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提倡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验室诊断研究的原创性和实用性 被引量:3
1
作者 仲人前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实验室诊断 原创性 实用性
下载PDF
免疫固定电泳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验室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耿红莲 王爱华 +2 位作者 赵文静 孔宪涛 仲人前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对1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球蛋白定量、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免疫固定电泳在M蛋白血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球蛋白定量利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kappa,lambda轻链的浓度;... 目的对1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球蛋白定量、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免疫固定电泳在M蛋白血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球蛋白定量利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kappa,lambda轻链的浓度;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采用Helena公司的Spire3000全自动电泳仪及扫描仪进行。结果1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有138例血清蛋白电泳有M带,免疫固定电泳150例全部检出M带;分型结果显示以IgGλ型最多(58例,占38.7%);12例经血清蛋白电泳未检出M带而免疫固定电泳检出M带的患者中,有10例为轻链病患者。结论免疫固定电泳特异度和敏感度较血清蛋白电泳高,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诊断特别是轻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固定电泳 多发性骨髓瘤 M蛋白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周琳 高春芳 仲人前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5-229,共5页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应用 临床医学 细胞免疫学 临床血液学 肿瘤学 微生物学
下载PDF
IgD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耿红莲 王淇泓 +2 位作者 赵文静 竺蓓 仲人前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04-1506,共3页
目的 IgD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上较为少见,通过实验室检查,以求发现其特点,避免漏诊。方法分别收集20例本实验室检测到的IgD型I、gG型I、gA型I、gM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IgD型与其它较为常见类型的多发性骨髓瘤患... 目的 IgD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上较为少见,通过实验室检查,以求发现其特点,避免漏诊。方法分别收集20例本实验室检测到的IgD型I、gG型I、gA型I、gM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IgD型与其它较为常见类型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异同。结果 IgD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定量结果显示,IgGI、gA和IgM含量均减低者有18例占90%,其余两例3种免疫球蛋白含量处于正常下限。轻链定量发现,20例IgD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有19例为IgD型λ轻链型,占95%,而IgD型κ轻链型仅1例,且20例中有19例是轻链比值异常的。IgD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阳性率与其余类型无显著差异(P>0.05);免疫固定电泳显示IgD泳道有特异性的抗原抗体沉淀带。结论如实验室检查发现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均减低、轻链比值异常、血清蛋白电泳出现阳性条带,要高度怀疑其为IgD型多发性骨髓瘤,免疫固定电泳时务必加IgD泳道,以避免IgD型多发性骨髓瘤的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球蛋白 轻链 免疫固定电泳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诊断效率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梁艳 王兰兰 +3 位作者 吴丽娟 刘瑾 邓安梅 仲人前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第11期1317-1321,共5页
目的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运用流行病学理论较全面分析与评价血清CEA和CA19-9对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效率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消化系统272例恶性肿瘤及167例良性疾病患者血清CEA和CA19-9水平,对其敏感性、特异性... 目的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运用流行病学理论较全面分析与评价血清CEA和CA19-9对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效率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消化系统272例恶性肿瘤及167例良性疾病患者血清CEA和CA19-9水平,对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优势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检CEA和CA19-9诊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敏感性分别为34.2%和45.2%,联检49.3%;特异性80.8%和60.5%,联检59.3%;准确性由单检的51.9%(CEA)和51.0%(CA19-9)提高至53.1%(CEA和CA19-9);阳性预测值74.4%和65.1%;阳性似然比1.8和1.1;优势比2.19和1.26。结论消化系常见肿瘤中,CEA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最高,胆囊胆管癌和结直肠癌次之;特异性和阳性似然比以胆囊胆管癌最高。CA19-9诊断胆囊胆管癌敏感性最高,胰腺癌次之;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均以胰腺癌最高,并且诊断胰腺癌的优势比大于10。除胃癌及食道癌外,CA19-9敏感性高于CEA,联合检测CEA和CA19-9可提高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但就阳性预测值和阳性似然比而言,单检CEA和CA19-9对某些器官肿瘤的诊断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A CA19-9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诊断评价
下载PDF
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69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杨立利 贾连顺 +1 位作者 苟三怀 李莉 《颈腰痛杂志》 2003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脊髓损伤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患者外周血 CD6 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 15例急性 SCI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CD6 9的表达 ,并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 SCI患者 CD6 ... 目的 探讨急性脊髓损伤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患者外周血 CD6 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 15例急性 SCI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CD6 9的表达 ,并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 SCI患者 CD6 9值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 1)。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急性 SCI的刺激产生了积极的免疫应答 ,相当一部分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 ,可能这种早期的非特异性应答严重损害了机体免疫能力 (一种消耗性损伤 ) ,而使感染率明显上升 ,另外也提示 CD6 9可能用于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损伤 外周血 淋巴细胞 CD69 检测 临床意义
下载PDF
穿孔素、颗粒酶、颗粒溶素在银屑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燕 周晔 +2 位作者 邓安梅 仲人前 陈孙孝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614-618,共5页
目的探讨穿孔素(PF)、颗粒酶B(GrB)、颗粒溶素(GNLY)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银屑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PF、GrB和GNLY的mRNA的表达,并采... 目的探讨穿孔素(PF)、颗粒酶B(GrB)、颗粒溶素(GNLY)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银屑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PF、GrB和GNLY的mRNA的表达,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GrB、GNLY及PF的蛋白表达,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患者及体检者血清中IL-4、IL-6、TNF-α及IFN-γ的水平。并分析PF、GrB和GNLY的蛋白表达水平与IL-4、IL-6、TNF-α及IFN-γ的相关性。结果银屑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后,患者PBMC中GNLY、PF蛋白含量和mRNA均明显降低(P<0.01),而GrB无显著变化(P>0.05);IL-4水平显著下降(P<0.05),IL-6、TNF-α和IFN-γ显著升高(P<0.05)。PF和GNLY的蛋白表达水平与IL-6、TNF-α和IFN-γ成负相关,而与IL-4的水平成正相关,与GrB不相关。结论银屑病患者PF和GNLY的蛋白及mRNA表达与IL-4、IL-6、TNF-α和IFN-γ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可能在银屑病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素 颗粒酶 颗粒溶素 银屑病患者 蛋白表达水平 临床意义 TNF-α 健康体检者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IL-6 检测 mRNA表达 双抗体夹心 免疫印迹法 ELISA方法 荧光定量 发病过程 蛋白含量 正相关 负相关
下载PDF
22例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实验室检查特征及轻链多聚体的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畅 赵文静 +2 位作者 耿红莲 仲人前 孔宪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57-59,共3页
目的分析22例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增强对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的了解,并进一步鉴定轻链多聚体的形成情况。方法应用散射速率比浊法进行血尿轻链定量,应用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进行M蛋白的鉴定,用SDS-PAGE电泳分析... 目的分析22例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增强对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的了解,并进一步鉴定轻链多聚体的形成情况。方法应用散射速率比浊法进行血尿轻链定量,应用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进行M蛋白的鉴定,用SDS-PAGE电泳分析轻链多聚体的形成情况,并与IgG型多发性骨髓瘤进行比较。结果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完整免疫球蛋白分子呈明显降低并低于IgG型多发性骨髓瘤,尿液中排出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β2-微球蛋白和肌酐值高于IgG型多发性骨髓瘤,尿液中可以鉴定出明显的多聚体。结论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的肾损害更为严重,尿液中游离轻链的表现比血中M蛋白的表现更明显,且尿液中轻链多聚体的形成对轻链的定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链 骨髓瘤 轻链多聚体
下载PDF
PBC患者granulys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邓安梅 钱琤 +7 位作者 姚定康 陈燕 陈波 周晔 谷明莉 吴传勇 蒋廷旺 仲人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6期3513-3516,共4页
目的:探讨颗粒溶素(granulysin,GNLY)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患者(PB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TaqMan探针技术,以18SrRNA为内参照,测定60例PBC患者外周血中GNLYmRNA的含量,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BC患者血清中GNLY蛋... 目的:探讨颗粒溶素(granulysin,GNLY)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患者(PB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TaqMan探针技术,以18SrRNA为内参照,测定60例PBC患者外周血中GNLYmRNA的含量,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BC患者血清中GNLY蛋白的水平,并以健康体检组(n=100)和乙型肝炎肝硬化组(n=60)为对照.结果:PBC组GNLYmRNA的平均拷贝数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7±2.5)×108vs(3.0±1.9)×107,P<0.01]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2.7±2.5)×108vs(4.7±3.6)×105,P<0.001).PBC患者血清中的GNLY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5.48±3.24μg/Lvs4.76±2.32μg/L,P<0.01)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15.48±3.24μg/Lvs2.57±1.84μg/L,P<0.01).结论:GNLY的表达与PBC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用于PBC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颗粒溶素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基因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初探
10
作者 杨再兴 梁艳 +5 位作者 朱烨 李畅 曾贤铭 王燕 何铭君 仲人前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基因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 C)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建立以18S rRNA基因为内参的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相对定量方法,检测30例PBC患者和30例正常人PB...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基因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 C)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建立以18S rRNA基因为内参的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相对定量方法,检测30例PBC患者和30例正常人PBM C中G-CSF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PBC患者PBM C中G-CSFR mRNA的ΔCT值为10.6±2.2,其相对表达量是正常对照组(8.9±0.4)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SFR基因在PBM C中的表达降低与PBC的发病密切相关,提示G-CSFR在PBC的发病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颗粒溶素mRNA定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钱琤 陈波 +6 位作者 周晔 谷明莉 蒋廷旺 吴传勇 陈燕 邓安梅 仲人前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颗粒溶素(GNLY)mRNA的表达,探讨GNLY基因表达水平与急性乙肝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别检测40例急性乙肝患者及100名正常...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颗粒溶素(GNLY)mRNA的表达,探讨GNLY基因表达水平与急性乙肝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别检测40例急性乙肝患者及100名正常对照的PBMC的GNLY基因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结果急性乙肝患者发病期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恢复期GNLY基因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患者GNLYmRNA与血清ALT、AST呈正相关。结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GNLY mRNA的表达准确可靠。患者外周血GNLY基因表达水平与急性乙肝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溶素 急性乙型肝炎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肝功能相关酶学检测指标国产诊断试剂的质量比对研究
12
作者 耿红莲 王淇泓 +5 位作者 竺蓓 盛凤英 施巍宇 邓燕 王爱华 仲人前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13-15,共3页
目的 评价在罗氏MODULAR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简称P-800)上应用国产诊断试剂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和罗氏原装配套试剂,在P-800上同时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 目的 评价在罗氏MODULAR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简称P-800)上应用国产诊断试剂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和罗氏原装配套试剂,在P-800上同时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评价国产试剂的批内批间精密度、线性范围、抗干扰能力以及与罗氏原装配套试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精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国产试剂检测结果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均〈5%;线性范围验证试验表明国产试剂基本达到说明书声称的线性范围;干扰试验表明国产试剂与原装配套试剂的抗干扰能力无明显差异;方法学比对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国产试剂和原装配套罗氏试剂同时检测40份临床样本,其检测结果基本一致(P〉0.05),相关性较好(r〉0.975,b在1.0±0.05之间).结论 对于该研究涉及的四项肝功能相关酶学诊断指标,应用国产试剂与罗氏原装配套试剂相比,其相关性较好、精密度较高、线性范围达到说明书规定范围,对胆红素和乳糜有较好地抗干扰能力;肝功能相关国产诊断试剂检验结果与罗氏原装配套试剂具有可比性,可替代进口试剂,实现国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试剂 精密度 抗干扰 偏倚
下载PDF
颗粒溶素融合蛋白的克隆表达和免疫学鉴定
13
作者 陈燕 周晔 +5 位作者 钱琤 蒋廷旺 吴传勇 陈孙孝 邓安梅 仲人前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27-529,共3页
目的采用基因工程方法重组并表达颗粒溶素融合蛋白。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克隆颗粒溶素多肽分子的cDNA,经测序证实后定向插入表达载体pET28a(+),并经双酶切电泳鉴定。进而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plyS中,经异丙基硫代-β-... 目的采用基因工程方法重组并表达颗粒溶素融合蛋白。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克隆颗粒溶素多肽分子的cDNA,经测序证实后定向插入表达载体pET28a(+),并经双酶切电泳鉴定。进而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plyS中,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结果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Western印迹法鉴定,在相对分子质量为9000处有明显的条带。结论经重组表达获得颗粒溶素融合蛋白,有助于进一步探讨颗粒溶素与临床疾病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溶素 重组融合蛋白 免疫印迹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增殖诱导配体表达增高及其临床意义
14
作者 严金武 滕菁 +5 位作者 陈波 陈燕 周晔 谷明莉 邓安梅 仲人前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增殖诱导配体(APRIL)mRNA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以18S rRNA为内参,以靶基因与内参基因Ct之差△Ct作为相对定量,来检测42例PBC患者和42例正常体检的外周血单... 目的探讨增殖诱导配体(APRIL)mRNA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以18S rRNA为内参,以靶基因与内参基因Ct之差△Ct作为相对定量,来检测42例PBC患者和42例正常体检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APRIL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生化指标ALB,TBIL和免疫指标IgA,IgG,IgM,探讨PBC患者中APRIL基因的表达水平及与上述临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BC患者PBMCs APRIL mRNA明显升高(P<0.05),且与TBIL与IgM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APRIL mRNA的表达在PBC患者PBMCs显著升高,可作为PBC的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RIL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15
作者 耿红莲 屠小卿 +4 位作者 朱烨 陈军 顾鹏飞 范列英 仲人前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抗体和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这2种自身抗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118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及44名健康对照者血清ox-... 目的:探讨血清中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抗体和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这2种自身抗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118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及44名健康对照者血清ox-LDL和AECA水平,同时用生化方法检测其血脂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抗ox-LDL抗体阳性率为32.2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阳性率6.82%(P=0.001);血清抗内皮细胞抗体阳性率冠心病组为38.14%,健康对照组为13.64%(P=0.002)。在血脂正常的冠心病组中抗ox-LDL抗体阳性率25.00%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45)。结论:血清中上述2种自身抗体阳性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而且抗ox-LDL抗体阳性率与血脂无明显相关性,自身免疫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可能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OX-LDL 自身抗体 对照组 抗体阳性率 冠心病 抗内皮细胞抗体 结论 水平 目的
下载PDF
甲状腺自身抗体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关系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孙贞 朱烨 +2 位作者 何铭珺 杨洁 孔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1-373,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突眼(甲亢突眼)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的关系。方法:甲状腺相关性眼病35例,甲亢突眼37例,甲亢83例,正常对照90例,分别检测其甲... 目的: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突眼(甲亢突眼)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的关系。方法:甲状腺相关性眼病35例,甲亢突眼37例,甲亢83例,正常对照90例,分别检测其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结果:四组的TGA阳性数(率)分别为3(8.6%)、6(16.2%)、16(19.3%)、6(6.7%),TMA阳性数(率)分别为6(17.2%)、7(18.9%)、32(38.6%)、12(13.3%),TGA、TMA双阳性数(率)分别为1(2.6%)、4(10.8%)、11(13.8%)、0(0.0%),TRAb阳性数(率)分别为22(62.9%)、31(83.8%)、70(84.3%)、6(6.7%)。结论:TGA、TMA与TAO的相关性不大,诊断意义很小,TRAb与TAO有较好的相关性,对其早期诊断、治疗和随访有很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甲亢突眼 甲状腺机能亢进 甲状腺自身抗体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活化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吴洪坤 周琳 +1 位作者 张玲珍 仲人前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18-822,共5页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活化因子(BAFF)及其受体BR3的表达,为进一步探讨AS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4例AS患者及30名正常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CD19+总B细胞、CD19+CD20+CD27...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活化因子(BAFF)及其受体BR3的表达,为进一步探讨AS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4例AS患者及30名正常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CD19+总B细胞、CD19+CD20+CD27-初始B细胞、CD19+CD20+CD27+记忆性B细胞、CD19+CD38+抗体分泌细胞、BAFF及其受体BR3的表达百分率;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AS患者和正常体检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浓度;并分析外周血白细胞BAFF的表达水平与B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免疫球蛋白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S患者的外周血中CD19+总B细胞和CD19+CD38+抗体分泌细胞的表达率、BAFF及其受体BR3的表达比例、血清IgG、IgA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外周血白细胞中BAFF的表达水平分别与外周血白细胞CD19+总B细胞、CD19+CD38+抗体分泌细胞百分率及血清IgG、IgA浓度呈明显正相关(r=0.695,P=0.000;r=0.610,P=0.002;r=0.813,P=0.000;r=0.665,P=0.000)。结论 AS患者外周血中存在异常表达的总B细胞、抗体分泌细胞、BAFF及其受体BR3,提示在AS的发病过程中,B淋巴细胞的异常表达及活化可能发挥致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细胞 B细胞活化因子 强直性脊柱炎 免疫球蛋白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自身抗原丙酮酸脱氢酶特异性CD8+CTL表位预测及鉴定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海英 姚定康 +5 位作者 屠小卿 周晔 朱烨 陈燕 范列英 仲人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0-504,共5页
目的鉴定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中自身抗原丙酮酸脱氢酶(PDC-E2)上的HLA-A觹0201限制性CD8+CTL表位,为临床探索特异性免疫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数据库SYFPEITHI预测PDC-E2上两段涵盖B细胞表位和CD4+T细胞表位的氨基酸序列(163~... 目的鉴定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中自身抗原丙酮酸脱氢酶(PDC-E2)上的HLA-A觹0201限制性CD8+CTL表位,为临床探索特异性免疫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数据库SYFPEITHI预测PDC-E2上两段涵盖B细胞表位和CD4+T细胞表位的氨基酸序列(163~184aa和36~49aa)附近可能存在的HLA-A觹0201限制性T细胞表位,再通过T2细胞株、细胞增殖试验和细胞毒性检测分别分析各抗原肽与HLA-A觹0201的结合力、诱导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增殖能力及抗原肽诱导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杀伤毒性,逐步鉴定HLA-A觹0201限制性CD8+CTL细胞表位。结果数据库初步预测到5个可能性较大的HLA-A觹0201限制性抗原肽,其中两个抗原肽(159~167aa和165~174aa)显示与T2细胞上HLA-A觹0201分子有较高的亲和力,这两个抗原肽能刺激大部分HLA-A觹0201阳性PBC患者PBMC增殖,并且由其诱导产生的CTL具有特异杀伤活性。结论位于PDC-E2内酯酰区上的KLSEGDLLA穴159~167aa)和LLAEIETDKA穴165~174aa雪是PBC患者体内HLA-A觹0201限制性的CD8+CTL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自身抗原 CD8^+CTL抗原表位
下载PDF
结直肠腺癌患者血清线粒体肌酸激酶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顾鹏飞 张建 +1 位作者 仲人前 王爱华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通过对结直肠腺癌患者血清线粒体肌酸激酶(M tCK)的检测,探讨其在结直肠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结直肠腺癌患者107例和同期非肿瘤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用电泳法检测血清M tCK,同时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检测癌胚抗原... 目的通过对结直肠腺癌患者血清线粒体肌酸激酶(M tCK)的检测,探讨其在结直肠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结直肠腺癌患者107例和同期非肿瘤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用电泳法检测血清M tCK,同时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检测癌胚抗原(CE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糖抗原(CA)242。结果结直肠腺癌患者组中M tCK、CEA、CA242的阳性率分别为59.8%、55.1%和63.5%,非肿瘤对照组为3.7%、5.7%和3.7%。M tCK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9.8%和96.2%,与CEA、CA242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4.8%和100.0%。结论血清M tCK检测有助于结直肠腺癌的诊断,与CEA和CA242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对结直肠腺癌诊断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肌酸激酶 腺癌 癌胚抗原 糖抗原242
下载PDF
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范列英 朱烨 +5 位作者 仲人前 屠小卿 叶伟民 陈曲波 曾万杰 孔宪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5-509,共5页
目的探讨IL-1、IL-6、IL-10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序列特异性PCR(SSP)法,分析77例PBC患者及16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基因组DNAIL-1(+3953)、IL-... 目的探讨IL-1、IL-6、IL-10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序列特异性PCR(SSP)法,分析77例PBC患者及16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基因组DNAIL-1(+3953)、IL-1受体拮抗剂(IL-1RN)、IL-6启动子(-174)、IL-10启动子(-592、-819、-1082)基因多态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BC组IL-1RN1熏1等位基因携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9%vs79.4%熏P=0.026),IL-1RN1熏2等位基因携带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5%vs18.8%熏P=0.013),IL-1RN觹2等位基因携带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6)。160例健康对照者IL-6-174等位基因全部为GG纯合子;PBC患者中有4例为GC杂合子,其余73例均为GG纯合子穴P=0.0036雪;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38)。IL-1+3953及IL-10启动子-1082、-819和-592基因多态性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IL-1RN和IL-6-174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人PBC的易感性相关,而IL-1(+3953)及IL-10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之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IL-1 IL-6 IL-10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