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切实加强第二炮兵工程保障动员运行机制建设
1
作者 石伟伟 张永利 欧阳壮志 《国防》 2014年第5期53-54,共2页
现代信息化战争快速反应、精确制导、高度毁伤,大当量、远距离、精确打击武器直击要害目标,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等威胁地区安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种类多、周期短、损失大、影响范围广等,使第二炮兵工程保障国防动员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现代信息化战争快速反应、精确制导、高度毁伤,大当量、远距离、精确打击武器直击要害目标,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等威胁地区安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种类多、周期短、损失大、影响范围广等,使第二炮兵工程保障国防动员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建立和完善决策快、反应灵、效率高的第二炮兵工程保障国防动员运行机制,对于有序高效保障第二炮兵遂行使命任务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保障 第二炮兵 运行机制 机制建设 精确打击武器 快速反应 国防动员 信息化战争
下载PDF
浅探外墙饰面砖工程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段智君 陈向欣 龚楠 《山西建筑》 2007年第18期232-233,共2页
分析了面砖在实际工程使用中的几个问题,探讨了面砖作为外墙饰面材料的视觉构成方式及其实际作用,并强调建筑师关注外墙饰面砖工程设计的意义,以提高建筑师的设计水平,从而起到美化外墙的作用。
关键词 外墙饰面砖 贴法 设计
下载PDF
大跨度地下工程支护结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肖丛苗 张顶立 +1 位作者 朱焕春 张成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513-518 524,524,共7页
针对大跨度地下工程结构受力复杂、安全风险高的工程特点,采用理论分析、经验评价、数值模拟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某地下实验大厅的支护结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多种塑性力学计算方法,对比了卡柯(Caquot)公式、芬纳(Fenner)公式、修... 针对大跨度地下工程结构受力复杂、安全风险高的工程特点,采用理论分析、经验评价、数值模拟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某地下实验大厅的支护结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多种塑性力学计算方法,对比了卡柯(Caquot)公式、芬纳(Fenner)公式、修正的芬纳公式或卡斯特纳(Kastner)公式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优化分析得出适合于硬岩条件下大跨度结构的理论分析方法。采用Q评价系统和工程类比方法,确定了大跨度地下工程锚杆、锚索和喷射混凝土的支护参数,通过相似工程的经验类比,认为锚索长度应不小于跨度的40%。采用三维离散元计算方法对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数值计算中的岩体采用基于HB强度准则的应变软化模型,结构面采用基于摩尔-库仑强度准则的理想弹塑性模型。通过数值分析,对边墙上部施加3排预应力锚索,边墙变形得到抑制,同时围岩潜在失稳块体数量和范围显著得到有效的控制。通过支护结构的应力分析得出60%的锚杆轴力在2.0~2.25 MN之间,表明地下工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建立了塑性区理论分析、经验类比和数值模拟的综合评价方法,形成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可有效地对大跨度支护结构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综合分析可知,支护方案设计合理时,能够有效应对围岩中的块体稳定风险和高应力破坏现象;在局部安全性较差的部位,锚索和锚杆应力水平相对较高,可以考虑对适当降低锚索预张拉力、增加随机锚杆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 支护结构 稳定性 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等离子、光催化耦合空气净化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侯立安 吴祖国 王佑君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9年第4期17-18,16,共3页
设计了一基于等离子体与光催化耦舍技术的气态污染物去除装置,介绍了污染物的净化流程设计、脉冲电晕等离子体专用电源、等离子发生器和负载型光催化剂以及等离子与光催化有效耦合形式的设计。检验和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符合国家规定... 设计了一基于等离子体与光催化耦舍技术的气态污染物去除装置,介绍了污染物的净化流程设计、脉冲电晕等离子体专用电源、等离子发生器和负载型光催化剂以及等离子与光催化有效耦合形式的设计。检验和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符合国家规定的电器性能指标,对典型的气态有机污染物有较高的出去率(80%-100%),对气体中的除尘率可达96.9%,对微生物的杀灭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 光催化 空气净化 耦合
下载PDF
某航天器装配中心流程仿真与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任凌云 费允锋 +1 位作者 占金春 黄凯雁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28-30,共3页
以某航天器装配中心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系统进程分析、三维可视化流程仿真两种不同粒度的分析模型,在不同分辨率条件下研究了系统的行为,并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为目标,开展了布局调整和要素配置优化设计研究;为多层级系统运行效率分... 以某航天器装配中心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系统进程分析、三维可视化流程仿真两种不同粒度的分析模型,在不同分辨率条件下研究了系统的行为,并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为目标,开展了布局调整和要素配置优化设计研究;为多层级系统运行效率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探索了一条可行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装配 流程仿真 FLEXSIM 优化设计
下载PDF
谐衍射/折射太赫兹多波段成像系统设计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英 潘玉龙 +4 位作者 王学进 孙强 卢振武 张红鑫 刘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65-2071,共7页
为了获取足够的目标信息,同时避免宽光谱色差和结构的复杂性,本文充分利用太赫兹波的科学价值,建立了谐衍射/折射太赫兹多波段成像系统。针对谐衍射元件独特的色散性质,将谐衍射透镜应用于14~50“m太赫兹成像系统中,使系统在15.... 为了获取足够的目标信息,同时避免宽光谱色差和结构的复杂性,本文充分利用太赫兹波的科学价值,建立了谐衍射/折射太赫兹多波段成像系统。针对谐衍射元件独特的色散性质,将谐衍射透镜应用于14~50“m太赫兹成像系统中,使系统在15.8~16.2μm,18.5~20μm,23~25μm,30.5~33.5μm和46-50μm5个谐振波段内的轴向像差最大为0.75mm。由于各谐振波段内的放大率是波长的函数,图像重构时将引起像元的配准误差,利用光学二组元法设计的变焦结构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设计结果表明:系统像高恒定为6.74mm,变焦结构还具有很好的像差补偿作用;在10lp/mm时,光学传递函数在5个谐振波段内均达到衍射极限,实现了轻小、便携、易加工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波 谐衍射透镜 多波段成像 变焦系统 成像系统
下载PDF
三波段电晕检测光学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建卓 王学进 +5 位作者 黄剑波 郭帮辉 曲锋 王健 方伟 孙强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28-1234,共7页
为了对电晕放电进行全天候的检测,设计了一套包含日盲紫外、可见光和长波红外的三波段电晕检测光学系统。为了减小系统体积,提高系统性能,日盲紫外和可见光波段采用共光路结构;长波红外段采用独立光路,利用衍射面特殊的色散特性和非球... 为了对电晕放电进行全天候的检测,设计了一套包含日盲紫外、可见光和长波红外的三波段电晕检测光学系统。为了减小系统体积,提高系统性能,日盲紫外和可见光波段采用共光路结构;长波红外段采用独立光路,利用衍射面特殊的色散特性和非球面技术对系统进行单色像差和色差校正,减少系统的镜片数量。系统采用单镜片调焦设计来保证其在-40~60℃内清晰成像。对设计的系统进行了像质评价,结果表明,在空间频率60lp/mm处,20℃时全视场内日盲紫外波段系统的MTF>0.37,可见光波段系统的MTF>0.35;在空间频率20lp/mm处,全视场内长波红外波段系统的MTF>0.6,3个波段均能清晰成像,满足电晕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放电检测 三波段光学系统 日盲紫外 长波红外
下载PDF
广角f-θ静态红外地平仪镜头的光学设计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英 王靖 +2 位作者 曲锋 孙强 卢振武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43-1248,共6页
为了满足航天器对轻小、价廉,性能可靠的自主导航系统的要求,设计了广角静态红外地平仪系统。该系统选择辐射稳定的14~16.25μm作为工作波段,并设定全视场角为136°,F数为0.61;采用反远距结构,使系统后工作距达到15mm;利用f-θ镜... 为了满足航天器对轻小、价廉,性能可靠的自主导航系统的要求,设计了广角静态红外地平仪系统。该系统选择辐射稳定的14~16.25μm作为工作波段,并设定全视场角为136°,F数为0.61;采用反远距结构,使系统后工作距达到15mm;利用f-θ镜头设计原理,并合理地选用非球面对广角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使系统的线性特性的相对误差<0.5%;在空间频率为15lp/mm处,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0.6,接近衍射极限;在半径为20μm的圆内,系统径向能量>85%。另外,采用了像方远心光路,提高了像面的照度均匀性,实现了整个像面照度均匀性>99%。设计结果表明,该镜头结构简单、体积小、后工作距大,很好地解决了广角镜头轴外像差平衡问题,实现了地平仪系统的高精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地平仪 反远距结构 广角f-θ镜头 光学设计
下载PDF
谐衍射中、长波红外超光谱成像系统设计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英 王学进 +4 位作者 潘玉龙 徐长明 孙强 卢振武 曲锋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9-585,共7页
为了充分利用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的光谱信息,建立了谐衍射中、长波红外超光谱成像系统。利用谐衍射元件独特的色散特性,将谐衍射透镜应用于中、长波红外超光谱成像系统中,使系统在中波红外3.7~4.8μm和长波红外8.5~12μm的2个... 为了充分利用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的光谱信息,建立了谐衍射中、长波红外超光谱成像系统。利用谐衍射元件独特的色散特性,将谐衍射透镜应用于中、长波红外超光谱成像系统中,使系统在中波红外3.7~4.8μm和长波红外8.5~12μm的2个谐振波段内获取二百多个不同波长的图像信息。设计结果显示,在中波红外波段18lp/mm处,光学调制传递函数〉0.52;长波红外波段13lp/mm处,光学凋制传递函数〉0.51;光学系统的点斑均方根直径在中波红外波段小于279m,在长波红外波段小于34μm。得到的结果表明,光学调制传递函数在各个波长处均接近衍射极限,点斑的均方根直径完全可以与国内现有探测器的像元尺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 超光谱成像系统 谐衍射透镜
下载PDF
阳离子聚磺钻井液体系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曾李 于培志 +1 位作者 任凌云 蔡利山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66,共6页
从理论研究及现场实践看,进一步提高钻井液化学抑制能力受到传统技术手段的制约。受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高效率稳定黏土矿物的启发,研究人员开始将研究的重点转至如何提高钻井液连续相电位这一技术问题上来。目前,将钻井液阳离子化在... 从理论研究及现场实践看,进一步提高钻井液化学抑制能力受到传统技术手段的制约。受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高效率稳定黏土矿物的启发,研究人员开始将研究的重点转至如何提高钻井液连续相电位这一技术问题上来。目前,将钻井液阳离子化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如何进一步提高钻井液的阳离子化程度,使其在功能上逐渐接近正电钻井液体系,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从聚磺钻井液体系阳离子化入手,探讨了形成阳离子聚磺钻井液体系的方法,并以部分井的施工实践为依据,分析了阳离子聚磺钻井液体系的适用性,对现场钻井液技术操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 ZETA电位 聚合物钻井液 钻井液性能 大古1井 星火2井
下载PDF
反渗透膜生物污染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晨 杨禹 +1 位作者 高鑫 侯立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16,共6页
由于人口的增长和淡水资源的短缺,各种水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其中RO技术作为一项新兴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再生水回用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膜污染问题的存在,成为膜技术在饮用水和污水处理中广泛应用的瓶颈。其中生... 由于人口的增长和淡水资源的短缺,各种水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其中RO技术作为一项新兴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再生水回用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膜污染问题的存在,成为膜技术在饮用水和污水处理中广泛应用的瓶颈。其中生物污染对膜的破坏性最为严重,其污染也最难控制。回顾了生物污染的形成过程,主要列举了影响生物膜初始形成的几种因素:菌体特性、膜表面特性、进水组分等。同时讨论了生物污染的控制和预防方法,包括预处理、RO膜表面改性和微生物群体感应抑制。最后根据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展望了生物污染未来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膜 生物污染 初始阶段 影响因素 控制与预防
原文传递
中低水平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2
作者 杨庆 侯立安 王佑君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7年第9期103-106,117,共5页
伴随着核能作为能源技术的利用和发展,放射性废水的处理一直是各国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放射性废水浓缩处理的几种主要方法的原理及存在的不足,概述了膜分离技术处理低中水平放射性废水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讨论了废水处理技术... 伴随着核能作为能源技术的利用和发展,放射性废水的处理一直是各国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放射性废水浓缩处理的几种主要方法的原理及存在的不足,概述了膜分离技术处理低中水平放射性废水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讨论了废水处理技术今后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废水 处理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吸附法处理低浓度含铀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军凯 顾平 +2 位作者 张光辉 高鑫 侯立安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3-78,共6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铀的危害及其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综述了吸附法处理低浓度含铀废水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吸附技术的特点,评论了它们的吸附性能和应用前景,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放射性废水 吸附 零价铁
下载PDF
应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治理空气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少军 侯立安 王佑君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6年第4期33-37,共5页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以其效率高、能耗低、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而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的概念及分类,概述了国内外利用单一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及其与吸附、催化协同、多性能颗粒混合物结合治理空气污染的最...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以其效率高、能耗低、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而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的概念及分类,概述了国内外利用单一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及其与吸附、催化协同、多性能颗粒混合物结合治理空气污染的最新进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低温等离子体 空气污染
下载PDF
连续搅拌反应釜过程的闭环增益成形PID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述清 张胜修 +1 位作者 张煜东 胡波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3-484,共2页
针对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系统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闭环增益成形算法的PID控制器,以提高PID控制器设计的简洁性和鲁棒性。首先假设期望闭环回路传递函数有一阶形式,同时将受控对象的一阶传递函数和PID控制器构成实际闭环回路传递函... 针对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系统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闭环增益成形算法的PID控制器,以提高PID控制器设计的简洁性和鲁棒性。首先假设期望闭环回路传递函数有一阶形式,同时将受控对象的一阶传递函数和PID控制器构成实际闭环回路传递函数。然后,比较期望闭环回路传递函数和实际闭环回路传递函数,即可确定PID参数。最后,以某CSTR系统为例,利用该方法设计了PID控制器,并通过仿真结果比较,检验了该方法所得PID控制器的良好鲁棒稳定性和动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控制器 闭环增益成形 鲁棒控制 一阶对象 连续搅拌反应釜
下载PDF
LPV模型的Kalman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卫红 李述清 +1 位作者 刘毅男 胡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145-147,共3页
针对线性变参数(LPV)模型,给出了一种改进Kalman滤波器设计方法,这种滤波方法可以根据系统LPV模型实时调整滤波状态方程矩阵系数,从而增强滤波算法对系统模型变化的跟踪性能,并提高滤波准确性。结合具体实例,通过仿真比较,较好地检验了... 针对线性变参数(LPV)模型,给出了一种改进Kalman滤波器设计方法,这种滤波方法可以根据系统LPV模型实时调整滤波状态方程矩阵系数,从而增强滤波算法对系统模型变化的跟踪性能,并提高滤波准确性。结合具体实例,通过仿真比较,较好地检验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KALMAN滤波器 线性变参数模型
下载PDF
等离子体与光催化耦合净化空气污染物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少军 王佑君 侯立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7-111,共5页
综合探讨了低温等离子体与光催化耦合这一新兴技术净化空气污染物的机理,讨论了影响耦合净化功能的主要因素以及臭氧的去除方法,介绍了该技术在去除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除菌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其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光催化 耦合 空气污染
下载PDF
高冲击力减振系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寿根 程伟 顾忠明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2-89,共8页
本文采用了新型的鼓形钢丝绳减振器 ,对其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在此基础上 ,对大型系统在高强环境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减振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的冲击减振系统在垂向 2 0~ 3 0 g、或侧向 1 0~ 1 5g的加速度过载... 本文采用了新型的鼓形钢丝绳减振器 ,对其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在此基础上 ,对大型系统在高强环境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减振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的冲击减振系统在垂向 2 0~ 3 0 g、或侧向 1 0~ 1 5g的加速度过载的环境激励作用下 ,能有效的将结构响应的过载衰减到 1 g以下 ,并且该减振系统结构简单 ,具有多向减振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激励 高冲击力 减振系统 多向减振 鼓形钢丝绳减振器
下载PDF
高精度倾斜仪探头信号采集处理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利鑫 周玮琳 +1 位作者 陈团 李亚楠 《电子测量技术》 2016年第9期153-157,共5页
为实现倾斜仪探头高线性度、高分辨率和高稳定度的角度测量要求,以石英挠性加速度计作为传感器,设计了一种以STM32为主控制器的倾斜仪探头信号采集处理电路,详细阐述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加速度计感应到的重力加速度信号完成信号调理... 为实现倾斜仪探头高线性度、高分辨率和高稳定度的角度测量要求,以石英挠性加速度计作为传感器,设计了一种以STM32为主控制器的倾斜仪探头信号采集处理电路,详细阐述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加速度计感应到的重力加速度信号完成信号调理和A/D转换,对转换得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倾斜角度解算、数字滤波和温度补偿后,通过D/A转换得到倾斜角度值(模拟电压信号)。经试验验证,该倾斜仪探头测量角度值的非线性偏差小于0.001°,分辨率达0.000 3°,最大温度漂移为0.010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仪探头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 分辨率 温度补偿
下载PDF
纳滤膜技术净化饮用水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20
作者 侯立安 高鑫 赵兰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共7页
纳滤膜技术是制备优质饮用水的有效方法.综述了纳滤膜技术净化饮用水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纳滤膜可有效降低饮用水的硬度,去除饮用水中砷、氟等有害物质,并且可以改善饮用水口感.纳滤膜在控制饮用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及&qu... 纳滤膜技术是制备优质饮用水的有效方法.综述了纳滤膜技术净化饮用水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纳滤膜可有效降低饮用水的硬度,去除饮用水中砷、氟等有害物质,并且可以改善饮用水口感.纳滤膜在控制饮用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及"三致"物质,提高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等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针对如何提高纳滤膜净化效果和降低膜污染,探讨了未来纳滤膜技术应重点开展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 饮用水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