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染病学实习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利 张久聪 +1 位作者 白雪帆 孙永涛 《临床医学工程》 2009年第2期57-58,共2页
临床实习是传染病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传染病病例严重不足,传染病病种减少,患者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临床已难以找到与教学相符的病例,学生看什么学什么已成为突出的问题,加上学生偏科思想严重,临床带教如何进行,已越来越... 临床实习是传染病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传染病病例严重不足,传染病病种减少,患者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临床已难以找到与教学相符的病例,学生看什么学什么已成为突出的问题,加上学生偏科思想严重,临床带教如何进行,已越来越引起有关人员的关注。本文结合多年的传染病学课堂教学经验,对传染病学实习教学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教学 传染病学 教学创新
下载PDF
传染病学临床实习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孙利 张久聪 孙永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9年第6期722-724,共3页
临床实习是传染病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结合多年的传染病学课堂教学经验,对传染病学实习教学作了初步探讨。文章针对教学实践中传染病实习教学内容的调整,实习制度的建立,实习大纲的完善,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以及明确... 临床实习是传染病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结合多年的传染病学课堂教学经验,对传染病学实习教学作了初步探讨。文章针对教学实践中传染病实习教学内容的调整,实习制度的建立,实习大纲的完善,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以及明确带教老师角色和目的等方面的体会加以总结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学 实习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母婴感染研究及其预防现状 被引量:11
3
作者 聂青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57-1262,共6页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在全世界估计约1亿7千万人,多数感染者呈慢性携带状态,且常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在我国一般人群感染率约3.2%.HCV经典的传播途径为经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但1991年后,献血员HCV的筛检已使输血后丙型肝炎大为减少...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在全世界估计约1亿7千万人,多数感染者呈慢性携带状态,且常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在我国一般人群感染率约3.2%.HCV经典的传播途径为经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但1991年后,献血员HCV的筛检已使输血后丙型肝炎大为减少,HCV传播途径正在发生改变,儿童非输血、血液制品的丙型肝炎日渐增多.母婴间宫内、分娩时及产后感染已成为当前及今后研究的重要问题.现研究证实HCV可经胎盘引起胎儿感染,宫内感染是HCV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当前的研究多数为流行病学调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关于HCV如何在母婴间进行传播的具体机制研究甚少.丙型肝炎在我国较常见,加之又无特效药物治疗,给国民健康带来了很大危害.目前,丙型肝炎疫苗研制受阻,难以用于人体预防,因此阻断HCV母婴传播的研究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由此可见,研究并阐明HCV宫内传播的分子机制,针对性提出阻断方案是一项对国计民生均十分迫切而重要的课题.可以说,研究HCV的母婴感染以及如何防治HCV的母婴传播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现状 感染研究 丙型肝炎病毒(HCV) 输血后丙型肝炎 分子生物学研究 流行病学调查 血液制品 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 人群感染率 携带状态 肝细胞癌 胎儿感染 产后感染 宫内感染 机制研究 药物治疗 国民健康 疫苗研制 研究工作
下载PDF
CLEC4M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媛媛 聂青和 高禄化 《肝脏》 2012年第6期426-429,共4页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导致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全世界超过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污染的血液是HC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大多数感染者不能清除病毒,最终发展成为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HC...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导致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全世界超过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污染的血液是HC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大多数感染者不能清除病毒,最终发展成为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HCV基因组在肝脏细胞、造血肝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中的复制在体内和体外实验均已被证实,然而,病毒靶向与这些部位的复制特别是肝脏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肝炎病毒携带者 原发性肝癌 HCV基因组 肝脏细胞 HCV感染 树突状细胞 致病因素
下载PDF
夹心ELISA法快速检测肝病患者血清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被引量:7
5
作者 邵彬 聂青和 +3 位作者 王平忠 李光玉 张亚飞 苟艳子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2-83,85,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肝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双抗体夹心ELISA,了解血清TIMP-1的水平与肝纤维化病程进展程度的关系。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抗人TIMP-1单克隆抗体(mAb)为包被抗体,加入待测抗原以及辣根过氧化物酶(...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肝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双抗体夹心ELISA,了解血清TIMP-1的水平与肝纤维化病程进展程度的关系。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抗人TIMP-1单克隆抗体(mAb)为包被抗体,加入待测抗原以及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抗TIMP-1mAb作为标记抗体进行方阵滴定,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并用于临床检测408例肝病患者血清TIMP-1的水平。结果方阵滴定的结果表明包被抗体浓度为1mg/L,血清稀释倍数1∶100,HRP标记mAb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400。以此条件建立的夹心ELISA法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中和抑制率在85%以上,稳定性良好,与国外检测TIMP-1的ELISA试剂盒进行对比试验,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88)。用于临床快速检测肝硬化的检出阳性率为76.4%,明显高于慢性肝炎(40.2%)和急性肝炎(19.5%,P<0.005),并随着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01)。结论血清TIMP-1水平的变化可作为诊断肝纤维化良好指标。本法简便、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用于肝纤维化的人血清学快速诊断。尤其适于医院及基层医疗单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夹心ELISA 肝纤维化
原文传递
肝病患者血清中TIMP-1与HA、PCⅢ、CⅣ、LN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8
6
作者 邵彬 聂青和 +1 位作者 张亚飞 苟艳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了解肝病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与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和层粘连蛋白(LN)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425例肝病患者和11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 目的了解肝病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与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和层粘连蛋白(LN)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425例肝病患者和11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血清TIMP-1,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HA、PCⅢ、CⅣ和LN和全自动酶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与健康正常人对照比较,肝病患者五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除慢性肝炎轻度组CⅣ含量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唯有TIMP-1血清含量水平从急性肝炎至肝硬化依次进行性升高,慢性肝炎轻度组与急性肝炎组相比,t=2.603,P<0.01。血清TIMP-1与HA、PCⅢ、CⅣ和LN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TBA、ALT呈正相关(P<0.05),并随肝脏病损纤维化程度加重而检出阳性率逐渐增高(P<0.005)。结论五项指标均可不同程度的反映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其中以血清TIMP-1更为可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 透明质酸 Ⅲ型前胶原 Ⅳ型胶原 层粘连蛋白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胸腺肽α_1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久聪 孙利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2期135-137,共3页
胸腺肽α1是从胸腺素第5组分中分离纯化出的一种小分子生物活性多肽。近年来,胸腺肽α1开始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其耐受性较好,可能成为一种较好的治疗药物。但是,由于胸腺肽α1治疗肝炎相关数据的缺乏,... 胸腺肽α1是从胸腺素第5组分中分离纯化出的一种小分子生物活性多肽。近年来,胸腺肽α1开始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其耐受性较好,可能成为一种较好的治疗药物。但是,由于胸腺肽α1治疗肝炎相关数据的缺乏,使得人们对其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还不太明确。鉴于此,本文对胸腺肽α1在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Α1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丙型肝炎
下载PDF
HCV感染人滋养层细胞过程中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聂青和 罗新栋 +5 位作者 张亚飞 黄晓峰 李军 邵彬 程勇前 陈朝霞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79-382,共4页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在感染人滋养层细胞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ADE)作用,探讨HCV母婴传播的分子机制。方法将HCV阳性血清以4种不同方式感染体外培养人滋养层细胞,应用RT-PCR法对标本进行HCVRNA定性检测,并进一步评...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在感染人滋养层细胞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ADE)作用,探讨HCV母婴传播的分子机制。方法将HCV阳性血清以4种不同方式感染体外培养人滋养层细胞,应用RT-PCR法对标本进行HCVRNA定性检测,并进一步评估不同浓度CD16单抗对感染过程的阻断作用。此外,应用免疫电镜技术观察滋养层细胞感染HCV病毒颗粒情。结果HCVRNA在全血清组、CD81单抗阻断组及LDL-R单抗阻断组多个标本均为阳性表达,且平均拷贝数较高,在FcγRⅢ(CD16)单抗阻断组多个标本内未能检测到HCVRNA的表达,且阳性标本拷贝数较低;CD16单抗对感染的阻断作用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在全血清组、CD81单抗阻断组及LDL-R单抗阻断组多个标本细胞内可间断测得未脱壳的HCV病毒颗粒,CD16单抗阻断组细胞内未能检出。结论滋养层细胞膜CD81和LDL-R分子不参与HCV感染滋养层细胞的过程,而FcγRⅢ分子则与此过程密切相关。HCV感染人滋养层细胞过程中存在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作用 母婴传播 人滋养层细胞 体外感染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重症肝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朱婷 聂青和 +5 位作者 李谨革 曹义战 赵保民 高禄化 王媛媛 李汨 《传染病信息》 2014年第4期209-212,244,共5页
目的探讨作为转化医学"华丽转身"的典范——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治疗重症肝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HBV感染引起的重症肝病2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6例(其中肝硬化失代偿期87例,肝衰竭49例)和对照组13... 目的探讨作为转化医学"华丽转身"的典范——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治疗重症肝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HBV感染引起的重症肝病2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6例(其中肝硬化失代偿期87例,肝衰竭49例)和对照组130例(其中肝硬化失代偿期85例,肝衰竭45例)。对266例采取维护肝细胞膜稳定性及肝细胞膜修复(保肝)、抗病毒、合理应用抗生素、营养支持及输注新鲜血浆、全血或人血白蛋白等综合治疗措施,均未使用谷胱甘肽制剂。治疗组加用NAC(8 g,1次/d),治疗45 d为1个疗程。45 d后观察患者的肝功能、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Child-Pugh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2组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治疗45 d后肝功能(部分或全部)等均明显改善,MELD及Child-Pugh评分均明显下降,且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无NAC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NAC可明显改善重症肝病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半胱氨酸 肝硬化 肝疾病 肝功能衰竭
下载PDF
肝衰竭继发感染临床进展 被引量:19
10
作者 高禄化 聂青和 《肝脏》 2013年第1期61-62,共2页
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包括肝脏病理解剖结构的破坏,肝脏功能衰竭,导致肝脏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肝脏功能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关键词 肝衰竭 继发感染 临床 肝脏功能衰竭 凝血机制障碍 肝脏损害 解剖结构 肝脏病理
下载PDF
双甲五灵胶囊对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玉梅 聂青和 +1 位作者 周永兴 邵彬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68-70,共3页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双甲五灵胶囊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变化及其抗纤维化效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26例慢性肝炎中、重度及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重点观察治疗6个...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双甲五灵胶囊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变化及其抗纤维化效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26例慢性肝炎中、重度及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重点观察治疗6个月前后血清TIMP-1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TBil、ALT、TBA、Alb)、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C-Ⅳ、LN),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好转(P<0·01),TIMP-1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双甲五灵胶囊对慢性肝炎和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 双甲五灵胶囊/治疗应用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下载PDF
人免疫缺陷病毒母婴传播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利 张久聪 +1 位作者 何文革 孙永涛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0年第3期424-427,437,共5页
随着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和抗蛋白酶抑制剂的联合应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垂直传播率可降至2%以下。尽管如此,据估计全世界每天仍有1600名婴儿感染HIV。因此,研究HIV母婴传播中的危险因素和干预措施,仍然是极为重要的防治垂直传播的课... 随着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和抗蛋白酶抑制剂的联合应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垂直传播率可降至2%以下。尽管如此,据估计全世界每天仍有1600名婴儿感染HIV。因此,研究HIV母婴传播中的危险因素和干预措施,仍然是极为重要的防治垂直传播的课题。我们就HIV母婴传播的最新进展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 母婴传播 传播途径 干预措施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冷球蛋白血症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亚飞 聂青和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HCV) 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 肝炎病毒相关性 HCV感染 慢性肝病 肝脏病变 组织损害 肝外表现 临床症状 甲状腺炎
下载PDF
加强病毒性肝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聂青和 李梦东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95-99,共5页
关键词 肝炎病毒 基因突变 治疗
下载PDF
CLEC4M介导HCV感染人PBDC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媛媛 聂青和 高禄化 《肝脏》 2013年第4期224-227,共4页
目的通过对表达CLEC4M的CD14细胞与HCV结合来证实CLEC4M是介导HCV感染的特异性受体。方法应用磁珠分选出健康人的CD14+细胞,检测表达CLEC4M后将细胞共分4组,阳性对照组:CLEC4M+HCV RNA+血清;干扰组:CLEC4M+鼠抗人CLEC4M抗体+HCV RNA+血... 目的通过对表达CLEC4M的CD14细胞与HCV结合来证实CLEC4M是介导HCV感染的特异性受体。方法应用磁珠分选出健康人的CD14+细胞,检测表达CLEC4M后将细胞共分4组,阳性对照组:CLEC4M+HCV RNA+血清;干扰组:CLEC4M+鼠抗人CLEC4M抗体+HCV RNA+血清,每组均与收集到的3份HCV阳性患者血清作用,阴性对照组:CLEC4M+正常人血清;空白对照组:CLEC4M+5%DMEM。干扰组在加入3组HCV RNA+血清之前,先分别加入CLEC4M抗体进行干预,其余3组滴入同体积PBS。培养24h后利用RT-PCR检测细胞表面结合的HCV RNA含量,培养48h后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与病毒结合情况。结果流式结果表明分离出的CD14细胞中CLEC4M阳性率高达80%以上。RT-PCR结果显示干扰组HCV RNA含量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免疫荧光可直观看到阳性对照组有大量绿色荧光,而干扰组只有很少的部分,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无荧光。结论表达CLEC4M的CD14细胞可以与HCV结合,而病毒的结合可以被CLEC4M抗体竞争性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EC4M CD14细胞 树突状细胞 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丙型肝炎病毒 免疫荧光
下载PDF
CXC趋化因子配体10在丙型肝炎发病机制和抗病毒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汨 聂青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820-1824,共5页
HCV感染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清除HCV最终可以延缓或者阻止患者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10属于CXC亚家族趋化因子,通过与趋化因子受体(CXCR)3结合发挥功能,在HCV清除中起重要作用。归纳了CXCL1... HCV感染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清除HCV最终可以延缓或者阻止患者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10属于CXC亚家族趋化因子,通过与趋化因子受体(CXCR)3结合发挥功能,在HCV清除中起重要作用。归纳了CXCL10在丙型肝炎发病机制和抗病毒疗效中的作用,以及CXCL10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同时介绍了CXCL10在评估肝纤维化和肝癌发生的临床价值。认为需要进一步研究CXCL10与肝病之间的关系,未来它将可能为HCV感染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趋化因子CXCL10 受体 CXCR3
下载PDF
感染性腹泻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聂青和 《传染病信息》 2011年第2期75-78,共4页
感染性腹泻病已成为当今全球性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笔者从微生物学实验诊断技术、感染性腹泻发病机制、耐药菌谱及其耐药机制、新型治疗方法及预防策略方面对感染性腹泻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病 实验诊断 发病机制 耐药 预防策略
下载PDF
胆红素代谢障碍相关疾病 被引量:7
18
作者 聂青和 《肝脏》 2006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关键词 代谢障碍 胆红素 相关疾病 黄疸鉴别 临床工作 鉴别诊断 分子生物学 诊疗工作 诊治水平 生物化学
下载PDF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全球指南:丙型肝炎的诊断、管理和预防(2017年更新版)》解读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聂青和 赵西太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062-2071,共10页
1引言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orld gastroenterology organisation,WGO)成立于1958年,目前有110个成员国,致力于向全球一般公众和卫生保健专业人士提供消化系统疾病的教育、培训及知识宣传。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诊断 疾病管理 综合预防 诊疗准则
下载PDF
丙型病毒性肝炎母婴传播的现状、进展及未来 被引量:7
20
作者 孙利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0年第6期887-891,共5页
丙型肝炎病毒(HCV)可引起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可发展成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V经典的传播途径为经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但1992年后献血员HCV的筛检已使输血后肝炎大为减少。在发达国家,HCV传播途径正在发生改变,儿童非血... 丙型肝炎病毒(HCV)可引起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可发展成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V经典的传播途径为经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但1992年后献血员HCV的筛检已使输血后肝炎大为减少。在发达国家,HCV传播途径正在发生改变,儿童非血液制品的丙肝日渐增多。母婴间宫内、分娩时及产后感染已成为当前及今后的重要研究课题。研究证实,HCV可经胎盘引起胎儿感染,宫内感染是HCV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尽管人们对HCV母婴传播中所涉及的风险因素逐渐明确,但到目前为止对具体的传播机制和传播时机仍知之甚少。我们就丙型病毒性肝炎母婴传播的现状、进展及未来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