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非晶金刚石膜抗口腔白色念珠菌粘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斌 姚月玲 +1 位作者 安银东 陈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203-204,i008,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义齿基托镀用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前后表面白色念珠菌粘附量变化情况,探索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的抗菌可能性。方法:采用热凝牙托材料制作30mm×10mm×2mm标准试件10个,逐级抛光至1 200目。试件分成两组,每组5个,一... 目的:观察比较义齿基托镀用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前后表面白色念珠菌粘附量变化情况,探索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的抗菌可能性。方法:采用热凝牙托材料制作30mm×10mm×2mm标准试件10个,逐级抛光至1 200目。试件分成两组,每组5个,一组试件双面镀用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作为实验组,一组不作处理作为对照组,60Coγ杀菌后试件置于试管中培养,观察其表面48h白色念珠菌粘附量差异,同时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菌粘附情况。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试件表面均存在白色念珠菌黏附,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能够显著降低义齿树脂基托表面白色念珠菌的粘附量,为其在口腔修复体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非晶金刚石膜 纳米材料 丙烯酸树脂 细菌 粘附作用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唾液癌胚抗原及IgA测定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虹 封兴华 +2 位作者 安银东 吕菊红 郝徐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47-448,共2页
检测正常人及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唾液中癌胚抗原(CEA)和IgA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CEA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IgA用免疫球蛋白试剂盒(比法法)。结果:恶性肿瘤和正过人比较,CEA和IgA含量都显著增高(P<0.01),恶性肿瘤和... 检测正常人及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唾液中癌胚抗原(CEA)和IgA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CEA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IgA用免疫球蛋白试剂盒(比法法)。结果:恶性肿瘤和正过人比较,CEA和IgA含量都显著增高(P<0.01),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比较,CEA和IgA含量方显著增高(P<0.01)。CEA和IgA含量水平与恶性肿瘤分期呈正相关,CEA相关系往r=0.60(P<0.01),IgA相关系数r=0.41(P<0.05)。结论;口腔便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唾液中CEA、IgA含量显著增高,并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签提唾液CEA,IgA检测对肿瘤良、恶性鉴别,临床畏助诊断以及恶性肿瘤预后和疗效监测有一定指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肿瘤 唾液 癌胚抗原 IGA 测定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GSTT1、GSTM 1基因多态性改变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萍 安银东 +1 位作者 武创 孟西样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谷胱甘态转硫酶M1(GSIM1)和T1(GSTT1)基因型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重PCR技术,对8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例和与之匹配的对照组87例GSTM1、GsTT1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与对照... 目的探讨谷胱甘态转硫酶M1(GSIM1)和T1(GSTT1)基因型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重PCR技术,对8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例和与之匹配的对照组87例GSTM1、GsTT1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与对照组GSTM1基因缺失频率分别为62.1%和44.8%,差异有显著性(χ^2=5.197,P=0.023),GSTM1基因缺失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易感性有关(OR=2.014,95%CI=1.100~3.688)。GSTM1基因缺失同时暴露于吸烟者患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危险性显著增加(OR=5.477,95%CI=2.257~14.619)。结论GSTM1基因缺失型可能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易感基因型,GSTM1基因缺失与吸烟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肿瘤 谷胱甘态转移酶类 基因缺失 多态现象 吸烟
下载PDF
超声根管预备杀菌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友农 史俊南 +2 位作者 刘利兵 孙叶芳 张孝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9-101,共3页
用Cavi-Endo根管超声仪对4种细菌悬液进行5min模拟根管预备后,杀菌率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5.70%。化脓性链球菌21.30%,大肠埃希氏杆菌13.69%,枯草杆菌芽胞3.80%。这一结果表明:超声波本身的杀菌作用是微弱的,超声法之所以能大幅... 用Cavi-Endo根管超声仪对4种细菌悬液进行5min模拟根管预备后,杀菌率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5.70%。化脓性链球菌21.30%,大肠埃希氏杆菌13.69%,枯草杆菌芽胞3.80%。这一结果表明:超声波本身的杀菌作用是微弱的,超声法之所以能大幅度地减少根管内的细菌,是因其良好的切削、清理效果和超声波杀菌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疗法 超声波 杀菌
下载PDF
牙龈卟啉菌381对纯钛及钛75合金种植体表面失泽的腐蚀 被引量:15
5
作者 宋应亮 徐君伍 +4 位作者 马轩祥 刘建平 杨巨才 余建军 王宝成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8期915-917,共3页
目的 研究牙龈卟啉菌 381对纯钛及钛 75合金种植体表面失泽腐蚀 .方法 将纯钛 (TA 2 )、钛 75合金机加工成10 mm× 10 m m× 1m m板片 ,数量分别为 30片和 6 0片 ,取钛75合金试件 30片与纯钛试件分别进行化学钝化处理 .将每... 目的 研究牙龈卟啉菌 381对纯钛及钛 75合金种植体表面失泽腐蚀 .方法 将纯钛 (TA 2 )、钛 75合金机加工成10 mm× 10 m m× 1m m板片 ,数量分别为 30片和 6 0片 ,取钛75合金试件 30片与纯钛试件分别进行化学钝化处理 .将每组试件 30片随机分空白对照组、培养基对照组、实验组各 10片 .厌氧环境中将牙龈卟啉菌 381接种到改良 GAM培养基上 ,将试件贴附表面 ,每周转换传递 1次 ,共 10 wk. 0 .5 m L· L- 1戊二醛消灭细菌 ,清洗 ,2 wk后 ,用 MINOL TA CR- 10 0型色度计观察 .结果 肉眼观察纯钛 (钝化 )、钛 75合金 (钝化、非钝化 )实验组试件表面颜色由银灰色变成淡黄色 .Bartlett方差齐性检验知纯钛 (钝化 )、钛 75合金 (钝化 )和钛75合金 (非钝化 )的空白对照组与培养基对照组的 L* ,a* ,b*值无显著差异 (P>0 .0 5 ) ;纯钛 (钝化 )、钛 75合金 (钝化 )、钛75合金 (非钝化 )的实验组分别与空白组、培养基组的 L,a,b值有明显差异 (P<0 .0 5 ) .结论 牙龈卟啉菌 381对纯钛 (钝化 )、钛 75合金 (钝化、非钝化 )发生肉眼可见的表面失泽 ,且不受钛 75合金表面钝化膜形成方式不同影响 .色度计分析知三种类型试件表面颜色由绿黄区域向红黄区域移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菌381 失泽腐蚀 钛合金 种植体
下载PDF
卵巢切除大鼠垂体ACTH细胞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韩利华 王全平 +1 位作者 刘建 王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4,11,共5页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40只SD雌性大鼠分为去势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后第6周末和第12周末处死,行血、尿生化检查,取大鼠垂体行ACTH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垂体ACTH...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40只SD雌性大鼠分为去势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后第6周末和第12周末处死,行血、尿生化检查,取大鼠垂体行ACTH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垂体ACTH阳性细胞形态、分布并计数,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测定其灰度及阳性染色面积。结果去势组大鼠血钙、碱性磷酸酶、尿钙、尿羟脯氨酸均高于对照组(P<0.05),去势组大鼠垂体ACTH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CTH细胞染色增强,灰度高于对照组(P<0.05),而阳性染色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雌性大鼠去势后ACTH分泌明显增强,提示ACTH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H 对照组 垂体 雌性大鼠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卵巢切除 阳性 细胞免疫 细胞化学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对炎性牙周膜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艳丽 杨连甲 +2 位作者 王秦芳 董绍忠 侯晋2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13-116,i0007,共5页
目的:分析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及T淋巴细胞对炎性牙周膜细胞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3/09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内实验室完成。免疫磁珠分离CD3+T淋巴细胞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CD3+T淋巴细胞... 目的:分析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及T淋巴细胞对炎性牙周膜细胞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3/09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内实验室完成。免疫磁珠分离CD3+T淋巴细胞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CD3+T淋巴细胞取自正常人的外周血,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培养液均购自美国Gbico公司,大肠杆菌内毒素购自Sigma公司,质粒引物合成及目的基因检测均于Takara公司完成。正常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与CD3+T淋巴细胞共培养,加入大肠杆菌内毒素,实验组用PcDNA3.1(+)-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转染细胞的培养液培养,对照组用转染空质粒的细胞培养液培养。空白组为正常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加CD3+T淋巴细胞、正常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加内毒素、正常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噻唑蓝法检测各组细胞24h和48h的活力变化;PcDNA3.1(+)-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转染细胞后,免疫组化染色强阳性表达,转染培养液培养实验组细胞24h和48h后,噻唑蓝法检测实验组牙周膜细胞的活力变化。结果:①正常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与CD3+T淋巴细胞共培养,内毒素刺激正常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后,细胞活性降低;培养24h和48h后,噻唑蓝法检测各组的A值:正常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和CD3+T淋巴细胞共培养组,加入内毒素刺激,24h为4.6±0.2,48h为3.7±0.1;用PcD-NA3.1(+)-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转染细胞的培养液培养,24h为7.8±0.3,48h为6.9±0.5;正常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用内毒素刺激,24h为9.0±0.4;48h为8.7±0.3;单纯正常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与CD3+T细胞共培养,24h为10.1±0.2,48h为9.8±0.5;单纯培养牙周膜成纤维细胞,24h为10.0±0.5,48h为9.2±0.1。②转染空质粒PcDNA3.1(+)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其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表达不明显,而转染质粒PcDNA3.1(+)-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其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表达增强。结论:内毒素与T淋巴细胞刺激正常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可以引起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升高;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对于炎症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有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作用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T淋巴细胞 牙周膜 成纤维细胞 内毒素类 噻唑类
下载PDF
纳米非晶金刚石膜改善义齿基托表面变形链球菌黏附量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斌 姚月玲 +1 位作者 安银东 陈钢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义齿基托材料镀用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前后,表面变形链球菌黏附量变化情况,探索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镀用义齿树脂基托表面后的抗菌可能性。方法:采用热凝牙托材料制作30mm×10mm×2mm标准试件30个。按不同粗糙度(28... 目的:观察比较义齿基托材料镀用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前后,表面变形链球菌黏附量变化情况,探索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镀用义齿树脂基托表面后的抗菌可能性。方法:采用热凝牙托材料制作30mm×10mm×2mm标准试件30个。按不同粗糙度(280目、600目、1200目)分成3组,每组10个。相同粗糙度的10个试件再分成2组,每组5个,一组试件双面镀用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作为实验组,一组不作处理作为对照组。结果:3组不同粗糙度试件实验组及对照组均存在变形链球菌黏附,实验组少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1200目P<0.05;600及280目P<0.01);不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试件表面变形链球菌黏附量均随粗糙度增大而增多(P<0.05),实验组增多趋势相对较小。结论: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能够改善义齿树脂基托表面的变形链球菌黏附量,具有部分抑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纳米非晶金刚石膜 纳米材料 丙烯酸树脂类 细菌黏附 义齿基托
下载PDF
利用定量悬浮试验评估义齿清洁片杀菌活性 被引量:1
9
作者 管力 李刚 +2 位作者 黄萍 郭静 杨聚才 《口腔生物医学》 2012年第2期78-79,共2页
目的:评价保丽净义齿清洁片杀菌活性。方法:选用国际标准株细菌,利用体外微生物培养,进行定量悬浮液试验。结果:义齿清洁片在40℃溶液、5分钟对血链球菌、粘性放线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核梭杆菌、非典型韦荣菌、白色念珠菌、变形链球... 目的:评价保丽净义齿清洁片杀菌活性。方法:选用国际标准株细菌,利用体外微生物培养,进行定量悬浮液试验。结果:义齿清洁片在40℃溶液、5分钟对血链球菌、粘性放线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核梭杆菌、非典型韦荣菌、白色念珠菌、变形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普雷沃氏菌属的中间普氏菌、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有99.9%的杀菌效果。结论:保丽净义齿清洁片体外对一些口腔常驻致病菌有明显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清洁片 定量悬浮液试验 致病菌 口腔
下载PDF
颌面部恶性肿瘤谷胱甘态转硫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10
作者 黄萍 安银东 王宏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检测谷胱甘态转硫酶M1(GSTM1)、T1(GSTT1)和P1(GSTP1)各基因型及其联合基因型改变,探讨这些基因型与颌面部恶性肿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配对的病例对照各87例,采用多重PCR和RFLP-PCR技术,检测病例与对照基因型的改变。结果颌面部恶... 目的检测谷胱甘态转硫酶M1(GSTM1)、T1(GSTT1)和P1(GSTP1)各基因型及其联合基因型改变,探讨这些基因型与颌面部恶性肿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配对的病例对照各87例,采用多重PCR和RFLP-PCR技术,检测病例与对照基因型的改变。结果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与对照GSTM1基因缺失频率分别为62.1%和44.8%,二者有显著性差异(χ2=5.197,P=0.023),GSTM1基因缺失与颌面部恶性肿瘤易感性有关(OR=2.014,95%CI=1.100-3.688)。GSTM1基因缺失同时暴露于吸烟者患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危险性显著增加(OR=5.477,95%CI=2.257-14.619)。结论GSTM1基因缺失可能是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易感基因型,GSTT1、GSTM1、GSTP1在颌面部恶性肿瘤发生中无相互协同作用,GSTM1基因缺失合并吸烟在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恶性肿瘤 谷胱甘态转硫酶 基因型 多态性
下载PDF
高效液相层析法对血红蛋白亚型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11
作者 黄萍 安银东 +1 位作者 杨聚才 王虹 《陕西医学检验》 1998年第4期23-24,共2页
采用高效液相层析(HPLC)方法,对健康人以及长期服用阿斯匹林的病人,尿毒症患者和糖尿病病人体内10种以上血红蛋白亚型进行了分析检测。其中HbA1c和HbA1d3是Hb中最为丰富和重要的成份,在所测定的343例正常人中各占总Hb的比例的4.10... 采用高效液相层析(HPLC)方法,对健康人以及长期服用阿斯匹林的病人,尿毒症患者和糖尿病病人体内10种以上血红蛋白亚型进行了分析检测。其中HbA1c和HbA1d3是Hb中最为丰富和重要的成份,在所测定的343例正常人中各占总Hb的比例的4.10%±0.50%和3.40%±0.43%,而乙酰化HbA可使HbA1c值的测定偏高。尿毒症患者HbAdc和HbA1c的量有显著增高,尿毒症患者血尿素氮与HbA1d3有明显的相关性(r=0.71,P<0.001),利用HbA1c和HbA1d3的联合测定可以将尿毒症患者与非尿毒症患者区分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层析法 乙酰化
下载PDF
口腔正畸门诊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携带情况调查及其意义
12
作者 杨美祥 段银钟 +2 位作者 丁寅 安银东 王虹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1999年第3期124-124,共1页
关键词 丙型肝炎 口腔正畸 门诊患者 病毒携带 情况调查 口腔医学 抗-HCV阳性 第四军医大学 交叉感染 HBV标志物
原文传递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对复合树脂抗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牛丽娜 陈吉华 +2 位作者 方明 杨聚才 焦凯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0-242,共3页
目的研究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etrapod—like zinc oxide whiskers,T—ZnOw)抗芮剂对复合树脂抗菌性能的影响,为减少树脂修复后继发龋提供新方法。方法液体稀释法测试T-ZnOw和无机载银抗菌剂对变形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 目的研究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etrapod—like zinc oxide whiskers,T—ZnOw)抗芮剂对复合树脂抗菌性能的影响,为减少树脂修复后继发龋提供新方法。方法液体稀释法测试T-ZnOw和无机载银抗菌剂对变形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复合树脂粉剂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3%、5%、10%的T—ZnOw和质量分数分别为1%、3%、5%的无机载银抗菌剂,直接接触法测定抗菌率,比较树脂样本加速老化处理3个月后的抗菌率。结果T—ZnOw和无机载银抗菌剂的MIC分别为0.15625、0.15625g/L,MBC分别为0.3125、0.15625g/L。T—ZnOw质量分数为3%、5%、10%时,树脂对变形链球菌的抗菌率分别为(84.85±5.16)%、(94.22±3.73)%、(99.43±0.48)%。无机载银抗菌剂质量分数为1%、3%、5%时,复合树脂的抗菌率分别为(71.014-7.67)%、(90.76±5.91)%、(97.19±4.10)%。老化后添加5%T—ZnOw和5%无机载银抗菌剂的树脂抗菌率分别为(89.89±5.55)%和(78.79±7.81)%。结论添加T—ZnOw町赋予复合树脂抗菌性能,其质量分数达5%时即可取得较好的抗菌效果,且抗菌长效性优于无机载银抗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类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 无机载银抗菌剂 抗菌性
原文传递
硅橡胶中纳米二氧化钛对白色念珠菌生长影响的初探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蓓 赵铱民 +2 位作者 杨聚才 韩颖 董智伟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67-369,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纳米二氧化钛对硅橡胶体外抗白色念珠菌性能的影响,探讨用纳米二氧化钛改善硅橡胶抗白色念珠菌性能的可靠性。方法硅橡胶中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1.5%、2.0%的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分别记为A、B、C、D组... 目的通过研究纳米二氧化钛对硅橡胶体外抗白色念珠菌性能的影响,探讨用纳米二氧化钛改善硅橡胶抗白色念珠菌性能的可靠性。方法硅橡胶中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1.5%、2.0%的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分别记为A、B、C、D组,对照组硅橡胶不加纳米二氧化钛,采用薄膜密着法在光照和无光照条件下测定各组硅橡胶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作用。结果光照条件下,A、B、C、D组菌落数[分别为(439.0±21.9)CFU、(289.3±7.8)CFU、(173.0±7.6)CFU、(86.7±3.9)CFU]与对照组[(597.3±5.5)CFU]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光照条件下,A、B、C、D组菌落数[分别为(543.7±22.8)CFU、(478.0±17.0)CFU、(422.7±21.8)CFU、(283.0±12.1)CFU]与对照组[(611.3±10.0)CFU]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抗菌性能最好,无光照条件下,抑菌率为53.7%;光照条件下,抑菌率可达85.9%。结论添加了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的硅橡胶在光照和无光照条件下均能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随着纳米二氧化钛质量分数的增加,硅橡胶抑菌效果增强。纳米二氧化钛质量分数相同时,光照下硅橡胶的抑菌性比无光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聚硅酮类 念珠菌 白色 纳米结构 二氧化钛
原文传递
高血压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on-HDL-C、AIP指数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安银东 黄萍 杨静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6期964-965,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和血致动脉硬化指数(AIP)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52例高血压病和99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日本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测定TC、TG、HDL-C、LDL-C含量,...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和血致动脉硬化指数(AIP)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52例高血压病和99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日本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测定TC、TG、HDL-C、LDL-C含量,按照相应公式计算出non-HDL-C、AIP和ASI,并与254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病组、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non-HDL-C高于对照组(P<0.05),AIP和ASI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on-HDL-C、AIP和ASI升高是高血压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评价高血压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异常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2型糖尿病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致动脉硬化指数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葡聚糖结合蛋白C基因特异片段的克隆和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16
作者 孙汉堂 吴补领 +3 位作者 郭希民 孙叶芳 杨聚才 蒲勤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第9期537-539,共3页
目的:克隆变形链球菌葡聚糖结合蛋白C基因(Glucan-binding protein C gene,gbpC)编码序列的特异片段,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原核表达。方法:根据gbpC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寡核苷酸引物,PCR扩增位于gbpC编码序列1342 bp~1794 bp间的一段特... 目的:克隆变形链球菌葡聚糖结合蛋白C基因(Glucan-binding protein C gene,gbpC)编码序列的特异片段,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原核表达。方法:根据gbpC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寡核苷酸引物,PCR扩增位于gbpC编码序列1342 bp~1794 bp间的一段特异片段,扩增产物经回收、酶切后,定向插入克隆载体puc18中,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挑选阳性克隆,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将克隆获得的约0.45 kb的gbpC基因特异片段经EcoRI/SalI双酶切后。定向插入pGEX-4T-1中,构建pGEX-4T-1/gbpCE原核融合表达载体,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挑选阳性克隆,酶切及PCR鉴定后,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ST—GbpC^E,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结果:测序结果与Sato等报道的序列一致;原核表达后,在SDS—PAGE凝胶上出现一条新生蛋白条带,其相对分子量约43000,与预计大小相符合。结论:成功克隆并表达gbpC特异片段,获得了融合蛋白GST-GbpC^E,为制备GbpC抗体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葡聚糖结合蛋白 克隆 原核表达
原文传递
紫外线照射对钛种植体不同管径TiO2纳米管涂层抗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惠铃 梅盛林 +1 位作者 黄萍 张玉梅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48-752,共5页
目的研究紫外线照射对钛种植体不同管径YiO2纳米管涂层表面特性及抗菌性能的影响,为纳米管涂层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在5、10和20V电压下阳极氧化制备TiO2纳米管试样,以抛光纯钛为对照组,紫外线照射24h后,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试... 目的研究紫外线照射对钛种植体不同管径YiO2纳米管涂层表面特性及抗菌性能的影响,为纳米管涂层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在5、10和20V电压下阳极氧化制备TiO2纳米管试样,以抛光纯钛为对照组,紫外线照射24h后,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试样表面形貌;测量去离子水、二碘甲烷和甲酰胺在试样表面的接触角;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薄膜密着法观察试样抗菌性能;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细菌形态;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菌在试样表面的黏附及胞膜损伤情况并进行荧光强度分析。结果5、10和20V电压可制备管径约30、50和100nm的纳米管涂层。紫外线照射后不同管径TiO2纳米管涂层表面形貌无变化,随着管径增大,各涂层组接触角变小,细菌总荧光强度和死菌/活菌比值均增大,20V组总荧光强度最大(26.550±2.940);死菌/活菌比值最高(0.728±0.091),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紫外线照射虽然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黏附,但可增强不同管径TiO2纳米管涂层的抗菌作用。紫外线照射后20V组涂层的抗菌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纳米管 葡萄球菌 金黄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