菌感染病例均用广谱抗生素联合抗感染治疗7天以上;对曲霉菌感染者给予二性霉素B,余12例用氟康唑治疗2周以上;治疗1周内症状改善并消失者6例(42.9%),治疗2周内症状改善并消失者5例(35.7%),3例死亡。结论: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霉菌感染原因与强烈化疗、中性粒细胞减少、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有关,早期诊断较困难,对此临床上应予以重视,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感染 恶性血液病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恶性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健民 温宏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325-330,333,共7页
随着造血于细胞移植(HSCT)技术飞速进展,非清髓性HSCT、供体淋巴细胞输注等新的治疗手段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性疾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供体资料库和脐血库的不断扩大,使更多的患者可以找到人白细胞抗原相合... 随着造血于细胞移植(HSCT)技术飞速进展,非清髓性HSCT、供体淋巴细胞输注等新的治疗手段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性疾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供体资料库和脐血库的不断扩大,使更多的患者可以找到人白细胞抗原相合的供体,得到治疗的机会。全球接受移植的病人明显增加,已成为治愈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HSCT又是治疗相关并发症相对较高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异基因HSCT,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并发症可能使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甚至死亡。因此,对于不同病种、不同疾病阶段的恶性血液病患者,HSCT的疗效如何,是否需要移植,选择何种移植,移植的时机和预处理方案的选择等,有待于进一步明确。本文综述了HSCT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常见血液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
下载PDF
两性霉素B联合伊曲康唑或卡泊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 被引量:2
4
作者 许晓倩 王健民 +4 位作者 陈莉 吕书晴 宋献民 侯军 杨建民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7年第5期257-260,共4页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联合伊曲康唑或卡泊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联合治疗患者9例,对其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9例患者7例有效,1例无效,1例停药。低钾是最常见的副反应...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联合伊曲康唑或卡泊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联合治疗患者9例,对其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9例患者7例有效,1例无效,1例停药。低钾是最常见的副反应,其他副反应包括畏寒、发热及肝、肾功能受损。结论两性霉素B联合伊曲康唑或卡泊芬净治疗IFI,经济、有效,患者依从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两性霉素B 伊曲康唑 卡泊芬净 联合治疗
下载PDF
砷剂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吕书晴 许小平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0年第4期186-188,共3页
关键词 砷剂 治疗 恶性白血病
下载PDF
成人血液病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4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袁有忠 孟沛霖 +1 位作者 杨学仪 丁美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76-377,共2页
近年来,我院遇见血液病治疗过程中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4例,由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时,均获治愈。 1 病历摘要 例1 女,24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用VP方案(长春新碱2mg/周,泼尼松45mg/d×7d)以及阿霉素治疗7个疗程获完全缓解,又用VP方... 近年来,我院遇见血液病治疗过程中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4例,由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时,均获治愈。 1 病历摘要 例1 女,24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用VP方案(长春新碱2mg/周,泼尼松45mg/d×7d)以及阿霉素治疗7个疗程获完全缓解,又用VP方案巩固2个疗程。但疗程结束时,突发高热,体温达40℃,剧烈干咳,气急。发病第3d X线胸片示:双肺中肺野小结节状和云絮状阴影。血细菌培养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肺炎 肺囊虫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在恶性血液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莉 许小平 王健民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2年第3期209-212,共4页
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涉及正常基因的突变或缺失 ,癌基因的异常表达以及其他多个相关基因的协同作用。基因芯片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前沿生物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在恶性血液病研究中的应用有助于白血病、淋巴瘤等的分型更深入、更精确 ,... 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涉及正常基因的突变或缺失 ,癌基因的异常表达以及其他多个相关基因的协同作用。基因芯片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前沿生物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在恶性血液病研究中的应用有助于白血病、淋巴瘤等的分型更深入、更精确 ,对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更有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恶性血液病 诊断 分子分型 靶基因
原文传递
红细胞溶血液Na^+-K^+-ATP酶活力测定 被引量:1
8
作者 凌励 李津婴 万树栋 《江西医学检验》 2003年第4期282-282,299,共2页
目的建立利用红细胞溶血液测定红细胞Na+-K+-ATP酶活力测定方法。方法用蒸馏水将红细胞破坏,测其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Na+-K+-ATP酶活力,并与用红细胞膜酶测定法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健康成人红细胞溶血液Na+-K+-ATP酶活力为4.345±... 目的建立利用红细胞溶血液测定红细胞Na+-K+-ATP酶活力测定方法。方法用蒸馏水将红细胞破坏,测其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Na+-K+-ATP酶活力,并与用红细胞膜酶测定法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健康成人红细胞溶血液Na+-K+-ATP酶活力为4.345±1.175μmolPi/gHb·h;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685。结论利用红细胞溶血液进行红细胞Na+-K+-ATP酶活力测定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的特点,更适合于一般实验室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溶血液 红细胞 NA^+-K^+-ATP酶 活力测定 红细胞膜 血红蛋白
下载PDF
DNA芯片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吕书晴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2年第3期151-155,共5页
DNA芯片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前沿生物技术 ,根据 DNA芯片表达结果 ,不仅可精确作出肿瘤的分子分型 ,还可以识别出以前未知的新的肿瘤亚型 ,已应用于血液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的分子病理分型、诊断的研究。利用DNA芯片还... DNA芯片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前沿生物技术 ,根据 DNA芯片表达结果 ,不仅可精确作出肿瘤的分子分型 ,还可以识别出以前未知的新的肿瘤亚型 ,已应用于血液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的分子病理分型、诊断的研究。利用DNA芯片还可以检测白血病、淋巴瘤的功能相关基因 ,并探寻恶性血液病新的治疗靶基因。应用寡核苷酸芯片测序和测变异技术 ,可以大规模地检测遗传性疾病的突变基因 ,可用于遗传性血液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芯片 血液系统疾病 诊断 分子病理分型 白血病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血液恶性疾病误诊原因分析及对策
10
作者 张振龙 居小萍 王健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白血病 误诊 诊断
下载PDF
批量快速测定法测定标志基因为GFP的重组病毒滴度 被引量:37
11
作者 江千里 王健民 +2 位作者 温丽敏 江汕 周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34-1035,共2页
关键词 基因治疗 逆转录病毒 腺病毒 滴度
下载PDF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出血性膀胱炎的病因与防治 被引量:19
12
作者 郭超 章卫平 +2 位作者 王健民 倪雄 丁晓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49-951,共3页
目的 :观察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PBSCT)中出血性膀胱炎 (HC)的发病情况 ,探讨其发病原因及防治效果。方法 :1996年 5月至 2 0 0 2年 5月采用 PBSCT治疗各类血液病 80例 ,其中异基因移植 5 0例 ,自体移植 30例。预处理方案为 CTX 12 0mg/ k... 目的 :观察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PBSCT)中出血性膀胱炎 (HC)的发病情况 ,探讨其发病原因及防治效果。方法 :1996年 5月至 2 0 0 2年 5月采用 PBSCT治疗各类血液病 80例 ,其中异基因移植 5 0例 ,自体移植 30例。预处理方案为 CTX 12 0mg/ kg(+VP16 2 0 mg/ kg) +TBI 6 .5~ 8.0 Gy。 HC的预防随机分成 2组 :A组 (38例 )采用常规水化、碱化 ;B组 (4 2例 )在常规水化、碱化基础上加用美司钠 ,用法为 CTX后 0、4、8h各静推 1次 ,每次剂量为每日 CTX总量的 2 0 %。结果 :80例患者中共有 10例出现 HC(12 .5 %) ,均为迟发性 , 度 5例 , 度 4例 , 度 1例。 A组有 8例出现 HC(2 1.1%) ;B组仅有 2例 HC(4 .8%,P<0 .0 5 ) ;异基因移植组有 9/ 5 0出现 HC(18.0 %) ,自体移植组仅有 1/ 30 (3.3%,P<0 .0 5 )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阳性组出现 HC为 7/ 2 0 (35 .0 %) ,而阴性组仅为 2 / 30 (6 .7%,P<0 .0 5 )。 5例病毒感染者中 3例发生 HC。治疗上除充分补液、碱化尿液和加强利尿外 ,加用前列腺素 E1 脂微球制剂 (L ipo PGE1 ) ,有病毒感染者予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治疗。全部病例经上述处理均获痊愈。结论 :HC的发生除 CTX等药物损害外 ,还与 GVHD及病毒感染有关 ;在常规水化、碱化基础上加用美司钠可有效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因 防治 造血干细胞移植 外周血 出血性膀胱炎 美司钠
下载PDF
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生成树突状细胞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朱学军 张明徽 +3 位作者 弭静 曹雪涛 楼国良 吕书晴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47-252,共6页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在激发机体抗白血病T细胞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报道DC可以由单核细胞及粒细胞分化生成,本研究应用细胞因子在体外诱导了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细胞向DC的分化.从M3型APL患者外周血分离白血病...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在激发机体抗白血病T细胞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报道DC可以由单核细胞及粒细胞分化生成,本研究应用细胞因子在体外诱导了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细胞向DC的分化.从M3型APL患者外周血分离白血病细胞,加入GM-CSF(100ng/ml)或GM-CSF(100ng/ml)+rhIL-4(500U/ml)体外培养14天,并于培养结束前3天加人TN-α(100ng/ml).结果表明,GM-CSF可以促进白血病细胞体外增殖,并从幼稚状态逐渐分化成熟,表达高水平的CD45分子,其中部分为CD14^+的单核细胞,部分为CDla^+的DC(M3DC);培养后期加入TNF-α,可以促进DC生成,约占35%;以GM-CSF+IL-4培养也诱导了幼稚细胞的成熟,2周后DC约占10%,但较少单核细胞生成,培养至3周时DC约占60%;而在培养后第11天加入TNF-α则可以加速DC生成,3天后生成的白血病型DC达90%.电镜观察到M3DC具有与单核细胞来源的DC相似的超微结构,但具有的突出特征是部分细胞存在少量胞浆颗粒;M3DC高表达HLA-DR、B7-2、CD40、CD54分子,体外可以强烈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此类由白血病细胞诱导生成的DC可被用于体内外诱导生成肿瘤特异性CTL,在APL的免疫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诱导分化 急性 粒细胞性 生物疗法
下载PDF
裸鼠高成瘤性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莉 许小平 +4 位作者 王健民 吕书晴 居小萍 周虹 黄正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7-511,共5页
目的:建立裸鼠高成瘤性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系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逐步递增长春新碱(VCR)剂量的方法培养高成瘤性人白血病细胞系K56g-n,采用细胞培养技术、透射电镜观察、流式细胞术、RT-PCR、免疫组化、染色体核型分析及体内... 目的:建立裸鼠高成瘤性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系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逐步递增长春新碱(VCR)剂量的方法培养高成瘤性人白血病细胞系K56g-n,采用细胞培养技术、透射电镜观察、流式细胞术、RT-PCR、免疫组化、染色体核型分析及体内接种等方法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建立1株裸鼠高成瘤性人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n/VCR。与K562-n细胞比较,K562-n/VCR细胞对VCR耐药为其297.38倍,对蒽环类、鬼臼类等多种化疗药物具有交叉耐药性,bcr-abl融合基因仍为阳性,裸鼠体内成瘤性不变,但成瘤潜伏期缩短,成瘤体积明显增大。结论:裸鼠高成瘤性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系K562-n/VCR具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鼠高成瘤性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系 建立 生物学特性 长春新碱 致癌性试验
下载PDF
小鼠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扩增后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解琳娜 王健民 +3 位作者 邱慧颖 高磊 周虹 龚胜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542-546,共5页
本研究目的是分离富集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鉴定其生物学特性和多向分化潜能。取4-5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骨髓细胞,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和单克隆培养法分离、纯化和扩增mMSC;分析细胞免疫表型、生长曲线、细胞周期;进行多向分化潜能... 本研究目的是分离富集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鉴定其生物学特性和多向分化潜能。取4-5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骨髓细胞,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和单克隆培养法分离、纯化和扩增mMSC;分析细胞免疫表型、生长曲线、细胞周期;进行多向分化潜能鉴定;传代培养达30代后,进行成瘤性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小鼠间充质干细胞系在体外可连续传代培养达30代,细胞仍保持多向分化潜能,细胞高表达CD29、CD44、Sca-1、MHC-Ⅰ,中度表达CD13、CD90.2,不表达CD117、CD45、Flk-1、MHC-Ⅱ类抗原。mMSC体外能诱导分化成骨、脂肪、软骨细胞。结论:全骨髓贴壁法和集落培养法富集可获得mMSC,其在体外连续传代30代以上仍能维持生物学特性稳定,具有高度的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无成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 细胞培养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监测环孢素A血浓度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6
作者 钱雅静 章卫平 +4 位作者 王健民 童书鹏 江千里 倪雄 丁晓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37-1038,共2页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 外周血 环孢素A 血浓度
下载PDF
腹腔内注射TNF基因转染的LAK细胞对于腹水型肝癌小鼠的疗效 被引量:6
17
作者 楼国良 闵碧荷 +2 位作者 孟沛霖 曹雪涛 章卫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9-33,共5页
在逆转录病毒介导下将TNF基因转染入鼠LAK细胞中,结果发现,转染TNF基因的LAK细胞比正常LAK细胞和转染对照基因的LAK细胞分泌更高水平的TNF,其体外生长能力和杀伤活性均显著升高,抗TNF单抗可显著抑制其体外杀伤活性,表明其杀伤活性升高... 在逆转录病毒介导下将TNF基因转染入鼠LAK细胞中,结果发现,转染TNF基因的LAK细胞比正常LAK细胞和转染对照基因的LAK细胞分泌更高水平的TNF,其体外生长能力和杀伤活性均显著升高,抗TNF单抗可显著抑制其体外杀伤活性,表明其杀伤活性升高是由基因转染后所表达的TNF介导的.将较低数量的TNF基因转染的LAK细胞与IL~2联合腹腔内注射后,对腹水型肝癌小鼠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K细胞 TNF基因 腹腔内注射 小鼠 肝癌 腹水 转染 体外杀伤活性 分泌 逆转录病毒介导
下载PDF
真菌血流感染5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许晓倩 陈莉 +5 位作者 吕书晴 沈茜 许育 杨建民 邱慧颖 王健民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28-232,共5页
目的分析真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探讨真菌血流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3—2008年医院诊断的真菌血流感染57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白念珠菌是真菌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占42.1%;真菌血流感染的发生与广谱抗生素应用、中心... 目的分析真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探讨真菌血流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3—2008年医院诊断的真菌血流感染57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白念珠菌是真菌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占42.1%;真菌血流感染的发生与广谱抗生素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恶性肿瘤和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关;治疗有效率为50.0%,7例患者在未治疗前病情恶化死亡,总病死率为56.1%。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提示使用过卡泊芬净与两性霉素B治疗明显利于患者生存,而高APACHE评分、未行抗真菌治疗及行全胃肠外营养患者病死率较高。结论广谱抗菌药使用、中心静脉插管与真菌血流感染相关性可能更强;对氟康唑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尽早更换为两性霉素B或棘白菌素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血流感染 氟康唑 卡泊芬净 两性霉素B 经验性治疗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与核因子-κB活化的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许小平 许晓巍 +4 位作者 易克 陈莉 陈少谊 周芳 李倩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764-768,共5页
为了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与核因子-κB(NF-κB)活化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法检测白血病细胞系K562n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分析K562... 为了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与核因子-κB(NF-κB)活化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法检测白血病细胞系K562n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分析K562n细胞NFκB、VEGF、MMP9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As2O3在诱导K562n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可活化NFκB,而VEGF、MMP9的表达也随之增强。地塞米松(DXM)1μmol/L能显著增加As2O3诱导K562n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抑制K562n细胞NFκB活化,细胞凋亡增加率为43.04%,(P<0.05),NFκB活化抑制率为31.15%(P<0.05),VEGF、MMP9变化与NFκB一致。结论:As2O3诱导K562n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可使NFκB活化,VEGF、MMP9表达亦随之增强;DXM可通过抑制NFκB活化增强其诱导K562n细胞凋亡的作用,VEGF、MMP9的表达也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核因子-ΚB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细胞凋亡 白血病
下载PDF
肾主耳理论的生化物质基础——缺铁大鼠肾虚证与内耳铁含量及含铁酶变化 被引量:12
20
作者 孙爱华 王正敏 +5 位作者 萧轼之 李兆基 张锦方 李津婴 奚建华 周毅伟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4-46,共3页
我们以往的临床研究表明,肾虚型感觉神经性聋患者血清铁含量明显低于无肾虚见证者及正常听力健康人,对这些患者以补肾治疗为主,重用含铁量很高的磁石,辅以西药铁剂,可获较好疗效。
关键词 肾主耳理论 肾虚征 内耳 铁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