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提高地方入伍大学生军队卫生学教学质量
1
作者 张文斌 骆文静 +4 位作者 陈耀明 孟姗姗 赵芳 刘明朝 姚婷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3期473-474,共2页
军队卫生学是部队入伍大学生军事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与地方公共卫生学有着密切联系,又有其自身的系统的特点。本教研室通过改革学方法、兼顾全体学员,教学中重视学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团队合作... 军队卫生学是部队入伍大学生军事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与地方公共卫生学有着密切联系,又有其自身的系统的特点。本教研室通过改革学方法、兼顾全体学员,教学中重视学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观察、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提高地方入伍大学生军队卫生学的教学质量,为学员能够熟练掌握军事医学知识提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学教学质量 军队卫生学 大学生 入伍 军事医学教育 思维能力 团队合作精神 公共卫生学
下载PDF
环境内毒素相关新基因的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杜可军 常文辉 +5 位作者 侯立朝 刘承利 宋庆贺 陈苏民 柴玉波 陈景元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克隆表达环境内毒素相关新基因——人lrg基因(简称Hlrg),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采用RT-PCR扩增Hlrg基因,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的测定,利用Internet和GenBank数据库对测序结果正确的Hlrg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克隆表达了H... 目的克隆表达环境内毒素相关新基因——人lrg基因(简称Hlrg),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采用RT-PCR扩增Hlrg基因,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的测定,利用Internet和GenBank数据库对测序结果正确的Hlrg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克隆表达了Hlrg基因,测序结果正确;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序列编码186个氨基酸,GenBank中不含有同源序列。预测相对分子量为21×103,该序列包含有亮氨酸拉链结构,可能具有重要的功能。结论成功扩增、克隆表达了Hlrg基因,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预测,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Hlrg基因 克隆 分子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目标教学在环境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涛 刘明朝 +6 位作者 沈学锋 郑刚 杜可军 柯涛 净锦飞 骆文静 陈景元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6期941-942,共2页
在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根据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和能力,采用适合学生学习并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学习方法势在必行。针对环境微生物课程的特点采用目标教学方法,对3个环节进行控制:首先,在教学准备环节通过研究教学对象... 在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根据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和能力,采用适合学生学习并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学习方法势在必行。针对环境微生物课程的特点采用目标教学方法,对3个环节进行控制:首先,在教学准备环节通过研究教学对象,制订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其次,在导学达标环节通过引导方式达到教学目标的实施;最后,通过3级目标评价机制确定教学目标完成。这种目标教学的方法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自觉地学习,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教学方法更加的规范化、科学化,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教育改革 目标教学 环境微生物 教学质量
下载PDF
环境雌激素对机体的影响 被引量:34
4
作者 郑刚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1年第4期197-201,共5页
本文对环境雌激素的定义、分类及其对机体的影响进行综述 ,重点从整体和细胞水平介绍了各类环境雌激素对机体不同系统的影响 ;
关键词 环境雌激素 雌激素 内分泌
下载PDF
军队营舍空气质量卫生标准
5
作者 张进 姜在福 +3 位作者 陈景元 陈秋红 骆文静 陈耀明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5-237,共3页
目的为保证军队集体住房空气质量符合卫生要求 ,防止空气污染。方法根据现场调查资料 ,结合对国内外相关资料分析 ,进行标准编制。结果制订出《军队营舍空气质量卫生标准》WSB 39- 2 0 0 1。标准规定CO2 ≤ 0 .10 % ,CO≤ 8mg·m- 3... 目的为保证军队集体住房空气质量符合卫生要求 ,防止空气污染。方法根据现场调查资料 ,结合对国内外相关资料分析 ,进行标准编制。结果制订出《军队营舍空气质量卫生标准》WSB 39- 2 0 0 1。标准规定CO2 ≤ 0 .10 % ,CO≤ 8mg·m- 3,SO2 ≤ 0 .1mg·m- 3,氧化氮≤ 0 .15mg·m- 3,甲醛≤ 0 .0 8mg·m- 3,空气细菌数≤ 2 5菌落数·皿 - 1(9cm) ,链球菌数 <2菌落数·皿 - 1(9cm)。同时提出了防止营舍空气污染的措施和要求 ,以及空气指标采样和检验方法。结论该标准适用于各军兵种士兵、学员等集体住房空气卫生的监督、监测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营舍 空气质量 卫生标准
下载PDF
医院空气监测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唐晓敏 梁克为 +4 位作者 杨振洲 刘雪林 邹淑华 贾瑞忠 张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 了解目前医院的空气消毒及室内空气质量对医院感染造成的影响。方法 应用公共场所监测仪器对医院空气进行现场监测。结果 在本次调查各重点科室室内空气的细菌总数、相对湿度和噪声合格率偏低。结论 对医院空气进行定期监测 ,... 目的 了解目前医院的空气消毒及室内空气质量对医院感染造成的影响。方法 应用公共场所监测仪器对医院空气进行现场监测。结果 在本次调查各重点科室室内空气的细菌总数、相对湿度和噪声合格率偏低。结论 对医院空气进行定期监测 ,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对提高医院医疗水平 ,确保医护质量 ,降低医院感染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空气监测 结果分析 空气消毒 医院感染
下载PDF
锰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PC12的毒性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景元 陈耀明 +4 位作者 骆文静 刘秀红 杨瑞华 徐文 郑刚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3-225,共3页
为探讨锰 (Mn)抑制神经细胞增殖的机制 ,体外培养神经细胞株PC12 ,培养基分别含有 10 0、2 0 0及5 0 0mmol LMnCl2 ,作用 2 4、48、72h后 ,用四唑盐比色实验 (MTT)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存活和生长 ;台盼蓝拒染法绘制生长曲线 ;D... 为探讨锰 (Mn)抑制神经细胞增殖的机制 ,体外培养神经细胞株PC12 ,培养基分别含有 10 0、2 0 0及5 0 0mmol LMnCl2 ,作用 2 4、48、72h后 ,用四唑盐比色实验 (MTT)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存活和生长 ;台盼蓝拒染法绘制生长曲线 ;DTNB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活性、丙二醛比色法测定丙二醛 (MDA)的含量 ;DNA凝胶电泳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显示 ,MTT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结果显示10 0~ 5 0 0mmol L的Mn均对PC12细胞株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且呈剂量 效应关系。GSH Px活性降低 ;MDA的活性升高。DNA凝胶电泳结果显示锰能够诱导PC12细胞凋亡。提示锰对神经细胞PC12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其机制是通过降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脂质过氧化物 PC12细胞 毒性
下载PDF
用ECT诊断法建立兔应力性骨折实验模型 被引量:9
8
作者 齐宗利 董兆申 +4 位作者 邓敬兰 吴端宗 陈耀明 马兴荣 汪静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 :建立应力性骨折实验模型 ,探讨应力性骨折发生机理。方法 :随机将 14只兔分为两组 ,运动组 10只 ,对照组 4只。运动组置于特殊的装置内进行跑跳运动。定期对动物进行放射性核素扫描 (ECT)检查。运动组于运动第 7、14、2 1、2 8、... 目的 :建立应力性骨折实验模型 ,探讨应力性骨折发生机理。方法 :随机将 14只兔分为两组 ,运动组 10只 ,对照组 4只。运动组置于特殊的装置内进行跑跳运动。定期对动物进行放射性核素扫描 (ECT)检查。运动组于运动第 7、14、2 1、2 8、35d分别处死 1~ 2只 ,并对ECT阳性结果部位的骨骼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 :损害部位骨组织形态学显示 ,病理损害的严重程度随训练天数的延长而加重 ;ECT变化结果与病理切片结果不尽同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T 诊断 应力性骨折 实验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铅暴露对神经胶质瘤细胞铜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洁琼 于海波 +3 位作者 宋晗 陈景元 骆文静 郑刚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研究铜转运蛋白1(CTR1)、铜转运 ATP 酶α多肽(ATP7A)在铅暴露诱导大鼠 C6胶质瘤细胞铜离子代谢紊乱及氧化应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法(MTT),通过 C6细胞暴露于醋酸铅0~100μmol·L -124和48 h 筛选适合剂量... 目的:研究铜转运蛋白1(CTR1)、铜转运 ATP 酶α多肽(ATP7A)在铅暴露诱导大鼠 C6胶质瘤细胞铜离子代谢紊乱及氧化应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法(MTT),通过 C6细胞暴露于醋酸铅0~100μmol·L -124和48 h 筛选适合剂量。C6细胞用醋酸铅10μmol·L -1分别处理24和48 h 后,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TBA)检测铅对细胞 SOD 活性和 MDA 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观察铅对细胞内铜水平;荧光实时定量 PCR 和 Western blot 分别检测铅暴露后细胞 CTR1和ATP7A 的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醋酸铅浓度高于10μmol·L -1时,细胞活力受到显著抑制,故选择铅10μmol·L -1为铅暴露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独铅或铜处理组 SOD 活性下降,MDA 含量增高,而铅与铜联合处理组 SOD 活性下降及 MDA 含量增高的程度更加显著(P <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醋酸铅10μmol·L -1处理 C6细胞24和48 h 后,细胞对铜的吸收量分别增加1.2倍和2.5倍(P <0.01),CTR1 mRNA 水平分别增高23.2%和58.7%(P <0.01),而 ATP7A mRNA 水平分别下调58.1%和50.0%(P <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醋酸铅10μmol·L -1暴露组 CTR1蛋白水平显著增高,而ATP7A 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铅暴露可以导致细胞中铜的蓄积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增强,其分子机制可能与影响 C6细胞 CTR1和 ATP7A 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代谢 铜转运蛋白1 铜转运ATP酶α肽
下载PDF
锰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SN4741生长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文 陈景元 +2 位作者 王枫 骆文静 缪珊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锰(Manganese,Mn)对多巴胺能神经瘤细胞SN4741生长与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锰损伤神经细胞的机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神经细胞株SN4741,使用含有200、400、600、800μmol/L MnCl2的培养液,分别作用1、2、4... 目的研究锰(Manganese,Mn)对多巴胺能神经瘤细胞SN4741生长与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锰损伤神经细胞的机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神经细胞株SN4741,使用含有200、400、600、800μmol/L MnCl2的培养液,分别作用1、2、4、6 d后,用噻唑蓝(MTT)比色试验和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存活和生长,筛选锰的细胞毒性剂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MTT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结果显示200-800μmol/ L的Mn作用2、4、6 d均对SN4741细胞株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效应关系。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锰可将SN4741细胞生长周期阻滞在S期。结论锰对神经瘤细胞SN4741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将细胞阻滞在S期。结果为进一步探讨锰的神经细胞毒作用机制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4741细胞 细胞周期
下载PDF
补锌对新兵血浆ACTH水平及耐寒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景元 董兆申 +5 位作者 陈耀明 蒙晓泽 高双斌 齐宗利 刘文韬 雷体金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 :研究锌对寒区新兵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分泌及耐寒的作用。方法 :选西北某部集训期新兵 5 4人 ,分为普食对照组 (2 5人 )和普食加锌组 (2 9人 ,每人补锌 30mg·d- 1) ,2 5d补锌前后 ,分别测定冷暴露 4h后血浆促上腺皮质激... 目的 :研究锌对寒区新兵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分泌及耐寒的作用。方法 :选西北某部集训期新兵 5 4人 ,分为普食对照组 (2 5人 )和普食加锌组 (2 9人 ,每人补锌 30mg·d- 1) ,2 5d补锌前后 ,分别测定冷暴露 4h后血浆促上腺皮质激素 (ACTH)水平、血浆锌浓度以及冷暴露4h前后直肠温度、胸部皮温等。结果 :膳食调查结果显示 ,两组战士热能及各种营养素的摄取量基本满足要求 ,锌摄入量为 12 .5mg ,补锌后战士冷暴露后ACTH水平为 (5 36± 5 0 )ng·L- 1低于补锌前的 (710± 33)ng·L- 1和对照组相应时间的 (6 90± 4 5 )ng·L- 1,(P <0 .0 5 )。血清锌水平没有明显差异。补锌后、冷暴露后 ,直肠温度和胸部皮温下降的幅度分别为 (0 .6 2± 0 .0 4 )℃和 (0 .5 4±0 .0 1)℃ ,低于实验前的 (0 .80± 0 .0 8)℃和 (1.0 5± 0 .0 9)℃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锌 新兵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耐寒力
下载PDF
稳定表达p27蛋白的肝细胞癌细胞株的建立与鉴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骆文静 王文亮 +3 位作者 任东青 陈景元 王枫 陈耀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 7在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调节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建立稳定表达 p2 7蛋白的肝癌细胞株。方法 提取含有人 p2 7基因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 p2 7,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NotⅠ酶切后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 7在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调节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建立稳定表达 p2 7蛋白的肝癌细胞株。方法 提取含有人 p2 7基因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 p2 7,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NotⅠ酶切后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法 ,分别将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 p2 7和 pcDNA3导入不表达 p2 7蛋白的人肝癌细胞系HHCC细胞中 ,通过G4 18筛选获得转入目的基因的阳性细胞克隆。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blot检测p2 7蛋白的表达 ,经多次用有限稀释法连续克隆化 ,直至获得 10 0 %稳定表达 p2 7蛋白的肝癌细胞株。结果 琼脂糖凝胶电泳表明 ,可见 5 97bp的 p2 7基因片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blot检测表明 ,转染pcDNA3 p2 7的HHCC细胞大部分有p2 7蛋白的表达 ;而转染空载体pcDNA3或未转染的HHCC细胞 ,均未见 p2 7蛋白表达。经连续 3次克隆化后 ,转染 pcDNA3 p2 7的HHCC细胞 10 0 %表达p2 7蛋白。结论 成功地获得了稳定表达p2 7蛋白的肝癌细胞株 ,命名为HCC p2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7 肝细胞肝癌 转染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次声暴露对大鼠脾、肝脏某些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耀明 叶琳 +5 位作者 高双斌 朱东海 骆文静 刘秀红 陈景元 陈景藻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 :观察 8Hz,130dB次声暴露不同时间对大鼠脾、肝脏某些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 ,即对照组 ,1周 ,2周 ,3周 ,4周组。每天次声暴露 1次 ,每次 2h。实验后 ,观察大鼠脾、肝脏组织中MAO ,GSH - px ,SOD活性和MDA含... 目的 :观察 8Hz,130dB次声暴露不同时间对大鼠脾、肝脏某些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 ,即对照组 ,1周 ,2周 ,3周 ,4周组。每天次声暴露 1次 ,每次 2h。实验后 ,观察大鼠脾、肝脏组织中MAO ,GSH - px ,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大鼠脾脏MAO活性 1周 ,2周时显著增高 (P <0 .0 1) ,3周下降 ,4周时又显著增加 (P <0 .0 5 )。肝脏组织MAO活性变化不明显 (P >0 .0 5 )。脾脏组织中GSH px活性在 4周时明显增高 (P <0 .0 5 ) ,肝脏组织中GSH px活性在 1周时就有显著性增高 (P <0 .0 5 )。脾脏SOD活性在 1周至 4周均有显著性增高 (P <0 .0 5 )。肝脏组织在实验期变化不明显 (P >0 .0 5 )。脾脏组织中MDA含量在 3周至 4周时有显著性增高 (P <0 .0 5 )。肝脏组织在 1至 2周时有非常显著的增高 (P <0 .0 1) ,在 3周时下降 ,到 4周时又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8Hz ,130dB次声暴露 ,大鼠脾、肝脏组织活性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物增高 ,抗氧化能力降低 ,造成对组织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脾脏 肝脏 酶活性 大鼠 应激
下载PDF
微波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及锌的防护效应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中荣 刘秀红 +1 位作者 陈景元 杨瑞华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1-413,共3页
目的 观察微波致体外培养的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及锌的生物防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微波按强度分为3组(10mW·cm-2,20mW·cm-2,30mW·cm-2)辐照1h。30mW·cm-2为防护组,在培养液中加入不... 目的 观察微波致体外培养的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及锌的生物防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微波按强度分为3组(10mW·cm-2,20mW·cm-2,30mW·cm-2)辐照1h。30mW·cm-2为防护组,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酸锌。辐照后电镜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微波辐照后,10mW·cm-2组可见细胞结构改变,以可逆性损伤为主。2mW·cm-2组细胞大部分表现为早期凋亡。30mW·cm-2组细胞可见到凋亡细胞和变性的细胞。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随着微波剂量的增加,细胞周期中G1期细胞明显增加,S期和G2期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在20mW·cm-2组和30mW·cm-2组均出现了“亚G1峰”。防护组随着锌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的数量有下降的趋势,但细胞周期的分布仍未发生改变。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微波可引起体外培养的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凋亡,一定浓度的锌具有抗细胞凋亡的作用,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其抑制细胞凋亡与其浓度有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防护
下载PDF
锰对PC12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其MAPKs活化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文 陈景元 +2 位作者 王枫 陈耀明 赵芳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4-677,共4页
目的 筛选锰对PC1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时间及剂量效应关系 ,观察在此条件下细胞MAPKs信号通路活化表达的特点 ,探讨锰作为PD相关危险因子神经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株 ,用 2 0 0、4 0 0、6 0 0、80 0 μmol L... 目的 筛选锰对PC1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时间及剂量效应关系 ,观察在此条件下细胞MAPKs信号通路活化表达的特点 ,探讨锰作为PD相关危险因子神经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株 ,用 2 0 0、4 0 0、6 0 0、80 0 μmol LMnCl2 培养液分别培养 1、2、3、4天 ,噻唑蓝 (MTT)比色试验和平板集落形成实验筛选锰的毒性剂量 ,台盼蓝染色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western blot法检测p Erk ,p p38。结果 MTT和平板克隆结果显示 2 0 0~ 80 0 μmol LMnCl2 作用 1、2、3、4天对PC12细胞有抑制作用 ,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趋势 ,6 0 0 μmol LMnCl2 作用 4天对PC12细胞的抑制率达 5 0 %以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 6 0 0 μmol LMnCl2 作用 1~ 4天 ,p Erk2逐渐降低 ,作用 2天时较对照降低了 75 % (n =3,P <0 .0 5 ) ,2 0 0、4 0 0、6 0 0 μmol LMnCl2 分别作用 4天时 ,p Erk逐渐降低 ,4 0 0 μmol LMnCl2 作用 4天较对照降低了 78% (n =3,P <0 .0 1) ;6 0 0 μmol LMnCl2 作用 1~ 4天可见p p38逐渐升高 ,作用 3天时较对照组增加 6 .6倍 (n =3,P <0 .0 5 ) ,2 0 0、4 0 0、6 0 0 μmol LMnCl2 分别作用 4d时 ,p p38逐渐升高 ,当 4 0 0 μmol LMnCl2 作用 4天时较对照组升高了 4 .7倍(n =3,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能鼠嗜铬神经瘤细胞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神经毒性 增殖抑制 凋亡 磷酸化的蛋白38
下载PDF
寒冷地区基础训练期间新兵训练伤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向楠 柯涛 +5 位作者 王波 胡云龙 王基野 张振宇 骆文静 陈景元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32-233,共2页
目的调查某寒区部队新兵基础训练期间训练伤的分布规律及流行特点,为探讨致伤因素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设计调查问卷,对2008年我国东北地区某部658名新兵进行训练伤调查。结果 658名新兵当... 目的调查某寒区部队新兵基础训练期间训练伤的分布规律及流行特点,为探讨致伤因素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设计调查问卷,对2008年我国东北地区某部658名新兵进行训练伤调查。结果 658名新兵当中,共发生训练伤102例,累计发生率为15.5%,发生高峰在训练第6周,软组织损伤和骨关节损伤的构成比分别为31.4%(32/102)和68.6%(70/102)。结论寒区部队训练伤发生率较高应当引起重视,合理的训练安排及科学施训是预防训练伤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训练伤 流行病学调查 寒区
下载PDF
维生素D_3受体mRNA在肝细胞增殖和肝癌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骆文静 王文亮 +2 位作者 李泊 王枫 陈景元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 :探讨维生素D3 受体mRNA在肝细胞增生和肝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SMMC 772 1和HCC T细胞 ,培养时添加 10 0 0nmol/L、10 0nmol/L、10nmol/L 1,2 5 (OH) 2 D3 作用 1、3、6天后 ,用四唑盐比色试验 (MTT)检测细... 目的 :探讨维生素D3 受体mRNA在肝细胞增生和肝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SMMC 772 1和HCC T细胞 ,培养时添加 10 0 0nmol/L、10 0nmol/L、10nmol/L 1,2 5 (OH) 2 D3 作用 1、3、6天后 ,用四唑盐比色试验 (MTT)检测细胞的存活和生长 ;用反转录PCR(RT PCR)检测维生素D3 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 :1,2 5 (OH) 2 D3 可以抑制维生素D3受体mRNA表达阳性的SMMC 772 1细胞增生并且有剂量效应关系 ;对维生素D3 受体mRNA表达阴性的HCC T细胞没有抑制作用。 9例肝癌组织标本维生素D3 受体mRNA表达均为阳性。结论 :1,2 5 (OH) 2 D3 对于人肝癌细胞株SMMC 772 1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维生素D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骨化三醇 肝肿瘤 1 25-(OH)2D3 维生素D3受体 细胞增殖
下载PDF
急性寒冷暴露对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季爱玲 蔡同建 +4 位作者 王枫 骆文静 吴佳颖 刘寒强 曹子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132-1133,113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急性寒冷暴露对大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通过-15℃低温暴露1、2、3h建立大鼠急性寒冷暴露模型,用比色法测定脑组织中伊文思蓝(EB)含量,结合干-湿比重法检测脑组织中含水量变化,探讨急性寒冷暴露对大鼠BB...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急性寒冷暴露对大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通过-15℃低温暴露1、2、3h建立大鼠急性寒冷暴露模型,用比色法测定脑组织中伊文思蓝(EB)含量,结合干-湿比重法检测脑组织中含水量变化,探讨急性寒冷暴露对大鼠BBB通透性的影响。结果:寒冷暴露3h后大鼠脑组织水分含量和伊文思蓝含量明显增高,BBB通透性明显增加。结论:脑组织在寒冷暴露下BBB通透性增高,可能是寒冷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 血脑屏障/病理生理学 通透性 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SOA分布式服务在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苏春萍 王迪雅 +1 位作者 刘云南 张鲁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69-71,共3页
介绍SOA的体系结构、技术特点和当前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的主要转变,建立基于SOA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架构模型,并对其中的个性化服务和知识型服务进行详细说明,包括个性化服务组件、学科馆员服务组件的建立等。
关键词 SOA 数字图书馆 个性化服务
下载PDF
锰抑制多巴胺能神经细胞SN4741生长研究
20
作者 徐文 陈景元 +2 位作者 王枫 骆文静 缪珊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9-411,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锰的毒性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SN4 74 1生长抑制作用的特点 ,探讨锰损伤神经细胞的作用机理。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神经细胞株SN4 74 1,使用含有 2 0 0 ,4 0 0 ,6 0 0 ,80 0 μmol/LMnCl2 的培养液 ,分别作用 1,2 ,4 ,6d...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锰的毒性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SN4 74 1生长抑制作用的特点 ,探讨锰损伤神经细胞的作用机理。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神经细胞株SN4 74 1,使用含有 2 0 0 ,4 0 0 ,6 0 0 ,80 0 μmol/LMnCl2 的培养液 ,分别作用 1,2 ,4 ,6d后 ,用噻唑蓝 (MTT)比色试验检测细胞生存活力 ;台盼蓝染色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筛选锰的细胞毒性剂量 ;细胞周期和凋亡细胞DNA特异性荧光染色观测细胞周期及凋亡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2 0 0 ,4 0 0 ,6 0 0 ,80 0 μmol/LMnCl2 作用 2 ,4 ,6d均对SN4 74 1细胞株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且呈剂量和时间效应关系。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 :6 0 0 μmol/LMnCl2 作用 6天可将SN4 74 1细胞生长周期阻滞在S期 ,并且诱导凋亡 ,这与电镜结果一致。结论 诱导凋亡可能是锰对神经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能神经细胞 SN4741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帕金森氏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